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答题技巧:判断推理之集合推理
浙江事业单位行测判断推理备考之逻辑分析法:集合题型

浙江事业单位行测判断推理备考之逻辑分析法:集合题型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zhejiang/集合题型的一般特点是:在题目中出现“所有”、“有些”、“某个”、“每一个”、“没有一个”等集合型的叙述或题干提供的概念间的范围有重合的部分。
可以根据基本的集合概念和逻辑常识解决该类题型,解这种题型的重点放在集合的“部分与全体”上,同时要善于分辨可能重合的部分和绝不会重合的部分。
最直观的办法是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画个小图,题目即可迎刃而解。
例1:所有切实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都被证明是管理得法的校长;而切实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都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员的住房上。
因此,那些不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员住房上的校长,都不是管理得法的校长。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必须为真?A.中青年教员的住房问题,是教员的福利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B.所有管理得法的校长,都是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
C.中青年教员的比例,近年来普遍有了大的增长。
D.所有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员住房上的校长,都是管理得法的校长。
E.老年教员普遍对自己的住房善比较满意。
【答案】B。
【解题分析】题干只断定:所有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都是管理得法的校长。
由此推不出:所有管理得法的校长,都是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
为使题干的论证成长,B项必须为真,否则,如果有校长管理得法,但是却不关心教员福利,那么,他完全可能不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员住房上。
这样,题干的结论就不能成立。
例2:某大学一寝室中住着若干个学生。
其中,一个是哈尔滨,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两个在法律系,三个是进修生。
该寝室中恰好住了8个人。
如果题干中关于身份的介绍涉及了寝室中所有的人,则以下各项关于该寝室的断定都不与题干矛盾,除了A.该校法律系每年都招收进修生。
B.该校法律系从未招收过进修生。
C.来自广东的室友在法律系就读。
D.来自哈尔滨的室友在财政金融系就读。
E.该室的三个进修生都是南方人。
行测逻辑推理题通关技巧

判断推理部分解题技巧(一)图形推理1、对于图形拆分与重组题:运用实物找关键特征2、对于多组图形题:找变化规律(数量关系、位置关系、形状关系)。
3、基本思路:(1)简单图形看笔画多少、构成要素的增减、交点线段数目变化、图形种类数变化。
(2)复杂图形看大小变化、曲直情况、旋转方向、组合顺序、叠加状况(求同、去同)及对成性。
(3)上述方法无法判断时看路径状况、受力情况、或看半边。
(4)有多个选择时,选择自己最确定的,不可多选(二)定义判断解题技巧1、先看选项再看题干,对照选项看题干中对应内容。
注意:是否要一一对应关系。
2、抓住提干定义中的关键词,尤其是要抓住与选项相关的关键词。
3、常见的关键词:“主体”、“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等。
(三)类比推理题解答“九字”技巧1、记常识。
如各省市简称、称谓、作品、节日等。
2、想词性。
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
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
3、造句子。
造的句子必须是有效的,句子需要蕴含一定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句子包括几种。
(1)……和……是一个……例如:家父:父亲A老妪:老伴 B鼻祖:祖宗 C鄙人:自己答案C。
(2)……(不)是……的一种例如:冠心病:传染病A、熊猫:哺乳动物B、鲤鱼:两栖动物C、京剧:豫剧D、细菌:病毒答案B。
(3)……是……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树:树梢A、手:手指B、玻璃:窗户C、海洋:岛屿D、帽子:头答案A。
(4)……和……都是……例如:山川:河流A地球:太阳 B森林:沙漠C战争:和平 D污染:浪费答案B。
造句子“山川和河流都是地理形态”,“森林和沙漠都是地理形态”(5)……不是……就是……例如:男人:女人A黑:白 B左:右 C高:矮 D生:死答案D。
造句子“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人不是生就是死”。
(6)有的……是……,有的……是……例如:运动员:大学生A植物:种植 B专家:青年 C四季:春天 D纸张:书法答案B。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

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假⾔命题1.如果那么(前推后):肯前肯后,否后否前2.只有才(后推前):肯前肯后,否后否前⼆、联⾔命题1. A且B为真,则AB均为真2. A且B为假,则AB⾄少⼀个为假三、选⾔命题1. A或B为真,则AB⾄少⼀个为真2. A或B为假,则AB均为假3.不相容选⾔命题:要么A真B假,要么A假B真四、三个定理1.逆否定理:A推B è -B 推 –A2.摩根定理:1) - (A或B) = -A 且 -B2) - (A且B) = -A 或 –B3.鲁滨逊定理: - (A 推 B) = A 且 -B五、集合推理1.四个基本1)所有A都是B 》A推B2)所有A都不是B 》A推-B3)有的A是B 》有的A推B4)有的A不是B 》有的A推-B2.三个换位1)所有A都是B 》有的B是A2)所有A都不是B 》所有B都不是A3)有的A是B 》有的B是A4)有的A不是B 》不能换位3.两个推出1)所有A都是B 》某个A是B 》有的A是B2)所有A都不是B 》某个A不是B 》有的A不是B4.⼀个递推1) A 推 B ,所有B 推 C 》A推C六、模态命题1.并⾮可能 = 必然不2.并⾮所有 = 有的不3.移动否定词,所有变有的,有的变所有,可能变必然,必然变可能七、真假推理1.⽭盾关系1)某个是和某个不是2)所有的A都是B和有的A不是B3)所有的A都不是B和有的A是B4) A推B和A且-B5) A且B和-A或-B6) A或B和-A且-B2.反对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和所有的A都是B2)有的A是B和有的A不是B3.包容关系所有都是(不是)》某个是(不是)》有些是(不是)A且B 》 A(B)》 A或B⼋、四个原则1.话题⼀致原则2.整体优先原则3.可能优先原则4.敏感词汇原则九、七种逻辑关系1.对应关系2.条件关系3.属性关系4.全同关系5.并列关系6.包容关系7.交叉关系更多精彩,关注秋风!。
行测判断推理做题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做题技巧
以下是 8 条关于行测判断推理做题技巧:
1. 哎呀,判断推理里的图形推理可不能瞎猜呀!比如说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图形,你得学会找规律呀!像有的图形可能是在考旋转、对称啥的,你得瞪大眼睛仔细观察呀!别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比如说那道题,几个图形的位置明显有变化,你还看不出来是旋转规律吗?
2. 嘿,定义判断可别死脑筋呀!别一字一句死磕,要抓住关键信息懂不懂!有时候就像在大海里捞针,得把那根关键的针找出来!比如那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判断,你就找核心的几个点呀,别啥都往脑子里塞!那不是白费力气嘛!
3. 哇塞,在做类比推理的时候,一定要脑洞大开呀!想想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要局限于表面呀!就像找朋友一样,得找到它们内在的联系!看那道“苹果和水果”,这不是很明显的种属关系吗?还不赶紧选出来!
4. 注意啦,逻辑判断可没那么容易!别掉以轻心哦!要像侦探一样去分析!特别是那些推理题,得一环扣一环地去思考呀!比如说那道谁是罪犯的题,你得从各种条件里抽丝剥茧呀,难道还能随便猜吗?
5. 嘿嘿,加强削弱题可不能瞎蒙呀!得看清论点论据呀!就像打仗一样,得找到敌人的弱点去攻击或者防守!比如那道说某个政策好的题,你就得考虑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呀,不能人家说啥就是啥呀!
6. 告诉你哦,做判断推理速度也很重要呀!别磨蹭半天还没个结果!有些题一看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想,就别浪费时间啦!就像跑步比赛,你慢悠悠的能拿第一名吗?比如说那道特别明显的排除法就能做的题,赶紧选了往下走呀!
7. 记住哈,平时要多练习判断推理呀!不然考试的时候手忙脚乱可不行呀!把那些题型都摸熟了,就像老朋友一样,还怕它考你吗?就像学骑自行车,多骑几次就熟练啦!
8. 总之呀,判断推理有技巧。
最新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图形推理考点大集合

朴素逻辑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测中一种特殊的推理题,很多学员刚接触这一类的题时,总是带有很强烈的做题欲望与兴趣。但是等自己实际在做题的时候,发现自己一方面不知从何着手,另一方面做题的时间很长,即使自己最终把题做出来了,但是从时间的角度上来看也得不偿失。当我们具体在做一类题时,应该怎么去寻找解题突破的方向?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较快地解题呢?今天给大家带了其中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利用假设法来巧解朴素逻辑题。
第二种——全进:当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8或9时,第三位数字往前进一位。其实类比于全舍的情况,这种运用也是非常容易操作,例如:899×12811,这个计算式我们就可以保留为:90×13。再例如:45.89%×0.0788,按照原则计算式保留为:46×79。大家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样一种保留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计算变得非常简单化,但是我们同样也要明白,考试当中不可能计算数字都是0、1、2或者、8、9结尾的,所以第三种取舍环境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很多同学看到图形推理时,不能够在很短时间之内看出这个题目的规律到底是什么,以致浪费了大部分的时间无法保证题目的正确率,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到底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图形相似度高--考虑位置变化
1.平移
注意:方向(水平、竖直、顺、逆),距离(每次距离相等、依次递增等)
2.旋转
注意:方向(顺、逆)
①封闭区域数
②部分数
2.线的数量
①所有线条数
②直线数、曲线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判断推理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判断推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通过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来解答判断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用的判断推理技巧,帮助考生提高判断题解答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排除法在解答判断题时,排除法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技巧。
通过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可以更快地找到正确答案。
首先,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确定问题的要求和限制。
然后,逐个排除选项,根据已知信息和推理能力,判断选项是否与要求相符。
通过不断排除错误选项,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二、抽象概括判断题中常会出现一些具体的事实或情景,考生需要从中抽象出更一般的概括。
这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例如,题干中给出了几个具体的案例,考生可以通过将这些案例抽象为一般规律或原则来解答问题。
通过提取核心信息,进行概括和类比,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准确回答。
三、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判断题解答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解答问题时,可以通过梳理问题的逻辑关系,分析前因后果,找出因果关系或条件约束。
特别是在题干中给出了多个条件或前提,考生需要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四、辨析细节判断题中经常涉及到对细节的辨析,考生需要在海量信息中迅速找到关键细节并正确理解。
这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信息筛选和辨别能力。
在解答问题时,可以根据已知信息,对选项进行仔细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和细微之处。
通过对细节的准确把握,可以避免被某些符合条件的但细节错误的选项所误导,确保选择正确答案。
五、实际推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判断题往往与实际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
考生可以通过实际推理的方式进行解答。
这要求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常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理和判断。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理解和归纳总结,充分利用自己的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来解答题目,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六、辨别陷阱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判断题中经常存在一些陷阱。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重点和解题步骤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重点和解题步骤逻辑推理:五星程度的重要★★★★★●一般30—40道题,全部可以套用公式,因此得分率高●核心原则1.理论学习中掌握逻辑路线,2.读题时找到对应逻辑路线,如果有需要翻译的条件读题是一并翻译好,3.最后套用该对应的逻辑路线完成答案的选择。
一、定义判断(10道)★★★★★注意练习自己的阅读速度,去掉细枝末节,抓主干,不然超时很严重1、单定义——解题步骤★★★★★1、看提问属于/符合,不属于/不符合2、看题干(重点)★★★★★重点是抓有效信息★★★★★关键词主体:动作发出者客体:动作接受者主客体不一定有,主体范围越小越明确越容易成为考点引导词方式:通过、利用......目的:以、以达到......原因:因为、由于......结果:导致、从而、使得......时间:当......时、在......情况下注意优先看到概念定义所在的那句话,重点读结论,故事不优先读概念所在的那句话的句号注意阅读补充说明——即/也就是说(前后说明的是一样的)3、看选项不要在一个选项上纠结,要在两个选项中比较不同,择优选择,学会接受不完美当在不明确和一定不对中选择时,默认不明确选项为正确主客体不符合的选项一定不正确2、多定义——解题步骤1、看提问★★★★★看清楚题干问的是哪个定义,标出目标定义2、看题干(重点)问啥看啥:问谁先看谁看清楚题干问的是哪个定义,重点看目标定义的关键词3、看选项比较定义:纠结两个选项时,带着不同,再与其它定义比较3、同构选项排除法同构选项——意思相似、结构相似的选项解题思路:同构选项如果出现,直接排除什么时候用1、题干读不懂2、大都是不属于的问题二、逻辑推理(10道)★★★★★题型:翻译推理,集合推理,真假推理,分析推理,归纳推理,原因解释,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
1、超级重点★★★★★:增强削弱题型(8道、6道、8道、7道、7道)1、解题步骤1、明确加强/削弱题型2、快速定位:论点/论据+主体3、做预设:预设加强/削弱方式4、读选项加强选项★★★★★1、搭桥2、解释原因>举例>类比3、必要条件(不常用)削弱选项★★★★★1、直接否论点>举反例2、拆桥3、否定论据(我容易做错)易错选项1、无关选项一定不选(话题/主体不一致)2、不明确选项一定不选(没有意识到、不确定、没有数据显示)3、对策选项一般不选(应该、必须、应当、需要)4、类比选项一般较弱,慎选(典型特征:两者相似)2、翻译推理(1道、3道、2道、1道、3道)★★比较难,但是全部可以套用公式,所以一般正确率都比较高。
行政能力测试判断推理答题常识与技巧

行政能力测试判断推理答题常识与技巧
行政能力测试判断推理答题常识与技巧如下:
1、常识:
常识判断主要考的是考生对于常见定义和结论的熟悉程度,所以考生在备考阶段需要积累一定的常识,并注意积累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常识。
2、技巧:
(1)最大信息法:在片段阅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名、地名、时间、
数字等词语,一般会和解题有关,考生要学会从这些词语中判断出题目的重点。
(2)选项排除法:如果选项中出现过于绝对的词语,或者明显的矛盾
选项,那么这些选项一般就可以作为排除选项。
行测推理判断题型及技巧

行测推理判断题型及技巧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1.图形推理可选择在片段阅读、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等题型之间灵活作答。
总体作答时间可以控制在7分钟以内。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图形推理考点一般不重复,所以找不到规律时可以根据已作答题目考点,猜测其他尚未考查考点。
2.类比推理题干较短,阅读量小,而且不用动笔,可抢时间作答,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
如果做题过程中无思路不要纠结,可根据第一反应快速选择答案。
3.定义判断需在考试的中间时段作答,建议1道题用时1分钟。
当题干出现多个定义,可比较定义间差异理解定义,没考查的定义可帮助排除选项。
4.逻辑判断建议放在头脑清醒、精力集中、心态平稳的时候作答。
但是不要与片段阅读题目相邻去做。
建议可能性推理每题1分钟,必然性推理每题1.5分钟。
行测判断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而其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更是需要我们重点掌握的内容。
掌握好这两种推理技巧,不仅能够在考试中提高得分,也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更清晰、更准确的思考。
一、演绎推理技巧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常见的演绎推理形式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
1、三段论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
”在这个例子中,“金属”就是共同项。
要熟练运用三段论,关键是要准确找出中项,也就是在两个前提中都出现的那个概念。
同时,要注意三段论的推理规则,比如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等。
2、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
常见的假言判断有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就会湿。
”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在运用假言推理时,要明确各种假言判断的逻辑关系。
对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对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3、选言推理选言推理是以选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
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例如:“他或者是老师,或者是医生。
”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要么是张三去,要么是李四去。
”这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
对于相容选言推理,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能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对于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二、归纳推理技巧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根据考察对象范围的不同,归纳推理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
行测题型速解:类比推理之集合关系问题

行测题型类比推理之集合关系问题一、集合关系问题(星级:★★★)1、考试要点:概念的内涵是指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即对于对象的存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属性;也就是说,缺少了这些属性,对象便不存在了。
(如:有关“人”的概念。
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目的。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的范围。
(“人”概念在外延既可以包括婴儿、青年、壮年、老年人,也可以分为非洲人、亚洲人、美洲人,还可以分为古代人、现代人、当代人。
)集合关系(本质上指有关概念对象的范围)是概念在外延上的关系。
它包括全异关系、交叉关系、全同关系和包含关系四种。
全异关系:两个概念在外延上完全不相同。
(比如李白和土豆,诗仙和马铃薯等)并列关系:两个概念是同属的(两个不同的人,但上头的人是同一个,重点是彼此完全不同,但上级相同),包括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如果一个属概念下只有两个子概念,这两个子概念是矛盾关系,比如男人和女人,左手和右手;而如果有两个以上种概念,则任意其中两个是反对关系,比如苹果和桔子。
交叉关系: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有交叉,它们是交叉关系(重点是在同一个维度),比如妇女和教授,妇女中有教授,教授中有妇女。
全同关系:两个概念在外延上完全相同。
比如等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其实是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
包含关系:一个概念在外延上大于并完全涵盖另外一个,比如水果和苹果。
2、真题:左手:右手与()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A.黑色:白色B.幸存者:遇难者C.晴天:阴天D.老人:孩子【解析】正常人只有两只手,除了左手就是右手,两词是矛盾关系。
A选项,除了黑色和白色外还有其他颜色,属于反对关系;C选项,除了阴天和晴天还有其他天气,属于反对关系;D选项,除了老人和孩子还有青年,也是反对关系。
B选项,事故中只有幸存者和遇难者,为矛盾关系,故答案为B.3、【答题秘笈】集合关系是类比推理最基础的考点,比较简单,注意区分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即可。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1一、直接推断结论型推理若要必然推出真结论,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前提真;第二,形式有效。
在题干中给出前提,要求推出结论。
从某个前提可以或者不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可以推出,表明条件充足且推理形式正确;不可以推出,表明条件不充足或者推理形式不正确,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二、前提假设型在题干中给出结论和部分前提,然后提问假设是什么,或者需要补充什么样的前提,才能使题干中的推理成为逻辑上完整、有效的推理,可以采用否定代入法。
三、真话假话型题干中给出一定的语境,其中,多为三人以上进行陈述,假设其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假话),问所给选项中哪个一定为真(假)或谁说真话(假话)。
此类试题多涉及逻辑学基础推理知识,推理过程较为繁琐,一般运用代入法解题,既准确又快捷。
四、解释说明型给出一段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要求你对这些事实、现象、结果或矛盾做出合理的解释。
解答此类试题,最优的方法是将所给选项一一代入题干,然后比较哪个更为合适,即可迅速选出正确答案。
五、加强支持型在段落中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是,由于前提条件不够充分,因而不足以推出其结论,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导致不足以得出其结论。
因此,需要用某一选项去补充其前提或论据,使推理或论证成立的可能性增大。
“答案不需要充分性”,所以只要某一选项放在段落推理的论据(前提)或结论之间,对段落推理结论正确有支持作用,使段落推理成立、结论正确的可能性增大,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支持的正确答案。
六、削弱质疑型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反驳、削弱或质疑题干的选项。
解题的关键是应明确原文的推理关系,找准前提和结论。
一个有效的推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成立,二是推理或认证形式正确、有效。
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而要削弱结论,可以通过削弱论题(推理的结论)、削弱论证(推理的前提)和削弱论证方式(推理形式)这几条途径。
行测答题技巧:判断推理之集合推理

行测答题技巧:判断推理之集合推理
一、四种基本形式:
在集合推理中我们分别用S和P表示两个集合。
对于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存在4种基本情况,分别用文氏图来进行表示:
对于有的S不是P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如图6所示S是P的真子集,第二种情况如图7所示S与P没有交集。
以上就是集合推理的四种基本形式,是做集合推理题目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考生必须牢牢掌握。
二、三组换位公式
1)“所有S是P”→“有的P是S”
2)“所有S不是P?”“所有P不是S”
3)“有的S是P”?“有的P是S”
注意事项:
①“所有S是P”→“有的P是S,”但是“有的P是S”不能推出“所有S是P”,在如图7的情况下“有的P是S”但并非“所有S是P”。
②“有些S不是P”不能换位为“有些P不是S”。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推理题应该掌握这几个解题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推理题应该掌握这几个解题技巧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推理题应该掌握这几个解题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的考试资讯!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推理题应该掌握这几个解题技巧判断推理的题目在行测中占比还是比较高的,而其中的推理题目是大家在做题中正确率不高,速度也没有那么快,可以说是费时费力不讨好。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几个行测推理题目的解题技巧方法。
一、假言命题连锁推理假言命题连锁推理考查关联词的转换和推理,这种类型题目一般会比较长,由多个假言命题组成,所以就需要大家能快速的从题干里面找到我们需要的推理关系。
做题时有考生怕麻烦只是分析题干懒得动笔,在这里告诉大家一定要把推理形式写出来,可以简要概括几个字,这样非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会节约思考时间,同时也更容易解题。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保持自尊;一个人只有受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才能保持自尊;而一个用“追星”方式来表达自己尊敬情感的人,不可能受到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A.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可能用“追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尊敬情感B.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可能接受用“追星”的方式所表达的尊敬C.一个人如果受到了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他(她)一定是个心理健康的人D.没有一个保持自尊的人,会尊敬一个用“追星”方式表达情感的人【答案】A。
解析:第一步整理题干:心理健康的人⇒保持自尊⇒为受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一个不用“追星”方式来表达自己尊敬情感的人。
整理完成之后再快速对比选项,判断正误:A 选项肯前推肯后,属于正确的推理。
B选项“接受”,题干中没有,无法推出。
C选项,根据推理规则肯后推肯前,属于无效推理。
D 选项否前无用,得不出“用不用追星方式”,而且选项中“尊敬”在题干推理中也不存在。
故答案选A。
二、朴素推理之排除法朴素推理特别费时间,推理难度较大,很多考生看到之后直接放弃,那么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面对朴素推理题目的技巧——排除法。
行测中的判断推理技巧

行测中的判断推理技巧判断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考察的是考生在碰到具体问题时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行测中常见的判断推理技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解题方法。
一、对于数量关系的判断推理数量关系是行测判断推理题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其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数字、比例和百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技巧:1. 建立数学模型:将问题中给出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出最终结果。
例如,题目中给出两个数量关系A和B,要求判断A与B的大小关系,可以将A和B分别用x和y表示,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建立相应的方程,通过求解方程来得到答案。
2. 利用百分数的计算:部分判断推理题中给出的是百分数,要求考生通过计算找出最终结果。
例如,题目中给出了一个商品在打折销售,原价100元,现在打8折,要求计算折后价格。
我们可以利用百分数计算公式:折后价格=原价×折扣。
3. 比较大小的技巧:在进行数量关系的比较时,可以采用逐项比较或者求差值的方式来进行判断。
例如,题目中给出了两个商品的价格关系,A商品比B商品便宜了15元,要求判断A与B的价格关系。
我们可以采用逐项比较的方法,分别计算A商品和B商品的价格,然后进行比较。
二、对于逻辑关系的判断推理逻辑关系是行测判断推理题中另一个常见的类型,它考察的是考生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转化关系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技巧:1. 分析因果关系: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例如,题目中给出了一个工作报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要求判断工作绩效的高低与工作报酬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工作绩效越高,工作报酬越高;工作绩效越低,工作报酬越低。
2. 推理转化关系:题目中可能存在一种或多种转化关系,要求考生通过推理找出最终结果。
例如,题目中给出了一个数列的规律,要求计算第n项的值。
行测备考集合推理的四个基本命题

行测备考集合推理的四个基本命题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集合推理又称直言命题,考察参考人员对于集合关系的理解,以及简单的集合关系的转化。
集合推理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大多数考生经常放弃的部分。
本文主要一集合推理中的四个基本命题入手,帮助学习者解决集合推理问题。
一、四种基本形式:在集合推理中我们经常用S和P分别表示一个集合,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S集合与P 集合。
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主要有4种情况,①所有的S都是P。
②所有S不是P。
③有的S是P。
④有的S不是P。
用欧拉图来表示这四种情况以上就是集合推理的四种基本形式,也是我们常说的四个基本命题,也可以简单翻译成:①所有S都是P翻译成S→P;②所有S不是P翻译成S→-P;③有的S是P翻译成有的S→P;④有的S不是P翻译成有的S→-P。
以上是我们学习集合推理的基础内容。
二、三个换位集合推理主要考察以逻辑学中的换位为主,以递推公式(三段论)为辅。
对于四个基本命题的换位形式共有三种,①所有S是P换位成有的P是S;②所有S不是P换位成所有P不是S;③有的S是P换位成有的P是S“;④有的S不是P是不能换位的。
总结一句口诀肯定形式限量换,否定所有直接换,否定有的不能换。
递推公式主要是A→B B →C 的出的结论为A→ C 但是对于中项的要求是,中项必须在大项和小项中周延一次。
简单的理解就是B→C中B的限定必须是所有。
【例1】某医院所有的医生都是男性,所有的护士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护士,医务室主任尚未结婚。
A. 医务室主任是男性B. 已婚者中有男性C. 护士中可能有未婚者D. 医生中有的已经结婚【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集合推理。
题干中所有已婚是护士,所有护士是女性,可以得出所有已婚是女性,换位的结果是有的女性是已婚的,根据”有的“的范围可知有的女性是已婚,可能存在有的护士可能未婚的情况。
国考行测必备集合推理中换位的快速记忆方法

国考行测必备:集合推理中换位的快速记忆方法华图教育形式推理中,集合推理部分内容主要用到的技巧就是3个换位和1个递推。
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集合推理的教学内容普遍反映记忆量太大,其中,最难记忆的部分则是4个基本句式及其相对应的3个换位形式,导致最终做题的正确率不高,或者虽能做出题,但耗时过长。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将针对集合推理中换位之后的形式进行研究,寻找快速记忆的方法,从而提升做题的准确性及做题速度。
4个基本句式为及其相应的3个换位形式为:1. 所有S都是P 换位后为:有的P是S2. 所有S都不是P 换位后为:所有P都不是S3. 有的S是P 换位后为:有的P是S4. 有的S不是P 不能换位学生在对以上的4个基本句式及其相对应的3个换位形式在记忆过程中及易混淆,其实,将简化成公式的形式后更便于记忆。
简化后翻译为:1. S→P 换位后为:有的P→S2.S→-P 换位后为:P→-S3. 有的S→P 换位后为:有的P→S4. 有的S→-P 不能换位对于这4个公式观察后发现,“→”的两边围绕“有的”和“-”会出现3中情况:“有的”和“-”都没出现、“有的”和“-”只出现一个、“有的”和“-”都出现。
因此我们得到规律如下:(1)“有的”和“-”都出现在一个箭头的两端时(如4),不能换位;(2)“有的”和“-”在箭头的两端只出现一个时(如2、3),换位时将S和P的位置互换,“有的”和“-”的位置不变;(3)“有的”和“-”在箭头的两端都没出现时(如1),S和P的位置互换后,箭头前边加个“有的”。
下面,我们用真题来演示一下此种方法:【例题】(江苏-行测-2009A卷-49)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都报考了公务员,有的报考公务员的是党员,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都没有报考公务员。
据此,可以推出()A.有的党员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B.有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是党员C.有的党员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D.有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不是党员【答案】C【考点】集合推理【解析】将题干翻译后得到:(1)行四→公务员(2)有的公务员→党员(3)行三→-公务员观察选项后得知,A、B选项在说党员和行四之间的关系,则需要将(1)(2)两个箭头换位后递推得到,C、D选项在说行三和党员之间的关系,则需要将(2)(3)两个箭头环保为后递推得到。
公务员行测之逻辑判断推理技巧

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推可能,肯后推可能】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逻辑词前推后〕〔1〕如果……那么……例:如果我考上了公务员,那么我肯定通过了笔试。
〔考上了公务员→通过了笔试〕〔2〕只要〔倘假设〕……就〔那么〕……例:只要〔倘假设〕你考上了公务员,我就嫁给你。
〔考上公务员→嫁给你〕〔3〕但凡……都……/所有的……都……例:但凡我不认识的字都不是字。
〔我不认识的字→不是字〕【这里要注意一点,做这种题不要考虑题本身是否正确,就像上面这个例子,本身是错的,但这里只要根据逻辑词去推断结果就好。
】〔4〕为了〔想要〕……一定要〔必须〕……例:为了老婆以后能穿迪奥,女儿能吃奥利奥,自己能开奥迪,我现在一定要努力。
〔老婆穿奥迪,女儿吃……→努力〕〔5〕……离不开……例:鱼离不开水。
〔鱼→水〕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逻辑词后推前〕〔1〕只有……才……例:只有老婆不生气,才有幸福小生活。
〔幸福生活→老婆不生气〕〔2〕不……不……例: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知道柴米油盐贵→在当家〕〔3〕除非……否那么不……〔注:题干中如果没有“不〞,在转换答题时需自己把“不〞添加上〕例:除非今天发工资,否那么不能买海鲜。
〔买海鲜→今天发工资/不买海鲜→没法工资〕〔4〕……是……必不可少的例:奶粉是提高婴儿营养必不可少的。
〔婴儿有营养→有奶粉〕〔5〕……是……的根底例:乐观的心态是生活幸福的根底。
〔生活幸福→乐观的心态〕〔6〕……是……的前提/关键例:类似于上面一个〔7〕没有……没有……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中国→共产党〕二、递推公式【A→B,B→C,即A→C】例:如果给老婆买包,老婆就不生气了,老婆不生气,我就不用跪搓衣板。
〔买包→不生气,不生气→不跪,即:买包→不跪〕三、联言命题〔推理题〕1.“且〞关系:表并列A且B,A、B需同时满足或存在;A且B为真,那么A、B必须都为真;A且B为假,那么A、B中至少一个为假就为假命题。
行测答题技巧:集合推理题

行测答题技巧:集合推理题集合推理题目在省考考试中经常出现,有一定的区分度,很多考生觉得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其实这种题目是有很多技巧在里面的。
我们为考生搜集的解题技巧如下:对于集合推理,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主要考“四”“三”“二”“一”四块内容,什么是四、三、二、一呢?很简单,就是集合推理的四块内容:“四个基本,三个换位,两个推理,一个递推”。
“四个基本”是指四个基本定理。
1.所有的s都是p;2,所有的s都不是p;3.有的s是p;4,有的s不是p。
对于这四个基本都能够翻译成相应的式子,还是比较简单的。
那三个换位又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在考试的时候,如果是用“四个基本”仅仅是把题目翻译出来了,但是要想得到正确答案呢,还要需要一些步骤的,这时候就需要对翻译出来的内容进行一下换位,也就是翻译推理中所讲的推理,这样就更能接近正确答案了。
三个换位指的是1.所有的s都是p→有的p是s;2.所有的s都不是p→所有的p都不是s;3.有的s是p→有的p是s。
运用这三个换位定理,能够把翻译出来的内容进行换位,这样再结合选项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两个推理是指所有的s都是p→某个s是p→有的s是p;所有的s都不是p→某个s不是p→有的s不是p。
而一个递推是指s→p,p→q,我们能够得到s→q。
我们通过题目来具体的认识一下。
【例1】凡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都不是公开审理的案件。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
A、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B、公开审理的案件都不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C、有关国家机密的某些案件可以公开审理D、凡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都可以公开审理对于这一道题目,我们可以把题干翻译成: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这仅仅是把题干翻译了一下,然而要想把题目做出来,需要把题干的内容穷尽,也就是需要对翻译出来的内容进行换位一下。
我们知道:所有的s都不是p等价于所有的p都不是s,题干等价于所有公开审理的案件都不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因此本题选择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题一般由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判断四部分组成。
其中逻辑判断部分,如果考生可以适当掌握一些逻辑学公式,相信对于考试会有很大帮助的。
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就集合推理的相关知识做介绍。
一、四种基本形式:
在集合推理中我们分别用S和P表示两个集合。
对于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存在4种基本情况,分别用文氏图来进行表示:
对于有的S不是P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如图6所示S是P的真子集,第二种情况如图7所示S与P没有交集。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
以上就是集合推理的四种基本形式,是做集合推理题目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考生必须牢牢掌握。
二、三组换位公式
1)“所有S是P”→“有的P是S”
2)“所有S不是P?”“所有P不是S”
3)“有的S是P”?“有的P是S”
注意事项:
①“所有S是P”→“有的P是S,”但是“有的P是S”不能推出“所有S是P”,在如图7的情况下“有的P是S”但并非“所有S是P”。
②“有些S不是P”不能换位为“有些P不是S”。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