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的童话 -山楂树之恋
论叶圣陶童话“成人的悲哀”的开创性

论叶圣陶童话“成人的悲哀”的开创性叶圣陶是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与文化教育家,他倡导将儿童文学打造成为一门自主、自觉、自信、自立的文学门类,并提倡在儿童文学创作中加入教育因素,追求文学的人文价值。
他的作品深受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并为他赢得了无数读者的爱戴。
其中,他的童话《成人的悲哀》更是被誉为开创自由散文童话的开山鼻祖,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篇开创性的童话吧。
首先,叶圣陶在《成人的悲哀》中突破了传统童话的故事结构,故事中不再是冠冕堂皇的王子与公主,而是一个普通的农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而且,故事刻画的不再是他们生活的童话似的奇幻王国,而是生活在中国北方农村的一家人,这种解构式的写作手法,在当时的童话文学中是非常新颖的,彰显出叶圣陶的大胆和创新精神。
其次,叶圣陶在《成人的悲哀》中揭示出了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借助故事案例展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的贫穷和压迫,更是通过故事悲惨的结局告诉人们,仅仅对待农民的流血和牺牲,是对整个国家的残忍和愚蠢,叶圣陶给读者带来了对于当时中国农村现实生活的启迪和警醒,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宣传的作用。
最后,叶圣陶在《成人的悲哀》中唤醒了人们的人性,故事中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带领人们担起爱与责任,进而成为社会的责任人和社群的主人。
他的独到的见解和超前的思想,表明故事中不仅吸引着幼儿童的喜爱,同时也让成年人读来会有不同的领悟及启示,让人们对自己的处世态度有了很好的反思。
总之,叶圣陶的《成人的悲哀》是一篇开创性的童话文学作品,通过对于传统童话故事结构的突破,对当时中国农村现实生活的揭示以及唤醒人们的人性,使得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刻的内涵,更具有社会意义,更为人所共识,奠定了自由散文童话创作的基础。
专题13:童话和寓言阅读(解析版)-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专题13 童话与寓言阅读(2022·浙江浙江·二模)书香悠悠悦读悦美,文化生活提升文化自信。
本栏目邀你参与嘉兴爱心公益组织“微悦听”读书活动。
拯救泰迪熊【英】约翰·A·罗①从前有一个胆子特别大的海盗,名叫淘气包船长。
每天,他都和他的朋友们一起驾着小船出海。
满世界地去冒险。
不论他走到哪儿,他最忠实的伙伴小熊J.A.泰迪总是形影不离地跟在他身边。
但是有一天,他们遭遇了别的海盗的攻击,在战斗中,泰迪熊掉下船,不见了。
②淘气包船长把所有地方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可怜的泰迪熊,也许永远都见不到他了。
大滴大滴的眼泪从淘气包船长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③附近的一群小精灵正忙着把衣服挂起来晾干,他们听到了淘气包船长的哭声。
“你这是怎么了?”他们问他。
“我把我的泰迪熊弄丢了。
”淘气包船长抽泣着说,然后他哭得更伤心了。
小精灵们也哭了起来,一群地精和小矮人听了可怜的泰迪熊的事情后,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④就在这时,仙子女王恰好路过这里。
听了事情的经过,她告诉淘气包船长,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城堡,所有被小朋友们弄丢的泰迪熊都待在那里。
“但是,那个地方很远很远,”她警告大家,“城堡的门是锁着的,还有一个巨大的食人怪把守!”淘气包船长擦干眼泪,慢慢转过头看着他了不起的船员们,他们每个人都像狮子一样勇敢、信心百倍。
“兄弟们!”他说,“我们要去拯救泰迪熊!”⑤夜幕降临时,更多的人赶来加入了勇敢的水手们的队伍。
他们敲起军鼓,吹起小小的号角,仙子们用她们的翅膀扇起微风,用纤尘鼓起小船的船帆。
很快,小船飘了起来,缓缓飞到温暖的夜空中。
萤火虫在黑暗中为他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⑥突然,淘气包船长发出指令:“靠岸!”水手将船锚抛了下去。
下面就是城堡,看守大门的巨大食人怪正像个孩子似的呼呼大睡。
小人儿们蹑手蹑脚地爬过去,没等他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一起跳到了他身上!小人儿们揪耳朵的揪耳朵,挠痒痒的挠痒痒,终于在食人怪身上找到了钥匙。
王尔德经典童话选简介

王尔德经典童话选简介王尔德经典童话选简介王尔德童话散发着不一样的美,那么它具体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喜欢的朋友们也可以下载这部童话来看一下。
1.诗意的童话语言王尔德认为,“形式就是一切”,“真正的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不是从感情到形式,而是从形式到思想和感情”。
在他看来,形式远大于内容,内容只是材料,因此王尔德童话具有明显的形式美,文采华丽,诗意浓郁。
周作人认为王尔德童话“纯粹是诗人的诗,非小儿说话一样的文体”,“因此他的童话是诗人的,而非是儿童的文学”。
1.1富有诗意的人物描写在传统童话中,人物外貌、服饰的描写大都十分简洁,而王尔德童话却用具体且富有诗意的语言对人物进行描述。
《西班牙公主的生日》这样描写小公主:“她的衣服是灰色缎子做的,衣裾和胀得很大的袖子上绣满了银花,硬的胸衣上装饰了几排上等珍珠。
她走动的时候,衣服下面露出一双配着浅红色大蔷薇花的小拖鞋。
她那把大纱扇是淡红色和珍珠色的,她的头发像一圈褪色黄金的光环围绕着她那苍白的小脸,头发上戴了一朵美丽的白蔷薇。
”《打鱼人和他的灵魂》对小人鱼的描绘是:“她的头发像是一簇簇打湿了的金羊毛,而每一根细发都像放在玻璃杯中的细金钱,她的身体像白的象牙,她的尾巴是银和珍珠的颜色。
银和珍珠的颜色便是她的尾巴,碧绿的海草缠在它上面;她的耳朵像贝壳,她的嘴唇像珊瑚。
”《星孩》中星孩则是:“又白又娇嫩,像上等的象牙一样,他的鬈发又像黄水仙的花环。
他的嘴唇像红色花瓣,他的眼睛像清水河畔的紫罗兰,他的身体像还没有人来割过的田地上的水仙。
”王尔德用如此华丽的辞藻、瑰丽的语言描绘人物,违背了童话通俗易懂的语言原则,并不符合童话文体的要求。
用这种诗意的语言对人物外貌进行刻画,是为了追求一种形式上的美,体现了王尔德这一唯美主义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1.2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王尔德童话所展现的是一个诗意盎然、华丽多彩的世界,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是其童话的一个亮点。
《忠实的朋友》中,汉斯每天都在花园里工作,在这可爱的园子里,“有美洲石竹,有紫罗兰,有荠,有法国的松雪草。
三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5篇

三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5篇充满神奇幻想的安徒生童话,为孩子构建着一座座美丽的水晶宫,里面有美丽善良的人鱼公主、四处流浪的丑小鸭、上当受骗的皇帝……阅读这些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在故事中受到启迪和感染。
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三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欢迎查阅。
三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1从前有一个恶毒而傲慢的王子,他的全部野心是想要征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使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
他带着火和剑出征;他的兵士践踏着田野里的麦子,放火焚烧农民的房屋。
鲜红的火焰燎着树上的叶子,把果子烧毁,挂在焦黑的树枝上。
许多可怜的母亲,抱着赤裸的、仍然在吃奶的孩子藏到那些冒着烟的墙后面去。
兵士搜寻着她们。
如果找到了她们和孩子,那么他们的恶作剧就开始了。
恶魔都做不出像他们那样坏的事情,但是这位王子却认为他们的行为很好。
他的威力一天一天地增大;他的名字大家一提起来就害怕;他做什么事情都得到成功。
他从被征服了的城市中搜刮来许多金子和大量财富。
他在京城里积蓄的财富,比什么地方都多。
他下令建立起许多辉煌的宫殿、教堂和拱廊。
凡是见过这些华丽场面的人都说:“多么伟大的王子啊!”他们没有想到他在别的国家里造成的灾难,他们没有听到从那些烧毁了的城市的废墟中发出的呻吟和叹息声。
这位王子瞧瞧他的金子,瞧瞧他那些雄伟的建筑物,也不禁有与众人同样的想法:“多么伟大的王子啊!不过,我还要有更多、更多的东西!我不准世上有任何其他的威力赶上我,更不用说超过我!”于是他对所有的邻国掀起战争,并且征服了它们。
当他乘着车子在街道上走过的时候,他就把那些俘虏来的国王套上金链条,系在他的车上。
吃饭的时候,他强迫这些国王跪在他和他的朝臣们的脚下,同时从餐桌上扔下面包屑,要他们吃。
现在王子下令要把他的雕像竖在所有的广场上和宫殿里,甚至还想竖在教堂神龛面前呢。
不过祭司们说:“你的确威力不小,不过上帝的威力比你的要大得多。
我们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那么好吧,”恶毒的王子说,“我要征服上帝!”三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2"多漂亮的玫瑰啊!"阳光说道。
读书心得——浅谈《安徒生童话》作品中的悲剧色彩

读书心得——浅谈《安徒生童话》作品中的悲剧色彩丹麦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一生创作了160余篇童话故事,以其独特的文学视角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并传递正能量。
人们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能感受到浓烈的悲剧意识,同时也能接收到来自安徒生积极向上、坚强不屈的意志力,因此,在阅读安徒生文学作品时,应正视悲剧体现的目的与意义,避免盲目否定悲剧的价值。
一、安徒生童话作品中的悲剧色彩1.人生奋斗的悲剧色彩文学作品中的忧伤意味着对这个世界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悲剧色彩也是一种独特的美感。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不乏悲剧色彩,例如,《丑小鸭》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安徒生的忧郁情结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丑小鸭》的创作来源于安徒生的真实经历,将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以童话的形式进行表达,这则故事表达了当时社会穷人家的孩子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
童话故事中的丑小鸭备受欺凌和嘲弄,连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不喜欢它,这些嘲笑使得丑小鸭经历、感受着生活中的种种艰辛,但坚强的丑小鸭顽强地生活下去,并坚信自己的未来会变得美好。
丑小鸭的创作既是安徒生的亲身经历,由于生活的艰辛以及种种不如意,影响着安徒生创作出丑小鸭的形象以及这个带有极强悲剧色彩的童话故事[1]。
丑小鸭的生活经历正是当时社会黑暗的世态炎凉的真实写照,其他同伴对丑小鸭的嘲笑正是上层社会人士对于穷苦孩子的蔑视,但丑小鸭不放弃与不屈服的生活态度使童话故事多了几分悲哀色彩。
2.情感经历的悲剧色彩童话故事《丑小鸭》是安徒生一生奋斗与坚持的自我叙述,《海的女儿》则是安徒生童话中关于感情的一部悲剧作品,也是作者对于爱情的深刻体会。
在《海的女儿》这部童话作品中,将安徒生对于爱情生活的深刻体会描写得淋漓尽致,其中对感情的描写真挚细腻并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海的女儿》中克努得与美丽的女孩约翰尼是邻居,因此,两人从小就经常在一起玩耍并逐渐产生感情。
约翰尼长大后成为丹麦人民喜爱的歌唱家,当克努得鼓起勇气向约翰尼表白时却遭到拒绝,多年后的再次见面,约翰尼和一位绅士已订婚,伤心的克努得在回乡的路中冻死。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15篇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15篇安徒生童话读后感1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看了他的童话,我受益匪浅。
其中,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有:《卖火柴得小女孩》、《丑小鸭》和《皇帝得新装》。
《卖火柴得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凄冷得卖火柴的悲惨故事,她每擦亮一根火柴,都会被寒风无情的吹灭,直到最后一根火柴熄灭,她得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我深深的被这故事打动了,非常同情小女孩的遭遇,想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得到父母的百般疼爱,家里人宠着,护着,正所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父母从不让我们受一点苦,干一点活,太溺爱了。
然而,很多人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挑这挑那的,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渺小。
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一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个好孩子,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得尊尊教诲。
《丑小鸭》讲述了一只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和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我被丑小鸭的精神打动了,不管是被欺负、排挤还是被嘲笑,都不曾放弃,一直保存着那份美好的理想,一直拥有那一份美好的理想。
不管因相貌丑陋而处处被人不公正地排挤,都不曾放弃,在逆境中顽强生存下来,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当你陷入困境时,不要灰心,相信自己。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道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困境是可以让人成长的,人生的道路是由自己一次次受困难的积累所搭建的。
遇到困难时,不能气馁,要相信光明总有一天会到来的,我们也会成为“白天鹅”。
《皇帝得新装》讲述了一位奢侈而愚蠢的国王被两个骗子愚弄的故事,让其穿上了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装。
这是在告诉我们:不要被一些顾虑和威迫所控制而不把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和看法说出来,我们应该保持一个诚恳和真实的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也不要为了一时的虚荣而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放弃那一颗真实的心,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更应该诚实,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人云亦云。
论叶圣陶童话“成人的悲哀”的开创性

论叶圣陶童话“成人的悲哀”的开创性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童话作家,他的作品广受欢迎,其中《成人的悲哀》这篇童话作品被誉为开创性之作。
这篇童话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地反映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呼唤着人们对童真童趣的关注和重视。
故事的主人公小猪头虽然是一只小动物,但他也有着自己的愿望和梦想。
他渴望能够快乐地生活,在同伴之间得到认可和尊重。
然而,由于成人的一些偏见和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小猪头经历了很多磨难。
他曾经试图通过学习和表现来证明自己,但最后还是被班长打败了。
小猪头感到非常失望和绝望,这时一个美丽的白天鹅出现了,它告诉小猪头要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梦想才能成功。
这篇童话作品的开创性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它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虽然小猪头只是一只小动物,但他所经历的挫折和困惑都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所面对的。
成人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偏见和不公正待遇,这使得儿童很难在这个社会中获得尊重和关注。
叶圣陶通过小猪头的经历,向社会发出了一种呼吁,希望人们能够重视孩子的情感和需要,在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其次,这篇童话作品特别强调了自我肯定的重要性。
小猪头的失败并没有让他彻底放弃自己的梦想,相反,他通过白天鹅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这表明成功不仅需要外部的认可和支持,更需要自己的坚持和努力。
人们应该自信地相信自己,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这样才能够成长和进步。
最后,这篇童话作品在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也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传统童话作品多以神话故事、传说等形式表现,而叶圣陶的童话作品则更贴近现实生活,注重角色的深入描绘,呈现出真实而立体的人物形象。
这样的表现方式更贴近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总之,叶圣陶的童话作品《成人的悲哀》是一篇富有开创性的作品。
它通过小猪头的故事,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呼唤人们对童真、童趣的重视,强调自我肯定的重要性,同时也在文学形式与表现手法上带来了新的风格和特色。
有关童话的伤感句子 关于童话的句子

有关童话的伤感句子关于童话的句子1、冬天,大雪纷飞。
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
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
2、我们绕过大殿向中心舞台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花灯,我最喜欢草坪上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花灯,有小白兔、毛毛虫、孔雀、七星瓢虫、小蚂蚁……真是千姿百态、五光十色,走进其中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中。
3、孩子理直气壮的相信童话和梦想,而我们微笑着质疑,用我们自以为是的沧桑。
4、你是我今生的童话,美丽遥远的梦,我就是忘掉一切我也会记得你,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总会有你。
5、你总让我悉心地坚守着自己童话般美好的梦想,你说,我还是个孩子。
6、把柴米油盐当作过家家,把锅碗瓢盆当作玩泥巴,把光荣梦想当作童话,把宏伟蓝图当作涂鸦,把成败得失当作走马观花,六一儿童节,人生如戏,要快乐啊!7、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竟然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童话。
8、没有事的生活连童话里都没有,你要指着这辈子一路绿灯,那你可能永远都幸福不了。
9、童话曾说,雨后天空,必有彩虹;却不曾说,彩虹也会,转瞬成空。
10、你是我编造的童话故事中的公主,而我只是你生命里一个匆匆的过客。
11、跟着如果爱的旋律,寻找我的幸福。
美丽的童话,完美的结局。
现实太假,还是童话太美?12、人们说,找到了什么样的人就有了什么样的生活,于是不同的选择,就有不同的童话结尾。
平淡而不平庸,平凡而能平静,在离群索居,无伴独处中思索,追求创造,高瞻远瞩,洞幽烛微。
13、童话为我们揭开了记忆帏幔的一角,那里深藏着我们久已淡忘的童稚世界,可是我们已经失去了飞翔的翅膀,在索然寡味的成人世界里,童年如同一个纯洁无邪的梦。
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无忧无虑。
14、在寒风中,雪轻盈地从天空飘落,像雨丝般落下来。
一阵风吹来,像撒向天空的细盐,漫天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成了童话般的冰雪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哀的童话
——《山楂树之恋》这是一段被称作史上最纯洁的爱情——老三与静秋的爱。
重新看了一遍《山楂树之恋》与第一次匆匆浏览的感觉不同,第一次看的时候忽略了许多的细节,这一次看得特别仔细,这才真正体味了一番老三对静秋的最真挚的爱。
那种“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我会等你一辈子……”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爱情的美,同时能看得见伦理道德对人赤裸裸的压抑。
由窦骁和周冬雨饰演的《山楂树之恋》可能不能完全演出书中主角的精髓,不过要将故事搬上荧幕的确是件难事,不过自我感觉这部影片还是不错的。
窦骁演出了老三的真诚、开朗,周冬雨演出了静秋的羞涩。
文化大革命时期,静秋因家庭成分不好来到西坪村学习,静秋一直都是比较自卑的,住在队长家里。
在这里她的主要任务是为那可山楂树编写革命教材,山楂树在那里并不是象征的爱情,它是历史的见证,抗战年代里为祖国人民献身的战士都是被埋葬在这棵山楂树之下的,相传会开红色的花。
在这里静秋与老三相遇了,他们第一次见面是隔了一条河,他们相视的时候静秋总是很害羞,也许是家庭成分的原因让她与人交往时总是小心翼翼。
父母的际遇是静秋看在眼里的,母亲对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反复的教导她“千万要好好表现”、“人的前途一步走错就步步错了”母亲对自己的教导静秋一直没有忘记,那些话语时刻警惕着自己好好表现不能犯错,母亲的话就是一切,这些伦理的要求给与了静秋内心最大的束缚,事事小心,事事谨慎。
可是爱情来临的时候是一切都抵挡不住的,老三的帅气、阳光、多才、细心,这些优点无不打动着这颗情窦初开的少女心,她喜欢上了老三,总是隔着窗户偷偷的看老三和欢欢玩耍,待到老三进屋时自己却背过身子不见他。
老三对静秋说出自己对她的第一眼感觉是“这个女孩为什么这么忧伤”。
原来两人早已是情投意合,只是大家都没有明说,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每个人都怕被安上走资主义称号,他们的言行都是格外注意的,他们对自己的言行都是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他们如履薄冰,就像静秋和老三的感情一样。
在静秋和老三过河的那个场景里老三想拉静秋过河,可是静秋死活不同意,可能在那个年代女孩子还是很保守的,还不清楚对方的为人时总是很小心的。
老三也明白,就在路上找了一根树枝,两人通过树枝才拉上,也许现在的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也许会捧腹大笑,
但是当时的人们真的只能那样。
在这部影片中有很多的简单唯美的画面:老三苦苦的在车站等待回村的静秋,贴心的为她穿上自己的衣服、尽管静秋面子上不同意老三拉自己的手,可是老三扔掉树枝拉上自己手的时候她心里其实也很高兴、老三怕静秋吃苦找人带钱给她,静秋偷偷跟踪,老三跳船给她钱让她买衣服、为了多和静秋相处他在二队加班、看见静秋的脚被水泥和石灰弄伤了他带静秋去医院看病。
在这些场景中我们看见的是淡淡的适可而止的爱情,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感情,而是偷偷的交往,老三对静秋的关心总是打着毛主席的口号。
在那个人人的思想都以毛主席为准的年代,人人做事都是以这样的标准执行的。
那是人与人相处的准则,那是评定人的价值标准,假如你稍有偏差,那你便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在这段纯真的感情里伦理道德严格约束着这对苦命的恋人,这个场景:老三带着静秋去河边洗澡,静秋很害怕有人看见他们,在老三的一再邀约之下她才答应,静秋送了一只她亲手编织的金鱼,老三非常的兴奋,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他高兴的亲了静秋。
在这里大家都会想静秋肯定会回吻老三的,因为在此刻唯美的爱才会得到升华,可是静秋只是浅浅的笑了,笑中有着一丝的忧虑。
她想起了什么?挨骂的母亲,母亲对自己说的话,四周人们的注意,也许静秋就正想着这些。
道德的管束使静秋一路小心翼翼,老三骑车搭着她时问她一年多来她都没有叫过自己,让静秋叫他,静秋只是静静的蒙着自己的头坐在车前,看到这里大家又会觉得好笑,交往一年多的恋人怎么可能连一次都没有叫过对方呢?但是这些的确就都发生在了静秋的身上。
老三生病后静秋去看她,静秋已经想好了将要发生的一切,老三没有对静秋做出阁的事,他很理智,他知道自己给不了静秋一辈子的幸福,他愿意那样看她一辈子。
老三与静秋的爱与性无关,他们都是单纯的在爱对方。
只是在那个年代要在乎的很多,名誉远远大于自己的感情,人人都在注视着你的言行,伦理道德的底线被无限放大,静秋怕做错事,老三爱着静秋也不想让她犯错,他们的感情就是被一道无形的墙隔着的,他们有距离。
老三走了,走的那天静秋也没有叫他一声,只是不停的说“我是静秋”。
在这里大家都会十分的惋惜,为什么静秋就是不叫一声老三呢,哪怕就是他的名字,可是静秋终究没有叫出口。
也许是一直害怕以致现在都叫不出口了,静秋的以后原来已经没有以后了。
老三听着静秋的话,仰头看着墙顶的两人的合照留下了最后一滴泪。
无限
的悲哀与痛惜都在此刻静止,一段无言的恋情终究结束了。
他们“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感情是唯美的,老三死后,静秋将他的骨灰埋葬在山楂树之下,埋葬的也许还有那颗爱着老三的心。
回头看他们的爱情在伦理道德的压制与束缚下显得更单纯,更完美。
“美在适合”,也许老三的离去成就了这段悲哀美的童话,那个年代的思想环境成就了他们单纯美好的恋爱,美在道德伦理的束缚下得以彰显的更美。
康德指出过“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山楂树之恋》中我们有着明显的感受,静秋与老三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情才使他们之间的感情为人所赞赏,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许多违背道德的爱情,他们高呼爱情自由,爱情万岁,可是他们的爱情都是激情澎湃的燃烧,如死水般的淡去。
也许今天的伦理道德没有像以前那样的死板,但是人们同样遵循着一些为人处事的道德规范,“美是道德的象征”我们在道德中也能看见美。
我们庆幸没有像静秋和老三一样的苦苦痴恋,但是却很难遇见他们这样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