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受热运动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知识点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主要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能量来源:根本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直接来源: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波长越长。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3.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散射、吸收(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a.大气保温的成分: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
b.保温作用的原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产生长波辐射,除少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外,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向下射向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4.大气保温作用与削弱作用的应用:大气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二.大气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运动,称为大气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大气受热过程总结归纳:3.相关规律——气温、气压、气流(1)两种气流运动方向: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2)三个关系:温压关系: 气流受热形成低气压,遇冷形成高气压(热低压、冷高压)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等压面的凹凸关系:凸高凹低受热地,近地面下凹,高空上凸。
受冷地,近地面上凸,高空下凹。
等压面:是空间中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一般情况,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一样起伏不平。
等压线:在地图上,把同一平面上同一时间气压相等的各点用曲线连起来,这条曲线就是等压线。
4.常见实例——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1.三个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水平方向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大气运动知识点最全梳理
大气运动知识点最全梳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和逆温现象1.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①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B地面长波辐射。
(2)两大过程①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①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
②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4)主要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2.逆温现象(1)逆温现象产生的机理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二、大气运动1.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高低①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 A′>P A,P D>P D′;在空气柱L2中,P B>P B′,P C′>P C。
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如图中P D′=P C′、P A′=P B′。
综上分析可知,P B>P A>P D>P 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的凸出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
孔明灯它是怎么 升空的呢?
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 灯多作为祈福之用。
相传五代(907—960)时有一个莘七娘,随丈 夫在福建打仗时,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 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 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这种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 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 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在空中飘浮的 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世 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夏季高温湿润、冬季温 暖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2.日本2011年3月11日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泄漏事故,放射性物 质飘逸到大气中,中央电视台发布的信息称:“这些放射性 物质不会飘散到我国大陆上空,居民不必担心。” 为什么? 【提示】 该季节我国北方和日本盛行西北季风,放射性物 质会随风飘向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空,对我国影响不大。
例题1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深秋时节,用烟熏防御霜冻,主要是因为烟雾可增强( ) A.① B.② C.③ D.④
课堂小结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不同纬度地区因大气运动状况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压带、风带。 其分布及与降水带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等压线分布图
完整 海洋
海陆热力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
①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热成低 ②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冷成高
压区。 压区。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3)城市热岛效应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成因是突破口。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哪些作用呢?
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反射
想一想: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几
太阳
类?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气散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想一想,是不是太阳辐射中的能量全被大气吸收了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平流层中的臭氧 紫外线
395/pba
低
405/pba
高
低
395/pba
近地面1000/pba 1005/pba
高
B
995/pba
低
A
高
1005/pba
C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大气的运动
低
高
低
高
B
低
A
高
C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大气的运动
低
高
低
高
B
低
A
高
C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观察图片,等压面的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如何呢?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传递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大 气 增 温
大气
吸收
地面增温
地 面 “大地暖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想一想: 太阳辐射在经过 大气层时,大气 会对太阳辐射有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解析】4选D,5选B。第4题,比较三地的上下温差分
大气受热过程与运动的日常现象
大气受热过程与运动的日常现象大气受热与运动的日常现象
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层的主要热源,被大气中的物质吸收,导致其温度升高。
地面热量: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后,自身升温并释放热量进入大气层。
凝结热:当水汽凝结成云或雨滴时,会释放出热量,从而加热大气层。
摩擦热:空气运动(如风)之间的摩擦也会产生热量,加热大气层。
运动过程
对流:受热不均匀的大气层会引发对流,暖空气上升,冷空气
下降,形成气流。
风:空气流动形成风,风速和风向取决于大气层的温度和压力
差异。
气旋和反气旋:低气压中心周围的空气向上流动形成气旋,高
气压中心周围的空气向下流动形成反气旋。
锋面:不同温度和密度的空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常伴
有天气变化,如降水、雷暴。
海风和山风: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导致海风从海洋吹向
陆地;夜间,陆地冷却比海洋快,导致山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日常现象
热气球:热气球利用加热空气使其膨胀并产生浮力,从而上升。
烟囱效应:当烟囱内空气受热时,密度降低,产生浮力,使空
气向上流动,带走烟雾。
风扇和空调:风扇和空调通过移动空气来冷却或加热室内空间。
云的形成:空气的上升和冷却会导致水汽凝结形成云。
降水:云中的水滴变大并落下形成降水,如雨、雪、冰雹。
龙卷风:强烈的温度和压力差异会产生龙卷风,一种破坏性极
强的旋风。
海市蜃楼:由于空气温度变化,光线发生折射,形成海市蜃楼,使远处物体看起来在水面或空中漂浮。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4 微米
0.
③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
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 大气受热的能量来自哪里?
反射
紫蓝青绿黄橙红
对地面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O ②①夜白晚 天大大气气逆对辐太射阳作辐用射弱的,削大弱气作保用温弱作,用到差达,地温面度的较太阴阳3天辐时射低多;,温度较阴天时高;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温度较阴天时高;
短波
短波 大气散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
① 高层大气:吸收太阳短波紫外线; ② 平流层:臭氧吸收太阳长波紫外线 ③ 对流层:水汽、尘埃吸收长波红外线。 ④ 能量大的可见光大多到达地表。
2、散射作用
① 晴天:散射短波蓝紫光,天空蔚蓝色。 ② 阴天:云层散射,天空灰白色。
3、反射作用
②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保温作用差,温度较阴天时低;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③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
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 大气逆辐射补偿了部分地面损失的热量,
大
说明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 Explain the heat p- e of the earth's atmosphere 晴天较阴天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因为两地地面性质不同, 造成他们气温的差异
探究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从生活常识知: 离热源越近,热辐射越强,物体温度越高。
假定推理: 离太阳越近,受热越多,温度越高。
思考: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辐射的波长与 温度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实验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
物体的温度越低,辐射的波长越长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2.1大气的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
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
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
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
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二、热力环流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近地面受热状况不同即冷(受)热不均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1.形成过程(如右图所示):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做垂直运动(热上升,冷下沉)→同一海拔高度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产生水平气压差(上升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下沉运动在近地面形成高压。
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做水平运动,形成风,热力环流形成。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等压面图是等值线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热力环流原理的深刻掌握必须以这两种等值线(面)图的学习为基础。
其中学习的关键点包括:⑴明确同一地点气压值的垂直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⑵明确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之间的关系:高、低气压状况正好相反。
⑶等压面的凸向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凸高(压)为低(压),凸低(压)为高(压)。
即:在高空的同一海拔高度上,B地上空的气压高于A、C两地上空的气压,等压面应向气压低的一侧(高空)凸出;A、C 两地上空的气压低于 B 地山空,等压面应向气压高的一侧(近地面)突出。
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3.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D )
①箭头f可能增强 ②箭头e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2015·广东文综)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
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D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有同学认为大气逆辐射就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这种认识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后,产 生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晚秋和寒冬,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天空水汽、云含量少,大气逆辐射弱, 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散失多,所以多霜冻。
人造烟幕防霜冻
人造烟幕能增强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 和尘埃,增强大气逆辐 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 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 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对 流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层
地
面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 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 够透过大气到地面
大气反射
吸收 散射
地面吸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气反射
吸收 散射
大气吸收 地面吸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2.1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39张PPT)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图为大气 受热过程示意图。
7.诗句描写的景色约在 ( D )
A.2月
B.5月
C.8月
高中地理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高中地理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大洋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
3)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4)地面长波辐射是对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强,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增温。
2)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补充:云层越厚,空气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二、大气热力环流1.大气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
2)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降,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3)大气热环流形成的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
4)形成过程:a) A地受热,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地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b) B、F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两地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c) 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5)大气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地表的冷热差异会产生大气热力环流。
补充: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反映了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的日变化。
等压面:高压凸,低压凹,气压随海拔增高而降低。
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出现差异→空气水平运动2.常见的热力环流1)城市热岛环流①形成原因分析: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多。
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交通发达,生产生活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
高中地理第一册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共35张PPT)
大气: 高压区 低压区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2.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风向与等压线相平行
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与等压线有一定夹角)
南半球?
如果下图是南半球近地面的等压线图,请判断
哪支风向正确 ( d )
a
b
1010
第36页,气温气压气流三者的关系? 近地面的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流总是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 的地方
案例:城市热岛环流
1、“热岛”形成原因? 2、画出热岛环流图 3、城市规划时,大气污染企业、绿化带如何布局?
相传在莫须有山,山谷里住着一个卖臭豆腐的老汉, 山腰住着一个烧炭的老翁,一天卖臭豆腐的老汉到县 衙控告烧炭老翁烧炭的烟气熏得他晚上睡不着觉;烧 炭老翁到县衙后则控告老汉臭豆腐的气味熏得他白天 吃不下饭。县太爷感到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沙子热 海水冷
沙子冷 海水热
分别画出白天、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 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图。
白天
风:海洋吹向陆地 海风
夜间
风:陆地吹向海洋 陆风
风车为什么会不停的转动?是什么力量形成了风?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风形成的根本原因:地面的受热不均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以北半球为例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压降低。
B1
A1
等压面
B A 关注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获取更多新课标课件源文件 地表受热均匀
低气压
高气压
地面受热均匀时,由于地心引力影响,空气没 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
当A地地面受热,B、C地地面冷却时,空气会怎样 运动?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教案含解析
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程标准原文】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核心素养定位1.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能运用其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图中的A太阳短波辐射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能够射到地面;近地面大气对图中的B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被截留。
所以,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指点迷津】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波长越长。
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地面辐射的波长也就比太阳辐射的要长。
相对而言,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知识点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
因此,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除极少部分穿过大气,到达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
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增温。
2.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增温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
判断(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3)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
(×)(4)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知识链接]1.太阳辐射强度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主要受太阳高度的影响。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高考地理知识手册(全国通用)
知识点06 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圈分层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均厚度12km,低纬度为17 km~18 km;中纬度为10 km~12 km;高纬度为8 km~9 km。
2.平流层:存在臭氧层,吸收紫外线,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
3.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二、大气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根本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地面辐射)。
2.受热过程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
3.大气的两个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CO2、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2)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
※一般,云层越厚,云雾水汽越多,烟雾、雾霾越多,大气的削弱作用越强,同时大气逆辐射越强,大气的保温作用越强。
※影响大气削弱作用、保温作用的因素:天气、大气洁净度、空气的湿度等。
4.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
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②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③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4)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和下垫面性质等方面来分析。
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与运动规律
天气 状况
半球
风向偏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右方的地区,位于北半球; 风向偏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左方的地区,位于南半球
风向 与风 力
疏密:等压线密集处,风力大;稀疏处,风力小。 数值: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与等压线垂直, 由高压指向低压),再根据地转偏向力确定风向 低压、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高压、高压脊控制 ---多晴朗天气;冷暖锋雨区位置。由低纬海面吹向高 纬陆地的风----温暖湿润;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 的风----寒冷干燥
低压区向下凹。②近地面等压面的弯曲方向与高空等压面 弯曲方向相反,呈对称分布。如下图所示:
判读等压面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 ①温压关系: 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高空气压的高低状况与近地面相反。
②风压关系:
同一水平面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③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考点三
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判读对象 等压面 形状 判读依据 高压中心处的等压面总是向上空凸起,低压中心 处的等压面总是下凹弯向地面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心低,四周高——低压中心 气压类型 (气旋);数值中心高、四周低——高压中心(反气 (天气系统) 旋);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高 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
②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气流,因温度下降,水汽易凝
结形成降水------如受南北半球的西风带、东亚的东南季风、 南亚的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多降水;
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气流,因温度上升,水汽不易凝
结,受其影响,天气较干燥-----如受极地东风、信风控制的地 区降水较少。(如果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带来充沛的降水-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与运动规律
高中地理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高中地理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地球上的大气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薄层,它对地球上的生命和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是地球上的两个重要现象,它们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地球的气候系统。
大气受热过程是指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进入大气层,并在大气层内发生一系列的物理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它主要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等。
当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时,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升温,一部分被大气层反射、散射和吸收,使大气层中的空气升温。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升温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基础。
大气运动是指地球大气中的空气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大气运动可以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
垂直运动主要包括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它们是由不同温度和湿度的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的。
当地面受热后,空气会升温,密度变小,从而形成上升运动;而当空气冷却后,密度增大,形成下沉运动。
这种垂直运动会导致大气中的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进而影响到降水的形成和分布。
水平运动主要包括风和气压差的形成。
地球表面由于温度、湿度和地形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区域。
气压差是大气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当气压差存在时,空气会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风。
风的方向和强度受到地球自转、地形、地表摩擦等因素的影响。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是密切相关的。
大气受热过程产生的温度差异和气压差异是大气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当地面受到阳光的辐射加热时,空气会升温,形成热空气团,热空气团由于密度小而上升,形成对流运动。
这种对流运动会导致温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从而形成气压差异和风。
另外,大气运动也会影响到大气受热过程,风的吹动会改变地表的温度分布,影响到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是地球上的重要现象,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地球的气候系统。
通过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的能量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影响到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温度分布。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受热过程研究大气是怎么热起来的,大气热起来的过程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吸收地面升温地面辐射(短波)(吸收、反射、散射)(长波)射向宇宙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大气辐射(长波)射向地面(逆辐射)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大气增温的根本热源:太阳辐射总结: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长波辐射的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H2O、CO2吸收,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增温,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进行长波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解释现象:1.月球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很多,为什么?(6分)①月球表面没有大气;2分②没有大气,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2分③没有大气,晚上没有保温作用;2分50%85%解释现象:2.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玻璃的作用太阳短波辐射可以射进来,而地面长波辐射射不出去,起到保温作用解释现象:3.温室效应、燃烧烟雾的作用空气中CO2含量增加,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温度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强,起到保温作用解释现象:4.晴天昼夜温差大,阴天昼夜温差小阴天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温低;阴天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所以阴天昼夜温差小解释现象:5.青藏高原昼夜差大的原因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总结:大气给地面盖了一层被子,起的保温作用拓展: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午后2点 一天当中最低气温:日出前后一天之中,太阳辐射最高12点,地面温度最高下午1点,气温升到最高下午2点 一年之中,6.22夏至日太阳辐射最高,陆地7下月份气温最热,海洋8月份气温最热三、大气热力环流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高低气压差,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根本原因:地面的冷热不均整体低层气压比高层气压大(引力作用:离地面越近,空气越密集,气压越大) ABCD 气压由高到低排序:B >A >D >C热力环流过程: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 大气水平运动C DCBA从等压线或等压面角度对高压低压进行理解:1006100810101012地面低层气压高,越往上气压越低100610061008101010121012 地面热冷“热胀冷缩”和物理无关,热的地方等压线胀开,冷的地方等压线收缩甲处空气收缩下沉,乙处空气膨胀上升,所以选B只要由冷热差距的地方,就会有热力环流: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白天海风夜晚陆风解释盆地地区夜雨巴山夜雨涨秋池、拉萨夜雨白天谷风夜晚山风白天,山顶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谷地云雾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温度低;风从山谷吹向山顶,吹谷风夜晚,山顶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弱,降温快,温度低山谷云雾多,保温作用强,降温慢,温度高;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吹山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风很难感觉到,1-2级,比较弱,几乎感觉不到为社么城市比郊区温度高?两个角度:①城市由众多放热的物体:汽车、工厂等排放CO2②城市有众多的吸热的物体:柏油马路、水泥建筑等,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大在郊区吹往城区风之间的地段植树造林,不要修有污染的工厂总结:近地面热(上升运动——低气压——阴雨天气)可以互因果近地面冷(下沉运动——高气压——晴朗天气)可以互因果等压面: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的成因:同一水平高度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风2.三种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檫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作用: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使风向在北半球右偏,在南半球左偏;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上为零;作用: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摩檫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05
CATALOGUE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的实践应用
在气象预测中的应用
天气预报
通过研究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 环流,可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 如温度、降水、风向等。
灾害预警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有助于预测和预警极端天气事件 ,如暴雨、台风、龙卷风等。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气候模式模拟
通过模拟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气候变化研究者可以预测未来气候变 化趋势,评估全球变暖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温室气体排放监测
研究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有助于 监测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其对气候变 化的影响。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空气质量监测
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影响空气质量,通过监测和研究这些过程,可以评估 空气污染程度。
污染物扩散模拟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有助于模拟和预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传 输,为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 热力环流
contents
目录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热力环流的形成 • 热力环流的类型与特点 •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 •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的实践应用
01
CATALOGUE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的吸收与传递
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颗粒物能够 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其中水汽 、二氧化碳和臭氧是主要的吸收
02
CATALOGUE
热力环流的形成
热力环流的定义
01
热力环流:由于地球表面受热不 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现象。
02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基本 形式,是气候系统的重要动力机 制。
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知识清单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2.两个过程[微思考]为什么同一纬度的地方“高处不胜寒”?提示气温的高低取决于大气获得能量的多少,而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来自地面辐射。
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知识清单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热量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传递过程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微思考]为什么阴天时的气温日较差小于晴天时的气温日较差?提示阴天时,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
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夜晚气温较高。
因此阴天气温日较差较小。
大气削弱作用弱则保温作用也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呈正相关,即削弱作用弱则保温作用也弱,如青藏高原上空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度大,但保温作用也弱,因此青藏高原上气温不高。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的同时也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而夜晚因没有太阳辐射,因此大气不再有削弱作用,只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提示一是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二是晴天晚上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当温度低到0 ℃以下时,就会出现霜冻。
任务清单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情境探究[情境] 交通信号灯是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一般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
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交通红绿灯,它美丽而又醒目。
然而,当我们提出为什么要用红绿灯作交通指示灯?而又为什么偏偏规定为红灯停绿灯行呢?请小组合作探究蕴藏着的科学道理。
提示波长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掉,绿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所以绿光比红光容易被散射掉,而红光相对表现出较强的穿透能力,若遇上不好的天气,可使驾驶人员首先看到红灯,从而提醒驾驶员尽早减速以保证行车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地区的灌溉用水及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天多、蒸发旺盛有
关。 答案:D
(2012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读“气压带、风带分 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 C.东北信风带
) B.盛行西风带 D.东南信风带
2.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由于
(
)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2.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 ,指向________ 低压 。 ①方向:垂直于________ 直接 原因。 ②作用:形成风的________ (2)风的形成。
类型 高空的风 受力情况 水平气压梯度力 ________________ 和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__________________ 、地 地面摩擦力 转偏向力和____ _______ 风向 平行 与等压线________ 斜交 与等压线________
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弱,且具有选择性,
云量越多,大气的削弱作用越强。太阳高度越高,经过大气中
的路径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 答案:D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果该图表示局部大气热力 环流,则( )
A.甲、乙两处气压相等
C.丙处为高压
B.丁处必为晴朗天气
D.丙处温度较丁处高
3.由甲图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 A.① C.③ B.② D.④
)
解析:根据海洋的气温日较差比邻近的大陆小 ,可以 判断虚线代表海洋气温日变化曲线,所以④是海上最高气
温出现的时刻。
答案:D
4.由甲图分析,乙图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A.6~18时 C.18时~次日6时 B.8~16时 D.16时~次日8时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 受力状况 风向 风压规律 图示
只受水平气 压梯度力影 响
由高压到低 压与等压线 垂直
受力状况
风向
风压规律
图示
受水平气 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 向力影响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偏向 力和摩擦 力共同影 响
在北半球背风 风向最 而立,高压在 终与等 右边,低压在 压线平 左边。南半球 行 反之 在北半球背风 风向与 而立,高压在 等压线 右后方,低压 斜交 在前方。南半 球反之
17.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C.③或⑦ B.②或⑧ D.⑥或⑦
)
解析:如果此图表示高空,且PM<PN,则会形成由N指向 M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南、北不同半球,还需分别考虑向左、
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最终风向偏转⑦风向或③风向。
答案:C
18.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
解析:该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首先由于地面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上升或下降的垂直运动,造成同一水 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风。图中甲 处气压高于乙处,所以气流由甲流向乙;丁地气温较高,
气流上升,为阴雨天气;丙处比同为地面的丁处气温低,
所以气流下沉,气压升高,形成高压。 答案:C
二、单项选择题Ⅱ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 、 N 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 、 PN, M 、 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 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 16~17题。
阻力大,风力小;摩擦力愈大,则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愈大,
摩擦力愈小,其交角愈小。
(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研究表明,华北地区冬 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更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
A.春季气温回升,蒸发量大
B.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大 C.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量旺盛 D.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解析:华北地理的春旱与人均水资源匮乏没有关系,与华
专题3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
考纲 内容
考纲解读
近三年已考内容
考情展望
1.能解释大气对太阳辐 大气 射的削弱作用与对地面 的受 的保温作用,分析大气 热过 受热及运动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 侧重考查热 的削弱作用与对 力环流的形
地面的保温作用, 成和等压线
热力环流(城市 热岛效应)(11、 12);地面辐射 (11、13) 图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 并以此解释 相关的自然 现象
太阳直射点 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3) 季节移动:随 ____________ 南移 北移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________ ,冬季________ 。
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 (1)成因:_____ ________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 度快于海洋。 (2)表现。 副热带高气压 带被切断,保留在海洋上, ①夏季:大陆上_____________ 亚洲低压 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______ 。 副极地低气压 带被切断,保留在海洋上, ②冬季:大陆上_____________ 亚洲高压 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______ 。
2.风力的大小。 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 集,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不同等压线图上,要根 据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单位 距离间气压差大,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风力大小还须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摩擦力大,地面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暖大地”。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反射作用、散射作用 和吸收作用。 (2)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日 照时间及大气透明度(受地形、天气状况等影响)。 2.“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是一种长波辐射, 除少数透过大气层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 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大部分向下把热量还 给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的热量, 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1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
C.④或⑧
D.③或④
解析: 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且 PM>PN ,则会形成由 M
指向N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如果该地位于高空,则会受地转偏
向力的影响,最终的风向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即⑦所示方向; 如果该地位于近地面,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 的风向会偏为⑥风向。 答案:A
判断出④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小。
答案:D
6.造成①②两地气温年较差明显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
C.海陆
B.地形
D.植被
解析: 根据①②两地所处位置可看出,②位于准噶尔 盆地,而①处于天山山脉,二者地形差异明显,使两地气温 年较差明显不同。 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Ⅰ
1.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C.②⑤⑥ B.④⑤⑥ D.①⑤⑥ ⑤白天太阳辐射
近地面的风
三、全球性大气环流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 成 因 : 高 低 纬 度 地 区 获 得 太阳辐射 ________ 不 同 , 产 生
热量 差异。 ________ 6 (2) 分布:全球分为 ________ 7 个气压带, ________ 个风 低纬度 、中纬度和________ 高纬度 三个环流圈。 带,存在着________
(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暖空气沿坡上 升,形成谷风(如下图a)。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 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下图b)。
(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们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 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 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 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注意 城市风不随昼夜而变化)
答案:AC
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解析:通过图示可知 A为太阳辐射, B为地面辐射, C为 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 收能力弱,地面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答案:A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 合,正确的是( )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
对流 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______ 大气 ,使大 ________
地面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 气增温,因此________
直接热源。
二、大气运动 1.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 (1)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 热量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 差异。 受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 (2)热力环流的形成:地区间______ 气压 同一水平面上______ 差异,导致大气水平运动。
二、热力环流 1.形成:冷热不均 ( 热力差)→大气的垂直运动 → 同一水 平面气压差 → 大气水平运动 → 热力环流,即“两差产生两运 动”。如下图:
2.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面高,近地面形成 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较低,形成高气压,下层空气由海洋 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如下图a);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 反形成陆风(如下图b)。
移动规 气压带风带及其 (12、13);气候 律及其 移动对全球性气 变暖的原因(11、 对气候 候分布规律与特 12);赤道低压 的影响 征的影响 特点(11)
植被、洋流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