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究
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孔维环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08期【内容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教师要加强教学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本文结合生活化教学模式,有效的总结了政治教学课堂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研究引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通过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基于此,教师要重视研究生活化教学方法,有效的将其运用到教学课堂,以提高学生政治学习水平,具体分析如下。
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学习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将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机械化的记忆,而是能够在充分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要推行生活化教学的根本原因,就初中政治而言,其中的知识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看到生活中现实物质的影子,以此提升学生对政治学科的亲切感。
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形式,比如,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提问书本上固定的知识,还应该结合政治时事和社会热点进行针对性提问,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并融入实际生活,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刻板看法。
比如,在学习“理性消费”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提问开始将学生引入到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消费行为是非理性消费呢?”学生便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做出相应的回答,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创设出一个生活的消费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购物,并表演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帮助学生学会理性消费,并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给消费者提出一些建议,以此实现政治知识的实用性。
二、在政治课堂上设计生活化教学案例目前初中政治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政治学科兴趣不够浓厚的问题,这间接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仍然重复着一成不变的机械式教学,学生无法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对此,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案,联系生活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学生只有能够在政治知识中感受到生活气息,才能够转变自身对于政治学科刻板认识的观念,只有不断丰富政治知识的生活性和艺术性,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并最终热爱政治学科。
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_汪朝霞
第31卷 第4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V ol. 31 No.4 2009年8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 EDITION ) Aug. 2009收稿日期:2008–12–10作者简介:汪朝霞(1974 -),女,浙江宁波人,北仑明港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汪朝霞(北仑明港中学 政治教研室, 浙江 宁波 315800)摘 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感受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自主探究分享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回归生活等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思想政治与生活的联系。
真正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关键词:政治课;生活;情境;实践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9)04﹣0151﹣02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分享生活、回归生活,体会政治的趣味和作用。
具体来讲可采用如下策略。
一、采用喻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感受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同一种形式或变化不多,学生会陷入听课疲劳状态,所以要根据需要尽可能不断变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热情高涨。
(一)运用动漫、视频、照片使教学内容可见、可闻,增强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张珍贵的老照片、一幅构思巧妙的漫画、一段音频、视频资料、一段论证结论的史料记载,既可以让学生理解政治问题,又得思维的锻炼。
例如在《经济生活》第六课的《股票债券和保险》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动漫。
设计成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回来后,获得了一百万奖励,他们讨论如何处理这么大一笔资金。
于是师徒四人分别出去调查市场情况。
各人坚持已见,分别指出对方的投资的不足,于是发生争执,师徒决定交给大家评议。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唐僧师徒了解四种投资方式(板书:存款、股票、债券、保险),让学生说说这四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和优点。
[初中政治教学措施]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措施]初中政治教学策略初中政治教学措施篇一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学校新课改精神,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紧紧围绕教学督导处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三年级级部的具体情况,积极深入推进新教学模式的形成,打造高效课堂,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向课堂要质量,做好九年级政治的复习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题研究水平。
全组教师潜心钻研教学,合理分工合作,力争在2022年的中考中打一个“翻身仗”。
二、学情分析(一)学生情况1、本级学生已经进入初三阶段的学习了,已进一步懂得了初中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学生对本门学科的答题规范和答题要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仍不够细致和全面,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2、学生的严谨、上进的学风比较缺乏,仍有相当一部分中下游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任务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本学期教学中做好转后递进工作,缩小两头差距,充实中间力量。
3、学生面临中考,其学习的指向性更加明确,但应对综合性的习题、话题没有建立起大学科意识,对中考的政治考试要求的理解还停留在期中、期末考试的层次。
(二)教材分析1、本学期教材主要研究三个主题,那就是一、承担责任、服务社会;二、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三、融入社会、肩负使命;四、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2、本册教材内容难度相对上学期有所增强,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更加紧密,需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框架,进一步培养能力、提高认识和渗透觉悟。
3、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度将知识的运用提升到分析身边的人、事、和社会热点的层面。
(三)教学目标:首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突出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政治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放在首位,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强调构造“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探究和交流的发展空间”。
五育融合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五育融合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五育融合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指明了新时期的育人方向。
众所周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重在增强学生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素质、法治素养等,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五育融合的价值,形成五育融合意识,继而根据教学需要应用适宜的策略,融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增强学科育人效果。
一、五育融合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价值(一)营造良好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初中阶段是个体发展智力、强健身心、塑造人格、学会劳动、建立审美观的关键阶段。
坚持五育融合,可以在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德育为主。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入其他“四育”,可以切实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学生会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受到“五育”熏陶,形成道德修养、体育意识、审美素养、劳动观念,从而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础。
学生在获得良好发展后,会获得学习满足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
(二)变革育人理念,助推思政教学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变革教育理念,是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前提。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凸显学科育人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以“五育”为重点,研究具体情况,对症下药,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如此做法既可以摒弃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智力,又能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四育”(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熏陶,实现全面发展。
(三)强化思政作用,发挥学科育人价值《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通过本课题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理念;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构建有实效性的新课堂教学策略;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提高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课题研究背景:(一) 研究背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应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追求。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课堂实效性不高,教学中教师忽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僵硬,这样的知识不但没有生命力,也不可能成为人的智慧。
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注重学生问题的开发,必须要有活生生的思想品德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着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力求增强课堂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由于九年级的特殊性更需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九年级学生处于人生第一个转折点,通过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的探究和实践,能促使学生更好的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九年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为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做铺垫。
从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来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主动适应学生的学,适应新的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因此,探索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和方法,引起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选题意义。
如何解答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实践与探究”(2)
如何解答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实践与探究”一、问题由来2016年,初中政治教材开始使用《道德与法治》,它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初中性、综合性等特点。
本课程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教学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认识、体验与实践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改变。
初中生毕业考试试题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事例命制试题,增加了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实践与探究的题型。
从多次考试和阅卷,发现该题型难度大、大部分学生得分少,制约着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成绩提高,因此把解答“实践与探究”作为课题研究。
二、问题界定实践是指人目的探索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物质活动;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索性学习;实践与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解决学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探索新知识、不断提高技能的学习过程。
在实践与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惑和难题,形成了难以解答“实践与探究”题型中的问题。
三、研究过程(一)学生成绩反映出来的现状“实践与探究”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考试题。
此题分值所占比重大,大部分学生得分很低,严重影响学生的政治成绩。
分析了本校学生考试试卷,搜集数据,归纳整理,情况大致如下:80分以上的学生,能够获得该题型所给分值90%,甚至满分;60---80分的学生,能够获得该题型所给分值60%--80%;40----60分的学生,能够获得所给分值30%--50%;30分以下的学生,该题型是零分。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优生和中等生得分比较高,学困生得分很低。
学生情况不同,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
从调查研究、与学生座谈交流,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读不懂背景材料,找不出材料中的关键的字、词、句,无法归纳材料的中心意思;无法把材料与教材相关知识对接;读不懂所设的问题,理解不了设问问的什么,不知道它涉及知识点及其具体内容;无法准确利用教材的知识回答材料提出的问题;偏离教材、自由发挥、离题万里、随意作答;知识要点不完整,没有答出知识点核心词语和句子,用词不准确、规范;思维混乱,缺乏逻辑;表述不清楚,缺乏条理性;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等。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制》新教材教学策略初探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制》新教材教学策略初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学习道德和法制知识,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完成人生的使命。
为此,人教版初中推出了《道德与法制》新教材,旨在通过探究道德与法制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法治观及道德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本文将对《道德与法制》新教材的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一、重视任务导向,注重实践新教材强调实践性,以问题为导向,突出任务性教学,力求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体验正向情感和认知。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和法制知识,促进学生内化有效行为方式。
例如,在学习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学生时,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在同学中挑战不合法行为、违反道德的行为,培养做事有始有终、立志成为有道德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道德的内涵,还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道德的认识,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
二、多元化教学,注重情感教育新教材注重学科整合,融入了历史、地理、生物、政治、数学等多学科元素。
教师可以结合着不同的学科知识,针对不同情境展开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地阐释道德与法制的联系和内容。
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这样能够更好地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热情。
例如,让学生通过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繁殖方式等生物知识,借此了解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引发学生对爱护动物的兴趣和责任,从而理解法律的目的和意义。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拉近学生与法制的距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爱护自然、平衡生态和维护法制的意识和行动。
三、启发思考,注重实证研究新教材以“道义取向 ~ 法规立足 ~ 实践落地”为教学思路,力求在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中实现循序渐进、全面开展。
教师要运用多种启发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法制问题的背景、发生的条件、事后的结果及防止再次发生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道德和法制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法律精神的深刻内涵,提高自身公民素质。
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政治学科的生活化教学策略_1
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政治学科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1-09-08T02:15:07.8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1期作者:权中静王范信牛红斌刘提娟[导读] 近年来,课改工作普遍推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已经迈进了崭新时代。
权中静王范信牛红斌刘提娟河南省唐河县第一初级中学,河南唐河 473400摘要:近年来,课改工作普遍推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已经迈进了崭新时代。
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从生活的角度探索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工作,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实践能力。
教师采用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引领学生将生活的素材带进课堂,通过多种方式构建生活化、情趣化及艺术化的课堂,有效提高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政治;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有效策略引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生命即教育、教书育人、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给予我们极大的启迪,促使我们受益很深。
因此,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既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使命及归宿。
生活化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政治课堂教学内容要力求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服务;第二,政治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喜欢看到的,必须是易于学生感知和有效参与的,来自于他们的平时的生活经验。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创建切实可行及行之有效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呢?本文紧密结合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体验,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1积极构建浓郁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走进校园,接受教师的辛勤培育、耐心指导及科学引领,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兴致勃勃思考探究的前提及基础。
因为,崇高的兴趣是引领学生潜心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是初中政治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的教学重点之一,需要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采取一系列得力举措,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育改革只有深入到课堂的层面,才能真正发展。
为此,掀起课堂革命,打造高效课堂逐渐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向。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变革传统教学方式,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诉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对策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1.1内容选取有失偏颇课程内容应该选择围绕对人的发展有较大价值的知识。
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课程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功能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定要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知识,学生身边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大部分教师仍停留在讲解教材阶段,没有突出该门课的时政性特点和德育功能。
照本宣科的教学意味着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教学的深度不够。
1.2教学环节把控欠佳这里的教学环节是指教学活动中链锁式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小结、作业布置等主要环节。
各环节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完整按照教学环节上课的人数不多,设计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和过渡更是被忽视。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往往是直接讲解新课,然后由学生作相应的配套练习,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对策2.1以境寓情,巧设教学情境(1)课堂教学模拟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情感教学法来创设教学情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教师把现实生活情境与课堂模拟教学情境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入这个悦目、悦耳、悦心的课堂模拟生活场景,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事物和关系。
这一教学情境的设置潜移默化地增添了学生听课的趣味,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2)实践创新离不开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设置是与时代发展密切联系的,是建立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基础之上的,要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要求。
初中德育中“五育”并举落实策略探究
初中德育中“五育”并举落实策略探究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五育”思想日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新课程实施以来,五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五育思想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实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文章从“五育”教育在中学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对“五育”教育在中学道德教育中的实施进行了积极探索。
老师们要在自己的课堂上,积极地创造出五育的气氛,开展各种各样的五育课堂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引导班上的学生们对五育的思想进行深刻的反思和领悟,并用一种良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把五育思想融入到班上的文化之中,这样才能让班上的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五育,更好地体会五育。
关键词:初中德育;五育并举;五育落实;策略探究引言目前,一些中学老师仍然采取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然而,由于班上学生对其的接受程度较低,因此,很难获得较好的道德教育效果。
所以,老师们要把道德教育作为根本,通过营造氛围,举办活动,创造班集体的精神,让五育思想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反思和去研究五育思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德智体美劳。
一、落实初中德育中“五育”的意义实施“五育”对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至关重要,老师们要把“五育”思想贯穿到自己的日常教育活动中,而不是把五育的内容简单地叠加起来,要把德育、体育、劳育、智育、美育与日常有条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出明确的五育目标,逐步把五育思想贯彻下去,促进中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通过“五育”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育品质,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激发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深层反思,五育思想对初中生的前途起到了积极的、深远的作用。
二、初中德育中“五育”策略的落实1.营造五育氛围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一些中学师生对五育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学校的气氛也主要是注重学业,五育理念还没有深入到校园之中。
老师们要注意在学校中营造五育的气氛,在课堂上积极传播五育思想,为课堂上的学生们创设一个道德交流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讨五育。
初高中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策略研究
初高中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策略研究发布时间:2022-08-04T05:29:42.838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37卷6期作者:张艳艳[导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思政课九年一体化设计,高中思政课也应在统筹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框架中,抓好自身定位张艳艳张店区实验中学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思政课九年一体化设计,高中思政课也应在统筹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框架中,抓好自身定位,因此沟通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这一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一体化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很有必要。
本文从影响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一体化的因素、解决策略、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初高中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教学一体化影响因素解决策略效果评估 2022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课。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也是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由此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同根同源,分别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应体现内容上的层进性,逻辑上的延续性,因此,初高中思政课的教学也应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一体化教学实践。
本论文主要从影响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一体化的因素、解决策略、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试图寻找出适合初中学生的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一体化策略。
一、影响因素由于种种原因,初高中教材编写未能做到集中统筹编写,许多一线教师只从表面上发现初高中课程内容有重复和混同,却难以发现初高中思政课内容上的逻辑关系,这给初高中思政课的教学一体化带来了很多影响。
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学生生活中
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学生生活中中学阶段是学生培养良好思想品德以及完善个人人格的重要阶段,加强中学生思想教育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中学生个人的素质,我们应该将思政教育合理的融入到中学生生活中,不断地强化中学生的思政教育。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合理的融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1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缺乏青少年从生活方式到处世方式,从价值观到情感交流,小到穿衣戴帽,大到思考世界人生无不受到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
因为现代大众传媒的有些教育方法没有充分强调正确的思想意识导向,可能导致孩子们出现错误的思想意识观。
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尚在形成,求知欲、探索欲十分强烈的这段时期,其意识形态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
而做为政治教师不仅要具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专业知识,还应该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等,还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
如果做为主体的学生老师都存在着这样的意识缺乏不足,自然方法论上难以丰富多样性了。
2 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缺乏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强烈,这样的特点,对政治课教学既是挑战又是动力。
我们必须针对他们的新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中走出一条生路来,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课堂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适应性缺乏我国现有的教材远远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教材中的知识大多数有效期已过。
这就使多年来教学方法单调、教材内容滞后的政治教学陷入困境之中。
现在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极大转变,必须看到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性。
中学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谈中学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摘要:在中学阶段,实施政治教学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将社会生活实际与书本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于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利用政治书本常识来解决与解释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现象。
这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需。
关键词:中学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在当前教育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政治学科不感兴趣,政治几乎是中学阶段最不讨人喜欢的学科之一。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这里面自然有政治学科理论性强、枯燥乏味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教师在教学策略的把握上没能有效地把书本知识与具体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没能够将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到底。
新课改背景下,每一学科、每一位教师都在追求高效课堂,追求素质教育,并且无论是哪一个教学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施行。
本文中,笔者就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论述,望各位教师与专家批评指正。
一、政治理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及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理念,即说我们还要注意从生活实践中思考与提炼知识,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注重总结政治理论与常识,进而形成一定的经验,指导我们的政治学习与今后的具体生活。
也就是说,要将课堂理论与生活实际两者结合起来,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譬如,笔者在讲授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时,曾组织学生扮演保险推销员展开演说,结果有相当一部分成绩在中下等的学生表现得可圈可点、舌生莲花,经查,原来是这部分学生中有的父母就是保险推销员,潜移默化中他们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在肯定他们的精彩表现时,我还特意嘱咐他们,“我们现在是求学阶段,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父母的模仿,我们应该把父母的工作实践与我们具体的课本理论联系起来,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改善他们的交流技巧,完善他们的经济认知。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分析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时代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人情况,将新的教学策略代入到课本知识中,更新课程教育方式和角度,开展多重层次的课堂教学,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保证学生明确道德与法治之间的界限。
本文对如何开展高效率的道德与法治初中教育课堂展开思考,并寻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以及完善自身法律意识的高质量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引言人人都要学,而且要经过各种阶段的学习。
小学教育是以学习为基础的,而初中是以学习为基础,以提升为目的。
所以,在学校里读书很重要,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方面,尽管它不像语文、数学一样受到父母和同学们的重视,但是却很有意义,道德与法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价值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心理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复杂及多元,不再过于关注简单的心理品质教育,而是整合课内外教育资源,积极实现心理教育内容和学习范围的有效拓展及延伸,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稳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要扮演组织者的角色,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保障学生能正确看待个人与他人,掌握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技巧。
教师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教师会利用丰富的教育经验、专业教育能力以及个人的良好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责任感。
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做到学高身正和言传身教。
②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
心理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大板块,对学生的发展、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主动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生活主题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活化课堂教学的新策略
生活中的事实、数据、也可以是经典作家的著名言论、可以是各 种史料 、典 故,甚至可以是生 活中的成语 、俗语 、笑话 、影视 台
词等等。高中政 治学习是一个全新的过程,如果一个 头开得不好, 那 以后 的教学工作就很难开展 。学 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就能被激 发 出来,这是 非常重要的。 因为,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所以在选 择生活主题教学的生活主题时,必须具备 以下特征。
二、生活主题教学的操作过程
运用生活 主题分 析法进行教学 ,在操 作过程 中要把握 以下一 些特定步骤和特别要求: ( )精选生活主题。 一 生活主题是生活 主题教学方法 的核 心,也是进行具体 生活主 题教学 的开始 。可 选择的生活主题很 多,但哪个是最适合 的,那 就 要对可选择 的生 活主题精心挑选 ,选 择的生活主题 除要 具备以 上列出的特征 外,还应注意 以下几个 问题 :①要有明确的 目 性。 标 即要紧紧 围绕 一定 的教学 目标选编 生活主题,要让学 生在 对生活 主题的分析讨论过程 中获得相关知识 。②要有深刻 的启发性和探 究性。生活主题 既要有实际情况 的描述 ,又要包含一定 的问题, 要让学生通过这些 问题的判 断、推 理、论证,探究 、寻 求问题的 答案,从而启迪和开 发学生 的智能 。③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 综合 性 。这要求政治课 教学中应 用的生活主题要注重引导学 生关注现 实问题,关注人类 生存与发展进程 中的重大问题,尽 可能贴 近社 会 现实和学生 的生 活实际,体现政治 学科特点。这样才能够 让学 生始终意识到他们所 学的知识学有所 用,能够应 用于 实践 ;也只 有这样才 能够充分激 发他们 自主学 习的动力。 ( 二)呈现生活 主题。 生活主题的呈现 既可以在讲新知识 之前,也可 以在讲 授知识 之后;既可 以在讲授 某一个知识点 时呈现,也可 以在讲完 一框 节 之后呈现检 查学 生的知识掌握 情况 。常用的呈现方 法有 : ( )利 1 用多媒体 呈现生活主题 ; ()给每个学 生发—份文字 生活 主题; 2 ( )教师 口述或表达 ; ( )通过 漫画 、故事 、小 品等形 式呈现 3 4 生 活主题,等等 。然 后指导学生边 看书 ,边思考 、边讨论 ,从 典 型 生活主题 中引出一般规律 。使政治课堂教学既不离开书本太远, 又不拘泥于书本, 既鼓励寻找解决 问题 的多种途径和 答案 ,又有 利于形成基本一致 的正确价值 判断。 ( )分析 生活 主题。 三 这 是生活主题教 学的非常重要 环节 ,也是非常关键 的一步。 ’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以初二下第3课《公民权利》为例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以初二下第3课《公民权利》
为例
邓雯静
【期刊名称】《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年(卷),期】2018(000)025
【摘要】在初级中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积极思想和自身行为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而《道德与法治》课程通常包含大大小小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权利义务,比较正规和抽象,同时在初二年纪第三课《公民权利》中包含较多的权利项目,概括性较强,相对于初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来讲,难度系数较大。
因此,利用生活化教学是教师课堂改革更为有效的交学费方式,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将权利条款形象化,变抽象为具体。
本文针对《公民权利》一课,对《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行探讨,希望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邓雯静
【作者单位】[1]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5106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让道德与法治课洋溢生活的气息——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案例探究 [J], 李亮
2.让道德与法治课洋溢生活的气息——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案例探究 [J], 李亮
3.引行知思想之活泉,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之花——以统编一年级“别伤着自己”一课为例 [J], 倪中筠
4.运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J], 李祥
5.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以“让友谊之树常青”为例 [J], 马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三味”到“三维”——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习兴趣 , 又能通过鲜活 的生活化 内容 , 使 学生更加 了解社 会 , 更易 接受 和更 好领 悟“ 知识和技能 ” 。
2 “ 味 ” 自教 学形 式 生 活化 .趣 来
味” 才 能实 现“ , 三维” 的整体 目标 。
的课堂练 习 , 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 深刻
的道 理 通 俗 化 、 “ 程 和 方 法 ”目标 在 过
生活 “ 味” 在 “ 感 、 韵 , 情 态度 和价 值 观” 目标 方 面 要 有 生 活 “ 味 ” 有 此 “ 品 , 三
方 面要有 生活“ 味” 韵
政治 四个必修模块 即“ 济生 活” 政治 经 “ 生活 ”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 “ “ 无一不 洋溢着生活气 息 , 这本 身 就说 明 了政 治 课教 学必 须立足 于现 实生 活 , 求 教师 要
能够 带 领 学 生 走 出教 材 和 课 堂 , 进 现 走 实 生 活 , 分 利 用 和 开 发 校 内 外 的 各 种 充
乐、 诗歌 、 小品 、 画 、 漫 名言警 句等引入课 堂, 恰如其分地运 用这些方法 , 不仅可 以 引起学生共鸣 、 活跃课 堂气氛 , 还可 以起
到 事 半 功 倍 的效 果 。
拙见以为 , 学生 活化 不失 为一 种 教
实 现 新 课 程 目标 的 有 效 策 略 , 有 效 的 而 生 活 化 教 学 就 应 该 以 “ 维 ”目标 为 标 三 准 , “ 识 和 技 能 ”目标 方 面 要 有 生 活 在 知 “ 味 ” 在 “ 程 和 方 法 ”目标 方 面 要 有 趣 , 过
一
、
初中政治教案:怎样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与个性发展?
初中政治教案:怎样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与个性发展?在教育的进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个性发展。
对于初中政治教学,更要注重学生思想成长与个性发展,这是创造未来成功的基石。
如何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与个性发展?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策略,帮助初中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一、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更能帮助学生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思维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在课堂讨论时,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和看法,适当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学生维护自己权益和理性思考非常有帮助。
二、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和探究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开发和发扬学生内在的探索和研究兴趣。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研究知识,与同桌协作完成任务,自由探究等等,鼓励学生为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而自觉地动手实践和思考。
对于学习政治知识,当某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学生的理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个问题,以提高学生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互相交流、研究文献和网上视频等方式探究相应的问题。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和情绪、对学生灵活性好的思考方式、对学生个性的支持、以及和家长、医生、心理咨询师等合作以帮助学生发掘自己个性和完善自我发展。
个性和人格是非常具有独特性的,是人的内在因素,也是人与人之间不可替代的知识资源。
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关注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为学生们提供更广泛的机会,包括活动、社交、学习和思考等方面,以便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创意。
四、启发学生具有世界情怀教育应该是不分国界的。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摘要:如今新课标改革的有序推进,各个教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点。
初中阶段也不例外,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已被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教师为培养学生优秀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需要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建立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和发展,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教学;核心素养;策略研究随着教育理念的改革发展,核心素养教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命题。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道德法治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还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改善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道德品质。
1 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科学且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模式更能够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所以,在实施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看待教学方式的科学合理性。
它对教师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和途径,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热烈的兴趣。
老师可以利用最新的科技,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核心素养。
因此,在渗透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学会从学生角度出发,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为深入开展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2 利用生活事件,培养科学精神的素养根据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所言,教师需要持之以恒帮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体会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奥秘。
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阅读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借由阅读这一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的重要桥梁和手段,体现出道德与法治学科这一工具性的意义与价值。
此时,教师不能够只关注个人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结果,而是需要重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生活化教学问题,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比如,在进行《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大秦时期的秦始皇嬴政,有一天做梦梦见自己驾崩了,梦醒之后十分害怕,想着自己打下的江山还没坐热就要失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之下 ,教育行 业对初中生的素质教育
也越来越重视 。如何树立初中生正确的
人生观与价值观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品
德 才智 成 为初 中教 职工 深人 研究 的重 要 课 题。在 初 中思想 政 治教 学课 堂 中 培 养学 生 的 品德才 智 不仅需 要 给学 生 传授思想政治理论 知识 ,还需要重视学 生在生活 方面与思 想道德方 面 的教 育 , 让 学 生在 现实 生 活与 思想 政治 课 堂相 融合 的学 习 过程 中充 分认 识 到德 育 的
需 要 独 立 自主 地 处 理 个 人 与 同 学 之 间 、
2 . 采 用 生活 化 的教 学 方式 。扩 宽
学生思维 教 师 需 要 充 分 了 解 不 同 的 教 学 模
的道 德 理论 课 ,能 在 很大 程 度上 促进 初 中生 的德 育 。但 传 统 的思 想政 治课
堂 教学 方法 太 过陈 旧 和单 一 ,不 能很 好 地对 初 中生 进行 德 育 ,因此在 初 中
维 ,让学生充分掌握 课堂 知识 的同时也
能学习到生活实践方面的精华知识 。
3 . 适 时加 入 实 践活 动 环节 。提 高 学生学 习积极性
实施初 中思 想政治课 堂 教 学 的 必 要 性
一
融合 到思 想政 治 课堂 教学 工 作 中是本
课程 的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 中教 师应 该注重对学生亲身实践的培养 ,并 与教
种 人 际 关 系 的 能 力 。另 外 ,教 师 通过 这 种 方 法 也 能 充 分 有 效 地 实 现 对 学 生 的 优化教育 。
进入 2 1 世纪 以来 ,社会快速发展 ,
人 民 的 生 活 水平 也得 到 了 空 前 提 高 。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 民的生活 压力 也随之增大。以上种种原 因致使社会对 人类 各方 面 的才 能 与素 质有 着越 来越 强烈的要求 。因此 ,在社 会高要求 的推
式 以及每个学生 不同的个性 ,在实施创 新教学模式 的过程 中 ,也要充分注重教 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充分展示幽 默的一 面 ,这样既可 以活跃课堂气 氛 ,
又 可 以拉 近学 生 与教 师之 间 的 距 离 。教 师 应 该 充 分 结 合 与 生 活 息 息 相 关 的 素 材 ,以此 激 发 学 生 的发 散 思 维 与创 新 思
半 月 ),2 0 1 0( 0 1): 1 5 一l 9 .
2 . 初 中思 想政 治 生活 化 课堂 建设 的 理 念
己 ,教 师 也 能 在 此 教 学 环 节 中充 分 有 效
地让学生 的思想 品德健康地 发展起来 。 在课 堂 教学 中正确 地 引 领学 生 , 让理 论 与实践 相 结合 的教 学 方法 充分
让学生真正成为 “ 德、 智、 体、 美、 劳”
全 面发 展 的现 代 化 新 型人 才 。
个 人 与集体 之 间 以及个 人 与社 会之 间
的关系 ,而初中思想政治课 堂教学便可
以引 导并 帮助 学生 以正 确 的方 法处 理
思 想政 治课 堂 要结 合 生活 实 际 ,将 思
想 政治 理论 知识 与 生活 化教 学模 式 相 结合 ,以此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才智 ,
各种关系 ,并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清 自
二、初 中思 想政治生 活化 教 学的技 巧和方法
1 . 模 拟 生活 化 的教 学 活 动 。提 高
学 习 效 率
不 断引导并鼓励学生走 向社会 ,并安排 学生参加一些有实践 意义 的社会 活动。
初 中思 想政治课 与生 活息息 相关 ,
运用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的教学 方式 ,并 让学 生充分融 人生活当中 ,能够让教学 工作呈 现 日益完善的效果。 参考文献 : [ 1 ] 施 敏. 浅 析生 活化 的高 中政 治教
课改看台
F6AI AN
初 中思 想政 治生 活化教 学 策略 的探 究
陈 国 宏
摘
要 :初 中思想政治课 堂的主要 目的是 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 生观与价值观 ,培 养 出符合我 国国情发展 的栋梁之才。
本 文 首 先 分 析 了 实施 初 中思 想 政 治课 堂 教 学 的 必要 性 ,进 而 对初 中思 想 政 治 生 活 化教 学 的技 巧 和 方 法进 行 了探 究 。
关键词 :初 中;思想政治 ;生活化教学 近年来 ,随着教育事业 的不断深化 与改革 ,社会特 别注重对 初中生的 “ 德
育 ”。而 “ 思 想 政 治 ” 作 为 一 门 重 要
着不同的认识 ,进 而形 成了不 同程度上 的思想品德 。初中生进 人中学学习后 , 生 活 罔子渐 渐 地扩 展 开来 ,在 生活 中
11 — 1 3 .
学教 材 ,充 分 结合 符合 我 国国情 发展
的有 效途 径 ,让思 想政 治 课堂 教学 能
够 体 现 出 与 时 俱 进 的 特 色 。除此 之外 , 还 可 以 设 计 活 动 ,引导 学生 对 与 生 活 密
[ 2 ] 柳 淑青 . 论 如何 加 强初 中思想 政 治 课教 学的实效性 [ J ] . 北方 文学 ( 下
重要 性 。
在课 堂里 呈 现 出生 活场 景 的教 学 方 式是 初 中思 想政 治生 活 化教 学最 基
本的要求 。想要让课堂教学体现 出真实 性 的效 果 就必 须要 求 生活 化教 学充 分
与生 活相 融 合。教 师 必须 钻研 课 堂教
学策略 [ J ] . 学苑教 育, 2 0 1 1( 1 9 ) :
、
初 中思 想 政 治生 活化 教 学 的 主要
目的就 是培 养 学生 对社 会 的强 烈 的责 任感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中有效地提高学生 的个人素质 。因此 ,
在 适时 加 入实 践活 动环 节 中教 师 应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现 代 社 会 生 活 下 的必 然 趋 势
学内容相结合 ,以此让学生提高处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