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好人配好家,好家好人创.doc
五好家庭事迹材料5篇

五好家庭事迹材料5篇五好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篇1“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
”诸葛俊豪老师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准则,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经营家庭,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工作上,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得到了家长和同事好评,也得到了领导的一致认可。
生活中,她爱着家人,关心他人,热心公益事业。
同家人一起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
大家都赞赏她,夸她是一个好老师,好妻子,好媳妇,好母亲。
她的家庭更是人人称赞的“五好家庭”。
生活上,他们夫妻相濡以沫;工作上,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着。
丈夫工作回来晚了,妻子总会为丈夫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
在爱的滋润下,一个可爱机灵的儿子出世。
孩子的来临,既给他们带来了为人父、为人母的幸福快乐,也增添了生活的琐碎和烦恼。
诸葛老师一边忙着教育教学工作,一边还得为呵护儿女,幸福地忙碌着。
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诸葛老师夫妻俩知道他们不能给予孩子全部,但是他们也知道一个优秀的、安逸舒适的家庭环境,能给孩子心灵带来无比的快乐。
诸葛老师的孩子就是沐浴着这样温馨的气氛长大的。
十年来,夫妻俩即使有了小矛盾,都是在默默地化解着!从未在孩子面前吵过、闹过。
诸葛老师知道身教更重于言教,一直都在以身作则。
平日里,他们夫妻俩非常注重严格的要求自己,用心关爱着身边的人。
诸葛老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一如既往地默默奉献着,努力工作着!她常说:“教孩子六年,得管孩子们六十年!”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
像母亲一样疼爱着学生,教育着学生。
诸葛老师常在工作之余,和孩子自己谈心、嬉戏,同孩子的家长讨论、交流!诸葛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也是同事们心中的好朋友。
学校的年轻教师较多,为了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诸葛老师经常与年轻的老师交流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教材的处理、教案的编写、学生的管理等方面对这些年轻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
五好家庭先进事迹(6篇)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5篇

五好家庭先进事迹(6篇)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5篇(篇一)兴家业传家风有滋有味过人生某某、某某夫妻二人是某某县某某街道某某社区居民,40多年来,他们夫妻同心,经营着和谐美满的家庭,餐饮事业也做得风生水起。
如今她们事业有成,儿子、儿媳好学上进,孙子、孙女活泼可爱,成为人们羡慕的幸福家庭。
某某原来是粮食企业的一名普通干部,1993年下岗后开了一个小吃部,1995年创立了“利勃美食城”,现在餐厅面积已扩大到400平方米,雇用员工20多人。
生活条件好了之后,某某将公公、婆婆接到家中,抽出大量时间照顾他们。
婆婆身体不好,被确诊是肝癌后,因为婆婆患心脏病和高血压,医生建议回家静养保守治疗。
某某不甘心如此,她对丈夫说:“宁可让妈妈在手术台上试一试,也不能试都不试就默认了医生宣布的死刑,这样我们没有遗憾。
”婆婆终于安全的下了手术台,漫长的化疗痛苦又折磨着婆婆,某某就到处寻求偏方来减轻婆婆的痛苦;婆婆生活不能自理,某某就“昼夜侍,不离床”。
一年以后,婆婆离开人世。
婆婆的去世对公公打击很大,后来公公也得了肝癌去世。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某某夫妻双双病倒在床,儿子、儿媳床前床后细心照料,夫妇俩才逐渐好起来。
某某年,某某喉部做手术,儿子、儿媳一直陪伴在旁,直到某某康复。
亲友、邻里看在眼里,夸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某某一家热衷公益事业,坚持多年做善事。
残疾妇女董连琴,高位截瘫,带着孩子,生活特别困难,某某连续多年来送钱送物帮助她。
妇女李全荣,丈夫去世,大儿子智障,小儿子刚上小学,每逢开学某某都送去学费、学习用品,平时还经常送米面和生活用品。
某某一家还资助了6名贫困学生。
每逢社区公益捐款、捐资助学,某某家都积极参与,年捐款物在万元以上,捐资总额近20万元。
社区的许多商户在某某的带动下加入慈善公益的行列。
某某深知长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夫妻俩的熏陶下,儿子、儿媳不断学习餐饮企业经营管理,现在已成为美食城的经营主力。
五好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

五好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五好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一、五好家庭评比条件1、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2、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3、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4、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5、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二、五好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
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好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五好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1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陈世荣老师一家。
多年来该家庭,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创建和美环境。
一、尊重老人,孝敬父母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在他的家庭成员中,有三位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年老体弱个个患有慢性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陈老师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有时间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
在老人生病期间,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幸福。
陈世荣老师的父亲其实是他的继父,今年已有84的高龄,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药,只要天气一变冷,吃药就不行了,需要打吊针输液治疗,年年如此,村卫生院治不好,就来到滁州二院。
年老的父亲看到58岁陈老师为他治疗花去了大量的工资,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而忙于生计时,竟然主动放弃治疗,不愿意去滁州治疗。
每当这个时候,陈老师总是耐心劝导她。
就在XX年的3月份,他父亲的病又加重了,在村卫生院看了十几天也不见好转,可父亲怎么也不愿意去滁城治疗。
这时陈老师从亲友借了600多元,强行将老人扶上车送到滁州二院,经过治疗病情现在大有好转。
五好家庭事迹材料

五好家庭事迹材料五好家庭是指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促进家庭和谐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优秀家庭。
下面以材料的形式介绍五个五好家庭的事迹。
家庭一:张家,传承优秀家风张家是一个世代农民的家庭,父亲张光明从小就教育子女要讲义气、尊重长辈、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一直从事虾稻综合养殖,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张光明总是懂得感恩,并将这些优秀家风传承给子女。
如今,张家的三个孩子都成为了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帮助乡亲脱贫致富,张家也因此被评为五好家庭。
家庭二:李家,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李家是城市中的一户普通家庭,他们的家风是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李父李母都参加城市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团队,经常为孤寡老人送菜、送粥,并到乡村小学教孩子们爱国情、礼仪、助人为乐等知识。
李家的孩子李小明也加入了青少年志愿者团队,经常参加环境保护、扶贫助学等活动。
李家不仅传承家风,也在社会上发扬家风,被社区评为五好家庭。
家庭三:王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王家是一家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凭着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家风,王家一直保持着家庭的和谐。
老一辈的家庭成员尊重年长者,孝敬父母,而年轻一代悉心照料孩子和父母,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和谐。
王家的精神风貌被社会各界认可,被授予五好家庭的荣誉称号。
家庭四:陈家,全家欢乐奉献社区陈家是社区中一个非常团结和谐的家庭,全家人都热爱社区,乐于奉献。
陈父是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团队长,经常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困难,组织各种文艺活动。
陈母是社区妇女委员会的副主任,致力于妇女儿童优先发展工作。
而陈家的儿子和女儿也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家庭形象,被社区评为五好家庭。
家庭五:刘家,教育子女心系社会刘家是一户教育子女方法得当的家庭。
刘父刘母注重孩子的教育,他们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业,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有责任感、有爱心、关心社会的品质。
在家庭教育中,刘父经常给孩子讲述社会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实用15篇]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实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372d9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01.png)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实用15篇]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在某某局某某分局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他们尊老爱幼、热心助人;他们礼让邻里、团结互助;他们教子有方,精心培养下一代。
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却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受到单位邻居的一致好评。
他们就是某某民警某某、一家。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丈夫,曾动情地说:“家是我爱的港湾,家是我前进中温柔的臂膀……”。
200x年,别人的撮合下,他与美丽大方的通化姑娘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随着孩子的出生,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20某某年,由部队转业到地方,被组织分配到通化市公安局二道江区分局山下派出所担任一名社区民警。
方海波是一个有极强工作责任感的人,基层工作又事务繁忙,他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地为单位和群众服务,双休日很少休息,晚上经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有时单位加班,十天半月也回不了一趟家。
出色的工作表现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他也因此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社区民警”。
二、身体力行,弘扬家庭美德在日常的生活中,夫妇倡导男女平等,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上有年级较大的岳母,下有自己的儿子和正他家度中学多年的外甥,她对老人是经常嘘寒问暖,使其身心健康,乐观开朗,健康长寿。
这两个一大一小的孩子,在夫妇的影响下,也养成了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良好习惯。
夫妇很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让他们努力学习,并经常进行辅导,他们常说:“教育子女,先成人,再成才,最后再成功”。
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狭隘的,可某某夫妇一家人却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
夫妇一家一直乐于助人,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夫妻俩一定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别人帮助。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0篇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五好礼貌家庭事迹材料(一):**,女,1964年出生,是**村一名普通的农民,她的丈夫现担任村党总支书记。
一向以来,她们夫妻二人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老人、夫妻、小孩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美满,把小家庭安排的井井有条。
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用心进行,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爱党爱国、诚实信用她丈夫礼貌,有着多年的党龄,且一向在村里工作,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用心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
全家人遵纪守法,而且用心帮忙和教育村违法人员改过自新、重新作人。
慎诺守信是该家庭的传统美德,也是邻里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
二、爱岗敬业、用心奉献礼貌在职这些年,他兢兢业业,克已奉公,工作中既勤勤恳恳,又坚持原则,较好地配合了镇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带领**村多次取得镇年度考核前五名的好成绩,并且两次获得县级优秀村班子称号。
家中其他人也能自谋职业、自食其力,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
三、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
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在家庭。
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忙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四、尊老爱幼、重视学习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
对兄妹的子女,他们均视如己出。
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爱幼。
车上,经常给老人或病人让座;用心帮忙村里需要帮忙的孩子,并经常教育子女,要尊重老人,礼让别人。
该家庭的思想较为开明,对一些不礼貌的陋习十分反感,遇到婚嫁丧事基本能做到移风易俗,不铺张浪费。
同时,该家庭有着勤俭持家的传统,不会因为追求时尚而乱花钱。
由于丈夫业务工作的需要,该家庭学习氛围较浓。
五好文明家庭主要事迹(精选7篇)

五好文明家庭主要事迹(精选7篇)五好文明家庭主要事迹篇1谷立英是冯家坡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丈夫亓传国是一名社区干部,儿子亓鹏,儿媳段崇双,还有一个可爱的孙女雨桐,婆婆79岁,公公87岁,他的家庭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夫妻俩尊老敬老、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邻里称赞,是社区公认的“最美家庭”。
邻里团结夫妻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夫妻和睦,志同道合,是维护整个家庭的关键,也是家庭中第一位的美德。
结婚二十多年来,谷立英和亓传国一直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
生活上共同承担家务劳动,一方比较劳累时,另一个就主动做家务,减轻对方的压力。
生活中难免磕磕绊绊,两人也有意见不一的时候,但两人一直秉承着对家中的事要先商量、先沟通之后再作决定的原则,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求同存异,解决问题。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同楼就是亲人。
真心待人是谷立英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串门走访,做到互通信息,互相帮助,有困难互相关心,有病痛凶灾,互相看望慰问。
尤其是亓传国作为一名村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更是时刻关心邻里间的关系互动。
他总是说:“旧村改造让老百姓都住上楼房了,离得近,住的好,但不能让人心变远了。
现在大家都不缺吃、不缺喝,在经营好个人家庭基础上,也要维护好邻里的关系。
不能出门一把锁,进家关起门,相互很少往来,这样就使得邻里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生活中也就少了一份乐趣。
”谷立英和亓传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的邻里,常见面、常走动,相互帮帮手,邻里之间和谐融洽。
孝老爱亲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谷立英一直都实践着做人的本分,待公公、婆婆如自己的父母般孝敬。
公公婆婆都在老年公寓居住,谷立英每天都要过去帮助老人做家务,边做家务边与婆婆聊天,沟通感情;凡事也多向他们请教,听取意见,总是变着花样的做公公婆婆喜欢吃的饭菜,让老人吃好吃高兴。
走进老人的屋里,就会发现居室卫生整洁,各种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通用10篇)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通用10篇)特点鲜明地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
事迹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
这是由事迹材料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所决定的。
以叙写先进事例为旨要。
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
事迹材料所要体现的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特定的时代特征都要通过叙事予以展现。
具有较强的触发力和感染力。
事迹材料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
要达成此目的,首先要吸引读者,感染读者。
这就要求事迹材料要具有较强的触发力和感染力。
区别事迹材料与先进典型材料:先进典型材料包括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
事迹材料是先进典型材料下属的一类文体。
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事迹和成绩为主要内容,侧重于“做了什么”;典型经验材料以先进对象的经验和做法为主要内容,侧重于“怎么做”。
事迹材料可分为个人事迹材料和集体事迹材料,而典型经验材料主要指先进集体经验材料,实际中很少有先进个人经验材料。
事迹材料和人物通讯:事迹材料属于公文文体,人物通讯属于新闻文体。
事迹材料对于本系统本部门实际的针对性更强,事例叙述更为实用。
事迹材料的语言朴实、庄重,人物通讯的语言生动、形象。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通用1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材料可分为集体事迹材料和个人事迹材料。
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儿女热情礼貌健康上进,邻里相处融洽和睦,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同志及他的妻子、儿女一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好人配好家,好家好人创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好人配好家,好家好人创都说当好人难,当一个大家都竖起拇指说好好人更难,而他是不折不扣村子里老少爷们投票选出来,他就是长白县金华乡十七道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仇德福。
1972年5月出生他,兼具朴实、和善、勤劳等高贵品质。
多年来,他悉心照顾岳母和岳母父亲,为两位老人打造了愉快安详晚年。
他对待亲戚也是倾尽全力帮助,多年帮助身患癌症连襟杨风宽,农活一手包,他所作所为在全村受到群众赞扬。
在5月15日举行2016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暨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仇德福家庭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称号。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1996年,24岁仇德福与同村女青年高淑英喜结连理,他看中就是高淑英善良、勤劳、本分。
婚后他们互敬互爱,孝敬双方老人,在同村人眼里她们是模范夫妻。
然而,结婚不到两年,岳父病逝,高淑英娘家顿时失去了经济支撑,岳母还要带着岳母父亲一起生活,孤苦感觉不知不觉笼罩着两位老人。
仇德福见此情景,心生不忍,平时就和妻子高淑英说:”家里事你可以放一放,我来干,你多去咱妈家看看她,缺钱就和我说,家里新打豆油带上两桶,还有鸡蛋也都拿去。
咱们年轻,少吃点无所谓。
”听到这些话,高淑英不自觉感动了,虽然没有言语表达,但心里却留下了深深感激。
高淑英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照顾老人,这样两边跑生活也维持了没多久,2001年一场大雨让岳母家旧房子实在住不了人了,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地上盆盆罐罐都摆满了。
仇德福和高淑英两口子再也坐不住了,说什么也要把老人接到自己家去,岳母不好意思,老观念她认为不应该去嫁出去女儿家添麻烦。
为了能让老人安心住进去,打消岳母顾虑,仇德福借助泥草房改造政策,在自家旁边盖起了新房,让岳母和岳母父亲住了进去。
自从把两位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照料,这一照顾就是十几年,直到岳母去世,他依旧照顾岳母父亲。
照顾患病岳母尽心尽责2006年岳母身体出现不适,仇德福、高淑英两口子带着老人家到长白县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被检查出患有糖尿病。
此后,仇德福便嘱咐高淑英:”对于咱妈饭,你就费心点。
”高淑英每次看到仇德福照顾岳母比对待自己母亲还要上心,更加坚定了她要与丈夫过好这个家信心,她相信嫁给这个有情有义男人是她这辈子最正确选择。
仇德福与高淑英尽心尽力照顾着岳母,然而在2007年,岳母又被诊断出患有白内障,眼睛视力更加不够用了。
为了避免岳母受伤,仇德福和高淑英不用老人帮忙干一点活,有时候老人帮忙喂鸡喂狗被小两口看见了,老人就会挨仇德福一顿唠叨。
2011年,老人视力严重下降,已经影响老人正常出行,仇德福和高淑英商量把家里积蓄全部拿出来给老人看病,他们想要带老人到通化做白内障手术,老人怕花钱不去,但禁不住小两口劝说就同意了。
安排好老老丈人,两口子带着岳母踏上了通往通化火车。
在住院期间,仇德福、高淑英时刻陪护老人,把岳母照顾得很周到,没有让老人感觉到一丝不悦。
老人眼睛术后行动不便,仇德福就用他那单薄却坚实臂膀抱起老人再放到轮椅上,推着老人散步,只要是有利于岳母身体快速恢复方法他都努力去尝试。
老人被女儿女婿孝心所感动,发自肺腑说:”我不仅有个好闺女,还有个好儿子,你们两口子真是我前世修来福。
”陪伴百岁老人安享晚年仇德福照顾岳母直到老人69岁去世。
岳母父亲今年已经103岁高龄了,如今老人身体还算健康。
老人在仇德福家生活这十几年,仇德福夫妇从没给老人眼色看,从没让老人受半点委屈。
高淑英给老人擦洗,仇德福则给老人换衣,一家人总是开开心心吃饭唠家常,从未因为某事红过脸。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他以实际行动真正践行了这句话。
患难与共重塑患癌连襟生活信心对待老人如此,对待亲戚也一样。
2006年连襟杨风宽被检查出患有肝癌,仇德福和高淑英一边安慰他,一边悄无声息扛起了他家所有农活。
春天抓紧忙活完自己地里农活后,马上开始帮杨风宽家种地,两口子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有时手头宽裕一些,就帮忙买点生活用品。
每次赶集给自家买点菜同时也给杨风宽家买些,用仇德福话来说就是”能帮一点是一点吧”.言传身教印证父母是孩子最好老师在这个父慈子孝家庭里,仇德福、高淑英夫妇在教育子女上也是管教有方。
他们教导孩子不论将来生活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要做一个正直、诚信、有良心、有爱心人。
孩子们耳濡目染父母善行善举,习得并发扬了父母优良品质,生活中她们也是这么做,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孝顺长辈。
大女儿每逢节假日放假从县城学校回家,当她看到父亲仇德福与母亲高淑英扛着锄头到地里干活,她都会主动承担起做饭、洗衣这些家务活,照顾姥姥和老姥爷。
7岁小女儿则跟着仇德福、高淑英到木耳地玩耍,当夫妻俩看到小女儿在一朵一朵采摘木耳放到桶里时,心中不禁为之震惊,姑娘年纪不大就知道帮父母亲干活了。
仇德福、高淑英这对携手同行二十年夫妻,虽然不善言谈,但是他们却用大爱包围着身边老人、子女、亲友、邻里,他们用好心做好人办好事,用自己善言善行感染着身边每一户家庭。
他们身体虽然单薄瘦削,但他们默默付出、从不贪图索取品质,却让他们看起来是那样高大,祝好人好家一生平安!学院十佳青年教师先进事迹材料(一)甘为人梯、潜心研究——唐XX【个人简介】唐XX,男,1982年7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XX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教研室副教授。
从2010年6月博士毕业到XX工程学院任教,四年来专注于科研与教学,兢兢业业。
他严于律己,在日复一日工作中,使爱岗敬业成为一种平凡习惯和日常标准。
他工作得到了社会与学校肯定与奖励,先后荣获校“科研积极分子”、“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主要事迹】唐XX作为学校引进博士人才,入校以来潜心埋首科研工作。
为了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他经常利用晚上和假期来查阅资料、整理文献与写作。
在别人欢愉暑假、寒假,正是他最忙时候。
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钻研和努力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
2011年获得了“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12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XX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在研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5项。
在EI 期刊发表论文2篇,CSSCI收录期刊2篇,北大核心期刊1篇,EI会议检索6篇;作为第二作者参与编著出版专著1部,该成果荣获XX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三字经云“教不严、师之惰”,没有教不会学生,只有教不好老师。
唐XX第一次接手课程是讲授“运筹学”,这是一门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数学类课程。
他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门课程意义和作用,并提出了让学生学起来觉得有用、有趣、有底教学新理念,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新模式。
该门课程获得了2012年校级教学评估优秀。
唐XX还担任着11市场营销两个班班主任工作。
他积极参与班级学风建设月活动,推动班级良好学习氛围形成,积极鼓励学生考研,加入考研聊天群,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了3名学生申报校级科研训练项目,所在班级有两项创业项目入驻校创新创业园,其中一位同学项目成功孵化,已正式注册成为企业。
所带班级课堂到堂率平均在93%以上,四级一次通过率在50%以上。
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次,国家励志奖学金7人次。
班级获得校级五四红旗班级和学风建设月先进班级等多项表彰,班主任年度综合测评考核都在良好以上。
春蚕无言丝为证,在高等教育这块丰饶土壤上,唐XX收获着幸福和微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唐XX正以他坚实脚步,执着前行。
滴滴汗水泽桃李,点点心血育人才——阚XX【个人简介】男,1982年10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XX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2011年博士毕业到XX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任教,2年多来坚持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先后获得XX工程学院第十三届挑战杯优秀指导老师称号、XX工程学院2012-2013年度优秀班主任称号、XX工程学院2013届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XX工程学院2013年度年终考核优秀、XX工程学院2013年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其专著获得XX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出版资助。
【主要事迹】作为教师,阚XX认真备课,每个专题他都精心编写讲课。
他经常引用案例作解释,这样既吸引了学生们注意力,又能更好让同学们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
作为国贸专业年轻博士,学生常常提各种问题,包括学习、感情、考研、就业等,他都会一一提供参考意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择业观。
自2011年9月,他担任2009级财务管理5班专升本班主任,他不但关心学生生活、学习,更重要是关心学生是否懂得怎样做人。
例如对班上患有抑郁症学生,他曾多次帮助她调解与宿舍其他成员矛盾,多次去宿舍与其谈心,找其室友谈心交流。
同时为这位学生考注册会计师证做指导。
他经常利用班会和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模糊认识,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并在班内积极开展理想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教育活动。
最终,班级就业率达100%,就业质量高,有三分之一学生考上研究生、公务员和国有企业单位。
在科研方面,他以身作则,遵守科研道德规范。
主动申请各类课题和撰写论文,自入校2年多来,他一直潜心学术。
2年多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字数已有60万字。
共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20篇,权威期刊和CSSCI期刊12篇。
出版A类专著1本,是学校唯一纳入了XX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专著。
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课题10余项。
此外,在他还主动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和科研训练计划,发表了相关论文,获得了“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阚XX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与学生们为伴,为友,将自己一腔热情奉献给课堂。
正是真诚地付出,让他赢得了学生尊敬和爱戴。
学院十佳青年教师先进事迹材料(二)孜孜以求,尽善尽美——初XX【个人简介】初XX,男,1980年6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XX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XX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学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委员;车辆与动力工程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车辆工程教研室主任;XX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XX省汽车工程学会会员。
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了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等车辆工程专业主干理论课程及实践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学科建设及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曾获XX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XX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XX工程学院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XX工程学院评建工作积极分子、XX工程学院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主要事迹】初XX积极进取,孜孜以求,教书育人,以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始终把自己事业和教书育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勤奋工作。
他把“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作为自己座右铭,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师生赞扬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