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思考题参考答案整理
七年级历史思考题参考答案整理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答:古猿和北京人头部的特点是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颏。
2、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答:可以从几条渠道得到火: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3、海蚶生活在海里。
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海蚶壳说明什么问题?答:一万多年前北京的地貌同现在基本相同。
因此,在山顶洞穴里发现海蚶壳,只能说明山顶洞人已经走得很远了。
4、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答:山顶洞人在工具的制造上已经不再局限在打制石器,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制造和使用骨针。
生产活动上区别于北京人的采集、狩猎还会捕鱼,会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的观念,会制造简单的装饰品。
在社会组织上开始告别原始人群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了定居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答: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3、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世界性的贡献。
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三课华夏之祖1、你对上述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答: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出乐谱,等等,有可信的一面,如建造宫室,指能造房子;出现文字,指原始文字。
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或伶伦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
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答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答案北师大版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每课一得答案提示: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情况,把握中国古代三种桥梁的名称:梁桥、拱桥、索桥以及各类型桥梁的代表。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材料阅读答案提示:通过阅读,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了解唐代纺织技术的高超。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自我测评答案提示: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②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
唐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璀璨的文学艺术每课一得答案提示:通过阅读,了解何为名,何为字,明白古代人名与字的区别及联系。
璀璨的文学艺术材料阅读答案提示:李白的风采是豪放伟岸、激昂奔放、无所掩饰、潇洒超脱。
璀璨的文学艺术自我测评答案提示:李白的诗歌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宋金南北对峙每课一得答案提示:通过阅读把握岳飞墓所在的地点: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岳王庙西侧,了解岳飞墓的大致情况,通过岳飞墓前的对联加强民族气节的思想教育。
宋金南北对峙材料阅读答案提示:岳家军高举“岳”字大旗,老百姓一见“岳”字大旗争相拉车牵牛,载着粮食糗:炒熟的米麦等谷物来犒劳军士,整条道路上都是等候的人群。
宋金南北对峙自我测评答案提示: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并在生活习俗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每课一得答案提示:通过阅读,了解什么是唐三彩,把握唐三彩的基本颜色:黄、绿、蓝、赭等,了解唐三彩制品的主要用途及输出情况。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材料阅读答案提示:认真阅读此材料。
通过阅读,了解武则天的选贤任能情况。
初中历史思考题与答案解析
初中历史思考题与答案解析历史是一门广泛而丰富的学科,它涵盖了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人类活动和文明发展。
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课程不仅是了解古代文明和时事的途径,也是培养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初中生常常会遇到一些思考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初中历史思考题和相应的答案解析。
1. 为什么古代古埃及人民会建造金字塔?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金字塔被认为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因此他们的陵墓应当极为庄严和豪华。
其次,金字塔的建造也是一种社会政治象征,它表明了法老的统治和威严。
此外,金字塔也是为了纪念法老的功绩和让他们在来世得到永恒的安宁。
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社会有什么影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社会有多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给予了普通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这为社会上升提供了渠道。
其次,科举制度注重文学和儒家思想的传承,使得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此外,科举制度也使得政府能够选拔人才,为朝廷提供了稳定和高效的行政机构。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有哪些深远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大量的财产损毁,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其次,战争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如坦克、潜艇和飞机等军事装备的出现。
此外,战争也导致了帝国主义的大倒退,许多欧洲国家失去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4.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发展有何影响?文艺复兴是15至17世纪期间在欧洲兴起的文化运动,对欧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文艺复兴对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尤为显著,它强调了个体的创造力和表达自我的重要性,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和人文学科的繁荣。
其次,文艺复兴还促进了科学和思想的进步,鼓励人们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
最后,文艺复兴也为欧洲社会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
5. 二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课后练习第四篇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课后练习第四篇第1题【单选题】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为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在新疆地区设置了( )A、吉林将军B、伊犁将军C、盛京将军D、黑龙江将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聚焦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
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8世纪后期,冲破沙俄围追堵截,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是( )A、蒙古族的一支B、维吾尔族的一支C、藏族的一支D、满族的一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他自称有“十全武功”。
下列属于“十全武功”之一的是( )A、收复新疆B、设置驻藏大臣C、平定大小和卓叛D、组织雅克萨之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郑和船队上装有指南针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C、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D、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被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奇迹的建筑是( )A、大运河B、都江堰C、长城D、赵州桥【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论述的史实是( )A、鉴真东渡B、玄奘西行C、遣唐使来华D、土尔扈特回归【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希望进行商品输出C、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对商品有自然的抵制作用D、中国地大物博,不需要与他国往来【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著作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专制统治加强B、对外闭关锁国C、频遭列强入侵D、政治腐败【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在厦门鼓浪屿屹立着一尊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青铜塑像,他的功绩是( )A、抗击倭寇B、抗击金军C、收复台湾D、出击匈奴【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震惊世界。
七下历史参考答案
七下历史参考答案七下历史参考答案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文明和经验有着重要的作用。
七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包括了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七下历史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第一单元:秦汉时期的中国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答: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一,包括实行郡县制、推行统一的货币制度、修筑长城等。
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字统一,统一了度量衡和法律制度。
2.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秦朝有何重要意义?答: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秦朝有着重要的意义。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中的守护者,数量众多,造型逼真,反映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统治者的权威。
通过研究兵马俑,我们可以了解秦朝的军事制度、军事技术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单元:三国时期的中国1. 三国时期的乱世背景是什么?答:三国时期的乱世背景主要是由于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民族冲突等因素导致的。
同时,各地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崩溃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2. 三国鼎立时期,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建立了哪些国家?答:曹操建立了魏国,刘备建立了蜀国,孙权建立了吴国。
三国鼎立时期,三国相互争斗,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三单元:南北朝时期的中国1. 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和南朝分别是指哪些朝代?答: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主要是指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朝代,南朝主要是指南方的刘宋、南齐、梁、陈等朝代。
2.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有哪些特点?答: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佛教的传播和中原文化的南迁。
佛教的传播使得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佛教艺术和文化对于南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同时,中原文化的南迁也促进了南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国1. 隋朝和唐朝的统一对于中国历史有何重要意义?答:隋朝和唐朝的统一对于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参考.doc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参考第1课时繁盛一时的隋朝1.B2.C3.D4.C5.B.6 .D 7.C 8.A 9.B 10.A 11.√ 12.× 13.√ 14.√15.(1)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2)历史作用: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现实作用:有利于南水北调。
16、(1)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2)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三征高丽。
17、(1)全国的水上粮食运输就依靠这条水渠。
(2)运输。
(3)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
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第二课时“贞观之治”1. A2. A 3 .C 4.D 5.D 6.C 7.C 8.D 9、√ 10.√ 1l、× 12、×13.(1)唐太宗,“贞观之治”。
(2)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
(3)唐太亲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值得我们借鉴;执政者采取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重视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14、(1)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了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2)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3)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
第3课时“开元盛世”1 .A2 .D3 .A 4.C 5.D 6.B 7.√ 8.× 9.√ 10.√11、(1)唐玄宗(2)唐玄宗统治唐玄宗统治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由于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时代,但是在其后期统治中由于用人不贤贪图享受,导致了安史之乱,国家由此衰落。
12、他们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史治,重视农业生产,都注意“戒奢从简”,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唐太宗统治时期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治世——开元之治和贞观之治。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程标准: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想一想}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提示:(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3)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4)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5)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提示: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自我评测}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课程标准: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2{自我评测}提示:错误之处:编修《贞观氏族志》正确的是: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课程标准: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想一想}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提示: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科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3、{自我评测}说说唐朝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提示: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新局面,赋于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第5课“和同为一家”课程标准: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3、{自我评测}(1)说一说“天可汗”的含义。
提示:“天可汗”即唐太宗。
“可汗”原为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主的称号,贞观四年(630年),回纥等族首领拥戴唐太宗为各族共主,尊称“天可汗”。
(2)谈谈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提示: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初一历史初中历史北师大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初中历史北师大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灭亡的割据政权是()A.北周B.齐朝C.梁朝D.陈朝【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第一子目隋的统一中的内容:“589年,隋沿长江分兵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月就以摧古拉朽之势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可知,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灭亡的割据政权是陈朝,故选D。
A选项581年杨坚夺取其政权,建立隋朝。
BC选项南方政权的更迭是宋齐梁陈。
【考点】隋的统一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隋的统一的时间、概况和影响。
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央政权历来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下图反映的是A.秦朝对今西北地区的管辖B.西汉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C.唐朝对今西北地区的管辖D.清朝对今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答案】B【解析】分析图片。
可以得出这是西汉疆域图。
因为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设立的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
所以答案为B项。
【考点】汉通西域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半坡人生活的时代在考古学上称为(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铁器时代D.蒸汽时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远古人类生活时代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半坡氏族,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弓箭。
原始农业有了发展,开始有原始畜牧业。
会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并使用陶器,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定居生活。
以经营原始农业为主,使用的石器为比较精致的磨制石器,通常我们把使用磨制时期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本题选B。
【考点】新石器时代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分别是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铁器时代,古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同学们要对这些特征注意识记。
课后思考题答案 文档
初一历史(下)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课统一国家的重建1、思考与讨论秦汉与隋唐官员选拔方式的不同点:秦汉时期是推举,隋唐时期是考试。
推举方式立足于对被推举者的长期观察或考核,如果推举人立足公心,严格遵照推举标准,认真考核人士,那么,推举方式确能获得贤能之是士。
反之,如果推举人出于私情,不严守选举标准,那么推举方式就很容易产生弊端,为营私舞弊者大开方便之门。
考试方式看重选拔者的学识,学识能力的考核,可以制订合理的考核评判标准,可以在制度上建立一套有章可循的操作程序,更能体现公开、公平的选举精神。
但是,如果考试的内容不切实际或考核评判标准过于死板,那么,即便能做到公开、公平,也不能获得真正的人才。
2、填表格秦朝隋朝统治时间15年38年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立、兼并混战的局面,第一次实现全国大一统结束了自西晋以后的长期分裂割据状态,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政治制度1、丞相、三公制2、郡县制1、三省六部制2、科举制伟大工程长城运河灭亡原因法律残酷,兵役徭役繁重骄奢淫逸,滥用民力对后朝影响1、汉承秦制2、汉接受秦亡教训,休养生息1、唐承隋制2、唐接受隋亡教训,贞观之治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2、列举:“载舟”的例子,如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的“文景之治”,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并为汉武帝时的极盛奠定了基础。
“覆舟”的例子(1)商纣王荒淫无度,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秦统治无道,法律残酷,劳役繁重,激起陈胜、吴广起义,强大的秦朝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很快灭亡。
(3)东汉末年政治混乱,朝纲不正,东汉王朝在黄巾军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4)隋朝也重蹈虐民暴敛的覆辙,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3、课外议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帝王。
他们的共同点有:富有才干、英武果断、勇于创新。
不同点有:秦始皇相对创新意识更强,但统治手段过于严厉,比较残暴。
汉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一面,虽有巩固国防、开疆拓土之功,但耗用民力过度也给社会带来危害,好在尚能悬崖勒马。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明清经济繁荣与清前期盛世辉煌》教材习题解读
.
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
教材第97页“想一想〞
提示:明中后期以来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促进古老的中国渐渐向近代文明演进。
课后习题解析
材料阅读
提示:本段材料反映了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稳固和开展,形成了政治上百余年相对安定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有长足的开展。
自我测评
提示:〔1〕粮食高产、农产品丰富,带动手工业开展。
民间私营手工业因与市场联系密切、不断改善经营方式,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粮食加工、纺织、制瓷、采矿、冶铁、造船等行业无论在技术、规模还是产量、质量上都超过前代。
纺织品、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世界市场上一半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
(2〕农业、手工业繁荣推动商品经济和市镇兴盛。
安徽、山西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商帮。
他们主要从事长途贩运,大规模批发。
有的还兼营放贷、典当或开设钱铺、兑店及牙行经纪等金融机构。
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变成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开展成工商业市镇。
清朝前期仅江南苏、松、杭、嘉、湖五府地区,就从明中后期30多个市镇增长到204个。
在传统的大城市中,工商业也很繁荣。
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六个。
活动建议
提示:可上网搜索10张表达康乾盛世的文物图片,结合所学互相交流即可。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北师大版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1—4课练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1—4课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隋朝的都城在()A.长安B.洛阳.涿郡D.江都2.“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隋统一后,隋帝励精图治B.隋炀帝营建动都洛阳.隋帝修凿大运河D.隋朝屡次发动对外战争3.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去求学,如果走运河水路,按顺序应经过的河段是()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A.①②③B.②③④.④③②D.①③④4.唐太宗身边一位最著名的敢于直言上谏的大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姚崇D.魏征5.隋朝在中国历史上贡献是()A.重新统一了南北B.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创立了科举制D.开通了大运河6.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唐朝皇帝()①唐太宗②唐高宗③唐高祖④武则天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①②③④D.③①④②7.被誉为开元初年的“救时之相”的是()A.魏征B.姚崇.宋璟D.狄仁杰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赞的帝王是()A.唐高宗B.唐太宗.武则天D.唐玄宗9.下列史实与唐玄宗有关的是()A.改《贞观氏族志》与《姓氏录》.B.统治被称为有“贞观遗风”.改革漕运制度D.乾陵“无字碑”10.隋唐时,选官的标准时()A.才能B.品德.门第D.推荐11.下列属于明经科测试的内容的是()A.策问B.经史.杂D.儒家经典记诵12.“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最受重视的是()A.明经科B.明书科.秀才科D.进士科13.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有“贞观遗风”D.光武中兴14.下列哪一项不是大运河开通后所起的作用()A.加强了南北联系B.加强了我国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D.便利了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经商15.“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两句诗是说()A.唐科举是一场骗局B.参加进士科举人都是年纪大的人.唐科举考试徇私舞弊现象严重D.唐进士科考试较难,录取较严格二.材料分析题1.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北师大版七年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焦作市2010——2011学年(下)部分学校期终调研测试七年级历史(北师大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两大部分,满分100分。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A.群居生活B.母系社会C.劳动D.自然环境的变化2.“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的这段话反映的是A.禅让制度B.人工取火C.新石器的出现D.氏族的产生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右图中哪一地方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这一点A.河姆渡第7页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B.周口店C.半坡D.大汶口4.有这样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被尊奉“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①盘古②黄帝③大禹④炎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都城在A.涂山B.绍兴C.阳城D.亳6.安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七大古都之一,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7.文字记载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们尚无法通过文物中的文字直接印证哪一朝代的历史A.夏朝B.商朝C. 周朝D.秦朝8.“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9.“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中这句话说明统治者对除了打仗之外的哪一件事的高度重A.农业生产B.手工业生产C.迁都D.祭祀10.标志着齐桓公霸主地位正式确立的事件是A.任用管仲为相B.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C.葵丘会盟D.城濮之战1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2.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社会气象》教材习题解读
.
盛唐社会气象
教材第14页“议一议〞
提示:①不同民族、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服饰时尚自然地融入中原文化。
②唐代风气开放,妇女社会地位较高。
课后习题解析
材料阅读
提示:①开元年间,国家空前繁荣强盛。
②唐朝手工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
③唐朝社会充满着生机勃发的活力。
自我测评
1.提示:社会气象: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②唐代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不同民族、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服饰时尚自然地融入中原文化③饮茶习俗在唐代风行全国:④妇女地位较高。
出现原因:①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政治清明。
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善于用人和纳谏,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政策和措施,为唐朝前期繁盛局面的出现打下了根底。
②唐初,几代帝王励精图治、开展生产的努力。
③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唐朝前期的繁荣作出了直接奉献。
活动建议
提示:可以通过网络查询。
例如:李白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唐朝人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杜甫的诗句“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说明唐朝时期饮茶习俗风行全国。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金南北对峙》教材习题解读
.
宋金南北对峙
教材第46页“想一想〞
提示:适应对高度开展的农耕地区的统辖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女真族的开展,稳固自己的统治。
课后习题解析
材料阅读
提示:诗中的“羊裘狼帽〞“地炕〞等都原产于北方少数民族,出现在中原地区说明了游牧文化对中原的影响。
结合前面所学可以看出,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相互交融主要表现在生活习俗、服饰、饮食、生产方式等方面。
自我测评
提示:岳飞组织了岳家军,他率领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
1140年,岳飞领导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
活动建议
提示:
北宋:960—1127年
西夏:1038—1227年
金:1115—1234年
南宋:1127—1276年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材习题解读
教材第19页“想一想〞
提示:唐蕃会盟碑是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历代民众珍惜民族团结,因此加强对会盟碑的保护。
课后习题解析
材料阅读
提示:路途遥远;天寒地冻;寒风惨烈;毒蛇猛兽;不谙风俗,祸从天降;沙暴天气等。
自我测评
事件内容
身份
途中遭遇
独行还是结伴
是否归国
鉴真东渡
僧人
六次航行,最后一次方成功,历尽磨难
结伴
否
玄奘西行
僧人
天竺〔今印度半岛〕
独行
回国
活动建议
提示:可以从松赞干布派使者到长安求婚、文成公主入藏以及文成主在西藏生活这三个局部来编写。
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千古涛声精品赏读1 长江一、积累与使用1、缕lǚ 曙shǔ 焕huàn 栈zhàn 梭suō 粼lín褛lǚ 署shǔ 涣huàn 贱jiàn 俊jùn 鳞lín(组词略)2、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作者没有把长江仅当做长江写,而是有生命的“人”,让读者有种亲切感,自然联想到“母亲”的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1.作者在这里不厌其烦地罗列货船、汽轮、舢板、驳船、钻探船、仓库、堆栈、高楼等等体现当时中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读起来给人一种欣喜,颇有气势。
这些排比句刻意要表现出经过长江时那种目不暇接的感觉,表现出作者内在情感的兴奋。
2.略。
*3.祖国母亲是古老的,更是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
1、diàn xián chēn tǎn yâ2、活泼和快乐走遇见淘气3、一张小小的红叶儿,从树枝上脱落下来,随风飘荡,风停下来时,它就落在溪水里。
效果:用拟人的手法写显得亲切、形象,仿佛是朋友。
*4、小红叶有少年特有的调皮,渴望去闯世界;石头顽固又不得不给执著的水让路。
5、略。
2 筏子一、请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悸噬骇履蹄泻详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1.羊皮筏子体积小与承载的人多物重形成对比;岸上看的人提心吊胆与皮筏上的乘客从容谈笑形成对比。
2.突出羊皮筏子在“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上航行是十分凶险的;如此凶险的航行,却让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如同坐在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那样心闲气定,这全是艄公的功劳,越是凶险越能反衬出艄公的英雄本色。
*3.略。
1、①表现“我”以及父母对小树的深切担忧;②反衬小树的刚强而坚韧2、“我”已经把小树看成是个有生命的、共同成长的好朋友,是“我”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员。
“我”俩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是“我”一生一世的朋友。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习题精选含答案解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唐诗中往往可见唐史。
白居易的《七德舞》中有赞美唐太宗的诗句:“太宗十八举义兵……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诗中“太平”所指的盛世局面是(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抗击突厥B、建立行省C、设节度使D、重用人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会盟”“鉴真东渡”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D、中华文明的起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唐太宗当政时期,注意任用贤才。
其中有两人被称为“房谋杜断”这两个人是( )A、房玄龄杜甫B、房玄龄杜如晦C、魏征杜如晦D、房玄龄魏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人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
”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A、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B、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C、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D、创立行省制度,推行改革采用汉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首创殿试和武举的统治者是(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A、房玄龄B、魏征C、马周D、常何【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 )A、重视发展生产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善于用人D、提倡节俭【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地方吏治B、戒奢从简C、重用人才D、虚心纳谏【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七年级历史下册问题思考、课后活动解答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课本疑难之解惑篇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3 问题思考: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P4 材料研读: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P5 课后活动:1、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P8 材料研读: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他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
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P8 问题思考:法律上,减省刑罚;经济上,减轻农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明确中央和地方职权范围,提高行政效率,严格考查官吏。
P10 课后活动:1、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向外的门几个月不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
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2、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3、▲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治国策略上有哪些相似之处?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鉴?用人上:唐太宗和唐玄宗重用贤能,注重对官吏的考核;武则天则表现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其中体现出来的治国之道是:要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与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程标准: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想一想}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提示:(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3)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4)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5)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提示: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自我评测}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课程标准: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2{自我评测}提示:错误之处:编修《贞观氏族志》正确的是: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课程标准: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想一想}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提示: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科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3、{自我评测}说说唐朝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提示: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新局面,赋于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第5课“和同为一家”课程标准: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3、{自我评测}(1)说一说“天可汗”的含义。
提示:“天可汗”即唐太宗。
“可汗”原为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主的称号,贞观四年(630年),回纥等族首领拥戴唐太宗为各族共主,尊称“天可汗”。
(2)谈谈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提示: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人们的尊敬。
第6课开放与交流课程标准: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自我评测}(1)说一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提示: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课程标准: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赵州桥设计巧妙之处在哪里?提示:赵州桥采用了单孔石拱桥的设计方案;平拱式大拱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人畜通行,还节省了石料;两个敞肩式小拱,增强了桥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桥的自重,而且造型美观。
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课程标准: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程标准: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课程标准: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2、{自我评测}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女真旧俗?提示: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程标准: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想一想}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社会的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2、{自我测评}列表概括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略)第14课元帝国扩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课程标准: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1、{想一想}忽必烈为什么要仿效汉法改制?提示:改造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自我测评}提示:答案为 A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课程标准: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引言}14世纪初的中国劳动妇女黄道婆手中能同时纺出几根纱?提示:可同时纺出三根纱线。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课程标准: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1、{想一想}对司马光幼年的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借鉴?提示:我们应该发扬其勤奋刻苦、自觉自律、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课程标准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材料阅读}提示清朝前期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皇权高度膨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是封建社会渐趋衰弱的表现。
2、{自我测评}比较隋唐与明清时期科举取士的不同,想一想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提示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科举考试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史赋。
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
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
这种考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明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是巩固独裁统治的手段,是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课程标准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1、{议一议}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们意义?提示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2、{材料阅读}提示荷兰殖民者在失败仍垂涎台湾;台湾能否守住关系到清朝的海防和整个国家的安危。
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程标准列举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想一想}清朝为什么要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提示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以达到“和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
2、{自我测评}清朝前期采取了那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请说说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提示措施:(1)坚决镇压准葛儿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利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2)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3)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加强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4)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
特点:恩威并重,刚柔并济。
第21课大一同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课程标准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查一查}中国古代都有哪些朝代修过长城?提示战国、禽、两汉、南北朝、隋、金、名。
2{材料阅读}想一想,长城沿线地区出现的上述现象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提示长城的修筑,巩固了北部边疆,使得长城沿线人民安心农耕,人口增加;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繁荣,边境城镇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3{自我测评}说一说,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
提示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秦修长城为了抵御匈奴南下;明修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侵扰。
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各国长城基础上修建的;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全场为六千多公里的长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课程标准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3{自我测评}提示答案为 C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程标准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史实,分什其历史影响。
1{想一想}1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略)2清政府的这些规定会带来一些什么后果?提示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材料阅读}文中的“衰弊陵夷之际”指的是什么时候?提示18世纪下半期,康乾盛世之后。
3{自我测评}想一想,清代闭关锁国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提示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
该政策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了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改政策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反而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伍了。
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事与危机课程标准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
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1{想一想}这一时期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科学技术:传统的科学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学巨著;著名科学家体现出献身科学的价值取向,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开始显示出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文学艺术: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蓬勃兴起。
古典小说蓬勃发展,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封建性,要求个性解放,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2{自我测评}明清时期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农民战争的打击,如李自成起义,白莲教起义等;封建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不了解外部世界,落伍于世界潮流;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政策阻碍了历史发展;英国19世纪初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更加陷入了深重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