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饵找底

合集下载

化氏秘籍上、中、下全[1

化氏秘籍上、中、下全[1

化氏秘籍上、中、下(全)[1]化氏秘籍上、中、下(化绍新钓鱼论坛“条哥”整理版)目录引子正篇一、野钓打窝子二、竞技中的打窝三、打窝的利和弊四、搓饵钓五、拉饵六、附属添加类七、配饵与钓法的结合八、春钓鲫鱼九、夏钓鲫鱼十、秋冬钓鲫鱼十一、翘嘴鲌(也称白鱼、噘嘴鲢子)十二、钓鲴鱼(有银鲴、黄尾鲴等)十三、野钓鲤十四、拉丝粉的常规配比十五、钓鲢鳙(俗称白鲢、花鲢、家鱼、黄鲢、大头、胖头鱼等)十六、对付杂鱼配饵与钓钝结合十七、附特殊用饵配方结束语引子钓鱼是一项综合技巧运用非常强的体育运动,在实际操作中钓者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比较大的收获。

做为钓者,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主次分明。

系统地讲是饵、钩、线、漂、竿的科学而合理的搭配,常言说的三分钓技七分饵料只是一个概括解释,而实际运用的前提是钓者对鱼情、自然规律、季节、环境的分析和了解,然后是钓鱼技巧的有机应用。

所谓主次要明确,不论传统钓法、悬垂钓法,其中都有很深的应用道理,关健是钓者对钓鱼这个活动的认识和态度,使钓者在大自然中体会到情操的陶冶,意志的磨练。

一个钓技全面的垂钓者面对收获的喜悦之后,重点是对钓鱼经验的总结。

空手而归的遗憾又促使钓者产生一种不懈的追求,留恋忘返,乐在其中。

面对水里面的鱼儿,最重要的是先将鱼引过来。

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饵,钓友们不知怎样选择和运用,只拣些曾用过或某次用之钓到鱼的鱼饵,就认为是好的;看到谁在水边用某种饵钓到鱼,就认为这饵厉害,不着重调查和分析其他因素,这就是初学钓鱼者普遍的一种通病——盲目随从。

为使钓友少走弯路,我们应该首先对饵进行了解和应用,进行分类和调试,从而便于广大钓鱼人熟练掌握各类鱼饵的实际运用方法。

一、野钓打窝子用料:窝子饼、窝子料、窝子米。

在垂钓先期,尤其是休闲钓,特别是钓大的水面,众多钓友都喜欢先打窝。

殊不知,钓鱼打窝应该是巧打,打窝不好会起反作用。

打窝前应该观察钓点是否经常有人垂钓,自己准备钓什么样的鱼,该怎样打窝。

钓鱼浮漂如何快速找底?这些方法你都学会了吗?

钓鱼浮漂如何快速找底?这些方法你都学会了吗?

钓鱼浮漂如何快速找底?这些方法你都学会了吗?在我们平常的垂钓过程中,经常会在不同的水域出现各种不一样的水底情况,比如说水底有凹洞,巨石,腐树,水草等各种复杂的情况,这就给我们找底带来很大的难度。

有些钓鱼人觉得调漂找底不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认为它无伤大雅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找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调漂环节,因为我们必须先确定你的饵到的水层是有鱼的水层,才能钓得到鱼,否则鱼都没有遇到你的饵又怎么会上钩。

如果找底的时候不仔细,找过了底,那么浮漂的信号会很不灵敏,而如果不到底,不满足钓浮的条件,又钓不到鱼。

那么我们如何在复杂的水底情况下,成功地找到水底,开始我们愉快的垂钓之旅呢,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浮漂找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找底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找底说白了就是找水深。

进入一个陌生的钓场,首先应该了解水深,便于选择钓位、钓组和钓法,调整钓目应该使鱼钩在接近水底附近。

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鱼钩上添加一个重物,比如搓大饵、铅皮、橡皮、口香糖之类的,能够把浮漂全部沉入水下,再向上移动浮漂使漂尾露出水面一些就可以了。

我比较喜欢用搓大饵的方式找底,它的好处在于可以找底兼打窝,两全其美。

第一种,利用重铅找底所谓重铅找底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比漂重的铅。

1、按照传统钓法先找到水底,移动漂直到水面露出四目,此时铅皮是横躺在水底的。

2、鱼漂下拉铅座的长度,并剪铅皮,直到水面再次露出四目。

(注意:越接近所要的目数时,剪铅皮要越小)3、鱼漂再次下拉子线的长度(底钩到八字环的长度)4、挂饵垂钓。

优点:调漂迅速!缺点:若鱼钩和鱼饵的比重较大,而鱼漂的浮力小时,悬浮的上钩重量会把鱼漂拖入水中不止两目,情况严重时会造成双钩触底的,较钝。

第二种,利用双钩挂饵找底1、鱼漂下拉至半水看漂相。

(即便是上次一样的漂和一样的线组这一步也不能省,因为随着气温,水流等因素,每次水的密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2、双钩挂饵看吃漂情况。

若是原先水面露出四目,挂饵后露出两目,则双钩挂饵吃漂两目。

先调漂后找底的方法

先调漂后找底的方法

先调漂后找底的方法先调漂后找底的方法是一种常见的钓鱼技巧,适用于需要在水中找到鱼群的情况。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清澈的水域,其中鱼的位置不容易被观察到。

以下是使用先调漂后找底的方法的详细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确定打算钓鱼的水域,并收集关于该水域的信息。

了解水域的深度、水流情况、鱼群的习性和可能的饵料选择等信息对成功应用该技巧至关重要。

2. 挑选漂:根据钓鱼者打算使用的钓鱼方式和目标鱼种选择合适的漂。

漂的选择应该适合水域的深度和水流情况,以确保将鱼饵准确送到鱼群所在的位置。

3. 调节漂的位置:根据水域的深度,将漂调整到合适的深度。

鱼群一般分布在水域的不同深度层,通过调整漂的深度,可以找到靠近鱼群所在层的位置。

4. 控制线组:选择适当的钓线,根据预计的目标鱼种和钓鱼方式进行设置。

通常情况下,越细的钓线灵敏度越高,但也更容易损坏或被鱼咬断。

根据经验选择适当的线组并调整好线组的长度。

5. 投放鱼饵:选择合适的鱼饵,如蚯蚓、鲱鱼片、虾仁等。

根据鱼的活动区域,将鱼饵投放到靠近预计鱼群位置的水域中。

6. 观察漂的变化:一旦投放鱼饵,钓鱼者应该专注地观察漂的变化。

如果漂开始摇晃、下沉或偏斜,这可能意味着有鱼接近或吃了鱼饵。

这时,应稍微收紧钓线,以等待鱼咬钩。

7. 响应鱼咬:一旦漂移动或下沉,钓鱼者应迅速响应,以确保在鱼咬钩之前提前做好准备。

连续拉线、提竿或合适的收线方式都可以根据鱼的反应进行调整。

8. 找底:当鱼咬钩后,通过感觉钓线的状态来确定鱼群所在的深度层。

当鱼靠近底部时,钓线会变得松弛,并且鱼的扑腾和拉扯能够传递给钓竿。

通过观察和感觉钓线的状态,钓鱼者可以确定鱼群所在的深度。

9. 调整漂的深度:一旦确定鱼群所在的深度,钓鱼者可以通过调整漂的深度来确保钓饵处于正确的位置。

逐渐缩短或延长漂的深度,直到找到鱼群的最佳位置。

10. 动态调整:一旦找到了鱼群所在的位置,钓鱼者需要根据鱼的活动情况和钓饵的效果进行动态调整。

鱼塘底部淤泥较多,该如何钓鱼?

鱼塘底部淤泥较多,该如何钓鱼?

鱼塘底部淤泥较多,该如何钓鱼?淤泥就是那些老鱼塘常年不清塘,底部有厚厚一层臭泥的鱼塘。

该类鱼塘如果钓底不得法,很容易空军。

所以从找底、用饵和规避小鱼的角度,形成了今天的内容。

鱼塘底部淤泥很多如何钓鱼一、淤泥找底1、空钩找底半水调漂,调灵钓灵的前提下,我们空钩找底。

向鱼线上方推鱼漂,直至鱼漂超出所调目数半目或者一目的时候,此时底钩已经到底,上钩悬浮(以垂钓鲤鱼2-4个钩距为标准)。

此时的底已经比较精确,接下来是确保挂饵后双钩浮于浆层(烂泥)以上。

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搓饵在双钩挂饵,其结果是半水双钩会被直接压入水底,即使是添加了较大量雪花粉的情况下,双钩挂饵仍旧会陷于浆层里。

所以建议用拉饵。

双钩拉饵后,我们以调目为基础,观察挂饵后的双钩下压几目。

如果下压7目,而我们的调目是10目,此时说明我们钓3目半是底钩轻触底,上钩悬浮。

由于拉饵饵团时大时小,因此,我们钓4目或4目半可以保证底钩始终处于鱼塘底部。

这是因为,我们为因饵团大小不一造成的双钩重量变化预留了1目到1目半的活动空间。

2、玉米挂饵方法有时候我们用搓饵,调10目漂,双钩挂饵后直接将鱼漂拉黑。

此时我们只针对底钩挂饵称重。

如果底钩挂饵也是将鱼漂拉黑,可以采用上钩挂玉米的办法,使上钩始终处于浆层以上,上钩不被淤泥埋没。

如果底钩单独挂搓饵下压8目;去掉底钩饵料上钩挂玉米下压1目,由此可知,我们钓目可以是1目半或者是2目,确保了上钩始终在浆层以上。

二、用饵方法1、饵料一定要轻用搓饵在淤泥塘垂钓,饵料首先要保证轻。

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添加纯谷物,以自然商品饵的方式增加雾化效果和双钩到底后的剥离状态,确保浆层支撑力能够支撑饵料,使双钩都处于浆层以上。

一种简单验证的方式是:如果明确判断窝子有鱼,但就是不咬钩,此时钓友们就要饵料状态为解决对策,确保双钩饵料能够被鱼儿看到和吃到。

再比如添加雪花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具体添加的量需要依据鱼情和水情判断。

如果鱼口非常快,此时雪花粉添加量应该小,因为双钩饵料能够被鱼儿吃到,注重钓饵味型是关键。

作钓黑坑如何准确找底和判断鱼类泳层

作钓黑坑如何准确找底和判断鱼类泳层

作钓黑坑如何准确找底和判断鱼类泳层一、选择合适的钓法,准确找底钓黑坑和打竞技一样,找底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我们在找底时主要是看水底有没有酱层,这直接决定钓饵的形态及钓法的运用。

在水底没有酱层的情况下,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是下钩塘底,上钩触底,钓饵以松散状态为最佳。

所谓“松散”的标准是用三根手指用力捏饵料即可捏成球,把钩包在其中再抛到水底后,钓饵在1分钟之内便会化散成一堆,此时鱼钩就埋在饵料当中。

松散的饵料和诱饵在形态上完全一致,可以降低鱼儿的警惕性,尤其对于那些滑口鱼特别有效。

在水底酱层比较厚的“天坑”施钓时,我们则要“调高目,钓低目”,要确保双钩完全高于水底酱层的厚度,否则钓饵被酱层所淹没,鱼儿只能闻到饵料的味道却找不到饵料在哪儿,自然就不会咬钩了。

检查水底有没有酱层的方法是空钩半水调标露出水面1目,再上推浮标露出水面4目,直至下钩完全到底后,再在下钩上挂一块比重大的饵料,其重量要大于浮标剩余3目的浮力。

如果水底有酱层的话,露出水面的标尾目数会少于4目。

酱层越厚,标尾下沉得越多。

二、根据鱼类的趋温性判断它们的泳层变化我们在春、冬两季施钓应选择上升较快的水层下竿,在连绵的小雨天或是天气闷热时突然下了一场阵雨之后,我们就应该采取钓浮的方法。

夏、秋两季气温较高,鱼儿一般会潜入深水区纳凉,在这个季节夜钓的效果会好很多。

此外,如果垂钓时间较长,鱼情变化难以掌控,我们就要根据情况适时变换钓法。

我们可以尝试时而钓底,时而钓浮;时而钓远,时而钓近。

在新鱼不开口或口轻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把钩子和线组都换成小一些的,饵料状态也应调整得相对软黏一些。

此外,我们应尽量选择一支行程长一些的浮标,这样有利于给水下的鱼儿一个捕捉的信号。

钩饵到底之后也可以适当地逗一逗,千万不要拘泥于一种钓法不知变通。

挑战黑坑要有清晰的判断及认识。

钓鱼本身就是个摸索的过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钓法,凡是黑坑中的高手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

这种秘籍或在于饵料,或在于线组,但从跟比上讲,其实就是他们把鱼情摸透了。

浮漂的调钓原理与精确找底法

浮漂的调钓原理与精确找底法

浮漂的调钓原理与精确找底法底钓鲫鱼时精确找底是浮漂反应鱼讯的首要前提,新钓友们刚开始接触台钓时候基本上都是从调漂中入门,调四钓二是大家所熟知的调漂方法,但渔情变化多样,水底深浅不一,浮漂的种类繁多,只掌握一种调漂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的了解浮漂调钓的原理,你的浮漂实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要精确的调好一支漂,我认为有一点非常重要,要知道钩重,还有饵重,只有知道这一点,才能精准的计算出双饵在水底的状态,从而针对不同的渔情将钓鱼调整到最理想的状态,使钓手能准确的判断浮漂语言,把握扬竿的最佳时机。

下面以拉饵调漂找底,来详细解释浮漂调钓的原理,大概分为以下几步:1、测水深,确定钓目2、称钩饵重量3、根据钓目计算双饵在水底状态以调五钓二为例子。

第一步:半水调5目1、大铅到底,浮漂所露出水面目数到铅坠上端即为水深2、再将浮漂往下撸一个子线距离加20公分,再修剪铅皮,使浮漂露出5目调目完成。

调漂尽量靠近水底,这样水深浅的密度变化和水线的长度变化对漂的影响最小。

第二步:测钩重,饵重1、确定钓目以后,挂上双饵,假设浮漂此时露出1目,即双饵总重4目,也就是单饵为1目。

称饵重最好重复多次,拉出的饵大小要尽量一致。

2、不改变钓组其他条件取下双钩,此时浮漂所露目数减去调目即为钩总重,即单钩重1目。

第三步:计算不同钓目情况下双饵在水底的状态计算公式:调目-双饵重=钓目-水底承担力1、调五钓二经过以上步骤得出所需的钩饵重后,挂上双钩,饵,将浮漂往上撸,直到所需要的钓目,两目。

此时通过计算,调目(5目)-双饵重(4目)=钓目(2目)-水底承担力,得出水底承担1目。

也就是下钩轻触底上钩悬浮,此时为最灵状态,用最下面一颗太空豆记录。

2、调五钓五调目(5目)-双饵重(4目)=钓目(5目)-水底承担力,得出水底承担4目。

下钩饵总重3目完全由水底承担,上钩承担1目。

即下钩饵躺底,长子线弯曲,上钩饵轻触底。

3、调五钓七调目(5目)-双饵重(4目)=钓目(7目)-水底承担力,得出水底承担6目。

调漂记住这三句顺口溜,调漂再也不是难事

调漂记住这三句顺口溜,调漂再也不是难事

调漂记住这三句顺口溜,调漂再也不是难事放长假期间正是外出钓鱼的好时候,不出门钓几次鱼这个假放的是不完美的。

有句老话说的好,不要因为正经事耽误了钓鱼!外出钓鱼就需要调漂,今天继续介绍下调漂,汇总了一点调漂的顺口溜,稍微做个解释,希望能帮助到对于调漂还在迷惑的钓友。

毕竟台钓的调漂太复杂,没有一定的功底是绝对不行的,不过没什么捷径,主要还是多尝试,想明白了里面重力、浮力、水底支撑力,那调漂也就没任何难度了。

一、单饵调票顺口溜:挂饵半水调N目,去饵漂稳是调目;下移灵敏上移钝,不灵不钝钓N几目。

这是关于单饵调漂的顺口溜,要说野钓中比较实用的钓底调漂方法,挂单饵调漂应该算是最实用的。

因为挂单饵调漂追求的是双饵到底,具体来说是一饵躺底,一饵触底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我们在野钓钓底的时候称之为不灵不钝,上拉浮漂变钝,下拉浮漂变灵。

顺口溜中的“N目”指的是半水单饵的目数,比如半水挂单饵调3目,那钓3目的时候就是一饵躺底一饵触底的状态。

去掉单饵后看看空钩目数,这个目数就是我们常说的空钩调目,这个目数也要记住,是饵料化掉以后浮漂的目数,到了这个目数说明需要换饵了。

二、关于找底顺口溜:挂饵半水是N目,上拉浮漂来找底,漂目N 目饵触底。

找底是众多新手搞不清楚的问题,至少搞不清楚是找底后是单饵到底还是双饵到底,甚至还有部分新手找底都找不到的情况。

其实找底非常容易,半水调好的浮漂,找底到目数大于半水的目数,线组肯定到底了。

不过这个顺口溜解释起来就有点复杂了,跟调漂方法有非常大的关系。

1、空钩调漂,空钩找底如果空钩调漂,空钩找底,方法就是空钩半水调N目,然后上拉浮漂找底,钓目大于N目则下钩到底。

那如何判断双钩到底的目数呢?其实目数就是去掉鱼钩后的目数,也就是无钩调漂的概念,双钩失重的目数,就是双钩躺底的目数。

2、空钩调漂,挂饵找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调四钓二就是其中的经典。

比如空钩调4目,挂双饵是2目,这个2目就是上面说的N目,挂饵目数可以理解为挂饵调漂,也可以理解为空钩调漂后称饵重。

海竿自动找底钓法的原理

海竿自动找底钓法的原理

海竿自动找底钓法的原理海竿自动找底钓法是一种钓鱼技巧,主要适用于深海或海底环境下的钓鱼。

它通过调整鱼钩的重量,使鱼线在海水中自动下沉到底部。

一旦鱼线到达底部后,钓鱼者就可以感受到其重力,并开始慢慢收线。

这项技术的原理是建立在冯氏系数和重力势能的基础上。

冯氏系数是指抗力的一种度量,它与物体的形状和运动速度有关。

当钓鱼者将鱼线放置在海水中时,鱼线会受到来自海水的阻力。

通过调整鱼钩的重量,可以使鱼钩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更大,从而将鱼线拉向底部。

这样,鱼线就可以快速下沉到底部,而不会被海流或风浪的干扰影响。

同时,重力势能也是海竿自动找底钓法的原理之一。

当鱼线下沉到底部时,它会获得一定的重力势能,即通过高度差转化为能量。

这使得鱼线变得紧张并保持在底部,以防止其被水流或其他力量扯断。

当钓鱼者感受到鱼线变紧时,就说明鱼线已经触碰到底部。

海竿自动找底钓法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正确选择鱼钩的重量。

过重的鱼钩会使鱼线下沉过快,可能会在触及底部前就被拉紧,并容易扯断。

相反,鱼钩过轻则可能无法使鱼线快速下沉到底部,也无法保持在底部,无法有效钓到鱼。

因此,钓鱼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鱼钩重量,以使鱼线能够顺利下沉到底部,并保持在该位置。

此外,海竿自动找底钓法还需要钓鱼者根据海底情况和鱼种特点选择适当的钓点和钓饵。

海底的地形和底质会对鱼的分布和活动有一定影响。

选择合适的钓点可以使钓鱼效果更佳。

同时,钓饵的种类和大小也会影响到钓鱼结果。

不同种类的鱼对食物的偏好不同,合适的钓饵可以吸引更多的鱼咬钩。

总的来说,海竿自动找底钓法是通过调整鱼钩的重量,使鱼线在海水中自动下沉到底部。

这是基于冯氏系数和重力势能的原理。

正确选择鱼钩重量、合适的钓点和钓饵也是实施该技巧的关键因素。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原理和技巧,钓鱼者可以提高钓鱼效果,增加钓鱼的成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饵找底
拉饵钓是我们在钓鱼的时候常用的钓法,垂钓鲫鱼鲤鱼都会用到。

钓鲤鱼的时候因为鲤鱼的摄食习性是拱食,所以即使饵料陷入池塘中的虚底问题也不大(钓浮时另论);但鲫鱼是不会到泥层里拱食饵料的,只是少部分小鲫鱼会到浑浊层里很浅的位置进食,大鲫鱼正常的时候都是在离水底20~30工分的位置活动。

钓这种鱼的时候找底变的很重要。

一般都是先挂饵找到池塘的底,然后再从吃口的变化上寻找鱼的底。

拉饵钓底的时候找底比较讲究。

因为拉饵入水后饵的溶散较快,到指定钓目后饵重已减少大部;还有就是我们使用拉饵的时候饵的重量一般都做的很很轻,这样我们在钩饵入水浮标到位后饵到达的位置并不一定是水底。

拉饵找底的时候经常找不准,水越深表现的越明显。

下面简单说说拉饵找底,以台钓刚传入时的调四钓二为例,画了些简图和大家一起分析。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首先我们空钩半水的时候通过加减铅皮调到四目。

这个是大家都能做到的。

这里要注意的调标的时候离底不要太高,十几工分左右为好,这样水的密度变化不大,对浮标受到浮力
造成的影响小。

调钓会准确些.
然后我们开好饵,搓饵找底,使浮标露出水面2目
这时要记得固定最下面的那一颗太快豆。

这颗太空豆是我们找到的你的浮标垂钓时下拉的底限。

即使拉饵的时候浮标到位后不是两目也不要动这个点。

因为搓饵与拉饵饵重差异的关系,很可能你在浮标这个位置的时候用拉饵钓底,浮标到位后不是两目,更可能是多于两目,即使是这样也不要再下拉浮标,这个时候你如果根据鱼口判断钩饵的位置不对,如果想继续钓底,那你能做的只是上推浮标,下拉的时候一定是钓得离底越来越高了,失去了钓底的意义!拉饵钓底的时候这个最下方的点千万记得不要动。

然后再搓饵抛竿,上推浮标,直至使浮标露出水达到4目。

这时你的浮标在水底钓搓饵的时候是不灵不钝的状态,但钓拉饵就不一定是了,所以为了确保钓底的实现,我们需要再把你的浮标上推一只半钩子的距离(这是钓底的时候双钩的钩距),如果你的双钩距过大,要上推2到3个钩子的距离,这时固定上边这颗太空豆。

好了!底的范围我们找好了!!最上和最下两颗太快豆之间的位置我们在拉饵钓底的时候都可以钓,一般根据你的饵来决定浮标的位置。

如果你的饵做的较重要钓得灵些,也就标座是贴近下边的那颗太空豆,如果饵做的比较轻,就要钓得钝点,标座离最上边那颗太空豆
近些!!
之所以要找出一个可钓的范围,是因为无论我们搓饵钓还是拉饵钓,你根本无法真正的知道你的钩饵在水底的确切状态,只能是凭经验知道个大概的样子。

搓饵的钩饵入水后溶散的较慢,我们还可以根据你对浮标的了解相对比较准确的调整浮标的位置来确定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拉饵就不同了,饵一入水马上就开始雾化散落,到底后更无法知道剩余的饵重了,掌握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变得更难。

所以我们在拉饵钓底的时候要调出个调钓的范围!现在的竞技圈里,能确切的知道自己的饵到水底后几秒雾化到剩下多少的人为数并不多!应该说整个钓鱼圈里也只有很少的几个高手能达到这种地步,所以我们在钓鱼找底的时候都是大致的找底后根据鱼口的变化来确定钩饵要放的位置。

希望以上的心得能对钓友们的日常垂钓和竞技比赛有一定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