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一轮复习)整理1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含解析)

第一讲大气的受热过程理清大气的受热过程由图忆知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

2.能量来源(1)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A(填字母)。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B(填字母)。

3.大气的受热过程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环节1:“太阳暖大地”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A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地面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环节2:“大地暖大气”地面被加热,并以B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环节3:“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C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热量返还地面→实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4.大气的两大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红外线。

②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与云层厚度有关。

③散射作用:波长越短的可见光越容易被散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即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

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同时大气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指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特别提醒]大气逆辐射并非只有在晚上存在,白天也存在,而且白天比晚上强。

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2时左右,并不是在晚上。

题组练通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 )A.晴朗天气,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能缓慢加热大气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解析:选B 读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

晴朗天气,云量少,大气吸收a很少,A错;湖泊湿地比热容大,吸热和放热过程长,能缓慢加热大气,B对;CO2增多,c大量补偿地面失热,C错;冰雪地面反射率高,地面吸热少,放热也少,a→b的转化率减少,D错。

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 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风速越大。 -
29
2. 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二: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hPa)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30页试题调研答疑解惑
-
8
密度减少
密度增加
密度减少
密度增加 冷却
B
密度减少 受热
A -
密度增加 冷却
C 9
低气压 密度减少

高气压 密度②增加
低气压 密度减少

密高度气增压加 冷却
B
密低度气减压少 受热
A -
密高度气增压加 冷却
C 10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冷却
-
16
1、不同时段,海陆 的温差会有变化吗?
2、请运用热力环流
的原理画出海陆间大气运
动的示意图。
-
17
(高压) (低压)
陆地
海风
热 (低压)
(高压)
-
冷 海1洋8
(低压) (高压)
陆地
陆风
冷(高压) (低压)热 -
海1洋9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河流
[练习]分析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程度 日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
20
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日变化特点: ⑴ 白天因受 河流

高考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C.受暖湿旳东南季风影响明显
D.晴朗旳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逆温现象
1、逆温旳含义:
因为对流层大气旳热源主要来自地面长波辐射,一般而言,对流 层气温随高度增长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气温 垂直递减率)。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长而递增,或 海拔上升1 000m气温下降幅度不大于 6 ℃旳现象,这两种现象都称 为逆温。如平流层温度变化规律。
A 作物旳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旳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旳吸收
C 2. 山东胶东旳某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 )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反射太阳辐射,增长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增长地温
3.逆温旳利与弊
利:因为逆温旳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旳发展,所以逆温
旳好处有: ①能够克制沙尘暴旳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旳条件是大风、 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目前高空,对飞机旳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 行中不会有大旳颠簸,飞行平稳。同步,万里晴空提升了能 见度,使飞行愈加安全。
逆温及其影响
3.逆温旳利与弊 弊:不论是何种原因形成旳逆温,对天气和大气污染旳扩
1.图中对流层底部逆温现象轻易出目前 A.多云旳夜晚 B.晴朗旳夜晚至日出前后 C.晴朗旳白天 D.多云旳白天至日落前后 2.下列哪一现象旳产生,与逆温有关 A.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霪雨霏霏,连日不开”
逆温及其影响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旳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旳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课《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课《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课《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6页)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丹凤中学地理组叶佳【考纲扫描】1.大气的受热过程。

2.阻碍昼夜温差的因素。

3.逆温现象及其阻碍。

【考点要求】1.结合人们周围的自然现象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特点。

2.结合实际问题考查昼夜温差大与小的成因。

3.结合日常生活考查逆温带来的不利阻碍,及应注意的问题。

【引入】摸索:藏族的传统服饰是掉袖藏袍,形成这一服饰文化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什么缘故会产生如此的自然条件?要求:学生摸索交流。

教师: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要紧是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也比较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

这与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关,今天我们要紧复习的内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探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摸索:(1)太阳辐射属于长波辐射依旧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呢?(2)太阳辐射能量要紧集中哪个波段?2.探讨:大气的受热过程。

(1)课件出现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学生回答每个环节的意义。

(2)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三个环节,Ⅰ太阳暖大地→Ⅱ大地暖大气→Ⅲ大气还大地。

3.探讨:生活中大气的保温作用。

(1)阐述“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原理。

(2)阐述“利用烟雾防霜”的原理。

“利用烟雾防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注意用火安全,小心火灾。

”(3)说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阻碍。

4.考场:(1)判定。

①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截了当热源是太阳辐射。

(×)②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要紧是云层吸取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

(×)③日出前的清晨、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不是完全黑暗的,这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④CO2能够吸取红外线,O3能够吸取紫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取具有选择性。

(√)⑤霜冻多显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⑥一天中最高气温显现在正午,是因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1讲地球上的大气[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基本概念]逆温;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

[基本原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风向、风力大小判定的基本原理。

[体系架构]课时12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①氧气: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②氮气: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③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④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水汽和杂质①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②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思考简述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答案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使臭氧减少;城市中人类生产生活比较密集,导致大气中的杂质增多;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破坏森林等,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2.大气的垂直分层(1)依据:大气从地面向上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的差异。

(2)在上图中填出对流层平均高度,并补绘平流层气温变化曲线。

答案(3)各层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人类生活在对km。

高纬:8~9 km 减(对流层的顶部气温降至-60 ℃)的直接热源流层底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该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平流层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km高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在22~27 km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它可以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平流运动有利于航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水汽、杂质含量很少,气流平稳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部到2 000~3 000 km的高空气温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上升80~500 km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逆温(1)概念: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小于6 ℃/km。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
编辑ppt
3.两大地理意义 (1)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 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图中C)将部分热量还给 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4.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 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编辑ppt
一、知识判断 1.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的能量集中于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相对 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3.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云层吸收了大部分的 太阳辐射。(×)
编辑ppt
4.春末秋初,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5.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 夜0时。(×)
编辑ppt
二、规范用语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术语、用语 1.术语
答案: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热力环流、水平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编辑ppt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
编辑ppt
讲基础·整合知识01 抓重点·掌握规律02 做考题·打造能 01
编辑ppt
编辑ppt
1.能量来源 (1)根本来源:太阳辐射能(图中A)。 (2)直接热源:地面辐射(图中B)。 2.两大过程 (1)地面受热: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 面增温。 (2)地面导热:地面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使大气增温。
编辑ppt
(3)分析太阳能的分布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洁净的地区,太阳辐射 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如青藏高原、西北地区。
编辑ppt
【典例1】 (2014·安徽文综)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 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 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理解,能正确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树立起节约能源、低碳环保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四、教学难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过多的名词、过多的环节及环节前后顺序是学习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归纳法、读图分析法、理解记忆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都知道离太阳越近温度会越高。

但是自然界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高山的山顶比地面离太阳近,貌似气温会升高,但是却会出现终年不化的积雪。

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关。

现在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首先让我们来做一下热身运动。

了解几个名词。

/新课教学/[学生阅读]学生阅读课文第28~29页内容,回答学案“高效预习”中的第1~3题。

[生答]1.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2.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3.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原因:由实验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

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

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师问]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5727℃,地球固体表面平均温度约为22℃,地球表面平均气温约为15℃。

按照波长由长到短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排序。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轮复习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轮复习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轮复习一、大气的垂直分层(一)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1.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其中固体杂质可以充当凝结核。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对流层(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2)对流运动显著;(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厚度: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2.平流层(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增温);(2)平流运动为主;(3)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3.高层大气(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2)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针对性练习1:读地球的大气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A.中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平流层D.低纬度的平流层2.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对流层大气有利于飞机飞行答案:1.B 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大气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为平流层,图中平流层底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2千米,为中纬度的平流层,故选B。

第2题,“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A正确;对流层空气上冷下热,B错误;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直接来源来自地面,C错误;平流层利于飞机飞行,D错误。

故选A。

针对性练习2: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一轮复习)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一轮复习)

【图文助记】 1.逆温现象
对流层温度一般上冷下暖,但有时会出现海拔上升,气 温升高或海拔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 ℃的现象, 这两种现象都称为逆温。逆温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妨 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扩散,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 度降低,大气污染更加严重。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 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 第5题。
【考题精研】
(2015·浙江文综)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 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 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右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 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 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视点1 题干文字信息:逆温概念;图示内容。 视点2 两种逆温层的发展过程,两个最高点的对应时间。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1.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5.与大气热力作用有关的自然现象 (1)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 (2)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反射作用 。 (3)冬季多云的夜晚气温相对较高—— 保温作用 。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讲义)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讲义)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太阳辐射概念:1、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3、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①太阳高度角或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越小,那么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强。

②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气越淡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越小,那么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③天气状况:晴天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例如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太阳辐射成为我国最低值区。

④大气透亮度或污染状况:大气透亮度高那么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⑤白昼时间的长短;(二)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热量是通过辐射的形式在物体间传递的;2、用图示的方法展现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深化熟悉:地面热量平衡〔以地面为主体,熟悉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表的热源,地面因汲取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不断释放出热辐射,即地面辐射。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层大气的主要热源,大气通过接收地面辐射而増温,同时又向外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那局部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它也是地面热量的一个来源。

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γ)。

因此,地面的辐射收入主要包括太阳直接辐射(S) 和散射辐射(S’)以及大气逆辐射(Ea),支出局部包括地面辐射(Ee)和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S+S’)α。

在白天晴朗天气条件下,地面热量平衡(R)公式为R=(S+S'+Ea)[(S+S')α+Ee]R=S+S'(S+S')α(EeEa)R=(S+S')(1α)γ地面热量平衡的应用:早晨,当太阳升起时,地表开头接收辐射能,当地表接收到的辐射能大于地面有效辐射时,即R为正值时,温度开头上升,直到13:00左右,温度到达最高值。

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
O3吸收紫外线 CO2、水汽吸收红外线
大气的吸收作用有何特点? 特点:具有选择性
2、反射作用
云层、尘埃:云层越厚,云量越 多,反射越强。特点:无选择性
3、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颗粒小的有具有选择性,反之没有。
在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
方法: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手心向上 “南左北右”,四指指向 初始运动方向,则拇指所指方向即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
-
35
手势法快速判断风向
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A)
-
36
练习: 1、在北半球等压线图中,近地面风向是 B
高空风向是 A
1010 (450)
C A
D B
1005 (445)
直 运









的 直接 平
气 原因 运



步步高31页试题调研- 答疑解惑
27
五、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hPa)
A
1010
1020
C B 1030
-
28
1.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一: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
1
复习目标
•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 重点掌握大气削弱作用的集中形式与大气对地
面的保温作用的原理。 • 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案(2023年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 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 B)
A. 降水多 B. 受海洋影响强 C. 风力强 D. 受山地影响强
纬度和季节: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长
①热量收入:
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土壤温
太阳辐射能
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
织 答
度的影
②支:地面
大气清洁度:城市和乡村

响因素
辐射、蒸发;
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等
土壤含水量增加导致土壤温度变化减小
③调
人类活动:覆盖黑膜、透明膜等和 塑料大棚等,使地温升高或者降低
综合思维: ①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②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影响昼夜温差大小、太阳辐射量大小及气 温的高低等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其气温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③综合分析逆温的成因及其影响。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 区域认知: 大气受热过程, 并 根据区域的纬度、海陆位置等信息,分析该地和对比其他区域的气 解释相关现象。 温高低、逆温成因及其影响。 人地协调观: 结合温室效应的作用原理,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 影响,说明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地理实践力: 结合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地 理现象。
吸收
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 收放的黑色尼龙网
学案(2022年浙江1月卷)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 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二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二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大气的受热过程

凌城中学高二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大气的热状况【教学目标】.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并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地面的保温作用。

【知识梳理】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大气圈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2)干洁空气主要成分的作用2.大气圈的结构——垂直分层(1)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________、密度及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

(2)垂直分层(见右上图)【特别提示 】(1)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对流强烈,可达17千米~18千米。

高纬度地区仅8千米~9千米。

(2)从近地面到高空,大气密度逐渐减小,气压逐渐降低,水汽、尘埃含量逐渐减少。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辐射与波长(读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1)A :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就波长而言:A 为________辐射,B 、C 为________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形式: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①吸收作用:平流层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里的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②反射作用:主要是云层.云层越厚反射越强烈.③散射作用:微小的尘埃和空气分子选择性散射可见光中的蓝色光.3.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①对流层大气受热状况主要表现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上,其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连续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

概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②气保温作用原理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把地面辐射释放的热量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返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③大气保温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减小风速。 近地面受摩擦力、气压梯 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 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垂直方向上对流和湍流运动
对流运动
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受冷时,会发生垂直方向上的对流运动。 受热上升的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水汽易凝结 成云致雨;受冷下沉的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水汽不易凝结。
湍流运动
当空气流经地面时,由于各种地形地物的影响,空气流速会 发生变化,形成湍流运动。湍流运动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气压系统和天气变化关系
高气压系统
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空气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形成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例如副热带高气压 和极地高气压。
低气压系统
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空气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形成上升气流,多阴雨、湿润天气。例如热带低气压和 锋面气旋。
影响
逆温现象会阻碍空气的对流运动,使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空气污染;同时也 会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因为逆温现象会使飞机在飞行时遭遇不稳定的气流。
04
大气运动基本形式与原理
水平方向上风形成机制
01
02
03
气压梯度力
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由于地球自转,使北半球 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 右侧偏,南半球向其运动 方向的左侧偏。
对流层与人类活动关系
对流层是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人类活 动排放的大量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对流层
内。
人类活动对对流层环境产生影响,如城 市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等。
对流层内的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有 重要影响,如降水、气温变化等。
对流层内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 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2013年.北京)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快,水汽易冷却凝结形成雾。故选D。 答案:(1)D (2)D
答案 (1)B
2.(2015·高考四川卷)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 。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
据材料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绘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并分 析解释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3.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解释生活现象
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 大气吸收 辐
面 吸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射向地面
地面增温
地面
1.两个来源 (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 (1)地面增温: 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
3.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
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 朗的夜晚温暖些。
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强。
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
用(保温作用)强。
2.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 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 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任何物体温度最高时,其辐射最强。就某一地区而言 ,地方时12点时,太阳辐射最强;
地方时13点时,地面温度最高,地面辐射最强;
地方时14点时,大气温度最高,大气辐射(包括大气 逆辐射)最强。
为什么
1.为什么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多云的夜 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2.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
解析:第(1)题,读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根据图例可 知,柴达木盆地年平均雾日最少,<5天,福建沿海≥50天,黄 海沿岸20~49天,准噶尔盆地5~19天。故选D。 第(2)题,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或有逆 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四川盆地内由于秋、冬季节阴雨天少,
晴天多,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使近地面大气降温
解析: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源自。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大气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①会减少;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减弱,②会减少;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反射等削弱太阳辐射能力增加,③地面
吸收太阳辐射会减少; 出现雾霾天气,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④在夜间会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