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事件相关脑电位系列研究

合集下载

情绪记忆的研究综述

情绪记忆的研究综述

情绪记忆的研究综述摘要:情绪记忆是情绪和记忆研究的重要领域,是情绪对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对个体的成长、行为、信念、甚至自我和心理健康状况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极其重要影响,它能确保一些重要信息被记住而有利于生存。

因其强烈而持久的特点,在记忆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备受人们的重视,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情绪加工在注意阶段的特点及机制,情绪记忆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今情绪记忆一度成为众多认知神经科学家广泛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情绪记忆的概念,情绪记忆的生理机制,影响情绪记忆的差异及情绪记忆的脑成像研究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关键词:情绪记忆生理机制脑成像众所周知,记忆是最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与突出的地位。

认知神经科学家通过对记忆的探索,发现记忆中的情绪记忆尤为重要。

而从进化观点看 ,情绪记忆[1]是人类很重要的认知功能 ,情绪刺激无论是有利或无利的 ,都对生物的生存和物种的繁衍产生重大影响。

自从Kleinsmith 和Kaplan在1963年首次报告了情绪在记忆中的优势地位后,情绪记忆一直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那究竟什么是情绪记忆,它又有哪些生理机制,目前研究如何?本文将对情绪记忆进行综述研究。

一、情绪记忆的概念界定对于情绪记忆的研究可追溯到Ribot,他于 1894年提出了情绪记忆,由于当时受到主流心理学流派的排挤,对情绪记忆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直到认知研究的兴起,情绪记忆研究才重发生机,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大家都知道,记忆的功能往往会受到情绪、环境、自身的内部状态、年龄[2]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记忆中的情绪事件相对而言更容易被忆起,因为情绪因素对记忆效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把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效应称为情绪记忆(emotional memory)。

情绪记忆又称情绪性唤醒事件记忆,它属于情景记忆,独立于情绪性反应。

从信息加工角度来定义情绪记忆,它是指对情绪信息或者情绪状态下中性刺激的编码、存储,并在一定情况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3],包括情绪的主观体验、情绪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以及情绪刺激。

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

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

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人类大脑是情绪的重要源泉和调控中心。

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个体的思考、决策、行为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

然而,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单向影响,而是一种复杂且相互作用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研究和实证证据。

情绪是一种内在表达,涉及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体验。

大脑的情绪中枢主要包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和扣带回等脑区。

其中,杏仁核被认为是情绪的主要处理中心。

通过与其他大脑区域的相互交互作用,杏仁核能够对外界刺激产生快速反应,并激活其他大脑区域进一步调节情绪的处理和表达。

大脑对情绪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回路的活动实现。

神经递质是大脑中的化学物质,能够传递神经信号并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例如,多巴胺、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大脑中涉及情绪调节的神经回路包括杏仁核-海马回路、杏仁核-扣带回-前额叶皮质回路等,这些回路在不同层面上调控情绪的生成和表达。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脑与情绪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情绪可以影响大脑的认知和认知加工。

情绪状态对注意力、记忆、学习以及决策等认知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一个人在情绪激动或焦虑时,可能会难以集中注意力和记忆事物。

另一方面,大脑的认知加工和功能状态也可以调节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通过训练和调节大脑的认知功能,如情绪调节训练和注意力训练,能够显著改善人们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大脑中的神经可塑性也在情绪的形成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神经可塑性指的是大脑的神经元和神经回路能够通过经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特性。

研究表明,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训练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并引起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例如,慢性压力和焦虑状态可以导致大脑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的改变,而情绪调节训练可以改善这些改变并提高情绪的调节能力。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综述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综述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综述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旨在探索人类思维和心理活动的神经机制。

为了解决这一复杂的问题,研究人员利用了各种研究方法来研究认知过程,从而深入了解大脑是如何处理信息和控制行为的。

一、电生理方法1. 电脑脑电图(EEG)脑电图是通过电极放置在头皮上来记录大脑活动的电信号。

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数据,揭示大脑在特定任务中的时间性质和事件相关电位(ERP)。

此外,EEG还可以用于研究睡眠和弥漫性脑病变等。

2. 愿望行为电位(ERP)ERP是在特定的刺激下大脑所产生的电位变化。

通过比较不同ERP组件的时空特征,研究人员可以探索大脑对刺激的加工过程,如注意、记忆和决策等。

二、神经影像学方法1.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MRI利用磁共振技术来检测血液氧合水平的变化,从而间接地反映出大脑区域的活动水平。

它可以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大脑活动图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不同认知任务引起的大脑活动变化。

2. 结构性磁共振成像(sMRI)sMRI通过测量脑组织的磁共振特性,可以提供大脑的结构图像,包括脑组织的灰质、白质和脑壳的变异情况。

通过比较组群之间的大脑结构差异,可以进一步了解认知功能与大脑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生理指标测量方法1. 眼动追踪眼动追踪技术通过记录眼球运动来揭示观察者对视觉刺激的注意分配。

通过分析注视位置和注视时间,可以研究注意的分配和视觉加工过程。

2. 皮肤电导反应(SCR)皮肤电导反应是通过测量皮肤电导导致的电流变化,反映出人的情绪和一般心理状态的变化。

SCR常用于研究情绪和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加工。

四、脑电磁图(MEG)技术MEG技术通过测量大脑中的磁场来研究大脑活动。

与EEG相比,MEG具有更高的时间解析度和更强的空间分辨率,可以精确地定位和追踪大脑中的神经活动。

五、脑刺激技术1. 脑疗法(TMS)经颅磁刺激是利用短暂的磁场脉冲来激活或抑制大脑区域的一种非侵入性技术。

实验设计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不同情绪状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实验设计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不同情绪状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实验设计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不同情绪状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导言:情绪对认知功能产生显著影响,情绪的不同状态可能会对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

前瞻记忆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功能,指的是能够记住将来需要完成的任务或事件的能力。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情绪状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方法:1.假设:-H0:不同情绪状态对前瞻记忆没有影响;-H1:不同情绪状态对前瞻记忆有影响。

2.受试者:-200名健康成年人,均无认知障碍或心理疾病。

3.实验材料:-情绪诱发材料:情绪图片库,包括正面、负面和中性的图片;-前瞻记忆任务材料:包含10个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包括1个要求参与者记住的任务,例如购买件物品等。

4.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双盲、随机、交叉设计;-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三组(正面情绪组、负面情绪组和中性情绪组);-每个被试需要接受不同情绪图片的呈现以诱发相应的情绪状态;-实验使用3个不同情绪诱发代码,每组受试都将接受不同类型的情绪诱发代码;-每组情绪诱发前后均进行前瞻记忆任务;-前瞻记忆任务顺序随机。

5.实验程序:-受试者入组前接受情绪评估,以确定其基线情绪状态;-实验过程中,每个受试者将接受情绪诱发代码呈现,保持对应情绪状态至少10分钟;-情绪诱发代码呈现后,利用前瞻记忆任务检测受试者的前瞻记忆表现;-每个受试者将完成三个情绪状态下的前瞻记忆任务。

6.数据分析:-对于每个受试者的前瞻记忆任务,记录正确完成的任务数量;-应用方差分析(ANOVA)检验不同情绪状态下前瞻记忆任务的差异,以确定情绪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若ANOVA结果显著,进行事后多重比较(例如Tukey HSD)以确定不同情绪状态组间的差异。

讨论: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预计正面情绪状态可能会提高前瞻记忆能力,而负面情绪状态可能会降低前瞻记忆能力。

通过实验设计,可以得出不同情绪状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并深入了解情绪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人脑认知机制的实验和研究

人脑认知机制的实验和研究

人脑认知机制的实验和研究人类的大脑是一个极其神秘而又复杂的器官,其内部的结构和机制至今仍有很多未知之处。

我们的认知能力是由大脑和神经系统协同作用产生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科学家们进行了不少人脑认知机制的实验和研究。

一、感知与认知人的认知过程通常分为两部分,即感知和认知。

感知是指人们在接触到外部信息时,受到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影响,产生对物理现象的感受和印象。

而认知是指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利用大脑的各种能力,将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提取,从而产生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和知识。

在这两个过程中,感知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机制。

事实上,早在 18 世纪,就已经有许多科学家开始对感知过程进行了研究。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奥古斯丁·夏门·菲赫纳,他提出的“感觉经验主义”理论认为,人们的感觉信息来源于外部对象,通过五种感觉器官传递到大脑里,最终形成个人的认知。

而在认知过程中,人们的大脑需要执行更为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了注意力和集中力、处理速度、执行各种认知和思维过程等等。

二、神经科学实验要深入了解人类的大脑和认知机制,科学家们使用了多种神经科学实验方法。

这些实验方法可以用来测量感知和认知的时间、空间、量及其变化。

下面列举一些神经科学实验及其结果:1.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这是一种基于大脑局部血氧水平变化的方法,可以在不需要进行手术的情况下,获取大脑活动的基本图像。

比如,在执行决策过程时,fMRI 可以显示在大脑的前额叶和颞叶的区域发生了相应的活动。

2.事件相关电位(ERP):这种方法使用测量脑电图中的脑电信号,来测量感知和认知过程中事件的时间变化。

通过测量大脑特定区域的电位变化,科学家们可以确定特定的事件会引起哪些特定的脑电响应,从而帮助他们了解人脑的认知活动。

3.单细胞电生理学:这种方法采用微电极记录,在大脑的灶区或实验动物的大脑中记录单个神经元的活动。

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大脑的一些更基础而又细节的信息,在我们的大脑认知、感知和思考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事件相关电位基础

事件相关电位基础

事件相关电位基础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是一种在神经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用于研究感知、认知和注意等心理过程。

ERP是利用脑电图测量大脑对特定刺激或任务的电生理响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特定事件对大脑处理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在ERP实验中,参与者通常需要完成一系列任务,如观看图像、听取声音或执行某种注意任务。

由于事件的发生会引起大脑电位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被试者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脑电波形来推断出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个:感觉电位、注意电位、P300电位和负电位。

感觉电位是指在感觉刺激出现后瞬间形成的电位,反映了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初步处理。

注意电位是指在被试者注意特定刺激时产生的电位,可以反映出大脑对于注意目标的选择和分配。

P300电位是一种大脑正电位,主要在任务结束后的300毫秒内出现,与认知加工和决策相关。

负电位和P300电位相反,是一种大脑负电位,通常出现在刺激出现后的几十毫秒内,反映了大脑对于不符合预期的刺激的注意和处理。

通过对ERP的分析,研究人员可以推测事件在大脑中的加工过程和神经机制。

ERP研究在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感知和认知过程,并增进对多种心理疾病的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对事件相关电位基础的描述,所使用的术语并非真实的名字或直接引用,旨在提供对该研究方法的基本了解。

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引言:以往,心理学研究主要依赖于行为观察、反应时间测量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为心理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注意力、记忆、情绪和意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剖析该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注意力研究:注意力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主题,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在这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脑电图记录,研究者可以测量被试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的注意力水平。

通过分析脑电波的频谱特征,研究者能够推断被试的注意力分配情况,并进一步了解其认知过程。

此外,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还可用于识别和预测注意力缺陷相关的神经生物标记物,从而为注意力障碍症状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记忆研究:记忆是人类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在记忆研究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例如,通过脑电波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分析,研究者能够探索记忆编码、存储和检索的神经机制。

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类型的记忆,如工作记忆、长期记忆和情绪记忆等,在揭示记忆过程的同时,也为相关的记忆障碍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情绪研究:情绪是人类主观体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在情绪研究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领域。

通过记录脑电图,研究者可以识别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脑电波模式,从而推断出脑内情绪处理的神经机制,并探究不同情绪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情绪的产生与调节,以及情绪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四、意识研究:意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提供了探索意识机制的重要工具。

例如,通过记录脑电波,研究者可以研究觉醒状态与非觉醒状态之间的差异,进一步了解意识的产生与维持。

此外,脑电波信号处理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意识与不同认知任务之间的关系,为意识学习与记忆、感觉与运动等相关问题提供有益信息。

游戏中的符号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

游戏中的符号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

游戏中的符号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在游戏中,符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为玩家提供了引导,还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着游戏信息、塑造游戏世界。

游戏中的符号对玩家的认知和情绪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

游戏符号是指游戏中出现的各种视觉、听觉或其他形式的象征,包括图像、颜色、声音、动画等。

这些符号在游戏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它们帮助玩家理解游戏规则、操作方法以及游戏情节的发展。

同时,游戏符号也能激发玩家的感官体验,营造出独特的游戏氛围与世界观。

游戏符号在认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玩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游戏规则。

通过符号呈现的信息,玩家可以迅速了解游戏的操作方法、胜利条件以及失败的后果。

这有助于玩家在游戏中做出明智的决策,提高游戏技能。

游戏符号还能激发玩家的想象力。

一些游戏符号设计得富有创意和想象力,为玩家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玩家可以根据这些符号进行联想与思考,从而更深入地沉浸在游戏世界中。

游戏符号对情绪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良好的游戏符号设计可以激发玩家积极的情绪状态,提高游戏的娱乐性。

例如,某些游戏中的成就系统通过奖励玩家虚拟物品或积分,让玩家感受到进步与成就感。

这种积极的反馈有利于提高玩家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同时,游戏符号也能传达情感信息,引起玩家的共鸣。

例如,某些游戏中的角色或情节涉及到悲伤、愤怒等情感时,相应的符号会刺激玩家产生共鸣,使玩家更加投入到游戏中。

游戏中的符号对认知和情绪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巧妙地利用这些符号,我们可以提高玩家的认知能力,激发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提高游戏的学习和娱乐效果。

在认知方面,游戏设计师可以通过优化符号设计,使游戏规则更加直观易懂。

同时,鼓励玩家探索游戏世界,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关卡,这样能够激发玩家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良好的符号设计还能为玩家提供有效的反馈,帮助他们在游戏中不断进步。

在情绪方面,游戏设计师应注重符号的积极情绪影响力。

通过精心设计奖励机制、成就系统和情感表达符号,激发玩家的积极情绪体验。

人类情绪与大脑电波的关系研究

人类情绪与大脑电波的关系研究

人类情绪与大脑电波的关系研究人类情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高兴、难过、愤怒还是焦虑,情绪都会对我们的行为和健康产生影响。

而大脑则是情绪生成和控制的主要器官,因此研究人类情绪与大脑电波的关系就成为了当前脑科学界的热点之一。

一、情绪的定义与分类情绪指的是人类在特定心理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与情感、心情等相关。

情绪可以被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两大类,例如喜悦、兴奋、爱情等属于正面情绪;而愤怒、伤心、害怕等则属于负面情绪。

情绪还可以因为多种因素而形成,例如荷尔蒙水平、生物钟、嗅觉、视觉和听觉等等。

二、大脑电波的分类大脑电波是指由大脑皮层产生的电流,可以反映大脑皮层的激活状态。

这些电波可以用电极通过头皮测量并记录在电脑上。

根据频率分布,大脑电波被分为以下五种:1.δ波:频率在0.5-4赫兹,出现在深度睡眠和昏迷状态下。

2.θ波:频率在4-8赫兹,出现在轻度睡眠和松弛状态下。

3.α波:频率在8-13赫兹,出现在闭眼松弛状态下。

4.β波:频率在13-30赫兹,出现在大脑活跃状态下。

5.γ波:频率在30赫兹以上,出现在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流状态下。

三、情绪与大脑电波的关系根据多项研究,不同情绪状态下大脑电波的频率和幅度都有不同的变化。

1.愉悦情绪:愉悦情绪会导致大脑α波的增加,表明大脑皮层正在放松状态下;同时还会导致已知的与正向情绪相关的神经化学变化,例如去甲肾上腺素的降低。

2.恐惧情绪:恐惧情绪会导致大脑γ波的增加,表明大脑正在集中注意力。

3.愤怒情绪:愤怒情绪会导致大脑β波的增加,表明大脑充满了能量,准备采取行动。

除此之外,一些已知的神经生化机制也反映出了情绪和大脑电波的关系。

例如,神经递质多巴胺可以调节情绪,并在相应的情绪状态下呈现出不同的大脑电活动模式,这也支持了情绪和大脑电波之间的关联。

四、情绪与神经网络的关系神经网络是指一组神经元之间的功能性联系,其中包括连接强度和传递速度。

事件相关电位标记

事件相关电位标记

事件相关电位标记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是一种用于研究人类大脑活动的电生理技术。

它通过记录大脑在特定事件发生后的电流变化,揭示了大脑对于不同刺激和任务的处理过程。

本文将就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事件相关电位的概念事件相关电位是指在特定事件发生后,大脑皮层产生的电位变化。

这种电位变化可通过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记录得到。

事件相关电位可以分为正向成分(P波)和负向成分(N波),它们的波形、极性和潜伏期与刺激类型、任务要求等有关。

二、事件相关电位的成因事件相关电位的产生与大脑的神经元活动密切相关。

当刺激出现时,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会引起电流的流动,从而形成事件相关电位。

这些电位变化反映了大脑对刺激的加工和处理过程。

三、事件相关电位的应用1. 认知加工研究:事件相关电位可以用来研究人类对不同刺激的认知加工过程。

例如,在视觉搜索任务中,研究者可以通过记录事件相关电位来了解大脑对目标的检测、注意分配和决策过程。

2. 大脑疾病研究:事件相关电位在研究大脑疾病方面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通过比较正常人和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差异,可以了解疾病对大脑加工能力的影响。

这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 脑机接口研究:事件相关电位还可以应用于脑机接口研究。

脑机接口是一种通过记录大脑活动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交互的技术。

通过记录事件相关电位,可以实现对大脑活动的实时监测和解码,从而实现人机交互。

四、事件相关电位的特点与局限性1. 高时间分辨率:事件相关电位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精确记录大脑对刺激的快速响应过程。

2. 低空间分辨率:事件相关电位的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难以确定特定神经元的活动。

因此,通常需要与其他脑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结合使用,以获取更全面的大脑信息。

情绪韵律调节情绪词识别的ERP研究

情绪韵律调节情绪词识别的ERP研究

情绪韵律调节情绪词识别的ERP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情绪韵律在情绪词识别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情绪词识别是人类语言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情感交流、社会互动以及个体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而情绪韵律,作为语言中的非文字信息,对于情绪词的识别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ERP的角度,分析情绪韵律对情绪词识别的影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介绍情绪词识别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阐述情绪韵律在其中的作用。

接着,将详细介绍ERP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情绪词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收集并分析ERP数据,探讨情绪韵律对情绪词识别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将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情绪词识别的神经机制,还有助于为情感交流障碍、心理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作为一种无创的脑电活动测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中。

情绪韵律与情绪词识别作为情感处理的关键环节,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探讨情绪韵律与情绪词识别的ERP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在情绪韵律的研究方面,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韵律特征与情绪识别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不同情绪韵律的语音刺激能够引发不同的ERP成分,如N400和晚期正成分(LPC)。

这些成分的变化可能反映了大脑在处理不同情绪韵律时的认知加工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情绪韵律与情绪词识别之间的交互作用。

例如,有研究发现,当情绪词与情绪韵律一致时,ERP成分的波幅会发生变化,这可能意味着情绪韵律能够影响情绪词的识别过程。

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综述_龚雨玲

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综述_龚雨玲

究都遵循基本情绪的研究取向, 主张存在明确的几个情绪范 畴, 而且它们是普遍的情绪状态, 适用于人类的所有种族和民 ⑩ 根据基本情绪的研究取向, 面部表情是明确的 、 确定无疑 族。 的, 因此表情识别对所有人都非常容易, 而且, 情绪的识别会 自动地发生, 不需要语言的参与, 甚至年幼的婴儿都能够区分 不同的表情 。 但是, 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模棱两可的情境, 需 。 当别人的情 要额外的线索来帮助我们判断面部表情 例如, 绪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时, 人们就比较难以识别这一表情 。 近 语义信息是情绪知觉的必要的背景线索, 并且 期的研究表明, 语言本身可 以 影 响 一 个 人 如 何 理 解 其 他 人 行 为 中 包 含 的 情 Lindquist 等人的研究还发现, 绪 。 此外, 通过使用标准的语义 饱和程序使得情绪语言不容易通达时, 被试会更难以判断面 瑡 瑏 孔所表达的情绪 。 第三, 情绪的认知控制 。 情绪调节能力是人类适应环境 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功能, 它是指我们对产生什么样的情绪, 什 瑢 瑏 么时候产生它们, 以及如何体验和表达它们等过程的控制 。 情绪调节反映了认知对情绪的控制作用 。 Gross 提出了 5 个情 情境修正 、 注意调配 、 认知变化和反应 绪调节策略: 情境选择 、 调节 。 他认为 前 4 种 是 在 情 绪 反 应 发 生 之 前 采 用 的 聚 焦 策 略, 因为这些策略发生在情绪反应趋势被完全激活之前, 它们 在尚未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外周生理反应之前被使用; 而第五 个策略是针对情绪反应的策略, 出现在情绪反应倾向产生之 这时上述策略都已经被使用 。 通过回顾与再评价 ( 即认知 后, Gross 认为再评价 变化) 和抑制 ( 即反应调节) 相关的研究, 和抑制策略会导致不同的情感体验 、 认知和社会后果 。 2. 情绪与认知交互作用的神经基础 随着 fMRI 技术的使用, 大量认知过程可以与大脑特定部 位建立对应关系 。 大部分 fMRI 研究结果都表明, 认知过程对 应的脑区是大脑皮层 。 但关于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则众说纷 纭, 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 因为人们在研究情绪时, 对情绪的定

大脑皮质诱发电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析

大脑皮质诱发电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析

大脑皮质诱发电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析概述:大脑皮质诱发电位(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s,CEPs)是一种反映大脑神经元集合活动的电生理信号。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大脑皮质诱发电位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本文将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出发,探析大脑皮质诱发电位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

认知功能与大脑皮质诱发电位的关系:1. 注意力与大脑皮质诱发电位:研究表明,注意力对大脑皮质诱发电位具有显著影响。

人们在注意特定刺激时,其脑电图中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表现出更明显的P300波形,表明皮质处理受到了加强。

2. 学习与记忆与大脑皮质诱发电位:研究表明,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大脑皮质诱发电位变化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学习新的知识或技能时,大脑皮质诱发电位在潜伏期和波形上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与学习效果和记忆表现有关。

3. 语言与大脑皮质诱发电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对大脑皮质诱发电位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例如,听觉刺激引起的大脑皮质诱发电位(如MMN和N400)可以揭示语言加工的不同阶段和语义理解的过程。

4. 情绪与大脑皮质诱发电位:情绪对于认知功能的调节是不可忽视的。

研究表明,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大脑皮质诱发电位存在差异,如焦虑和抑郁情绪能够改变皮质处理和注意偏向。

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大脑皮质诱发电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问题,其与大脑皮质诱发电位也有关联。

研究发现,ADHD 儿童的大脑皮质诱发电位在注意力和抑制控制方面存在异常,这提供了研究和干预ADHD的线索。

研究方法与技术:1.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是研究大脑皮质诱发电位与认知功能关系的重要方法。

通过将大量试验刺激与大脑电活动进行同步记录和分析,可以研究不同认知任务下的电生理响应特征。

128导脑电事件相关电位系统

128导脑电事件相关电位系统

128导脑电事件相关电位系统脑电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是一种通过记录脑电活动来研究大脑对特定刺激的神经反应的方法。

ERP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大脑在感知、认知、情绪等方面的神经机制,对于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ERP 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ERP的基本概念ERP是指在接收到特定刺激后,大脑皮层产生的一系列电生理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通过脑电图来记录和分析。

ERP是一种时间分辨率非常高的脑电信号,能够精确地反映出大脑对刺激的神经反应。

ERP信号通常以事件相关电位波形的形式呈现,包括P波和N波,这些波形在特定的时间点上达到峰值,反映出大脑对刺激的不同信息加工过程。

二、ERP的研究方法1.实验设计研究者通常会设计一系列的实验范式来引发特定的刺激,比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在实验中,被试需要完成一定的任务,比如辨认、注意、记忆等。

通过记录被试的脑电活动,可以得到与任务相关的ERP 波形。

2.数据采集在实验中,研究者使用脑电图仪器对被试的脑电活动进行连续记录。

通常会采集数百到数千次的刺激事件,以获得稳定的ERP波形。

3.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清晰的ERP 波形。

通常会使用信号平均、滤波、时域分析等方法来提取出特定的ERP成分,比如P300、N400等。

三、ERP的临床应用1.神经科学研究ERP在神经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不同的刺激条件下大脑的ERP波形,可以揭示大脑的感知、注意、记忆等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为理解认知疾病、认知发育等提供重要线索。

2.临床诊断ERP在临床诊断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通过研究病人的P300波形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注意力缺陷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此外,ERP还可以用于评估脑损伤、昏迷状态等病情。

3.脑-机接口随着技术的进步,ERP在脑-机接口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同情绪下认知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不同情绪下认知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E STUDY OF EVENT RELATED POTENTIALIN THE COGNITIVE COURSE OFDIFFERENT EMOTIONABSTRACTA key function of emotion is the preparation for ac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emotional facilitation of sensory processing in the visual cortex and the late positive component of the event-related-potential(ERP) is enhanced for emotional stimuli. The ERP have the merit of high time resolution, so it has been used in the brain cognition study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is about the ERP of different emotional cognitive process, Therefore, it has the important academic siginficication.The study also use ERP to test whether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brain cortical reactivity to emotional stimuli. The emotional picture originated from IAPS (Intem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IAPS is highly internationally-accessible just as the expectation of its designers.ERPs were recorded from 30 students in this research. First a general ERP experiments, including P300 and mental calculation, the real-time record of brain potentials at the same time, then we will use the picture as a stimulating materials, to do the experiments of P300 and mental calculation again. The research use the P100 and P200 component of the ERP as a proximal index of attention in earlier emotional processing period, and in the late time interval, P300 component and a positive slow wave are exmined. combined with a number of other ERP components fo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300 whit doublet was very usual, and analyzed P3a and P3b, the two as the different responses of brain; ERPS changed when students were doing Mental arithmetic, P100, P200, P300 had characteristic differently; Also as same as the result of other emotional pattern, positive, negative and neutral pictures elicited obvious late positive potentials in the picture perception paradigm, which can begin at about 300ms, and may be sustained to 900ms; Emotional pictures elicited temporal and frontal , negative pictures’elicited area in brain’s ringht hemispheres, positive pictures’elicited area in brain’s left hemispheres.In summary, brain cortical responses to different valence of emotional pictures showii不同情绪下认知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that for the reason that more attention to be allocation in the early selective processing. The later sustained positivity may reflect motivational engagement and a commitment of attentional resources to the picture emotional recognition task.KEY WORDS: emotional processing, event related potential, P300, brain functioniii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人类脑电活动和事件相关电位的发展近况人类脑电活动研究的发展,在20世纪中经过了三个主要阶段。

杏仁核的脑电研究探索情绪加工与大脑电活动的关系

杏仁核的脑电研究探索情绪加工与大脑电活动的关系

杏仁核的脑电研究探索情绪加工与大脑电活动的关系脑电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脑电波的测量和分析,研究人员能够了解大脑的电活动与不同的认知和情绪过程之间的关系。

在情绪研究中,杏仁核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结构,被认为在情绪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索杏仁核的脑电研究,以及在研究中发现的情绪加工与大脑电活动的关系。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杏仁核在情绪加工中的作用。

杏仁核是大脑中一个小而核心的结构,位于颞叶内侧。

研究表明,杏仁核参与了情绪的产生、加工和调节过程。

它接收来自感官系统的信息,并与大脑的其他部分相互连接,形成情绪网络。

在情绪识别、情绪记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杏仁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脑电研究的进展,科学家们开始探索杏仁核的脑电活动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关系。

他们使用各种脑电波形的分析方法,如事件相关电位(ERP)和频谱分析,来研究杏仁核与情绪相关的电活动。

研究发现,当面对威胁性或恐惧性刺激时,杏仁核的电活动被激发。

这种激发表现为ERP波形的变化,如P300和N400波。

P300波是一种正电波,通常在刺激呈现后300毫秒内出现,被认为与注意、意识和情绪加工有关。

而N400波是一种负电波,在刺激呈现后400毫秒内出现,与语义加工和情绪识别相关。

这些波形的变化反映了杏仁核在情绪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ERP波形的变化,频谱分析也揭示了杏仁核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关系。

频谱分析可以测量不同频率范围内的脑电活动,并揭示出不同频段与情绪过程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杏仁核和情绪加工相关的频率范围包括theta、alpha和gamma波段。

Theta波是一种低频波,通常与注意、意识和记忆有关。

杏仁核的theta波活动与情绪加工的效应有关。

研究发现,在面对威胁性刺激时,杏仁核的theta波活动增加。

这种增加可能反映了杏仁核对情绪信息的高度注意和加工。

与theta波相反,alpha波是一种高频波,在放松和休息状态下较为明显。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研究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研究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研究I. 引言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是一种记录大脑神经活动的生理信号,在神经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情绪是人类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状态,如何通过脑电信号来实现情绪的识别一直是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情绪识别在自动化人机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从情绪和脑电的基本原理、情绪识别研究现状、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技术、情绪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II. 情绪和脑电的基本原理情绪是人类复杂的心理状态之一,它可以显著影响人的认知、思维和行为等方面。

脑电信号是大脑神经元群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同步放电的结果。

不同情绪状态下,大脑的神经元同步度和位置分布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脑电信号的波形和频率上。

例如,愉悦情绪状态下的脑电信号的频率较高、波形较平稳,而愤怒情绪状态下的脑电信号的波形较复杂,频率较低。

因此,基于脑电信号来实现情绪的识别具有可行性。

III. 情绪识别研究现状情绪识别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有许多有关情绪识别的研究。

早期的情绪识别研究主要依靠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传统方法,如量表调查、自我报告、生理指标(如脉搏、血压、电导值等)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主观性、测量复杂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脑电信号采集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也逐渐受到关注。

目前,情绪识别的主要方法有基于时间域的方法、频域方法、时频域方法和基于分类器的方法等。

IV.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技术在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技术中,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时域特征、频域特征、时频特征和非线性特征等。

时域特征常用的有均值、标准差、斜度、波幅等;频域特征常用的有能量、功率谱密度、相关性等;时频特征常用的有小波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等;非线性特征常用的有样本熵、分形维数、混沌指数等。

针对特征提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如特征间相关性、数据噪声等问题,通常采用降维技术,例如主成分分析、独立成分分析等。

情绪Stroop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分析

情绪Stroop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分析

收稿日期:2006-10-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468)Supportedby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30270468)作者简介:刘琦(198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E-mail:lqfreewater@tom.com通讯作者:周曙(1963-),男,教授,电话:86-20-61641808,E-mail:zhoushu@hotmail.com情绪Stroop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分析刘琦1,刘玲2,何慧3,周曙1(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广东广州510515;2广州军区总医院老干科,广东广州510010;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湖南长沙410011)摘要:目的考察情绪Stroop实验范式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时空模式。

方法13名受试者从事情感词汇的颜色判别任务,同时记录其19通道的ERP,实验采用单因素三水平(情绪词效价:正性、中性、负性)重复测量析因设计,ERP分析结果利用F值的统计参数映像呈现。

结果行为指标反应时间和反应正误率均无显著差异。

ERP的F值参数映射示显著情感效应主要出现在3个时段:枕区(200 ̄220ms);左前额及中央额区(270 ̄300ms);枕顶区(左560 ̄580ms、右620 ̄630ms)。

结论任务无关的情绪词加工在不同阶段涉及广泛脑区,ERP在情绪研究和评价方面比行为指标更为敏感。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注意偏向;情绪;Stroop;时空模式分析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254(2007)05-0608-03Spatiotemporalpatternanalysisofevent-relatedpotentialselicitedbyemotionalStrooptaskLIUQi1,LIULing2,HEhui3,ZHOUShu11DepartmentofNeurology,NanfangHospital,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515,China;2DepartmentofGeratology,GeneralHospitalofGuangzhouCommand,Guangzhou510010,China;3DepartmentofNeurology,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XiangyaMedicalCollege,Changsha41001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patiotemporalpatternof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s)inducedbyemotionalStrooptask.MethodsTheERPsof19channelswererecordedfrom13healthysubjectswhileperformingemotionalStrooptaskbypressingthebuttonsrepresentingthecolorsinwhichthewordsdenotingdifferentemotionsweredisplayed.Arepeated-measuresfactorialdesignwasadoptedwiththreelevels(wordvalence:positive,neutralandnegative).TheresultofERPanalysiswaspresentedintheformofstatisticalparametricmapping(SPM)ofFvalue.ResultsNosignificantdifferencewasfoundineitherreactiontimeoraccuracy.TheSPMofERPssuggestedsignificantemotionalvalenceeffectsintheoccipitalregion(200-220ms),theleftandcentralfrontalregions(270-300ms),andthebilateraltemporalandparietalcortex(560-580and620-630ms,respectively).ConclusionProcessingoftask-irrelevantemotionalvalenceinformationinvolvesthedynamicoperationofextensivebrainregions.TheERPsaremoresensitivethanthebehavioralindicesinemotionalevaluation.Keywords:event-relatedpotentials;emotion;Stroop;spatiotemporalanalysis情绪信息的加工有两种观点:自动化加工观点认为情绪信息的加工是一个刺激驱动的自下而上的过程,研究表明情绪面孔(恐惧)被掩蔽、被试不能报告觉知到该面孔时,杏仁核仍激活[1]。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是一种神经电生理技术,用于研究人类神经认知过程。

本文将介绍ERP的基础概念、实验设计、信号处理、成分识别、应用领域、仪器设备和数据分析。

1.ERP基础概念ERP是一种与特定事件相关的脑电位变化。

当视觉、听觉或感觉系统受到外部刺激时,大脑会对这些刺激进行认知加工,从而产生一系列电位变化。

ERP技术通过记录和测量这些电位变化,来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和大脑对刺激的响应。

2.ERP实验设计ERP实验设计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和假设;(2)选择适当的刺激材料和呈现方式;(3)安排实验程序和控制刺激的呈现时间;(4)记录被试者的行为反应;(5)分析ERP数据并提取相关电位成分。

3.ERP信号处理ERP信号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滤波:使用特定的滤波器处理原始脑电信号,以去除噪声和干扰;(2)基线校正:将ERP信号的基线调整为零,以便更好地识别特定成分;(3)伪迹处理:去除与刺激事件无关的伪迹,如眼电伪迹和肌电伪迹;(4)叠加平均:将多个实验条件下获得的ERP信号进行叠加平均,以突出特定成分。

4.ERP成分识别ERP成分识别是根据ERP信号处理结果,对特定时间窗口内的ERP 波形进行命名和解释。

常见的ERP成分包括N400、P300、P500等。

这些成分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反映了大脑对不同类型刺激的认知加工过程。

5.ERP应用领域ERP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等。

例如,ERP技术可用于研究注意力和记忆力,探讨认知缺陷和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加工过程。

此外,ERP还可用于评估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6.ERP仪器设备ERP仪器设备主要包括脑电记录仪、刺激呈现设备和信号处理与分析软件。

脑电记录仪用于记录大脑的电位变化,刺激呈现设备用于向被试者呈现刺激材料,信号处理与分析软件用于处理和分析ERP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4):505~510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事件相关脑电位系列研究*罗跃嘉1,2黄宇霞1,2李新影1李雪冰1(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2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摘要为探讨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脑机制,建立了情境图片、面孔、汉字和声音四个系列组成的中国情感刺激材料库,并通过ERP实验对情绪与注意、工作记忆的关系以及特质焦虑者的认知特点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⑴负性情绪刺激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至少在注意、评价及反应准备这几个阶段具有某种优先权,注意偏向也可在内隐任务下发生,负性刺激对注意资源不足具有某种补偿作用;⑵威胁性视觉提示对其后的视觉加工具有调节作用,高焦虑个体对这类性刺激投入了更多的视觉加工资源,而且威胁性刺激对注意的影响可以跨通道进行,威胁性的视觉刺激可以影响触觉注意;⑶在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方面,负性情绪下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引起的P300波幅减小,这种效应可能是基于情绪对顶叶注意系统的调节作用,而在词语工作记忆任务中这种效应消失。

关键词情绪,事件相关脑电位,注意,工作记忆,焦虑。

分类号 B842情绪是瞬息万变的心理与生理现象,反映了机体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所取的适应模式。

情绪认知及其脑机制的研究,特别是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及其潜在的神经基础,在近年逐渐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并形成“情感认知神经科学”这一分支[1]。

这个领域的研究不仅回答情绪的起源、功能、本质等科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将为情绪调节和情绪障碍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及其课题组在最近3年以来,采用维度法评定刺激材料的情感性,并建立了中国情绪刺激材料库。

在此基础上,利用事件相关脑电位(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ERPs)技术和行为实验相结合的实验范式,开展了情绪对注意、工作记忆和汉字认知的影响及焦虑病人的认知改变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1情绪的评定标准情绪评定的标准关系到诱发情绪的刺激材料类型、被试实际的情绪体验等。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收稿日期:2006-06-01* 本课题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0325026),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SCX2-SW-221)和教育部重点项目(106025)支持。

王一牛、吴健辉、白露、刘涛生、马慧参加部分工作。

通讯作者:罗跃嘉,E-mail: luoyj@ 标准:基本情绪论和情绪维度论[2]。

基本情绪论以Ekman和Izard为代表,认为情绪在发生上有原型形式,即存在着数种泛人类的基本情绪类型(常见的有6种和11种基本情绪之说),每种类型各有其独特的体验特性、生理唤醒模式和外显模式,其不同形式的组合形成了所有的人类情绪。

目前应用更为广泛的维度论认为若干个维度组成的空间包括了人类所有的情绪,把不同情绪看作是逐渐的、平稳的转变,不同情绪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根据彼此在维度空间中的距离来显示的。

维度模式常为两个维度组成:①效价(valence)或者愉悦度(pleasure),其理论基础是正负情绪的分离激活;②唤醒度(arousal)或者激活度(activation),指与情感状态相联系的机体能量激活的程度,唤醒的作用是调动机体的机能,为行动做准备。

脑成像研究证实了正性和负性情绪的分离,即两者各自具有特定的大脑加工系统,分别与左半球和右半球活动相联系,或者说分别是左半球和右半球优势。

例如,观察正性和负性图片的同时进行fMRI扫描,分析发现,情绪图片激活了双侧额叶、扣带前回、杏仁核、前颞叶以及小脑;负性情绪图片的激活区主要分布在右半球,而正性图片则在左半球[3]。

美国国立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情绪与注-506-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意研究中心与佛罗里达大学Lang等[4]编制了3套情绪材料系统,分别为国际情感图片系统(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IAPS)、国际情感数码声音系统(International Affective Digital Sound System, IADS)和英语情感词系统(Affective ANEW)。

三套系统的每一个材料都被赋予了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Dominance)值,在情绪研究中较为广泛。

但是我们发现[5],中国人和西方人对IAPS评定的相关性尽管很高,但两组被试也反映出显著的差异性,是由文化、个性以及具体社会生活情况等不同原因造成的。

因此,本课题组编制出了中国情感图片系统(Chinese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CAPS)、中国人情感面孔图片系统(Chinese Affective Face Picture System, CAFPS)、中国情感数码声音系统(Chinese Affective Digital Sound System, CADS)和汉语情感词系统(Chinese Affective Words System, CAWS)。

CAPS[6]包括852幅图片,特别在面孔、环境等方面,采用了具有东方色彩的图片。

CAPS在愉悦度评分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时,唤醒度评分比较高,而优势度评分比较低;愉悦度评分位于中游水平时,唤醒度和优势度的评分也处于中间水平;愉悦度评分比较高的图片, 优势度和唤醒度的评分也比较高。

上述特点符合人们的其本情绪规律。

CAFPS[7]采集在校大学生的7种情绪面孔图片,首先对情绪面孔进行类别的初次评定,选取评价一致的图片,再由60名评分者对其进行类别和情绪强烈程度的判定。

得到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7种情绪面孔图片,并且每张图片都有其相应的情绪强烈程度分数。

CADS[8]在大量收集各种声音刺激的基础上精选出453个声音,并取得了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数据。

聚类分析可将全部声音聚为6类,大致可引发愉快、悲伤、恐惧、厌恶等情绪,提示可以同时从情绪维度和情绪类型两种途径研究情绪问题[8]。

CAWS[9]以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中31187条双字词作为原始母体选材量,结合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提供的中文词库,抽样出双字词6000,(名词、动词、形容词各3000),采用随机和有规律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形成统计样本;结合现代汉语词典选取2000个现代汉语双字词,再从中随机分层抽取名词、动词、形容词各500个作为评定用词。

最后将这1500个双字词进行了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和熟悉度等4个维度的评定。

2 情绪与注意负性偏向的加工时程2.1 情绪负性偏向的时程机体对环境中的负性情绪信息具有某种特殊的敏感性,称为情绪的负性偏向现象。

换句话说,与正性和中性事件相比,负性刺激似乎拥有一种认知加工上的优先权。

行为实验数据表明负性事件引起情绪反应的速度更快,效应更显著;fMRI结果观察到某些特定脑区对视觉负性情绪刺激的激活增强[2]。

但负性偏向究竟能以多快的速度发生,负性偏向究竟发生在信息加工过程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时间阶段,这一问题目前尚不清楚,利用ERP技术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这一特点可以很好地研究这一问题。

采用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为刺激材料[4,5],以正常大学生为被试,挑选出正性、负性及中性图片。

正性和负性图片在愉悦度两极化程度和唤醒度上依据本土化评定所获得的数据[5]进行了匹配。

告知被试当图片呈现时,他应该注意观看并想象自己真实面对该场景时的感受,并尽快按键指出这一图片是正性的还是中性的,或者在另一组任务中指出是负性还是中性的。

实验结束后对全过程连续记录的EEG数据进行离线处理。

分别分析经典ERP成分P2和晚正成分(late positive component, LPC)以及单侧化准备电位(lateralized readiness potential, LRP),可以探讨负性情绪信息加工中发生时间较早的注意偏向和稍晚的分析评价偏向,以及反应准备时间的长短。

P2:P2潜伏期在愉悦度类型上的主效应显著,中性刺激的潜伏期较短。

P2波幅在block类型和电极点位置上主效应显著。

block类型效应是由于负性block中波幅大于正性block。

最大波幅出现在头皮中央部(如Cz、C1和C2等)。

LPC:LPC潜伏期与波幅在愉悦度类型和电极点的主效应均显著:情绪性刺激的潜伏期比中性刺激的潜伏期短 (514 vs. 539 ms);情绪刺激诱发的LPC波幅大于中性刺激(情绪刺激11.5 vs. 9.4 μV)。

最大波幅分布于头皮中线顶部(如Pz、P1和P2。

并发现愉悦度类型和block类型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分析简单效应表明负性刺激波幅大于正性刺激,而不同block中的中性刺激诱发的LPC波幅无差异(图1)。

第14卷第4期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系列事件相关脑电位研究 -507-图1 P2和LPC显示注意偏向和评价偏向(pos:正性,neu(p):正性block中的中性刺激,dpos:pos与neu(p)的差异波,neg:负性,neu (n):负性block中的中性刺激,dneg:neg与neu(n)的差异波)LRP:LRP分为刺激锁定(S-LRP)和反应锁定(R-LRP)两种情况。

本研究主要关注LRP的时间属性,因此只对其始潜时(on-set latency)进行分析。

S-LRP始潜时在愉悦度类型上主效应显著,情绪性刺激S-LRP波形起始时间早于中性刺激(分别为318与375 ms)。

R-LRP始潜时在block类型和情绪类型上均显示主效应显著,二者交互作用也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有这些效应显著都是由于负性刺激引起的R-LRP潜伏期比其它条件要短[10]。

结论:上述结果表明人对负性情绪内容的加工和反应存在偏向性,这种偏向可能发生在信息加工及输出过程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阶段,包括注意、评价及反应准备等多个时间点。

2.2 内隐任务中的情绪注意偏向在内隐情绪加工任务中发现负性刺激引起的P200成分波幅较大,潜伏期较短。

负性偏向作为一种具有自动加工特点的现象,发生速度很快,而且即使在心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得以实现。

在此假设下,本实验采用非情绪任务以避免因直接关注材料的情绪属性而导致任务相关效应。

内隐任务下,材料的情绪属性可能成为当前任务的干扰因素,被试需要抑制材料情绪属性的干扰。

干扰作用强的材料将消耗较多资源。

如果负性偏向存在,负性材料比正性材料的干扰作用更强,因此负性条件引起的波幅将更大。

情绪材料也可能因其自动加工的特点在速度上领先于普通的认知任务,这样两种加工不发生竞争,先行的情绪活动还起到提高神经兴奋性的作用,从而促进后续认知任务的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