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

合集下载

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7题,共100分,共3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1.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该思想属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2.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太学,置儒家的五经博士,后又为之置弟子员,使之成为政府设立的最高学府,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正式途径。

由此可知汉代( )A.诸子百家的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B.原始的民主思想彻底消失C.知识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D.孟子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3.“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摘自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

作者在此强调的是宋明理学( )A.维护专制统治的本质B.确立三纲五常的地位C.突出格物致知的目的D.弘扬儒家思想的精神4.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这说明王阳明( )A.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5.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

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

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B.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6.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西欧( )A.教会势力的演变 B.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C.世俗王权的演变 D.市民阶层力量的变化7.1774年,路易十六上台时,杜尔阁应邀参加内阁,并被任命为财政大臣。

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自由的时代,“宽容”“自由”主要指()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C.士的兴起 D.兼并战争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要了解他的思想,可以查阅的著作是()A.《道德经》B. 《论语》C. 《墨子》D. 楚辞3.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明其法禁,必齐赏罚”的思想流派是()A.墨家B. 儒家C. 道家D.法家4.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始于( )A..秦代B.汉代C.宋代D.清代5.汉代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朱熹B.董仲舒C.陆九渊D.孔子6.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想找他谈心,这时候老师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的主体8.宋代理学的兴起,标志着儒学发展到了新高度。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朱熹B、孔子C、孟子D、董仲舒9、王阳明主张()①格物致知②“宇宙便是吾心”③“心即理也”④“心外无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0.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C、商品经济的发展D、接受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11.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D、两者毫无关系12.2007年7月17日,第七届“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研修主题是“《论语》与修身”,有来自大陆及港、澳、台的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

“宽容”主要是指()A.诸子百家争鸣 B.分封制崩溃 C.商人地位降低 D.“学在官府”2.孔子在社会伦理上强调尊卑有别,等级分明,但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贱富贵,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这一差异表明孔子()A.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B.努力维护教育公平C.有意推动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D.具有人道主义精神3.下图为小明学习“百家争鸣”时制作的思维导图,图中的①~④分别对应不同的学派,两个序号之间是学派间争论的问题。

①②③④对应的学派分别是()A.儒、墨、道、法 B.儒、道、法、墨C.道、墨、儒、法 D.墨、道、儒、法4.据文献记载,“卫太子鼻大,武帝病,太子入省。

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入。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了一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

据此可知,以下结论最为合理的是()A.西汉武帝时期,纸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B.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纸都可用于绘图C.由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可推定纸的使用不晚于西汉D.考古发现的纸质地图与文献记载的纸可以互相印证5.汉代以来,大臣上书皇帝,不论是颂扬功德还是直言过错,常以“臣诚愚鄙”、“臣昧死”之类开篇。

这一现象体现了()A.“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 B.“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冲击C.“皇帝独尊”思想逐渐形成 D.“君为臣纲”思想影响较大6.下表为隋唐和两宋节妇烈女情况统计。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自要求)1. 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

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

视为不义。

这种变化反映了A. 分封制已难以为继B. 社会道德水准提高C. 民意左右官员行为D. 忠君伦理观念强化【答案】D【解析】这一现象发生舆论转变说明当时社会思想发生转变。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朝的思想发展过程,我们能够很明显看出儒家思想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忠君伦理观念的提升使得人们观念发生转变,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错误,分封制是政治角度的问题,材料主要体现出思想领域的变化;B选项错误,我们不能对社会道德妄加评判,不同时代对社会道德定义是不同的;C选项没有挖掘出本质,民意的变化还是由于主流思想的变化。

点睛:解答本题我们首先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

材料中反映出社会舆论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思想上的转变。

由此就可以将本题变为思想领域变化的问题,答案很容易就能够选出。

2. “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生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

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

这说明A.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B. 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C. 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D. 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答案】A【解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吸收道家、阴阳等思想基础上形成新儒学思想。

说明儒学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家思想基础上形成新思想体系。

故A正确;黄老之学是西汉初期思想,故B错误;儒家思想吸收道家思想,不是融合,故C错误;D中始终说法绝对,排除。

3.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推荐下载】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推荐下载】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键入文字]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第一卷
 一、选择题{单选题,答案填入答题卡.共30X2分}
 1.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

 ①社会发生巨变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④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孔子、孟子的共同主张是( )。

 A 、用仁政治国安邦B、唯物主义观点C、重视百姓的疾苦D、实行民主政治 
 3、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中,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①无为②仁政③法治
1。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有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

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

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

材料中的“他”是A. 《论语》B. 《道德经》C. 《孟子》D. 《韩非子》2.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与法。

这说明当时A. 当时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B. 荀子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3. 有学者指出:“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标准衡量,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

”这种观点A. 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严重脱离当时国情B. 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中能够体现C. 认为董仲舒的思想缺乏民本色彩D. 认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稳定儒学的社会地位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人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 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 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 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5. 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阳明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升上高二,历史需要备考。

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人的痛苦中,进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足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D.君主__取代了宗法制2.《礼记》中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是A.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B.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C.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D.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继承上的矛盾3.“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此司法原则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B.体现了宗法观念对法制的影响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__性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4.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5.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

高二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高二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必修)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西周下列四种人中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的是()A.商朝末年的贵族B.商朝末年的平民C.攻打纣王的功臣D.西周王族成员,2.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与秦始皇哪一活动有关()A、统一全国,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B、皇帝制度C、焚书坑儒,杀人如麻D、确立虎符制3.秦朝设置的下列中央机构具有监察职责的是()A.丞相B. 太尉C.御史大夫D. 六部4.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理由是()A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叫“刘罗锅”B 丞相制度在明朝已经被废除了C 没有刘墉这个人D 刘墉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5.使雅典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改革是()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里克利改革D.庇西特拉图改革6.下列列强侵华事件和罪行中,有日本参与的是()①第二次鸦片战争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③九一八事变④七三一部队用活人作实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为抗击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略,国共两党再次实现了合作,并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请问在这次战争中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是()A.革命统一战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8.下列关于“九二共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达成“九二共识”的时间是在1992年 B.达成“九二共识”的是海协会和海基会C.核心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9.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不.包括()A.参加亚非会议B.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D.中日建交10.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指由中国领导创立的、目的在于“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B.东南亚联盟国家组织C.欧盟D.上海合作组织。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卷格中。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此回答1-3题。

1. 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是:A.结束军事独裁体制B.重建封建王朝C.向封建势力妥协D.维护革命成果2.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

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开展工业革命②废除封建制度③实施“大陆政策”④推行“文明开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了资本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工业革命直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据此回答4-6题。

4.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这证明:A.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人类历史的进步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C.工业革命使劳动者得到解放D.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工人劳动的积极性5.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取得的重大自然科学成就有:①牛顿的力学体系②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③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④法拉第的电学理论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6.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这主要表现在:A.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据此回答7-9题。

7.普法战争对欧洲的政治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①使意大利王国建立②使德意志完成统一③使法国版图发生变化④促成法俄结盟⑤直接导致“一战”爆发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8.马恩河战役结束以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

高二上期末考试卷历史

高二上期末考试卷历史

高二上期末考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A. 1910年B. 1911年C. 1912年D. 1913年2. 以下哪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爱国B. 进步C. 民主D. 科学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4. 下列哪项不是“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B. 沈阳飞机制造厂C. 武汉长江大桥D. 京广铁路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A.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B.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C.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D. 198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6.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 民族矛盾B. 阶级矛盾C. 封建矛盾D. 社会矛盾7. 以下哪项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A. 土地改革B. 手工业改造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 教育改革8.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阶级斗争9.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A. 两弹一星B. 农业集体化C. 人民公社化D. 工业学大庆10.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其核心是:A. 经济体制改革B. 政治体制改革C. 文化体制改革D. 社会体制改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天标志着______的成立。

12. 1950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______的开始。

13.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成功研制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标志着中国______的起步。

14.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______”的方针。

15.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标志着中国______的提高。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7)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7)

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命题人:王雅琴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A. 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B. 私学的出现,“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C. 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D. 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在思想上表现为百家争鸣,故C项正确;A属于社会现象,属于历史宏观原因;B属于文化因素;D属于政治因素。

【点睛】“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原因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③阶级关系上:士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兵家【答案】C【解析】材料大意是:做臣子的害怕受到责罚而希望得到奖赏,所以统治者利用奖赏和刑罚的手段,使臣子害怕刑罚的威力从而向可以得利的方向工作。

反映的是用权威震慑群臣的主张。

儒家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治,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法家韩非子主张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与题干的观点一致,故C项正确;兵家是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以利为核心,终极目的是取胜,故D项错误。

点睛: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我国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从法、术、势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君主权力的重要性,并主张实现中央集权,从而得到秦始皇的重视,可得出结论为法家学派。

3.孟德斯鸠说暴政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

其“具体办法”是A. 自由平等学说B. 理性至上学说C. 民主共和学说D. 三权分立学说【答案】D【解析】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针对“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主张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D正确;A、B和C均不是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史记·周本纪》记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察举制2.(2分)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B.南书房行使宰相的职能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军机处拥有最高决策权3.(2分)杜甫在田园诗《春水》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该诗反映出当时( )A.农业耕作工具改进B.水排用于农田灌溉C.出现提水工具筒车D.高转筒车普遍使用4.(2分)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实行改革时,主张“欲民用不困,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清代乾隆帝则说:“大概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

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扦格(注:互相抵触)。

”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重农抑商措施名存实亡B.官方倡导工商皆本思想C.主流经济观念发生变化D.商业繁荣冲击固有政策5.(2分)史学家费正清说:“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由此可知,汉代儒家思想()A.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 B.不再继承孔孟正宗 C.体现儒学独尊、思想专制的特点 D.促使君主权力膨胀6.(2分)有研究显示,《西游记》中,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别如此之大,吃的菜却非常雷同,绝大部分都是吴承恩家乡淮安的美食。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的饮食文化影响范围较广B.小说因艺术性不具备史料价值C.时代和个人生活影响作品创作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比较频繁7.(2分)“它是以自然理性为依据的,颇为接近自然法的观念,没有市民法那样狭隘的民族性和形式主义的缺点,因而更能满足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西周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可以仿照中央官制设官分职,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

这说明诸侯国A. 与中央保持一致B. 有相当的独立性C. 成为独立的国家D. 力量强不尊王命【答案】B【解析】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税,说明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选B项。

诸侯国仿照中央官制不能表明诸侯国在其他方面也能与中央保持一致,不选A 项。

材料虽然表明诸侯有很大的权力,但诸侯国还是要服从周王,并不是独立的国家,不选C项。

材料没有反映“不尊王命”的信息,不选D项。

2.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A. 提倡民本B. 呼唤仁爱C. 强调理性D. 倡导美德【答案】C【解析】“当仁不让于师”的意思是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意思是在仁德和师道尊严方面,仁德是第一位的,而这里的“仁德”和苏格拉底所倡导的“有思想力”都是在强调人的理性而不是权威,故选C。

3. 《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政事堂变迁反映A. 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C. 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D. 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唐朝中书门下权力增大,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故A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故B排除。

材料也没有反映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故C排除。

政事堂变迁为皇权服务,故D排除。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有答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有答案)

[键入文字]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有答案)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
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历史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 道小题,每题1.5 分,共48 分。

答案涂在答题纸上)
1.《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荀子论证的是
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C.儒家经典的教育功能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
2.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

其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知行合一
B.心外无理
C.心即理也
D. 格物致知
3. 元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

元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一百八十七个,《明史》则收入了三百零八个。

二是这些女性基本
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

这主要反映了
A.理学影响了国家法律
B.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
C.妇女地位的大幅提高
D.文化主流思想的变迁
4.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5. 王阳明曾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1。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

”德清禅师主张( )A.做学问要阅读经典名著B.做学问要懂做人的道理C.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D.读书要全面,不可偏废2.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遵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政治效果是( )A.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又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4.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B.强调对民意的尊重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D.否定了君主制度5.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B.近代医学重视通过理论研究而深入本质C.传统医学具有定性研究特征D.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6.北宋著名的瓦市艺人张山人说:“某乃于都下三十余年,但生而为十七字诗,鬻钱以糊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值: 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下列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2.《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3.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4.隋文帝在强调“儒学之道”为治国根本的同时,也认为:“佛法玄妙,道教虚融,成降大慈,济度群品”“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深浅,殊途共致。

”这些主张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导致佛道在隋朝取得统治地位C.体现了三教调和之风D.体现出儒佛道三教的趋同5.“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为A. 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B.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 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D. 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6.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7.《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8.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9.北京大学曾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在办学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在当时的主要目的是A.吸引外来文化 B.提倡学术自由至上C.促进民主改革 D.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10.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1.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12.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

这个时代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D.明清1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文主义思想。

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A.探究人的问题B.强调人的价值C.树立人的尊严D.注重人的道德14.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

”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A.工厂手工业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运动 D.意大利的统一运动15.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

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

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16.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A.否定教会地位 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C.否定封建特权 D.宣扬《圣经》精神17.有人说:“18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

其依据应是A.法国的共和制度影响深远 B.法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影响世界 D.法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18.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19.“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

这里描述的作品是A.《向日葵》 B.《樱桃和桃子》 C.《日出·印象》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20.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

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

”材料认为四大发明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21.“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一结论最应该送给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量子论的提出 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D.相对论的提出22.图3是一幅1879年的漫画,其意在说明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艺术家是由刷子和颜料罐进化而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进化论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遭到漫画作者的讽刺C.推动艺术发展进步 D.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23.18世纪牛顿学说通过法国自然科学家得到深化,启蒙思想家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就是把牛顿建立于近代物理学革命基础上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提出B.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张扬C.自由主义成为时代潮流D.百科全书派的发展壮大24.“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

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

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

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

”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①蒸汽机②内燃机③电动机④煤炭⑤电力⑥石油A.①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25.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

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

这在本质上体现了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26.近代某乡绅有感于时事写了《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

判断此诗写作时间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当是A.“新制初更” B.“帖子”、“新样”C.“家家彩胜” D.“三民”、“五权”27.我校高二历史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其中,第四部分的标题应该是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28.“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应出自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新民主主义论》29.台湾作家李敖指出:“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他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A.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B.强调毛泽东思想是在国共合作过程中形成的C.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D.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没有密切关联30.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

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主要表现分别是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

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⑴从医学、农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8分)材料二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⑵“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的标志是什么?(2分)其主要条件有哪些?(4分)材料三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

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