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布局

合集下载

东南大学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

东南大学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

东南大学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调整以九龙湖校区为我校21世纪发展的主校区作为基点,逐渐将所有的人才培养功能和办学主体集中在九龙湖校区,彻底解决目前一校多区给学校发展和管理带来的问题。

?由于九龙湖校区建设周期较长,调整将分阶段进行,在过渡阶段将现有的“一校五区”调整为“一校四区”,即九龙湖校区、四牌楼校区、丁家桥校区、浦口校区,以形成集聚效应,提高办学效益。

?通过分步实施,逐步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主体、党政管理中枢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全部迁往九龙湖主校区。

?1、九龙湖校区:?(1)功能定位?东南大学主校区。

是学校21世纪发展建设的主要区域,东大新百年形象的标志,展示学校形象和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学校行政管理中枢,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基地、留学生培养基地、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2)调整的基本设想?九龙湖校区建设是我校本世纪头十年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新的百年辉煌的奠基之举,是布局调整的关键环节。

新区建设规模大、投资力度强、质量要求高、建设周期长,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调整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既要坚定不移地围绕学校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又要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①?一期调整安排?时间安排为2003-2005年,2005年8月一期工程建成,入驻九龙湖校区的单位和部门为:?l??学校党政机关的大部和部分院系机关的主体搬到九龙湖主校区;?l??学校直属单位和教学、实验等教学辅助部门、后勤服务部门根据需要将主体大部搬入九龙湖主校区;? l??除建筑系、医学院等少部分院系外,绝大部分一至三年级本科生教育全部搬到九龙湖校区;?l??部分院系的四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搬至九龙湖校区;?l??为本科教育服务的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部分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的专业实验室搬迁至九龙湖校区。

?②?二、三期调整安排?时间安排为2005-2015年,二、三期工程建成,基本完成校区归并和功能调整:?l??全部的全日制本科教育集中在九龙湖校区,其他校区不再承担本科教育功能;?l??除少数专业学位等特殊情况,研究生教育基本上在九龙湖校区完成;?l??大部分科研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入驻九龙湖校区。

宁波工程学院校园地图

宁波工程学院校园地图

宁波工程学院校园地图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1.风华校区,也就是东校区,位于郊区,前几年新建的,住宿条件相对于西校区好很多,除了空调,其他都有,宿舍楼后有新建的商业街,吃饭购物还算方便。

整体的校区布局,大致以湖心广场为中心,教学楼集中于东南角,寝室楼有两处,靠近寝室楼有三个食堂,周边还有商业街。

宁工有不同的校区,大一新生会住在东校区也就是新校区,宿舍基本全是新的,条件都还可以,有独立卫生间和热水供应,4-6人间,4人间比较不挤,空间相对较大,6人间的相比其他4人间的有点挤,但每间宿舍都有独立卫生间、阳台。

老校区在市中心附近,周围店挺多的,比较繁华热闹,有商场可以逛,但是校区比较旧,硬件设施没新校区好而新校区不是很热闹的,各有利弊吧,老校区寝室有4人间、6人间、8人间等。

2.东校区校园环境优美,绿化合理,讲究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小河贯穿校区,更添意境,且图书馆面积较大,资源丰富,藏书多种类也多,可以成天泡在图书管里,学习氛围也挺好的,食堂有三个,口味众多,更好地满足了南北方学生的口味区别。

学校设有游泳馆,设施齐全,和外面的游泳馆一样,有更衣室,洗浴间(有热水),卫生间,还有吹风机,泳池水温很舒服,里面还开了暖气,进去还有可以暂放个人物品的架子,周一至周五一般晚上可以去,周末的话下午就可以去了。

东南大学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精编WORD版

东南大学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精编WORD版

东南大学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东南大学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调整以九龙湖校区为我校21世纪发展的主校区作为基点,逐渐将所有的人才培养功能和办学主体集中在九龙湖校区,彻底解决目前一校多区给学校发展和管理带来的问题。

?由于九龙湖校区建设周期较长,调整将分阶段进行,在过渡阶段将现有的“一校五区”调整为“一校四区”,即九龙湖校区、四牌楼校区、丁家桥校区、浦口校区,以形成集聚效应,提高办学效益。

?通过分步实施,逐步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主体、党政管理中枢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全部迁往九龙湖主校区。

?1、九龙湖校区:?(1)功能定位?东南大学主校区。

是学校21世纪发展建设的主要区域,东大新百年形象的标志,展示学校形象和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学校行政管理中枢,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基地、留学生培养基地、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2)调整的基本设想?九龙湖校区建设是我校本世纪头十年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新的百年辉煌的奠基之举,是布局调整的关键环节。

新区建设规模大、投资力度强、质量要求高、建设周期长,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调整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既要坚定不移地围绕学校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又要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①?一期调整安排?时间安排为2003-2005年,2005年8月一期工程建成,入驻九龙湖校区的单位和部门为:?l??学校党政机关的大部和部分院系机关的主体搬到九龙湖主校区;?l??学校直属单位和教学、实验等教学辅助部门、后勤服务部门根据需要将主体大部搬入九龙湖主校区;?l??除建筑系、医学院等少部分院系外,绝大部分一至三年级本科生教育全部搬到九龙湖校区;?l??部分院系的四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搬至九龙湖校区;?l??为本科教育服务的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部分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的专业实验室搬迁至九龙湖校区。

校区建设方案

校区建设方案

校区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区建设成为了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良好的校区建设方案对于提高学校整体形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校区规划、建筑设计、设施设备以及环境景观四个方面,探讨一个优质的校区建设方案。

二、校区规划校区规划是校区建设的基础。

首先需要对校区的用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分配各个功能区域。

例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应该集中布局,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校区还应考虑到师生的生活需求,规划合适的宿舍楼、餐厅、运动场等区域。

三、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校区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设计校区建筑时,应注重环保、安全和舒适性。

建筑材料应选择环保可持续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建筑结构应牢固、抗震性强,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同时,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应合理,充分考虑到学习和教学的需要。

四、设施设备良好的设施设备是校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区建设方案中,需要详细规划各类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图书等教育资源的配备。

合理配置这些设施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五、环境景观校区的环境景观对塑造整体形象和提升师生的幸福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校区建设方案中,应注重校园绿化、景观设计和艺术装饰。

多种植物的引入,可以为校区增添绿意,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同时,景观设计和艺术装饰可以增加校区的美感,打造一个宜人的校园文化氛围。

六、总结一个优质的校区建设方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校区规划、建筑设计、设施设备以及环境景观都是校区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教育质量,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因此,学校在进行校区建设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并注重实施和管理,不断优化校区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校区建设方案

校区建设方案

校区建设方案第1篇校区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源日益丰富。

为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现代化、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我校决定开展新校区建设。

本方案旨在为我校新校区建设提供全面、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确保项目合法合规,高效推进。

二、项目目标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校区空间利用率。

2. 创造安全、舒适、美观的校园环境,满足师生学习、生活、休闲需求。

3. 体现绿色、环保、节能理念,打造可持续发展校园。

4. 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三、项目规划1. 校区选址新校区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XX公顷。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2. 总体布局(1)教学区:位于校区中部,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满足教学、科研需求。

(2)生活区:位于校区西部,包括学生宿舍、食堂、超市等,方便师生生活。

(3)运动区:位于校区东部,包括体育馆、操场、篮球场等,满足师生运动需求。

(4)办公区:位于校区南部,包括行政楼、会议室等,便于校领导及各部门开展工作。

(5)生态区:位于校区北部,包括湖泊、绿地等,打造优美的自然景观。

3. 建筑设计(1)建筑风格:现代简约,体现时代特征,与周边环境协调。

(2)建筑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3)建筑节能:采用绿色、环保、节能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4. 交通组织(1)校区内部道路:分为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实现人车分流,确保师生安全。

(2)外部交通:校区周边设有公交站点,方便师生出行。

四、项目实施1. 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 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

3. 积极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 强化环保意识,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项目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整体协调、监督、管理。

2. 资金保障:积极争取政府投资,合理利用社会资金,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校区门口布置方案

校区门口布置方案
3.文化建设
-设计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名墙,展现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
-设置校园文化展示栏,定期更新学校新闻、荣誉展示、教育理念等内容。
-利用墙面等空间,创作校园主题壁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空间利用
-增设休憩设施,为师生及家长提供舒适的等候和休息空间。
-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实现门口区域的无死角监控,确保校园安全。
4.空间利用
(1)休闲等候区:在校区门口设置休闲等候区,提供休息座椅、遮阳伞等设施,方便家长等候学生。
(2)安全监控:在校区门口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全方位监控,确保师生安全。
(3)无障碍通道: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残障人士及行动不便者通行。
四、实施步骤
1.调研分析:收集校区门口现状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选用节能、环保、美观的照明设备,保证校区门口夜间照明充足,同时注重照明与景观的协调,营造温馨、舒适的校园夜景。
2.交通组织
(1)人车分流:合理规划校区门口交通流线,将人行道与车行道分开,确保师生出行安全。
(2)交通标志及标线:完善校区门口交通标志、标线,明确交通规则,引导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
(3)临时停车位设置:在校区门口附近设置临时停车位,满足家长接送学生的停车需求,同时加强车位管理,确保交通秩序。
3.文化建设
(1)校名墙:在校区门口显眼位置设置校名墙,彰显学校形象,提升学校知名度。
(2)宣传栏:设立宣传栏,展示学校动态、优秀师生事迹、安全教育等内容,传播正能量。
(3)文化长廊:利用校区门口空间,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长廊,展示学校历史、文化、成果等,激发师生自豪感。
-考虑无障碍设计,方便行动不便者使用。
五、实施步骤
1.现场勘查:详细了解校区门口现状,评估现有设施和条件。

校区布局思路及措施方案

校区布局思路及措施方案

校区布局思路及措施方案引言校区布局是一个学校规划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校区布局能够提高校园文化氛围、优化学习环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探讨校区布局的思路,并提出一些措施方案。

思路1. 满足学生需求校区布局首先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学生是学校的核心群体,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是学校的使命。

因此,在校区布局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学生中心思想。

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体育设施等应该合理设置,方便学生使用,提高学习效果。

2. 便捷的交通系统一个校区的交通系统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教职工的出行体验,也关乎校区整体的运行效率。

校区内应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多条道路连接教学区、实验区、宿舍区等重要功能区域,提供公共交通线路,确保师生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 分区合理校区内有多个功能区域,如教学区、实验区、宿舍区、文化娱乐区等。

合理的分区设计有助于提高校区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效果。

例如,教学区应与宿舍区相对独立,实验区应建立在相对较安静的地方,文化娱乐区的设置则应尽量远离学习区域。

4. 绿化环境校区的绿化环境是提升学生学习和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压力,增加学习效果。

因此,在校区布局中要注重绿化设计,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合理规划花坛和草坪,打造校园的景观特色。

5. 环保建筑现代社会对建筑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在校区布局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环保型建筑材料,建造低碳环保的建筑,提高能源利用率。

同时,要合理利用自然光,设置透明玻璃窗,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降低能源消耗。

措施方案在上述思路的指导下,以下是几个校区布局的具体措施方案。

1. 学生宿舍学生宿舍的布局要根据学生的居住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宿舍区应该便利于学生社交活动,提供公共休闲区、自习室和洗衣房等设施。

此外,可以设置导师制度,将教职工分配到各个宿舍楼,既方便学生交流求学问题,也能创造更好的学生导师关系。

2. 教学楼教学楼应该合理分配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功能区。

校园布局简介

校园布局简介

老庄小学学校布局简介
老庄小学新校区始建于2008年7月,2009年8月正式使用。

校园建筑面积为5146平方米,校园坐北向南,校门在南面,进入校门,东西面各一排,为教师办公室,共13间,西一排仪器室一间。

西二排有营养餐室一间、微机室三间、会议室及图书室三间。

东二排教师办公室一间、六年级教师三间、贮藏室三间。

西三排分别为一、二、四年级教室共7间。

东三排分别为五、三年级和学前班共7间。

这六栋建筑每栋长21.3米,宽6.29米,建筑面积共804.1平方米。

教室后面为操场,操场西面为厕所,厕所长19.8米,宽5米,建筑面积为99平方米。

学校围墙长83米,宽62米。

校门两侧铁艺围墙长49.5米。

学校设有学前班1个、一至六年级各一班,在校学生112名,生源来自郭家老庄村和北沟村。

现有教师14名,均为专任教师,全部学历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2011年校区布局调整实施方案》目录一、2011年办学格局的变化 (2)二、迁移时间表 (2)三、2011年校区布局调整的若干措施 (4)四、附件 (7)附件1 2011年在校生人数统计表 (7)1.1 2011年在校学生分布情况统计表 (7)1.2 2011年在校本科生分布统计表 (8)1.3 2011年在校研究生分布统计表 (11)附件2 2011年各学院(系)学生迁移流向 (17)附件3 2011年各校区学生宿舍供需对比表 (18)附件4 南校区各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时间进度表 (20)4.1 南校区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化学实验室建设项目时间表 (20)4.2 南校区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项目时间表 (20)4.3 南校区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时间表 (21)附件5 2011年本科招生计划 (22)附件6 2011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一览表 (27)—1—中山大学2011年校区布局调整实施方案一、2011年办学格局的变化根据《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2008—2012)》实施要求,结合校区布局调整工作进度,本着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对2011年9月的办学格局做出如下动态调整:(一)自2011年9月开始,管理学院的2011级博士研究生在东校区学习和培养,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需严格执行校区布局调整的布局要求,全部在东校区学习和培养。

(二)鉴于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工期比较紧张,以及南校区学生宿舍调整需要更多时间,决定将原定于2011年暑期执行的本科生培养布局调整方案,延期至2012年执行。

即:各学院仍按2010年办学格局开展学生迁移工作,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10级本科生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09级本科生仍在珠海校区学习。

二、迁移时间表(一)2011年7月,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岭南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地球科学系的09级本科生、—2—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08级本科生从珠海校区迁回南校区。

(二)2011年7月,中山医学院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09级本科生从珠海校区迁回北校区。

中山医学院(不含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的10级本科生,公共卫生学院的09级本科生、中山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09级本科生从东校区迁回北校区。

(三)2011年9月,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的11级博士生在东校区学习和培养。

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在南校区暂住的09级和10级博士生需全部迁至东校区住宿。

(四)2011年7月,东校区根据各学院、各专业学生分布的格局,集中完成学生宿舍住宿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工作。

2012年6月30日前,总务处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助按下列原则完成南校区学生宿舍的调整工作:(1)B系列员工、项目制助理、延期毕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不再入住在南校区学生宿舍,原则上全部安排在东校区住宿;(2)高校进修教师按所在学院的校区分布住宿,不再入住学生宿舍,英语培训中心的学员不再入住南校区学生宿舍。

(五)2012年9月-2014年9月,原来在南校区学生宿舍为在珠海校区办学的各学院保持的500个流动床位,全部安排在东校区。

—3—三、2011年校区布局调整的若干措施负责单位工作内容校长办公室协调制定《2011年校区布局调整年度实施方案》,督办工作进度教务处医学教务处1、推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设东校区、南校区通识核心课程,开展“交叉学科专业课程群”建设;2、拓展本科生教育的国际化平台,部署学校“夏季学校”的建设;3、进一步加强与欧美院校医学教育长效合作机制,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4、构建中大品牌的实践教学、科研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培育高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实验室。

本科生招生办制定并完成2011年中山大学本科生招生计划;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学生新生入学报到的准确数据。

研究生院1、制定并完成2011年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2、协调组织研究生的搬迁和迎新工作;3、严格研究生跨校区住宿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审核程序,协助做好退学研究生宿舍的清退工作;4、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和科研助理的制度。

学生处1、制定并组织实施2011年学生搬迁以及迎新工作方案;2、组织实施东校区学生宿舍的集中调整工作;3、协助做好退学本科生宿舍清退工作。

—4—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1、统筹安排南校区物理、化学、生物的本科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经费;2、制定南校区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相应的时间表并督办其按期完成,凸显理化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特色,优化生命科学教学实验平台的学科布局。

基建处1、制定并完成北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终审工作,启动北校区学生宿舍的单体报建工作;2、保障南校区化学楼二期工程(2011年12月)和数学楼二期工程按期投入使用(2012年7月);3、制定东校区留学生宿舍建设计划(2011年10月)房地产管理处1、做好各类用房的清退和调配工作:2、落实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本科实验教学平台用房,并协助完成其装修改造工程,完成南校区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的装修改造工程;3、实施学生第一宿舍新博士后公寓博士后住房维修改造工程(2012年7月31日前完成)。

总务处1、牵头制定并实施南校区宿舍的调整工作方案(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2、做好暂借北校区博士后住房改建为2011级医科研究生宿舍改造工作;3、如期提供2012年各校区学生宿舍的预测数据(2011年10—5—月31日前完成);4、完成东校区学生宿舍集中调整工作,积极做好退学学生的宿舍清退工作,严格学生跨校区住宿和非全日制学生住宿的审核程序。

医学部1、配合各学院完成学生迁移和迎新工作;2、优化和规范校区各类资源的统筹运用,协助做好北校区学生宿舍的改建工作。

东校区管委会1、做好东校区环境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改善东校区各类配套设施;2、配合各学院、部门完成相关的学生迁移和学生宿舍布局调整工作。

珠海校区管委会1、配合各学院完成相关的学生迁移工作;2、协助校区各类用房调配工作。

—6—四、附件附件1 2011年在校生人数统计表1.1 2011年在校学生分布情况统计表校区南校区东校区北校区珠海校区学生类别总计学生类别本科生7215 12537 3524 10068 33344硕士研究生3815 2993 1501 296 8605博士研究生1664 585 684 0 2933校区学生总数12694 16115 5709 10364 44882说明:1、本表数据系根据研究生院、教务处、医学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提供的原始数据测算而得,统计范围为在校全日制学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2、2011年新生数根据附件5《2011年本科生招生计划》和附件6《2011年研究生招生统计表》测算。

3、学生校区分布系根据《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2008—2012)》的调整流向并结合实际分布情况测算,以2011年9月学生在校人数为时间测算点。

4、统计起始时间(年级):本科生:四年制:2008—2011,五年制:2007—2011;七年制:2005—2011,八年制:2004—2011;研究生:二年制:2010—2011;三年制:2009—2011。

5、附属医院的研究生住宿安排按下列原则进行测算:(1)所有附属医—7—院临床型研究生均不安排住宿;(2)科研型研究生住宿按如下原则进行安排:附属一院、中山眼科中心、光华口腔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三年均在北校区安排;三院、五院、六院的科研型研究生在北校区安排半年,二院的科研型研究生在北校区安排一年。

即北校区硕士、博士生所需床位数=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的在校研究生数+8间附属医院一年级科研型研究生数+附一院、光华口腔医院、肿瘤防治中心、眼科中心二、三年级科研型研究生数。

6、本表中北校区在校学生人数是按照需要安排在北校区住宿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人数测算。

1.22011年在校本科生分布统计表单位校区08级09级10级11级合计南校区145 142 0 0 287 中文系珠海校区0 0 120 120 240南校区66 55 0 0 121 历史学系珠海校区0 0 58 60 118南校区104 110 45 50 309 哲学系珠海校区0 0 64 70 134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南校区190 172 172 165 699 亚太研究院南校区57 52 52 50 211南校区346 346 0 0 692 岭南学院珠海校区0 0 344 350 694 —8—国际商学院珠海校区327 350 352 350 1379 外国语学院南校区134 124 0 0 258珠海校区0 0 130 120 250 国际汉语学院南校区77 53 126 0 256 翻译学院珠海校区452 524 576 590 2142 法学院东校区223 239 226 220 908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东校区182 173 129 130 614 管理学院东校区453 442 436 440 1771 教育学院南校区76 12 16 50 154珠海校区0 70 69 70 209 传播与设计学院东校区277 303 264 240 1084 资讯管理学院东校区247 244 251 260 1002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南校区343 316 326 310 1295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南校区298 318 0 0 616 珠海校区45 50 332 355 782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珠海校区0 0 107 100 207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南校区341 363 0 0 704珠海校区0 0 327 355 682 地球科学系南校区100 88 0 0 188珠海校区0 0 98 100 198—9—生命科学学院南校区275 257 0 0 532珠海校区0 0 266 300 566 海洋学院珠海校区67 84 90 90 331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东校区608 521 500 480 2109 软件学院东校区329 433 462 500 172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东校区279 246 236 255 1016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校区284 305 0 0 589珠海校区0 0 309 335 644 旅游学院珠海校区327 289 306 300 1222 工学院东校区202 186 210 240 838中山医学院北校区594 569 485 0 1648 东校区0 0 0 516 516 珠海校区0 0 99 100 199公共卫生学院北校区131 140 0 0 271东校区0 0 148 140 288 光华口腔医学院北校区87 87 85 0 259东校区0 0 0 90 90 护理学院北校区71 74 76 0 221东校区0 0 0 90 90 药学院东校区127 122 118 120 487逸仙班南校区110 94 0 0 204珠海校区0 0 71 0 71—10—博雅学院南校区0 33 27 0 60说明:1、此表表明2011年各学院(系)在各校区的本科生分布状态,以当年9月为时间测算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