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五四制)2016-2017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版
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 (版)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3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 100分1、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2、 我国著名的遗传育种家袁隆平培育的新型生物是 A 杂交小麦 B 杂交水稻 C 克隆羊 D 转基因鱼3、 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没有关系的是A 资源匮乏B 导弹发射C 环境污染D 粮食短缺4、 当转动目镜和移动标本时;视野的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A 反光镜上B 物镜上C 目镜上D 标本上9、下列植物器官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5、 显微镜的物镜是 45X ;要观察放大A 12XB 8XC 10XD 15X 6、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A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同 450倍的物象;应选择的目镜是C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 7、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A 山羊B 柳树C 艾滋病病毒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A 器官B 生物体C 系统D 组织B 所有变量都相同 D所有变量都不同D 草履虫10、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如果在目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11、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其中人体的结构层次是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B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C 细胞、器官、系统、组织、个体D 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个体12、 有人说;你长的和妈妈一样漂亮;像爸爸一样潇洒;你知道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什么有关A 细胞核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壁13、 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这种细胞肯定不是A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B 叶肉细胞C 番茄果肉细胞D 洋葱表皮细胞14、 如果用显微镜观察的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该将玻片标本向什么方向移动;才能将物像调至视野的正中央 A 向正上方移动 B向左上方移动C 向右下方移动D 向正下方移动15、 你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草履虫的形状看起来A 呈梭形B 不规则C 像倒置的草鞋底D 呈圆形16、你知道下列哪项是你生命的起点吗17、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q B.b C. “d ” D.q ”;那么实际的图案应A 卵细胞B 胚胎C 新生儿D 受精卵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壁、细胞质、染色体C 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D 细胞核、染色体、细胞质18、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整个生物体由一个细胞构成B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C能够独立生活 D 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19、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刮取细胞的部位和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A口腔内侧壁、清水 B 牙签、清水C 口腔内侧壁、生理盐水D 牙签、生理盐水20、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移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A目镜B玻片标本C 镜筒D 物镜二、判断题:(20分)下列各题对的打V;错的打X。
【精选】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山东省荣成市六校2017-2018学年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2、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3、下列生物按形态特征划分的一组是()A、牛和草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猫头鹰和鼠4、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C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A.是否耗能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A . 温度 B. 光照 C. 湿度 D. 土壤6、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7、下列各项正确的食物链是( )A.草→羊→狼B.阳光→草→昆虫→青蛙C.兔→狐狸→细菌D.细菌→水草→小鱼→大鱼8、稻田中,水稻和杂草的关系属于()A. 捕食关系B. 互助关系C. 竞争关系D. 分工关系9、在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属于变量的是()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 合作B. 竞争C. 争斗D. 捕食11、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请分析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A.A→B→C→D→EB.E→D→C→B→AC.D→A→B→C→ED.C→E→B→A→D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 B.泰山景区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1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 荒漠中的骆驼刺,其根极为发达B. 蚯蚓能疏松土壤C. 植物能防风固沙D. 植物能净化空气14、下列生态系统中,有“大地之肾”之称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15、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最稳定的是()A.人工蔬菜大棚 B.呼仑贝尔大草原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D.北方针叶林16、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A.生物圈 B.海洋 C.森林 D.土地17、“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山东省龙口市第五中学(五四学制)2016-2017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生物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山洼处发现一株绿色植物,其叶片背面有褐色隆起.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假根B.有真正的根,但缺乏输导组织C.用孢子繁殖后代D.地上部分主要是茎和叶2、海带、葫芦藓、铁树和小麦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都无种子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有根、茎、叶D.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3、下列植物中,由于没有真正的根,叶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是()A.水绵B.葫芦藓C.玉米D.落叶松4、下列四种生物中,具有根、茎、叶,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 )5、下列叙述正确的()A.卷柏无种子和果实属于蕨类植物B.沂山银杏雌雄异株,果实椭圆形C.被子植物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苏铁孢子生殖,陆地生活能力强6、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B.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7、炸油条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们分别来自()A.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B.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C.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D.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8、小云同学从《植物志》检索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你认为它们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A.能进行光合作用B.有根、茎、叶的分化C.营养方式为自养D.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9、国槐和银杏是常见的绿化树种,两种植物的最大的区别是()A.有无输导组织B.进行蒸腾作用的强度C.能否产生种子D.种子有无果皮包被10、在室内实验:10粒花生剥去硬壳(果皮),再除去红衣(种皮),种子可以发芽。
10粒水稻剥去外壳(果皮和种皮),也就是大米,种子发不了芽。
最合理的解释是()A.果皮是发芽的重要因素B.种皮是发芽的重要因素C.水稻的胚乳被破坏D.水稻的胚被破坏11、下列结构中既能储存营养物质,又是胚的一部分的是()A.胚根B.胚乳C.子叶D.胚芽12、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后,切面上遇碘液变蓝的物质及结构是①淀粉②蛋白质③脂肪④子叶⑤胚乳⑥胚芽A.①⑤B.②④C.①④D.③⑥13、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空白方框内应填( )A.种子B.胚C.受精卵D.雌蕊14、苹果的种子是由花的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A.子房B.受精卵C.子房壁D.胚珠15、关于玉米种子的萌发,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种子就能萌发B.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种子的子叶C.萌发的种子向外界释放热量D.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16、孙悟同学为探究光照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10天后,两组种子均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A.温度太低B.实验时间过短C.种子储存时间过长,胚已死亡D.光照不适宜17、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时,绘制的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体积变化曲线。
2017六年级生物学上山东科技版期中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期中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时,不可取的方法是()A.见到自己喜爱的植物,就把它们采集起来B.应该注意安全,与组内同学一起行动C.调查时选择一条生物种类多、环境有较大变化的路线D.不管自己是否喜欢某一生物,都要做好记录2.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工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3.科学的调查中不应该()A.明确目的B.计划详细C.凭个人喜好来取舍D.真实记录4.(2015·四川宜宾)科学探究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的方法之一。
在科学探究中,探究成功的关键是()A.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B.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C.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D.购买所需要的材料用具5.(2015·广东)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篮球场、草地和树林中的湿度,并记录数据,他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比较法6.(2015·湖南娄底)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青蛙产卵B.大雁南飞C.山体滑坡D.花开花落7.(2015·安徽淮北)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观点,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B.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是由细胞构成的C.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会动D.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衍8.下列各项中,与动物捕食具有相同特征的是(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排出体内的废物C.给汽车加油D.树苗长大9.壁虎利用“苦肉计”逃避敌害、“飞蛾扑火”、“芝麻开花——节节高”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从外界获得食物②生物能运动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⑤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A.①②③B.③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10.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排汗、深秋的植物会落叶。
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五中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制)
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五中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制)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它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A.能从外界吸收营养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能进行生长和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D【解析】解:生物的特征主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它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主要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2.下列用调查法完成的是()A.人体外部形态的描写B.植物叶片细胞的形态C.处于青春期少年的身高的生长情况D.青蛙怎样捕食【答案】C【解析】解: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B、D项属于观察法,C项属于调查法.故选C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具体做法.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别调查法与观察法,结合具体选项逐一分析.3.森林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增加了空气的湿度.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对环境产生影响D.生物和环境相互影响【答案】C【解析】解:森林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增加了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这是对环境的影响.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导致生物的生存状况发生变化,这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B、D三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故选C.生物的活动使环境条件发生了某种变化,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等方面.4.苹果适宜种在北方,而不能种在南方,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湿度B.温度C.光照D.土质【答案】B【解析】解:苹果是温带水果,适合生长在温度较低的北方,南方温度高不适合苹果生长.因此造成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故选: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5.在稻田中,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①阳光②水分③杂草④稻螺⑤土壤⑥空气⑦回鼠⑧蝗虫.A.③④⑦⑧B.①②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④⑥⑧【答案】B【解析】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水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阳光、水、空气(二氧化碳),①阳光、②水分、⑤土壤、⑥空气等属于非生物因素.而③杂草、④稻螺、⑦回鼠、⑧蝗虫属于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故选: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此题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进行解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6.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的是()A.裸露的地面比草地内的空气湿度小B.在繁殖的季节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C.寒冷的冬天,松树依然能郁郁葱葱D.骆驼刺的根是地上部分的许多倍长【答案】A【解析】解:A、裸露的地面比草地内的空气湿度小,是草的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的湿度,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在繁殖季节,鲤鱼是体外受精,又不对卵进行保护和孵化,因此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是鲤鱼为了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是对环境的适应;C、寒冷的冬天,松树依然能郁郁葱葱,松树的叶细如针蒸腾作用非常小,可以保持体温度过冬季,是对环境的适应;D、骆驼刺的根是地上部分的许多倍长,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是对沙漠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故选:A.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是生物改变环境的表现.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反映了()A.地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B.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C.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人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答案】B【解析】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的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温度低,形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故选B.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山上与山下环境因素的主要不同点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8.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B.一块农田C.一群昆虫D.一个池塘【答案】C【解析】解:A、一片树林,即包括了树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 项不是生态系统;B、一块农田,即包括了树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项不是生态系统;C、一群昆虫,只包括生物部分,不包括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项是一个生态系统;D、一个池塘,即包括了树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项不是生态系统.故选:C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9.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能直接利用光能的是()A.所有生物B.动物C.微生物D.植物【答案】D【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动物、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都不含有叶绿体,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能直接利用光能的是植物.故选:D.(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4)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特点.10.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农田生态系统B.荒漠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选:D.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以沼泽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11.在一个淡水生态系统中,如果水被有毒物质---汞污染,则过一段时间后,该淡水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A.虾B.小鱼C.大鱼D.水草【答案】C【解析】解: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虾、小鱼、大鱼、水草构成的食物链是:水草→虾→小鱼→大鱼.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中大鱼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如果水被有毒物质---汞污染,则过一段时间后,该淡水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大鱼.故选:C.(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富集现象.12.请你指出能正确表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的食物链()A.蝉→螳螂→黄雀B.阳光→蝉→螳螂→黄雀C.树→蝉→螳螂→黄雀D.树←蝉←螳螂←黄雀【答案】C【解析】解:A、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该食物链没有生产者.错误.B、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错误.C、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该食物链符合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正确.D、写食物链的时候,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而此链条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错误.故选:C.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把握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箭头的指向捕食者.13.如果不将稻田里的杂草除去将会影响稻田的产量,因为杂草和水稻的关系是()A.竞争关系B.合作关系C.共生关系D.寄生关系【答案】A【解析】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水稻与水稻株旁的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选: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4.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猛禽消失,雷鸟的数量会()A.先上升然后降下来B.迅速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缓慢上升【答案】A【解析】解:若消灭全部猛禽鹰后,雷鸟由于天敌减少、食物充足会大量繁殖数量上升;后来雷鸟增多会使植物减少,植物减少导致雷鸟由于数量太多,食物不足而大量饿死.雷鸟数量下降.所以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猛禽消失,雷鸟的数量会先上升然后降下来.故选:A.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数量、密度有调节作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15.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角色的生物绝大多数是()A.大型浮游植物B.微小浮游植物C.大型藻类植物D.海洋中的植物【答案】B【解析】解:海洋生态系统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海洋的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比全球陆地面积(约1.5亿平方公里)的两倍还要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肉食鱼类、浮游动物、大型鱼类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故选B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能量流动的特点,此题便能理解.16.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情形才是真实的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C.边观察边记录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答案】A【解析】解: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因此,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才是真实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观察的方法和步骤:①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③要有计划、要耐心;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17.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候鸟迁徙B.山顶的旗形树C.蛾类夜间活动D.仙人掌叶特化成刺【答案】A【解析】解:A、鸟类迁徙行为指某些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是鸟类对环境温度变化相适应.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山顶的旗形树是树对环境中长期吹定向风的适应.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蛾类夜间活动是蛾类对光线变化的适应.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仙人掌叶特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适应干旱的环境.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18.有蚂蚁和草莓两种生物,如果蚂蚁会爬到草莓的根上,并据此探究蚂蚁和草莓之间的关系.探究过程的第一步应该是()A.提出蚂蚁是否吃草莓的问题B.作出蚂蚁吃草莓根的假设C.观察蚂蚁在草莓上的行为D.记录草莓是否吃草莓根情况【答案】A【解析】解:依据分析可知:蚂蚁和草莓之间关系探究过程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提出蚂蚁是否吃草莓的问题.故选:A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19.到了寒冷的冬天,北方的阔叶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郁郁葱葱,这说明()A.它们都适应了北方寒冷的天气B.北方的阔叶树不适应寒冷的天气C.松树比阔叶树更适应于寒冷的天气D.阔叶树与松树进行生存斗争【答案】A【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到了寒冷的冬天,北方的阔叶树纷纷落叶,冬季落叶主要原因是冬季干旱少雨,落叶可有效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还可以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天北方的阔叶树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和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故选A.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20.蜂群中蜜蜂间的相互关系属于()A.寄生关系B.捕食关系C.合作关系D.竞争关系【答案】C【解析】解: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竞争、合作和捕食的关系,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一种生物关系.如:猫吃老鼠;竞争:当二种生物同时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竞争,如:杂草与庄稼;合作:生物与生物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某种事情,如在蜜蜂群体中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具有明确的分工,共同生活;而寄生是指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依靠它生活,并消耗其营养的一种生物关系.故选:C本题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特征.关键知道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属于合作关系.21.科学家对世界最深的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没有绿色植物,原因是()A.温度过高B.温度过低C.缺少阳光D.缺少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解: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适宜绿藻生长;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适宜褐藻生长;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适宜需光较少的红藻生长;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绿色植物生存.故选C.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导致,而绝非人为因素所致B.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自动调节能力得以恢复C.生态系统的破坏只是暂时的D.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答案】D【解析】解:一般来说,当没有外来因素干扰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能使本生态系统内的物种保持一定的平衡.但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A、生态系统的破坏并非自然因素导致,也有人为因素,如:环境污染,乱捕滥杀,因此,说法不正确B、C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破坏并不是暂时的,如:当池塘受到轻微污染时,它能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消除污染,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当池塘受到严重污染时,超出其自身的调节能力时,池塘中的动植物和数量就会急剧减少,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崩溃,清水池变成臭水沟,因此,说法都不正确D、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就会引起严重后果,如:大气污染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明确的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能力有一定的限度.23.在广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A.草本植物B.野鼠C.牛羊D.狼【答案】A【解析】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草本植物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野鼠、牛羊、狼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开始是生产者,由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而食物链最前端的生物数量要多于后面的营养级中的生物.故选:A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有关知识点.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能量流动的特点,此题便能理解.24.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自然生态系统,如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其共同的特点是()A.促进了生物的繁殖,丰富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B.促进了生态系统更加平衡C.保持了原有的生态系统D.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答案】D【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如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使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减少,因此降低了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破坏了生态平衡.故人类要合理的开发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选D.此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如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其共同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对环境的危害.25.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它的根扎的很深,这是对什么环境条件的适应()A.干旱B.高温C.大风D.取食它的生物很少【答案】A【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地区干旱缺水,地表几乎没有水分;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才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荒漠环境,否则就会被淘汰.故选:A.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两的方面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六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六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龙口市初中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A.选取龙口市县城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B.选取龙口市农村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C.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龙口市所有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D.选取龙口市农村和县城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2.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这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这个实例说明()A.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B.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C.生物对环境有依赖性D.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4.东营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所在地,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黄河之黄、草原之绿、大海之蓝,共同绘制了一幅多彩画卷,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鸟类的天堂.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B.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C.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同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C.我市哋水河及河内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D.“草莓之乡”龙口境内所有草莓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7.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B.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C.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镜目镜15×,物镜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2号显微镜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8.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9.在“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B.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C.显微镜对光时,选用高倍物镜和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D.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应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其到视野中央10.把含有变形虫的池水放入烧杯中,不久变形虫就会聚集在水的上层.这是因为它们需要()A.充足的氧气B.充足的阳光C.充足的养料D.较高的温度11.纳溪区天仙镇是泸州市著名的枇杷之乡.下列有关枇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属于细胞,是种子 B.属于系统,是果实C.属于组织,是种子 D.属于器官,是果实12.下列关于一株向日葵和一只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既是它们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B.猫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C.它们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葵花籽和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13.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都是器官B.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D.图示生物①②③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14.下列人体结构,按照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该是()A.①②⑤④③B.①⑤②④③C.⑤①②④③D.③④②⑤①15.细胞分裂能够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对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与母细胞相同B.所有的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再进行分裂C.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D.所有细胞都能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分裂、分化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动、植物细胞中,遗传物质的载体是DNAB.细胞癌变,与细胞内遗传因素有关,许多致癌物质,它改变了细胞核内的物质C.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DNA、基因、染色体的关系是17.2015年6月1日发生了“东方之星”沉船事故,事故中部分遇难者被发现时已面目全非,为辨认其身份,需提取死者的DNA样本.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18.图是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草履虫的运动主要依靠④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B.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水流湍急的溪流中C.草履虫的⑥食物泡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D.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能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19.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着色,但将PI注入到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A.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分解PIB.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内的物质不同C.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D.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20.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分类21.发生赤潮和水华,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原因是()A.缺氧或中毒B.缺少食物和氧气C.缺少阳光和食物D.缺少氧气和阳光22.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枫叶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B.枫叶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C.枫叶和红花都是组织D.光是影响秋天枫叶变红的环境因素23.练习徒手切片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中,下列用具不需要的是()A.B.C.D.24.2013年5月,广州发生镉大米事件.若长期被重金属镉污染的稻田中有一条食物链:稻→虫→蛙→蛇,下列最能体现该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镉积累量关系的是(注:方框大小代表镉积累量多少)()A.B. C.D.25.如图所示甲、乙两处,分别填写什么最恰当()A.叶绿体、线粒体B.动物、植物C.细胞核、细胞质D.基因、蛋白质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0分)26.有一次小红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绿豆芽”,小红觉得奇怪,她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1)你的问题是: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B.为甲组10粒黄豆芽提供遮光、适宜温度和湿度,为乙组10粒黄豆芽提供、的环境,一周后观察种子萌发幼苗颜色.甲、乙两组如此设计的原因是.(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绿,乙中的黄豆芽绿.(填“变”或“不变”)(5)该实验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需要.27.如图分别为显微镜,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意在“[]”中填写相应的字母或数字,在横线上填写文字.(1)显微镜下的乙、丙所示细胞的放大倍数,是甲图中c和[]两者放大倍数的乘积.如果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不清晰,应调整[]使物像变清晰.(2)菠菜蛋汤呈现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乙中的[],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切西瓜时流出许多汁液存在于乙细胞的[].(3)乙图细胞两种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发生在[].(4)将乙、丙所示细胞置于清水中,会涨破的是图所示细胞.因为该细胞没有[]的保护.(5)克隆羊“多莉”的出生与三只母羊有关,其中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结果“多莉”长得最像甲羊,说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细胞的[]中.(6)以上一、二两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情形,这表明该同学在装片制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要求的操作,请你指出:是哪些操作不合要求导致出现一、二两种情形?一:.二:.(7)在显微镜视野中找到图三,若要达到四的效果,则需要进行的具体操作先,再.28.你从一个受精卵长成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②③表示细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首先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由一个分成等同的两个;随后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一份分成大体相等的两份,最终每份中都含有一个.④表示细胞的过程,此过程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2)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组织.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组织构成,该组织的功能是.(3)从微观到宏观人体的结构层次是.(4)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29.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2)图E的操作方法可以避免.(3)图D和图G所滴的液体分别是和.滴G液体的作用是.(4)图C撕取的是洋葱鳞片叶的表皮.(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部分,该结构控制着.(6)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少了结构,因为这一结构只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30.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是台风引起的,许多田地和村庄被海水淹没了.这场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号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把蛇放到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老农把秘密说破了,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繁殖得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现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1)故事中的田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2)该食物链中的蛇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者.(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具有单向性和逐级的特点.(4)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了庄稼,那么该食物链中累积有毒物质DDT最多的生物是.(5)蛇与田鼠是关系.(6)这个事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否则就会受到破坏.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六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龙口市初中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A.选取龙口市县城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B.选取龙口市农村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C.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龙口市所有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D.选取龙口市农村和县城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的把握当前的状况.样本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典型性、随机性.【解答】解:AB、只选取龙口市县城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或只选取龙口市农村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样本不全面,没有代表性;故AB不合理;C、对龙口市所有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数量太大,调查难度大,而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而且没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查.故C不合理;D、选取龙口市农村和县城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是最合理的方案.故D合理.故选:D.2.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描写的是南方地球区降水丰富,因此出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观,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是自然现象.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只.描写的是生物生长发育.(红豆的枝条是由叶芽发育形成的)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动物的群聚现象.故选:C.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这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这个实例说明()A.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B.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C.生物对环境有依赖性D.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适应.解答时可以从植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两个方面来切入.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解答】解:生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个根据进化论可以证明,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晒焦导致死亡.能产生向上抽力,促进水、无机盐吸收等,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影响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对环境的影响.故选B.4.东营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所在地,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黄河之黄、草原之绿、大海之蓝,共同绘制了一幅多彩画卷,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鸟类的天堂.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分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环境.生态系统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类,前者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后者包括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解答】解: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之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故选:B.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B.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C.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空气阳光水分温度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据此解答.【解答】解: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动物直接或间接得以植物为食.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A正确.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没有分解者.B错误.C.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产物,最终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后可被自养生物重新利用.C正确.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空气、阳光、水分、温度和土壤等.D正确.故选:B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同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C.我市哋水河及河内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D.“草莓之乡”龙口境内所有草莓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分析答题.【解答】解: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B正确.C、我市哋水河及河内的所有生物,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D、“草莓之乡”龙口境内所有草莓,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D.7.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B.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C.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镜目镜15×,物镜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2号显微镜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技能,对光和观察以及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解答】解:A、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表示对光成功.故该选项正确;B、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移动,表明污点在物镜上.故该选项错误;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1号显微镜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2号显微镜放大倍数为15×10═150倍,故2号显微镜观察的细胞数量最多,故该选项正确;D、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镜头压碎标本,故该选项正确.故选:B8.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使用,重点考查的是调节视野的明暗和如何移动装片.据此作答.【解答】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显微镜成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倒,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要将物象移动到视野正中,物像应该向右下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故选:B9.在“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B.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C.显微镜对光时,选用高倍物镜和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D.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应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其到视野中央【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分析】(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上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2)在“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中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方法.可以简单记忆:一侧…另一侧;(3)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朝向光源的方向,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可以聚光,因而在光线较弱时,要使用凹面镜来对光,才能使视野变亮;(4)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上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25道;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道。
第Ⅰ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案表中。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流星 B珊瑚 C黑木耳 D智能机器人2.成语“汗流浃背”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适应环境 B.能遗传和变异C.排出体内废物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A.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B.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C.都能奔跑和运动D.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属于观察的是( )A.用肉眼观看七星瓢虫B.查看介绍七星瓢虫的有关知识C.上网搜索更多关于七星瓢虫的资料D.把有关七星瓢虫的信息进行归类5.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不具有的生命现象。
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6.按照用途分类,水稻属于()A.植物 B.陆生生物 C.作物 D.水生生物7.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分8.下列哪一项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 ( )A.秋风扫落叶 B.鱼儿离不开水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蚯蚓松土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鲤鱼的生物因素是( )A.水中的水草B.光照C.其它鲤鱼D.其它水生动物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生物圈C.淡水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11.下列对某校园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质和能量是可以循环的B.食物链:光→植物→虫→鸟→微生物C.校园植物属于生产者D.校园里所有的绿色植物组成生态系统12.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此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鲁教版2016-2017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答案
鲁教版2016-2017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答案鲁教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初一年级期中学情检测生物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 蘑菇B. 病毒C. 玩具狗D. 蟋蟀 2.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进入严冬,熊进行冬眠B. 在水中,小蝌蚪逐渐发育成幼蛙C. 鲸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D. 燃烧的蜡烛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3. 下列现象主要受温度影响的是A. 睡莲的花晚上闭合,早上张开B. 某高山山底是常绿阔叶林,山顶是草甸和草丛C. 大雨过后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D. 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4. 葱的地下部分是白色的,地上部分是绿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生态因素是A. 阳光B. 温度C. 空气D. 水分 5.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为了更好地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B.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 观察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所感知的事物D. 观察一般比较直接,因此都不需要很长时间6.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B. 兰花展会上的哪种兰花最漂亮?C. 大雁迁徙路程最长是多少公里?D. 岩石表面的地衣为什么能加速岩石风化? 7. 肥桃以个大味美、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
在高温多湿地区栽培肥桃,枝叶徒长,结果很少,品质也差。
这种现象说明A. 环境适应生物B. 生物影响环境C. 生物适应环境D. 环境影响生物8. 下列事例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 大树底下好乘凉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 秋末北方的树木纷纷落叶D. 蚯蚓的运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9. 下列各项科学研究活动中,运用调查方法的是A. 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B. 核查全国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质量C. 法布尔研究蝉的生活习性D.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研究细胞自噬机制 10. 判断科学家在某一领域获得重要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依据是 A. 同一研究领域科学家的意见 B. 详细的科学实验报告C. 他人重复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D. 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研究文章 11.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六年级上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期中测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有关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由细胞构成C.生物都能繁殖D.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2.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 )A.夏季炎热,人出汗了B.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C.秋季植物落叶了D.用手触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3.美丽的珊瑚由珊瑚虫的外壳堆积而成。
珊瑚虫体内生活着某些藻类,它们靠珊瑚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
珊瑚虫和藻类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B.竞争C.寄生D.合作4.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森林中分布着一种叫作跳舞草的植物,它能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
这个现象说明生物( )A.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C.能生长和繁殖D.能进行呼吸5.蝉在夏天正午呜叫得最厉害,而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呜叫。
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6.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一山不能容二虎”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的实例(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8.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农民B.玉米C.土壤D.耕牛9.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环境污染B.消费者减少C.食物链被破坏D.缺水干旱10.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草原上的全部羊B.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东湖中的所有生物D.泰山风景区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及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12.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通常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是( )A.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植物B.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C.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D.都不一定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A.蝉→螳螂→黄雀B.柳树→蝉→螳螂→黄雀C.黄雀→螳螂→蝉D.柳树←蝉←螳螂←黄雀14.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关系形成食物链B.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C.食物网的各条食物链没有联系D.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15.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1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A.减少误差B.数虽多便于观察C.便于计算D.好玩16.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分解者很少B.没有消费者C.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D.温度太低17.在没有使用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发现有DDT存在,企鹅体内的DDT是通过( )A.气候的变化引起的B.食物链积累的C.鸟类的迁徙带来的D.鱼类的洄游带来的18.右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生态农业能充分发挥各种生物的作用,并获得较高产量C.生态农业使各种生产相互促进并实现良性循环D.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农作物→鸡→人→粪便等废物19.下列哪一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A.湿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20.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21.鱼翅是用鲨鱼的鳍制成的,鱼翅的价格甚高,很多人以吃鱼翅显示自己的身份。
鲁教版20162017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答案
鲁教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初一年级期中学情检测生物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 蘑菇B. 病毒C. 玩具狗D. 蟋蟀2.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进入严冬,熊进行冬眠B. 在水中,小蝌蚪逐渐发育成幼蛙C. 鲸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D. 燃烧的蜡烛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3. 下列现象主要受温度影响的是A. 睡莲的花晚上闭合,早上张开B. 某高山山底是常绿阔叶林,山顶是草甸和草丛C. 大雨过后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D. 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4. 葱的地下部分是白色的,地上部分是绿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生态因素是A. 阳光B. 温度C. 空气D. 水分5.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为了更好地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B.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 观察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所感知的事物D. 观察一般比较直接,因此都不需要很长时间6.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B. 兰花展会上的哪种兰花最漂亮?C. 大雁迁徙路程最长是多少公里?D. 岩石表面的地衣为什么能加速岩石风化?7. 肥桃以个大味美、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
在高温多湿地区栽培肥桃,枝叶徒长,结果很少,品质也差。
这种现象说明A. 环境适应生物B. 生物影响环境C. 生物适应环境D. 环境影响生物8. 下列事例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 大树底下好乘凉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 秋末北方的树木纷纷落叶D. 蚯蚓的运动使土壤变得疏松9. 下列各项科学研究活动中,运用调查方法的是A. 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B. 核查全国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质量C. 法布尔研究蝉的生活习性D.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研究细胞自噬机制10. 判断科学家在某一领域获得重要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依据是A. 同一研究领域科学家的意见B. 详细的科学实验报告C. 他人重复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D. 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研究文章11.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2016_2017学年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本次质量检测:时间60分钟;分为A卷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B卷非选择题(40分);满分70分。
请在答题卡上,将选择题相应的选项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空格内,不得填错位置,考试后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化石B、不断生长的钟乳石C、夏天衣服发霉长的毛D、美丽的珊瑚2、下列哪种现象揭示的生物共性不同于其他三种()A、一粒油菜籽长成油菜植株B、蝌蚪长成青蛙C、蘑菇长大D、种瓜得瓜3、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严重的会造成鱼大量死亡。
此现象说明生物需要()A、排出体内的废物B、营养C、呼吸D、生长和繁殖4、下列生理活动从生物的特征来看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A、呼出气体B、排便C、出汗D、排尿5、关于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下列哪种方式是不可能的()A、一种动物捕杀另一种动物为食B、动物以植物为食C、植物杀死动物并获取其营养D、珊瑚通过光合作用获取6、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A、春眠不觉晓B、处处闻啼鸟C、夜来风雨声D、花落知多少7、地衣(一种植物)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岩石不断风化,这说明()A、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联系B、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C、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无关D、生物的生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8、某学生为了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光照,将一盆植物如右图所示放在阳光下。
为了增强说服力,他还应该设计另一个实验,你认为下列()最合适。
9、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与此相关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D、土壤10、影响生活在水面以下150米以内水层中的生物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大型海洋动物B、水C、温度D、阳光11、在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由于土壤湿度的不同引起的()A、实验中保持充足的光照B、给以不同的光照和湿度C、除土壤湿度不同外,还要给以不同的光照D、实验中只设定土壤湿度这一个变量1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初中生物六上期中考试试题
六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等,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呼吸B.繁殖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生活需要营养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B.慢慢长大的钟乳石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D.休眠的青蛙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蚱蜢→ 草→食草子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 蚱蜢← 食虫鸟← 鹰← 蛇4.民歌中唱到“种下一粒籽,发了一个芽”,这说明生物A.需要营养B.是变化的C.能生长D.能繁殖5.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科学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C.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D.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要借助放大镜6.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C.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D.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7.桃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同时又可增加空气的湿度。
这一事实说明的问题,下列表达最完整的是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8.正确的调查方法步骤是①选择调查范围②设计调查路线③分组④归类⑤调查记录⑥资料整理A.①③②⑤④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③①②⑤④⑥D.③②①④⑤⑥9.调查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时,记录内容不包括A.生物名称B.生物的食性C.生物数量 D.生活环境的特点10.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C.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1.在研究蚕蛹如何蜕变成蛾时,采用的生物学方法应该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模拟法12.生物圈的构成是A.地球上所有动物和植物B.地球上所有海洋和原野C.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D.地球及陆生生物13.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六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测试(鲁教版)
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小麦在阳光下生长B.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C.腐烂的树桩上长出真菌D.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儿因受到惊吓而起飞,此情境说明生物∶A.能进行呼吸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生长和繁殖D.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3.下列各项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A.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141178万人,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D.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C.选取抽样调查的样本5.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下列不能作为科学探究问题的是∶A.校园中哪种植物最漂亮B. 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C.光照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D.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6.同一座山阳面的玉米生长情况比阴面的要好,其主要原因是阳面∶A.空气新鲜B.温度较低C.阳光充足D.水分多7.只有适应环境,生物才能生存。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生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的是∶A.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B.骆驼排尿少、排汗少C.仙人球的叶变成刺D.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8.下列诗句中描述的现象与所对应的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9.下列能够表示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B.虫子吃草,蛙吃虫子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猫头鹰捕食田鼠10.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关系示意图。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②和③是消费者,④是分解者B.②和③的关系是捕食关系C.①→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D.①、②、③的遗体能被④分解11.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生物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表格中。
1.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A.夏季炎热,人出汗了B.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C.秋季植物落叶了D.用手触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2. 菜农在大田种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韭黄,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 B. 阳光 C. 土壤D.空气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C.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B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全部C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D .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6.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 A. ①③②⑤⑥④B. ⑥①②③④⑤ C. ④⑤③⑥①② D. ③⑥④⑤②①7. 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
那么,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光B. 水C. 温度D. 湿度9. 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A. 草→昆虫→青蛙→蛇→鹰B. 昆虫→蛇→鹰C. 阳光→草→兔→狼D. 草→兔→狼→细菌10. 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 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11. 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鼠妇如图所示。
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表。
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 .阳光充足B .阴暗潮湿C .空气新鲜D .高温干燥12.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表达交流④设计方案 ⑤实施实验 ⑥得出结论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③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①②④⑤③⑥13.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 .生产者 B .分解者C .消费者 D .食物链14.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A .秋末树木纷纷落叶B .缺氮时植株矮小C. 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 D .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15.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栽种植物,防风固沙B. 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C. 蚯蚓疏松土壤D. 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16.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分工关系17.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A. 发现并提出问题B.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C. 作出假设D 分析实验现象18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食肉动物19.在—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的数量会( ) A.直线上升B.直线下降C.保持不变D.先上升后下降20.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A.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阳光、空气、水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2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草原B.一条河流C.一块农田D.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22.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湿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23.“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 D. 阳光、水分24.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指( )A. 各种动物B.绿色植物 C. 细菌D.真菌25. 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 )A.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 B.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成山C.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 D.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二、非选择题。
26、烟台市是“全国绿化模范城”。
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6%,人均占有绿地20.5㎡,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这主要得益于昆嵛山等周边环境的生态效益。
下图为昆嵛山的食物网简图。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_________和________。
(2)昆嵛山物种丰富,有赤松、栎树、刺槐、鹅掌楸等1170多种植物。
据此可知昆嵛山属于__________生态系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昆嵛山的野生动物多达1161种,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
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昆嵛山生态系统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大量木材的积累,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不但有效维持了碳氧平衡,而且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5)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由于某种原因,灰喜鹊的数量减少,但鹰的数量变化不大,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流向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能量是沿着_______流动的。
(8)在食物网中,生物的数量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减少。
这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7 .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中 DDT 的浓度为 0.00005ppm( 注: DDT 降解极慢 ) ,检测发现湖泊中生存的 A 、 B 、 C 、 D 、 E 五种生物体内均含有不同浓度的 DDT ,结果如下表:75.5(1)请根据所学的生态系统的知识,用箭头把它们之间的营养关系正确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_关系建立起来的。
28.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
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可关小白鼠的笼子)(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设计方案:①取两份相同量的米饭,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的米饭,另一份没有拌有修正液的米饭,分别放入两个相同大小的笼子中,把笼子放在同一环境中;②将6只小白鼠(体型大小和活动能力相同)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入以上的两个笼子中;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出现的现象:吃了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正常;(4)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
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__。
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l 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_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___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生物答题纸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26.(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2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2)_________ ____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生物答案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26.(1)非生物部分分解者(可颠倒次序)(2)森林生产者(3)赤松→松毛虫→灰喜鹊→鹰(4)生物能影响环境(5)鹰(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7)此生态系统中植物(或栎树和赤松)所固定的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8)逐级递减(被生物逐步消耗)27.(1)A→E→C→B→D(2)捕食(吃与被吃)28.(1)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吗?(2)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