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路十二五规划定稿
山东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版)
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目录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第一章发展成就第二章发展环境第三章发展目标第二篇区域统筹和发展布局第四章经济布局第五章城乡布局第六章空间布局第三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第七章农业提升第八章工业优化第九章服务业跨越第十章海洋经济第四篇基础设施和支撑保障第十一章能源建设第十二章交通建设第十三章水利建设第十四章市政建设第五篇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第十五章科技创新第十六章教育优先第十七章人才发展第六篇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第十八章文化建设第十九章文明山东第七篇和谐社会和公共服务第二十章民生保障第二十一章卫生体育第二十二章社会管理第八篇生态文明和资源环境第二十三章生态建设第二十四章环境保护第二十五章资源节约第二十六章循环经济第九篇体制创新和扩大开放第二十七章改革深化第二十八章开放提升第十篇政策保障和规划实施第二十九章扩大消费第三十章优化投资第三十一章营造环境第三十二章区域协调第三十三章实施机制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第一章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重点突破、攻坚破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面向未来,我省的发展站上了更新更高的平台。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16.2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
上海市旧区改造“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旧区改造“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交通中心,城市建设一直都是重要的发展议题。
为了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老旧区的品质,上海市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旧区改造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1.旧区存在的许多老旧建筑物,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存在安全隐患。
2.老旧区的基础设施老化,不能满足城市功能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3.老旧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规划目标:1.重点改造老旧建筑,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保护历史遗产。
2.升级老旧区的基础设施,提高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供应能力,增加交通便利性。
3.改善老旧区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的居住环境。
4.提升老旧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等,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5.合理规划老旧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规划内容:1.改造老旧建筑。
对于有历史保护价值的老旧建筑,采取修复和保护措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无历史保护价值的老旧建筑,采取拆除重建的方式,提高建筑物的品质和抗震能力。
2.升级老旧区的基础设施。
包括提升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供应能力,改善交通设施,增加公共停车场等。
3.改善老旧区的环境质量。
加大环保力度,减少污染源,提高空气和水质量。
进行绿化、美化工程,提高公共绿地和休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4.提升老旧区的公共服务设施。
增加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5.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利用。
通过改造旧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住宅和商业用地的供应,并结合旅游发展,增加旧区的文化和旅游产业。
四、实施机制:为了确保上海市旧区改造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实施机制:1.市政府将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规划的组织、协调和监管工作。
2.各区政府将制定具体的改造计划,并落实具体责任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3.政府将加大对旧区改造的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通过PPP等方式进行旧区改造建设。
(安全生产)上海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
附件2:上海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初步思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安全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动安全生产科学监管、促进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科学编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预防与应对能力,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指导下,《上海市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得到顺利实施,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宣传教育、技术支撑、信息网络、应急救援和安全诚信等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积极推动了本市危险化学品产业布局调整,深入开展了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与专项整治。
安全生产规划目标提前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一是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本市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2005年的0.22下降到2009年的0.109,下降了50.5%,提前实现到2010年下降36%的规划目标。
工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2005年的4.35下降到2009年的3.47,下降了20.2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由2005年的6.6下降到2009年的4.3,下降了34.8%,提前实现到2010年控制在6.0的规划目标。
二是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进一步下降。
2009年发生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32.49%和22.97%。
三是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
危险化学品事故死亡人数、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水上交通事故死亡和失踪人数、铁路交通(含路外)事故死亡人数、民航运输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农业机械事故死亡人数、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指标均提前实现2010年规划目标。
二、“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与挑战1.“十二五”时期是上海经济、社会、城市功能的重要转型期,是发展动力大转变、经济结构大调整、社会结构大转型、城市功能大提升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较大,安全生产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江川路道路大修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江川路(文井路-碧江路)道路大修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单位:上海华申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写人:审核人:日期:目录一、工程项目概况 (1)二、安全目标值 (1)三、安全监理依据 (2)四、安全监理内容 (2)五、安全监理工作流程…………………………………………(2-3)六、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细则……………………………………(3-6)七、文明标化工地 (6)一、工程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江川路(文井路-碧江路)道路大修工程2、建设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文井路口)3、建设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市政管理署设计单位:上海城西城建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上海闵欣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4、计划工期:施工合同为180天项目总投资:约1500万元5、工程项目组成及建设规模1)、道路工程道路范围:西起文井路,东至碧江路,道路全长约1990米。
2)、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为40km/h。
实际路幅宽度为20~30米。
二、安全目标:通过有效地控制施工中人为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的行为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是消除隐患的最佳途径,最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现事故伤亡事故为零。
争创标化工地,文明工地。
三、安全监理编写依据:1、安全监理委托合同2、安全监理手册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 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6、JGJ33—86《建筑机械使用作业安全技术规程》;7、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各级政府安全生产法规,行业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与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四、安全监理内容:1、审核承包单位安全资质。
2、监督安全生产协议书的签订与实施。
3、审核承包商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实施。
4、监督承包商按规定标准搭设安全设施。
5、监督施工过程中的人、机、环境的安全状态,督促承包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定期开例会与安全检查,收集施工单位自检报告。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12•【字号】昆政办[2009]65号•【施行日期】2009.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昆政办〔2009〕6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昆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昆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二○○九年六月十二日昆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根据国家、省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提前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全市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统筹协调、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保及生态建设四个重大规划。
经研究,现制定昆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总体考虑“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也是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实现进位争先、提速增量、跨越发展,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的关键五年。
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文件,是其他各项规划的龙头。
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编制好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更新规划理念、开阔规划思路、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集中力量、抓紧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规划编制的各项任务。
二、组织领导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是今明两年全市工作的一件大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时间紧迫,编制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21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2011年01月24日11:09 来源:《解放日报》目录第一章加快转型的历史选择第二章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第三章迈向“四个中心”第四章构建服务经济时代的产业体系第五章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第六章构筑城乡协调的发展格局第七章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第八章建设管理一流的现代都市第九章营造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第十章创造安居乐业的人民生活第十一章促进和谐有序的社会管理第十二章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第十三章建设创新开放的新浦东第十四章争当改革攻坚的排头兵第十五章形成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第十六章行动纲领的实施保障附录部分指标和名词解释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上海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对于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加快转型的历史选择第一节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砥砺奋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把举办上海世博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把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10年达到1.7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8万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873亿元。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12.01.06•【字号】闵府发[2012]2号•【施行日期】2012.0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闵府发[2012]2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闵行区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二〇一二年一月六日闵行区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闵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时期。
为了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促进闵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充分体现文化在“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中的重要作用,依据《上海市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回顾和“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环境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对于城市而言,文化就是城市魅力,体现为一种城市品质和生活质量,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群众的热切愿望。
“十一五”以来,闵行区基本完成农村城市化进程,进入到城市现代化建设时期。
实现城市现代化,提高城市品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十一五”以来,闵行区文化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上海十二五规划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紧紧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和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争当全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最新最全上海十二五建设规划
最新最全上海十二五建设规划黄浦区安置到铁路浦东客站(惠南)、航头(下盐路)、孙桥环东静安区安置到华新、鲁汇、南桥、青浦新城大盈港及朱家角东三里河普陀区安置到云翔(马陆南翔之间)、白银路(嘉定城西)、徐行、安亭汽车城地铁站闸北区安置到罗店西、月浦马泾桥(月罗公路)、罗泾大川沙河徐汇区安置到米市渡、泗泾南长宁区安置到亭林、南桥、徐泾东、华新、白鹤旧青浦杨浦区安置到合庆、祝桥、惠南(盐仓西南)、黄路、万祥、宣桥卢湾区安置到三林懿德、曹行君莲、北桥瓶山、谈家港、航头南、曹路南虹口区安置到横沔、罗店、宣桥、祝桥、惠南浦东陆家嘴安置到孙桥、周康航、三林懿德、航津路、唐镇、合庆、孙桥环东、祝桥三个重点发展的核心商务集聚区域:陆家嘴——花木——北外滩——外滩"我们单位"金融航运商务区;"会"——龙华滨江——三林耀华地区综合商务活动板块;虹桥枢纽——徐泾——赵巷区域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服务中枢区九个市中心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集群:环人民广场——五东地区;豫园老西门等老城厢地区;淮海中路——太平桥地区;四川北路地区;大连路——杨树浦路地区;苏河湾——上海站不夜城地区;静安寺——南京西路——长寿路地区;中山公园——虹桥开发区;上海南站——小闸镇——徐家汇——衡山东湖地区。
四个城市副中心:五角场、张江科学城中区、莘庄、真如六个中型商务服务区:长风、梅陇新都会、大宁北中环、七宝、金桥、漕河泾六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长征、桃浦、江桥、杨行、曹路、九亭四个金融后台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配套饲服数据园区:唐镇、紫竹、周浦、浦江镇。
三个组团式重点新城:临港、松江、嘉定四个分为两个地理片推进建设的次要新城:青浦淀山湖——白鹤;奉贤南桥——奉城海湾;金山卫柘林——枫泾朱泾亭林;崇明城桥明珠湖——东滩长横生态城。
1,川沙以南、下盐公路以北,瓦屑坦直以东地区,建设浦东客站、奥体中心,国门商务区,行政文化第二办公中心等,与迪斯尼乐园融为一体。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闵行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闵行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10.05.06•【字号】闵府办发[2010]26号•【施行日期】2010.05.06•【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闵行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闵府办发[2010]2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为加强我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经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闵行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陈靖区长常务副组长:阎祖强副区长副组长:孙耀辉区府办副主任程爱国区发展改革委党委书记汤曦东区发展改革委主任丁萍区政府研究室主任成员:蔡潇飞区经委主任费霞区科委主任李永珍区人口计生委主任吴仲权区建设交通委主任刘明区农委主任刘杰区国(集)资委主任胡延枫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区人口办主任张国荣区司法局局长张伟麟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俞言长区民政局局长季佩坤区财政局局长项上桢区统计局局长竺建伟区教育局局长许速区卫生局局长何国文区文广影视局局长夏林区体育局局长陈福明区规划土地局局长韩朝阳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局长吉玉萍区绿化市容局局长刘家欣区环保局局长叶文昌区水务局局长李国法区民防办主任朱奕区青年事务局局长赵芝娟区妇儿办主任徐勇浦江镇镇长王书根吴泾镇镇长吴建清马桥镇镇长邓国庆颛桥镇镇长施宝其梅陇镇镇长张伟莘庄镇镇长马顺华七宝镇镇长琚汉铮虹桥镇副镇长张鹏宇华漕镇镇长李建华江川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薛伟星古美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汪向阳新虹街道办事处主任金慧明莘庄工业区管委会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发展改革委,办公室主任由区发展改革委主任汤曦东兼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由区政府研究室主任丁萍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韩永强、区经委副主任郭保强、区科委副主任宋运堂、区建设交通委副主任俞志清、区财政局副局长周国强、区统计局副局长郭卫民、区规划土地局副局长XXX担任。
江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方案
江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方案(文字部分)一、修编背景1、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185号文件《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2、云南省政府批准成立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3、生态产业与旅游业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主导地位的提升;4、从99版总规实施的效果来看,城市建设只是在量上面有所变化,在质上面却没有大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根本问题。
二、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1、西部大开发继续深入推进,有利于江川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的实施;3、滇中城市群的构建,江川地处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可以在更大空间范围寻求发展;4、江川地处“三湖”生态城市群的重心;5、玉溪“双百”现代宜居生态大城市建设思路的提出。
三、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四、规划区范围1、县域规划范围为整个江川县,包括一街道办事处四镇两乡范围850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江川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江川、江城、路居坝区及周边山体和两湖之间山体,总面积约为110.0平方公里。
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旅游带动战略;2、产业生态化战略;3、特色产业发展战略;4、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5、经济外向型战略;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战略六、城市性质滇中高源湖泊生态旅游城。
七、城市规模1、2015年:县城人口规模8.0万人,用地规模920公顷;2、2030年:县城人口规模11.6万人,用地规模1388.82公顷;第一部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八、县域总人口预测及城市化水平1、人口:2015年县域总人口约32.0万人;2030年县域总人口约41.0万人。
2、城市化水平:2015年县域城镇化水平为48.0%;2030年县域城镇化水平为65%。
九、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形成“两心、两环、三轴”的发展格局。
“两心”:指南北两个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11.12.21•【字号】闵府发[2011]51号•【施行日期】2011.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闵府发[2011]5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闵行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闵行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关键时期,是闵行区贯彻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全面调结构和深度城市化、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坚持安全发展、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的重要阶段,对营造稳定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海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安委办的指导下,闵行区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各类专项整治、重大危险源监管成效明显,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可控。
1、规划主要目标基本完成。
“十一五”期间,闵行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态势。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2005年的0.23下降到2010年的0.10,下降了56.5%;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死亡人数由2005年的36人下降到2010年的26人,下降了27.8%;道路交通死亡人数由2005年的123人下降到2010的103人,下降了16.3%;万车死亡率由2005年的9.9下降到2010年的4.6,下降了50.5%。
2、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落实。
上海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十二五”规划
上海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规划。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城乡统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下一步上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
(一)发展历程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城乡一体化发展初步实践。
1984年,上海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并率先提出“城乡通开”、“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
1986年,上海提出“一二三四”工作方针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两个立足点(农民口粮立足自给,城市主要副食品供应立足郊区),促进三业协调发展,建设四个基地(大工业扩散基地、副食品生产基地、外贸出口基地、科研中试基地)。
,城乡封闭的体制逐渐被打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且保持相对稳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基本维持在1.3∶1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城乡经济的联系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逐步加速。
“三个集中”,“市区要体现繁荣繁华,郊区要体现实力水平”,“农业定位于都市农业,农村定位于郊区,农民定位于现代农业劳动者”等方针相继出台,城乡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优化。
中心城区建设明显加快,郊区农村则相对滞后,导致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有所拉大。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加速。
2002年,第一次召开上海市郊区工作会议。
2009年,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出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对郊区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郊区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
同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局面还未根本扭转。
(二)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统筹城乡、加快郊区和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有力推动了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南昌江川路规划方案 (2)
南昌江川路规划方案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位于中国东南部。
作为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昌市的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江川路是南昌市南昌县和湾里区之间的一条重要交通枢纽,本文将探讨南昌江川路的规划方案。
背景目前,南昌江川路已成为连接南昌县和湾里区的主要道路。
自2005年开通以来,江川路的交通压力一直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高峰期,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此外,江川路沿线的各类商店、餐馆和小区等也陆续开业,加剧了道路交通的压力。
因此,有必要对江川路进行规划,以缓解交通拥堵和保证道路的安全行车。
规划目标本次江川路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1.调整交通流,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
2.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缩短交通时间。
3.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质量,保障道路的出行安全。
规划方案根据规划目标,本次江川路的规划方案如下:1. 扩宽道路在江川路拥堵较严重的路段,进行道路扩宽工程。
道路扩宽后,车道数量和宽度都将增加,提高了车辆的通行能力。
同时,为了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质量,道路面采用了高强度的水泥路面。
2. 新建便道为了分流江川路上压力较大的车流,新建一条便道。
此便道并不通往主要道路,但能够缓解主道上的车流压力,提高交通流量。
便道同时连接了江川路沿线的一些小区和商铺。
3. 安装交通信号灯在江川路的主要路口,安装交通信号灯。
通过交通信号灯,分配道路上的车流,保障车辆的安全通行。
同时,交通信号灯还能消除因交通拥堵引起的路口事故。
4. 新建停车场鉴于江川路沿线的商店、餐馆等个体经营场所较多,车辆停放较为混乱且对交通造成影响。
为此,本规划方案在江川路周边新建停车场。
这将有助于规范周边车辆的停放秩序,并改善周边交通状况。
5. 加强路面保养为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行车,本规划方案还要求对江川路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对道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将有助于减少因道路病害引起的交通事故,并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总结南昌江川路规划方案旨在提高交通流量和保障道路安全。
西山区在昆明《十二五规划纲要》节选
西山区在昆明《十二五规划纲要》节选西山区在昆明“十二五”的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在省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方针政策,围绕“富民强区”这一中心,扎实推进各项目工作。
通过五年的努力奋斗,区域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基础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突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西山区区域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46.99亿元与2005年123.39亿元相比增加了123.6亿元,年均增长12.4%,与“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11%的目标相比,超1.4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1.9:34.2:63.9,调整为2010年的1.1:28.8:70.1 。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2.37亿元,年均增长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09亿元,年均增长1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3.17亿元,年均增长14.2%。
对外开放水平得到提升。
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坚定不移的实施招商引资“生命线”工程,创新工作方式,建立招商引资网络平台和企业服务“110”工作机制,实行招商引资“绿色通道”服务制。
通过对外开放,西山区引进投资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已涵盖国民经济的多个门类和多个行业,全方位的大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已经形成。
“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将是西山区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压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空间布局的定型期和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机遇期。
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根本改变,经济社会进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阶段。
上海市旧区改造“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旧区改造“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旧区改造“十二五”发展规划旧区改造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旧区改造也是一项民生工作,关系到广大市民群众基本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
上海旧区改造包括“拆、改、留”。
“拆”是对房屋结构简陋、基础设施较差及没有保留价值的危旧房进行拆除改造;“改”是对城市规划予以保留、但建筑标准较底的房屋实施成套改造、平改坡和环境整治等旧住房综合改造;“留”是对历史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开展保留保护性修缮改造。
“十二五”期间,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为切实解决市民群众的居住困难,本市旧区改造的重点以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为主。
本规划主要对旧区改造中拆除改造进行规划。
一、“十一五”旧区改造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是本市筹办及举办世博会的重要时期。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旧区改造紧紧围绕“服务世博、改善民生”的目标,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积极改善居民群众的居住条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主要工作1、积极推进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市民群众住房条件持续得到改善。
“十一五”期间,本市中心城区共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4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2.5万户左右。
其中,市重点项目闸北区“北广场”、黄浦区董家渡13A、15A街坊、普陀区建民村完成改造,虹口区虹镇老街完成80%,杨浦区平凉西块完成5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旧区改造,全市约130多万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91年的6.6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17.5平方米。
2、试行并推广旧改新机制,旧区改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针对“十一五”初期旧区改造遇到的速度放缓、矛盾突出的实际困难,市、区相关部门及时分析形势,剖析瓶颈问题,研究提出实行旧区改造事前征询居民意见、居住房屋拆迁补偿“数砖头加套型保底”和增加就近安置方式等新机制,并积极开展试点和推广。
经过实践,旧区改造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改造速度加快,各类矛盾明显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川路社区(街道)“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川路街道(以下简称江川)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提升城区功能形象的关键时期,也是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结合“十二五”的阶段性特征和江川的发展特点,科学编制好江川“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江川实现自身发展转型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江川“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概况“十一五”期间,江川路社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注重民生、凝心聚力、创新机制,经过不懈的努力,社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管理不断完善,民生得到不断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基本实现了预期发展目标。
获得“上海市文明社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习型社区创建示范社区”、“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街道”、“上海市创新型科普示范社区”、“上海市和谐社区示范街道”和“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社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1、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十一五”期间,江川社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招商引资,依托大企业,繁荣商贸业,区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按原街道统计口径,2010年,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7.5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2倍,年均增长26%;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财政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6.2%。
以市属企业属地化管理为契机,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2009年工业总产值785.8亿元,占全区的21%;商业布局进一步完善,基本上形成了东川路和江川路两个商业圈。
依靠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沧源科技园引进企业324家,注册资金4.4亿元,实现税收1.3亿元。
社区内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4家,科技型企业800余家。
2、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增强积极配合推进市政重大工程建设,闵浦二桥顺利通车;完成剑川路拓宽工程;实施了江川路(沪闵路—兰坪路段)、沪闵路、置业广场优美景点改造工程;江川地区市政建设投入资金2亿多元(不计轻轨工程),打通了瑞丽路、天星路等断头路。
加大公共交通建设力度,大规模更新公交车辆,先后开设多条社区巴士,对社区巴士走向进行调整优化;共有区域线路9条,跨区域线路17条。
公交线网密度达1.6公里/平方公里。
稳步推进旧房改造,持续改善江川地区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已累计完成总量4.85万平方米的系统房成套改造,714户受益居民回搬入住,增量房屋用于居住困难居民的安置。
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和旧房综合整治123.9万平方米。
二次供水改造工程覆盖31个小区20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闵行老街二期改造动拆迁工程,动迁823户,面积1.3万平方米。
老小区物业管理共建覆盖率达到100%。
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建成闵联生态公园等,新增绿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68平方米,人均占绿38平方米。
同时,城市网格化管理格局逐步建立,重点区域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初显成效。
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3、社会各项事业持续进步,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江川社区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发展。
积极扩大闵行中学、华坪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早教中心为0-3岁婴幼儿提供早教服务,社区学校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提供支撑;社区科普以上海交大、华师大、上海电机学院为依托,引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提高社区科普工作水平;社区卫生以卫生服务中心和各服务点为平台,初步形成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等“六位一体”社区卫生综合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完成江川图书馆、闵行剧院等改造工程,社区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组建文体特色团队14支,居委团队180余支,以社区文艺团队为载体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参与率高。
建成了10个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社区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民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各类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7.8%。
成功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近四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近13000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始终控制在区下达指标以内;地区养老床位达935张,完成了2010年总指标数的90%;为老助残方式不断丰富。
先后完成了安康通、电子健康档案等一大批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实事项目,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日益提高。
4、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和谐城区建设初现成效社会管理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信访评估和大调解机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加强平安建设,着力推进铁门工程、技防设施建设,积极创建零发案小区建设,社区万人发案率、入室盗窃率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高。
进一步健全社区管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推进居民区自治管理,促进基层民主建设、组织建设和规范化建设。
定期向居民通报工作情况,实行居委政务公开,建立居委政务监督小组,保障居委政务公开制度的有效落实。
二、“十二五”期间江川发展面临的形势(一)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1、国际: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问题的双重危机下,以绿色新政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正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正在以其全球化战略地位和巨大的潜在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焦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蓄势待发。
2、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待转变发展方式“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我国将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向低碳经济的全面转型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亦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
因此,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将进一步凸显,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深化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的矛盾和挑战。
3、上海:深入推进“四个率先”和“四个中心”建设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十二五”时期是上海深入推进“四个率先”和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经济发展转型的双重考验下,按照中央要求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增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与国际大都市和建设“四个中心”相适应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高集聚度的现代产业体系,以适应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需要,这是上海加快城市功能和产业转型的迫切需要。
“十二五”期间上海必须把握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和管理思路,推进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及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文化发展和城市软实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4、闵行:以“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为主线推进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十二五”期间,闵行区将服务于上海深入推进“四个率先”和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大局,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闵行”为主题,围绕“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主线,实施“一轴一带三大功能区”的空间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城市软实力,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智慧、生态、宜居新城区。
江川处于闵行南北发展主轴与沿江发展带的交汇点,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随着大型企业集团、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功能的提升,通过深化区域融合发展和三区联动,江川可以更好地承接辐射和溢出效应,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存在问题和挑战1、社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第三产业层次偏低,服务功能有待提升。
商业设施布局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功能突出的商业中心,消费人气有所下降,第三产业的发展层次与街道发展定位有较大落差,社区商业对周边地区的居民消费吸引力不足。
二是社区内制造业能级有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有待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功能定位有待明确。
三是发展空间不足,可开发资源较为局限,对经济扩张的制约进一步凸显。
2、城市建设与管理面临的问题。
江川是一座老城区,而且是超大型社区,如何在原有产业形态布局、城市硬件规划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新城区标准加快建设,需要新的布局调整和大量的改造工程,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社会发展与外部环境变化特别是深度城市化对社区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如结合部区域管理体制有待理顺;市容环境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进;公交体系有待优化;旧区综合成套改造任务繁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有待加强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专业管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三区联动”有效驱动机制有待健全等。
3、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面临的问题。
“十二五”时期,社区人口导入的压力依旧较大,大量外来人口与社会事业资源相对不足存在较大矛盾;就业安置难度大;社会负担重;公共服务网点设置偏少,公共服务设施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为老养老服务仍面临挑战;社会组织有待培育;社会事业发展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等。
这些挑战迫切需要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十二五”期间江川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江川“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上海市发展大局和闵行区发展目标,深入贯彻“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发展主线,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三区联动”,推进江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社会建设水平,提高社区综合服务和管理能力,努力构建现代化新城区。
(二)总体发展目标江川“十二五”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充分依托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闵行老工业基地、大紫竹的辐射效应来调结构,提升产业能级。
要形成“三个基地”,即以发电成套设备、航天、轨道交通车辆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特色的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实验基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基地;成为“一个中心”,即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调整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综合服务和管理体系,成为闵行西南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区域中心;完善“四大功能”,即社区民生持续改善,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完善现代服务、研发制造、生态宜居、交通枢纽四大功能;打造“一个新城区”,基本建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人民生活和谐的深度城市化地区和“大紫竹”宜居配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