感觉障碍概述
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一概述感觉障碍(sensation disorders)指在反映刺激物个别属性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和异常。
常见的感觉障碍有:①感觉过敏: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异常增高。
②感觉减退和感觉缺失: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下降。
③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物的性质产生错误的感觉。
④内感性不适:对躯体内部刺激产生异样的不适感或疼痛。
有关感觉障碍的脑机制的心理学研究,肯定了人类大脑皮层中央沟后部区域的损伤与感觉障碍的发生有关。
感觉障碍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会发生广泛的影响,并可由此造成知觉障碍,使运动反馈信息紊乱而导致运动功能失调。
在临床上,神经病和精神病都可有感觉障碍症状,前者更为多见。
治疗应找出引起感觉障碍的原发疾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二病因及常见疾病1.末梢型感觉障碍常见于尺神经、正中神经、挠神经损害时,以及末梢神经炎、中毒性神经炎、代谢性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等。
2.后根型感觉障碍常见于椎间盘脱出、脊髓外肿瘤、脊髓空洞症、外伤等。
3.脊髓型感觉障碍常见于横贯性脊髓炎、脊髓肿瘤、髓外肿瘤、外伤、脊髓血管病、脊髓压迫症、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视神经脊髓炎等。
4.脑干型感觉障碍常见于脑干血管病、脑干肿瘤、脑干炎、先天性畸形、桥脑小脑角病变等。
5.丘脑型感觉障碍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癫痫等。
6.内囊型感觉障碍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等。
7.皮质型感觉障碍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顶叶癫痫感觉型癫病发作、炎症、外伤等。
8.腺病型感觉障碍常见于精神创伤、精神刺激的过度敏感者。
三鉴别诊断1.特殊感觉包括嗅觉、视觉、听觉、味觉、前庭觉或平衡觉。
2.一般感觉(1)浅感觉指来自皮肤黏膜的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是指来自肌肉、肌健、骨膜和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3)复合感觉(皮质感觉)包括形体觉、定位觉和两点辨别觉,复合感觉一定在深、浅感觉正常时才能检查。
3.内脏感觉为植物神经所传导,如饥饿、恶心、内脏绞痛等。
感觉障碍及评定课件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治疗, 有助于缓解感觉障碍的症状和改 善生活质量。
寻求专业帮助
在出现感觉障碍的症状时,及时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获得正 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06
感觉障碍评定案例分析
Chapter
案例一:触觉缺失的评定与康复
总结词:触觉缺失是指个体无法通过触摸感知外界物体的 大小、形状、质地、温度等属性,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 响。
详细描述
温度觉量表主要通过检测患者对不同温度的刺激的 感知能力来评估其温度感知能力。该量表通常分为 两个部分:冷刺激测试和热刺激测试。冷刺激测试 主要评估患者对低温刺激的感知能力,而热刺激测 试则评估患者对高温刺激的感知能力。
视觉运动觉量表
要点一
总结词
视觉运动觉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视觉运动协调能力的量化 工具。
4. 温度觉缺失的康复: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心 理治疗等,帮助患者逐渐适应和克服温度觉缺失带来的 困难。
案例三:视觉障碍的评定与康复
总结词:视觉障碍是指个体无法通过视觉感知外界物体的 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等属性,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 响。
2. 视觉障碍的症状:患者可能无法感知光线、色彩、形 状等刺激,甚至无法准确分辨物体的远近和大小。
作业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训练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 穿衣、洗澡、进食等,以提高生
活质量。
职业技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兴趣和职业需求,进行 职业技能训练,以提高患者的工作 能力。
辅助器具使用
根据患者的需要,指导患者使用适 当的辅助器具,如拐杖、轮椅等, 以增强活动能力和安全性。
言语治疗
沟通技巧训练
训练患者使用非言语沟通技巧, 如手势、表情、图画等,以提高
认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这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
例如,感到阳光特别耀眼,风吹的声音感到震耳等。
2、感觉减退:这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减低。
例如,强烈的疼痛或难以忍受的气味,都只有轻微的感觉。
3、感觉倒错:对慰藉刺激可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的或相反的异常感觉。
例如,对凉的刺激产生了热感。
4、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都是异样的感觉,且难以表达。
特点是不能明确指出体内不适的部位。
(二)知觉障碍1、错觉: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
例如,把挂在衣架上的大衣看成为躲在门后的人。
按感官不同分为:错听、错视、错嗅、错味、错触、及内感受性的错觉。
2、幻觉:一种虚幻的感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某种事物的情况下,病人却感知它的存在。
例如,无人在场时,病人听到有人责骂他的声音,或看到某人在窗外。
幻觉常是知觉障碍。
(1)听幻觉:临床上最常见。
内容多样,声音种类、性质可不同。
如讲话声等。
(2)视幻觉:较常见。
内容多样,形象可清晰、鲜明和具体也可模糊。
形象有时比实物大(视物显大性幻视)有时有比实物小(视物显小性幻视)(3)嗅幻觉:多见的是一些使病人不愉快的难闻的气味,强度不一。
(4)味幻觉:病人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
(5)触幻觉:临床常见的是麻木感、刀刺感、通电感、虫爬感等。
(6)内脏性幻觉:可产生于某一固定的器官或躯体内部。
病人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某一内脏在扭转、断裂、穿孔或有昆虫在胃内游走。
(7)运动性幻觉:是关于本体感受器运动和位置的幻觉。
例如,病人躺在床上感到被抬着走的颠簸的感觉。
病人沉默不语时感到自己的唇、舌在运动在讲话的感觉(言语运动性幻觉)。
下面是特殊类型的幻觉:(8)思维鸣响或思维化声、思维回响:当病人想到什么就听到说话声讲出他所想的东西,也就是说幻听的内容就是病人当时所想的事。
(9)机能性幻听:幻觉和现实刺激同时出现,共同存在而又共同消失,但二者并不融合在一起。
感知障碍

感知障碍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正确的说法是:①感知综合障碍;②感觉障碍;③知觉障碍。
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不正确的描述是躯体障碍。
(一)感觉障碍关于“感觉障碍”的类型,正确的说法是:①感觉过敏;②内感性不适;③感觉减退(不包括“外感性过敏”)。
(二)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和幻觉)知觉障碍包括:①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②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虚幻的知觉)。
根据幻觉涉及的感受器官的不同,幻觉类型包括:①幻听、幻视;②幻嗅、幻味;③幻触;④内脏不适感。
根据幻觉体验的不同真实性,幻觉可以分为:①真性幻觉;②假性幻觉。
根据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可以分为:①心因性幻觉;②功能性幻觉;③思维鸣响。
假性幻觉不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幻觉类型(假性幻觉是幻觉体验的来源之一)。
如果一个人出现虚幻的知觉,不存在某种事物而感知到这种事物的情况,那就属于幻觉。
如果一个人出现下列情况,就不能肯定有幻觉:①歪曲的感觉,把这种事物感知成那种事物;②)歪曲的知觉,把这种事物感知成那种事物(这两种情况属于错觉)。
(三)感知综合障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描述是:①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②感觉周围事物像“水中月”、“镜中花”;③感觉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
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描述是感觉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
思维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有13 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型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
符合“思维奔逸”的主要表现的是:①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②思维活动量增加;③思维联想速度加快;④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滔滔不绝。
“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的临床特点是:①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②给人感觉患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
“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两个症状的鉴别要点之一,是前者在回答问题时内容极为简单思维迟缓和思维贫乏的区别:①迟缓者语速慢,贫乏者语速不慢;②迟缓者苦恼,贫乏者漠然处之。
分离性感觉障碍名词解释

分离性感觉障碍名词解释
分离性感觉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也称为虚幻感觉障碍或尤金型多感官自主失调综合征(JHMDS)。
该障碍的症状包括身体和环境感受的异常、五官功能紊乱、时间和空间感知的改变等。
这些症状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
尽管分离性感觉障碍并不常见,但它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真实而严重的,可能会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患者常常报告感觉自己脱离了自己的身体,或者感觉自己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一种不真实的联系。
他们可能会感受到身体的变形、部分失去感觉或感觉异常,或者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运动中出现问题。
脑部的正常处理环境信息的能力受到影响,患者有时可能无法准确地感知时间的流逝,或者感到时间在放慢或加速。
空间感知也可能受到干扰,导致患者产生物体大小和距离的错觉。
此外,分离性感觉障碍还可能导致感官功能紊乱,如视觉、听觉或触觉异常。
尽管分离性感觉障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有一些可能的诱因和因素被认为与此病症有关。
这些因素包括创伤历史、焦虑和抑郁症状、使用药物或物质滥用等。
治疗分离性感觉障碍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和应对他们的症状,包括情绪管理和应对焦虑的技巧。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或抗
精神病药物,以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总的来说,分离性感觉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患者经历身体和环境感知的异常。
这种障碍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明显的困扰。
尽管它并不常见,但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真实而严重的。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帮助患者应对和管理症状的关键。
感知觉障碍教学课件ppt

04
详细描述
替代嗅觉和味觉感知是帮助嗅觉和 味觉障碍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手段 ,如使用可视化工具、文字描述等 辅助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生物概念和规律。
06
感知觉障碍的教学评估
对视觉障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估
总结词
评估视觉障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包括对文本的 语义理解、句法分析和语篇把握等。
后天性因素
如外耳道阻塞、鼓膜穿孔、听骨链病变、内耳疾病等。
触觉障碍的成因
先天性因素
触觉系统发育不良、皮肤感觉缺失或减弱等。
后天性因素
触觉过于敏感或过于迟钝,以及神经系统病变、创伤等。
嗅觉和味觉障碍的成因
先天性因素
嗅觉和味觉感受器发育不良或缺失等。
后天性因素
如鼻腔阻塞、鼻窦炎、鼻炎等鼻部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
视觉训练
运用图片、图表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文 章意思。
3
触觉训练
通过触摸汉字或物品,让学生体会汉字的形状 和物品的特征。
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
听觉训练
通过听录音或教师朗读,加强学生数学概念感知 能力。
视觉训练
运用图片、图表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问题。
触觉训练
通过触摸物品或教具,让学生体会数量、形状和 空间等概念。
触觉辅助技术
利用触觉辅助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 掌握物体的属性和操作技巧,提高他 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力。
01 05
02
触觉地图
利用触觉地图,帮助学生了解物体的 形状、质地、温度等特征,提高他们 对物体属性的认知。
03
触觉反馈技术
利用触觉反馈技术,将信息从物体传 递到学生的触觉器官,帮助他们更好 地理解和操作物体。
感知觉障碍

拒食、自伤或伤人行为。有时“声音”把患者作为第三
者,内容是几个人议论患者。幻听常影响思维、情感和 行为,如侧耳倾听,甚至与幻听对话,破口大骂,也可 能出现自杀以及冲动毁物的行为。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 障碍。其中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诊
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幻觉是常见的知觉障碍。
(l)根据其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听幻觉、视幻觉、嗅幻觉、
味幻觉、触幻觉、内脏性幻觉
①听幻觉:最常见,患者可听到单调的或复杂的声音。非
言语性幻听属原始性幻听,如机器轰鸣声、流水声、鸟
叫声,多见之于脑局灶性病变。最多见的是言语性幻听,
常具有诊断意义。幻听的内容通常是对患者的命令、赞
上的一条绳索看成一条蛇。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
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澹
妄状态。如草木皆兵等.
精神病人的错觉按各种不同的感官,可分为错听、错视、
错嗅、错味、错触及内感受性的错觉。
2.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
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
耳听到的。因而患者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作
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②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产生于患者的 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 获得,如听到肚子里有说话的声音,可以不用自己 的眼睛就能看到头脑里有个人像。虽然幻觉的形象
与一般知觉不同,但是患者却往往非常肯定地认为
他的确是听到了或看到了,因而对此坚信不疑。
特点:
a.病人所感受到的幻觉形象,一般来说轮廓不够
清晰、不够鲜明和生动,幻觉的形象往往是不完整的。
感觉障碍及检查

感觉障碍及检查感觉分为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以下所述是介绍躯体感觉。
躯体感觉包括了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浅感觉包括皮肤及黏膜的痛温触觉和压觉,受外界环境的理化刺激而产生,感受器大多浅表,位于皮肤内。
深感觉是深部组织的感觉,又称本体感觉,是由于体内肌肉的收缩,刺激了肌、腱、关节和骨膜等处的神经末梢,即本体感受器(肌梭、腱梭等)而产生的。
复合感觉是大脑综合、分析、判断的结果,也称皮质感觉。
浅感觉有痛、温、触觉和压觉,障碍类型有:1、感觉异常。
最常见,无外界刺激自发感觉身体某一部位有异常,如麻木感、蚁走感、针刺感、温热感、触电感等。
2、感觉倒错,对触觉刺激感觉疼痛,对温热刺激感觉寒冷。
3、感觉迟钝,表现为刺激必须到达较强程度才能感觉到,或刺激从开始到被感知之间有一段潜伏期,随后可向周围扩散,刺激停止后仍持续有后作用。
4、感觉过敏,对刺激反应超过正常,轻微刺激可引起剧痛。
5、感觉减退,刺激阈增高,反应反而减弱,给予强刺激才能引起一般感觉。
6、感觉缺失,在清醒状态下,对刺激全无感觉,如同一部位各种感觉都消失,成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如只有某种感觉缺失,其它感觉尚存,则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
深感觉,也称本体感觉,包括:1、关节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位置觉是患者闭目,检查者将肢体置于某种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让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被动活动患者四肢,让患者说出肢体的运动方向,如检查者轻持患者的手指或足趾两侧做被动运动约5度左右,让患者闭目回答向上或向下,如感觉不清可加大活动幅度或再尝试较大的关节。
2、震动觉,用每秒震动128次的音叉柄端置于患者肢体的骨隆处,如胸骨,锁骨,肩峰,鹰嘴,尺桡骨茎突,棘突,髂前上嵴,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及内外踝等,询问患者有无震动感,并注意感受时间,两侧对比,正常人有共鸣性震动感。
复合感觉,是大脑皮质(顶叶)对各种感觉刺激整合的结果,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常见精神障碍-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
常见的感觉障碍有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内感不适和感觉质变
四种。
1.感觉过敏又称感觉增强,由感觉阈值降低或强烈的情绪因素所致。
临床表现为患者对一般强度的刺激反应特别强烈、难于忍受,比如不能忍受电话铃声、关门声、冷水、阳光等。
感觉过敏多见于丘脑或周围神经病变,在精神科常见于焦虑障碍、躯体形式及相关障碍等。
2.感觉迟钝又称感觉抑制,由感觉阈值升高或强烈的情绪抑制所致。
临床表现为患者对强烈的刺激不能感知或感觉轻微,比如针刺没有疼痛感。
感觉迟钝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谵妄或其他类型的意识障碍,在精神科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3.内感不适由感觉异常所致。
临床表现为患者诉述体内有异常的不适感,比如喉部阻塞感、腹部气流上涌、内脏扭转或牵拉疼痛等。
内感不适多见于躯体形式及相关障碍、分离性障碍、焦虑障碍等。
4.感觉质变由物质中毒所致。
临床表现感觉性质的改变,
比如“红视症”、“绿视症”等。
感觉质变常见于药物或毒物中毒。
感觉障碍的诊断思路

预后评估与注意事项
预后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 。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疼痛等。 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问题。
THANKS
类型
包括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情感性感 觉障碍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觉障碍的病因多样,包括神经系统病变、心理疾病、内分泌失调、药物不 良反应等。
发病机制
涉及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神经元活动及心理因素等多个层面。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等。
对于感觉障碍患者,评估的内容应包括感觉减 退或消失的部位和范围、感觉过敏的程度和范 围、感觉异常的性质和程度等。
通过临床评估可以初步判断感觉障碍的类型、 原因和程度,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是指对某种疾病做出正确诊断所需的一 系列程序和方法。
05
感觉障碍的诊断思路
鉴别诊断思路
1
鉴别诊断应首先明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判断其是否为感觉障碍及其类型。
2
了解患者病史、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等资料,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3
对于不同类型的障碍,鉴别诊断的重点和方法 也有所不同,如感觉过敏需要与疼痛障碍进行 鉴别。
临床评估与诊断
诊断流程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如病史询问、体格 检查、初步判断、鉴别诊断、临床评估、实验室 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等。
对于感觉障碍的诊断,诊断标准应包括病史、体 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 内容。
感知综合障碍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空间感知综合障碍:是指对事物大小比例如空间结构的感知综合障碍。 如看客体形象比实物大得多,称 视物显大症;比实物小得多,称视物显小症;看到人的脸面变形,鼻嘴歪斜或者台凳橱柜形状改变,称为视物变 形症;如把远物看得很近或把近物看得很远,称为空距失羊症或视物错位症。以上各种空间感知综合障碍多见于 癫痒和精神分裂症。
时间
(一)重性抑郁症患者常感到时间进得很慢,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在抑郁极深时,患者可感到时间停止不前 了,具有虚无妄想的患者常常十分逼真地体验到时间的停滞感。因此有人认为时间放慢感是重性抑郁症的一个特 点。
(二)躁狂症则与重性抑郁症患者相反,通常感到时间过得极快,飞逝而过,世界在异乎寻常地“速变”, 于瞬息之间完全两样。
鉴别诊断
空间 时间
运动 形体
空间
患者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该症状分为 “视物显大症”、“视物显 小症”。统称为视物变形症。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实感”(derealization)。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 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
4.形体感知综合障碍:患者感知到自己体形发生明显改变,如头部变大,鼻子拉长,四肢变粗变短或变细变 长等。 有的感到自己有两个躯体,同床睡的是两个同样的自体,称为双重自体,多见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癫 痫、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5.非真实感(derealization):亦称现实解体,患者感到外界事物或周围的一切变得模糊暗淡、不清晰、 缺乏真实感。 患者感到周围的人都假惺惺的,好像在舞台上演戏一样。
形体
(一)精神分裂症早期患者可出现特殊的躯体不适感和头部重压感、脑内屏障感、体内液体流动感等。在躯 体感觉和体形感觉障碍的基础上呆出现窥镜症状,如一患者感到面部不平,天天照镜子,用小刀削平所谓“隆起 处”而留下累累疤痕。
感觉障碍及评定

(二) 抑制性症状 1. 感觉缺失(anesthesia) 2. 感觉减退(hypoesthesia)
评定方法 (一)浅感觉检查
1.触觉: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患者的皮肤,让患 者回答有无一种轻痒的感觉或让患者数所触次数, 每次给予的刺激强度应一致,但刺激的速度不能 有一定规律。 2.痛觉:以均匀的力量用针尖轻刺患者需要检查 部位的皮肤,让患者指出受刺激部位。 3.温度觉:用分别盛有冷水或热水的试管两支, 交替、随意地接触皮肤,试管与皮肤的接触时间 为2~3s。 4.压觉:检查者用大拇指用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 腱,请患者指出感觉。
(三)脑干型感觉障碍 1.分离性感觉障碍:延髓旁正中部病变损伤内 侧丘系时,出现对侧肢体的深感觉障碍和感 觉性共济失调,而无痛觉、温度觉感觉障碍。 2.交叉性感觉障碍:病变累及延髓外侧部,出 现病变对侧肢体的痛觉、温度觉障碍和病灶 同侧的面部感觉障碍。 3.偏身感觉障碍:脑桥和中脑损害时,出现对 侧偏身和面部的各种感觉缺失,一般伴有病 变同侧颅神经运动障碍。
二、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周围突 分布于肌、腱、关节和皮肤的感受器,中枢 突形成薄束或楔束。第2级神经元束核和楔束 核发出纤维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形成内侧丘 系,进入第3级神经元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 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脚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中、 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以及中央前回。
(五)内囊型感觉障碍 特点为肢体重于躯干、肢体远端 重于近端、深感觉受累重于痛、温觉。 常合并运动、视纤维的受累,表现为 “三偏”,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 偏盲。
感觉调节障碍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感觉调节障碍的表现及治疗方法表现1.后天性感觉过敏后天性感觉过敏是对常见的刺激,如纹理、光线和声音过于敏感。
患者可能会避免触碰某些材料、对强光敏感,或对特定声音反应过度,例如害怕噪音或拒绝一些食物的口感。
这种过敏可能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使他们难以适应各种环境。
2.运动感觉障碍运动感觉障碍是指对身体姿势和动作的感知和调节能力受损。
患者可能会遇到困难,例如不稳定的步态、笨拙的动作或难以掌握精细动作。
这可能影响他们的运动技能、协调和平衡。
3.感觉寻求行为感觉寻求行为是指对某些刺激的过度寻求和渴望。
患者可能会在追逐或寻找强烈的感觉刺激上花费大量精力,例如频繁摇晃身体、寻求压力刺激或寻找特定口感的食物。
这种行为可能会干扰他们的研究和与他人的交流。
治疗方法感觉调节障碍的治疗方法应当综合考虑个体的特点和需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技术和策略,帮助患者改善感觉处理和调节能力。
他们可以设计个性化的活动,以帮助患者适应各种刺激和实现日常生活的目标。
2.感觉整合疗法:感觉整合疗法是一种通过提供刺激和活动来促进感觉系统成熟和调节的治疗方法。
这种疗法可以通过活动和刺激的适应性变化来帮助患者对感觉刺激做出更适当的反应。
3.心理支持:心理支持和咨询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他们的感觉调节障碍。
与心理专家的讨论和指导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应对策略,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4.教育与环境适应:提供相关信息和教育,使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了解感觉调节障碍,并提供适应性的环境。
适当的环境调整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法应该根据个体需求和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结论感觉调节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综合运用职业治疗、感觉整合疗法、心理支持和环境适应等多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感觉处理和调节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个体差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感觉功能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感觉功能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一.定义
感觉障碍是指机体对各种形式刺激(如痛、温度、触、压、位置、振动等)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症。
二.护理问题
感觉知觉紊乱与脑、脊髓病变及周围神经受伤有关。
三.护理措施
(一)评估感觉障碍平面有无上升及程度有无加重,如有应立即告知医生处理。
(二)日常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预防压疮,避免高温或过冷刺激,禁用热水袋,防止烫伤,慎用冰袋,外包毛巾,防止冻伤;应用床挡预防跌倒/坠床。
(三)如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执行大小便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四)感觉训练:感觉训练包括在运动训练中,应建立感觉-运动训练一体化的概念。
可进行肢体的拍打、按摩、理疗、针灸、被动运动和各种冷、热、电的刺激。
如每天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被动活动关节时反复适度地挤压关节,牵拉肌肉和韧带,让患者注视患肢并认真体会其位置、方向及运动感觉,让患者闭目寻找
在不同位置的患肢的不同部位,多次重复直至找准。
(五)心理护理:感觉障碍常使患者缺乏正确的判断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或烦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兴趣,应关心、体贴患者,主动协助日常生活活动;多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信任,使其正确面对,积极配合治疗和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是各个感受器对机体内J各种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感觉障碍病因:1末梢型感染障碍常见于尺神经正中神经挠神经损害时末梢神经炎中毒性神经炎代谢性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等2后根型常见于椎间盘脱出脊髓外肿瘤脊髓空洞症外伤等3脊髓型常见于横贯性脊髓炎脊髓肿瘤髓外肿瘤外伤脊髓血管病脊髓压迫症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视神经脊髓炎等4脑干型常见于脑干血管病脑干肿瘤脑干炎症产伤先天性畸形桥脑小脑角病变脑干空洞症等5丘脑型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癫痫等6内囊型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等7皮质型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感觉型癫病发作炎症外伤等8腺病型感觉障碍常见于精神创伤精神刺激的过度敏感的人机理(一)感觉的传导通路感觉从末梢特有的感受器开始分别传向中枢其传导通路由三级感觉神经元组成一般在第二级进行交叉所以中枢与外周的关系与运动系统一样是对侧性支配的1.痛觉和温度党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内;周围支分布于皮肤因膜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感觉终球等)中枢支构成脊髓的后根人上升l ~ 2个脊髓节段后进人后角换元后为第二级神经元其轴突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外侧索组成脊髓丘脑侧束上行终止于丘脑外侧核换元后组成第三级神经元其轴突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最后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后部2触觉第一级神经元在脊神经节内周围支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触觉感受器(触觉小体环层小体等).中枢支部分进人脊髓后索在薄束楔束内上行传导精细触觉(识别性触觉)与深部感觉传导路相同;传导粗略触觉纤维在后索上行1 ~ 2个脊髓节段后进人后角终止于后角细胞换元后构成第二级神经元交叉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前束上行在丘脑外侧核换元后构成第三级神经元经内囊后肢到大脑皮质感觉区3深感觉第一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周围支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肌队骨膜关节等处深部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中枢支组成后根的内侧部进人脊髓后束分为长的升支和短的降支在上升和下降途中都发出侧支直接或通过中间神经元间接地与前角运动细胞形成突触构成脊髓反射升支纤维可达延髓其中来自躯干下部和下肢的纤维在后索的内侧部排列形成薄束来自躯干上部和上肢的纤维在后索的外侧部排列形成楔束薄束和楔束在后索中上行至延髓终于薄束核和楔束核在此处换无形成第二级神经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左右交叉即丘系交叉至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上行终止于丘脑外侧核再由此处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终止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中上部旁中央小叶后部和中央前回一部分触觉也通过楔束薄束传导(二)节段性感觉支配每一脊神经后根的输人纤维支配一定的区域这种节段性支配现象在胸段明显体表标志是乳头平面为胸4肋弓平面为胸8脐平面为胸10腹股沟平面为胸12及腰1支配其他部位神经分布比较复杂在颈部自耳前线至锁骨和胸骨上缘由颈2 ~ 4分布上肢为颈5 ~胸2下肢前面为腰1 ~骶5肛周鞍区为能4 ~骶5分布每个感觉神经根或脊髓节段支配一块皮肤的感觉称为皮节绝大多数皮节由2 ~ 3个后根或节段重叠支配故当确定脊髓损害的真正上界时必须比脊髓损害水平高出1 ~ 2个节段来计算《三)够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层次脊随丘脑束的纤维排列由外向内依次为骶腰胸颈部的纤维即外侧部传导来自下部节段(腰能段)的感觉而内侧部传导来自上部节段(颈胸段)的感觉这与锥体束的排列相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来自上部节段的脊髓丘脑束纤维陆续将来自下部节段的纤维推向外侧引起后束内的纤维排列由内向外依次为骶腰胸颈部的纤维正好与脊髓丘脑束相反来自上部节段的后束纤维(楔束)陆续将来自下部节段的后束纤维(薄束)推向内侧之故这种排列规律特别在痛温觉障碍时鉴别髓内外肿瘤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颈段的髓内肿瘤浅感觉障碍自病灶水平开始自上而下发展即按颈胸腰顺序发展;颈段的髓外肿瘤浅感觉障碍的障碍发展顺序正好相反且前者多为双侧对称性后者在病变初期多为病灶的对侧性感觉障碍诊断:一病史应注意年龄发病部位起病快慢病程长短等如老年人有高血压病史突然发病有偏身感觉障碍以脑血管病多见;慢性发病者以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青年人肢体痛温觉有失而运动和触觉正常应考虑脊髓空洞症的可能四肢末梢的麻木无力时应考虑末梢神经炎脊髓的锥体征阳性伴有以下肢为主的深感觉障碍时应考虑亚急性联合变性等询问病史时注意既往史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尿毒症外伤肿瘤饮酒中毒头痛头晕椎间盘脱出脊髓炎规神经炎脑血管病变癫病精神创伤精神刺激等二xx感觉的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检查中繁琐而又容易发生误差要求耐心细致有时须反复核查去伪存真方可获得有重要价值的诊断资料检查时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良好意识清醒对检查能有正常表达的能力;检查前要让患者了解检查的方法和意义争取患者的充分合作;检查时均请患者闭目或遮住检查的部位;检查的顺序一般从感觉缺失区查至正常区;检查中注意左右侧相应部位和远近端的对比必要时重复检查;检查中忌用暗示性提问以免影响患者的判断;切忌参与检查者的主观成见;发现感觉障碍时宜用图表和人体轮廓图记录以便重复检查时对比参考;检查时要注意区分感觉障碍的类型如传导束型节段型神经根型或末梢型等及感觉障碍的程度;过度疲劳可使患者感觉域增高一次检查时间不应过长必要时可分几次完成检查(一)浅感觉检查1触觉用棉絮在皮肤上轻轻擦过在有毛发覆盖的区域可轻触其毛发2浅痛觉可用普通的针灸针或叩诊锤柄端小针轻刺皮肤嘱患者在感到微痛时作声井确定患者感到的是痛感而不是尖物的触觉必要时用针的尖钝两端交替刺激以核实如发现有浅感觉异常的区域需行多方向检查核实范围3温度觉用装有冷水(5 ~ 10℃)及热水(40 ~ 50℃)的试管交替接触皮肤嘱患者报出冷或热(二)深感觉检查1关节位置觉检查者被动活动患者的关节询问患者其肢体所处的位置检查者也可将患者肢体摆成一种姿势并保持并嘱对侧肢体模仿2运动觉检查者轻轻移动患者的手指和足趾请患者说出移动的方向移动幅度约50上下发现障碍时再行加大注意检查者的手指要放在移动方向的两侧动作要缓慢否则患者可能以压觉间接判断指趾移动的方向造成运动觉无障碍的假象3振动觉用振动着的音叉柄通常为128Hz置于患者的骨突起处询问有无振动感觉注意感受的时限两侧对比也可交替使用振动和不振动的音叉检查其辩别能力4压觉用钝物交替轻触和下压患者皮肤嘱患者鉴别5深痛觉挤压肌肉或肌腱也可压迫各主要神经干询问有无痛感观察有无痛苦表情(三)复合感觉的检查1定位觉嘱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或笔杆等轻触患者皮肤后嘱患者用手指点出刺激部位2两点辨别觉嘱患者闭目用特制的钝角两脚规将其两脚分开到一定距离接触患者皮肤逐渐缩小距离如患者仍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正常时全身各处敏感程度不同指尖最敏感背部股腿处最差正常时指尖2-4mm手掌8-12mm手背2-3mm前臂和上臂7-8cm3形体觉嘱患者闭目将物品如钢笔钥匙硬币等置患者手中让其只能用单手触摸之后说出物品名称可左右分别测试4重量觉用重量相差至少一倍的两物体先后放入一侧手内请患者区别可两侧对比有深感觉障碍时此检查无意义三辅助检查根据感觉障碍的部位分布性质等选择合适的检查末梢型感染障碍应选择肌电图腰穿脑脊液动力学检查及常规检查必要时应做神经活检;后根型和脊髓型应根据感觉平面选择脊髓CT或MRI腰穿做脑脊液动力学检查脊髓椎管造影等;脑干型丘脑型内囊型皮质型等应选择脑CT或MRI脑电图脑血管造影等检查;病病型感觉障碍应从心理方面着手检查感觉障碍鉴别诊断:一感觉的分类1特殊感觉包括嗅觉视觉听觉味觉前庭觉或平衡觉2一般感觉包括①浅感觉:指来自皮肤黏膜的痛觉温度觉触觉;②深感觉:是指来自肌肉肌健骨膜和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③复合感觉(皮质感觉):包括形体觉定位觉和两点辨别党复合感觉一定在深浅感觉正常时才能检查3内脏感觉为植物神经所传导如饥饿恶心内脏绞痛等二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一)抑制性症状感觉径路受破坏或功能被抑制时出现感觉缺失或减退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完全性感觉缺失如在同一部位内只有某种感觉障碍而其他感觉保存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1感觉缺失是指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患者对刺激不能感知根据感觉种类的不同又可分为痛觉缺失触觉缺失温度觉缺失和深感觉缺失等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都缺失者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如在同一部位内某些感觉缺失而另一些感觉正常者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一般感觉正常在无视觉参加的情况下对刺激部位物体形状重量等不能辨别者称皮层感觉缺失2感觉减退指感觉的敏感度降低是对农刺激感受力的低下但程度上较感觉缺失轻由于神经的兴奋阈值增高而感觉反应减弱当一神经分布区有自发痛同时在此神经痛分布区内痛觉又减退者称痛性痛觉减退或痛性麻痹在感觉障碍中某种感觉保持较好时称分离性感觉障碍如深感觉与识别性触觉障碍而痛温觉和原始触觉良好时提示后索的损害(二)刺激性症状感觉径路受到刺激或兴奋性增高时出现感觉过敏感觉倒锗感觉过度感觉异常或疼痛1感觉过敏感觉阈值低下指轻微(外界或病理性)刺激出现强反应感觉过敏常见于浅感觉其尤以痛觉过敏多见痛觉过敏除了触觉刺激或痛觉刺激可引起外温度刺激也可引起2感觉过度一般仅对浅感觉而言感觉过度一般具备:①潜伏期长即由刺激至感知之间有较长的潜伏期此期有时可达5 ~ 30秒;②感受性降低兴奋性增高即刺激必须达到较强的程度才能感觉到;③所感到的刺激具有爆发性呈现—种剧烈的定位不明的难以形容的不愉快感;④刺激有扩散的趋势单点的刺激患者可感到是多点刺激并向四周扩散;⑤刺激停止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患者仍有刺激存在的感觉即出现“后作用”一般为强烈难受的感觉常见于灼性神经痛带状疮疹疼痛丘脑的血管性病变等3感觉倒措对刺激产生错误的感觉如对痛觉刺激误认为触觉或其他刺激感觉倒错在临床上少见多数为浅感觉4感觉异常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地在某些部位感到蚁走感或不适感如麻木感冷热感潮湿感震动感蚁走感肿胀感电击感束带感等5对位感觉指当刺激一侧肢体时对侧相对称部位也感到刺激6疼痛根据疼痛的分布范围性质程度是否发作性以及加重和减轻等因素临床上将疼痛分为以下几种:(1)局部疼痛:指疼痛和病变部位相符(2)放射痛:指神经干神经根受到刺激时疼痛不仅发生于局部且可扩展到受累感觉神经的支配区(3)烧灼性神经痛:是一种烧灼样的剧烈疼痛迫使患者用水浸湿患肢常见于正中神经和坐骨神经损伤后(4)反应性疼痛:是一种由压迫或牵伸神经干引起的疼痛如直腿抬高试验(5)扩散性疼痛:是刺激由一个神经分支扩散到另一神经分支而产生的疼痛当三叉神经某一支受刺激时疼痛或扩散到其他分支(如牙痛)(6)牵涉性疼痛:也是一种扩散性疼痛内脏有病时刺激经交感神经传入交感干再经后根进人脊髓后角感觉细胞在该节段所投射的相应的皮肤分布区所发生的疼痛称牵涉性疼痛该区内尚有感觉过敏此种现象有时对内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如肝胆病变可引起右肩痛等(7)幻肢痛:是在肢体被切断的患者常感到断处疼痛称断肢痛D有时感到被切断的肢体仍存在且在该处出现疼痛这种现象称幻肢痛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一)周围神经型为受损的周围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各种感觉障碍末梢神经失时因病变多侵犯周围神经的远端部分感觉障碍多呈末梢型呈手套或袜套状分布如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尺神经正中神经损害时局部感觉障碍等〔二)神经根型脊髓后根受损时该神经根所支配的区域出现各种感觉障碍常有相应部位后根的放射性疼痛称为根性疼痛或根痛见于脊髓髓外肿瘤椎间盘脱出等由于相邻神经根的重叠分布单一神经根损害所致的感觉障碍区域往往不明显脊髓后角损害时也有根性的痛温觉障碍但受损区域触觉和深感觉仍保存即分离性感觉障碍见于脊髓空洞症外伤等(三)脊髓型1横贯性脊髓病变平面以下的全部感觉丧失同时有截瘫或四肢瘫尿便功能障碍如横贯性脊髓炎肿瘤外伤等2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病变平面以下病灶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及深感觉丧失对侧痛温觉丧失如外伤髓外肿瘤3脊髓白质前连合病损由于损害了两侧的痛温党交叉纤维而识别性触觉和深感觉纤维未受损害故产生分离性感觉障碍脊髓中央区髓内病变除有病变以下的各种感觉缺失外常有鞍区回避现象即鞍区感觉仍保存脊髓圆锥部的病变常有鞍区感觉障碍见于脊髓压迫性病变病程进展缓慢者这与脊髓内感觉束的排列层次有关(四)脑干型延髓外侧病变损害了脊髓丘脑侧束和三叉神经脊束核产生同侧面部及对侧偏身痛温觉障碍是为交叉性感觉障碍如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一侧桥脑和中脑的病变引起对侧偏身和面部的感觉障碍但多有受损平面同侧脑神经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多见于脑血管病和肿瘤(五)丘脑型丘脑病变引起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往往深感觉复合感觉和轻触觉损害较痛温觉障碍明显有时可有比较严重的偏身自发性剧痛临床上称丘脑性痛或中枢性痛也可出现感觉过度和感觉倒错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等(六)内囊型内囊病变时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多为完全性不伴有丘脑痛其障碍程度四肢重于躯干肢体远端重于近端常伴有偏瘫和偏盲(七)皮质型大脑皮质感觉中枢在中央后回及旁中央小叶附近它们支配躯体的关系与中央前回运动区类似即身体倒立顺序依次排列即口面上肢几干大腿及小腿和会阴部是位于半球的内侧面因皮质感觉区范围广病变只损害其中一部分故常表现为对侧的一个上肢或一个下肢分布的感觉减退或缺失称单肢感觉减退或缺失皮质型感觉障碍的特点是出现对侧精细性复合感觉的障碍如实体党图形觉两点辨别党定位党对各种感觉强度的比较等皮质感觉中枢的刺激性病灶可引起感觉型癫痫发作(八)癔病型感觉障碍其特点为:①感觉障碍呈多样性浅深感觉同时全部减低或消失其感觉障碍的区域各式各样;○2感觉障碍的分布不符合解剖生理学生理规律;③症状矛盾即大脑器质性疾病所出现的偏侧感觉障碍其感觉障碍的程度由肢体远端向近端逐渐减轻即颜面躯干一般比肢体轻唐病性偏侧感觉障碍躯干四肢颜面为同等程度且感觉障碍的范围和程度经常变化除有感觉障碍之外同时可伴有不能解释的视野改变弱视听觉嗅觉味觉障碍也可出现全部感觉缺失而不伴感觉性共济失调视力视野明显改变而行走时能避开障碍物等矛盾现象;④易受暗示的影响或经暗示治疗很快恢复;⑤有其他病病性格的特点四引起疼痛的常见疾病(一)偏头痛1典型偏头痛此型发作可分三期:①前躯症状:头痛发作前几小时至1d患者可能感到头部不舒服心情不畅等②先兆期:在头痛发作前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出现视野暗点光圈闪光等视幻觉也有幻嗅少数有头晕失语偏身麻木无力症状③头痛期:多自一侧额颔或眶部开始剧痛渐扩散至顶枕耳后或全头呈搏动性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痛侧鼻利膜球结膜充血畏光发作l-2h或数小时缓解间歇期正常2普遍偏头痛多见发作前无先兆头痛自单侧局部渐波及半侧或全头呈搏动性或胀痛伴恶心呕吐头痛持续时间长短的数小时长者可达数日至1周缓解3特殊类型偏头痛①眼肌瘫痪型偏头痛;②偏瘫性偏头痛;③基底动脉型偏头痛:④偏头痛等位发作(二)群集性头痛表现为眼部和头部疼痛的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的密集性发作为特征发病年龄大多在20-50岁间发作时头痛大多自一侧眶部开始或先有颔部或枕部疼痛为钻痛性或搏动性较为强烈甚至触及头部皮肤或周围动脉均能使之加剧伴焦躁烦躁泪溢耳塞流涕等发作平均在1-2h内消退且大多数均在同侧(三)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脑表面上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人蛛网膜下腔者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如脑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而流人蛛网膜下腔者叫做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是在突然用力精神激动剧烈运动等诱因下急骤起病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可伴有一侧动眼神经麻痹意识障碍或有神经系统定位征(多因血管痉挛所致)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下片状出血腰穿呈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为本病最可靠的诊断依据头颅CT大多可显示局限的血液部分患者能为出血部位及病因提供线索(四)三叉神经痛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临床上成人及老年人多见多为单侧性;以1支或几支分部区内突发的短暂剧痛为主要特点第2第3支发生率最高疼痛以面颊上颌下颌或舌部最明显;尤以上唇外侧鼻翼颊部口角舌处最敏感稍加触动即可诱发即“扳机点”疼痛可弓;起反射性面肌抽搐口角牵向患侧面部发红流泪流涎突然发作无先兆骤然停止间歇期完全正常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很少自愈诊断主要依据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表现和神经系统极少阳性体征可诊断为原发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呈持续性多伴有三叉神经或其他脑神经麻痹的症状体征(五)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体征为拉赛克征;多数为继发性常见病因有:①椎管内疾患如脊髓和马尾的炎症肿瘤外伤血管畸形等②脊髓疾患;如腰椎骨关节病椎间盘突出脊柱炎症结核肿瘤椎管狭窄脊椎裂等③骨盆及盆腔疾患如般骼关节疾患炎症结核脱位骨盆炎症及肿瘤妊娠子宫压迫等坐骨神经痛以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者最常见临床上好发男性成年人青壮年单侧多见;疼痛位于腰部臀部并向股后及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沿坐骨神经有压痛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可使疼痛加剧拉赛克征试验阳性可以有坐骨神经分布痛觉减低患肢肌力差踝反射减低或消失诊断主要根据疼痛的分布加剧和减轻的因素压痛的部位直腿抬高试验踝反射减低可以诊断鉴别诊断主要是与腰肌劳损臀部纤维组织炎髓关节炎的鉴别腰肌劳损有明显腰部扭伤或长期腰部劳累史;且这些疾病疼痛及压痛都在局部无感觉障碍肌力减退踝反射减低等体征(六)多发性硬化多发于20-4D岁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具有一种迁延的不规则的每况愈下的病程有阵发性复发和缓解的特点具体表现:脑神经障碍:视神经受损出现视力减退动眼神经外展神经滑车神经受累出现复视前庭神经受累出现眩晕眼震临床上可有深浅感觉异常三叉神经痛肢体病性感觉异常诊断主要依靠:1病史及神经系统查体发现脑和脊髓白质内同时存在两处以上的病灶2病程中有多次缓解与复发两次发作间隔至少一个月每次发作持续24 h以上或呈缓慢阶梯式进展病程至少六个月以上3排除肿瘤炎症血管病及颈椎病等其他病变4临床上有多个病灶仅一次发作者或有两次发作但又有一个病灶表现者查脑脊液IgG增高出现寡克隆区带诱发电位异常或CTMRI异常者诊断可确立感觉障碍预防:1保持良好的心情2不要过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