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程玮峰(初稿)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程秋霞(修改)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统稿)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正确地解决有关排列数和组合数的问题,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助学生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准备课件、玩具汽车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1.情境中设问(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四)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3)课件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问:看到这个图,你想到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2.揭示课题板书: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让学生发现已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1.复习观察物体(1)课件出示小汽车的图,同时将实物汽车摆放好。
①自主观察,组内说说。
小组内的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小汽车,组内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小汽车的样子。
②交流汇报,发现问题。
a.指定一组内的学生说说看到小汽车的样子。
b.为什么他们看到的样子会不同呢?小组内交流。
c.汇报交流,引导发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③课件出示从前面、后面、侧面看到小汽车的图样,指定学生进行连线,说说:你是怎样判断?(2)及时练习①练一练。
(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7题)a.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行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b.汇报交流,重点交流:前面、后面是怎样判断的?②说一说。
二年级上教案-第九单元第四课“观察物体”的复习-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九单元第四课“观察物体”的复习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的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的复习课。
教材的章节包括:认识图形、拼组图形、有趣的图形和图形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
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图形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形状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知识点(10分钟)(1) 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
(2) 拼组图形:让学生拿出自带的玩具,进行拼组,发现不同的图形。
(3) 有趣的图形: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如心形、星形等。
(4) 图形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如旋转、平移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拼出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拼组正方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拼组图形:玩具拼组有趣的图形:心形、星形等图形的变化:旋转、平移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画出一个正方形。
(2) 拼出一个长方形。
(3) 找出身边的有趣的图形,并画出来。
2. 作业答案:(1) 正方形:一个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
(2) 长方形:一个有四个角,对边相等的图形。
(3) 有趣的图形:如心形、星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对图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
观察物体整理和复习课教案
观察物体整理和复习课教案第一篇:观察物体整理和复习课教案观察物体复习课教案胜园街道中心学校于述国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体会图形变换的意义,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分组活动的过程中,与他人能够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加深对“对称”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活动内容,经历从数学到生活的过程。
教具准备:玩具汽车(不同方位的图形)、一幅雪花图案、水中小房子的倒影简笔画、动画图片一组。
学具准备:白纸、剪刀、彩笔、动物图片一组教学过程:学生回忆:我们都学过了哪些观察物体的方法和对称的知识?学生自由谈论,教师指明进行补充。
明确所学的主要知识点:轴对称、平面对称、镜面对称找准位置:出示一辆汽车玩具和从“前、后、左、右、上”观察到的图形出示表示方向的词语“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学生根据教师所出示的每一个形状,选择观察的位置同位两人相互判断对错个人操作:1、“我会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图案)现在利用我们学过的对称的有关知识,思考如何才能既简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课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图形和形状,自己设计、剪出一朵美丽的雪花。
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剪法,并说出知识依据。
那么你还见过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内容?举例说明小组讨论之后。
再集体进行课堂评价同位合作:1、“我能画”(出示画面)观察水面倒影根据字母在水里的倒影,你们能够画出它在生活中的样子吗?2、学生同位合作完成3、班级绘画展评:指明对不同的作品进行讲评。
那些地方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说明自己的理由。
小组探索:1、“我能做” 根据要求贴图画:小猫的左手拿着一支笔。
小猴的右手里有一个桃子。
小狗左脚的鞋子有一个洞。
小猪的右边有一把钥匙。
学生根据要求,把每一个小动物的画像补充完整。
2、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指名让学生自愿选择小组成果进行评价,也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快乐舞蹈:播放一块欢快的音乐,师生一起面对镜子做舞蹈动作。
观察物体复习课
“观察物体”复习课教学设计<陈建梅>复习内容: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复习目标:1、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实物看到的平面图形。
2、在观察、操作、想像、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立方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难点:能直观辨认从上、正、侧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复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学习了《观察物体》这个单元后,你知道了什么知识?学生回答:同一物体从不同的方位看到的可能是不一样的。
师:是的,我们今天就要复习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的复习1、现在我们一起熟悉一下我们今天的复习目标。
学生齐读复习目标2、教师出示玩具汽车学生说出从不方位看到的形状。
3、举例说明你所看到的物体。
学生举例4、小组讨论:什么图形从它们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学生回答:正方体,球。
教师出示:正方体球让学生观察、体会。
5、练习题(导学案练一练)学生独自做练习,然后小组交流。
最后展示。
三、搭一搭,看一看1、把2块小立方体搭在一起,你怎么搭?(1)按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学生独立操作。
(2)交流自己的搭法。
(3)观察。
观察自己搭的图形,说说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然后把观察到的图形画在纸上,(4)交流。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注意与自己的搭法相对应。
同时比较别人的搭法。
(展示)全班交流2、把3块小立方体搭在一起,怎么搭?方法同上(展示)四、实践应用下面我们再看一些用小立方体搭成的图形。
并画出它们的三视图。
(导学案)小组交流,讨论,展示。
五、动脑筋,想一想。
(导学案)小组交流,说出道理。
六、深入探究。
(导学案)希望你们能通过自己动手、交流,完成此题。
七、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观察物体》,课下交流一下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正面侧面上面。
《观察物体》_复习教案
《观察物体》复习课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复习观察物体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
概念。
2、能正确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小组合作、拼搭活动,加强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
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和根据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得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及正确确定所需小正方体
的数量范围。
学具准备:学生每组准备5个棱长5厘米的立方体纸盒,
教师准备:5个棱长是1分米的立方体纸盒, 20份学案。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二、梳理知识,理清脉络。
(小组合作完成)
1.第六单元《观察物体》通过(观察)和(拼搭)两个活动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以下知识:
2. A、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角度)、(
转动)图形或空间(想象)的方法,把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
B、由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时,我发现从(面多的或上面)入手比较简
单,当面的数量相同时从(正)面入手比较简单。
C、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搭成的立体图形(所需正方体
数量范围)。
眼睛
视线
常庄镇东点联校渐怀义。
【范文】《观察物体》复习教案
《观察物体》复习教案课题:观察物体复习内容:观察物体,课本第100页总复习(空间与图形)“独立思考”及“练习”中第105-106页第7-9题。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学生能正确辨认并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正方体个数不超过5个);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个数。
2、通过复习,学生能画出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的平面图形,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回忆、讨论与交流,结合练一练,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掌握水平。
复习重难点:巩固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方面的知识。
复习准备多媒体、若干个小正方体。
(学生)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与内容学习活动组织与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预设时间分配补充与反思一、引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明确复习内容,做好复习准备3分钟二、回顾知识分类整理.回顾第三单元所学知识,想一想,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哪些知识?师小结:本学期主要学习了如何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的形状,并画出看到的形状;还学习了通过不同的观察点、观察角度观察物体时,观察范围的变化情况等知识。
2.说一说,观察物体时,观察的范围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的角度越大,观察的范围越大。
.根据要求回顾,举手发言,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哪些知识。
2.学生自由发言,观察物体时,观察的范围是怎样变化的20分钟三、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中第105-106页第7-9题。
.第7题。
巡视指导,组织交流。
2.第8题。
巡视指导,组织交流。
3.第9题巡视指导,组织交流。
、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画出从不同的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全班反馈,展示交流。
2、读题,理解题意。
根据这三个平面图形想象搭成后的立体图形。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复习课教学案例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复习课教学案例1.学习内容整理复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重点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判断物体的形状。
2.学习目标(1)学科性目标①通过观察图,想象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②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右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教育性目标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3)创新性目标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图,想象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3.学习过程(1)创设情境,回顾知识。
①课件出示不同位置排到的书包的图片,学生判断从是从哪一面拍到的。
师:你知道这几张书包的图片是从哪一面拍到的?生回答。
师: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效果一样吗?生回答不一样,师板书。
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效果不同。
②课件出示蚊香液盒子的图片、饮水机的图片。
师:从一个位置拍到蚊香液盒子和饮水机的图片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几个面。
生:3个面。
师:具体是哪几个面?生:正面,侧面,上面。
小结:从同一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3个面。
【评析】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拓展从同一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3个面,对学生后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2)练习提升①基本练习课件出示习题。
②拓展练习课件出示习题【评析】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在此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知。
(3)检测反思①利用小勾学习圈中的课时作业进行检测②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评析】通过学习检测来反馈复习情况,以达到正确评价,师生有效反思的目的。
【总评】复习型的整合课以已学内容的为基础,引导学生分类再现,即在适当的练习以后,唤醒学生再现陈述、程序和策略性知识要点。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与辨析等,将这些知识进行全面的归类整理、沟通联系与补充完善,形成纵横延展的网格式知识结构。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人教新课标2014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人教新课标2014教案: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人教新课标201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
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搭配问题主要让学生通过搭配不同的物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准确描述物体的特征。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特征,解决搭配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学生注意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 观察物体: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物体,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3. 搭配问题:给学生发放一些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图片,让学生尝试将这些物体进行搭配,如将红色的球体和蓝色的正方体搭配在一起。
4.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将两个物体搭配在一起,可以先选择一个物体的特征,如颜色,然后再选择另一个物体的特征,如形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搭配问题的练习题,如给出一些物体图片,要求学生将这些物体进行合理的搭配。
6. 作业设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的知识,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尝试将这些物体进行搭配,并将搭配结果画在一张纸上。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两部分内容。
观察物体部分,可以板书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搭配问题部分,可以板书搭配的解决方法,如选择一个物体的特征,再选择另一个物体的特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复习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复习课》教学设计《观察物体复习课》教学设计主备人:黄愈敏复备人:曾国华审核人:李幸年一、练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4页至65页,第四单元,第三课时。
二、练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密切相关。
三、教学重难点1、复习重点: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什么位置拍摄的,体会不同方向观察对象形状的变化。
2、复习难点:能正确辨认以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
四、教学准备1、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2、教具准备:学习用品、情境图。
五、复习过程:(一)、活动11、事先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人行道上观察从面前开过的汽车,先看到什么,最后看到什么,观察周围的社区或村庄,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画面怎样,从高楼上或山顶上观察地面的景物,看到地画面是什么样的。
2、师:同学们都很注意周围的事物,如看从面前开过的汽车,从不同位置观看附近的社区和村庄,先个人思考,再与同伴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观察景物的实际体会。
(二)、活动2实物投影呈现一组照片。
(书本“试一试”第1题)1、师:根据同学们的体会,同一个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现在请同学们看“试一试”第一个问题,先想一想,再用小立方体搭一搭、看一看。
2、与全班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1:一号位在房子的前右侧,先看到房子的前转角处,树在房子后面,所以是第二张照片。
生2:二号位在房子的后面,所以看到房子的背面,是第四张照片。
生3:三号位在石凳的前面,面前就是石凳,所以是第一张照片。
生4:四号位在大树侧边,先看到大树,房子给大树挡住了。
所以是第三张照片。
3、与同桌说一说第二个问题。
说出你的理由。
(三)、活动3(试一试第2题)1.同学们打开课本直接观察课本内容。
2.学生独立认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3.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观察物体的复习-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观察物体的复习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上数学教案,主题是观察物体的复习,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来自于人教新课标教材的第二章,第五节“观察物体”。
在这一节中,学生们将回顾和巩固之前学习过的关于平面几何图形的知识,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并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观察和操作实物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而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模型,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拿出一盒水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能看到哪些平面几何图形。
2. 知识点讲解:接着,我会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详细讲解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
3.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找出答案。
例如:给出一个正方体,让学生找出所有的面。
4.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出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给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找出所有的角。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画出一个正方形,并标出它的四条边和四个角。
答案:略2. 题目:请画出一个长方形,并标出它的四条边和四个角。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整个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整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观察物体(一)整理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第71页复习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以及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
能解决简单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和简单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
教学难点:能由物体具体形象抽象出立体图形,再推理解决有关图形的问题。
学习准备:数学书、铅笔、练习本、小正方体学具5个。
教学流程:。
5.3《观察物体(一)整理复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3《观察物体(一)整理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能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2. 物体的分类:根据物体的共同特征,将物体进行分类。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物体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特征,并能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物体的分类。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物体,如书本、铅笔、橡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观察物体的知识。
2. 复习观察物体(1)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如:这个物体是红色的,那个物体是长方形的等。
3. 物体的分类(1)教师出示一些物体,引导学生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
(2)教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如:这些物体都是球形的,那些物体都是蓝色的等。
4.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与物体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教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如:这个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那个物体的颜色是绿色等。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如观察物体的特征、物体的分类等。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与观察物体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的能力。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搭配(一)整理和复习》优质示范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搭配(一)整理和复习》优质示范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围绕数学《搭配(一)整理和复习》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整理和复习搭配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搭配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整理、归纳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搭配的基本概念及运用;2.教学难点: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及解题思路。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教学课件、教学实物等;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内容,知识点搭配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搭配情景引入主题,引起学生思考。
2. 授课及实践(30分钟)1.讲解搭配的定义及示例;2.展示不同类型的搭配例题,并让学生依次解答;3.分组活动:让学生结合课上所学内容完成小组练习,加深对搭配的理解。
3. 练习及讨论(15分钟)以解搭配题为主,老师巡视指导,学生互相讨论,发现问题;重点讲解易错题。
4. 总结(5分钟)收集学生的解答,总结今天学过的搭配知识,强化重点概念,梳理思路。
六、板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内容)七、课堂作业巩固搭配相关知识,完成作业题目。
八、反思本次课程主要围绕搭配的整理和复习展开,通过导入、授课、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搭配的概念,并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际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搭配的应用。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人教版
单元复习观察物体(二)、复习内容教材P13—P16二、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形状,能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二维图形,摆出几何组合体。
2 .通过观察、想象、猜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刮重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二维图形,摆出几何组合体四、配套资源《观察物体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观察物体复习课》随堂测评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口布置复习任务:回忆梳理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同学们,本单元学习结束了,请你认真阅读教材,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试着整理出来。
(二)课堂设计1.回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共同梳理知识。
(1)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组合体。
典型题目1 :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从([看从〔〕看从〔[看交流后得出结论: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从同一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几个几何体的形状。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双击页脚删除页脚文字)(A)(B )的有()°① 从正面看, 是图( A② 从正面看, 是图( B ) 的有( )° ③ 从左面看, 是图( B ) 的有( )° ④从上面看, 是图(B ) 的有()°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 更全面的认识一个物体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 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 能一样4.完成评价试题,检测复习效果(1)连一连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知识点】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观察的平面图形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双击页脚删除页脚文字)匚交流后得出结论: 3.结合梳理过程,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 完成思维导图。
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fc 田E3典型题目2 :仔细观察,填一填。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复习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理解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对的,培养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理解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对的。
难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2. 新授:(1)观察方法的复习:通过实物展示和图形的绘制,引导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形状相对性的理解。
(2)观察实物的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实物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展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更复杂的图形,如组合图形、立体图形等,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究精神。
3. 巩固: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等,让学生熟练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建筑物的形状、分析物体的位置等,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同时强调观察物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授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和理解。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图形的绘制等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4. 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复习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建立起更扎实的基础知识结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方法,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与观察角度的关系。
难点:能根据观察结果正确判断物体的方位和相对位置,形成空间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回顾与梳理: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如何观察单一物体、如何观察多个物体,以及如何判断物体的相对位置等。
2. 重点解析:针对教学重点,进行深入解析。
例如,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 案例分析:给出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例如,让学生分析三个堆叠的正方体,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是什么。
4. 实践操作:布置一些观察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例如,让学生用积木搭建不同的物体,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并画出看到的形状。
5. 反馈与总结: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针对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
同时布置适当的练习题,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如观察单一物体并描述其形状,或判断多个物体的相对位置等。
2. 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观察家中物品并记录其形状,或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等。
3.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单元测试成绩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观察物体》复习课人教新课标(2023秋)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观察物体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找出教室中的某个物品。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特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2.提升几何直观能力,通过观察物体,识别并运用基本的平面图形;
3.发展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物体观察中的问题;
4.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描述物体位置,找出隐藏图形等;
5.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特征和解决过程。
(2)平面图形在实际物体中的识别。学生在理解了平面图形的定义后,需要在复杂的物体中找出这些图形。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复杂的物体表面抽象出基本的平面图形。
(3)准确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观察结果。学生在观察物体后,需要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这对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大挑战。例如,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长方体”、“正方形”、“在……的左边”等术语来描述物体。
4.结合日常生活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隐藏的物体、描述物体的位置等;
5.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并能在实际物体中找出这些图形。
二、核心素养》复习课,基于新教材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增强空间观念,能够从多角度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的空间特征和位置关系;
(4)将观察物体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情境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观察物体》复习教案
《观察物体》复习教案题:观察物体复习内容:观察物体,本第100页总复习(空间与图形)“独立思考”及“练习”中第10-106页第7-9题。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学生能正确辨认并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正方体个数不超过个);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个数。
2、通过复习,学生能画出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的平面图形,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回忆、讨论与交流,结合练一练,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掌握水平。
复习重难点:巩固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方面的知识。
复习准备多媒体、若干个小正方体。
(学生)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与内容学习活动组织与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预设时间分配补充与反思一、引入题师:这节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的知识。
(板书题: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明确复习内容,做好复习准备3分钟二、回顾知识分类整理回顾第三单元所学知识,想一想,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哪些知识?师小结:本学期主要学习了如何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个小正方体)的形状,并画出看到的形状;还学习了通过不同的观察点、观察角度观察物体时,观察范围的变化情况等知识。
2说一说,观察物体时,观察的范围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的角度越大,观察的范围越大。
根据要求回顾,举手发言,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哪些知识。
2学生自由发言,观察物体时,观察的范围是怎样变化的20分钟三、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中第10-106页第7-9题。
第7题。
巡视指导,组织交流。
2第8题。
巡视指导,组织交流。
3第9题巡视指导,组织交流。
、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画出从不同的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全班反馈,展示交流。
2、读题,理解题意。
根据这三个平面图形想象搭成后的立体图形。
四人一小组用准备好的学具验证自己的猜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复习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复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复习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空间想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旨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之后,对这三个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能够运用这三个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在空间想象力方面,部分学生还稍显不足,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复习效果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提高空间想象力,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空间想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进一步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提高空间想象力,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活动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回顾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准备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玩转魔方,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呈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实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三个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能正确辨别从例外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例外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例外的;能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正确地解决有关排列数和组合数的问题,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借助学生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别从例外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准备
课件、玩具汽车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
1.情境中设问
(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四)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3)课件出示两件例外的上衣和两条例外的裤子,问:看到这个图,你想到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
2.揭示课题
板书: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让学生发现已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1.复习观察物体
(1)课件出示小汽车的图,同时将实物汽车摆放好。
①自主观察,组内说说。
小组内的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小汽车,组内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小汽车的样子。
②交流汇报,发现问题。
a.指定一组内的学生说说看到小汽车的样子。
b.为什么他们看到的样子会例外呢?小组内交流。
c.汇报交流,引导发现:从例外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③课件出示从前面、后面、侧面看到小汽车的图样,指定学生进行连线,说说:你是怎样判断?
(2)及时练习
①练一练。
(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7题)
a.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行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b.汇报交流,重点交流:前面、后面是怎样判断的?②说一说。
a.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正方体)
b.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圆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球体)③猜一猜。
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
a.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立体图形进行观察。
b.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出示立体图形让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比较中,发现观察一个物体从例外方向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并在例外形式的练习中加以巩固、提高,从而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
2.复习搭配问题
(1)课件再次出示两件例外上衣和两件例外裤子
①学生根据图样,提出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种例外的穿法?)
②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提示学生:可以
利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③汇报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时要有序。
(2)及时练习
①排列问题
课件出示:从8、2、4、1四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a.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b.汇报交流方法,重点说明:在组两位数时一定有序地摆数。
②组合问题
课件出示:每两人握一次手,6个人一共握手多少次?a.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b.汇报交流方法,重点说明:在握手时一定有序地握手,同时每两人间只能算一次握手,不考虑顺序问题。
(3)引导比较,发现问题
上面的组数问题和握手问题在解决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例外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穿衣服、组数、握手”等活动中掌握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比较中发现两类问题的相同点和例外点。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
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搭配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渗透搭配问题的思想方法。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1.练一练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3题。
(1)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行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2.组一组
课件出示:从5、9、0三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组数的方法。
(2)汇报交流,重点说明:和0组数时,0不能摆在十位。
3.送一送
课件出示:元旦时,小明、小刚、小阳三人互相赠送一张贺卡,他们一共赠送多少张贺卡?
(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
(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思考的方法。
4.比一比
课件出示:六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小朋友要
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
(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思考的方法。
5.摆一摆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4题。
(1)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让想法例外的学生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例外形式的练习,巩固了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的灵活性,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