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堂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优秀教案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历史学习,对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历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当代中国史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
但是由于历史学科在重庆地区中考所占分数只有50分,而且是开卷考试,学生重视程度不高。
经过开学第一周的调查,普遍反映本校八年级学生历史基础相当薄弱,上课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接下来的正式授课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夯实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基本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大致历程,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理解建立新中国的意义。
2 学生能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过程与方法:1 通过找寻历史基本史实和资料,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2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3 通过图片影视资料的展示,感悟建国的艰难困苦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受革命前辈在建国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深切体会他们为理想奋斗的伟大精神2 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心,热爱中华民族,爱党爱国3 拥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和民族团结【重难点】:重点——新中国建立的基本过程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难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2021年的国庆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办了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建国60周年阅兵式。
相信同学们大多数都通过电视或者网络观看了,而且非常兴奋和激动。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今年是建国的第63年了。
每当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那一瞬间,同学们想必也是心潮澎湃。
对于个人来说,63年已经步入暮年,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下面就让我们回忆一下年轻的新中国在半个多世纪前经历的建国历程吧。
一,建国的条件师:建立一个国家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那么49年新中国的建立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呢?政治上:国民党在全国人民面前失去民心,腐朽政权土崩瓦解。
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政治上有相当大的主动权。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答案: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 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国家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3. 阐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案: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它意味着中华民族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同时,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
4. 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
答案:
文章主要运用以下论证方法: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文章主题,设计问题如“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要求,阅读文章,观看视频,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 思考预习问题: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笔记、问题等提交至教学管理系统。
- 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选集》,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对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 探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和拓展阅读资料,思考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七、重点题型整理
1. 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各段落大意。
答案: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教材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三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巩固政权的措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具体过程和巩固政权的措施,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历史史实,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历史史实,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措施。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探究讨论法:针对重难点问题,学生进行探究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准备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的历史,引出新中国成立的话题。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说课稿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历教一班的李雪琴,十分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献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面进行我的说课环节。
首先,我将从说教材与地位、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与处理。
一、说教材与地位本课主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材通过开国大典与西藏和平解放两个子目来体现本主体。
开国大典一目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情况、庆典盛况和伟大历史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一目介绍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过程及其重要性。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的完成,各民族的大团结得以实现,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个表现,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我将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代表、性质及内容。
2、了解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时间、内容;3、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4、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括新中国的原因;5、记住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资料概括表达:研究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由表及里、去芜存精,提取有效信息,正确剖析历史事实,客观归纳“新中国成立”的意义2, 唯物史观联系综合:讨论西藏为什么能够和平解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爱党情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从而进一步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2,对我们伟大的祖国进一步了解,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2.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学生更难理解,因为学生对同一历史时期世界情况不了解,特别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世界各地人民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情况所知不多。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相关常识
开幕词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 的讲话。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 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 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 重要的意义。 开幕词由首部、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篇幅要求简短,快速切入正题, 内容切忌重复、啰唆;语言要求口语化,富有感情色彩;语气要热情、友好, 有鼓舞性。
研读任务二 梳理文脉 品味情感 任务设计 5.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幕词,读来扣人心弦,试分析全文的写作思路。 点拨 在这篇开幕词中,毛泽东同志以这一“共同的感觉”为主线,追溯今天的 胜利,并构思和憧憬未来的发展。 首先,回顾历史,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必然性,阐述了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然后,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 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既缅怀先烈,深感胜利 来之不易,又充满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最后,在对未 来的展望中,又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开幕词具有宣告性、提示性和指导性。按内容可以分为侧重性开幕词和 一般性开幕词。侧重性开幕词往往对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或 会议的中心议题等进行重点阐述,一般性开幕词则只对会议的目的、议程、 基本精神、来宾等进行简要阐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整合
1.读准字音
加点字
华侨.
松懈.
侮.辱
觉
觉.悟 睡觉.
读音 qiáo xiè wǔ jué jiào
②富起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 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显 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 位居世界第二;从百姓温饱不足,到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物资短 缺,到全球货物贸易量第一;从与世隔绝到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我国 的发展成就震惊了世界,用事实证明了我们所走道路的正确。中华民族 “富起来”的历史过程,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的过程,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引领发展、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成就。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新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现了中国人民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独立自主、富强的历史进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等方面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掌握新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难点: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及意义。
4.情感教育:结合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素材:收集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视频等。
3.课堂活动准备:准备相关的历史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如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反思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反思反思一:中国人民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起来了》是一节把品德教育与与历史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比较难以把握的课文。
执教教完这一课后,感到在培养学学生爱国情感这方面自己有许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下面简简单地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做法。
1、反复对比,激发发爱国情感.。
教学中我从“清朝政府”到“中华民国”,“旧中国”到“新中国”;从“辛亥革命”到“南昌昌起义”,“红军长征”到“新中国成立”的情况对比,,拿旧中国的苦难与新中国的的辉煌成就对比。
对比中,悲悲愤的历史事件震撼着学生的的心灵,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族意识与爱国强国之心。
祖国国的强盛又让他们喜笑颜开,,身为新中国主人的自豪情感感在学生心间荡漾。
学生从现现实走向沉重的历史,从历史史又回到愉悦的现实,历史与与现实的大门被充分开启。
2、巧设情境,陶冶爱国情情感.。
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的的生活实例,让他们畅谈自己己调查了解以前的事例------“我的爷爷在抓壮丁丁时,躲到山头亲戚家七天没没敢下来。
”“我外婆那时吃吃的是番薯,还经常吃不到。
”……在平等交流中,学生生设身处地感受旧社会给人民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到那段段历史就在身边,就发生在昨昨天。
让学生设身体会到旧中中国人民的苦难。
令人愤怒的的《圆明园的毁灭》的视频缩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这这些真实而艺术化的画面镜头头以境激情、以情育人,胜过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从而取得得了,陶冶学生爱国情感的教教育效果。
3、开展活动,增进爱国情感。
“回归生活活”是我们这门课程所追寻的的理念。
教学中我结合当前的的热点,将爱国情转化为学生生具体的活动,指导学生过有有意义、健康、快乐的生活。
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到具体的流露。
作为一名青青年教师,从事品德教学的时时间尚短,还处在学习探索阶阶段。
因此,教学中也存在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我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虚心听听取同行教师的意见、建议,,刻苦磨练,切实提高自己的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为一名知识全面,水平全面的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篇目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出自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伟大的复兴,学习任务群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因此学习该单元要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获得崇高的体验。
课文是一篇开幕词,主要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并对国家发展大计作出规划,处处洋溢喜悦之情与革命豪情。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研读教材,更要把握学情,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高一学习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一系列演讲稿,学生对演讲稿比较熟悉,因此教师只需简要回顾演讲稿相关知识即可。
这篇演讲稿重在革命情感的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联系当今国际局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把握,并且结合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将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开幕词的相关知识,梳理行文思路,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
2.圈画文中的重要语句,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意,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创作风格。
3.认识新中国建立的困难和艰辛,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
其中1、2是教学重点,3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根据课文文体特点我将采取朗读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展开环节一:课堂导入,激发兴趣课堂伊始,我会抛出疑问,毛泽东为什么会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站起来之前中国人民经历了什么?这一问题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还能带领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引导学生感受近代中国所受的屈辱,从而体会标题“站起来”中饱含的自豪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堂巩固
一、选择题
1、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C 、开国大典时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
2、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开国大典D 、西藏和平解放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 、毛泽东B、朱德 C 、周恩来D、刘少奇
4、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下列事件,为建立新中国进行准备工作的是()
A 开国大典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重庆谈判
D 西藏和平解放
6、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方代表仅能看到的北京建筑是()
A 天安门城楼
B 人民大会堂
C 人民英雄纪念碑
D 毛泽东纪念堂
7、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把五星红旗定为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八大
8、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A 国旗
B 国歌
C 国徽
D 首都
9、我国最早采用公元纪年是在()
A辛亥革命时 B 新中国成立时 C 中华民国时 D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
10、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
1949年,居住在北京诚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 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 康、梁组织公车上书
C 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 开国大典
11、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A 火烧圆明园
B 五四运动
C 七七事变
D 开国大典
1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是()
A 、1949年10月、北平
B 、1949年9月、北京
C、1949年9月、北平
D、1949年10月、北京
13、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14、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A 、三大战役
B 、渡江战役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西藏和平解放
15、今年(2013年)是西藏解放多少周年()
A 、52年B、64年C、61年D、62年
16、我国西藏地区和平解放标志着()
A 、祖国统一
B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 、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A 、《黄河大合唱》
B 、《大刀进行曲》
C 、《义勇军进行曲》
D 、《毕业歌》
18、在新中国成立大典时毛泽东同志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的第一句话是()
A、“中国革命胜利了”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