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拉伸与压缩 (上)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18
为研究轴向拉(压)杆沿轴线方向的线应变, 可沿轴线方向在x截面处任取微段Δx(见图2.13), 微段变形后其长度的改变量为Δu,比值Δu/Δx为微 段Δx的平均线应变。当Δx无限缩短而趋于零时, 其极限值
图2.13
19
拉(压)杆的变形与材料的性能有关,只能通 过试验来获得。试验表明,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杆 件的变形Δl与轴力FN及杆长l成正比,与横截面面 积A成反比,即
1
概 述
图2.1
图2.2
2
第二节 轴力 轴力图 无论对受力杆件作强度或刚度计算时,都需首 先求出杆件的内力。关于内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已在上一章中阐述。
3
第三节 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内力是由外力引起的,仅表示某截面上分布内 力向截面形心简化的结果。而构件的变形和强度不 仅取决于内力,还取决于构件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以 及内力在截面上的分布情况。为此,需引入应力 (stress)的概念。
图2.11
13
设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的截面上最大应力为ζ max,同一截面视作均匀分布按净面积A0计算的名 义应力为ζ0,即ζ0=FN/A0,则比值
14
第四节 拉(压)杆的变形 胡克定律 泊松比 工程构件受力后,其几何形状和几何尺寸都要 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称为变形(deformation)。 当荷载不超过一定的范围时,构件在卸去荷载后可 以恢复原状。但当荷载过大时,则在荷载卸去后只 能部分地复原,而残留一部分不能消失的变形。在 卸去荷载后能完全消失的那一部分变形称为弹性变 形(elastic deformation),不能消失而残留下来 的那一部分变形称为塑性变形(ductile deformatio n)。
15
现以图2.12所示等截面杆为例来研究轴向拉 (压)杆的变形。在轴向外力F的作用下,杆件的 轴向、横向的尺寸均会发生改变。设杆件变形前原 长为l,横向尺寸为d,变形后长度为l′,横向尺寸 为d′,称 为轴向变形,称
第二章_直杆的拉伸和压缩
F
1
FN1 A1
28.3103 202 106
4
90106 Pa 90MPa
2
FN2 A2
20103 152 106
89106Pa 89MPa
2.1.3 应变的概念
绝对变形ΔL, 相对变形或线应变:
L
L
伸长时ε为正,缩短时ε为负
2.2 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2.2.1 拉伸和压缩试验及材料的力学性能
1、强度校核:
max
N A
2、设计截面:
A
N
3、确定许可载荷: NA
目录
塑性材料 :以材料的屈服极限作为确定许用应力的基础。 变形特征:当杆内的最大工作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沿 整个杆的横截面将同时发生塑性变形,影响杆的正常工作。 许 用内力的表示为:
对于一般构件的设计,ns规定为1.5到2.0 脆性材料 :以材料的断裂极限作为确定许用应力的基础。 变形特征:直到拉断也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而且只有断裂 时才丧失工作能力。许用内力的表示为:
OA
BC
D
PA
PB
PC
PD
N1 A
BC
D
PA
PB
PC
PD
解: 求OA段内力N1:设置截面如图
X 0 N 1 P A P B P C P D 0
N 1 5 P 8 P 4 P P 0N1 2P
N2
BC
D
PB 同理,求得AB、BC、 CD段内力分别为:
N2= –3P N3= 5P N4= P
2.1.3 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FN F
AA
应力集中:在截面突变处应力局部增大的 现象
应力集中系数:k=σmax/σ
材料力学第二章
材料的塑性也可用试样断裂后的横截面面积塑性收缩率 来
衡量,即
A A1 100%
A
(2-9)
式中,A1 为试样被拉断后,在缩颈处测得的最小直径所对应的横截
面面积;A 为原横截面面积; 为断面收缩率。低碳钢的 值为 60%
左右。
如果将试样从 e 点卸载后再加载,直到试样断裂,所得的 加载曲线就如图 2-14 中 O1edf 所示。将该曲线与图 2-12 中的 Oabcdf 相比较,则可看出,图 2-14 所示的试样比例极限提高了, 拉断后的塑性变形减小了,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过了屈服阶段,曲线又继续上升,即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 的能力。这说明当材料晶格滑移到一定程度后,又产生了抵抗滑 移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强化。这个阶段相当于图 2-12 中 的 cd 段。
载荷达到最高值时,名义应力 也达到最高值,相当于图 2-12 中曲线的最高点 d。这个名义应力的最高值 b 称为材料的强 度极限。低碳钢的 b 约为 400 MPa。
将式(2-2)和式(2-4)代入式(2-5),得
E
(2-6)
式(2-6)为胡克定律的另一表达形式。由此,胡克定律可表述为:若应力不超
过某一极限值,则杆的纵向应变 与正应力 成正比。
上述应力的极限值,称为比例极限,常用 p 表示。各种材料的比例极
限值,可由实验得到。
比例常数 E,称为弹性模量,它表示在拉伸(压缩)时,材料抵抗弹性变
力学知,该平行力系的合力 FN 等于上述无限多个微内力 dFN 之和,即
由此可得
FN
dA
A
dA A
A
FN
A
(2-2)
我们将拉伸中的应力称为拉应力,压缩中的应力称为压应力。计算应力时,只要将 轴力 FN 的代数值,代入式(2-2),所得 的正负,就表示它是拉应力或是压应力。
衡量,即
A A1 100%
A
(2-9)
式中,A1 为试样被拉断后,在缩颈处测得的最小直径所对应的横截
面面积;A 为原横截面面积; 为断面收缩率。低碳钢的 值为 60%
左右。
如果将试样从 e 点卸载后再加载,直到试样断裂,所得的 加载曲线就如图 2-14 中 O1edf 所示。将该曲线与图 2-12 中的 Oabcdf 相比较,则可看出,图 2-14 所示的试样比例极限提高了, 拉断后的塑性变形减小了,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过了屈服阶段,曲线又继续上升,即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 的能力。这说明当材料晶格滑移到一定程度后,又产生了抵抗滑 移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强化。这个阶段相当于图 2-12 中 的 cd 段。
载荷达到最高值时,名义应力 也达到最高值,相当于图 2-12 中曲线的最高点 d。这个名义应力的最高值 b 称为材料的强 度极限。低碳钢的 b 约为 400 MPa。
将式(2-2)和式(2-4)代入式(2-5),得
E
(2-6)
式(2-6)为胡克定律的另一表达形式。由此,胡克定律可表述为:若应力不超
过某一极限值,则杆的纵向应变 与正应力 成正比。
上述应力的极限值,称为比例极限,常用 p 表示。各种材料的比例极
限值,可由实验得到。
比例常数 E,称为弹性模量,它表示在拉伸(压缩)时,材料抵抗弹性变
力学知,该平行力系的合力 FN 等于上述无限多个微内力 dFN 之和,即
由此可得
FN
dA
A
dA A
A
FN
A
(2-2)
我们将拉伸中的应力称为拉应力,压缩中的应力称为压应力。计算应力时,只要将 轴力 FN 的代数值,代入式(2-2),所得 的正负,就表示它是拉应力或是压应力。
5 材料力学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μ
16锰钢
合金钢 铸铁 混凝土 石灰岩 木材(顺纹)
196-216
186-216 59-162 15-35 41 10-12
0.25-0.30
0.25-0.30 0.23-0.27 0.16-0.18 0.16-0.34
橡胶
0.0078
0.47
25
材料力学
§2-5
轴向拉伸时材料的机械性能
一、试验条件及试验仪器
P BC段:N 2 3 P
1
3P + P
AB段:N
3
2 P
+
–
12
2P
三、横截面上的应力
问题提出: P P (一)应力的概念 P P
度量横截面 上分布内力 的集度
1.定义: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值。 2.应力的单位是: Pa KPa MPa GPa
3.应力:a:垂直截面的应力--正应力σ 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E为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弹 性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EA”称 为杆的抗拉压刚度。
l E Sl S E E l l EA A
胡克定律:
=Eε
23
四、横向变形
d d 1 d 0
泊松比(或横向变形系数)
d d 1 d 0 相对变形: ' d0 d0
e
DE段:颈缩阶段。
• 材料的分类:根据试件断裂时的残余相对变形率将材料分类: 延伸率(δ )>5% 塑性变形:低碳钢,铜,塑料,纤维。 延伸率(δ )<5% 脆性变形:混凝土,石块,玻璃钢,陶瓷, 玻璃,铸铁。 • 冷作硬化:材料经过屈服而进入强化阶段后卸载,再加载时,弹 性极限明显增加,弹性范围明显扩大,承载能力增大的现象。 • 强度指标:对塑性材料,在拉断之前在残余变形0.2 %(产生 0.2%塑性应变)时对应的应力为这种材料的名义屈服应力,用 0.2表示 ,即此类材料的失效应力。 锰钢、镍钢、铜等 • 脆性材料拉伸的机械性能特点: 1.断裂残余相对变形率δ <5% 0.2 or s max b 2.弹性变形基本延伸到破坏 3.拉伸强度极限比塑性材料小的多 4.b是脆性材料唯一的强度指标
16锰钢
合金钢 铸铁 混凝土 石灰岩 木材(顺纹)
196-216
186-216 59-162 15-35 41 10-12
0.25-0.30
0.25-0.30 0.23-0.27 0.16-0.18 0.16-0.34
橡胶
0.0078
0.47
25
材料力学
§2-5
轴向拉伸时材料的机械性能
一、试验条件及试验仪器
P BC段:N 2 3 P
1
3P + P
AB段:N
3
2 P
+
–
12
2P
三、横截面上的应力
问题提出: P P (一)应力的概念 P P
度量横截面 上分布内力 的集度
1.定义: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值。 2.应力的单位是: Pa KPa MPa GPa
3.应力:a:垂直截面的应力--正应力σ 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E为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弹 性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EA”称 为杆的抗拉压刚度。
l E Sl S E E l l EA A
胡克定律:
=Eε
23
四、横向变形
d d 1 d 0
泊松比(或横向变形系数)
d d 1 d 0 相对变形: ' d0 d0
e
DE段:颈缩阶段。
• 材料的分类:根据试件断裂时的残余相对变形率将材料分类: 延伸率(δ )>5% 塑性变形:低碳钢,铜,塑料,纤维。 延伸率(δ )<5% 脆性变形:混凝土,石块,玻璃钢,陶瓷, 玻璃,铸铁。 • 冷作硬化:材料经过屈服而进入强化阶段后卸载,再加载时,弹 性极限明显增加,弹性范围明显扩大,承载能力增大的现象。 • 强度指标:对塑性材料,在拉断之前在残余变形0.2 %(产生 0.2%塑性应变)时对应的应力为这种材料的名义屈服应力,用 0.2表示 ,即此类材料的失效应力。 锰钢、镍钢、铜等 • 脆性材料拉伸的机械性能特点: 1.断裂残余相对变形率δ <5% 0.2 or s max b 2.弹性变形基本延伸到破坏 3.拉伸强度极限比塑性材料小的多 4.b是脆性材料唯一的强度指标
材料力学课件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3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解: 量得a点的应力、应变分别 为230MPa、0.003
E=σa/εa=76.7GPa 比例极限σp=σa=230MPa 当应力增加到σ=350MPa时,对应b点,量得正应变值
ε = 0. 0075 过b点作直线段的平行线交于ε坐标轴,量得 此时的塑性应变和弹性应变
εp=0. 0030 εe= 0 . 0075-0.003=0.0045
内力:变形固体在受到外力作用 时,变形固体内部各相邻部分之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
①②③ 切加求 一内平 刀力衡
应力:是内力分布集度,即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p=dF/dA
F
F
FX = 0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C≤0.3%)
Ⅰ 弹性阶段σe σP=Eε
Ⅱ 屈服阶段 屈服强度σs 、(σ0.2)
FN FN<0
2.2 拉压杆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在应用截面法时应注意:
(1)外载荷不能沿其作用线移动。
2.2 拉压杆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在应用截面法时应注意:
(2)截面不能切在外载荷作用点处,要离开或 稍微离开作用点。
1
2
11
22
f 30 f 20
60kN
Ⅲ 强化阶段 抗压强度 (强度极限)σb
Ⅳ 局部颈缩阶段
例1
一根材料为Q235钢的拉伸试样,其直径d=10mm,工作段 长度l=100mm。当试验机上荷载读数达到F=10kN 时,量 得工作段的伸长为Δ l=0.0607mm ,直径的缩小为 Δd=0.0017mm 。试求此时试样横截面上的正应力σ,并求出 材料的弹性模量E。已知Q235钢的比例极限为σ p =200MPa。
材料力学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明德行远 交通天下
材料力学
2. 轴力的正负规定 FN 与外法线同向,为正轴力(拉力)
FN
FN F N > 0
FN与外法线反向,为负轴力(压力)
FN
FN
二、轴力图--表明构件不同截面轴力的变化规律
意 ①反映出轴力与截面位置变化关系,较直观; 义 ②确定最大轴力的数值及其所在横截面的位置,
即确定危险截面位置,为强度计算提供依据。
斜截面外法线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明德行远 交通天下
材料力学
a pa cosa cos2 a
pa
a
pa
sin a
cosa sin a
1
2
sin 2a
讨 论:
当a = 0°时, (a )max (横截面上正应力最大)
当a = 90°时,
( a )min 0
当a
=
±
45°时,| a
|max
2
结果表明,杆件的最大工作应力在BC段,其值为0.75MPa。
明德行远 交通天下
材料力学
二、斜截面上的应力
k
F
F
设有一等直杆受拉力F作用,横截面面积为A。
求:斜截面k-k上的应力。
F
αk
Fα
解:截面法求内力。由平衡方程:
Fa=F
F
则:pa
Fa Aa
Aa:斜截面面积;Fa:斜截面上内力。
由几何关系:
A
材料力学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明德行远 交通天下
材料力学
主要内容
•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 §2-2 轴力及轴力图 • §2-3 应力 • §2-4 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变形及节点位移 • §2-5 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 §2-6 轴向拉伸和压缩杆件的强度计算 • §2-7 轴向拉(压)杆的超静定问题
C 材料力学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一部分
基于下列实验现象有“平面假设”
现象: 直线保持为直线。 相互垂直的直线依旧相互垂直。->无切应变 纵向线段伸长,横向线段缩短。 长度相等的纵向线段伸长后依旧相等。 长度相等的横向线段缩短后依旧相等。 即变形分布均匀,依据胡克定律应力分布也 均匀。
平面假设
根据表面变形情况,可以由表及里的做出 假设,即横截面间只有相对移动,相邻横 截面间纵线伸长相同,横截面保持平面, 此假设称为平面假设(Plane CrossSection Assumption)。
问题
(1)图示的曲杆,问公式 (2-2)是否适用?
2)图示杆由钢的和铝牢固 粘接而成,问公式(2-2) 是否适用?
(3)图示有凹槽的杆,问 公式(2-2)对凹槽段是否 适用?
σ
变截面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F
F
应力集中 (Stress Concentration)
例:图示杆1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钢杆,直径d=16mm,杆2 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木杆,边长为100mm。在节点B处作 用20kN的力,试求1、2杆中的应力。
r ∆r o
θ
∆s
s
应力与变形的一般关系
正应力在正应力方向引起线应变,不引 起切应变 切应力引起切应变,在切应力方向不引 起线应变 这里作为结论直接给出,感兴趣可在课 后研究证明之。
轴拉伸实验
平面假设(基于实验观察)
a d e a a d e a b c b b c c d e b c d e
例 题
解:1、2杆都为二力杆,是简单拉 压问题,取节点B进行受力分析: 由节点B的平衡可得:
F N1 3 = G = 15kN 4 F N2 5 = − G = −25kN 4
A 2m
1.5m 1 2 C FN1 FN2 B G
材料力学 第2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15mm×15mm的方截面杆。
A
FN128.3kN FN220kN
1
(2)计算各杆件的应力。
C
45°
2
B
s AB
FN 1 A1
28.3103
202
M
Pa90MPa
4
F
FN 1
F N 2 45°
y
Bx
s BC
FN 2 A2
21052103MPa89MPa
F
§2.4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2
5 圣维南原理
s FN A
(2-1)
(1)问题的提出
公式(2-1)的适用范围表明:公式不适用于集中力作
用点附近的区域。因为作用点附近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是非
均匀的。随着加载方式的不同。这点附近的应力分布方式就
会发生变化。 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
不同的加力方式,只对力作
用点附近区域的应力分布有
显著影响,而在距力作用点
力学性能:指材料从开始受力至断裂的全部过程中,所表 现出的有关变形和破坏的特性和规律。
材料力学性能一般由试验测定,以数据的形式表达。 一、试验条件及试验仪器 1、试验条件:常温(20℃);静载(缓慢地加载);
2、标准试件:常用d=10mm,l=100 mm的试件
d
l
l =10d 或 l = 5d
36
b点是弹性阶段的最高点.
σe—
oa段为直线段,材料满足 胡克定律
sE
sp
E
se sp
s
f ab
Etana s
O
f′h
反映材料抵抗弹
性变形的能力.
40
A
FN128.3kN FN220kN
1
(2)计算各杆件的应力。
C
45°
2
B
s AB
FN 1 A1
28.3103
202
M
Pa90MPa
4
F
FN 1
F N 2 45°
y
Bx
s BC
FN 2 A2
21052103MPa89MPa
F
§2.4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2
5 圣维南原理
s FN A
(2-1)
(1)问题的提出
公式(2-1)的适用范围表明:公式不适用于集中力作
用点附近的区域。因为作用点附近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是非
均匀的。随着加载方式的不同。这点附近的应力分布方式就
会发生变化。 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
不同的加力方式,只对力作
用点附近区域的应力分布有
显著影响,而在距力作用点
力学性能:指材料从开始受力至断裂的全部过程中,所表 现出的有关变形和破坏的特性和规律。
材料力学性能一般由试验测定,以数据的形式表达。 一、试验条件及试验仪器 1、试验条件:常温(20℃);静载(缓慢地加载);
2、标准试件:常用d=10mm,l=100 mm的试件
d
l
l =10d 或 l = 5d
36
b点是弹性阶段的最高点.
σe—
oa段为直线段,材料满足 胡克定律
sE
sp
E
se sp
s
f ab
Etana s
O
f′h
反映材料抵抗弹
性变形的能力.
40
拉伸和压缩
解 (1)计算AB杆和BC杆的轴力
d
A
B
30
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由 平衡方程
Fx 0, FNBC cos 30 FNAB 0
Fy 0, FNBC sin 30 F 0
C aa FNAB
F
B AB
FNAB
3F,FNBC
2F
(2)校核AB杆和BC杆的强度
FNAB AAB
3F d2 /4
3
二、内力与应力
1、内力
杆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其内部相互间的 作用力称为内力。这种内力将随外力增加而增 大。当内力增大到一定限度时,杆件就会发生 破坏。内力是与构件的强度密切相关的,拉压
杆上的内力又称为轴力。
F
FN
2、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将受外力作用的杆件假想地 切开,用以显示内力的大 小,并以平衡条件确定其 合力的方法,称为截面法。 它是分析杆件内力的唯一 方法。具体求法如下:
例 图示支架中,杆①的许用应力[]1=100MPa,杆②的许用 应力[]2=160MPa,两杆的面积均为A=200mm2,求结构的许
可载荷[F]。
解 (1)计算AC杆和BC杆的轴力
B 取C铰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
方程
A ① 45 30 ②
§2-2 拉伸和压缩
一、拉伸与压缩时的应用与特点
实验:
F
ac
a
c
F
b
d
bd
1.变形现象
横向线ab和cd仍为直线,且仍然垂直于轴线;
结论:各纤维的伸长相同,所以它们所受的力 也相同。 2.平面假设
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在变形后仍保
持为平面,且仍垂直于轴线。
材料力学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FN 3 P
1
2
P
P
1
2
FN1
3 P
3
P FN2
PP FN3
FN 1 P FN 2 0 FN 3 P
1
2
4、作内力图
P
P
P
3 P
1 FN
P
2
3
P x
[例2] 图示杆旳A、B、C、D点分别作用着大小为5P、8P、 4P、 P 旳力,方向如图,试画出杆旳轴力图。
OA PA
B PB
C PC
D PD
q
u 正应力旳正负号要求:
sx
sx sx
s
x
P
u 对变截面杆, 当截面变化缓慢时,横截面上旳 正应力也近似为均匀分布,可有:
s (x) FN (x)
A( x)
合力作用线必须与杆件轴线重叠;
圣维南原理
若用与外力系静力等 效旳合力替代原力系, 则这种替代对构件内应 力与应变旳影响只限于 原力系作用区域附近很 小旳范围内。 对于杆件,此范围相当 于横向尺寸旳1~1.5倍。
h
解: 1) BD杆内力N
取A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mA 0 , (FNsinq ) (hctgq) Px 0
FN
Px
hcosq
2) BD杆旳最大应力: s max FN max PL A hAcosq
突变规律: 1、从左边开始,向左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2、从右边开始,向右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3、突变旳数值等于集中力旳大小。
即:离端面不远处,应力分布就成为均匀旳。
§2–3 直杆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旳应力
一、斜截面上旳内力
n
1
2
P
P
1
2
FN1
3 P
3
P FN2
PP FN3
FN 1 P FN 2 0 FN 3 P
1
2
4、作内力图
P
P
P
3 P
1 FN
P
2
3
P x
[例2] 图示杆旳A、B、C、D点分别作用着大小为5P、8P、 4P、 P 旳力,方向如图,试画出杆旳轴力图。
OA PA
B PB
C PC
D PD
q
u 正应力旳正负号要求:
sx
sx sx
s
x
P
u 对变截面杆, 当截面变化缓慢时,横截面上旳 正应力也近似为均匀分布,可有:
s (x) FN (x)
A( x)
合力作用线必须与杆件轴线重叠;
圣维南原理
若用与外力系静力等 效旳合力替代原力系, 则这种替代对构件内应 力与应变旳影响只限于 原力系作用区域附近很 小旳范围内。 对于杆件,此范围相当 于横向尺寸旳1~1.5倍。
h
解: 1) BD杆内力N
取A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mA 0 , (FNsinq ) (hctgq) Px 0
FN
Px
hcosq
2) BD杆旳最大应力: s max FN max PL A hAcosq
突变规律: 1、从左边开始,向左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2、从右边开始,向右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3、突变旳数值等于集中力旳大小。
即:离端面不远处,应力分布就成为均匀旳。
§2–3 直杆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旳应力
一、斜截面上旳内力
n
材料力学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伸长 l2 0.24mm 缩短
2、计算各杆轴向变形
C
l 2 =1m a =170mm
B'
B2
F
l1 0.48mm
3、由变形的几何条件确定B点的位移 分别以A为圆心,AB1为半径,C为圆 心,CB1为半径画弧,相较于B’点,
B"
小变形条件,可以用切线代替弧线。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FN FN ( x)
轴力方程
即为轴力图。
即:FN随x的变化规律
以x为横坐标,以FN为纵坐标,绘制FN F( )的关系图线, N x
FN
正的轴力画在x轴的上侧,负的画在下侧.
x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例题1
等值杆受力如图所示,试作其轴力图
F =25kN F 4=55kN 4 1=40kN F
纵向线 即: 原长相同
变形相同
横截面上各点的纵向线应变相等
c
拉压杆变形几何方程.
反映了截面上各点变形之间的几何关系.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2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应力分布规律 找变形规律 研究思路: 试验观察 综合几何方面、物理方面、静力学方面推导应力计算公式
一、几何方面
F
a' b'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 • • • • •
本章主要内容 轴力及轴力图 横截面上的应力 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 强度计算 材料的力学性质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概述 一、工程实际中的轴向拉压杆
2、计算各杆轴向变形
C
l 2 =1m a =170mm
B'
B2
F
l1 0.48mm
3、由变形的几何条件确定B点的位移 分别以A为圆心,AB1为半径,C为圆 心,CB1为半径画弧,相较于B’点,
B"
小变形条件,可以用切线代替弧线。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FN FN ( x)
轴力方程
即为轴力图。
即:FN随x的变化规律
以x为横坐标,以FN为纵坐标,绘制FN F( )的关系图线, N x
FN
正的轴力画在x轴的上侧,负的画在下侧.
x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例题1
等值杆受力如图所示,试作其轴力图
F =25kN F 4=55kN 4 1=40kN F
纵向线 即: 原长相同
变形相同
横截面上各点的纵向线应变相等
c
拉压杆变形几何方程.
反映了截面上各点变形之间的几何关系.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2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应力分布规律 找变形规律 研究思路: 试验观察 综合几何方面、物理方面、静力学方面推导应力计算公式
一、几何方面
F
a' b'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 • • • • •
本章主要内容 轴力及轴力图 横截面上的应力 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 强度计算 材料的力学性质
材料力学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概述 一、工程实际中的轴向拉压杆
工程力学 第二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2 sin ( 2 cos 1 )ctg 3.9 103 m
B1 B B1 B3 B3 B
B B
B B12 B1 B 2 4.45 10 3 m
[例2-11] 薄壁管壁厚为,求壁厚变化和直径变化D。
解:1)求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dx
N ( x) l dx EA( x) l
例[2-4] 图示杆,1段为直径 d1=20mm的圆杆,2 段为边长a=25mm的方杆,3段为直径d3=12mm的圆杆。 已知2段杆内的应力σ 2=-30MPa,E=210GPa,求整个 杆的伸长△L
解: P 2 A2
30 25 18.75KN
N 1l Pl l1 l2 EA 2 EA cos l1 Pl cos 2 EA
[例2-8]求图示结构结点A 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解:
N1 P, N 2 0
Pl l1 , l2 0 EA Pl y l1 EA
N1
N2
Pl x l1ctg ctg EA
F
FN
FN F
F
F
CL2TU2
2.实验现象:
平截面假设
截面变形前后一直保持为平面,两个平行的截面之 间的纤维伸长相同。 3.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 4.应力的计算 轴力垂直于横截面,所以其应力也仅仅是正应力。按 胡克定律:变形与力成正比。同一截面上各点变形相 同,其应力必然也相同。 FN (2-1) A 式中: A横截面的面积;FN该截面的轴力。 应力的符号:拉应力为正值应力,压缩应力为负 值应力。
1. 截面法的三个步骤 切: 代: 平:
F F F F
材料力学第2章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1
§2.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当作用于杆上的外力合力的作用线与直杆的轴线 重合时,杆的主要变形是纵向伸长或缩短,这类 构件称为拉杆或压杆。 如图 所示三 角架中的AC 杆为拉杆, BC杆为压杆 。
2
右图所示的桁架 中的杆也是主要 承受拉伸或压缩 变形的。
轴向拉力和轴向压力的 概念可由右图给出,上 图为轴向拉力;下图为 轴向压力。
若设BC段内立柱的单位长度自重为q2、横截面面 积为A2,则:
q2 γ A2 19kN/m 0.37m 0.37m 2.6kN/m
3
15
例题 2.2
(b)图:这是在集中荷载单 独作用下,柱的轴力图。图 中的负号表示轴力为压力。
(c)图:这是在自重荷载单 独作用下,柱的轴力图。即 在B处的轴力为:
①画一条与杆的轴线平行且与杆等长的直线作基 线; ②将杆分段,凡集中力作用点处均应取作分段点; ③用截面法,通过平衡方程求出每段杆的轴力; 画轴力图时,截面轴力一般先假设为正的,这样 ,计算结果是正的,则就表示为拉力,计算结果 是负的,就表示为压力。 ④按大小比例和正负号,将各段杆的轴力画在基 线两侧,并在图上表示出数值和正负号。
7
例题 2.1
图a所示等直杆,求各段内截面上的轴力并作出 轴力图的轴力图。
8
例题 2.1
解: (1) 求约束反力
由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力 FR=10 kN。 (2)求各杆段截面轴力 杆件中AB段、BC段、CD段、DE段的轴力是不 同的。分别用四个横截面:1-1、2-2、3-3、4-4 ,截杆并取四个部分为研究对象。
25kN
(e)
20kNFxFra bibliotek 0 : FN 3 F3 F4 0
轴向拉伸和压缩
1
§2.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当作用于杆上的外力合力的作用线与直杆的轴线 重合时,杆的主要变形是纵向伸长或缩短,这类 构件称为拉杆或压杆。 如图 所示三 角架中的AC 杆为拉杆, BC杆为压杆 。
2
右图所示的桁架 中的杆也是主要 承受拉伸或压缩 变形的。
轴向拉力和轴向压力的 概念可由右图给出,上 图为轴向拉力;下图为 轴向压力。
若设BC段内立柱的单位长度自重为q2、横截面面 积为A2,则:
q2 γ A2 19kN/m 0.37m 0.37m 2.6kN/m
3
15
例题 2.2
(b)图:这是在集中荷载单 独作用下,柱的轴力图。图 中的负号表示轴力为压力。
(c)图:这是在自重荷载单 独作用下,柱的轴力图。即 在B处的轴力为:
①画一条与杆的轴线平行且与杆等长的直线作基 线; ②将杆分段,凡集中力作用点处均应取作分段点; ③用截面法,通过平衡方程求出每段杆的轴力; 画轴力图时,截面轴力一般先假设为正的,这样 ,计算结果是正的,则就表示为拉力,计算结果 是负的,就表示为压力。 ④按大小比例和正负号,将各段杆的轴力画在基 线两侧,并在图上表示出数值和正负号。
7
例题 2.1
图a所示等直杆,求各段内截面上的轴力并作出 轴力图的轴力图。
8
例题 2.1
解: (1) 求约束反力
由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力 FR=10 kN。 (2)求各杆段截面轴力 杆件中AB段、BC段、CD段、DE段的轴力是不 同的。分别用四个横截面:1-1、2-2、3-3、4-4 ,截杆并取四个部分为研究对象。
25kN
(e)
20kNFxFra bibliotek 0 : FN 3 F3 F4 0
材料力学第2章-拉压2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拉、压杆件的变形分析
解:1. 作轴力图 由于直杆上作用有4个轴向 载荷,而且AB段与BC段杆横截 面面积不相等,为了确定直杆 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和杆的 总变形量,必须首先确定各段 杆的横截面上的轴力。
应用截面法,可以确定AD、 DEB、BC段杆横截面上的轴力 分别为:
FNAD=-2FP= -120 kN; FNDE=FNEB=-FP= -60 kN; FNBC=FP=60 kN。
F
K
p
A
(a)
K
(b)
ΔF p ΔA
(1)应力定义在截面内的一点处; (2)应力是一个矢量。 正应力, 切应力
ΔF dF p lim Δ A 0 Δ A dA
单位:Pa (N/m2), MPa (106 N/m2)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上节回顾 轴向拉伸和压缩杆件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
A A = cos
FP x= A
其中,x为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Aθ 为斜截面面积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上节回顾
= x cos
2
1 = xsin 2 2
由于微元取得很小,上述微元斜面上的应力, 实际上就是过一点处不同方向面的应力。因此,当 论及应力时,必须指明是哪一点处、哪一个方向面 上的应力。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拉、压杆件的变形分析
绝对变形
弹性模量
FPl FN l Δl EA EA
当拉、压杆有二个以上的外力作用时,需要 先画出轴力图,然后按上式分段计算各段的变形, 各段变形的代数和即为杆的总伸长量(或缩短量):
FNi li Δ l i EAi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机械设计基础第2章拉伸与压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 第三节 应力的概念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第四节 拉(压)杆的变形
胡克定律
第五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第六节 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概述
在静力学分析时,受力体是作为刚体来考虑的。
物体在载荷作用下应该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
分析与计算是解决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基础。
直接利用外力计算轴力的规则 杆件承受拉伸(或压缩)时,杆件任一横截面上的轴力等 于截面一侧(左侧或右侧)所有轴向外力的代数和。外力背 离截面时取正号,外力指向截面时取负号。
截面法、轴力与轴力图
例2 钢杆上端固定,下端自由,受力 如图所示。已知l = 2m,F = 4 kN, q = 2 kN/m,试画出杆件的轴力图。
解:(1)计算D端 支座反力。由整体受力 图建立平衡方程:
Fx 0
FD F1 F2 F3 0
FD F2 F3 F1 14kN
(2)分段计算轴力 将杆件分为三段。用截面法截取如图b,c,d所示的研究对象,分 别用FN1、FN2、FN3替代另一段对研究对象的作用,一般可先假设 为拉力,由平衡方程分别求得:
第三节 应力的概念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m
取左段: F n F FN` FN F F
Σ FX = 0
FN – F = 0 FN = F 取右段:FN `= F
轴力(内力) FN 是一个代数量,其正负与它在空间的方向无关。 而与它对杆件的作用方向有关。规定:杆件受拉伸(轴力方向 离开截面)时为正,受压缩(轴力方向指向截面)为负。
*轴力:由于外力的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 合,内力的作用线也必通过杆件的轴线并 与横截面垂直,故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杆件 横截面上的内力称为轴力。
胡克定律
第五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第六节 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概述
在静力学分析时,受力体是作为刚体来考虑的。
物体在载荷作用下应该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
分析与计算是解决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基础。
直接利用外力计算轴力的规则 杆件承受拉伸(或压缩)时,杆件任一横截面上的轴力等 于截面一侧(左侧或右侧)所有轴向外力的代数和。外力背 离截面时取正号,外力指向截面时取负号。
截面法、轴力与轴力图
例2 钢杆上端固定,下端自由,受力 如图所示。已知l = 2m,F = 4 kN, q = 2 kN/m,试画出杆件的轴力图。
解:(1)计算D端 支座反力。由整体受力 图建立平衡方程:
Fx 0
FD F1 F2 F3 0
FD F2 F3 F1 14kN
(2)分段计算轴力 将杆件分为三段。用截面法截取如图b,c,d所示的研究对象,分 别用FN1、FN2、FN3替代另一段对研究对象的作用,一般可先假设 为拉力,由平衡方程分别求得:
第三节 应力的概念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m
取左段: F n F FN` FN F F
Σ FX = 0
FN – F = 0 FN = F 取右段:FN `= F
轴力(内力) FN 是一个代数量,其正负与它在空间的方向无关。 而与它对杆件的作用方向有关。规定:杆件受拉伸(轴力方向 离开截面)时为正,受压缩(轴力方向指向截面)为负。
*轴力:由于外力的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 合,内力的作用线也必通过杆件的轴线并 与横截面垂直,故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杆件 横截面上的内力称为轴力。
材料力学第五版第二章 1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例 一等直杆受力情况如(a)图所示。试作杆的轴力图。
解:1.先求约束力。
由平衡方程
∑F
x
=0
得:FRA = 20KN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 计算各段的轴力。 AB段: 得 BC段: 得 CD段: 得
∑F
x
=0
FN1 = FRA = 20KN
∑F
x
=0
FN 2 = −30KN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斜截面上的正应力:
σα = pα cosα = σ cos α
2
斜截面的切应力:
τα = pα sin α = σ cosα sin α =
σ
2
sin 2α
α正负的规定:以 x 轴为起点,逆时针转向者为正,反之为负。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α = 0o 时
σα = σα max = σ τα = 0
∑F
x
=0
− FN 3 = 40KN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3.绘制轴力图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应力﹒ §2-3 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 通常情况下,受力构件不同截面上内力是不相同的, 通常情况下,受力构件不同截面上内力是不相同的, 就是在同一截面各个点上内力也是不相同的。例如, 就是在同一截面各个点上内力也是不相同的。例如,图中 吊架横梁各个横截面上的内力是不相同的; 吊架横梁各个横截面上的内力是不相同的;就 是过 A 、B 两点的同一个截面上,各点的内力 两点的同一个截面上, 大小也不相同, 两点上的内力最大。 大小也不相同, A 、B 两点上的内力最大。 可见,在研究构件强度时, 可见,在研究构件强度时,对构件内各 个点受力情况十分关心,要引入应力这个概 个点受力情况十分关心,要引入应力这个概 应力 念。
第2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2.5.5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主要区别
(5) 塑性材料承受动载荷的能力强,脆性材料承 受动荷载的能力很差,所以承受动载荷作用的构 件多由塑性材料制做。
2.5.5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主要区别
对于脆性材料,当应力达到其强度极限σb 时, 构件会断裂而破坏;对于塑性材料,当应力达到 屈服极限σs时,将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常会 使构件不能正常工作。
2.5.2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OB:弹性阶段__弹性极限σe BC:屈服阶段__屈服极限σs CD:强化阶段__强度极限σb DE:颈缩阶段
2.5.2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OB:弹性阶段---弹性极限σe OA:线性阶段---比例极限σP
σ=Eε 胡克定律
E: 弹性模量 σe≈σP
伸长率
Fbs
Fbs
Fbs
实际挤压面
挤压应力:
2.8.2 挤压和挤压强度计算
smaxBiblioteka dFbs(a)
smax
(b)
t
(b)
ssj bs
(c) (c)
挤压面 计算挤压面积 =dt
两种材料的极限应力分别是? 许用应力=?
2.6 拉压杆的变形
2.6 拉压杆的变形
例: 已知等截面直杆横截面面积A=500mm2,弹性模量 E=200GPa,试计算杆件总变形量。
6KN
8KN 5KN
3KN
1m
2m
1.5m
ΔL=?
2.8 拉压杆接头的计算
2.8 拉压杆接头的计算
2.8.1 剪切和剪切强度计算
(1) 多数塑性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与应 变成正比关系,符合胡克定律;多数脆性材料在 拉伸或压缩时σ-ε图一开始就是一条微弯曲线, 即应力与应变不成正比关系,不符合胡克定律, 但由于σ-ε曲线的曲率较小,所以在应用上假设 它们成正比关系。
材料力学课件第2章拉伸、压缩-1
F
d
F
h
2、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变形仪(常用引伸仪)。
二、低碳钢试件的拉伸图(P - l图)
sF A
L L
三、低碳钢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s - 图)
e
d
c b a
(1) 低碳钢拉伸的弹性阶段(oa 段) 1、oa -- 比例段:
sp -- 比例极限
s
E
Etga
e
d
c b a
1.伸长率: 2.断面收缩率:
L1LL10000 AAA110000
3.脆性、塑性及相对性
以 500为界
s
s 0.2
0.2
s
s bL
四、无明显屈服现象的塑性材料
名义屈服应力: s 0.2 ,即此类材
料的失效应力。 %
五、铸铁拉伸时的机械性能
sbL -- 铸铁拉伸强度极限(失效应力)
paF Aa aF Acosascosa斜截面上的应力:pa scosa
斜截面上的应力:pa scosa F
k
F
分解:
a
sapacosascos2a F
k
k
pa ap asin a sc o sasin a s 2sin2 a
a
k
反映:通过构件上一点不同截面上应力变化情况。
基础。求内力的一般方法是截面法。 1. 截面法的基本步骤: ①截开:在所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地用截面将杆件一分为二。 ②代替:任取一部分,其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用作用
在截开面上相应的内力(力或力偶)代替。 ③平衡:对留下的部分建立平衡方程,根据其上的已知外力来
计算杆在截开面上的未知内力(此时截开面上的内力 对所留部分而言是外力)。
d
F
h
2、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变形仪(常用引伸仪)。
二、低碳钢试件的拉伸图(P - l图)
sF A
L L
三、低碳钢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s - 图)
e
d
c b a
(1) 低碳钢拉伸的弹性阶段(oa 段) 1、oa -- 比例段:
sp -- 比例极限
s
E
Etga
e
d
c b a
1.伸长率: 2.断面收缩率:
L1LL10000 AAA110000
3.脆性、塑性及相对性
以 500为界
s
s 0.2
0.2
s
s bL
四、无明显屈服现象的塑性材料
名义屈服应力: s 0.2 ,即此类材
料的失效应力。 %
五、铸铁拉伸时的机械性能
sbL -- 铸铁拉伸强度极限(失效应力)
paF Aa aF Acosascosa斜截面上的应力:pa scosa
斜截面上的应力:pa scosa F
k
F
分解:
a
sapacosascos2a F
k
k
pa ap asin a sc o sasin a s 2sin2 a
a
k
反映:通过构件上一点不同截面上应力变化情况。
基础。求内力的一般方法是截面法。 1. 截面法的基本步骤: ①截开:在所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地用截面将杆件一分为二。 ②代替:任取一部分,其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用作用
在截开面上相应的内力(力或力偶)代替。 ③平衡:对留下的部分建立平衡方程,根据其上的已知外力来
计算杆在截开面上的未知内力(此时截开面上的内力 对所留部分而言是外力)。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极限应力 1) 材料的强度遭到破坏时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 2) 极限应力通过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测定。 3) 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 s
4) 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 b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三 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2)安全系数n 1) 对材料的极限应力打一个折扣,这个折扣通常用 一个大于1的系数来表达,这个系数称为安全系数。 2) 为什么要引入安全系数 ①准确性 ②简化过程和计算方法的精确性 ③材料的均匀性 ④构件的重要性 3) 安全系数的大致范围
F
F
F
FN=F
FN=F
F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2 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3)应用截面法求内力时应注意:刚体模型适用的概念、 原理、方法,对变形固体的可用性与限制性。例如:力系 的等效与简化;平衡原理与平衡方法等。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2 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请判断下列 简化在什么情形 2 求内力的方法 — 截面法 下是正确的,什 么情形下是不正 确的:
1
10KN 10KN 1 6KN
2
3
6KN
2
3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的横截面上的内力 4 轴力图: 轴力与截面位置关系的图线称为轴力图.
1 F A 1 B 2
3F
2 2F C 4KN
9KN
3KN 2KN
F 2F
4KN 2KN 5KN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的横截面上的内力
F F 2F 2F
33 20MPa
20kN
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例题
A
d
图示支架,AB杆为圆截面杆,d=30mm, BC杆为正方形截面杆,其边长a=60mm, P=10KN,试求AB杆和BC杆横截面上的 正应力。
FNAB sin 300 F
FNAB
300
C
B
FNAB cos 300 FNBC
(3)轴力的正负号规则
F
FN FN
F
拉力为正
FN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3 轴力及其符号规定
F
FN
FN
F
压力为负
FN
(4)轴力的单位: N(牛顿)
KN( 千牛顿)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的横截面上的内力
截面法求轴力例题1 20KN 1 2
20KN
40KN
20KN 20KN
2F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的横截面上的内力 图示砖柱,高h=3.5m,横截面面积A=370×370mm2, 砖砌体的容重γ =18KN/m3。柱顶受有轴向压力F=50KN, 试做此砖柱的轴力图。 F y 350 n n
F Ny
F
G Ay
50KN
F Ay FNy 0
FNy F Ay 50 2.46 y
圣维南原理:力作用于杆端的分布方式的不同,只影响杆 端局部范围的应力分布,影响区的轴向范围约离杆端1~2个 杆的横向尺寸。
F
F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3 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
F F
n
F
FN A
设一悬挂在墙上的弹簧秤,施加初拉 力将其钩在不变形的凸缘上。 若在弹簧的下端施加砝码,当所加砝 码小于初拉力时,弹簧秤的读数将保 持不变;当所加砝码大于初拉力时, 则下端的钩子与凸缘脱开,弹簧秤的 读数将等于所加砝码的重量。 实际上,在所加砝码小于初拉力时, 钩子与凸缘间的作用力将随所加砝码 的重量而变化。凸缘对钩子的反作用 力与砝码重量之和,即等于弹簧秤所 受的初拉力。
一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三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1 内力的概念 (1)内力的本义: 变形固体内部各质点间本身所具有的
吸引力和排斥力。 (2) 材料力学研究的内力:
变形引起的物体内部附加力,简称内力。 (3) 内力特点: 内力不能是任意的,内力与变形有关。
FNAB 150MPa A
a
a
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例题
计算图示结构BC和CD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值。 已知CD杆为φ 28的圆钢,BC杆为φ 22的圆钢。
D
以AB杆为研究对像 以CDE为研究对像 20kN
m m
A
0 FNAB 9 18 5 0 FNBC 10kN 0 FNCD 40kN
FN A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4) 实验验证
FN A
的适用条件:
① 只适用于轴向拉伸与压缩杆件,即杆端处力的合 力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② 只适用于离杆件受力区域稍远处的横截面。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内力必经满足平衡条件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2 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1)截面法的基本思想: 用假想的截面将物件截开,取任一部分为脱离体,用 静力平衡条件求出截面上内力。
F1 F3
F2
Fn 假想截面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2 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2)截面法的步骤: 截开、取段、代力、平衡
α
X
FN 2 cos cos p cos A A
A cos
p
p sin
1 cos sin sin 2 2
σα——斜截面上的正应力;τα——斜截面上的切应力
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3 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 讨论:
1) 00
max
0
2) 45
max
min
1 2 轴向拉压杆件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与
1 杆轴线成450截面上。 2
轴向拉压杆件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 截面上。
45
F
0
45
0
45
0
45
0
切应力互等定理
3) 900 90 0 90
F F
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例题
长为b、内径d=200mm、壁厚δ =5mm的薄壁圆环,承受p=2MPa的内 压力作用,如图a所示。试求圆环径向截面上的拉应力。
d
d
b
P
P
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例题
d
d
b
y
P
P
FR d
m m FN
d pbd FR 0 ( pb d ) sin 0 sind pbd 2 2
1 1
2 40KN
FN 1
FN 2
FN 1 0
1
FN 2 40kN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的横截面上的内力 截面法求轴力例题2
2F F 1 2F F 2
1
2F
2
2 F
2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的横截面上的内力 截面法求轴力课堂练习题1:
1 F
2
3
F
2
1
3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的横截面上的内力 截面法求轴力课堂练习题2:
2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2)作出假设:横截面在变形前后均保持为一平面——平面假设 横截面上每一点的轴向变形相等。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3)理论分析 横截面上应力为均匀分布,以表示。
F F F FN=F
F
A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 FN dF d A A 即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2 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请判断下列 简化在什么情形 下是正确的,什 么情形下是不正 确的: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一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3 轴力及其符号规定 (1)轴力—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其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合。
(2)轴力的符号用 FN 表示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2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研究方法: 实验观察
作出假设
理论分析
实验验证
(1)实验观察
F
a a b b
c d
c d
F
变形前:
ab // cd
变形后: ab // cd // ab // cd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F1
ΔFQy
DF
ΔA
Δ FN
1 应力的概念
ΔFQz
F2
全应力
p lim
DF DA
DA0
(3)全应力及应力分量
正应力 lim DFN dFN DA0
DA dA
剪应力 lim DA0
DFQ dFQ DA dA
Ⅱ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二 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1 应力的概念 (4) 应力的单位 应力是一向量,其量纲是[力]/[长度]²。应力的国际单 位为牛顿/米²,称为帕斯卡,简称帕(Pa). 1Pa=1N/m2 1MPa=106Pa=1N/mm2 1GPa=109Pa
材 料 力 学
讲授:顾志荣
材料力学
第二章 拉伸与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