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精品A)
2015-2016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下面每小题均给出四个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236a a a ⋅=B. 235()a a =C. 2222()a b a b =D. 3332a a a += 2.23表示( ).A. 2×2×2B. 2×3C. 3×3D. 2+2+2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P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等腰但不等边的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中线的总条数是( ).A. 3B. 5C. 7D. 95.在如图中,AB = AC 。
BE ⊥AC 于E ,CF ⊥AB 于F ,BE 、CF 交于点D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BE ≌△ACFB. 点D 在∠BAC 的平分线上C. △BDF ≌△CDED. 点D 是BE的中点 6.在以下四个图形中。
对称轴条数最多的一个图形是( ).7.下列是用同一副七巧板拼成的四幅图案,则与其中三幅图案不同的一幅是( ).D.C.B.A.8.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 ).FEDC BAA. B. C. D.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若单项式23m a b 与n ab -是同类项,则22m n -= .l0.中国文字中有许多是轴对称图形,请你写出三个具有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 11.如图是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12.如图,已知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相同的正方形.∠AOB 画在方格纸上,请在小方格的顶点上标出一个点P 。
使点P 落在∠AOB 的平分线上.BOA13.数的运算中有一些有趣的对称,请你仿照等式“12×231=132×21”的形式完成:(1)18×891 = × ;(2)24×231 = × .14.下列图案是由边长相等的灰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的地面,则按此规律可以得到:(1)第4个图案中白色瓷砖块数是 ; (2)第n 个图案中白色瓷砖块数是 .第1个图案 第2个图案 第3个图案三、耐心求一求(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B.C.D.2.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 )A.B.C.+D.﹣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ax2﹣2x+=0(a是已知数)B.3x2+2x﹣4=3x2C.5x2﹣2x=0 D.=14.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5.下列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A.联结A、B两点B.等角的余角相等吗?C.对顶角相等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6.如图,已知AB=AC,AD=BD=BC,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BAC=36°B.BD平分∠ABCC.若取BC边上的中点M,联结AM交BD于N,那么∠MNB=54°D.点N是BD的中点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7.计算:﹣=__________.8.如果有意义,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9.化简:(b>0)=__________.10.某种商品原价1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该种商品的利润减少了36元,那么该商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11.将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__________.12.若x=﹣1是方程x2﹣mx﹣3=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__________.13.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x2﹣4x﹣3=__________.14.若|b﹣1|与互为相反数,则(a+b)2015=__________.15.如图,已知点D,E是BC上的三等分点,△ADE是等边三角形,那么∠BAC的度数为__________.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________度.17.如图,AB⊥AC,AB=AC=cm,D为AC中点,CF∥AB,AF⊥BD,垂足为E.则CF=__________cm.18.已知等腰△ABC,AB=AC,∠C=30°,如果将△ABC绕着点B旋转,使点C正好落在直线AB上的点C′处,那么∠BC′C=__________度.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56分)19.计算:.20.解方程:(x+3)(x﹣1)﹣5=0.21.解方程:y﹣=﹣.22.用配方法解方程:2x2﹣4x+1=0.23.化简求值:当x=3,y=4时,求代数式+的值.2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m﹣1)x+m+1=0(m为常数)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25.如图,要建一个面积为150㎡的长方形养鸡场,为了节约材料,鸡场的一边靠着原有的一边墙,墙长为18m,另三边用篱笆围成.若篱笆长度为35m,且要求用完.问:(1)求鸡场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2)若将题中条件“墙长为18米”换为“墙长为a米”,且增加条件“离墙9m开外鸡场一侧准备修条小路”,其他条件不变,则墙长a米至少要多少米?26.如图,在△ABC中,CD⊥AB于D,BE⊥AC于E,且AB=CG,AC=BF.(1)求证:△ABF≌△GCA;(2)求证:AG⊥AF.四、解答题27.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1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3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全等?(2)若点Q以(1)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分析】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B、=2,错误;C、=|a|b2,错误;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 )A.B.C.+D.﹣【考点】分母有理化.【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分析】找出原式的一个有理化因式即可.【解答】解: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熟练掌握有理化因式的取法是解本题的关键.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ax2﹣2x+=0(a是已知数)B.3x2+2x﹣4=3x2C.5x2﹣2x=0 D.=1【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专题】计算题;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5x2﹣2x=0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4.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考点】同类二次根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可得答案.【解答】解:,A、,故A不正确;B、被开方数不同,故B不正确;C、,故C正确;D、,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比较被开方数.5.下列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A.联结A、B两点B.等角的余角相等吗?C.对顶角相等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根据命题的定义进行判断.【解答】解:A、不能判断其真假,不构成命题,故本选项错误;B、不能判断其真假,不构成命题,故本选项错误;C、是,因为能够判断真假,故本选项正确;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是定义,不是命题,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是命题,一般有“是”,“不是”等判断词,比较简单.6.如图,已知AB=AC,AD=BD=BC,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BAC=36°B.BD平分∠ABCC.若取BC边上的中点M,联结AM交BD于N,那么∠MNB=54°D.点N是BD的中点【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C=∠BDC,∠BAC=∠ABD,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BDC=∠BAC+∠ABD=2∠BAC,推出∠ABC=∠C=2∠BA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列方程即可得到∠BAC=36°,故A正确;由∠ABD=∠BAC=36°,∠ABC==72°,即可得到BD平分∠ABC,故B正确;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BNM=54°,故C正确;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即可判断D错误,【解答】解:∵AB=AC,AD=BD=BC,∴∠ABC=∠C=∠BDC,∠BAC=∠ABD,∵∠BDC=∠BAC+∠ABD=2∠BAC,∴∠ABC=∠C=2∠BAC,∴∠BAC+∠ACB+∠ABC=∠BAC+2∠BAC+2∠BAC=180°,∴∠BAC=36°,故A正确;∴∠ABD=∠BAC=36°,∠ABC==72°,∴∠ABC=2∠ABD,∴BD平分∠ABC,故B正确;∵AB=AC,BM=CM,∴AM⊥BC,∴∠AMB=90°,∵∠DBC=36°,∴∠BNM=54°,故C正确;∵AM不平行于AC,BM=CM,∴BN≠DN,∴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7.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分析】原式各项化简后,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4﹣3=,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8.如果有意义,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2a﹣1≥0,解得,a≥,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9.化简:(b>0)=.【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分析】原式利用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0.某种商品原价1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该种商品的利润减少了36元,那么该商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比是2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增长率问题.【分析】设每次降价的百分比为x,第一次降价后价格变为100(1﹣x),第二次在第一次降价后的基础上再降,变为100(x﹣1)(x﹣1),从而列出方程,求出答案.【解答】解:设每次降价的百分比为x,根据题意得:100(x﹣1)2=100﹣36,解得:x1=1.8,x2=0.2.因x=1.8不合题意,故舍去,所以x=0.1.答:该商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比是20%.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降价后的价格,要注意降价的基础,另外还要注意解的取舍.11.将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同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据此即可写成所要求的形式.【解答】解:“同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则将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是: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叙述,正确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的关键.12.若x=﹣1是方程x2﹣mx﹣3=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2.【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把x=﹣1代入已知方程可以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求m的值.【解答】解:把x=﹣1代入方程x2﹣mx﹣3=0,得(﹣1)2﹣(﹣1)•m﹣3=0,解得m=2.故答案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用这个数代替未知数所得式子仍然成立.13.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x2﹣4x﹣3=(x﹣2+)(x﹣2﹣).【考点】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专题】计算题.【分析】令原式值为0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分解的结果.【解答】解:令x2﹣4x﹣3=0,解得:x==2±,则原式=(x﹣2+)(x﹣2﹣),故答案为:(x﹣2+)(x﹣2﹣).【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令原式值为0求出x的值是解本题的关键.14.若|b﹣1|与互为相反数,则(a+b)2015=﹣1.【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算式,求出a、b的值,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b﹣1=0,a+2=0,解得,a=﹣2,b=1,(a+b)2015=﹣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已知点D,E是BC上的三等分点,△ADE是等边三角形,那么∠BAC的度数为120°.【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BAD=∠C=∠EAC=30°,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E是BC的三等分点,且△ADE是等边三角形,∴BD=DE=EC=AD=AE,∠ADE=∠AED=60°,∴∠B=∠BAD=∠C=∠EAC=30°,∴∠BAC=180°﹣∠B﹣∠C=120°.故答案为:1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B=∠C的度数是解题关键.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75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求解.【解答】解:如图.∵∠3=60°,∠4=45°,∴∠1=∠5=180°﹣∠3﹣∠4=75°.故答案为:75.【点评】考查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17.如图,AB⊥AC,AB=AC=cm,D为AC中点,CF∥AB,AF⊥BD,垂足为E.则CF=cm.【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求出∠BAD=∠ACF=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D=∠CAF,根据ASA 推出△ABD≌△C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CF即可.【解答】解:∵AB⊥AC,CF∥AB,∴CF⊥AC,∴∠BAD=∠ACF=90°,∵AF⊥BD,∴∠AEB=∠AED=90°,∴∠ABD+∠ADB=∠CAF+∠ADB=90°,∴∠BAD=∠CAF,在△ABD和△CAF中,,∴△ABD≌△CDF(ASA),∴AD=CF,∵AC=cm,D为AC中点,∴AD=AC=,∴CF=,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推出△ABD≌△CDF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18.已知等腰△ABC,AB=AC,∠C=30°,如果将△ABC绕着点B旋转,使点C正好落在直线AB上的点C′处,那么∠BC′C=15或75度.【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分成顺指针和逆时针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当顺时针旋转时,C落在C'1的位置,∵B'1C=BC,∴∠BC'1C=∠BCC'1,又∵∠ABC=∠BC'1C+∠BCC'1=30°,∴∠BC'1C=15°;当逆时针旋转时,C落在C'2的位置,∵BC'2=BC,则∠BC'2C=∠BCC'2===75°.故答案是:15或75.【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到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是本题的关键.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56分)19.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分母有理化的同时,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解答】解:原式=2(+1)+3﹣2=2+2+3﹣2=2+3.【点评】同类二次根式是指几个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根指数与被开方数不变.20.解方程:(x+3)(x﹣1)﹣5=0.【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分析】整理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整理得:x2+2x﹣8=0,(x+4)(x﹣2)=0,x+4=0,x﹣2=0,x1=﹣4,x2=2,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1=﹣4,x2=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21.解方程:y﹣=﹣.【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分析】先去分母,整理后求出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y﹣=﹣,去分母,得6y﹣3(y2﹣1)=﹣2,整理,得3y2﹣6y﹣5=0,b2﹣4ac=(﹣6)2﹣4×3×(﹣5)=96,y=,y1=,y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22.用配方法解方程:2x2﹣4x+1=0.【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专题】配方法.【分析】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使用,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解答】解:原方程化为配方得即开方得∴,.【点评】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23.化简求值:当x=3,y=4时,求代数式+的值.【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首先对第一个式子的分子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第二个式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然后约分,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化简,然后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3++=2+4,当x=3,y=4时,原式=2+4=2+8.【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正确理解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对分子进行变形是关键.2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m﹣1)x+m+1=0(m为常数)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可知,△>0,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m﹣1)x+m+1=0有两个实数根,∴△=b2﹣4ac=[﹣(2m﹣1)]2﹣4(m﹣1)(m+1)=﹣4m+5>0,又∵(m﹣1)x2﹣(2m﹣1)x+m+1=0是一元二次方程,∴(m﹣1)≠0,故m的取值范围是m≤且m≠1.【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25.如图,要建一个面积为150㎡的长方形养鸡场,为了节约材料,鸡场的一边靠着原有的一边墙,墙长为18m,另三边用篱笆围成.若篱笆长度为35m,且要求用完.问:(1)求鸡场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2)若将题中条件“墙长为18米”换为“墙长为a米”,且增加条件“离墙9m开外鸡场一侧准备修条小路”,其他条件不变,则墙长a米至少要多少米?【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设鸡场的宽为x米,平行于墙的边长为35﹣2x米,根据面积为150平方米,可列方程求解.(2)如果离墙9米开外准备修路,那么宽就要小于9米,可选定墙长为9米,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设养鸡场靠墙的边长为x米,则平行于墙的边长为(35﹣2x)米,由题意得:(35﹣2x)x=150,即(2x﹣15)(x﹣10)=0,解得:x=7.5或x=10,当x=10时,35﹣2x=15<18,符合实际意义;当x=7.5时,35﹣2x=20>18,不符合实际意义,舍去.答:养鸡场的长是15米,宽是10米;(2))求出的平行于墙的一条边应小于墙长a;如果a大于等于20,则方程有两个解,如果a小于20,大于等于15,则有一个解,如果a 小于15,则无解.根据离墙9米开外准备修路,那么长不小于20米,即a≥20米,此时养鸡场的长至少为20米,宽为7.5米.【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运用,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得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26.如图,在△ABC中,CD⊥AB于D,BE⊥AC于E,且AB=CG,AC=BF.(1)求证:△ABF≌△GCA;(2)求证:AG⊥A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垂直定义得出∠BDC=∠GEC=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BF=∠AC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推出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GAC,求出∠GAC+∠FAE=9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1)∵CD⊥AB,BE⊥AC,∴∠BDC=∠GEC=90°,∵∠DGB=∠EGC,∴∠ABF=∠ACG(等角的余角相等),在△ABF和△GCA中,,∴△ABF≌△GCA;(2)由(1)△ABF≌△GCA,∴∠F=∠GAC,∵BE⊥AC,∴∠AEB=∠F+∠FAE=90°,∴∠GAC+∠FAE=90°,∴AG⊥A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垂直定义的应用,能求出△ABF≌△GCA 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四、解答题27.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1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3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全等?(2)若点Q以(1)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动点型.【分析】(1)①先求得BP=CQ=3,PC=BD=5,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得∠B=∠C,最后根据SAS即可证明;②因为V P≠V Q,所以BP≠CQ,又∠B=∠C,要使△BPD与△CQP全等,只能BP=CP=4,根据全等得出CQ=BD=5,然后根据运动速度求得运动时间,根据时间和CQ的长即可求得Q的运动速度;(2)因为V Q>V P,只能是点Q追上点P,即点Q比点P多走AB+AC的路程,据此列出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解答】解:(1)①∵t=3(秒),∴BP=CQ=3(厘米)∵AB=10,D为AB中点,∴BD=5(厘米)又∵PC=BC﹣BP=8﹣3=5(厘米)∴PC=BD∵AB=AC,∴∠B=∠C,在△BPD与△CQP中,,∴△BPD≌△CQP(SAS),②∵V P≠V Q,∴BP≠CQ,又∵∠B=∠C,要使△BPD≌△CPQ,只能BP=CP=4,∵△BPD≌△CPQ,∴CQ=BD=5.∴点P的运动时间t==4(秒),此时V Q==1.25(厘米/秒).(2)因为V Q>V P,只能是点Q追上点P,即点Q比点P多走AB+AC的路程设经过x秒后P与Q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1.25x=x+2×10,解得x=80(秒),此时P运动了80×1=80(厘米),又∵△ABC的周长为28厘米,80=28×2+24,∴点P、Q在AB边上相遇,即经过了80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边上相遇.【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解题的根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
2015-2016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015.12.1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四个交通标志中,轴对称图形是( )A.B. C.D.2.七边形的外角和为( )A.1260°B.900°C.360°D.180°3.如图,∠1=∠2,3=∠4,O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1对B.2对C.3对D.4对3题图 4题图4.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 )A.72°B.60°C.50°D.58°5.如图,△ABC中,∠B=60°,AB=AC,BC=3,则△ABC的周长为( ) A.9 B.8 C.6 D.125题图 7题图 8题图6.三角形中,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高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7.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 O连在一起,使AA′、BB′能绕着点O 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由三角形全等可知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 )A.SAS B.ASA C.SSS D.AAS8.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AB=8cm,AC=6cm,则S△ABD :S△ACD=( )A.3:4 B.4:3 C.16:9 D.9:169.如图,在Rt△ACB中,∠ACB=90°,∠A=25°,D是AB上一点.将Rt△ABC 沿CD折叠,使B点落在AC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 )A.25°B.30°C.35°D.40°9题图 10题图10.如图,AB⊥BC,BE⊥AC,∠1=∠2,AD=AB,则( )A.∠1=∠EFD B.BE=EC C.BF=DF=CD D.FD∥B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8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__.12.已知:如图,∠ACB=∠BDA=90°,要使△ACB≌△BDA,请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12题图 14题图 15题图13.在活动课上,小红已有两根长为4cm,8cm的小木棒,现打算拼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小红应取的第三根小木棒长是__________cm.14.如图:△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15.某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75°,又继续航行7海里后,在B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60°,则此时轮船与小岛P的距离BP=__________海里.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2),B(5,5),C(5,2),存在点E,使△ACE和△ACB全等,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E点的坐标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92分)17.如图,∠B=∠D,∠BAC=∠DAC,求证:△ABC≌△ADC.18.如图,CD平分∠ACB,DE∥BC,∠AED=80°,求∠EDC的度数.19.已知:如图:∠AOB.求作:∠AOB的平分线O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0.如图,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 1 C1的各顶点坐标,并在图中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21.求出下列图形中的x值.22.如图,△ABC,∠C=90°,∠ABC=60°,BD平分∠ABC,若AD=8,求CD的长.23.如图,CD⊥DB于D,AB⊥DB于B,CD=EB,AB=ED.求证:CE⊥AE.24.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D∥EB,AC=BE,AD=BC,CF平分∠DCE.试探索CF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5.(14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在AC上,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BD=DE.(1)若点D是AC的中点,如图1,求证:AD=CE.(2)若点D不是AC的中点,如图2,试判断AD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提示:过点D作DF∥BC,交AB于点F.)(3)若点D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如果成立,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一、选择题1.故选C.2.故选C.3.故选:B.4.故选:D.5.故选A.6.故选D.7.故选:A.8.故选:B.9.故选D.10.故选D.二、填空题11.20°.12.AC=BD或BC=AD或∠ABC=∠BAD或∠CAB=∠DBA.13.8.14.19.15.7.16.(1,5)或(1,﹣1)或(5,﹣1).三、解答题17.证明:在△BAC和△DAC中,,∴△BAC≌△DAC(AAS).18.解:∵DE∥BC,∠AED=80°,∴∠ACB=∠AED=8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D平分∠ACB,∴∠BCD=∠ACB=40°,∵DE∥BC,∴∠EDC=∠BCD=4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9.解:作法:①以点O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OB于两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③作射线OC.20.解:△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的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3,﹣2),B1(﹣4,3),C1(﹣1,1),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21.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90°x°+(x﹣10)°+x°+(x+20)°=540°,解得:x=110°.22.解:∵∠C=90°,∠ABC=60°,∴∠A=30°,∵BD平分∠ABC,∴∠ABD=∠CBD=30°,∴∠A=∠ABD,∴∠DB=AD=8,∵∠C=90°,∠CBD=30°,∴CD=DB,∴CD=4.23.解:∵CD⊥DE,AB⊥DB,∴∠D=∠B=90°,在△EDC和△ABE中∵,∴△EDC≌△ABE(SAS),∴∠CED=∠A,∵∠B=90°,∴∠A+∠AEB=90°,∴∠CED+∠AEB=90°,∴∠CEA=90°,∴CE⊥AE.24.解:CF⊥DE,CF平分DE,理由是:∵AD∥BE,∴∠A=∠B,在△ACD和△BEC中,∴△ACD≌△BEC(SAS),∴DC=CE,∵CF平分∠DCE,∴CF⊥DE,CF平分DE(三线合一).25.(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AB=AC=BC,∵D为AC中点,∴∠DBC=30°,AD=DC,∵BD=DE,∵∠ACB=∠E+∠CDE,∴∠CDE=30°=∠E,∴CD=CE,∵AD=DC,∴AD=CE;(2)成立,如图2,过D作DF∥BC,交AB于F,则∠ADF=∠ACB=60°,∵∠A=60°,∴△AFD是等边三角形,∴AD=DF=AF,∠AFD=60°,∴∠BFD=∠DCE=180°﹣60°=120°,∵DF∥BC,∴∠FDB=∠DBE=∠E,在△BFD和△DCE中∴△BFD≌△DCE,∴CE=DF=AD,即AD=CE.(3)(2)中的结论仍成立,如图3,过点D作DP∥BC,交AB的延长线于点P,∵△ABC是等边三角形,∴△APD也是等边三角形,∴AP=PD=AD,∠APD=∠ABC=∠ACB=∠PDC=60°,∵DB=DE,∴∠DBC=∠DEC,∵DP∥BC,∴∠PDB=∠CBD,在△BPD和△DCE中,∴△BPD≌△DCE,∴PD=CE,∴AD=CE.。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丰润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2.在△ABC中,若∠B=∠C=2∠A,则∠A的度数为( )A.72° B.45° C.36° D.30°3.如图,∠BAC=90°,AD⊥BC,则图中互余的角有( )A.2对B.3对C.4对D.5对4.如图,已知△ABC≌△BAD,∠ABC=35°,∠BAC=105°,那么∠CAD的度数是( )A.60° B.65° C.70° D.105°5.已知点M(a,3),点N(2,b)关于x轴对称,则(a+b)2015=( )A.﹣3 B.﹣1 C.1 D.3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1 B.16 C.17 D.16或177.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成相等两部分的是三角形的( )A.角平分线 B.高C.中线 D.外角平分线8.如图,下列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 )A.AB=DC,AC=DB B.AB=DC,∠ABC=∠DCBC.BO=CO,∠A=∠D D.AB=DC,∠A=∠D9.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 )A.10 B.7 C.5 D.410.如图,在△ABC中,AB=AC,过点A作AD∥BC.若∠1=70°,则∠BAC的大小为( )A.30° B.40° C.50° D.70°11.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E=300°,DP、CP分别平分∠EDC、∠BCD,则∠P的度数是( )A.60° B.65° C.55° D.50°12.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1对B.2对C.3对D.4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2cm,则斜边的长是__________.14.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0°,则这个多边形为正__________边形.15.如图,AB∥CD,∠A=56°,∠C=27°,则∠E的度数为__________.16.如图,在△ABC中,已知∠1=∠2,BE=CD,AB=5,AE=2,则CE=__________.1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__.18.如图,在△ABC中,∠C=31°,∠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如果DE垂直平分BC,那么∠A=__________°.19.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AC=AD=DB,∠BAC=102°,则∠ADC=__________度.20.如图,在等边△ABC中,AC=9,点O在AC上,且AO=3,点P是AB上一动点,连接OP,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要使点D恰好落在BC上,则AP的长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52分)21.如图,AC=DC,BC=EC,∠ACD=∠BCE.求证:∠A=∠D.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1)画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A1B1C1各顶点坐标;(3)求△ABC的面积.23.如图,已知△ABC,∠C=Rt∠,AC<BC.D为BC上一点,且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点D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结AD,若∠B=37°,求∠CAD的度数.2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90°,BC=DC.延长AD到E点,使DE=AB.(1)求证:∠ABC=∠EDC;(2)求证:△ABC≌△EDC.25.如图在△ABC中,AB=AC=9,∠BAC=120°,AD是△ABC的中线,AE是∠BAD的角平分线,DF∥AB交AE的延长线于点F,求DF的长.26.如图,Rt△ABC中,∠ACB=90°,D是AB上的一点,过D作DE⊥AB交AC于点E,CE=DE.连接CD交BE于点F.(1)求证:BC=BD;(2)若点D为AB的中点,求∠AED的度数.27.已知,如图①,△ABC和△EDC都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上.(1)求证:AD=BE;(2)如图,将图①中的△EDC沿BC所在直线翻折(如图②所示),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丰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第1、3、5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共3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2.在△ABC中,若∠B=∠C=2∠A,则∠A的度数为( )A.72° B.45° C.36° D.3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设∠A=x,则∠B=∠C=2x,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设∠A=x,则∠B=∠C=2x,∵∠A+∠B+∠C=180°,∴x+2x+2x=180°,解得x=3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如图,∠BAC=90°,AD⊥BC,则图中互余的角有( )A.2对B.3对C.4对D.5对【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此题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之和等于90°的性质即可顺利解决.【解答】解:∵∠BAC=90°∴∠B+∠C=90°①;∠BAD+∠CAD=90°②;又∵AD⊥BC,∴∠BDA=∠CDA=90°,∴∠B+∠BAD=90°③;∠C+∠CAD=90°④.故共4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互余定义,找到和为90°的两个角即可.4.如图,已知△ABC≌△BAD,∠ABC=35°,∠BAC=105°,那么∠CAD的度数是( )A.60° B.65° C.70° D.10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AB=∠ABC=35°,代入∠CAD=∠BAC﹣∠DAB求出即可.【解答】解:∵△ABC≌△BAD,∠ABC=35°,∠BAC=105°,∴∠DAB=∠ABC=35°,∴∠CAD=∠BAC﹣∠DAB=105°﹣35°=7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5.已知点M(a,3),点N(2,b)关于x轴对称,则(a+b)2015=( )A.﹣3 B.﹣1 C.1 D.3【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a、b的值,根据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点M(a,3),点N(2,b)关于x轴对称,得a=2,b=﹣3.(a+b)2015=(﹣1)2015=﹣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1 B.16 C.17 D.16或1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6是腰长和底边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①6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6、5,能组成三角形,周长=6+6+5=17;②6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5、5,能组成三角形,周长=6+5+5=16.综上所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7.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成相等两部分的是三角形的( )A.角平分线 B.高C.中线 D.外角平分线【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只要两个三角形具有等底等高,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故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中线.【解答】解:根据等底等高可得,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成相等两部分的是三角形的中线.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明确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8.如图,下列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 )A.AB=DC,AC=DB B.AB=DC,∠ABC=∠DCBC.BO=CO,∠A=∠D D.AB=DC,∠A=∠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根据以上内容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A、AB=DC,AC=DB,BC=BC,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即能推出△ABC≌△DCB,故本选项错误;B、AB=DC,∠ABC=∠DCB,BC=BC,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即能推出△ABC≌△DCB,故本选项错误;C、在△AOB和△DOC中,,∴△AOB≌△DOC(AAS),∴AB=DC,∠ABO=∠DCO,∵OB=OC,∴∠OBC=∠OCB,∴∠ABC=∠DCB,在△ABC和△DCB中,,∴△ABC≌△DCB(SAS),即能推出△ABC≌△DCB,故本选项错误;D、具备条件AB=DC,BC=BC,∠∠A=∠D不能推出△ABC≌△DCB,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9.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 )A.10 B.7 C.5 D.4【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作EF⊥BC于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EF=DE=2,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即可.【解答】解:作EF⊥BC于F,∵BE平分∠ABC,ED⊥AB,EF⊥BC,∴EF=DE=2,∴S△BCE=BC•EF=×5×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作出辅助线求得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ABC中,AB=AC,过点A作AD∥BC.若∠1=70°,则∠BAC的大小为( )A.30° B.40° C.50° D.7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7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AB=AC,∴∠B=∠C,∵AD∥BC,∠1=70°,∴∠C=∠1=70°,∴∠B=70°,∴∠BAC=180°﹣∠B﹣∠C=180°﹣70°﹣70°=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C的度数和得出∠B=∠C,注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1.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E=300°,DP、CP分别平分∠EDC、∠BCD,则∠P 的度数是( )A.60° B.65° C.55° D.5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由∠A+∠B+∠E=300°,可求∠BCD+∠CDE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DC与∠PCD的角度和,进一步求得∠P的度数.【解答】解:∵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A+∠B+∠E=300°,∴∠BCD+∠CDE=540°﹣300°=240°,∵∠BCD、∠CDE的平分线在五边形内相交于点O,∴∠PDC+∠PCD=(∠BCD+∠CDE)=120°,∴∠P=180°﹣120°=6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12.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1对B.2对C.3对D.4对【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AB=AC,D为BC中点”,得出△ABD≌△ACD,然后再由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推出△AOE≌△EOC,从而根据“SSS”或“SAS”找到更多的全等三角形,要由易到难,不重不漏.【解答】解:∵AB=AC,D为BC中点,∴CD=BD,∠BDO=∠CDO=90°,在△A BD和△ACD中,,∴△ABD≌△ACD;∵EF垂直平分AC,∴OA=OC,AE=CE,在△AOE和△COE中,,∴△AOE≌△COE;在△BOD和△COD中,,∴△BOD≌△COD;在△AOC和△AOB中,,∴△AOC≌△AO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这是一道考试常见题,易错点是漏掉△ABO≌△ACO,此类题可以先根据直观判断得出可能全等的所有三角形,然后从已知条件入手,分析推理,对结论一个个进行论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2cm,则斜边的长是4cm.【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2cm,∴斜边的长=2×2=4cm.故答案为:4cm.【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0°,则这个多边形为正12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外角的度数就可求得多边形的边数.【解答】解:正多边形的边数是:360÷30=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度.15.如图,AB∥CD,∠A=56°,∠C=27°,则∠E的度数为29°.【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AB∥CD,求出∠DFE=56°,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性质求出∠E的度数.【解答】解:∵AB∥CD,∴∠DFE=∠A=56°,又∵∠C=27°,∴∠E=56°﹣27°=29°,故答案为29°.【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找到相应的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在△ABC中,已知∠1=∠2,BE=CD,AB=5,AE=2,则CE=3.【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已知条件易证△ABE≌△AC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解答】解:△ABE和△ACD中,,∴△ABE≌△ACD(AAS),∴AD=AE=2,AC=AB=5,∴CE=BD=AB﹣AD=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熟记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80°或2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此外角可能是顶角的外角,也可能是底角的外角,需要分情况考虑,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求出顶角的度数.【解答】解:①若100°是顶角的外角,则顶角=180°﹣100°=80°;②若100°是底角的外角,则底角=180°﹣100°=80°,那么顶角=180°﹣2×80°=20°.故答案为:80°或20°.【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当外角不确定是底角的外角还是顶角的外角时,需分两种情况考虑,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18.如图,在△ABC中,∠C=31°,∠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如果DE垂直平分BC,那么∠A=87°.【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DE垂直平分BC,求证∠DBE=∠C,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的度数.【解答】解:∵在△ABC中,∠C=31°,∠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DBE=∠ABC=(180°﹣31°﹣∠A)=(149°﹣∠A),∵DE垂直平分BC,∴BD=DC,∴∠DBE=∠C,∴∠DBE=∠ABC=(149°﹣∠A)=∠C=31°,∴∠A=87°.故答案为:87.【点评】此题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进行分析.19.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AC=AD=DB,∠BAC=102°,则∠ADC=52度.【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设∠ADC=α,然后根据AC=AD=DB,∠BAC=102°,表示出∠B和∠BA D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C的度数.【解答】解:∵AC=AD=DB,∴∠B=∠BAD,∠ADC=∠C,设∠ADC=α,∴∠B=∠BAD=,∵∠BAC=102°,∴∠DAC=102°﹣,在△ADC中,∵∠ADC+∠C+∠DAC=180°,∴2α+102°﹣=180°,解得:α=52°.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0.如图,在等边△ABC中,AC=9,点O在AC上,且AO=3,点P是AB上一动点,连接OP,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要使点D恰好落在BC上,则AP的长是6.【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A+∠APO=∠POD+∠COD,可得∠APO=∠COD,进而可以证明△APO≌△COD,进而可以证明AP=CO,即可解题.【解答】解:∵∠A+∠APO=∠POD+∠COD,∠A=∠POD=60°,∴∠APO=∠COD,在△APO和△COD中,,∴△APO≌△COD(AAS),即AP=CO,∵CO=AC﹣AO=6,∴AP=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各内角为60°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PO≌△COD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52分)21.如图,AC=DC,BC=EC,∠ACD=∠BCE.求证:∠A=∠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先证出∠ACB=∠DCE,再由SAS证明△ABC≌△DEC,得出对应角相等即可.【解答】证明:∵∠ACD=∠BCE,∴∠ACB=∠DCE,在△ABC和△DEC中,,∴△ABC≌△DEC(SAS),∴∠A=∠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1)画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A1B1C1各顶点坐标;(3)求△ABC的面积.【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1)作出△ABC各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各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各点坐标即可;(3)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各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A1(0,﹣2),B1(﹣2,﹣4),C1(﹣4,﹣1);(3)由图可知,S△ABC=3×4﹣×2×3﹣×4×1﹣×2×2=12﹣3﹣2﹣2=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如图,已知△ABC,∠C=Rt∠,AC<BC.D为BC上一点,且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点D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结AD,若∠B=37°,求∠CAD的度数.【考点】作图—复杂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作图题.【分析】(1)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D点坐标即可;(2)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AD=∠B=37°,进而求出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点D即为所求;(2)在Rt△ABC中,∠B=37°,∴∠CAB=53°,又∵AD=BD,∴∠BAD=∠B=37°,∴∠CAD=53°﹣37°=1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正确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AD=∠B=37°是解题关键.2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90°,BC=DC.延长AD到E点,使DE=AB.(1)求证:∠ABC=∠EDC;(2)求证:△ABC≌△ED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求出∠B+∠ADC=180°,再根据邻补角的和等于180°可得∠CDE+∠ADE=180°,从而求出∠B=∠CDE;(2)根据“边角边”证明即可.【解答】(1)证明:在四边形ABCD中,∵∠BAD=∠BCD=90°,∴90°+∠B+90°+∠ADC=360°,∴∠B+∠ADC=180°,又∵∠CDE+∠ADC=180°,∴∠ABC=∠CDE,(2)连接AC,由(1)证得∠ABC=∠CDE,在△ABC和△EDC中,,∴△ABC≌△EDC(SAS).【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邻补角的定义,利用同角的补角相等求出夹角相等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25.如图在△A BC中,AB=AC=9,∠BAC=120°,AD是△ABC的中线,AE是∠BAD的角平分线,DF∥AB交AE的延长线于点F,求DF的长.【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D⊥BC,∠BAD=∠CAD,再求出∠DAE=∠EAB=30°,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F=∠BAE=30°,从而得到∠DAE=∠F,再根据等角对等边求出AD=DF,然后求出∠B=30°,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AB=AC,AD是△ABC的中线,∴AD⊥BC,∠BAD=∠CAD=∠BAC=×120°=60°,∵AE是∠BAD的角平分线,∴∠DAE=∠EAB=∠BAD=×60°=30°,∵DF∥AB,∴∠F=∠BAE=30°,∴∠DAE=∠F=30°,∴AD=DF,∵∠B=90°﹣60°=30°,∴AD=AB=×9=4.5,∴DF=4.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Rt△ABC中,∠ACB=90°,D是AB上的一点,过D作DE⊥AB交AC于点E,CE=DE.连接CD交BE于点F.(1)求证:BC=BD;(2)若点D为AB的中点,求∠AED的度数.【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直接证明Rt△DEB≌Rt△CEB,即可解决问题.(2)首先证明△ADE≌△BDE,进而证明∠AED=∠DEB=∠CEB,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证明:(1)∵DE⊥AB,∠ACB=90°,∴△DEB与△CEB都是直角三角形,在△DEB与△CEB中,,∴Rt△DEB≌Rt△CE B(HL),∴BC=BD.(2)∵DE⊥AB,∴∠ADE=∠BDE=90°;∵点D为AB的中点,∴AD=BD;在△ADE与△BDE中,,∴△ADE≌△BDE(SAS),∴∠AED=∠DEB;∵△DEB≌△CEB,∴∠CEB=∠DEB,∴∠AED=∠DEB=∠CEB;∵∠AED+∠DEB+∠CEB=180°,∴∠AED=60°.【点评】该命题以三角形为载体,以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应用为核心构造而成;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来分析、判断或推理.27.已知,如图①,△ABC和△EDC都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上.(1)求证:AD=BE;(2)如图,将图①中的△EDC沿BC所在直线翻折(如图②所示),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AB=∠CBA=60°,AC=BC,EC=DC,求出AE=BD,根据SAS推出△AEB≌△BDA即可;(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C,EC=DC,∠ACD=∠BCE=60°,根据SAS推出△ACD≌△BCE即可.【解答】(1)证明:∵△ABC和△EDC是等边三角形,∴∠CAB=∠CBA=60°,AC=BC,EC=DC,∴AC﹣EC=BC﹣DC,即AE=BD,在△AEB和△BDA中,,∴△AEB≌△BDA(SAS),∴AD=BE;(2)解:成立,理由是:∵△ABC和△EDC是等边三角形,∴AC=BC,EC=DC,∠ACD=∠BCE=60°,在△ACD和△BCE中,,∴△ACD≌△BCE(SAS),∴AD=BE.【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是解此题的关键.。
2015-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城厢片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与答案
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模型三】双垂型:图形特征:60°运用举例:1.在Rt△ABC中,∠ACB=90°,以斜边AB为底边向外作等腰三角形PAB,连接PC. (1)如图,当∠APB=90°时,若AC=5,PC=62,求BC的长;(2)当∠APB=90°时,若AB=45APBC的面积是36,求△ACB的周长.P 2.已知:如图,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B=AD,BC=CD.(1)若∠B=90°,AB=6,BC=23,求∠A的值;(2)若∠BAD+∠BCD=180°,cos∠DCE=35,求ABBC的值.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DAB=∠BCD=90°,(1)若AB=3,BC+CD=5,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若p= BC+CD,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试探究S与p之间的关系。
DBC2015-2016学年上海市松江区城厢片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1.(2.00分)分母有理化:=.2.(2.00分)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b=.3.(2.00分)化简:(b>0)=.4.(2.00分)计算:=.5.(2.00分)计算:=.6.(2.00分)方程x2=2x的根为.7.(2.00分)若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2m﹣3=0有一个根为零,则m 的值为.8.(2.00分)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则|a﹣b|+的结果是.9.(2.00分)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2﹣6x+2=.10.(2.00分)函数的定义域是.11.(2.00分)当k=时,关于x的方程4x2﹣(k+3)x+k=1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00分)若函数y=mx是正比例函数,且图象在二、四象限,则m=.13.(2.00分)一种型号的数码相机,原来每台售价50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现在每台售价为3200元,假设两次降价的百分率均为x,则x=.14.(2.00分)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a*b=例如4*2,因为4>2,所以4*2=42﹣4×2=8.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则x1*x2=.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5.(3.00分)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1)不是最简二次根式;(2)与是同类二次根式;(3)与互为有理化因式;(4)(x﹣1)(x+2)=x2是一元二次方程.A.0个 B.1个 C.2个 D.3个16.(3.00分)一元二次方程x2+2x+2=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无实数根17.(3.00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 B.k>0 C.k<D.k>18.(3.00分)若方程(m﹣1)x2+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0 C.m≥0且m≠1 D.m为任何实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9.(10.00分)计算:(1)+﹣2a(2)2÷4÷.20.(15.00分)解方程:(1)2x(x﹣2)=x2﹣3.(2)2x2﹣4x﹣7=0(用配方法)(3)(4x﹣1)2﹣10(4x﹣1)﹣24=0.四、解答题(第21、22每题6分,23、24每题8分,25题7分,共35分)21.(6.00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22.(6.00分)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边,其中a=1,c=4,且关于x的方程x2﹣bx+3b﹣4=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23.(8.00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过A(﹣2,3),求:(1)比例系数k的值;=6,并求点P的坐标.(2)在x轴上找一点P,使S△PAO24.(8.00分)要对一块长60米,宽40米的矩形荒地ABCD进行绿化和硬化、设计方案如图所示,矩形P、Q为两块绿地,其余为硬化路面,P、Q两块绿地周围的硬化路面宽都相等,并使两块绿地面积的和为矩形ABCD面积的,求P、Q两块绿地周围的硬化路面的宽.25.(7.00分)如图,已知边长等于8个单位长度的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ACBF、BDEF有公共边BF,且CB与BD均在直线L上,将正方形ACBF沿直线L以1单位/秒向右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秒,正方形ACBF在移动过程中与正方形BDEF 重叠的面积为S,试求:(1)当点B移动到线段BD上时,写出S与t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2)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当点C移动到线段BD上时(不与B、D重合),写出S与t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2015-2016学年上海市松江区城厢片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1.(2.00分)分母有理化:=﹣﹣2.【解答】解:原式==﹣﹣2.故答案为﹣﹣2.2.(2.00分)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b=﹣2.【解答】解:由题意,得b+3=2,2a+5=3,解得b=﹣1,a=﹣1.a+b=﹣2,故答案为:﹣2.3.(2.00分)化简:(b>0)=.【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4.(2.00分)计算:=ab2.【解答】解:==ab2.故答案为:ab2.5.(2.00分)计算:=x.【解答】解:=•2÷2•=×=x.故答案为:x.6.(2.00分)方程x2=2x的根为x1=0,x2=2.【解答】解:x2=2x,x2﹣2x=0,x(x﹣2)=0,x=0,或x﹣2=0,x1=0,x2=2,故答案为:x1=0,x2=2.7.(2.00分)若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2m﹣3=0有一个根为零,则m 的值为﹣3.【解答】解:把x=0代入(m﹣1)x2+x+m2+2m﹣3=0得m2+2m﹣3=0,解得m1=﹣3,m2=1,而m﹣1≠0,所以m的值为﹣3.故答案为﹣3.8.(2.00分)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则|a﹣b|+的结果是﹣2a+b.【解答】解:如图所示:a<0,a﹣b<0,则|a﹣b|+=﹣(a﹣b)﹣a=﹣2a+b.故答案为:﹣2a+b.9.(2.00分)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2﹣6x+2=(x﹣3﹣)(x﹣3+).【解答】解:当x2﹣6x+2=0时,∵△=b2﹣4ac=36﹣8=28>0,∴x==3±,∴x2﹣6x+2=(x﹣3﹣)(x﹣3+).故答案为:(x﹣3﹣)(x﹣3+).10.(2.00分)函数的定义域是x≥﹣2且x≠0.【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且x≠0,解得:x≥﹣2且x≠0.故答案为:x≥﹣2且x≠0.11.(2.00分)当k=5时,关于x的方程4x2﹣(k+3)x+k=1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答】解:原方程可变形为4x2﹣(k+3)x+k﹣1=0.∵方程4x2﹣(k+3)x+k=1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k+3)]2﹣4×4×(k﹣1)=k2﹣10k+25=0,解得:k=5.故答案为:5.12.(2.00分)若函数y=mx是正比例函数,且图象在二、四象限,则m=﹣2.【解答】解:∵函数y=mx是正比例函数,且图象在二、四象限,∴m2﹣3=1且m<0,解得:m=﹣2.故答案为:﹣2.13.(2.00分)一种型号的数码相机,原来每台售价50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现在每台售价为3200元,假设两次降价的百分率均为x,则x=20%.【解答】解: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5000×(1﹣x)2=3200,解得x 1=0.2,x2=1.8(不符合题意,舍去).故答案是:20%.14.(2.00分)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a*b=例如4*2,因为4>2,所以4*2=42﹣4×2=8.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则x1*x2=﹣4或4.【解答】解:∵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x﹣3)(x﹣4)=0,解得:x=4或3,当x1=3,x2=4,则x1*x2=3×4﹣42﹣4,当x1=4,x2=3,则x1*x2=42﹣4×3=4,故答案为:﹣4或4.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5.(3.00分)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1)不是最简二次根式;(2)与是同类二次根式;(3)与互为有理化因式;(4)(x﹣1)(x+2)=x2是一元二次方程.A.0个 B.1个 C.2个 D.3个【解答】解:(1)是最简二次根式,故(1)错误;(2)与是同类二次根式,故(2)正确;(3)与互为有理化因式,故(3)正确;(4)方程(x﹣1)(x+2)=x2整理得:x﹣2=0,故(4)错误.故选:C.16.(3.00分)一元二次方程x2+2x+2=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无实数根【解答】解:x2+2x+2=0,这里a=1,b=2,c=2,∵b2﹣4ac=22﹣4×1×2=﹣4<0,∴方程无实数根,故选:D.17.(3.00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 B.k>0 C.k<D.k>【解答】解:根据y随x的增大而增大,知:3k﹣1>0,即k>.故选:D.18.(3.00分)若方程(m﹣1)x2+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0 C.m≥0且m≠1 D.m为任何实数【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m≥0且m≠1.故选: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9.(10.00分)计算:(1)+﹣2a(2)2÷4÷.【解答】解:(1)原式=,=;(2)原式=,=,=.20.(15.00分)解方程:(1)2x(x﹣2)=x2﹣3.(2)2x2﹣4x﹣7=0(用配方法)(3)(4x﹣1)2﹣10(4x﹣1)﹣24=0.【解答】解:(1)x2﹣4x+3=0,(x﹣1)(x﹣3)=0,所以x1=1,x2=3;(2)x2﹣2x=,x2﹣2x+1=+1,(x﹣1)2=,x﹣1=±,所以x1=1+,x2=1﹣;(3)[(4x﹣1)﹣12][(4x﹣1)+2]=0,(4x﹣13)(4x+1)=0,4x﹣13=0或4x+1=0,所以x1=,x2=﹣.四、解答题(第21、22每题6分,23、24每题8分,25题7分,共35分)21.(6.00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解答】解:原式===.当x=+1时,原式=.22.(6.00分)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边,其中a=1,c=4,且关于x的方程x2﹣bx+3b﹣4=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解答】解:∵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6b+8=0,解得:b1=2,b2=4,∵a、b、c是三角形的三边,∴3<b<5,∴b1=2舍去,∴b=4=c.∴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23.(8.00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过A(﹣2,3),求:(1)比例系数k的值;(2)在x轴上找一点P,使S=6,并求点P的坐标.△PAO【解答】解:(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A点(﹣2,3),∴﹣2k=3,∴k=﹣∴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x.(2)设P(x,0),∴OP=|x|,=6,∵S△PAO∴×|x|•3=6,∴x1=4,x2=﹣4,∴P(4,0)或P(﹣4,0).24.(8.00分)要对一块长60米,宽40米的矩形荒地ABCD进行绿化和硬化、设计方案如图所示,矩形P、Q为两块绿地,其余为硬化路面,P、Q两块绿地周围的硬化路面宽都相等,并使两块绿地面积的和为矩形ABCD面积的,求P、Q两块绿地周围的硬化路面的宽.【解答】解:设P、Q两块绿地周围的硬化路面的宽都为x米,根据题意,得解之得x1=10,x2=30经检验,x2=30不符合题意,舍去.答:两块绿地周围的硬化路面宽都为10米.25.(7.00分)如图,已知边长等于8个单位长度的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ACBF、BDEF有公共边BF,且CB与BD均在直线L上,将正方形ACBF沿直线L以1单位/秒向右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秒,正方形ACBF在移动过程中与正方形BDEF 重叠的面积为S,试求:(1)当点B移动到线段BD上时,写出S与t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2)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当点C移动到线段BD上时(不与B、D重合),写出S与t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解答】解:(1)如图1,当点B移动到线段BD上时,BB′=t,BF=8,S=8t (0≤t≤8);(2)如图2,当点C移动到线段BD上时,BB′=t,则BC=t﹣8,∴CD=8﹣(t﹣8)=16﹣t,则S=8(16﹣t)=128﹣8t(8<t<16).。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上)期中测试试卷附答案
第1题图第13题图第12题图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上)期中测试试卷(考试用时:120分钟 ; 满分: 10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点M (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3,2)B.(-3,-2)C. (3,-2)D. (2,-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8,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A. 5或7B. 7或9C. 7D. 9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A. 50°B. 80°C. 50°或80°D. 20°或80° 如图:OC 平分∠AOB ,CD ⊥OA 于D ,CE ⊥OB 于E ,CD=3㎝,则CE 的长度为:A.2㎝B.3㎝C.4㎝D.5㎝如图,∠B=∠D=90°,CB=CD ,∠1=30°,则∠2=( )。
A .30° B. 40° C. 50° D. 60°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 ,6cm ,8cm ,10cm.从中任取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如图,△ABC 中,AB=AC ,D 为BC 的中点,以下结论:(1)△ABD ≌△ACD ;(2)AD ⊥BC ;(3)∠B=∠C ;4)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如图,△ABC 中,AB=AC ,∠A=36°,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D ,交AB 于BDC 的度数为:A.72°B.36°C.60°D.82°10.用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即从第二个图案开始,每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都比上一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多4个.则第n 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A .2n +1 B. 3n +2 C. 4n +2 D. 4n -2二、填空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相应题目后的横线上)11. 若A (x ,3)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B (-2,y ),则x =____ ,y =______ ,12.如图:ΔABE ≌ΔACD ,AB=10cm ,∠A=60°,∠B=30°,则AD=_____ cm ,∠ADC=_____。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是试题卷,不能答题。
答题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解题中的辅助线和需标注的角、字母、符号等务必添在答题卡的图形上。
3.在答题卡上答题,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作答。
★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是()ABCD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若x的值为偶数,则x的值有( )A.6个B.5个C.4个D.3个3.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是2520°,则原多边形的边数是( )A.15或16B.16或17C.15或17D.15.16或174.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 )A.20°B.30°C.35°D.40°5,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10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A.15cmB. 20cmC. 25cmD.20cm或25cm6.如图,已知∠CAB=∠DAB,则添加下列一个条件不能使△ABC≌△ABD的是( )A.AC=ADB.BC=BDC.∠C=∠DD.∠ABC=∠ABD7.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 =2,则△BCE的面积等于( )A.10B.7C.5D.4第9题图 8.若()22316m x x+-+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等于( )A. 3B. -5C.7D. 7或-19.如图,在△ABC 中,AB =AC ,BE=CD ,BD =CF ,则∠EDF 的度数为 ( ) A .1452A ︒-∠ B .1902A ︒-∠ C .90A ︒-∠ D .180A ︒-∠第10题 10.如上图,等腰Rt △ABC 中,∠BAC =90°,AD ⊥BC 于点D ,∠ABC 的平分线分别交AC 、AD 于E 、F 两点,M 为EF 的中点,AM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N ,连接DM ,下列结论:① DF =DN ;② △DMN 为等腰三角形;③ DM 平分∠BMN ;④ AE =32EC ;⑤ AE =N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计算:()()312360.1250.2522⨯-⨯⨯- = 12,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3234a ab - = 13.若2,3,mn xx ==则2m nx+=14.若A (x ,3)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B (﹣2,y ),则x=__________,y=__________,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15,如图,△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 =3 cm ,△ABD 的周长是13 cm ,则△ABC 的周长为 _________第15题图 第17题图16,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的垂直平分线与另一腰所在直线的夹角为40°,求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7.如图,∠AOB =30°,点P 为∠AOB 内一点,OP =8.点M 、N 分别在OA 、OB 上,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2第18题图18. 如图所示,在△ABC 中,∠A =80°,延长BC 到D ,∠ABC 与∠ACD 的平分线相交于A 1点,∠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A 2点,依此类推,∠A 4BC 与∠A 4CD 的平分线相交于A 5点,则∠A 5的度数是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二中初二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卷(Word答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二中初二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3分)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6,8,10 C.2,3,4 D.1,1,23.(3分)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6 B.18 C.20 D.16或204.(3分)9的平方根是()A.3 B.±3 C.2 D.±25.(3分)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A.∠B=∠D=90°B.∠BCA=∠DCA C.∠BAC=∠DAC D.CB=CD6.(3分)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A.(SSS)B.(SAS)C.(ASA)D.(AAS)7.(3分)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A.+1 B.C.D.8.(3分)如图,Rt△ABC中,∠ACB=90°,AC=3,BC=4,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分别交于点E、F,则线段B′F的长为()A.B.C.D.二、填空题9.(3分)=.10.(3分)比较大小:(填“>”“<”“=”).11.(3分)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则底角为.12.(3分)如图,长方形OABC中,OC=2,OA=1.以原点O为圆心,对角线OB 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D,则数轴上点D表示的数是.13.(3分)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14.(3分)如图,AB、CD相交于点O,AD=CB,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D ≌△COB,你补充的条件是.15.(3分)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60°,BC=4,把△ADC沿直线AD 折叠后,点C落在C′的位置上,那么BC′为.16.(3分)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17.(3分)把一张矩形纸片(矩形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若AB=3cm,BC=5cm,则重叠部分△DEF的面积是cm2.18.(3分)如图:已知在Rt△ABC中,∠C=90°,∠A=30°,在直线AC上找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则∠APB的度数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9.(6分)求下列各式中的x:(1)5x2=10(2)(x+4)3=﹣64.20.(6分)计算:(1)(﹣3)2﹣+;(2)+(π﹣3)0﹣|1﹣|.21.(6分)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A=∠D=90°;求证:AB∥DE.四、操作与探究22.如图,已知直线l1∥l2∥l3,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1,l2,l3之间的距离为2,点A、C分别在直线l2,l1上,(1)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以AC为底的等腰△ABC,使得点B落在直线l3上(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1)中得到的△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AC的长.23.如图1,在6×8的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动点P、Q分别从点D、A同时出发向右移动,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当点P运动到点C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1)请在6×8的网格纸图2中画出运动时间t为2秒时的线段PQ并求其长度;(2)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PQB能否成为PQ=BQ的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求出相应的运动时间t;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4.如图,△ABC中,∠ACB=90°,AB=5cm,BC=3cm,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折线A﹣C﹣B向点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在AC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PB?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若点P恰好在△ABC的角平分线上,请直接写出t的值.25.如图,已知△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BCE=90°,点M 为DE的中点,过点E与AD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于点N.(1)当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求证:M为AN的中点;(2)将图1中的△BCE绕点B旋转,当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2),求证:△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将图1中△BCE绕点B旋转到图3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6.如图,△ABC中,AB=AC,BAC=90,BC=6cm,直线CM⊥BC,在射线CB上取点D,在直线CM上取点E,使CD=2CE.(1)若△ABD的面积为6cm,求CD的长;(2)若△ABC≌△ACE,求CD的长.(可在备用图中画出具体图形)2015-2016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二中初二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2.(3分)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6,8,10 C.2,3,4 D.1,1,2【解答】解:A、42+52≠6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B、62+82=102,故是直角三角形;C、22+32≠4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D、12+12≠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3.(3分)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6 B.18 C.20 D.16或20【解答】解:①当4为腰时,4+4=8,故此种情况不存在;②当8为腰时,8﹣4<8<8+4,符合题意.故此三角形的周长=8+8+4=20.故选:C.4.(3分)9的平方根是()A.3 B.±3 C.2 D.±2【解答】解:∵(±3)2=9,∴9的平方根是±3.故选:B.5.(3分)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A.∠B=∠D=90°B.∠BCA=∠DCA C.∠BAC=∠DAC D.CB=CD【解答】解:A、∵∠B=∠D=90°,∴在Rt△ABC和Rt△ADC中∴Rt△ABC≌Rt△ADC(HL),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AB=AD,AC=AC,∠BCA=∠DCA不能推出△ABC≌△ADC,故本选项正确;C、∵在△ABC和△ADC中∴△ABC≌△ADC(SAS),故本选项错误;D、∵在△ABC和△ADC中∴△ABC≌△ADC(SSS),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6.(3分)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A.(SSS)B.(SAS)C.(ASA)D.(AAS)【解答】解:易得OC=0′C',OD=O′D',CD=C′D',那么△OCD≌△O′C′D′,可得∠A′O′B′=∠AOB,所以利用的条件为SSS,故选:A.7.(3分)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A.+1 B.C.D.【解答】解: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OE、DE、OD,∵OD≤OE+DE,∴当O、D、E三点共线时,点D到点O的距离最大,此时,∵AB=2,BC=1,∴OE=AE=AB=1,DE===,∴OD的最大值为:+1.故选:A.8.(3分)如图,Rt△ABC中,∠ACB=90°,AC=3,BC=4,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分别交于点E、F,则线段B′F的长为()A.B.C.D.【解答】解:∵Rt△ABC中,∠ACB=90°,AC=3,BC=4,∴AB=5,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AC=CD,∠A=∠CDE,CE⊥AB,∴B′D=BC﹣CD=4﹣3=1,∵∠B′DF=∠CDE,∴∠A=∠B′DF,∵∠B=∠B′,∴△ABC∽△DB′F,∴==,∴B′F=,故选:B.二、填空题9.(3分)=﹣4.【解答】解:∵(﹣4)3=﹣64,∴=﹣4,故答案为﹣4,10.(3分)比较大小:>(填“>”“<”“=”).【解答】解:∵﹣1>1,∴>.故填空结果为:>.11.(3分)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则底角为80°或50°.【解答】解:由题意知,分两种情况:(1)当这个80°的角为底角时,则另一底角也为80°;(2)当这个80°的角为顶角时,则底角=(180°﹣80°)÷2=50°.故本题答案为:80°或50°.12.(3分)如图,长方形OABC中,OC=2,OA=1.以原点O为圆心,对角线OB 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D,则数轴上点D表示的数是﹣.【解答】解:∵OC=2,BC=1,∴OB==,∴OD=OB=,∵点D在原点的左侧,∴点D表示的数是﹣.故答案为:﹣.13.(3分)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20.【解答】解:如图,∠A=180°﹣50°﹣60°=70°,∵△ABC≌△DEF,∴EF=BC=20,即x=20.故答案为:20.14.(3分)如图,AB、CD相交于点O,AD=CB,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D ≌△COB,你补充的条件是∠A=∠C或∠ADO=∠CBO.【解答】解:添加条件可以是:∠A=∠C或∠ADC=∠ABC.∵添加∠A=∠C根据AAS判定△AOD≌△COB,添加∠ADC=∠ABC根据ASA判定△AOD≌△COB,故填空答案:∠A=∠C或∠ADC=∠ABC.15.(3分)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60°,BC=4,把△ADC沿直线AD 折叠后,点C落在C′的位置上,那么BC′为2.【解答】解:根据题意:BC=4,D为BC的中点;故BD=DC=2.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DC=∠ADC′=60°,DC=DC′=2,则∠BDC′=60°,故△BDC′为等边三角形,即可得BC′=BD=BC=2.故答案为:2.16.(3分)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8.【解答】解: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DE=5,∴DE=AC=5,∴AC=10.在直角△ACD中,∠ADC=90°,AD=6,AC=10,则根据勾股定理,得CD===8.故答案是:8.17.(3分)把一张矩形纸片(矩形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若AB=3cm,BC=5cm,则重叠部分△DEF的面积是 5.1cm2.【解答】解:设AE=A′E=x,则DE=5﹣x;在Rt△A′ED中,A′E=x,A′D=A B=3cm,ED=AD﹣AE=5﹣x;由勾股定理得:x2+9=(5﹣x)2,解得x=1.6;=S梯形A′DFE﹣S△A′DE=(A′E+DF)•A′D﹣A′E•A′D∴①S△DEF=×(5﹣x+x)×3﹣×x×3=×5×3﹣×1.6×3=5.1(cm2);=ED•AB÷2=(5﹣1.6)×3÷2=5.1(cm2).或②S△DEF故答案为:5.118.(3分)如图:已知在Rt△ABC中,∠C=90°,∠A=30°,在直线AC上找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则∠APB的度数为15°、30°、75°、120°.【解答】解:∵在Rt△ABC中,∠C=90°,∠A=30°,∴当AB=BP1时,∠BAP1=∠BP1A=30°,当AB=AP3时,∠ABP3=∠AP3B=∠BAC=×30°=15°,当AB=AP2时,∠ABP2=∠AP2B=×(180°﹣30°)=75°,当AP4=BP4时,∠BAP4=∠ABP4,∴∠AP4B=180°﹣30°×2=120°,∴∠APB的度数为:15°、30°、75°、120°.故答案为:15°、30°、75°、12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9.(6分)求下列各式中的x:(1)5x2=10(2)(x+4)3=﹣64.【解答】解:(1)方程变形得:x2=2,开方得:x=±;(2)开立方得:x+4=﹣4,解得:x=﹣8.20.(6分)计算:(1)(﹣3)2﹣+;(2)+(π﹣3)0﹣|1﹣|.【解答】解:(1)原式=9﹣3+3=12﹣3;(2)原式=﹣1+1﹣+1=1﹣.21.(6分)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A=∠D=90°;求证:AB∥DE.【解答】证明:如图,∵FB=CE,∴FB+FC=CE+FC,即BC=EF.又∵∠A=∠D=90°,在Rt△ABC与Rt△DEF中,,∴Rt△ABC≌Rt△DEF(HL),∴∠B=∠FED,∴AB∥DE.四、操作与探究22.如图,已知直线l1∥l2∥l3,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1,l2,l3之间的距离为2,点A、C分别在直线l2,l1上,(1)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以AC为底的等腰△ABC,使得点B落在直线l3上(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1)中得到的△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AC的长.【解答】解:(1)如图1所示:△ABC即为所求.(2)如图2,过点C作CD⊥l3于D,过点A作AE⊥l3于E,则∠BCD+∠CBD=90°,∵△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E+∠CBD=180°﹣90°=90°,∴∠ABE=∠BCD,在△ABE和△BCD中,,∴△ABE≌△BCD(AAS),∴AE=BD,∵l1,l2之间的距离为1,l2,l3之间的距离为2,∴BD=2,CD=1+2=3,在Rt△BCD中,B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23.如图1,在6×8的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动点P、Q分别从点D、A同时出发向右移动,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当点P运动到点C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1)请在6×8的网格纸图2中画出运动时间t为2秒时的线段PQ并求其长度;(2)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PQB能否成为PQ=BQ的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求出相应的运动时间t;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和运动时间t为2秒,运动时间t为2秒,∴由图中可知PQ的位置如下图2,则由已知条件可得PD=4,AQ=2,QE=2,PE=6,∴PQ===2,(2)能.设时间为t,则在t秒钟,P运动了2t格,Q运动了t格,由题意得PQ=BQ (2t﹣t)2+62=(8﹣t)2解得t=.答:(1)PQ的长为2;(2)能,运动时间t为.24.如图,△ABC中,∠ACB=90°,AB=5cm,BC=3cm,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折线A﹣C﹣B向点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在AC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PB?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若点P恰好在△ABC的角平分线上,请直接写出t的值.【解答】解:(1)如图1,设存在点P,使得PA=PB,此时PA=PB=2t,PC=4﹣2t,在Rt△PCB中,PC2+CB2=PB2,即:(4﹣2t)2+32=(2t)2,解得:t=,∴当t=时,PA=PB;(2)当点P在点C或点B处时,一定在△ABC的角平分线上,此时t=2或t=3.5秒;当点P在∠ABC的角平分线上时,作PM⊥AB于点M,如图2,此时AP=2t,PC=PM=4﹣2t,∵△APM∽△ABC,∴AP:AB=PM:BC,即:2t:5=(4﹣2t):3,解得:t=;当点P在∠CAB的平分线上时,作PN⊥AB,如图3,此时BP=7﹣2t,PN=PC=(2t﹣4),∵△BPN∽△BAC,∴BP:BA=PN:AC,即:(7﹣2t):5=(2t﹣4):4,解得:t=.综上,当t=2、3.5、、秒时,点P在△ABC的角平分线上.25.如图,已知△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BCE=90°,点M 为DE的中点,过点E与AD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于点N.(1)当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求证:M为AN的中点;(2)将图1中的△BCE绕点B旋转,当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2),求证:△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将图1中△BCE绕点B旋转到图3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解答】(1)证明:如图1,∵EN∥AD,∴∠MAD=∠MNE,∠ADM=∠NEM.∵点M为DE的中点,∴DM=EM.在△ADM和△NEM中,∴.∴△ADM≌△NEM.∴AM=MN.∴M为AN的中点.(2)证明:如图2,∵△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D,CB=CE,∠CBE=∠CEB=45°.∵AD∥NE,∴∠DAE+∠NEA=180°.∵∠DAE=90°,∴∠NEA=90°.∴∠NEC=135°.∵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C=180°﹣∠CBE=135°.∴∠ABC=∠NEC.∵△ADM≌△NEM(已证),∴AD=NE.∵AD=AB,∴AB=NE.在△ABC和△NEC中,∴△ABC≌△NEC.∴AC=NC,∠ACB=∠NCE.∴∠ACN=∠BCE=90°.∴△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ACN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如图3,延长AB交NE于点F,∵AD∥NE,M为中点,∴易得△ADM≌△NEM,∴AD=NE.∵AD=AB,第21页(共25页)∴AB=NE.∵AD∥NE,∴AF⊥NE,在四边形BCEF中,∵∠BCE=∠BFE=90°∴∠FBC+∠FEC=360°﹣180°=180°∵∠FBC+∠ABC=180°∴∠ABC=∠FEC在△ABC和△NEC中,∴△ABC≌△NEC.∴AC=NC,∠ACB=∠NCE.∴∠ACN=∠BCE=90°.∴△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6.如图,△ABC中,AB=AC,BAC=90,BC=6cm,直线CM⊥BC,在射线CB上取点D,在直线CM上取点E,使CD=2CE.(1)若△ABD的面积为6cm,求CD的长;(2)若△ABC≌△ACE,求CD的长.(可在备用图中画出具体图形)【解答】解:(1)如图1,作AM⊥BC于M,∵AB=AC,∴BM=CM,∵∠BAC=90,∴AM=BC=3cm,∵△ABD的面积为6cm,∴BD•AM=6,即BD•3=6,∴BD=4,∴CD=BC﹣BD=2cm或CD=BC+BD=6cm;(2)如图2,∵△ABC≌△ACE,∴CE=BC=6cm,∵CD=2CE,∴CD=12cm.第23页(共25页)第25页(共25页)。
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5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5B .√5C .±√5D .252. 在实数√−13、0、√3、225中,无理数是( )A .√−13B .0C .√3D .225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m 3+m 2=m 5B .m 6÷m 2=m 3C .(m 3)2=m 9D .m 3•m 2=m 5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 .同角的余角相等D .两个锐角的和等于直角5.如图,数轴上点N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10B .√6C .√3D .√26.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作射线OC .那么判定△MOC ≌△NOC 的依据是( )A .边角边B .边边边C .角边角D .角角边7.若a =1.6×109,b =4×103,则a ÷b 等于( ) A .4×105B .4×106C .6.4×106D .6.4×10128.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下列能使△ABD ≌△ACD 的条件是( )A .AB =ACB .∠BAC =90°C .BD =ACD .∠B =4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化简:√83═ . 10.分解因式:ab +a = .11.若(x +2)•(x +m )=x 2﹣3x ﹣10,则m = . 12.如图,在△ABD 和△CDB 中,AD =CB ,AB 、CD 相交于点O ,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D ≌△COB .你补充的条件是 .13.将图甲中阴影部分的小长方形变换到图乙位置,你能根据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得到的数学公式是 .14.计算:20152﹣2014×2016=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8分)15.计算:√4+√183+√9.16.计算:﹣2x •(3x 2+x ﹣4) 17.计算:(4x 2y +3xy 2﹣xy )÷xy .18.如图,∠3、∠4分别为△ABC 与△ABD 的外角.已知∠1=∠2,∠3=∠4.求证:AC =AD .19.先化简,再求值:x(x+3)﹣(x+1)2,其中x=√2+1.20.如图,△ABC和△DAE中,∠BAC=∠DAE,AB=AE,AC=AD,连接BD,CE,求证:△ABD≌△AEC.21.如图,在4×3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顶点上.请你在图①和图②中分别画出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以点B为一个顶点,另外两个顶点也在小正方形顶点上;(2)与△ABC全等,且不与△ABC重合.22.(9分)两位同学将一个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一位同学因看错了一次项系数而分解成2(x﹣1)(x﹣9),另一位同学因看错了常数项分解成2(x﹣2)(x﹣4).(1)求原来的二次三项式.(2)将(1)中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23.(10分)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C的边长分别为a、b,B、C、G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结BD、BF.(1)求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若a+b=8,ab=15,则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为.24.(12分)感知:如图①.AB=AD,AB⊥AD,BF⊥AF于点F,DG⊥AF于点G.求证:△ADG≌△BAF.拓展:如图②,点B、C在∠MAN的边AM、AN上,点E、F在∠MAN内部的射线AD 上,∠1、∠2分别是△ABE、△CAF的外角,已知AB=AC,∠1=∠2=∠BAC.应用:如图③,在△ABC中,AB=AC,AB>BC,点D在边BC上,CD=2BD,点E、F在线段AD上,∠1=∠2=∠BAC.若△ABC的面积为12,则△ABE与△CDF的面积之和为.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2015秋•渠县期末)5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5B .√5C .±√5D .25解:5的算术平方根是√5, 故选:B .2.(3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在实数√−13、0、√3、225中,无理数是( )A .√−13B .0C .√3D .225解:√−13、0、225是有理数,√3是无理数.故选:C .3.(3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m 3+m 2=m 5B .m 6÷m 2=m 3C .(m 3)2=m 9D .m 3•m 2=m 5解:A 、不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指数不能相加,故A 错误; B 、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B 错误; C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故C 错误; D 、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故D 正确; 故选:D .4.(3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 .同角的余角相等D .两个锐角的和等于直角 解:A .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真命题; C .同角的余角相等,是真命题;D .两个锐角的和不一定等于直角,故本选项错误;5.(3分)(2017秋•盐田区校级期中)如图,数轴上点N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10B .√6C .√3D .√2解:∵N 在2和3之间, ∴√4<N <√9, ∵√10>√9, ∴可排除A ; ∵√3<√4,√2<√4, ∴可排除C 、D . 故选:B .6.(3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作射线OC .那么判定△MOC ≌△NOC 的依据是( )A .边角边B .边边边C .角边角D .角角边解:在△MOC 与△NOC 中, {OM =ON CM =CN OC =OC, ∴△MOC ≌△NOC (SSS ). 故选:B .7.(3分)(2018秋•定安县期中)若a =1.6×109,b =4×103,则a ÷b 等于( ) A .4×105B .4×106C .6.4×106D .6.4×1012解:∵a =1.6×109,b =4×103,∴a ÷2b =(1.6×109)÷(4×103)=0.4×106=4×105.8.(3分)(2012•巴中)如图,已知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下列能使△ABD≌△ACD 的条件是()A.AB=AC B.∠BAC=90°C.BD=AC D.∠B=45°解:添加AB=AC,符合判定定理HL;添加BD=DC,符合判定定理SAS;添加∠B=∠C,符合判定定理AAS;添加∠BAD=∠CAD,符合判定定理ASA;选其中任何一个均可.故选:A.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2.9.(3分)(2016•连云港)化简:√8解:∵23=83=2.∴√8故填2.10.(3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分解因式:ab+a=a(b+1).解:原式=a(b+1),故答案为:a(b+1)11.(3分)(2012秋•德化县期中)若(x+2)•(x+m)=x2﹣3x﹣10,则m=﹣5.解:∵(x+2)•(x+m)=x2﹣3x﹣10,∴x2+(m+2)x+2m=x2﹣3x﹣10,∴m+2=﹣3,解得m=﹣5.故答案为:﹣5.12.(3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如图,在△ABD和△CDB中,AD=CB,AB、CD 相交于点O,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D≌△COB.你补充的条件是∠A=∠C.解:∠A =∠C ,理由是:∵在△AOD 和△COB 中 {∠AOD =∠COB ∠A =∠C AD =BC∴△AOD ≌△COB (AAS ), 故答案为:∠A =∠C .13.(3分)(2010•湖州)将图甲中阴影部分的小长方形变换到图乙位置,你能根据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得到的数学公式是 (a ﹣b )(a +b )=a 2﹣b 2 .解:如图;图甲:大矩形的面积可表示为: ①(a ﹣b )(a +b );②a (a ﹣b )+b (a ﹣b )=a 2﹣ab +ab ﹣b 2=a 2﹣b 2; 故(a ﹣b )(a +b )=a 2﹣b 2; 图乙: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 ①a (a ﹣b +b )=a 2;②a (a ﹣b )+b (a ﹣b )+b 2=(a +b )(a ﹣b )+b 2; 故a 2=b 2+(a +b )(a ﹣b ),即a 2﹣b 2=(a +b )(a ﹣b ).所以根据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可得出的公式是a 2﹣b 2=(a +b )(a ﹣b ).14.(3分)(2018春•涟源市期末)计算:20152﹣2014×2016=1.解:20152﹣2014×2016=20152﹣(2015﹣1)×(2015+1)=20152﹣(20152﹣1)=20152﹣20152+1=1.故答案是: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8分)15.(6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计算:√4+√1 83+√9.解:原式=2+12+3=512.16.(6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计算:﹣2x•(3x2+x﹣4)解:原式=﹣6x3﹣2x2+8x.17.(6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计算:(4x2y+3xy2﹣xy)÷xy.解:原式=4x+3y﹣1.18.(7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如图,∠3、∠4分别为△ABC与△ABD的外角.已知∠1=∠2,∠3=∠4.求证:AC=AD.证明:∵∠3+∠ABC=180°,∠4+∠ABD=180°,∠3=∠4,∴∠ABC=∠ABD,∵∠1=∠2,AB=AB,在△ABC与△ABD中,{∠1=∠2AB =AB ∠ABC =∠ABD , ∴△ABC ≌△ABD , ∴AC =AD .19.(7分)(2014•吉林)先化简,再求值:x (x +3)﹣(x +1)2,其中x =√2+1. 解:原式=x 2+3x ﹣x 2﹣2x ﹣1 =x ﹣1, 当x =√2+1时, 原式=√2+1﹣1=√2.20.(7分)(2014•吉林)如图,△ABC 和△DAE 中,∠BAC =∠DAE ,AB =AE ,AC =AD ,连接BD ,CE ,求证:△ABD ≌△AEC .证明:∵∠BAC =∠DAE ,∴∠BAC ﹣∠BAE =∠DAE ﹣∠BAE , 即∠BAD =∠CAE , 在△ABD 和△AEC 中, {AD =AC∠BAD =∠EAC AB =AE, ∴△ABD ≌△AEC (SAS ).21.(8分)(2009•瑞安市校级自主招生)如图,在4×3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顶点上.请你在图①和图②中分别画出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以点B 为一个顶点,另外两个顶点也在小正方形顶点上; (2)与△ABC 全等,且不与△ABC 重合.解:以下答案供参考:画对一个得(3分),画对两个得(6分).22.(9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两位同学将一个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一位同学因看错了一次项系数而分解成2(x﹣1)(x﹣9),另一位同学因看错了常数项分解成2(x ﹣2)(x﹣4).(1)求原来的二次三项式.(2)将(1)中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解:(1)∵2(x﹣1)(x﹣9)=2x2﹣20x+18,2(x﹣2)(x﹣4)=2x2﹣12x+16,∴原来的二次三项式为2x2﹣12x+18;(2)原式=2(x2﹣6x+9)=2(x﹣3)2.23.(10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C的边长分别为a、b,B、C、G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结BD、BF.(1)求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若a+b=8,ab=15,则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为192.解:(1)S阴影=S正方形ABCD+S正方形EFGC﹣S△ABD﹣S△BGF=a2+b2−12a2−12b(a+b)=a2+b2−12a2−12ab−12b2=12a2+12b2−12ab;(2)∵a +b =8,ab =15,∴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a +b )2﹣3ab ]=12×(64﹣45)=192, 故答案为:19224.(12分)(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感知:如图①.AB =AD ,AB ⊥AD ,BF ⊥AF 于点F ,DG ⊥AF 于点G .求证:△ADG ≌△BAF .拓展:如图②,点B 、C 在∠MAN 的边AM 、AN 上,点E 、F 在∠MAN 内部的射线AD 上,∠1、∠2分别是△ABE 、△CAF 的外角,已知AB =AC ,∠1=∠2=∠BAC .应用:如图③,在△ABC 中,AB =AC ,AB >BC ,点D 在边BC 上,CD =2BD ,点E 、F 在线段AD 上,∠1=∠2=∠BAC .若△ABC 的面积为12,则△ABE 与△CDF 的面积之和为 8 .解:感知:∵AB ⊥AD ,BF ⊥AF ,DG ⊥AF ,∴∠DGA =∠BF A =∠DAB =90°,∴∠DAG +∠F AB =90°,.∠B +∠F AB =90°,∴∠B =∠DAG ,在△ADG 和△BAF 中,{∠B =∠DAG ∠AFB =∠DGA AB =AD∴△ADG ≌△BAF .拓展:如图②,:∵∠1=∠2,∴∠BEA =∠AFC ,∵∠1=∠ABE +∠3,∠3+∠4=∠BAC ,∠1=∠BAC , ∴∠BAC =∠ABE +∠3,∴∠4=∠ABE ,在△ABE 和△CAF 中,{∠AEB =∠AFC ∠ABE =∠4AB =AC,∴△ABE ≌△CAF (AAS ).应用如图③,∵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CD =2BD , ∴△ABD 与△ADC 等高,底边比值为:1:2, ∴△ABD 与△ADC 面积比为:1:2,∵△ABC 的面积为12,∴△ABD 与△ADC 面积分别为:4,8;∵∠1=∠2,∴∠BEA =∠AFC ,∵∠1=∠ABE +∠3,∠3+∠4=∠BAC ,∠1=∠BAC , ∴∠BAC =∠ABE +∠3,∴∠4=∠ABE ,∴在△ABE 和△CAF 中,{∠AEB =∠AFC ∠ABE =∠4AB =AC,∴△ABE ≌△CAF (AAS ),∴△ABE 与△CAF 面积相等,∴△ABE 与△CDF 的面积之和为△ADC 的面积, ∴△ABE 与△CDF 的面积之和为8,故答案为:8.。
新人教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90 60
D.
x-6 x
7. 如图,已知△ ABC,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 ABC 全等的是(
)
0
甲c
58
72
C
b
A
a
A. 只有乙
B. 乙和丙
8.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乙 50
c C. 只有丙
72
丙 50
a
D. 甲和乙
A. b
1
a 2b a 2
C. -a b a b
c
c
B
.1
C.9a 2x2
D.9a4 x4
5. 如图,用三角尺可按下面方法画角平分线:在已知的∠
AOB
的两边上分别取点 M 、 N,使 OM = ON,再分别过点 M 、 N 作
OA、 OB 的垂线,交点为 P,画射线 OP .可证得△ POM ≌△ PON,OP 平分∠ AOB .以上依画法证明 △ POM ≌△ PON 根据 的是( )
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 ( 1,2), B( 5, 5),C( 5, 2),存在点 E,
使 △ACE 和 △ACB 全等,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 E 点的坐标
.
三. 用心做一做( 19、20 题每题 3 分, 21、22、23 题每题 4 分,共 26 分)
19. 因式分解 : 4a2 -32a + 64
C. 8
D. 12
D
C
10.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右图
, B = C = 90 ,
E 是 BC 的中点 , DE 平分 ADC, CED = 35 , 则 EAB 的度数
E
是(
)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2)含答案解析A卷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3 B.=±12 C.=﹣7 D.=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 cm B.12 cm C.15 cm或12 cm D.15 cm4.如图,∠ACD=90°,∠D=15°,B点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若AC=4,则BD=()A.4 B.6 C.8 D.105.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BAE=10°,则∠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6.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B=∠C B.AD⊥BC C.AD平分∠BAC D.AB=2BD7.如图,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DE过I点且DE∥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I平分∠BAC B.I到三边的距离相等C.AI=ID D.DE=BD+CE8.△ABC是等边三角形,M是AC上一点,N是BC上的一点,且AM=BN,∠MBC=25°,AN与BM交于点O,则∠MON的度数为()A.110°B.105°C.90°D.85°9.如图,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一只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B.C.1 D.2+10.若x、y为实数,,则4y﹣3x是.二、填空题11.16的平方根是,=.1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3.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4.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2a﹣1和﹣a+2,则a=,这个正数是.15.若|x﹣1|+(y﹣2)2+=0,则x+y+z=.16.如图,在Rt△ABC中,BE平分∠ABC,ED⊥AB于D,AC=3cm,则AE+DE=cm.17.若△ABC中,∠A:∠B:∠C=1:2:3,且最长边为10cm,则最短边长为cm.18.若,且ab<0,则a+b=.19.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cm,面积为12cm2,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cm.20.若,则b c+a的值为.三、解答与证明21.解方程:(1)x2﹣25=0(2)(x﹣1)2=16.2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AC的中点,延长BC到E,使CE=CD,过点D 作DF⊥BE,垂足为F.试说明:BF=EF.23.如图,A、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AE=∠CAE,∠BDE=∠CDE,(1)求证:AB=AC;(2)求证:AE⊥BC.24.已知,如图:A、E、F、B在一条直线上,AE=BF,∠C=∠B,CF∥DE,求证:AC∥BD.2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a=5x﹣1,b=6﹣x,c=4,求x的值.26.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 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那么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27.如图,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其中∠C=90°,斜边AB=4,将纸片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BC边的中点D处,折痕为EF,求出AE的长度.28.小王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操作一: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1)如果AC=6cm,BC=8cm,可求得△ACD的周长为;(2)如果∠CAD:∠BAD=4:7,可求得∠B的度数为;操作二:如图2,小王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9cm,BC=12cm,请求出CD的长.29.如图①,长方形ABCD中,AB=6cm,BC=4cm,E为CD的中点.点P从A点出发,沿A﹣B﹣C的方向在长方形边上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运动到C点停止.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图②③为备用图)(1)当P在AB上,t为何值时,△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2)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直角三角形?(3)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等腰三角形?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XX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3 B.=±12 C.=﹣7 D.=2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定义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A、,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B、=12,故此选项错误;C、=7,故此选项错误;D、(﹣)2=2,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不正确、D正确;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B、C 不正确;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A不正确;∵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不一定全等,∴B不正确;∵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C不正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 cm B.12 cm C.15 cm或12 cm D.15 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6cm和3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当腰为3cm时,3+3=6,不能构成三角形,因此这种情况不成立.当腰为6cm时,6﹣3<6<6+3,能构成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4.如图,∠ACD=90°,∠D=15°,B点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若AC=4,则BD=()A.4 B.6 C.8 D.1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B=BD,∠D=∠DAB,由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得到∠ABC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B点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D=15°,∴AB=BD,∠D=∠DAB=15°,∴∠ABC=∠D+∠DAB=30°,∴AB=2AC,∵AC=4,∴AB=8,∵AB=BD,∴BD=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熟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BAE=10°,则∠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计算.通过已知条件由∠B=90°,∠BAE=10°⇒∠AEB,∠AEB=∠EAC+∠C=2∠C.【解答】解:∵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CE∴∠EAC=∠C,又∵∠B=90°,∠BAE=10°,∴∠AEB=80°,又∵∠AEB=∠EAC+∠C=2∠C,∴∠C=4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6.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B=∠C B.AD⊥BC C.AD平分∠BAC D.AB=2BD【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此题需对每一个选项进行验证从而求解.【解答】解:∵△ABC中,AB=AC,D是BC中点∴∠B=∠C,(故A正确)AD⊥BC,(故B正确)∠BAD=∠CAD(故C正确)无法得到AB=2BD,(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关键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7.如图,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DE过I点且DE∥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I平分∠BAC B.I到三边的距离相等C.AI=ID D.DE=BD+CE【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三角形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AI平分∠BAC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I为△ABC角平分线的交点,I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AI与DI的大小无法判断,故本选项正确;D、∵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DBI=∠CBI,∠ECI=∠BCI,∵DE∥BC,∴∠DIB=∠CBI,∠EIC=∠BCI,∴∠DBI=∠DIB,∠ECI=∠EIC,∴BD=DI,CE=EI,∴DE=DI+EI=BD+CE,即DE=BD+CE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解题的关键.8.△ABC是等边三角形,M是AC上一点,N是BC上的一点,且AM=BN,∠MBC=25°,AN与BM交于点O,则∠MON的度数为()A.110°B.105°C.90°D.85°【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60°,又因为AM=BN,AB=AB,所以△AMB ≌△BNA,从而得到∠NAB=∠MBA=60°﹣∠MBC=35°,则∠MON=∠AOB=180°﹣2×35°=110°.【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60°∵AM=BN,AB=AB∴△AMB≌△BNA∴∠NAB=∠MBA=60°﹣∠MBC=35°∴∠AOB=180°﹣2×35°=110°∵∠MON=∠AOB∴∠MON=110°故选A.【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全等三角形求解.9.如图,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一只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B.C.1 D.2+【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根据已知得出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如图BM的长度,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如图BM的长度,∵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A1B=2+2=4,A1M=1,∴BM==.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利用图形得出最短路径为BM是解题关键.10.若x、y为实数,,则4y﹣3x是6.【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2﹣4≥0且4﹣x2≥0,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2≠0,再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2﹣4≥0且4﹣x2≥0,x﹣2≠0,解得:x=﹣2,则y=0,4y﹣3x=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二、填空题11.16的平方根是±4,= 1.2.【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分析】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1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为50°或8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已知没有给出50°的角是顶角和是底角,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分为两种情况:当50°是顶角时,顶角为50°当50°是底角时,其顶角是180°﹣50°×2=80°故填50°或8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3.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90.【考点】勾股定理.【分析】连续自然数,两数的差是1,较大的是斜边,根据勾股定理就可解得.【解答】解:设另一直角边为a,斜边为a+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1)2﹣a2=92.解之得a=40.则a+1=41,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9+40+41=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勾股定理,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利用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来寻求未知系数的等量关系.14.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2a﹣1和﹣a+2,则a=﹣1,这个正数是9.【考点】平方根.【分析】由于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即可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依题意得,2a﹣1+(﹣a+2)=0,解得:a=﹣1.则这个数是(2a﹣1)2=(﹣3)2=9.故答案为:﹣1,9【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15.若|x﹣1|+(y﹣2)2+=0,则x+y+z=6.【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z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x﹣1|+(y﹣2)2+=0,∴x﹣1=0,y﹣2=0,z﹣3=0,∴x=1,y=2,z=3.∴x+y+z=1+2+3=6.【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6.如图,在Rt△ABC中,BE平分∠ABC,ED⊥AB于D,AC=3cm,则AE+DE=3cm.【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要求AE+DE,现知道AC=3cm,即AE+CE=3cm,只要CE=DE则问题可以解决,而应用其它条件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正好可求出CE=DE.【解答】解:∵∠ACB=90°,∴EC⊥CB,又BE平分∠ABC,DE⊥AB,∴CE=DE,∴AE+DE=AE+CE=AC=3cm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做题时要认真观察各已知条件在图形上的位置,根据位置结合相应的知识进行思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17.若△ABC中,∠A:∠B:∠C=1:2:3,且最长边为10cm,则最短边长为5cm.【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比例设∠A、∠B、∠C分别为k、2k、3k,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求出各角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A:∠B:∠C=1:2:3,∴设∠A、∠B、∠C分别为k、2k、3k,k+2k+3k=180°,解得k=30°,∴∠A=30°,∠B=60°,∠C=90°,∵最长边为10cm,∴最短边长=×10=5cm.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主要利用了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根据比例求出各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8.若,且ab<0,则a+b=﹣1.【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而得出a,b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5,=2,∴a=±5,b=4,∵ab<0,∴a=﹣5,b=4,∴a+b=﹣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19.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cm,面积为12cm2,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5cm.【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先根据面积求出三角形另一边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即可.【解答】解:∵该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cm,面积为12cm2,∴另一边长为4cm,∴对角线长==5cm.【点评】此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的应用.20.若,则b c+a的值为﹣3.【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则a﹣5≥0,5﹣a≥0,求得a的值,再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b,c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a﹣5≥0,5﹣a≥0,∴a=5,∴+|2c﹣6|=0,∴b+2=0,2c﹣6=0,解得b=﹣2,c=3,∴b c+a=(﹣2)3+5=﹣8+5=﹣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非负数的性质,同时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三、解答与证明21.解方程:(1)x2﹣25=0(2)(x﹣1)2=16.【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分析】(1)先移项,然后开平方即可;(2)将(x﹣1)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开平方求出(x﹣1),继而再求x的值.【解答】解:(1)x2﹣25=0,x2=25,x1=﹣5,x2=﹣﹣5;(2)(x﹣1)2=16,x﹣1=±4,x1=﹣3,x2=5.【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有:x2=a(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 (a,c同号且a≠0).2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AC的中点,延长BC到E,使CE=CD,过点D 作DF⊥BE,垂足为F.试说明:BF=EF.【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分析】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C=∠ACB=60°,点D是AC的中点,则∠DBC=30°,再由题中条件求出∠E=30°,易得△DBE为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点D是AC的中点,∴∠DBC=∠ABC=30°,∵CE=CD,∴∠CDE=∠E,∵∠ACB=∠CDE+∠E,∴∠E=30°,∴∠DBE=∠E,∴△DBE为等腰三角形,∵DF⊥BE,∴BF=EF.【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如图,A、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AE=∠CAE,∠BDE=∠CDE,(1)求证:AB=AC;(2)求证:AE⊥B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题中条件两角夹一边判定△ADC≌△ADB,得出AB=AC,进而亦可得出第二问的结论.【解答】证明:(1)∵∠BDE=∠CDE,∠BAE=∠CAE,∴∠ADB=∠ADC,又AD=AD,∴△ADC≌△ADB,∴AB=AC,(2)在△ABC中,AB=AC,∠BAE=∠CAE,∴AE⊥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问题,能够熟练掌握.24.已知,如图:A、E、F、B在一条直线上,AE=BF,∠C=∠B,CF∥DE,求证:AC∥B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求出AF=BE,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CFE=∠BED,根据AAS推出△ACF≌△BDE 即可.【解答】证明:∵CF∥DE,∴∠CFE=∠BED,∵AE=BF,∴AF=BE,∵∠C=∠B,在△ACF和△BDE中,∴△ACF≌△BDE(AAS),∴∠A=∠B,∴AC∥B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推出△ACF≌△BDE,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a=5x﹣1,b=6﹣x,c=4,求x的值.【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分三种情况求解后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解答】解:若a=b,则5x﹣1=6﹣x,得x=,三边长分别为,,5,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若a=c,则5x﹣1=4,得x=1,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5,4,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若b=c,则6﹣x=4,得x=2,三角形的三边长为9,4,4,不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x值为或1;【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26.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 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那么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的值是13m,也就是两树树梢之间的距离是13m,两再利用时间关系式求解.【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AC=AD﹣BE=13﹣8=5m,BC=12m.根据勾股定理,得AB==13m.则小鸟所用的时间是13÷2=6.5(s).答:这只小鸟至少6.5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同时注意:时间=路程÷速度.27.如图,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其中∠C=90°,斜边AB=4,将纸片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BC边的中点D处,折痕为EF,求出AE的长度.【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的长,进而得出BH,DH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E的长.【解答】解:作DH⊥AB于H,可得等腰Rt△DBH,由AB=4,可知BC=sin45°×AB=×4=2,于是BD=,BH=DH=×=1,设AE=DE=x,则EH=4﹣1﹣AE=3﹣x,在Rt△DEH中,(3﹣x)2+12=x2,解得:x=,故AE的长度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BH=DH的长是解题关键.28.小王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操作一: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1)如果AC=6cm,BC=8cm,可求得△ACD的周长为14cm;(2)如果∠CAD:∠BAD=4:7,可求得∠B的度数为35°;操作二:如图2,小王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9cm,BC=12cm,请求出CD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操作一利用对称找准相等的量:BD=AD,∠BAD=∠B,然后分别利用周长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得答案;操作二利用折叠找着AC=AE,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设CD=x,表示出BD,AE,在Rt△BDE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解答】解:操作一:(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BD,∵△ACD的周长=AC+CD+AD,∴△ACD的周长=AC+CD+BD=AC+BC=8+6=14(cm);故填:14cm;(2)设∠CAD=4x,∠BAD=7x由题意得方程:7x+7x+4x=90,解之得x=5,所以∠B=35°;故填:35°;操作二:∵AC=9cm,BC=12cm,∴AB===15(cm),根据折叠性质可得AC=AE=9cm,∴BE=AB﹣AE=6cm,设CD=x,则BD=12﹣x,DE=x,在Rt△BDE中,由题意可得方程x2+62=(12﹣x)2,解之得x=4.5,∴CD=4.5cm.【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图形的翻折问题;解决翻折问题时一般要找着相等的量,然后结合有关的知识列出方程进行解答.29.如图①,长方形ABCD中,AB=6cm,BC=4cm,E为CD的中点.点P从A点出发,沿A﹣B﹣C的方向在长方形边上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运动到C点停止.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图②③为备用图)(1)当P在AB上,t为何值时,△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2)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直角三角形?(3)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等腰三角形?【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设t秒后,△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根据题意得:△APE的面积= APAD=t×4=,从而求得t值;(2)当P运动到AB中点时AEP为直角三角形,此时角APE为直角,t=3;还有一种情况,当P运动到BC上时,角AEP为直角时利用相似三角形求得AP的长即可求得t值;(3))第一种情况,当P在AE垂直平分线上时,AP=EP;第二种情况,P运动到点B上时APE为等腰三角形,此时AE=EP,t=6;第三种情况,P在AB上,AP=PE;【解答】解:(1)设t秒后,△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根据题意得:AP=t,∴△APE的面积=APAD=t×4=,解得:t=4,∴4秒后,△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2)显然当t=3时,PE⊥AB,∴△APE是直角三角形,当P在BC上时,△ADE∽△ECP,此时,解得:CP=,∴PB=BC﹣PC=4﹣=,∴t=6+=;(3)①当P在AE垂直平分线上时,AP=EP,过P作PQ⊥AE于Q,∵AD=4,DE=3,∴AE=5,∴AQ=2.5,由△AQP∽△EDA,得:,即:,解得:AP=,∴t=;.②当EA=EB时,AP=6,∴t=6,③当AE=AP时,∴t=5.∴当t=、5、6时,△APE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知识和动点问题,动点问题更是中考中的热点考题,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化动为静,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度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某某省某某乐平市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1,1,C.6,8,11 D.5,12,232.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a﹣6)2+=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A.底与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3.如果点A(﹣3,a)是点B(3,﹣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则a的值是()A.﹣4 B.4 C.4或﹣4 D.无法确定4.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一定为()A.(3,2)B.(2,3)C.(﹣3,﹣2)D.以上都不对5.结合正比例函数y=4x的图象回答:当x>1时,y的取值X围是()A.y=1 B.1≤y<4 C.y=4 D.y>46.如图,在Rt△PQR中,∠PRQ=90°,RP=RQ,边RP在数轴上.点Q表示的数为1,点R表示的数为3,以Q为圆心,QP为半径画弧交数轴负半轴于点P1,则P1表示的是()A.﹣2 B.﹣2C.1﹣2D.2﹣1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在﹣,,,﹣,3.14,0,﹣1,,||中,其中:整数有;无理数有;有理数有.8.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过坐标原点,则b的值为.9.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0.如图,Rt△AOB的斜边长为5,一直角边OB长为4,则点A的坐标是,点B的坐标是.11.的平方根是.12.将一根26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9cm,高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cm,则h的最小值是cm.13.若x3=256,则x=;若x3=﹣216,则x=.14.已知点A(a,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20,则a的值是.三、(本大题共4小題,每小题6分,共24分)15.(+)(﹣)﹣.16.如图是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体木箱,点Q在上底面的棱上,AQ=2,一只蚂蚁从P点出发沿木箱表面爬行到点Q,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17.某校办工厂现在的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今后毎年增产2万元.(1)写出年产值y(万元)与年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其图象;(2)求6年后的产值.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2,﹣1),B(4,﹣1),C(3,2),D(0,2),并计算四边形ABCD的面积.四、(本大題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9.(1)在6×6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画出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2)在数轴上找到表示﹣的点.20.已知,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如AB=8,BC=10.求EC的长.21.(1)观察探索:===2,即=2;===3,即=3(2)大胆猜想:等于多少?(3)灵活运用:再举一个例子并通过计算验证:猜想并写出一般表达式.22.某次火灾事故中,消防员架起一架AB=25米长的云梯.如图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B离墙7米.(1)求这个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消防员接到命令,要求梯子的顶端下降9米至A′(云梯长度不变),那么云梯的底部B′在水平方向应滑动多少米?五、(本大题共10分)23.“十一”黄金周期间,朱老师织织朋友去某影视城旅游.现有两家旅行社.报价都为520元.且提供服务完全相同.但针对组团游的游客,甲旅行社表示,每人都按八折收费;乙旅行社表示,若人数不超过18人,每人都按八折收费.若超过18人,則超出部分按七五折收费,假设组团参加甲乙两家旅行社旅游的人数均为x人.(1)请分别写出甲,乙两家旅行社收取组团游的总费用y(元)与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朱老师和朋友一共有30人去旅游.那你计算下,在甲、乙两家旅行社中,朱老师应选择哪家?六、(本大题12分)24.观察如图,A点为正比例函数y=x与一次函数y=﹣x+7的图象的交点(1)求点A的坐标;(2)设x轴上一点P(a,b),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线位于点A的右侧)分别交y=x和y=﹣x+7的图象于点B,C,连接OC,若BC=OA,求△OBC的面枳.某某省某某乐平市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1,1,C.6,8,11 D.5,12,23【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a2+b2=c2,将各个选项逐一代数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42+5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错误;B、∵12+1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正确;C、∵62+82≠11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错误;D、∵52+122≠2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错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个逆定理.2.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a﹣6)2+=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A.底与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首先根据绝对值,平方数与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b,c的值,在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其形状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6)2≥0,≥0,|c﹣10|≥0,又∵(a﹣b)2+=0,∴a﹣6=0,b﹣8=0,c﹣10=0,解得:a=6,b=8,c=10,∵62+82=36+64=100=102,∴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此类题目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是考试的重点.3.如果点A(﹣3,a)是点B(3,﹣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则a的值是()A.﹣4 B.4 C.4或﹣4 D.无法确定【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是P′(﹣x,﹣y),求出即可.【解答】解:∵点A(﹣3,a)是点B(3,﹣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4.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一定为()A.(3,2)B.(2,3)C.(﹣3,﹣2)D.以上都不对【考点】点的坐标.【分析】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则这一点的纵坐标是3或﹣3;到y轴的距离为2,那么它的横坐标是2或﹣2,从而可确定点P的坐标.【解答】解:∵点P到x轴的距离为3,∴点的纵坐标是3或﹣3;∵点P到y轴的距离为2,∴点的横坐标是2或﹣2.∴点P的坐标可能为:(2,3)或(2,﹣3)或(﹣2,3)或(﹣2,﹣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到y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x轴的距离.5.结合正比例函数y=4x的图象回答:当x>1时,y的取值X围是()A.y=1 B.1≤y<4 C.y=4 D.y>4【考点】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首先画出正比例函数y=4x的图象,经过原点和(1,4)点,然后再根据图象可直接得到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当x>1时,y>4,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y=kx(k≠0)图象经过(0,0)和(1,k).6.如图,在Rt△PQR中,∠PRQ=90°,RP=RQ,边RP在数轴上.点Q表示的数为1,点R表示的数为3,以Q为圆心,QP为半径画弧交数轴负半轴于点P1,则P1表示的是()A.﹣2 B.﹣2C.1﹣2D.2﹣1【考点】实数与数轴;勾股定理.【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QP的长,进而可得QP1的长度,再由点Q表示的数为1可得答案.【解答】解:QP===2,∵Q表示1,∴P1表示的是1﹣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以及勾股定理,关键是正确计算出PQ的长.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在﹣,,,﹣,3.14,0,﹣1,,||中,其中:整数有0,|﹣1| ;无理数有,,﹣1,;有理数有﹣,﹣,3.14,0,|| .【考点】实数.【分析】由于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所以根据以上实数的分类解答即可.【解答】解:整数:0,||;无理数:,,﹣1,;有理数:﹣,﹣,3.14,0,||.故答案为:0,||;,,﹣1,;﹣,﹣,3.14,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分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以下概念: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8.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过坐标原点,则b的值为0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专题】计算题;待定系数法.【分析】可根据一次函数的特点求出b的值.【解答】解:解答本题有两种方法:(1)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过坐标原点,则函数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3x;(2)把(0,0)代入y=3x+b,得b=0;解析式为y=3x.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要熟悉一次函数的性质,且明确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9.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1 .【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于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所以结果必须为正数,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只能是0和1.由此即可求解.【解答】解: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需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且区分清楚,才不容易出错.要熟悉特殊数字0,1,﹣1的特殊性质.10.如图,Rt△AOB的斜边长为5,一直角边OB长为4,则点A的坐标是(0,3),点B的坐标是(4,0).【考点】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先根据OB=4求出B点坐标,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的长,进而可得出A点坐标.【解答】解:∵点B在x轴正半轴上,OB=4,∴B(4,0).∵AB=5,∴OA===3,∴A(0,3).故答案为:(0,3),(4,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的平方根是±2.【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2.将一根26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9cm,高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cm,则h的最小值是11 c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筷子如图中所放的方式时,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最小,在杯中的筷子与圆柱形水杯的底面直径和高构成了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求出筷子在水杯中的最大长度,筷子总长度减去杯子里面的长度即露在外面的最小长度.【解答】解:设杯子底面直径为a,高为b,筷子在杯中的最大长度为c,根据勾股定理,得:c2=a2+b2,∴c===15(cm),∴h的最小值=26﹣15=11(cm).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由勾股定理求出c是解题的关键.13.若x3=256,则x= 4;若x3=﹣216,则x= ﹣6 .【考点】立方根.【专题】计算题;实数.【分析】两方程利用立方根定义开立方即可求出x的值.【解答】解:若x3=256,则x=4;若x3=﹣216,则x=﹣6.故答案为:4;﹣6.【点评】此题考查了立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4.已知点A(a,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20,则a的值是±8.【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5•|a|=20,然后解绝对值方程即可得到a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5•|a|=20,解得a=8或a=﹣8.即a的值为±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特征计算相应线段的长和判断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三、(本大题共4小題,每小题6分,共24分)15.(+)(﹣)﹣.【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先把二次根式化简,再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解答】解:原式=7﹣3﹣4=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比较简单,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平方差公式的运用,需同学们熟练掌握.16.如图是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体木箱,点Q在上底面的棱上,AQ=2,一只蚂蚁从P点出发沿木箱表面爬行到点Q,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画出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PB=AB=6,AQ=2,∴BQ=6+2=8,∴PQ===10.答: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此类问题应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17.某校办工厂现在的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今后毎年增产2万元.(1)写出年产值y(万元)与年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其图象;(2)求6年后的产值.【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专题】函数及其图像;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等量关系:年产值=现产值+增产部分,列出函数关系式,根据关系式画出图象;(2)求6年后的年产值,就是当年数x=6时,代入函数式y=2x+15求出y的值即为年产值.【解答】解:(1)根据题意,现在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今后每年增加2万元,则x年后增加2x 万元,∴年产值y与年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2x+15(x≥0);函数图象如下:(2)将x=6代入解析式得:y=2x+15=2×6+15=27(x≥0).答:6年后的产值为27万元.【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题意能力,能够根据题意中的等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求出函数式根据函数式画图象以及代入x求y的值.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2,﹣1),B(4,﹣1),C(3,2),D(0,2),并计算四边形ABCD的面积.【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描点得到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如图,四边形ABCD的面积=×(3+6)×3=.【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进行相应线段的长和判断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画出几何图形得到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四、(本大題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9.(1)在6×6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画出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2)在数轴上找到表示﹣的点.【考点】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专题】作图题.【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果;(2)根据勾股定理可以知道,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一直角边为1时,另一直角边为,在数轴上画出即可,﹣在原点的左边.【解答】解:(1)∵面积为10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如图1所示:(2)如图2所示:以原点O为圆心,所画直角边的斜边O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负半轴于一点C,点C即为表示﹣的点.【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方形的性质、实数与数轴;注意: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0.已知,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如AB=8,BC=10.求EC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F的长,借助翻转变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DC=AB=8;∠B=∠C=90°;由题意得:AF=AD=10,EF=DE=λ,EC=8﹣λ;由勾股定理得:BF2=102﹣82,∴BF=6,CF=10﹣6=4;在△EFC中,由勾股定理得:λ2=42+(8﹣λ)2,解得:λ=5,EC=8﹣5=3.【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21.(1)观察探索:===2,即=2;===3,即=3(2)大胆猜想:等于多少?(3)灵活运用:再举一个例子并通过计算验证:猜想并写出一般表达式.【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规律型.【分析】(1)观察已知等式,做出探索;(2)根据已知等式做出猜想即可;(3)举一个例子,验证,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即可.【解答】解:(1)观察探索:===2,即=2;===3,即=3;(2)根据题意猜想得:=5;(3)===6,得到一般性规律为=n(n为正整数).【点评】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22.某次火灾事故中,消防员架起一架AB=25米长的云梯.如图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B离墙7米.(1)求这个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消防员接到命令,要求梯子的顶端下降9米至A′(云梯长度不变),那么云梯的底部B′在水平方向应滑动多少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出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2)由(1)可以得出梯子的初始高度,下滑9米后,可得出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再次使用勾股定理,已知梯子的底端距离墙的距离为7米,可以得出,梯子底端水平方向上滑行的距离.【解答】解:(1)根据勾股定理:所以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为:AO===24(米);答:这个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有24m;(2)梯子下滑了9米即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为OA′=24﹣9=15(米),根据勾股定理:OB′==20(米),所以当梯子的顶端下滑9米时,梯子的底端水平后移了20﹣7=13(米),答:当梯子的顶端下滑9米时,梯子的底端水平后移了13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五、(本大题共10分)23.“十一”黄金周期间,朱老师织织朋友去某影视城旅游.现有两家旅行社.报价都为520元.且提供服务完全相同.但针对组团游的游客,甲旅行社表示,每人都按八折收费;乙旅行社表示,若人数不超过18人,每人都按八折收费.若超过18人,則超出部分按七五折收费,假设组团参加甲乙两家旅行社旅游的人数均为x人.(1)请分别写出甲,乙两家旅行社收取组团游的总费用y(元)与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朱老师和朋友一共有30人去旅游.那你计算下,在甲、乙两家旅行社中,朱老师应选择哪家?【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函数思想;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甲旅行社收取的总费用=原价×折扣×人数,人数超过18人时,乙旅行社收取的总费用=前18人总费用+超出人数的费用,可列出函数关系式;(2)当x=30时,分别计算两旅行社费用,比较可知.【解答】解:(1)根据题意,甲旅行社收取的总费用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520×0.8x=416x;当0≤x≤18时,乙旅行社收取的总费用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520×0.8x=416x;当x>18时,乙旅行社收取的总费用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520×0.8×18+520×0.75×(x﹣18)=390x+468;故乙旅行社收取的总费用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当x=30时,甲旅行社收取的总费用y=416×30=12480(元),乙旅行社收取的总费用y=390×30+468=12168(元),∵12168<12480,∴朱老师应选择乙旅行社.【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乙旅行社收费与人数之间的关系要分类讨论,属中档题.六、(本大题12分)24.观察如图,A点为正比例函数y=x与一次函数y=﹣x+7的图象的交点(1)求点A的坐标;(2)设x轴上一点P(a,b),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线位于点A的右侧)分别交y=x和y=﹣x+7的图象于点B,C,连接OC,若BC=OA,求△OBC的面枳.【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1)联立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x、y的值即可得出A点坐标;(2)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在Rt△OA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的长,故可得出BC的长,根据P(a,0)可用a表示出B、C的坐标,故可得出a的值,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题意得,解得.则A(4,3);(2)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在Rt△OAD中,由勾股定理得,OA===5.∴BC=OA=×5=14.∵P(a,0),∴B(a,a),C(a,﹣a+7),∴BC=a﹣(﹣a+7)=a﹣7,∴a﹣7=14,解得a=12,∴S△OBC=BC•OP=×14×12=84.wor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 / 21。
2015—2016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盐城市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能断定△ABC 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 A .∠A =30º、∠B =60º B .∠A =50º、∠B =80º C .AB =AC =2,BC =4 D .AB =3、BC =7,周长为13 3.在△ABC 中,AB=8,AC=6,则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 )。
A .6<AD <8 B .2<AD <14 C .1<AD <7 D .无法确定 4.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10cm ,腰长为13cm ,则腰上的高为( ) A .12cm B .6013cm C .12013cm D .1013cm 5.在△ABC 中,若AB=15,AC=13,高AD=12,则△ABC 的周长是 ( )A. 42B. 32C. 42或32D. 37或336.如图,在△ABC 中,∠ACB =90°,∠ABC =60°,BD 平分∠ABC ,P 点是BD 的中点,若AD =6,则CP 的长为( ) A .3 B .3.5 C .4 D .4.57.如图,南北向的公路上有一点A ,东西向的公路上有一点B ,若要在南北向的公路上.......确定点P ,使得△P AB 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 最多能确定( )个.A .2B .3C .4D .58.如图,在△ABC 中AB=AC ,∠BAC=90o.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中点,PE 、PF 分别交AB 、AC于点E 、F .当∠EPF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E 点和F 点可以与A 、B 、C 重合)以下结论:①AE=CF ;②△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 四边形AEPF =12S △ABC ;④EF 最长等于2AP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如图,以Rt △ABC 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若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cm ,以AC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AB 长为 .2.25的平方根为 ;64的立方根为______;9的算术平方根是 .3.如图,在Rt △ABC 中,∠A=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AD=3,DC=5,则AB=4.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cm 和4cm ,高为5cm .若一只蚂蚁从P 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 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_____________. 5、若2)(11y x x x +=-+-,则x -y = .6、已知()22x -+,求y x =7、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5-2016学年北京四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2.把a2﹣4a多项式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a(a﹣4)B.(a+2)(a﹣2)C.a(a+2)(a﹣2)D.(a﹣2)2﹣43.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 C.x≤1 D.x≥14.点A(2,3)关于y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3,﹣2)B.(﹣2,3)C.(﹣2,﹣3)D.(2,﹣3)5.在△ABC和△A′B′C′中,已知∠A=∠A′,AB=A′B′,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不能使△ABC≌△A′B′C′一定成立的是( )A.AC=A′C′B.BC=B′C′C.∠B=∠B′ D.∠C=∠C′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C.=D.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 B.15 C.12或15 D.188.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 )A.18°B.24°C.30°D.36°9.如图,∠3=30°,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击打白球时,必须保证∠1的度数为( )A.30°B.45°C.60°D.75°10.如图,∠BAC=130°,若MP和Q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等于( )A.50°B.75°C.80°D.105°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1.已知某种植物花粉的直径为35000纳米,即0.000035米,把0.00003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12.因式分解:3x2﹣6x+3=__________.13.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14.如图,在Rt△ABC中,∠C=90°,∠B=30°,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DE=1cm,则BC=__________cm.15.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__________度.16.如图,△ABC中,BO、CO分别平分∠ABC、∠ACB,OM∥AB,ON∥AC,BC=10cm,则△OMN的周长=__________.17.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__.18.如图△ABC中,AD平分∠BAC,AB=4,AC=2,且△ABD的面积为3,则△ACD的面积为__________.19.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一条对称轴,点P是直线MN上的一个动点,当PC+PD 最小时,∠PCD=__________°.20.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4,BC=,点E是折线段A﹣D﹣C上的一个动点(点E与点A不重合),点P是点A关于B E的对称点,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使△PCB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E的位置共有__________个.三、解答题21.分解因式.(1)x2(m﹣2)+9y2(2﹣m)(2)(x2+1)2﹣4x2.22.计算:(1).(2).23.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1.24.解方程:.25.已知:如图,AD=AE,AB=AC,∠DAE=∠BAC.求证:BD=CE.26.甲、乙两名学生练习计算机打字,甲打一篇1000字的文章与乙打一篇900字的文章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甲每分钟比乙每分钟多打5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字?27.小明在做课本“目标与评定”中的一道题:如图1,直线a,b所成的角跑到画板外面去了,你有什么办法量出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度数?小明的做法是:如图2,画PC∥a,量出直线b与PC的夹角度数,即直线a,b所成角的度数.(1)请写出这种做法的理由;(2)小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如下操作和探究(如图3):①以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b,PC于点A,D;②连结AD并延长交直线a于点B,请写出图3中所有与∠PAB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3)请在图3画板内作出“直线a,b所成的跑到画板外面去的角”的平分线(画板内的部分),只要求作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28.(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l经过点A,BD⊥直线l,CE⊥直线l,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l 上,且∠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直线l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求证:DF=EF.附加题(满分20分,计入总分)29.已知:a﹣b=2,2a2+a﹣4=0,则=__________.30.已知:,则(b﹣c)x+(c﹣a)y+(a﹣b)z的值为__________.31.等腰Rt△ABC中,∠BAC=90°,点A、点B分别是x轴、y轴两个动点,直角边AC 交x轴于点D,斜边BC交y轴于点E;(1)如图(1),若A(0,1),B(2,0),求C点的坐标;(2)如图(2),当等腰Rt△ABC运动到使点D恰为AC中点时,连接DE,求证:∠ADB=∠CDE (3)如图(3),在等腰Rt△ABC不断运动的过程中,若满足BD始终是∠ABC的平分线,试探究:线段OA、OD、BD三者之间是否存在某一固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北京四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把a2﹣4a多项式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a(a﹣4)B.(a+2)(a﹣2)C.a(a+2)(a﹣2)D.(a﹣2)2﹣4【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a即可.【解答】解:a2﹣4a=a(a﹣4),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关键是掌握找公因式的方法:当各项系数都是整数时,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的相同的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取相同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取最低的.3.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 C.x≤1 D.x≥1【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0,解得:x≠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理解条件是解题的关键.4.点A(2,3)关于y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3,﹣2)B.(﹣2,3)C.(﹣2,﹣3)D.(2,﹣3)【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由此可求出.【解答】解:点A(2,3)关于y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点的坐标关系,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的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5.在△ABC和△A′B′C′中,已知∠A=∠A′,AB=A′B′,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不能使△ABC≌△A′B′C′一定成立的是( )A.AC=A′C′B.BC=B′C′C.∠B=∠B′ D.∠C=∠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根据图形和已知看看是否符合即可.【解答】解:A、∠A=∠A′,AB=A′B′AC=A′C′,根据SAS能推出△ABC≌△A′B′C′,故A选项错误;B、具备∠A=∠A′,AB=A′B′,BC=B′C′,不能判断△ABC≌△A′B′C′,故B选项正确;C、根据ASA能推出△ABC≌△A′B′C′,故C选项错误;D、根据AAS能推出△ABC≌△A′B′C′,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应用,注意: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ASA,SAS,AAS,SSS,而SSA,AAA都不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各式进行化简即可.【解答】解:A、已经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错误;B、,故本选项错误;C、=,故本选项错误;D、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上同时乘以x+y即可得到,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在进行分式的运算时要同时乘除.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 B.15 C.12或15 D.18【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因为已知长度为3和6两边,没有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解答】解:①当3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6,3、6、6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5;②当3为腰时,其它两边为3和6,∵3+3=6=6,∴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1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 )A.18°B.24°C.30°D.36°【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两底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不难求得∠DBC的度数.【解答】解:∵AB=AC,∠A=36°,∴∠ABC=∠ACB=72°∵BD是AC边上的高,∴BD⊥AC,∴∠DBC=90°﹣72°=18°.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答题,此题难度一般.9.如图,∠3=30°,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击打白球时,必须保证∠1的度数为( )A.30°B.45°C.60°D.75°【考点】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平行线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要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则∠2=60°,根据∠1、∠2对称,则能求出∠1的度数.【解答】解:要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2+∠3=90°,∵∠3=30°,∴∠2=60°,∴∠1=60°.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对称、旋转、分割以及分类的数学思想.10.如图,∠BAC=130°,若MP和Q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等于( )A.50°B.75°C.80°D.105°【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BP=AP,CQ=AQ,推出∠B=∠BAP,∠C=∠QAC,求出∠B+∠C,即可求出∠BAP+∠QAC,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MP和Q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BP=AP,CQ=AQ,∴∠B=∠PAB,∠C=∠QAC,∵∠BAC=130°,∴∠B+∠C=180°﹣∠BAC=50°,∴∠BAP+∠CAQ=50°,∴∠PAQ=∠BAC﹣(∠PAB+∠QAC)=130°﹣50°=8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等边对等角.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1.已知某种植物花粉的直径为35000纳米,即0.000035米,把0.00003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5×10﹣5米.【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整数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35米=3.5×10﹣5米.故答案为:3.5×10﹣5米.【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2.因式分解:3x2﹣6x+3=3(x﹣1)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先提取公因式3,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解答】解:3x2﹣6x+3,=3(x2﹣2x+1),=3(x﹣1)2.【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13.计算的结果是4.【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别计算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及绝对值,然后合并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1+3=4.【点评】此题考查了零指数幂及负整数指数幂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部分的运算法则.14.如图,在Rt△ABC中,∠C=90°,∠B=30°,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DE=1cm,则BC=3cm.【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CD的长和∠DAE的度数,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BD,代入BC=BD+CD求出即可.【解答】解:∵AD平分∠CAB,∠C=90°,DE⊥AB,∴CD=DE=1,∵∠B=30°,∴BD=2DE=2,∴BC=1+2=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求出CD和BD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15.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15度.【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可知∠ACB=60°,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即可得出∠E的度数.【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ACD=120°,∵CG=CD,∴∠CDG=30°,∠FDE=150°,∵DF=DE,∴∠E=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互补两角和为180°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度适中.16.如图,△ABC中,BO、CO分别平分∠ABC、∠ACB,OM∥AB,ON∥AC,BC=10cm,则△OMN的周长=10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BO为∠ABC的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OM与AB平行,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得到∠MBO=∠MOB,再由等角对等边得到OM=BM,同理ON=CN,然后利用三边之和表示出三角形OMN的周长,等量代换得到其周长等于BC的长,由BC的长即可求出三角形OMN的周长.【解答】解:∵BO平分∠ABC,∴∠ABO=∠DBO,又OM∥AB,∴∠ABO=∠MOB,∴∠MBO=∠MOB,∴OM=BM,同理ON=CM,∵BC=10cm,则△OMN的周长c=OM+MN+ON=BM+MN+NC=BC=10cm.故答案为10cm.【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利用了等量代换的思想,熟练掌握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7.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4.【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等式左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出关系式,所求式子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解法一:∵﹣=﹣=3,即x﹣y=﹣3xy,则原式===4.解法二:将原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xy,===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分式加减法的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18.如图△ABC中,AD平分∠BAC,AB=4,AC=2,且△ABD的面积为3,则△ACD的面积为.【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过点D作DE⊥AB,DF⊥AC,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DE=DF,再由AB=4,△ABD 的面积为3求出DE的长,由AC=2即可得出△ACD的面积.【解答】解:过点D作DE⊥AB,DF⊥AC,∵AD平分∠BAC,∴DE=DF,∵AB=4,△ABD的面积为3,∴S△ABD=AB•DE=×4×DE=3,解得DE=;∴DF=,∵AC=2,∴S△ACD=AC•DF=×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一条对称轴,点P是直线MN上的一个动点,当PC+PD 最小时,∠PCD=45°.【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根据当PC+PD最小时,作出D点关于MN的对称点,正好是A点,连接AC即可得出∠PCD的度数.【解答】解:∵当PC+PD最小时,作出D点关于MN的对称点,正好是A点,连接AC,AC为正方形对角线,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PCD=45°,∴∠PCD=45°.故答案为:4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求最短路线问题,根据已知得出D点关于MN的对称点,正好是A点是解题关键.20.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4,BC=,点E是折线段A﹣D﹣C上的一个动点(点E与点A不重合),点P是点A关于BE的对称点,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使△PCB为等腰三角形的点E的位置共有4个.【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分为三种情况:①以BC为底时,有两个,是BC的垂直平分线与以B为圆心BA 为半径的圆的交点;②以BP为底,C为顶点时,有两个,是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与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的交点;③以CP为底,B为顶点时,没有,∵是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与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没有交点.【解答】解:分为三种情况:①以BC为底时,有两个,是BC的垂直平分线与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的交点;②以BP为底,C为顶点时,有两个,是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与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的交点;③以CP为底,B为顶点时,没有,∵是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与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没有交点;综上满足要求的P有4个,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的性质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解答题21.分解因式.(1)x2(m﹣2)+9y2(2﹣m)(2)(x2+1)2﹣4x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专题】计算题;因式分解.【分析】(1)原式变形后,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及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x2(m﹣2)+9y2(m﹣2)=(m﹣2)(x2﹣9y2)=(m﹣2)(x﹣3y)(x+3y)(2)原式=(x2+1+2x)(x2+1﹣2x)=(x﹣1)2(x+1)2.【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2.计算:(1).(2).【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式.【分析】(1)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2)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3.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整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a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a+1.当a=﹣1时,原式=﹣1+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解方程:.【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x+3)(x+1)﹣8=x2﹣1,去括号得:x2+4x+3﹣8=x2﹣1,移项合并得:4x=4,解得::x=1,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增根,分式方程无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25.已知:如图,AD=AE,AB=AC,∠DAE=∠BAC.求证:BD=C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角与角之间的等量关系求出∠BAD=∠CAE,根据SAS证△BAD≌△C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出即可.【解答】证明:∵∠DAE=∠BAC,∴∠DAE﹣∠BAE=∠EAC﹣∠BAE,∴∠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SAS),∴BD=E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6.甲、乙两名学生练习计算机打字,甲打一篇1000字的文章与乙打一篇900字的文章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甲每分钟比乙每分钟多打5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字?【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设乙每分钟打x个字,则甲每分钟打(x+5)个字,再由甲打一篇1000字的文章与乙打一篇900字的文章所用的时间相同,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乙每分钟打x个字,则甲每分钟打(x+5)个字,由题意得,=,解得:x=45,经检验:x=45是原方程的解.答:甲每分钟打50个字,乙每分钟打45个字.【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找到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注意不要忘记检验.27.小明在做课本“目标与评定”中的一道题:如图1,直线a,b所成的角跑到画板外面去了,你有什么办法量出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度数?小明的做法是:如图2,画PC∥a,量出直线b与PC的夹角度数,即直线a,b所成角的度数.(1)请写出这种做法的理由;(2)小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如下操作和探究(如图3):①以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b,PC于点A,D;②连结AD并延长交直线a于点B,请写出图3中所有与∠PAB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3)请在图3画板内作出“直线a,b所成的跑到画板外面去的角”的平分线(画板内的部分),只要求作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2)根据题意,有3个角与∠PAB相等.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PAB=∠PDA;又对顶角相等,可知∠BDC=∠PDA;由平行线性质,可知∠PDA=∠1.因此∠PAB=∠PDA=∠BDC=∠1;(3)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EF是顶角的平分线,故EF即为所求作的图形.【解答】解:(1)PC∥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PAB=∠PDA=∠BDC=∠1,如图,∵PA=PD,∴∠PAB=∠PD A,∵∠BDC=∠PDA(对顶角相等),又∵PC∥a,∴∠PDA=∠1,∴∠PAB=∠PDA=∠BDC=∠1;(3)如图,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F,则EF是所求作的图形.【点评】本题涉及到的几何基本作图包括:(1)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平行线,(2)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涉及到的考点包括:(1)平行线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对顶角的性质,(4)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本题借助实际问题场景考查了学生的几何基本作图能力,是一道好题.题目篇幅较长,需要仔细阅读,理解题意,正确作答.28.(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l经过点A,BD⊥直线l,CE⊥直线l,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l 上,且∠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直线l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求证:DF=E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条件可证明△ABD≌△CAE,可得DA=CE,AE=BD,可得DE=BD+CE;(2)由条件可知∠BAD+∠CAE=180°﹣α,且∠DBA+∠BAD=180°﹣α,可得∠DBA=∠CAE,结合条件可证明△ABD≌△CAE,同(1)可得出结论.(3)由(2)知,△ADB≌△CAE,得到BD=EA,∠DBA=∠CAE,再△DBF≌△EAF(SAS),得到DF=EF,∠BFD=∠AFE,求出∠DFE=∠DFA+∠AFE=∠DFA+∠BFD=60°,所以△DEF 为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到DF=EF.【解答】解:(1)∵BD⊥l,CE⊥l,∴∠BDA=∠AEC=90°又∵∠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在△ABD和△CAE中,,∴△ABD≌△CAE(AAS)∴BD=AE,AD=CE,∵DE=AD+AE,∴DE=CE+BD;(2)成立∵∠BD A=∠AEC=∠BAC=α,∴∠DBA+∠BAD=∠BAD+∠CAE=180°﹣α,∴∠CAE=∠ABD,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BD+CE=AE+AD=DE;(3)由(2)知,△ADB≌△CAE,∴BD=EA,∠DBA=∠CAE,∵△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ABF=∠CAF=60°,∴∠DBA+∠ABF=∠CAE+∠CAF,∴∠DBF=∠FAE,∵BF=AF在△DBF和△EAF中,,∴△DBF≌△EAF(SAS),∴DF=EF,∠BFD=∠AFE,∴∠DFE=∠DFA+∠AFE=∠DFA+∠BFD=60°,∴△DEF为等边三角形.∴DF=EF.【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由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附加题(满分20分,计入总分)29.已知:a﹣b=2,2a2+a﹣4=0,则=﹣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式.【分析】由a﹣b=2可得b=a﹣2,代入变为只含有a的代数式,由2a2+a﹣4=0可得,再代入前面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a﹣b=2,∴b=a﹣2.∴=+==.∵2a2+a﹣4=0,∴.∴=.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可以将题目中的式子灵活变化,变为所求式子需要的条件30.已知:,则(b﹣c)x+(c﹣a)y+(a﹣b)z的值为0.【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整体思想.【分析】设=k,从而可得b+c﹣a=①,c+a﹣b=②,a+b﹣c=③,然后用k、x、y、z分别表示出a、b、c,代入所求代数式就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k,则b+c﹣a=①,c+a﹣b=②,a+b﹣c=③.由①+②+③得:a+b+c=④,由④﹣①得:a=,由④﹣②得:b=,由④﹣③得:c=,则原式=•x+•y+•z==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运用整体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1.等腰Rt△ABC中,∠BAC=90°,点A、点B分别是x轴、y轴两个动点,直角边AC 交x轴于点D,斜边BC交y轴于点E;(1)如图(1),若A(0,1),B(2,0),求C点的坐标;(2)如图(2),当等腰Rt△ABC运动到使点D恰为AC中点时,连接DE,求证:∠ADB=∠CDE (3)如图(3),在等腰Rt△ABC不断运动的过程中,若满足BD始终是∠ABC的平分线,试探究:线段OA、OD、BD三者之间是否存在某一固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过点C作CF⊥y轴于点F通过证△ACF≌△ABO得CF=OA=1,AF=OB=2,求得OF的值,就可以求出C的坐标;(2)过点C作CG⊥AC交y轴于点G,先证明△ACG≌△ABD就可以得出CG=AD=CD,∠DCE=∠GCE=45°,再证明△DCE≌△GCE就可以得出结论;(3)在OB上截取OH=OD,连接AH,由对称性得AD=AH,∠ADH=∠AHD,可证∠AHD=∠ADH=∠BAO=∠BEO,再证明△ACE≌△BAH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1)解:过点C作CF⊥y轴于点F,∴∠AFC=90°,∴∠CAF+∠ACF=90°.∵△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C=AB,∠CAF+∠BAO=90°,∠AFC=∠BAC,∴∠ACF=∠BAO.在△ACF和△ABO中,,∴△ACF≌△ABO(AAS)∴CF=OA=1,AF=OB=2∴OF=1∴C(﹣1,﹣1);(2)证明:过点C作CG⊥AC交y轴于点G,∴∠ACG=∠BAC=90°,∴∠AGC+∠GAC=90°.∵∠CAG+∠BAO=90°,∴∠AGC=∠BAO.∵∠ADO+∠DAO=90°,∠DAO+∠BAO=90°,∴∠ADO=∠BAO,∴∠AGC=∠ADO.在△ACG和△ABD中∴△ACG≌△ABD(AAS),∴CG=AD=CD.∵∠ACB=∠ABC=45°,∴∠DCE=∠GCE=45°,在△DCE和△GCE中,,∴△DCE≌△GCE(SAS),∴∠CDE=∠G,∴∠ADB=∠CDE;(3)解:在OB上截取OH=OD,连接AH由对称性得AD=AH,∠ADH=∠AHD.∵∠ADH=∠BAO.∴∠BAO=∠AHD.∵BD是∠ABC的平分线,∴∠ABO=∠EBO,∵∠AOB=∠EOB=90°.在△AOB和△EOB中,,∴△AOB≌△EOB(ASA),∴AB=EB,AO=EO,∴∠BAO=∠BEO,∴∠AHD=∠ADH=∠BAO=∠BEO.∴∠AEC=∠BHA.在△AEC和△BHA中,,∴△ACE≌△BAH(AAS)∴AE=BH=2OA∵DH=2OD∴BD=2(OA+O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的全等是关键.。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质量检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某某省资阳市简阳市养马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质检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四副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2.如图,△ABC与△DEF关于y轴对称,已知A(﹣4,6),B(﹣6,2),E(2,1),则点D 的坐标为( )A.(﹣4,6)B.(4,6)C.(﹣2,1)D.(6,2)3.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甲),把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乙),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 )A.(a+b)2=a2+2ab+b2B.(a﹣b)2=a2﹣2ab+b2C.a2﹣b2=(a+b)(a﹣b) D.(a+2b)(a﹣b)=a2+ab﹣2b2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3x+2x﹣1=5x﹣1 B.(3a+2b)(3a﹣2b)=9a2﹣4b2C.x2+x=x2(1+)D.2x2﹣8y2=2(x+2y)(x﹣2y)5.如果多项式x2+mx+16能分解为一个二项式的平方的形式,那么m的值为( )A.4 B.8 C.﹣8 D.±86.小军家距学校5千米,原来他骑自行车上学,学校为保障学生安全,新购进校车接送学生,若校车速度是他骑车速度的2倍,现在小军乘校车上学可以从家晚10分钟出发,结果与原来到校时间相同.设小军骑车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正确的为( ) A.+=B.﹣=C.+10= D.﹣10=7.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X围是( )A.x≥﹣且x≠1B.x≠1 C.D.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 B.=7 C.=2D.=×9.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非负数,则m的取值X围是( )A.m>2 B.m≥2 C.m≥2且m≠3D.m>2且m≠310.在第1个△ABA1中,∠B=52°,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在A2C上取一点D,延长A1A2到A3,使得A2A3=A2D;…,按此做法进行下去,第2013个三角形的以A2013为顶点的内角的度数为( )A.B.C.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若的值在两个整数a与a+1之间,则a=__________.12.如果x+y=﹣4,x﹣y=8,那么代数式x2﹣y2的值是__________.13.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__________.14.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和6,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15.已知x(x+3)=1,则代数式2x2+6x+2017的值为__________.16.计算:(x3y)﹣1•(x2y)2=__________.17.在等腰△ABC中,AB=AC,一边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或12两个部分,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等于__________.18.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a﹣2|=__________.19.当x<3时,﹣|x﹣6|=__________.20.如图:已知在Rt△ABC中,∠C=90°,∠A=30°,在直线AC上找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则∠APB的度数为_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3分,共9分)21.利用乘法公式计算:982﹣22.22.计算:(1)﹣()﹣1﹣+|﹣2|(2)÷3×.四、解答题23.先化简再求值:3x2y﹣[2x2y﹣3(2xy﹣x2y)+5xy],其中(x﹣2)2+|y+1|=0.24.先化简,再求值:(a2b+ab)÷,其中a=+1,b=﹣1.25.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在进行二次根式运算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以上这种化简过程叫做分母有理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1)请用其中一种方法化简;(2)化简:.26.海门某公司计划从商店购买同一品牌的台灯和手电筒,已知购买一个台灯比购买一个手电筒多用20元,若用400元购买台灯和用160元购买手电筒,则购买台灯的个数是购买手电筒个数的一半.求购买该品牌一个台灯、一个手电筒各需要多少元?27.八年级数学课上,朱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小聪与同桌小明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的DB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__________DB(填“>”,“<”或“=”).(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__________DB(填“>”,“<”或“=”).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3,AE=1,则CD=__________(请你直接写出结果).28.在△ABC中,AB=AC,D是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一点,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E=AD,∠DAE=∠BAC,连接CE.(1)如图,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若∠BAC=40°,则∠DCE=__________°.(2)设∠BAC=m,∠DCE=n.①如图,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m与n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②当点D在直线BC上(不与B、C重合)移动时,m与n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2015-2016学年某某省资阳市简阳市养马中学八年级(上)质检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四副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解答】解:A、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不能够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A符合题意;B、C、D都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2.如图,△ABC与△DEF关于y轴对称,已知A(﹣4,6),B(﹣6,2),E(2,1),则点D 的坐标为( )A.(﹣4,6)B.(4,6)C.(﹣2,1)D.(6,2)【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BC与△DEF关于y轴对称,A(﹣4,6),∴D(4,6).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准确记忆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3.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甲),把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乙),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 )A.(a+b)2=a2+2ab+b2B.(a﹣b)2=a2﹣2ab+b2C.a2﹣b2=(a+b)(a﹣b) D.(a+2b)(a﹣b)=a2+ab﹣2b2【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分析】第一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方法是边长是a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边长是b 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a2﹣b2;第二个图形阴影部分是一个长是(a+b),宽是(a﹣b)的长方形,面积是(a+b)(a﹣b);这两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解答】解:∵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a2﹣b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a+b)(a﹣b),而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a2﹣b2=(a+b)(a﹣b).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平方差公式.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3x+2x﹣1=5x﹣1 B.(3a+2b)(3a﹣2b)=9a2﹣4b2C.x2+x=x2(1+)D.2x2﹣8y2=2(x+2y)(x﹣2y)【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可得答案.【解答】解:A、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A错误;B、是整式的乘法,故B错误;C、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C错误;D、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利用了因式分解的意义.5.如果多项式x2+mx+16能分解为一个二项式的平方的形式,那么m的值为( )A.4 B.8 C.﹣8 D.±8【考点】完全平方式.【分析】一个二项式的平方的形式我们就可以想到完全平方公式,16=42,由此来推算一次项的系数.【解答】解:∵(x±4)2=x2±8x+16,所以m=±2×4=±8.故选D.【点评】这道题考我们的逆向思维,关键是我们能够反过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确定未知数.6.小军家距学校5千米,原来他骑自行车上学,学校为保障学生安全,新购进校车接送学生,若校车速度是他骑车速度的2倍,现在小军乘校车上学可以从家晚10分钟出发,结果与原来到校时间相同.设小军骑车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正确的为( ) A.+=B.﹣=C.+10= D.﹣10=【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专题】行程问题;压轴题.【分析】设小军骑车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小车速度是2x千米/小时,根据“小军乘小车上学可以从家晚10分钟出发”列出方程解决问题.【解答】解:设小军骑车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小车速度是2x千米/小时,由题意得,﹣=.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找出题中蕴含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X围是( )A.x≥﹣且x≠1B.x≠1 C.D.【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x+1≥0且x﹣1≠0,解得x≥﹣且x≠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 B.=7 C.=2D.=×【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判断A、B,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可判断C,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可判断D.【解答】解:A、=3,故A错误;B、==5,故B错误;C、,故C错误;D、=×,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除发是解题关键.9.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非负数,则m的取值X围是( ) A.m>2 B.m≥2 C.m≥2且m≠3D.m>2且m≠3【考点】分式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表示出x,根据方程的解为非负数求出m的X围即可.【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m﹣3=x﹣1,解得:x=m﹣2,由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得到m﹣2≥0,且m﹣2≠1,解得:m≥2且m≠3.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时刻注意分母不为0这个条件.10.在第1个△ABA1中,∠B=52°,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在A2C上取一点D,延长A1A2到A3,使得A2A3=A2D;…,按此做法进行下去,第2013个三角形的以A2013为顶点的内角的度数为( )A.B.C.D.【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1A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CA2A1,∠DA3A2及∠E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A n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在△ABA1中,∠B=52°,AB=A1B,∴∠BA1A===64°,∵A1A2=A1C,∠BA1A是△A1A2C的外角,∴∠CA2A1===32°;同理可得,∠DA3A2=16°,∠EA4A3=8°,∴∠A n=,∴A2013为顶点的内角的度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CA2A1,∠DA3A2及∠E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若的值在两个整数a与a+1之间,则a=2.【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夹逼法“得出的X围,继而也可得出a的值.【解答】解:∵2=<=3,∴的值在两个整数2与3之间,∴可得a=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夹逼法的运用.12.如果x+y=﹣4,x﹣y=8,那么代数式x2﹣y2的值是﹣32.【考点】平方差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目可发现x2﹣y2=(x+y)(x﹣y),然后用整体代入法进行求解.【解答】解:∵x+y=﹣4,x﹣y=8,∴x2﹣y2=(x+y)(x﹣y)=(﹣4)×8=﹣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由题设中代数式x+y,x﹣y的值,将代数式适当变形,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13.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0.【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可以求出x的值.【解答】解:由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x2﹣x=0,|x|﹣1≠0,由x2﹣x=0,得x(x﹣1)=0,∴x=0或x=1,由|x|﹣1≠0,得|x|≠1,∴x≠±1,综上,得x=0,即x的值为0.【点评】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4.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和6,则它的周长为14.【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2和6,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假设以2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则三角形的各边长分别为2,2,6,不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腰长只能为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2=14.故填14.【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x(x+3)=1,则代数式2x2+6x+2017的值为2019.【考点】代数式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前两项变形后,把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x(x+3)=1,∴原式=2x(x+3)+2017=2+2017=2019.故答案为:2019.【点评】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6.计算:(x3y)﹣1•(x2y)2=xy.【考点】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根据积的乘方,可化成同底数幂的乘除法,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x﹣3y﹣1•x4y2=x﹣3+4y﹣1+2=xy,故答案为:xy.【点评】本题考查了负整指数幂,利用了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17.在等腰△ABC中,AB=AC,一边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或12两个部分,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等于7或11.【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因为已知条件给出的15或12两个部分,哪一部分是腰长与腰长一半的和不明确,所以分两种情况讨论.【解答】解:根据题意,①当15是腰长与腰长一半时,AC+AC=15,解得AC=10,所以底边长=12﹣×10=7;②当12是腰长与腰长一半时,AC+AC=12,解得AC=8,所以底边长=15﹣×8=11.所以底边长等于7或11.故填7或11.【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给出哪一部分长要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8.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a﹣2|=1.【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实数与数轴.【分析】利用数轴得出a的取值X围,进而化简求出即可.【解答】解:∵由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a<2,∴+|a﹣2|=+|a﹣2|=a﹣1+2﹣a=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开平方去绝对值得出是解题关键.19.当x<3时,﹣|x﹣6|=﹣3.【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再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计算即可.【解答】解:∵x<3,即x﹣3<0,x﹣6<0,∴原式=|x﹣3|﹣|x﹣6|=﹣x+3+x﹣6=﹣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如图:已知在Rt△ABC中,∠C=90°,∠A=30°,在直线AC上找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则∠APB的度数为15°、30°、75°、12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分别根据当AB=BP1时,当AB=AP3时,当AB=AP2时,当AP4=BP4时,求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C=90°,∠A=30°,∴当AB=BP1时,∠BAP1=∠BP1A=30°,当AB=AP3时,∠ABP3=∠AP3B=∠BAC=×30°=15°,当AB=AP2时,∠ABP2=∠AP2B=×(180°﹣30°)=75°,当AP4=BP4时,∠BAP4=∠ABP4,∴∠AP4B=180°﹣30°×2=120°,∴∠APB的度数为:15°、30°、75°、120°.故答案为:15°、30°、75°、1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利用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三、计算题(每小题3分,共9分)21.利用乘法公式计算:982﹣22.【考点】平方差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98+2)×(98﹣2)=960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2.计算:(1)﹣()﹣1﹣+|﹣2|(2)÷3×.【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负整数指数幂和绝对值的意义得到原式=2﹣4﹣+2﹣,然后合并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运算.【解答】解:(1)原式=2﹣4﹣+2﹣=﹣2;(2)原式=1•••=•2a=a.【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记住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四、解答题23.先化简再求值:3x2y﹣[2x2y﹣3(2xy﹣x2y)+5xy],其中(x﹣2)2+|y+1|=0.【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3x2y﹣2x2y+6xy﹣3x2y﹣5xy=﹣2x2y+xy,∵(x﹣2)2+|y+1|=0,∴x﹣2=0,y+1=0,即x=2,y=﹣1,则原式=8﹣2=6.【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4.先化简,再求值:(a2b+ab)÷,其中a=+1,b=﹣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首先把分式进行化简,然后计算分式的除法,最后代入a、b的值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ab(a+1)÷=ab(a+1)÷(a+1)=ab,则当a=+1,b=﹣1时,原式=(+1)(﹣1)=3﹣1=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利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化简分式.25.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在进行二次根式运算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以上这种化简过程叫做分母有理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1)请用其中一种方法化简;(2)化简:.【考点】分母有理化.【专题】阅读型.【分析】(1)运用第二种方法求解,(2)先把每一个加数进行分母有理化,再找出规律后面的第二项和前面的第一项抵消,得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2)原式=+++…=﹣1+﹣+﹣+…﹣=﹣1=3﹣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母有理化,解题的关键是找准有理化因式.26.海门某公司计划从商店购买同一品牌的台灯和手电筒,已知购买一个台灯比购买一个手电筒多用20元,若用400元购买台灯和用160元购买手电筒,则购买台灯的个数是购买手电筒个数的一半.求购买该品牌一个台灯、一个手电筒各需要多少元?【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设购买该品牌一个手电筒需要x元,则购买一个台灯需要(x+20)元.根据等量关系:购买台灯的个数是购买手电筒个数的一半,列出方程.【解答】解:设购买该品牌一个手电筒需要x元,则购买一个台灯需要(x+20)元.根据题意得=×解得 x=5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所以 x+20=25.答:购买一个台灯需要25元,购买一个手电筒需要5元.【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进而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不等量)关系.27.八年级数学课上,朱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小聪与同桌小明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的DB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DB (填“>”,“<”或“=”).(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DB(填“>”,“<”或“=”).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作E F∥BC,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3,AE=1,则CD=2或4(请你直接写出结果).【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当E为中点时,过E作EF∥BC交AC于点F,则可证明△BDE≌△FEC,可得到AE=DB;(2)类似(1)过E作EF∥BC交AC于点F,可利用AAS证明△BDE≌△FEC,可得BD=EF,再证明△AEF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到AE=EF,可得AE=DB;(3)分点E在AB上和在BA的延长线上,类似(2)证得全等,再利用平行得到.【解答】解:(1)如图1,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ABC为等边三角形,∴∠AFE=∠ACB=∠ABC=60°,△AEF为等边三角形,∴∠EFC=∠EBD=120°,EF=AE,∵ED=EC,∴∠EDB=∠ECB,∠ECB=∠FEC,∴∠EDB=∠FEC,在△BDE和△FEC中∴△BDE≌△FEC(AAS),∴BD=EF,∴AE=BD,故答案为:=;(2)如图2,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ABC为等边三角形,∴∠AFE=∠ACB=∠ABC=60°,△AEF为等边三角形,∴∠EFC=∠EBD=120°,EF=AE,∵ED=EC,∴∠EDB=∠ECB,∠ECB=∠FEC,∴∠EDB=∠FEC,在△BDE和△FEC中∴△BDE≌△FEC(AAS),∴BD=EF,∴AE=BD,故答案为:=;(3)因为AE=1,△ABC的边长为3,所以E点可能在线段AB上,也可能在BA的延长线上,当点E在AB时,同(2)可知BD=AE=1,则CD=BC+BD=1+3=4,当点E在B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过点E作EF∥BC,交CA的延长线于点F,则∠F=∠FCB=∠B=60°,∠FEC+∠ECD=∠FEC+∠EDC=180°,∴∠EDB=∠FEC,且ED=EC,在△BDE和△FEC中∴△BDE≌△FEC(AAS),∴EF=BD,又可判定△AEF为等边三角形,∴BD=EF=AE=1,∴CD=BC﹣BD=3﹣1=2,故答案为:2或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利用全等得到BD=EF,再找EF和AE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8.在△ABC中,AB=AC,D是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一点,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E=AD,∠DAE=∠BAC,连接CE.(1)如图,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若∠BAC=40°,则∠DCE=40°.(2)设∠BAC=m,∠DCE=n.①如图,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m与n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②当点D在直线BC上(不与B、C重合)移动时,m与n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常规题型.【分析】(1)可证△ABD≌△ACE,可得∠ACE=∠B,即可解题;(2)根据△ABD≌△ACE可分别求得∠BCE用m和用n分别表示,即可求得m、n的关系;(3)分两种情况分析,第1种,当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或反向延长线上时,第2种,当D在线段BC上时.【解答】解:(1)∵∠DAE=∠BAC,∴∠BAD=∠CAE,在△ABD和△ACE中,,∴△ABD≌△ACE(SAS),∴∠ACE=∠B,∵AB=AC,∠BAC=40°,∴∠ACE=∠B=70°,∴∠DCE=180°﹣70°﹣70°=40°;(2)∵△ABD≌△ACE(1)已证,∴∠ACE=∠B,∵AB=AC,∠BAC=m,∴∠ACE=∠B=∠ACB=,∴∠BCE=∠ACB+∠ACE=180°﹣m,∵∠BCE=180°﹣∠DCE=180°﹣n,∴m=n.(3)当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或反向延长线上时,m=n,当D在线段BC上时,m+n=18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BD≌△ACE是解题的关键.。
2015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21E DCBA金钟二中2015年秋季学期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命卷人:陆德贵)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下列角度中,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A.600°B.720°C.900°D.1080°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8,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或7 B. 7或9 C. 7 D. 93.三角形ABC 中,AB=AC ,一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B. 7或10C. 7或11D. 114.命题中:⑴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⑵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⑶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5.如图1,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F 处,已知∠1+∠2=100°,则∠A 的度数等于( ) A 、70° B 、60° C 、50° D 、40°6.如图2,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CD BC =,再作出BF 的垂线DE ,使C E A 、、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说明EDC ABC ∆∆≌,得ED AB =,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 的长,判定EDC ABC ∆∆≌最恰当的理由是( )A .边角边B .角边角C .边边边D .边边角图1 图2 图37.如图3,在直角三角形Rt ABC ∆中,AB AC ≠,AD 是斜边上的高,DE AC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8.如图4,小冬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 ( )A . 第1块B .第2块C .第3块D . 第4块 图4 9.如图5,已知∠1=∠2,AC=AD,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②BC=ED,③∠C=∠D,④∠B=∠E,其中能使ΔABC ≌ΔAED 的条件有( )个. A.4 B.3 C.2 D.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图510. 为了使一扇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__ 11. 已知在ABC △中,+C A B ∠=∠∠,则ABC △的形状是 .12. 如图6,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使ABD ACD △≌△.13.如图7所示,AB AC =,AD AE =,BAC DAE ∠=∠,125∠=︒, 230∠=︒,则3∠= . 14.如图8所示,已知ABC △的周长是21,,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D ⊥于,且3OD =,则ABC △的面积是 .图6 图7 图8 图9 15.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作法,其理论依据是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___.16.正十边形的内角和为 ,外角和为 ,每个内角为 .17. 如图9,在△ABC 中,AB=3,BC=8,则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 .18.如图,△ABC 中,∠BAC=90°,AB=AC ,F 是BC 上一点,BD⊥AD 交AF 的延长线于D ,CE ⊥AF 于E ,已知CE=5,BD=2,则ED = 三、解答题:(满分66分)19.(本题满分6分)如图10, 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B 、O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便是AOB ∠的平分线,为什么?图1020.(本题满分7分)如图11,AB CD =,AD BC =,O 为BD 上任意一点,过O 点的直线分别交AD BC 、于M N 、两点.求证:21∠=∠21. (本题满分7分)如图12所示,△ABC ≌△ADE ,且∠CAD =10°,∠B =∠D =25°,∠EAB =120°,求∠DFB 和∠DGB 的度数.22.(本小题10分)如图13,点P 在AB 上,∠1=∠2, ∠3=∠4。
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cm,3cm,5cm B.5cm,6cm,10cm C.1cm,1cm,3cm D.3cm,4cm,9cm3.点M(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3,2)B.(﹣3,﹣2)C.(3,﹣2)D.(2,﹣3)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3倍,那么它的边数是()A.5 B. 6 C.7 D.85.在三角形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若∠A=60°,∠C=50°,则∠DBC=()A.40度B.45度C.35度D.55度6.如图,∠B=∠D=90°,CB=CD,∠1=30°,则∠2=()A.30° B.40° C.50° D.60°7.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8.如图,△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以下结论:(1)△ABD≌△ACD;(2)AD⊥BC;(3)∠B=∠C;(4)AD是△ABC的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9.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6,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4 B.16 C.10 D.14或1610.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可引对角线3条,这个多边形内角和等于()A.360° B.540° C.720° D.900°1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去.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12.黄帅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按如图所示沿虚线连续对折后剪去带直角的部分,然后打开后的形状是()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x,8,则x的取值范围是.14.已知如图,△ABC≌△FED,且BC=DE,∠A=30°,∠B=80°,则∠FDE=.15.如图,则∠A+∠B+∠C+∠D+∠E+∠F的度数为.16.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且内角和为1800°,那么该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17.如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在电线杆上拉两条钢线,来加固电线杆,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18.如图,直线a、b、c表示三条互相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处.19.如图,已知∠ABD=20°,∠ACD=25°,∠A=35°,则∠BDC=.20.△ABC和△FED中,BD=FC,∠B=∠F.当添加条件时,就可得到△ABC≌△FED,依据是(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三.作图题:21.(10分)(2014秋•平凉校级期中)如图,求作点P,使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且P到∠MON两边的距离也相等.四.解答题:(50分)2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差为10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3.如图,△ABC中,AB=AC,∠A=30°,DE垂直平分AC,求∠BCD.24.如图,E,F在BC上,BE=CF,AB=CD,AB∥CD.求证:(1)△ABF≌△DCE.(2)AF∥DE.25.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1)∠ABE=15°,∠BAD=40°,求∠BED的度数;(2)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E到BC边的距离为多少.26.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24,OB,OC分别平分∠ABC,∠ACB,OD⊥BC于点D,且OD=2,求△ABC的面积.27.(10分)(2014秋•万州区校级期末)如图,点B在线段AC上,点E在线段BD上,∠ABD=∠DBC,AB=DB,EB=CB,M、N分别是AE、CD的中点,判断BM与BN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cm,3cm,5cm B.5cm,6cm,10cm C.1cm,1cm,3cm D.3cm,4cm,9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5+6>10,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1+1<3,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3+4<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3.点M(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3,2)B.(﹣3,﹣2)C.(3,﹣2)D.(2,﹣3)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回答即可.解答:解:点M(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于y轴对称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关于x轴对称点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横坐标相等.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3倍,那么它的边数是()A.5 B. 6 C.7 D.8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3倍可求得多边形的内角和,然后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3倍,∴多边形的内角和=360°×3.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360°×3.解得n=8.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5.在三角形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若∠A=60°,∠C=50°,则∠DBC=()A.40度B.45度C.35度D.55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在△ABC中,∠A=60°,∠C=50°,∴∠ABC=70°.∵BD是∠ABC的平分线,∴∠DBC=∠ABC=3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如图,∠B=∠D=90°,CB=CD,∠1=30°,则∠2=()A.30° B.40° C.50° D.6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3,再利用“HL”证明Rt△ABC和Rt△AD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2=∠3.解答:解:∵∠B=90°,∠1=30°,∴∠3=90°﹣∠1=90°﹣30°=60°,在Rt△ABC和Rt△ADC中,,∴Rt△ABC≌Rt△ADC(HL),∴∠2=∠3=6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取四根木棒中的任意三根,共有4中取法,然后依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将不合题意的方案舍去.解答:解:共有4种方案:①取4cm,6cm,8cm;由于8﹣4<6<8+4,能构成三角形;②取4cm,8cm,10cm;由于10﹣4<8<10+4,能构成三角形;③取4cm,6cm,10cm;由于6=10﹣4,不能构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④取6cm,8cm,10cm;由于10﹣6<8<10+6,能构成三角形.所以有3种方案符合要求.故选C.点评:考查三角形的边时,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题目指代不明时,一定要分情况讨论,把符合条件的保留下来,不符合的舍去.8.如图,△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以下结论:(1)△ABD≌△ACD;(2)AD⊥BC;(3)∠B=∠C;(4)AD是△ABC的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三线合一”可知(2)(4)正确,由等边对等角可知(3)正确,且容易证明△ABD≌△ACD,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AC,∴∠B=∠C,∴(3)正确,∵D为BC的中点,∴AD⊥BC,∠BAD=∠CAD,∴(2)(4)正确,在△ABD和△ACD中∴△ABD≌△ACD(SSS),∴(1)正确,∴正确的有4个,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角平分线相互重合是解题的关键.9.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6,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4 B.16 C.10 D.14或16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因为底边和腰不明确,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1)当4是腰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所以周长=4+4+6=14;(2)当6是腰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所以周长=6+6+4=16.故选D.点评:注意此题一定要分两种情况讨论.但要注意检查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0.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可引对角线3条,这个多边形内角和等于()A.360° B.540° C.720° D.90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分析:首先确定出多边形的边数,然后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从一个顶点可引对角线3条,∴多边形的边数为3+3=6.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4×180°=72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对角线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应用,掌握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去.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后的答案.解答:解:第一块,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不符合任何判定方法;第二块,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部分边,所以该块不行;第三块,不但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其中一个边,所以符合ASA判定,所以应该拿这块去.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要求对常用的几种方法熟练掌握.12.黄帅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按如图所示沿虚线连续对折后剪去带直角的部分,然后打开后的形状是()A.B.C.D.考点:剪纸问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解:严格按照图中的顺序向右下对折,向左下对折,从直角顶点处剪去一个直角三角形,展开得到结论.故选C.点评: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只要亲自动手操作,答案就会很直观地呈现.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x,8,则x的取值范围是3<x<13.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由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为8和5,根据已知三角形两边,则第三边的长度应是大于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8﹣5<x<8+5,即:3<x<13.故答案为:3<x<13.点评:本题考查了能够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其实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的那条就能够组成三角形.14.已知如图,△ABC≌△FED,且BC=DE,∠A=30°,∠B=80°,则∠FDE=7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首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DF=∠BCA,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出∠BCA=70°,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BC≌△FED,∴∠EDF=∠BCA,∵∠A=30°,∠B=80°,∴∠BCA=70°,∴∠EDF=70°.故答案为:7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题目比较简单,是中考常见题型.15.如图,则∠A+∠B+∠C+∠D+∠E+∠F的度数为36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CNE为△CDN的外角,得到∠CNE=∠C+∠D,根据∠FMN为△ABM的外角,得到∠FMN=∠A+∠B,由四边形内角和为360°,所以∠CNE+∠FMN+∠E+∠F=360°,即∠A+∠B+∠C+∠D+∠E+∠F=360°.解答:解:如图,∵∠CNE为△CDN的外角,∴∠CNE=∠C+∠D,∵∠FMN为△ABM的外角,∴∠FMN=∠A+∠B,∵四边形内角和为360°,∴∠CNE+∠FMN+∠E+∠F=360°,即∠A+∠B+∠C+∠D+∠E+∠F=360°,故答案为:360°.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运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将已知角转化在同一个四边形中,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求解.16.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且内角和为1800°,那么该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3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得多边形的边数,然后根据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求解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1800°.解得:n=12.360÷12=30°.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得多边形的边数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在电线杆上拉两条钢线,来加固电线杆,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解答即可.解答:解:加固后构成三角形的形状,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故答案为:稳定性.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基础题.18.如图,直线a、b、c表示三条互相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4处.考点: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可得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满足条件;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三角形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到其三边的距离也相等,这样的点有3个,可得可供选择的地址有4个.解答:解:∵△ABC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ABC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满足条件;如图:点P是△ABC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过点P作PE⊥AB,PD⊥BC,PF⊥AC,∴PE=PF,PF=PD,∴PE=PF=PD,∴点P到△ABC的三边的距离相等,∴△ABC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到其三边的距离也相等,满足这条件的点有3个;综上,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的点有4个,∴可供选择的地址有4个.故填4.点评: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注意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小心别漏解.19.如图,已知∠ABD=20°,∠ACD=25°,∠A=35°,则∠BDC=8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BC+∠DCB的度数,进而可得出∠BDC的度数.解答:解:∵∠ABD=20°,∠ACD=25°,∠A=35°,∴∠DBC+∠DCB=180°﹣20°﹣25°﹣35°=100°,∴∠BDC=180°﹣100°=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ABC和△FED中,BD=FC,∠B=∠F.当添加条件AB=EF时,就可得到△ABC≌△FED,依据是SAS(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先证出BC=FD,由SAS即可证明△ABC≌△EFD.解答:解:添加条件:AB=EF;依据是SAS;理由如下:∵BD=FC,∴BC=FD.在△ABC和△EFD中,,∴△ABC≌△EFD(SAS);故答案为:AB=EF,SAS.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作图题:21.(10分)(2014秋•平凉校级期中)如图,求作点P,使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且P到∠MON两边的距离也相等.考点:作图—复杂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作图题.分析:利用基本作图,作出∠MON的平分线和AB的中垂线,那么它们的交点为所求的P 点.解答:解:∠MON的角平分线和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这点P为所求.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四.解答题:(50分)2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差为10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差为1080°,外角和是360度,因而内角和是1440度.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代入就得到一个关于n的方程,就可以解得边数n.解答:解:根据题意,得(n﹣2)•180=1080+360,解得:n=10.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十.点评: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求边数,可以转化为解方程的问题解决.23.如图,△ABC中,AB=AC,∠A=30°,DE垂直平分AC,求∠BCD.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首先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推出∠DAC=∠DCA,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BC=∠ACB,易求∠BCD的度数.解答:解:∵AB=AC,∠A=30°∴∠ABC=∠ACB=75°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推出AD=CD∴∠A=∠ACD=30°∴∠BCD=∠ACB﹣∠ACD=4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如图,E,F在BC上,BE=CF,AB=CD,AB∥CD.求证:(1)△ABF≌△DCE.(2)AF∥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得出BF=CE,由平行线的性质就可以得出∠B=∠C,根据SAS就可以得出结论;(2)由△ABF≌△DCE就可以得出∠AFB=∠DEC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证明:∵BE=CF,∴BE+EF=CF+EF,∴BF=CE.∵AB∥CD,∴∠B=∠C.在△ABF和△DCE中,∴△ABF≌△DCE(SAS);(2)∵△ABF≌△DCE,∴∠AFB=∠DEC,∴AF∥DE.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的运用,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5.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1)∠ABE=15°,∠BAD=40°,求∠BED的度数;(2)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E到BC边的距离为多少.考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2)过E作BC边的垂线即可得:E到BC边的距离为EF的长,然后过A作BC边的垂线AG,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1)∵∠BED是△ABE的外角,∴∠BED=∠ABE+∠BAD=15°+40°=55°;(2)过E作BC边的垂线,F为垂足,则EF为所求的E到BC边的距离,过A作BC边的垂线AG,∴AD为△ABC的中线,BD=5,∴BC=2BD=2×5=10,∵△ABC的面积为40,∴BC•AG=40,即×10•AG=40,解得AG=8,∵EF⊥BC于F,∴EF∥AG,∵E为AD的中点,∴EF是△AGD的中位线,∴EF=AG=×8=4.∴E到BC边的距离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涉及面较广,但难度适中.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24,OB,OC分别平分∠ABC,∠ACB,OD⊥BC于点D,且OD=2,求△ABC的面积.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连接OA,作OE⊥AB于E,OF⊥AC与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OE、OF的长,根据△ABC的面积=△A0B的面积+△BOC的面积+△AOC的面积计算即可.解答:解:连接OA,作OE⊥AB于E,OF⊥AC与F,∵OB,OC分别平分∠ABC,∠ACB,OD⊥BC,OE⊥AB,OF⊥AC,∴OE=OE=OD=2,△ABC的面积=△A0B的面积+△BOC的面积+△AOC的面积=AB•OE+AC•OF+CB•OD=×(AB+AC+BC)×2=24.答:△ABC的面积是2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辅助线的作法要正确.27.(10分)(2014秋•万州区校级期末)如图,点B在线段AC上,点E在线段BD上,∠ABD=∠DBC,AB=DB,EB=CB,M、N分别是AE、CD的中点,判断BM与BN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根据SAS推出△ABE≌△DBC,推出AE=DC,∠EAB=∠BDC,∠AEB=∠DCB,求出∠ABD=∠DBC=90°,BM=AM=EM=AE,BN=CN=DN=CD,推出∠ABM=∠DBN,∠EBM=∠NBC即可.解答:解:BM=BN,BM⊥BN,理由是:在△ABE和△DBC中,,∴△ABE≌△DBC(SAS),∴AE=DC,∠EAB=∠BDC,∠AEB=∠DCB,∵∠ABD=∠DBC,∠ABD+∠DBC=180°,∴∠ABD=∠DBC=90°,∵M为AE的中点,N为CD的中点,∴BM=AM=EM=AE,BN=CN=DN=CD,∴BM=BN,∠EAB=∠MBA,∠CDB=∠DBN,∠AEB=∠EBA,∠NCB=∠NBC,∵∠EAB=∠BDC,∠AEB=∠DCB,∴∠ABM=∠DBN,∠EBM=∠NBC,∴∠ABC=2∠DBN+2∠EBM=180°,∴∠EBN+∠EBM=90°,∴BM⊥BN.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
B
D
A
E
C
B
D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
期中数学试题(精品A)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拥有了许多知识财富!下面这套试卷是为了展示你最近的学习效果而设计的,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一选,比比谁细心(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
..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已知点P(3, -2)与Q关于x轴对称, 则Q的坐标为()
A.(-3, 2) B.(-3, -2) C.(3, 2) D.(3, -2)
3、如图,已知∠CAB=∠DAB,则添加下列一个条件不能使△ABC≌△ABD的是()
A.AC=AD B.BC=BD C.∠C=∠D D.∠ABC=∠ABD
4、如图,△ABC中, ∠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 AB
=6cm,则△DEB的周长为()
A.4cm B.6cm C.10cm D.14cm
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有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有一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
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A B C D E O A
B C
D E F P
G A B C D E F
G
A
C
D
E
F
B
E
D
C B
A
A B
D
C
C .有两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如图,是一个5×5的正方形网格,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和点B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点C 也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若△ABC 为等腰三角形,满足
条件的C 点的个数为( ) A .6 B .7 C .8 D .9 7、如图,△ABC 中,∠BAC =60°,∠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E ,D 是AE 延长线上
一点,且∠BDC =120°.下列结论:①∠BEC =120°;②DB =DE ;③∠BDE =2∠BCE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8、如图,已知点P 为△ABC 三条内角平分线AD 、BE 、CF 的交点,作DG ⊥PC 于G ,则 ∠PDG 等于( )
A ∠ABE
B ∠DA
C C ∠BCF
D ∠CPE
9、如图,已知AB =AC ,点D 、E 分别在AC 、AB 上,BD 与CE 相交于点O ,欲使 △ABD ≌△ACE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添加下列条件: 甲:∠BEC =∠CDB ;乙:AE =AD ;丙:OB =OC . 其中满足要求的条件是( )
A 仅甲
B 仅乙
C 甲和乙
D 甲乙丙均可
10、如图,在△ABC 中,∠BAC =90°,AD ⊥BC 于D ,BE 平分∠ABC 交AD 于F ,作 EG ⊥DC 于G ,则下列结论中:①EA =EG ;②∠BAD =∠C ;③△AEF 为等腰三角形; ④AF =FD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一填, 看看谁仔细(每小题3分, 共30分, 请将你的答案写在“_______”处)
11、已知a -3+||b -4=0,则以a 、b 为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 . 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其一边长为6,则另两边长为 . 13、 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2、5,则斜边长是 ,斜边上的高是 . 14、如图△ABC 中,DE 垂直平分AC 交AB 于E ,∠A =30º,∠ACB =80º,则∠BCE = º
A C
E
D
B
15、如图,已知AC =FE ,BC =DE ,点A 、D 、B 、F 在一条直线上,要使△ABC ≌△FDE ,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
16、如图,在△ABC 中,AB =AD =DC ,∠BAD =20º,则∠C = º.
17、 如图,在△ABC 中,CE 平分∠ACB ,CF 平分∠ACD ,且EF ∥BC 交AC 于M ,若
CM =3,则CE 2+CF 2= .
18、如图,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高,由下列条件中的某一个就能推出△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写在横线上) ①∠BAD =∠ACD ,②∠BAD =∠CAD ,③AB +BD =AC +CD ,④AB -BD =AC -CD 19、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
(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用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 若S 1+S 2+S 3=16,则S 2的值是 .
20、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在AB 上截取AE=AC ,连结DE ,且 DE=2cm ,DB=3cm ,那么BC=
三、 解一解, 试试谁更棒
21、 如图,D 、E 分 别 是 AB 、AC 上的点,且AB =
AC ,AD =
AE .
求证:∠B =∠C .
2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cm ,腰长为xcm ,底边为ycm ,请你用x 的式子表示y ,并求x 的取值范围.
A B
C D
A
C
B
D
F
H G
M E
N
K
T
B
G
C
D
A
E
F
B
A
C
D
A
H
N
E
B
M
D
C 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3,0),(3,4),(1,4)A B C -----
(1)求△ABC 的面积;
(2)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图形△DEF ,
并写出D 、E 、F 的坐标.
D ( )、
E ( )、
F ( ).
24、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AD 是角平分线,以AC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
ACE ,BE 分别与AD 、AC 交于点F 、G ,连结CF . (1)求证:∠FBD =∠FCD ;
(2)若AF =3,DF =1,求EF 的值.
25、如图,在△ABC 中,BA =BC ,D 在边 CB 上,且DB =DA =AC . (1)如图1,∠B =______°,∠C =_______°;
(2)如图2,M 为线段BC 上一动点,过M 作直线MH ⊥AD 于H ,分别交直线AB 、AC
于点N 、E ,请写出BN 、CE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当M 是BC 中点时,在(2)的条件下, CD
CE
的值是__________.(不需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