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 (共27张PPT)

•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 燕齐
刀币
• 楚 蚁鼻钱
• 赵魏韩 布币
• 经济:统一货币为秦圆形方孔半两钱
• 经济:统一度量衡 • 度:长度单位
• 量:容积单位
• 衡:重量单位
总结归纳,看谁棒!
1、秦始皇为巩固秦王朝的统一,采取了 “四个统一”,你能说出是哪些吗?这 “四个统一”分别有哪些作用? ①统一文字②统一货币③统一度量衡④统一 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2、秦朝促进南北水运交通的水利工程是什 么?沟通了哪两个水系? 灵渠;湘江、漓江 3、长城东西分别到哪里?是谁主持修建的? 东—辽东 ;西—临洮 ; 蒙恬
B
D
7、秦朝确立了“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的规制。这反映了秦朝政治的本质是 ( ) 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 8、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朝的 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 块),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郸等郡名和 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 B、出现了造纸业 C、用泥制陶 D、实行郡县制的事实
秦的疆域
长城
陇 西
• 咸 阳
东 海
南海
总结
公元以前221, 秦灭六国来统一; 专制集权嬴政始, 独揽大权称皇帝; 丞相太尉和御史, 文字货币度量衡,
北筑长城御匈奴,
临洮辽东万余里; 开发南疆修灵渠,
空前广阔秦疆域。
地方推行郡县制;
达标训练
1、梁启超说:“天下之统一”,势也。不 统一于秦,亦统一于他国。天下“统一于 秦”是在( )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2、秦朝负责较差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3张PPT)

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地方 上建立郡县制。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中央政府
(掌管军事) (掌管行政) (掌管监察)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皇权至高无上 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行政制度 建立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1、分封制实施的时期是奴隶制时代,郡县制实施的时 期是封建制时代。
2、分封制中的诸侯王世袭,权力很大,呈发展膨胀趋 势。郡守县令都是朝廷直接任命,受皇权制约较强。
3、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国家统一。 4、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国家的进步。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的统一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赢政 (3)都城:咸阳
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 趋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材料二: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 历史贡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分别指出其历史影响。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中央政府
(掌管军事) (掌管行政) (掌管监察)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皇权至高无上 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行政制度 建立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1、分封制实施的时期是奴隶制时代,郡县制实施的时 期是封建制时代。
2、分封制中的诸侯王世袭,权力很大,呈发展膨胀趋 势。郡守县令都是朝廷直接任命,受皇权制约较强。
3、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国家统一。 4、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国家的进步。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的统一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赢政 (3)都城:咸阳
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 趋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材料二: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 历史贡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分别指出其历史影响。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秀课件

核心:郡守县令等 由皇帝直接任免
意义: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乡
三 老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亭长 亭 里正 里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 巩固统治 性质: 古代重要的地方 行政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官员产生 方式 划分标准 影 响
世袭产生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易形成分裂割据
皇帝任免 按地域划分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 课
秦统一中国
夷平六国,统一称霸 高高在上,诸君看吧 国计掌中,功高孤家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秦灭六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疆域四至
学习目标
• 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 了解其重要意义 •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 的具体内容。 • 3、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 流
一、秦灭六国(夷平六国,统一称霸)
……想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 为秦国最强的对手,长平之战,生死 抉择,秦巧使离间计,赵军四十多万 成白骨…… 朕13岁登基,22岁亲政,奋六世 之余烈,十年征战,亡六国之诸侯,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众爱卿讲讲朕成就霸业的原因有哪 些呀?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嬴政(秦王)
文化方面:书同文
小篆 隶书
秦《绎 山刻石》
秦统一后废除各国的文字,将李斯整理的笔划比较简单的小 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使用。以后民间流行笔划更为简单 的隶书。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
域的人们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交通方面:车同轨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影响:加强了对全国的军 事控制和发展了交通事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21张PPT)

3、地方行政制度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古风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势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王,嬴政。(前259年—前210年) 公元前247年,13岁时被立为秦王。 公元前239年,21岁时亲政。公元前221年完成 统一天下的大业。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 课 秦统一中国
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六国?
自主学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秦始皇的烦恼:岭南运输供应不上,秦军在岭南地区已 苦战三年仍无建树。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不时南下侵 扰,怎样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统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经济上:①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楚贝币
韩赵魏布币
齐
刀
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 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灵渠 漓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湘江
5.军事上:①开 凿灵渠,开发南 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 2200多年,仍然发挥着功用。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势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王,嬴政。(前259年—前210年) 公元前247年,13岁时被立为秦王。 公元前239年,21岁时亲政。公元前221年完成 统一天下的大业。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 课 秦统一中国
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六国?
自主学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秦始皇的烦恼:岭南运输供应不上,秦军在岭南地区已 苦战三年仍无建树。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不时南下侵 扰,怎样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统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经济上:①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楚贝币
韩赵魏布币
齐
刀
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 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灵渠 漓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湘江
5.军事上:①开 凿灵渠,开发南 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 统一中 国(共26 张PPT)
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 2200多年,仍然发挥着功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PPT

文化: 统一文字 小篆(官方)
①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经济: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南修筑灵渠
考考你
你 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C )
能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做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对 2、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
旁白:一车的钱秦朝人根本没地方 用。没办法,他只好把身上的玉佩抵押 给了他。卖衣服的卖家让秦朝人写个抵 押玉佩的字据,可是他写的字卖家都看 不懂。秦朝人对他的旅行失望了,饿着 肚子,牵着吃撑了的马,穿着超短裙回 家了。
统一文字
全国规范字小篆
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
度 量
衡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 秦一尺约今23.1cm
秦始皇
导入新课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
第 三 单 元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与 中 华 民 国 的 建 立 第9课辛亥革命
一 、 革 命 志 士 的 奋 斗 革党发的装义 命人动武起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匈
奴
辽东
蒙恬
临洮
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 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秦的疆域
长城一带
陇西 第一个统一的多东海 民族的封建国家
南海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秦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哪些措施?
政治: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下设三公即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王扫六合”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①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经济: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南修筑灵渠
考考你
你 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C )
能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做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对 2、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
旁白:一车的钱秦朝人根本没地方 用。没办法,他只好把身上的玉佩抵押 给了他。卖衣服的卖家让秦朝人写个抵 押玉佩的字据,可是他写的字卖家都看 不懂。秦朝人对他的旅行失望了,饿着 肚子,牵着吃撑了的马,穿着超短裙回 家了。
统一文字
全国规范字小篆
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
度 量
衡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 秦一尺约今23.1cm
秦始皇
导入新课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
第 三 单 元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与 中 华 民 国 的 建 立 第9课辛亥革命
一 、 革 命 志 士 的 奋 斗 革党发的装义 命人动武起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匈
奴
辽东
蒙恬
临洮
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 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秦的疆域
长城一带
陇西 第一个统一的多东海 民族的封建国家
南海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秦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哪些措施?
政治: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下设三公即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王扫六合”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24张PPT)

心事三:丞相建议,在离咋们的京城很远的地 方封几个王,李斯却说周亡皆因诸侯祸起。秦 王心想:“真纠结啊,到底该怎么办?“
称号不尊贵 国事繁重 疆域管理
秦王嬴政是如何消除自己心事的?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子目(P45—46)内 容,找出解决办法。
秦王的心事
解决办法
称号不尊贵
创立皇帝制度
国事繁重
设立三公九卿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C 4.“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首先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一,大秦帝国诞生于世。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马的平封安建著国《家走。向大一统》
材料二:至此以后,中国大势,虽然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但统一与复兴
始终成为中国民族➢历统史一的主成流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马平安《走向大一统》
材料三:秦人统一,此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 为中国民族之抟(tuán,同“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 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知道秦灭六国的基本史实;识记秦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 2.理解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及秦朝创立制度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3.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树立维护国家 统一的坚定信念。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目录 一、秦灭六国再造统一 二、始创制度巩固统一 三、疆域辽阔彰显统一 四、功过是非评说统一
封建国家是( B )
A夏朝
B秦朝
C北宋
D元朝
2.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全都由他决定。
称号不尊贵 国事繁重 疆域管理
秦王嬴政是如何消除自己心事的?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子目(P45—46)内 容,找出解决办法。
秦王的心事
解决办法
称号不尊贵
创立皇帝制度
国事繁重
设立三公九卿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C 4.“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首先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一,大秦帝国诞生于世。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马的平封安建著国《家走。向大一统》
材料二:至此以后,中国大势,虽然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但统一与复兴
始终成为中国民族➢历统史一的主成流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马平安《走向大一统》
材料三:秦人统一,此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 为中国民族之抟(tuán,同“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 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知道秦灭六国的基本史实;识记秦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 2.理解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及秦朝创立制度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3.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树立维护国家 统一的坚定信念。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目录 一、秦灭六国再造统一 二、始创制度巩固统一 三、疆域辽阔彰显统一 四、功过是非评说统一
封建国家是( B )
A夏朝
B秦朝
C北宋
D元朝
2.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全都由他决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25张PPT)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军事
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丞
尉相
行政
御史 大夫
监察
主 中央政府 专
制 中
郡(守)
央
县(令)
集
地方政府
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25张PPT)
秦始皇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2、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 掌行政、军事、监察事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25张PPT)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
3、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 县制。
作用: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 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 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 的基本模式。
小结:秦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哪些措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 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
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文化: 统一文字 (小篆)
①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经济: ②统一度量衡 交通: ①统一车轨(陆路交通)
②南修筑灵渠(水运交通)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统一车轨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 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 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 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 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 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 138.6厘米。
车轨
车子两轮 间的距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25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质PPT课件(含视频)

郡县制 分封制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 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 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
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 国顺利推行,也使不用 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 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
小篆
隶书
知识拓展
焚书坑儒
秦灭六国的过程图
秦灭六国
秦 咸阳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历史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 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 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 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
确立中央集权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 高无上,总览全国军政大权。
秦始皇像
三皇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确立中央集权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太 丞 御史
制
尉 相 大夫
中央政府
中
郡(守) 县(令)
郡县制
地方政府
央 集 权
确立中央集权
思考: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 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 通八达
交通方面
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 了南北的水 运交通
军事方面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辽东
临洮
灭六国后,开拓边疆。
长城一带
陇西 咸阳
东海
南海
课堂小结: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 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 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
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 国顺利推行,也使不用 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 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
小篆
隶书
知识拓展
焚书坑儒
秦灭六国的过程图
秦灭六国
秦 咸阳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历史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 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 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 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
确立中央集权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 高无上,总览全国军政大权。
秦始皇像
三皇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确立中央集权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太 丞 御史
制
尉 相 大夫
中央政府
中
郡(守) 县(令)
郡县制
地方政府
央 集 权
确立中央集权
思考: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 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 通八达
交通方面
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 了南北的水 运交通
军事方面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辽东
临洮
灭六国后,开拓边疆。
长城一带
陇西 咸阳
东海
南海
课堂小结: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这就是“修驰道”。
交通上
②开凿灵渠
桂林郡 象郡
湘 江
漓江
南海郡
军事上 出击匈奴修长城
匈奴
长城: 西起临洮[táo] 东到辽东
长城
陇西
秦
东 海
南海
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
长城一带
北至
陇西 西到
东到 东海
南达
南海
课堂小结
完成统一 公元前221年 秦朝
政治上 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陵兵马俑共有3个兵马俑 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 为步兵部队,东西长230米, 南北宽62米,深约5米,面 积为14220米。二号坑呈曲 尺形,面积为5000米,它是 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 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 队。三号坑呈凹字形,面积 为520米,似为统帅一、二 号坑的指挥机关。三个坑共 8000余件陶俑、100余乘战 车、400余匹陶马和数十万 件兵器。
秦始皇看后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文化上
统一文字
小篆
经济上 ①统一货币
齐 燕
圆形方孔钱
楚 秦
赵魏韩
经济上
度──丈量长度的工具“尺”
量──量容量的容器,“斛”“斗”“升”
பைடு நூலகம்
衡──称重量的衡器“秤”
度
计算物品长短的器具
②统一度量衡
统一
量 衡
测量物品容积的器具
度──丈量长度的工具“尺” 量──量容量的容器,“斛”“斗”“升” 衡──称重量的衡器“秤”
一尺:23。1厘米 一升:202毫升 一斤:250克
今天: 1尺=33.3333333厘米(cm) 1升(l)=1000毫升(ml) 1斤=500克(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
①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皇__帝___; ②在中央,设__丞___相__、_太___尉____、_御__史___大__夫;
③在地方上,建立___郡__县______制。
① 统一__货__币_______。以秦国的____圆__形__方___孔__半__两___钱______作为标准货币。
经济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货币、度量衡、道路宽窄,开凿灵渠有什么 作用或影响呢?
Ø 统一货币,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Ø 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Ø 统一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Ø 开凿灵渠,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③在地方上,建立___郡__县______制。
① 统一__货__币_______。以秦国的____圆__形__方___孔__半__两___钱______作为标准货币。
经济
② 统一_度__量___衡______制度,所有的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③ 统一___车__辆_______和___道___路______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② 统一_度__量___衡______制度,所有的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③ 统一___车__辆_______和___道___路______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④ 开凿__灵__渠______。便利南北水运交通。
文化 统一____文___字______。以__小__篆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匈
奴
蒙恬
临洮
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 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辽东
秦的疆域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南海
结语: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失于政, 而不在于制
——柳宗元
至此,秦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混 战,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 十分深远。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 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 主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旁白:一袋子的钱没法用。秦国人 没办法,他只好把身上的玉佩抵押给他。 店家让秦国人写个抵押玉佩的字据,可是 他写的字店家根本看不懂。秦国人对他的 旅行失望了,饿着肚子,牵着吃撑了的马, 穿着超短裙回家了。
④ 开凿__灵__渠______。便利南北水运交通。
文化 统一____文___字______。以__小__篆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军事 北击_匈__奴______,修筑__长___城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4、军事上: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量一量,你看,不够称吧。奸商竟敢骗我。 卖栗子的:气死我了,卖了一辈子栗子了从来没
有人说我是奸商。 旁白:于是两个人吵的不可开交。突然秦国人想
起自己的马还饿着呢,于是匆匆走开去买草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秦国人:我要买一升草料喂马。 卖草料的:你确定你要买一升那么多吗? 秦国人:对啊,我的马很饿。 旁白:卖草料的商人窃喜,那么多草料根本吃不完啊。 卖草料的自言自语:正愁没人买呢。今天是遇到大财主了 吧。 秦国人:一升草料怎么那么多呀!马根本都吃不完,只能浪 费了,郁闷。 旁白:秦国人牵着吃撑的马路过赵国一家布店,于是兴致 勃勃的叫赵国的裁缝按他在秦国的尺寸订做了一条长裙, 做好了穿在身上,却发现是条超短裙。他很气愤地和店家 吵了一架。 秦国人:我的旅行啊,还怎么继续,既然如此,付钱吧。 做衣服的:我不收秦国货币,我只收赵国货币。
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 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前代。秦朝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 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治理国家 的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主要措施
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中__央___集__权_________制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3、文化上: 统一文字——小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统一文字有什么作用或影响呢?
Ø 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 区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郡县制
分封制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全国各地 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 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 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旁白:战国时,一个秦国人驾着马 车、带上了足够多的钱,踏上了周游列 国的旅途 。然而,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旅 程结果却……我们拭目以待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秦国人:唉!又累又饿,我要休息会!我从咸阳出 发,走到韩国。因为秦国的车比韩国的大,韩国的道 路太窄,车过不去,我只好步行。好不容易,来到赵
国都城郢(yǐng) ,哎呀!终于看到一个卖栗子的,
我买两斤。 卖栗子的:好嘞,给您两斤栗子。 秦国人:两斤栗子怎么只有这些,我要用我的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赢政
前221年 定 都咸阳
秦
远交近攻
秦朝为什么能够扫灭六国,完成统一?
1、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而为强 国; 2、结束战争,实现统一,已成为当时 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3、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易守难 攻; 4、物产丰富能够供应长期战争; 5、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
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
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至高无上 皇帝 总揽大权
御史 丞 大夫 相
太 中央官制
尉
监察 行 政
军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主要措施
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中__央___集__权_________制度。
政治
①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皇__帝___; ②在中央,设__丞___相__、_太___尉____、_御__史___大__夫;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车轨
车子两轮间 的距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秦皇古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上: 开凿灵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道路的宽窄, 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 货币 文字的不统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主要措施
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中__央___集__权_________制度。
大权独揽 皇帝 任免官员
御史
大夫
监察
丞
相
行政
太 中央官制
尉
军事
中
郡 郡守
央 集
县 县令\长 地方官制
权
乡
亭
里
郡县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西周时期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方,郡县制与 之比较有何不同?
学习_皇__帝___; ②在中央,设__丞___相__、_太___尉____、_御__史___大__夫;
③在地方上,建立___郡__县______制。
经济
文化
军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军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道路宽窄,开凿灵渠。
度[长度]
圆形方孔半两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
量[容积] 衡[重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共 26张PP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