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课外文言文集训(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附答案)1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附答案)1

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附答案)(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忿()狱()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2分)9.A;10.愤恨、案件。

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

坚持要兑现守信用。

戴胄认为应该流放。

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二)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初中语文课外古文训练十六含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古文训练十六含答案

剖身藏珠
唐高祖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

”上曰:“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贿抵法,与帝王徇①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胡之可笑邪?”魏徵曰:“昔鲁哀公②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于此者,桀、纣③乃忘其身!’亦犹是也。

”上曰:“然。

朕望公辈戮力④相辅,庶免为人笑也。


【注释】①徇:放纵。

②鲁哀公:鲁国国君。

③桀、纣:即夏桀与商纣;他们是夏与商的末代君主。

④戮力:合力。

(1)解释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词
①吾闻西域贾得美珠____
②有诸____
③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____
④吏受贿抵法____
⑤徙宅而忘其妻____
⑥又有甚于此者____
⑦上曰:“然。

”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何以异于胡之可笑邪
②亦犹是也
③朕望公辈戮力相辅,庶免为人笑也
【参考答案】
(1)①商人②之乎③他;吝惜④触犯⑤搬迁⑥比⑦是的
(2)①跟胡人(剖身藏珠)可笑有什么两样呢?②也像这样③我盼望你们合力辅助我,希望免得被人嘲笑。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1)①释舟楫之安:
②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2)①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3)①稍葺而新之:
②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雨 雪 之 朝 风 月 之 夕 予 未 尝 不 在 客 未 尝 不 从。
3.请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要注意语意完整、通顺。
小贴士:
背:参照成语“背井离乡”,可推测其含义。
观:回顾“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可知其义。
适:①〈动〉适应,顺从。②〈动〉出嫁,嫁。③〈动〉往,到。④〈形〉适宜,舒适。⑤〈副〉恰好。⑥〈副〉刚才。(摘自《古汉语词典》)
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4.请认真品读下列语句,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本文中苏轼的“乐”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谈到的“乐”有何不同。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自 余 读 书 山 艇 子 辄 留 小 舟 于 池 中 月 夜 夜 夜 出
3.本文多用叠词和四字句,意蕴丰富。参考示例,为文中画波浪线句作批注。
示例:舟子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
批注:“丁丁”指像鸟啄食般的敲击竹篙的声音,清亮短促,写舟子催促他们回去就寝的急切,极富画面感。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④。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锦集(带答案、解析、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锦集(带答案、解析、翻译)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干,字雄飞,桐庐人。

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

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棹往返,甚惬素心。

家贫,蓄古琴①,行吟醉卧以自娱。

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

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王公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

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

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②,先生犹灌园。

”咸通末卒。

门人相与论德谋迹。

谥曰玄英先生。

古黔娄先生死③,曾参与门人来吊,问曰:“先生终,何以谥?”妻曰:“以‘康’。

”参曰:“先生存时,食不充遏,衣不盖形,死则手足不敛,傍无酒肉。

生不美死不荣何乐而谥为康哉。

”妻曰:“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

君馈粟三十钟④,辞不纳,是有余富也。

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谥之以康,不亦宜乎。

”方子,韦布之士⑤,生称高尚,死谥玄英,其梗概大节,庶几乎黔娄者耶!(辛文房《唐才子传•方干》有删改)(注):①蓄:保存。

②比喻科举及第。

③黔娄:春秋时齐国的贤士。

④钟:中国古代计量单位。

⑤指平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见干器.之(__________)(2)辄造.主人(__________)(3)门人相与..论德谋迹(__________)(4)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2.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2处)生不美死不荣何乐而谥为康哉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公嘉其操,将荐于朝。

(2)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

君馈粟三十钟,辞不纳,是有余富也。

4.结合文章分析,方干是个怎样的人?【答案】1.器重拜访共同急切地追求2..生不美/ 死不荣 /何乐而谥为康哉3.(1)王公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做官)。

(2)从前先生的国君任用他做相国,先生推辞不接受,这说明他有多余的尊位啊。

初中语文课外古文训练四含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古文训练四含答案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作者是(朝代)的史学家(人名)。

(2分)
2.解释下列上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⑵但当涉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2分)
A.第一段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B.第二段通过鲁肃“与论议”,写出吕蒙好学之果。

C.文章说明了只要发愤读书,就能学有所成的道理。

D.全文记事完整而跌宕起伏,对话传神,言简意丰。

参考答案
1.宋,司马光
2.(1)成为(2)应当
3.长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一道理呢!
4.C。

(最新整理)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最新整理)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的全部内容。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⑥气索:气短。

⑦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2、解释文中加点词。

(1)类( ) (2)是( )(3)夸( )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4、你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的含义.5、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翻译】有人给楚王献长生不老的药,传递人拿着药走入宫中。

有个宫中卫士看见后问道:“这东西可以吃吗?"答说:“是可以吃的。

”卫士于是抢过来吃了下去。

楚王为此甚为恼怒,就要杀死这个卫士.这个卫士托人向楚王解释说:“我问传达人,他告诉我说是可以吃的,我才拿过药来吃下去,这事我没有罪,有罪的乃是传递人。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包括答案.do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包括答案.do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 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⑴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行十余里,广佯死(佯:假装) B .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暂:暂时)..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将:带领) D .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陈:通“阵”,阵地)⑵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见水 / 士卒不尽饮 / 广不近水 / 士卒不尽食/ 广不尝食见水士卒 / 不尽饮广不近水 / 士卒不尽食/ 广不尝食见水 / 士卒不尽饮广 / 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 不尝食见水士卒 / 不尽饮广 / 不近水士卒 / 不尽食广 / 不尝食⑶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李广勇猛机智,被匈奴捉住,也能伺机逃脱。

B.李广爱护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乐于为他效力。

C.李广身高臂长,善于射箭,他的子孙和向他学习的人,都赶不上他。

D.李广射术高超,在战场上射杀敌人,任何时候都能百发百中。

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①鞭马南驰数十里。

②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二、阅读《柳宗元传》节选,完成各题。

【精品】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含答案)

【精品】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0题。

(5分)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③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选自《渭南文集》)【注释】①椟:木箱,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③间:间或,偶尔,有时候。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妻子..:()(2)乃引.客就观之引.:..不觌妻子()2.陆游的书房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妻子:妻子和儿女。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2)引:牵,拉,邀请,带着。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2.书多而乱(1分,只写“多”或者“乱”不给分)。

可以看出陆游爱读书,勤奋刻苦,幽默/爱自嘲,不拘小节/随性自由/洒脱/豪放/粗犷的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

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

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

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含答案)doc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含答案)doc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考点集训一、知识点归类。

(一)重点实词练习。

1.世隶.耕(属于)2.称.前时之闻(相当)3.泯然..众人矣(消灭 )4.环谒..于邑人(四处访问)5.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6.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7.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8.与蒙论议..(议论,商量)9.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10.会.来宾大宴(恰逢)11.几欲先走.(跑)12.群响毕绝.(消灭 )13.顾.野有麦场(回头看)14.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1.邑人奇.之(以……为奇)2.父异.焉(对……感到惊异)3.父利.其然(以……为利)4.来宾..其父(用对待来宾的态度来对待)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6.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7.不能名.其一处(说出)8.妇手.拍儿声(用手)9.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10.一狼洞.其中(打洞)1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洞)(四)解释以下多义词。

1.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2.闻:(1)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3.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如此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的模样 )4.来宾:(1)稍稍来宾..其父( 动词,以来宾之礼相待 )(2)因此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5.当:(1)当.涂掌事(动词,掌管,担当)(2)但当.涉猎(应当)6.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2)群响毕绝.(动词,消灭 )7.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字)8.妙:(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异)9.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2)狼不敢前.(动词,上前)10.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企图,打算)(五)解释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一)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

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⑤脔:切成块的肉。

⑥箸:筷子。

【文言知识】说“颇”。

“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

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

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

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

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翌日②馔③方④具⑤顷⑥而已⑦啖⑧退2、翻译:①觉饥甚而不敢去②其人已心怪之3、理解:上文末了说“人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二)、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

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①范文正: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②悴:忧。

③睢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④封志:封存并加标志。

⑤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

⑥而:你。

⑦俾:使。

⑧封识:即标志。

宛然:依然如故。

【文言知识】说“辞”。

“辞”是个多义词。

一、指“推辞”。

上文“文正方辞避”,意为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

二、指“告别”。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篇(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③故欲杀之④天下无冤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 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每题1分,共4分。

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

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

”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

初中语文课外古文训练十二含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古文训练十二含答案

反裘负刍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注释:裘,皮袄。

刍,柴草。

1.解释下面画横线的词。

①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②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2.翻译这段文字。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①反穿;背负。

②你;依附
2.魏国国君文侯出门游历,看见一个路人反穿裘皮衣服背柴草。

文侯说:“为什么反穿着裘皮衣服背柴草?”回答说:“我爱惜它的毛。

”文侯说:“你不知道里皮磨坏了,那么毛就没地方附着了吗?”
3.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②不能舍本求末。

(完整)初一课外文言文训练有答案

(完整)初一课外文言文训练有答案

初一课外文言文训练(1-3)(一)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恐已暮.矣()(2)盲臣安.敢戏其君乎()(3)臣闻.之()(4)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二)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2)兽见之皆走.:(3)吾为子.先行:(4)故.遂与之行:2.翻译下列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译文:(2)子以我为不信译文:3.根据故事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三)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

(1)女.还()(2)妻适.市来()(3)特于婴儿戏耳.()(4)婴儿非与戏.也()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子随之而泣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D.曾子之妻之市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译文: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答:《郑人买履》测试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精品】初中课外文言文集训(附答案)解析

【精品】初中课外文言文集训(附答案)解析

[课外文言文](一)曹彬仁爱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张光祖《言行龟鉴》)[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德行。

(二)狄仁杰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

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

”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

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2)乃诣.长史蔺仁基()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三)巨商蓄鹦鹉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

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

主人惜之,加意笼豢。

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

”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

”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半年方.得释()(2)就笼与语.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3.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1)能诵读诗文;(2)向客人问安;(3);(4)。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陈陶传陶,字嵩伯,鄱阳剑浦人。

尝举进士辄下,颇负壮怀。

志远心旷,遂高居不求进达,恣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①”。

大中中,避乱入洪州西山学神仙,咽气②有得,出入无间。

时严尚书宇③牧豫章,慕其清操尝备斋供俯就山中谈终日。

而欲试之,遣小妓莲花往侍,陶笑不答。

陶赋诗赠之云:“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

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宇见诗益嘉贞节。

【注释】①三教布衣:意为三教都未入门。

三教,指儒、道、佛三教。

③咽气:道家吐故纳新的呼吸方法。

③严尚书宇:指严宇,官名是尚书。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 颇负.壮怀/负.箧曳屣B. 出入无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 遣.小妓莲花往侍/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 宇见诗益嘉.贞节/虽有嘉.肴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3分)慕其清操尝备斋供俯就山中谈终日3. 从陈陶不慕名利且有自己坚守的事迹中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3分)1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戴良字叔鸾,汝南慎阳①人也。

良少诞节②母憙③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

及母卒,兄伯鸾居庐啜粥,非礼不行,良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毁容。

或问良曰:“子之居丧,礼乎?”良曰:“然。

礼所以制情佚④也。

情苟不佚,何礼之论!夫食旨不甘,故致毁容之实。

若味不存口,食之可也。

”论者不能夺之。

【注释】①汝南慎阳:今河南正阳。

②诞节:放纵不拘。

③憙(xǐ):喜欢。

后作“喜”。

④佚(yì):放纵。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良常.学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兄伯鸾居.庐啜粥/不可久居.C.哀.至乃哭/哀.转久绝D.情苟.不佚/苟.全性命于乱世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3分)良少诞节母憙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3.你认为戴良是个怎样的人?(3分)2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一)曹彬仁爱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张光祖《言行龟鉴》)[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德行。

(二)狄仁杰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

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

”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

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2)乃诣.长史蔺仁基()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三)巨商蓄鹦鹉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

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

主人惜之,加意笼豢。

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

”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

”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半年方.得释()(2)就笼与语.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3.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1)能诵读诗文;(2)向客人问安;(3);(4)。

4.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鲁肃简公二事鲁肃简公宗道,为人忠实。

仁宗在东宫,宗道为谕德。

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

一日,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

移时饮归.,中使①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

”中使曰:“然则当得罪。

”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中使嗟叹而去。

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

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

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

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

”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

鲁肃简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

在汀二年,杜门不与人接,日阅书数卷而已。

室仅容一榻,坐卧其中,欲将终身焉。

人不堪其忧,而公处之裕如②也。

[注释] ①中使:即前面的宫廷“使者”。

②裕如:宽绰。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移时饮归.()(2)中使具.如公对()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3. 根据文章分析,“中使嗟叹而去”,他嗟叹什么?4. 这篇短文主要表现了鲁肃简具有、的思想性格。

(五)猿母中箭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

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

即下文的“射者”。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付子已.()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六)韩休为相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休为人峭直①,不干②荣利。

及为相,甚允③时望。

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掺④临镜,默默不乐。

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①峭直:严峻刚直。

②干:求取。

③允:与……相当。

④掺[shǎn]:拿。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2)及后苑游.猎()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3.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七)洪承畴①二事洪经略入都后,其太夫人犹在也。

自闽迎入京。

太夫人见经略大怒骂,以杖击之,数其不死之罪。

曰:“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②老婢耶?我打汝死,为.天下除害。

”经略疾走.得免。

太夫人即买舟南归。

黄石斋先生被执,拘禁中,洪承畴往视之,先生闭目不视。

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

曰:“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

”盖成仇与承畴同音也。

[注释]①洪承畴:明朝末年将领,后降清。

②旗下:指清朝。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为.天下除害()(2)经略疾走.得免()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3.太夫人对洪经略的态度是“大怒骂,以杖击之”,黄石斋则是“”,他们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就是4.请说说这幅对联的一个明显特点(八)刘南垣开喻门生国朝①尚书刘南垣公,请老②家居。

有直指使者③,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

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④,家常便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

比.食至,唯脱粟饭⑤,豆腐一器而已。

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

”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⑦责人。

[注释]①国朝:指明朝。

②老:告老。

③直指使者:官名,亦称直指。

④治具:下厨房,烧饭。

⑤脱粟饭:即糙米饭。

⑥饮馔:指酒肴。

⑦盘飧:盘中之食物,亦称盘餐;在此引申为饮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比.食至()(2)公强.之()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1)直指以师命,不敢辞(2)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责人3.下列与“比.食至”中的“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两膝相比.者(B)比.其反也(C)天涯若比.邻(D)鳞次栉比.4.阅读本文,从一个方面,说说你的体会。

(九)明成祖讲官《论语》君子小人和同章。

”仁宗为太子,曾侍侧,成祖顾.问讲官:“今日说何书?”对曰:“问:“何以君子难进易退,小人易进难退?”对曰:“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

”问:“何以小人之势常胜?”对曰:“此系上之人好恶,如明主在上,必君子胜矣。

”又问:“明主在上,都不用小人乎?”曰:“小人果有不可弃者,须常警饬①之,不使有过可也。

”[注释]①警饬:警告,告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成祖顾.问讲官()(2)君子守道.而无欲()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小人果有不可弃者,须常警饬之,不使有过可也3.为什么“小人易进难退”?(用原文回答)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主张“远小人”,本文却认为小人也可用。

你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十)银烛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①行②县,县令某墨③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

庆初未之觉也。

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④之。

”曰:“爇而不能燃也。

”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

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

自今慎勿复尔。

“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

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①部:规定,程序。

②行:巡视,考察。

③墨:贪墨,贪财。

④爇[ruò]:点燃,焚烧。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丰庆为.河南布政使()(2)顾谓.令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烛不燃,易可燃者3.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的目的是4、联系全文分析,丰庆是个怎样的人?(十一)知人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①,望尘②者接踵于道。

及罢归,出国门③,送者才三数人。

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

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④改观,赵每目送⑤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

”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圆次哀而振⑥之。

抚其幼者如子,字⑦以爱女。

一时咸叹赵为知人。

[注释] ①辐辏:归聚、会集。

②望尘:拜尘,谄媚权贵。

③国门:指京师。

④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

⑤目送——随其人之去而以目注视,在此表看重之意。

⑥振——同赈,接济。

⑦字:嫁女儿。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寻.召还()(2)顾.谓子友沂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一时咸叹赵为知人。

3.故事写“望尘者”的种种行为,是为了衬托“”(用原句回答)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做人道理?(十二)谲判乾隆间,苏州乐桥有李姓子,每晨起,鬻菜于市,得钱以养母。

一日,道.中拾遗金一封,归而发之,内题①四十五两。

母见之,骇然曰:“汝一窭人②,计力所得,日不过百钱,分③也。

今骤得多金,恐不为汝福也。

且彼遗金者,或别有主,将遭鞭责,或逼偿致.死矣!”促持至其所以待,遗金者适至,遂还之。

其人得金,辄持去,市人咸怪其弗谢也;欲令分金以酬,其人不肯,诡曰:“余金固五十两,彼已匿其五④,又何酬焉?”市人大哗。

适某官至,询得其故,佯怒卖菜者,笞之五⑤;而发金指其题,谓遗金者曰:“汝金固五十两,今止题四十五两,非汝金矣。

”举金以授卖菜者,曰:“汝无罪妄得吾笞,吾过矣,今聊以是偿⑥,汝母所谓不祥者,验矣。

”促持去,一市称快。

[注释]①题:标明、注记。

②窭人:穷苦人。

③分:本分。

④匿其五:从其中藏匿了五两钱子。

⑤笞之五:在此谓打了五板子。

⑥聊以是偿:姑且用这个作为补偿吧。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道.中拾遗金一封()(2)或逼偿致.死矣()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金固五十两,今止题四十五两,非汝金矣。

3.当官的不把银子判给丢失的人,而是给了拾到银子的穷人,这是为什么?4.故事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十三)物破自有时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盖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爱。

乃开燕③,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恿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④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

[注释]①知北都:在北都做知州。

②中外亲:中表亲。

③开燕:开设宴席。

④吏将:差役中的统领,相当于现在的领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云.耕者入冢而得()(2)玉盏俱.碎()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3.这则故事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刻画韩魏公的,如“公神色不动”与“”对比,“物破亦自有时”与“”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