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章测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水C. 盐酸D. 二氧化碳2. 在化学式HCl中,Cl表示:A. 铁钉B. 氯气C. 氢气D. 盐酸3. 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是指:A. 参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B. 发生变化的物质C. 参与反应前的物质D. 生成的副产物4. 关于物质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的性质不会受到条件的影响B. 物质的性质可以改变C. 物质的性质只能通过化学反应改变D. 物质的性质不重要5. “氧化反应”通常是指:A. 氧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 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C. 物质自身发生化学反应D. 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二、填空题1. 乙烯是由______和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

2. 玻璃是一种______物质。

3. 在化学方程式中,箭头的左边表示______,右边表示______。

4. 化学式H2O表示一分子______。

5. 空气中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化学反应的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请分析铁生锈是何种类型的化学变化,并解释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3. 根据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回答问题:2H2 + O2 → 2H2Oa)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什么?b) 反应物在反应后发生了什么变化?c) 该方程式表示了什么意义上的化学反应?四、综合题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合物?A. 纯净水B. 空气C. 甘油D. 二氧化碳2. 请简要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3. 下图显示了某种金属在放入酸中的反应情况:a) 请标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b) 根据图中所示的反应情况,你认为酸的性质是什么?c) 描述该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此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共计15题。

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答案并回答简答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初三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初三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说明: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人类征服火B.发明火药C.发明地动仪D.烧瓷技术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下列科学家与之相关的是【】A.道尔顿和德谟克利特B.拉瓦锡和汤姆生C.波义耳和多普勒D.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赢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

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易挥发B.具有可燃性C.熔点114℃、沸点78℃D.具有特殊香味4.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下列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铁生锈C.食物腐烂D.纸张燃烧5.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严谨的科学态度;②合理的实验步骤;③正确的操作方法;④实验完毕后的洗涤清理工作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4分)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石蜡融化氧气用于炼钢B.纸张燃烧氮气用于食品包装C.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D.液氧气化乙醇用于燃料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实验装置图。

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夹没夹紧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3.下列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二氧化硫 B.冰水混合物 C.高锰酸钾 D.石灰水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全部B.①②③⑤C.除⑥⑦外D.除④外9.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10.信阳盛产茶叶,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清香,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在不停运动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验满存放氧气13.镁离子的元素符号是()A.Mg B.Mg- C.Mg2- D.Mg2+14.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定结构二、填空题(23分)15..写出相应的元素名称(1)Cl (2)H (3)Ca 16.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干净的海水;③可口可乐;④氧气;⑤稀有气体;⑥五氧化二磷;⑦呼出的气体;⑧液氧;⑨氮气;⑩二氧化碳其中是纯净物的是(填序号,下同);是混合物的是17.按要求填空(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实验现象是(3)高锰酸钾制氧气文字表达式18.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小丽同学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依据此表回答问题:(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_____(填数值)。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1、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与假设B.设计实验C.观察现象D.得出结论2、一氧化碳俗称煤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B.常温下为气体C.无色无味D.难溶于水3、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 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 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 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4、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 )A.试管B.量筒C.烧杯D.广口瓶5、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6、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根据操作和现象,通过下列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可靠的是()A. 测量蜡烛燃烧后的长度,发现明显短于燃烧前,说明蜡烛发生了化学变化B. 用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液滴,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产生C. 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白烟是二氧化碳D. 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烧杯将其中一支罩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另一支继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物质参与了燃烧7、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量取25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 B.挥发性C.溶解性 D.可燃性9、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根据操作和现象,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B.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C. 燃烧后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 燃烧后的气体在干燥烧杯壁上冷凝成液滴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10、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 ( )A.用水冲熄B.用湿抹布盖灭C.用沙土盖灭D.用泡沫灭火器11、下列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分的是()A.酒精和食醋 B.铜片和铝片C.水和澄清石灰水 D.蔗糖和食盐1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下列正确的是()A. 空气中小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空气中所含氧气多,所含二氧化碳少B. 人体呼出气体中小木条立即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少,所含二氧化碳多C. 两个集气瓶中的小木条都不会熄灭,说明两瓶中所含气体成分一样D. 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首先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较少13、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观察气体的颜色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闻气体的气味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二、填空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评价试卷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食物腐烂B 、轮胎爆炸C 、西瓜榨汁D 灯泡通电发光,久了会变黑。

2、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可燃性B 、挥发性C 、溶解性D 、导电性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有许多发明创造。

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工艺的是A 、酿酒B 、黑火药C 、指南针D 、烧制陶瓷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的变化是A 、只发生物理变化B 、只发生化学变化C 、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D 、只是状态发生变化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蒸气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6、小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 、 建立假设B 、 收集证据C 、 设计实验D 、 作出结论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发出强白光B 、放出大量热C 、镁条减少D 、有白色固体生成8、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A 、试管B 、集气瓶C 、量筒D 、烧杯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火焰分为三层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 、蜡烛逐渐变短D 、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须接触的是A 、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

B 、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C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芯。

D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

1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发光放热B 、有新物质生成C 、有气体生成D 、颜色、状态发生改变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3、下列对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向着手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题(无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选择题1. ( 2分)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B. 煤气燃烧石油蒸馏C. 风力发电木炭吸附D. 海水晒盐干冰升华2. ( 2分) 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湿衣晾干B. 金属导电C. 干冰升华D. 光合作用3. ( 2分) 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使我国在大气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

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加注燃料B. 火箭点火起飞C. 卫星与火箭分离D. 进入预定轨道4. ( 2分) 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樟脑球在衣柜中逐渐消失B. 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C. 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5. ( 2分) 下列选项中,你认为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 物质的运动速率D.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6. ( 2分) 下列是物品回收标识的是()A. B. C. D.7. ( 2分)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矿石粉碎B. 纸张燃烧C. 冰雪融化D. 香水挥发8. ( 2分)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玉米酿酒C. 酒精挥发D. 冰雪融化9. ( 2分) 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在常温下挥发B. 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C. 冰雪融化于水D. 块状蔗糖研磨成粉末10. ( 2分) 下列四个短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乌云化雨B. 石油分馏C. 蜡炬成灰D. 木已成舟11. ( 2分)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用100mL的量筒量取9mL的水B. 过滤时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C. 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D. 为节约药品,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12. ( 2分)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香水挥发B. 蜡烛燃烧C. 食物变质D. 铁钉生锈13. ( 2分)下列图标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A. B. C. D.14. ( 2分) 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 海水晒盐C. 天然气燃烧D. 石油分馏15. ( 2分) 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花生米发生霉变C. 生铁百炼成钢D. 将铜粉、锌粉融合成黄铜二、填空题16. ( 6分)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还伴随着________的吸收和释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锅中水变水蒸气 B.葡萄酿成酒 C.木柴燃烧 D.面包发霉2.如右图所示,打开饮料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3.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 )。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A.①③B.②C.①②D.③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5.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

A B C D6.某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时有如下几步操作:①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②往试管中倒入少于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食盐水;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②④⑤B.②④①③⑤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③④⑤7.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8.市场上宣传防晒霜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行,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

其中4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人实验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的。

A.小敏B.小英C.小玲D.小红二、填空题(共28分)9.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____;(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观察B、实验C、假设D、做结论2.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二氧化硫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4.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仍有56%的城市未达到二级标准。

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A、大量燃烧含硫煤B、植物的光合作用C、人和动物的呼吸D、利用太阳能烧水5.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下图是火星大气成分含量示意图。

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B、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C、火星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D、火星上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6.氧气是我们身边离不开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提供呼吸B、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具有助燃性D、氧气性质较活泼7.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A、硫二氧化硫B、铁三氧化二铁C、木炭二氧化碳D、氢气水8.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A、C、D、9.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长期饮用纯水,有益于身体健康C、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人长期在富氧环境中,可以延年益寿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1.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图漫画中小女孩的话,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体积小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2.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氧化汞、汞、氧气都是化合物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13.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对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14.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汽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15.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C、D、二、填空题16.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蒸气④氮气⑤氖气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序号填写在下面空格中:⑴可用于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等的是⑵可用于制硝酸和化肥的是⑶在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可制霓虹灯的是⑷大量释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⑸松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是17.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区别它们,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状况不变的是,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和。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讲走进化学世界一、赛点精析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宏观上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微观上依据有无新粒子(新分子或离子)生成。

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依据性质是否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3.实验与探究:(1)科学探究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有试管;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集气瓶不能被加热。

错因分析:使用量筒错误读数时,“仰小俯大”;使用天平放反称量时,物质的实际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质量。

(3)实验现象描述:现象与结论有区别,描述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

4.绿色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二、赛题精析例1 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燃烧 B.爆炸 C.颜色发生了改变 D.状态发生了改变例2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与被称量物的位置放反了,称量的结果是所加砝码是5g,游码移至标尺0.2g处,达到平衡,则称量物实际质量为()A.4.8g B.5g C.5.2g D.5.4g例3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第一次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46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6mL,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10 mL B.>10 mL C.< 10mL D.无法判断例4 小明、小鹏和小芳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火,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份可能会是什么呢?(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提示:CO具有可燃性)。

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可能是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评价试卷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食物腐烂 B 、轮胎爆炸 C 、西瓜榨汁 D 灯泡通电发光,久了会变黑。

2、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可燃性 B、挥发性 C 、溶解性 D 、导电性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有许多发明创造。

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工艺的是A 、酿酒B 、黑火药 C 、指南针 D 、烧制陶瓷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的变化是A 、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只发生化学变化C 、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D 、只是状态发生变化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6、小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 、 建立假设B 、 收集证据C 、 设计实验D 、 作出结论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发出强白光B 、放出大量热C 、镁条减少D 、有白色固体生成 8、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A 、试管B 、集气瓶C 、量筒D 、烧杯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火焰分为三层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 、蜡烛逐渐变短D 、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须接触的是A 、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

B 、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C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芯。

D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

1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发光放热B 、有新物质生成C 、有气体生成D 、颜色、状态发生改变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3、下列对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向着手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综合练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综合练习题(无答案)

全册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 ( 2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米酿成酒B. 石蜡熔化C. 灯泡发光D. 胆矾研碎2. ( 2分) 物质的化学式与相应名称均符合题意的一组是( )A. O3氧气B. MgCl2氯化镁C. O4Fe3氧化铁D. NaCO3碳酸钠3. ( 2分)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物中的银是金属单质B. X的化学式是Ag2S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4. ( 2分) 最能说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A. 发出白光B. 产生白烟C. 放出热量D. 生成白色固体P2O55. ( 2分) 下列描述的变化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B.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D. 加热铜绿6. ( 2分)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侯氏制碱B. 蚕丝纺织C. 火药应用D. 粮食酿酒7. ( 2分) 以下是四位同学书写的化学式,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8. ( 2分)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溶有少量的氧气C.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9. ( 2分)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纺纱织布C. 烧制瓷器D. 冶炼生铁10. ( 2分)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 镁+氧气氧化镁B. 锌+ 硫酸硫酸锌+ 氢气C. 二氧化碳+ 水碳酸D. 碳酸氢铵氨气+ 二氧化碳+ 水11. ( 2分) 建筑材料有砖、钢筋、水泥、生石灰、大理石、PVC塑料(聚氯乙烯)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科学探究需要合作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D.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2.下列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的是()A.稀释浓硫酸B.测定溶液pHC.蒸发食盐水D.溶解蔗糖3.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B.矿石粉碎C.路面结冰D.钢铁锈蚀4.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春风化雨B.火上浇油C.XXXD.滴水成冰5.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盐酸具有酸性——除铁锈B.铁粉可与氧气和水反应——食品保鲜剂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冰箱除臭剂D。

CO2具有可燃性——冶炼金属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海水晒盐C.石蜡熔化D.高粱酿酒7.下列各项警示标示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A.甲醛——易燃易爆危险品B.酒精——易燃品C.烧碱——腐蚀品D.浓硫酸——腐蚀品8.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B.取固体药品时不戴手套C.移走蒸发器时不注意安全D.量筒读数时不注意水平9.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炼铁B.石油分馏C.海水制镁D.烧制陶瓷10.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研究的重要途径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一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除味剂C.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作干燥剂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作制冷剂12.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冰雪融化C.煤炭燃烧D.葡萄酿酒13.“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培优练)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培优练)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2.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白磷自燃B.铁生锈、干冰升华C.冰化成水、火药爆炸D.硫燃烧、电解水3.基本仪器的规范使用很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氯化钠固体B.检查气密性C.加热液体D.滴加液体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燃放烟花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5.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

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A.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B.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C.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D.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6.今年世界各地爆发了“新冠肺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

下列防疫措施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外出配戴N95口罩B.用84消毒液消毒C.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D.经常开窗通风7.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先把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mL,这位同学取出的液体体积()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确定8.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量取液体体积C.称量固体药品质量D.检查装置气密性9.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检查气密性C.称量固体D.倾倒液体10.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两人合作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取少量液体D.手按短柄加热液体11.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连接导管.B.检查装置气密性C.加热液体D.倾倒液体二、填空题12.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可以导电;⑦天然气易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一、二单元检测卷(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一、二单元检测卷(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一章第二章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选题(答案写在题号前)1. 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A.管口向上,直立在试管架上B.管口向下,倒扣在试管架上C.平放在桌面上D.以上均可2.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厚的白色烟雾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3.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玻璃破碎C.苹果腐烂D.菜刀生锈4.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三层B.切下一小段蜡烛放入水中会浮在水面C.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燃烧时产生黑烟5.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6.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100mL,注射器内水的体积为25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锥形瓶放入热水中片刻引燃白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B.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最后恢复A.本实验可以证明N2C.燃烧结束后应立即打开弹簧夹 D.实验结束后,注射器中还剩约5mL水7.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应该是科学探究中的A.问题B.假设C.实验D.结论8.关于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铁丝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9.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10、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量筒放平稳,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35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2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等于10 mL B.大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判断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附解析)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附解析)

第一章测试(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5分)1.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答案解析:C 这一题许多同学搞不清楚,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即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认液体是白醋还是白酒,因此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环节。

2.C 点拨:烧杯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取用试剂后要及时盖上瓶塞,否则试剂可能被污染或挥发等;给固体加热,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正确;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用清洗。

2.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答案解析:C 烧杯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取用试剂后要及时盖上瓶塞,否则试剂可能被污染或挥发等;给固体加热,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正确;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用清洗。

3.为了确定某化肥的种类,下列探究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观察其外观,为白色晶体B.闻其气味,无明显气味C.测其溶解性,可溶于水D.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答案解析:D 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是因为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4.图1-1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图1-1答案解析:A 钾性质活泼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B.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C.量筒可用于溶解物质D.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用量筒和胶头滴管答案解析: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把液体倒入量筒至接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这样可避免液体倒入过多;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物质,应在烧杯中溶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手段是()。

A.逻辑推理B.大气探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2.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滴水成冰C.铁钉生锈D.酒精挥发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B.夏天,放置半天的饭菜变酸C.秋天,铁路上铁轨的对接处与夏季相比间隔变大D.冬天,玻璃窗上凝结出漂亮的冰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c.盐不仅是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D.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5.用刀砍下一根小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找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A.受热易熔化B.密度比水小c.软,不硬d.不溶于水6.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有一操作如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A.极易溶于水B.易溶于水c.不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7.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石蜡受热会熔化C.酒精挥发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A.测密度B.用澄清石灰水C.闻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9.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

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D.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10.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下列有关量筒的用法正确的是( )A.用100 mL量筒量取70 mL水B.进行化学反应C.在量筒中溶解粗盐D.俯视量筒读数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B.用铜丝作导线C.用铁制成炒菜用的铁锅D.用钨丝作灯泡的灯丝3.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D.不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4.如图所示,一只小猫蹲在用火烧烤的透明板材上却安然无恙。

你推测制作该玻璃板的材料应具备的性质是( )A.耐高温B.透气C.防水D.隔热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材燃烧B.湿衣服晾干C.铁器生锈D.高粱酿酒6.欲量取10 mL液体,最好选用下列哪种量程的量筒( )A.5 mLB.10 mLC.25 mLD.50 mL7.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8.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后饮料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9.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燃烧和蜡烛燃烧都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把冰块放在高于0 ℃的地方就会变成液态水C.铁矿石可以炼铁D.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10.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B.试管C.量筒D.烧瓶1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添加固体颗粒D.取用固体药品12.下列实验项目与所选择的仪器搭配错误的是( )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取用粉末药品——药匙D.给较多量的液体加热——大量筒13.下列家庭常用物品,可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别?(1)盐和糖: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卷 (选择题 40 分)
一、选择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大理石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
B、大理石的产地在哪里
C、大理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10、量取 76 ml 水,最好选用下列哪种仪器( )
A、滴管
B、10 ml 量筒
C、20 ml 量筒
D、100 ml 量筒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 1~2 mL
他还告诉妈妈:②用完醋后,要将醋瓶的瓶盖立即
,并使醋瓶的标签

22、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很多现象。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最亮的是__________,温度最低的是
______。欲使烧杯内的水温度上升较快,则应利用火焰的_______加热。用一个干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
上很快有一层__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时有______________生成。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含量相对较少,不利于身体健康。
25、(1)无色,液体;(2)有特殊香味;(3)酒精易溶于水;(4)酒精能燃烧;有水珠出现;变浑浊;(5)无1)将集气瓶里装满水,带到大棚里,把水倒掉,再盖上玻璃片就行。
(2)可用注射器。将注射器内的气体推出,抽取棚内气体,然后用石蜡封口。
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________________,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_____生成。把一块碎瓷片放在蜡烛火焰的内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初中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初中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1)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26分)1.你认为下列哪项工作不应是绿色化学的研究重点()A.设计或重新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B.探求新的、更安全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C.改善化学反应条件、减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排放D.限制新物质的合成与使用, 尽量开发使用纯天然物质2、下列变化中, 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 这种变化是()A.水分蒸发B.蜡烛燃烧C.矿石粉碎D.铁铸成锅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酒精能燃烧B.铝线能导电C.钢铁会生锈D.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4.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生成白色固体B.放出大量热C.固体质量增加D.发出耀眼的强光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①颜色变化;②状态变化;③发光;④放热;⑤其他物质生成;⑥沉淀生成;⑦气体放出。

A.①③⑤⑦B.②④⑥C.①⑤D.⑤7.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冰水B. 医用的生理盐C. 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D. 雪碧饮料8、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 错误的是()A.在通常情况下,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不溶于水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沷的气体9、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有: 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②①④③⑥⑤⑦C.①②④③⑥⑤⑦D.②①④③⑥⑦⑤10、在下列变化中, 既不属于化合反应, 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11.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 实验结束时, 发现试管炸裂。

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 先撤酒精灯。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经典测试题(培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经典测试题(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H2O。

为了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都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可检验物质的酸碱性),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的发生和停止C.铜丝烧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速率D.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A.点燃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C.闻药品气味D.过滤河水5.下列药品的存放和取用方式不合理的是A.盐酸存放在细口瓶中B.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C.大理石存放在广口瓶中D.用量筒取用一定量的液体6.在“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烧中蜡烛熔化B.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C.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7.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C.量取液体时读数D.点燃酒精灯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 D.9.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

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具有可燃性B.易挥发C.有特殊气味D.易溶于水10.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有很多,如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

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C.注射器内有液体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1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古诗词中对划线对象变化的表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C.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二、填空题12.如图所示,五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1)图(1)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的后果:________.(2)图(2)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的后果:________.(3)图(3)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的后果:________.(4)图(4)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的后果:________.(5)图(5)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的后果:________.13.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____mL的量筒;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15mL(填“<”、“>”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练习1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是( )
⑴生活中的化学知识;⑵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⑶化学对社会的影响;⑷科学探究的方法
A ⑴⑵
B ⑶⑷
C ⑴⑵⑶
D ⑴⑵⑶⑷
2.实验剩余的药品应 ( )
A. 放回原瓶
B. 带出实验室
C.放到指定容器内
D.抛弃
3.下列可以加热使用的仪器是 ( )
A.烧杯
B. 集气瓶
C. 滴瓶
D.量筒
4.在化学实验中,若取用48ml 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 )
A.100ml 的量筒
B.托盘天平
C.50ml 的量筒
D.50ml 的烧杯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稀酸或稀碱溅进了眼睛,立即用水冲洗,不能揉眼睛
6.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
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 B C D
7.下列说法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
B. 有水生成的变化
C. 发光、放热的变化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8.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但物质的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B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 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 变化时只要发生放热等现象,这个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9.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B 、氧气能使钢铁生锈
C、氧气能供给动物呼吸
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10.下列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 碘和碘蒸气
B 镁带和氧化镁
C 木材和木炭
D 铁矿石和铁锈
11.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 物理变化
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 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2.关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消耗的是氧气
B 产生大量烟雾
C 产生大量白烟
D 生成五氧化二磷
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液态氧
C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D自来水
14.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
B、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一种有毒气体
C、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能来自工厂排放的气体
D、任何情况下空气的成分都是固定不变的
15.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氧气
二、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空0.5分,共16分)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焰心。

温度最高。

3.药品的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4.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碳,铁,氮,铝,硫,钾,钙,锌。

5.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为,氮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为,稀有气体所占的体积分数为,二氧化碳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6.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碳酸钙),
说明空气中有。

7.请你指出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下列各种仪器的名称:
A B C D E F
A 、
B 、
C 、
D 、E
F 。

上述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有。

(序号)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时用到的有、。

(序号)读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保持相平。

8.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汽油可燃;空气无色无味;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三、综合题(共15分)
1.小明同学用如图2-1所示的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

图2-1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时,可观察到怎样的现象?(1分)
(2)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又观察到怎样的现象?(1分)
(3)燃烧后,集气瓶内主要是氮气,请结合实验推侧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分)(4) 小明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进入集气瓶里的水未达到预定高度,请你帮小明同学分析一下原因。

(2分)
2. 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观察到切面呈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小球在水面上滚动,发出“嗤嗤”的声响,小球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

(每空1分)(1)钠的物理性质有:色、体(“固”、“液”、“气”)、质(“硬”、“软”)、密度比水(“大”、“小”)、熔点(“高”或“低”)
(2)钠的化学性质有:①能与反应;②能与反应。

上述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4分)
1.节假日里燃放的烟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请写出其中包含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2.铜片在空气中加热会变黑,请用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解释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