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指那些具有重要文化遗产价值和历史价值,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艺术、建筑、风俗、习俗等方面的观光旅游价值的城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并具有独特文化的国家,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名城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中国旅游业的看家招牌,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但是有时候,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却需要进行平衡,让这些古城既有保护幺又有旅游价值的开发。
1.景区保护需加强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背负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对于这些沉淀的保护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对未来世世代代人的有力保障。
不过,在中国,古城保护常常面临各种问题。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城市化建设的压力,一些历史建筑被迫拆除或改建。
同时,一些景区也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当、商业化经营盲目等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加强景区保护工作。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科学完善的保护规划,减少人员和车辆通行,保障旅游景区环境的清洁和安静。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和规范对商业化经营的监管,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让旅游更加绿色环保,避免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利用不当。
2.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如何平衡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却需要更好的合作与共识。
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过度利用,加重了城市环境负荷,同时也给文物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比如社会治安问题、过度商业化、道德伦理问题等。
为了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得以更好的保护,同时又不影响旅游业的普及,城市保护与开发需要相互配合,达到平衡的目的。
建立科学完整的保护制度,规范旅游行业,鼓励文化创意和高品质旅游业的发展,营造积极的旅游环境,这些都是保护与开发平衡的需要。
3.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至关重要的,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至关重要。
成都文旅产业的发展趋势
成都文旅产业的发展趋势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成都文旅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从文旅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对成都文旅产业的发展进行探讨。
一、成都文旅产业发展的背景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是川菜的发源地,在饮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此外,成都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等著名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另一方面,成都的经济发展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成都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人们对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
二、成都文旅产业的现状1. 规模不断扩大成都文旅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成都市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成都市旅游总收入达到了约7348亿元,同比增长约15.1%。
成都已经成为中国内地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城市,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同时,成都的旅游接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2019年接待游客超过了1.3亿人次,同比增长18.2%。
2. 产业结构优化成都文旅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传统的旅游业已经逐渐向文化创意产业和生态旅游业转型。
成都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文化旅游创新高地的战略,逐步推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成都自贸区成立以来,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成都自贸区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业与金融科技、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融合,促进文旅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3. 文化品牌塑造成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成都市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比如成都国际音乐节、成都植树节等,这些文化节庆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提升了成都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这些措施。
一、制定法律法规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和保护责任等内容。
例如,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保护原则和措施,明确了保护单位的范围和管理办法。
二、加强保护意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同时,加强对保护单位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得到有效的保护。
三、修缮维护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建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为了保护这些建筑,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修缮维护工作。
修缮维护工作包括修复古建筑、保护古建筑材料、更新老旧设施等。
通过这些工作,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建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延续。
四、挖掘传承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不仅有丰富的建筑遗产,还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为了传承和发展这些传统文化,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文化挖掘和传承工作。
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开展研究和教育活动等方式,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独特文化。
五、加强管理保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需要加强管理保护工作。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和管理制度,负责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进行管理和保护。
同时,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的日常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六、发展旅游产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发展旅游产业。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
成 都 大 学 学 报 ( 科 1. 06年 第 2 社 /) 0 .2  ̄ 期
四 川 旅 游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
许 虹
( 都 大学 成 工 商管 理 系 , 四川 成 都 600 ) 11 6
提
要 :文 章指 出 了对 四川历 史 文 化 名 城保 护 的 重点 , 结 了 四川 省 在 保 护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方 面 的基 本 措 施 , 总 阐述
古遗址、 古墓葬、 摩崖题记、 石窟造像、 碑 中高速、 便捷的交通需要, 改变历史城市的格局和风貌 , 甚至 古迹大致可分古建筑、 拆除或迁移文物古迹; 有人用现代城市规划的 目光衡量历史 石刻、 名人故居、 革命遗址、 革命与历史纪念性建筑各类博物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省内的文物古迹应坚持全面 街区和文物古迹, 在改造中改变文物建筑的周边环境, 使之成 陈列馆、 为孤立的陈列品; 许多地方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区域建设 与重点结合、 保护精华为主的原则。根据文物的不同价值 , 包 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等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全 时, 没有先期进行必要的考古发掘, 导致永久性的损失。因此 括历史价值、 加强四川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是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最好方 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处, 2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仅要保护标志性古建筑和文物古迹、 古城的自然地 在城市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重要载 城保护, 体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已到了十分急迫的境地。近2 理环境和传统城市格局、 0 历史地段( 包括历史上的寺庙区、 商 年来不少城市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 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 业区、 居住区、 风景区)还要保护乡风民俗、 , 传统工艺特产、 地 而这种单一面貌的文化正在吞噬以历史城镇、 街区、 古老建筑 方风味, 以及诗书、 戏剧、 音乐、 绘画等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遗 为标志的城市特色和民族特色: 有的城市为使土地升值, 不惜 存。 在历史文化遗产密集的区域进行开发; 有的为满足现代城市 ( 保护文物古迹. 一) 保留历史遗存。四川省的历史文化 I
四川省旅游业的市场分析
工作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我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
运作”的原则,环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大力实施政
府主导型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优化旅
游发展环境,积极推进扩大开放和区域合作,努力促进旅游形态
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议等特色旅游相结合
(一)社会消费水平潜力大社会消费指生产消费和生活
消费。从生活消费来讲,四川省统计局发布了前10月四川经济
数据:1-10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8.3亿元,同
比增长17.9%,增幅与上月累计持平。餐饮收入旅游业龙头优
势,服务业发展空间大四川省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应环绕产
业结构调整,加快九寨沟—黄龙、峨嵋山—乐山大佛、都江堰—
四川省旅游业的市场分析
四川省旅游业的市场分析
四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号称“天府之
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
阆中、都江堰等7座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省级
历史文化名城(镇)24座。从古代水利工程、古镇民居到名人
故居,从寺庙道观、石刻壁画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史前遗址到
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此外,四川
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特别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此间,形成为了许多神奇、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根据1978-2022年的统计数据,,从整体变化上看,全国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一减、二稳、三增”的态势.与全国相比从整体变化上看,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一减、二增、三增”的态势。与全国相比,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还有一定差距。202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2022年底四川省产业结构为14.7:50.7:34.6,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第一产业比例应从14。结合四川地理区位、自然环境、资源优势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形成四川产业结构优势条件可综和为以下几点: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方案(二)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文化与历史遗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方案旨在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提出一套可行的保护与发展方案,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二、工作原理1.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各类资源,包括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人力资源等,形成合力。
2.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提高产业附加值。
3.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确保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计划步骤1.资源调查与评估: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资源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3.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4.文化旅游开发:挖掘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5.宣传推广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尤其适用于具有丰富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地区。
五、创新要点1.多元化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教育等。
2.科技支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文化产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3.社区参与: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4.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提高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六、预期效果1.经济效益提升: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蓝皮书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大数据报告
这本书的主题和内容非常具有吸引力。四川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旅游 资源的省份,其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备受。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 四川的文化和旅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有了更全面 的认识。书中详细分析了四川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 充分展现了四川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
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蓝皮书四川文化 和旅游发展大数据报告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发展
四川提供Biblioteka 发展深入分析旅游
全面
文化
旅游
文化 旅游业
同时
四川
报告
创意
数据
研究
包括
文物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将介绍《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蓝皮书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大数据报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 亮点。该书旨在提供一份关于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全面报告,包括对四川省内的文化、旅游、 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该书详细介绍了四川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四川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包括世界遗产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等。同时,四川还拥有众多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 民俗文化等资源,这些资源是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该书分析了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该书展示了四川文化 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同时,该书也指出了四川文化和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例 如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 第三,该书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四川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蓝皮书》利用详尽的大数据资料,对四川的文化和旅游发展进行了多维度的 解析。这些数据包括了旅游业的总收入、游客的来源和消费习惯、旅游业对就 业的贡献等等。通过这些数据,《蓝皮书》展示了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全貌, 并揭示了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例如如何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同时,实现旅游业 的可持续发展。
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摘要】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本文通过对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况、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研究方法、发展对策与建议并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发现,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新设计、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有待提升,建议加强与文化、科技、教育部门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未来,应注重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挖掘全域旅游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指出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现状、方法、对策、建议、趋势预测、总结、展望、未来、关键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为基础,通过创意设计、文化表现等手段,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具有现代时尚感和创新精神的产品和服务,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和建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总结经验教训,为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四川旅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四川旅游文化产业概况四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四川的旅游文化产业也日益繁荣,涵盖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等多个领域。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规划与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规划与保护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这也使其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
众所周知,城市规划和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继承和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和保护两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通过设计城市基础设施、安排人口居住和工作的空间布局以及为城市提供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来规划和管理城市的活动和发展。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城市规划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格局,也关系到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和传承。
首先,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应该根据城市历史和文化特点进行,以实现历史城市和现代城市的有机结合。
例如,对于古城墙较完好的城市,如西安和南京,应考虑如何保护和利用古城墙,让其成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并以此绘制城市的路网。
此外,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也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环保意识日益高涨的情况下。
应该通过完成节能措施和提高能源效率来降低环境影响。
同时,保护国土和减少环境破坏也是必要的。
城市使用地要合理使用和规划,并考虑到城市绿化、空气质量和水资源保护。
最后,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到城市交通的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市区域内通常地形复杂,道路狭窄,交通拥堵的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公共交通建设,选择实现新能源车辆在城市中接送乘客,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保护城市规划是城市之骨,而城市保护则是城市之肌肉。
城市既然有了规划,还需要保护,以赋予城市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城市保护是指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使其得到有效的继承和传承。
保护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物保护。
文物是历史文化名城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城市中的古建筑、文化遗址、名人故居、陵墓等文物保护应做到始终如一的尽心、尽力、尽责的原则。
保护工作可以通过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来加强。
其次,文化传承。
城市文化传承是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进行文化传承,需要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开展科学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传承。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财富,尤其对于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来说,更是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不仅是一项文化传承的任务,也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途径。
但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方面需要探索的问题。
一、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的包括建筑、艺术品、手工艺品、遗址等有形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凝聚了时代的记忆,是珍贵的文化财富。
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这些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这不仅需要立足于专业化的技术保护,还要注重大众参与的意识提升。
对于专业技术保护,应该加强考古、修缮、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比如对于城市的古建筑群,需要进行保护修缮,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同时保留其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维护方面,应该注重细节处理,比如护墙、保砖等,同时,对于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还应该进行专业的保护处理,以确保它们能被世代传承下去。
在加强大众参与方面,应该注重文化教育的推广。
比如开展城市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开展讲座、讲解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让大家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逐步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共识。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日庆典等非材料文化遗产。
由于其没有具体的物质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式需要更为多样化,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赋予更多的创新性。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开展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设立保护基金等,还可以关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传承方式,通过社区层面的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等活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产品开发,二是服务升级。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对于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既要保护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又要推动其现代化发展。
本文将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的重要性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是凝聚着历史文化的体现,其中包括建筑物、文物、传统技艺等众多元素。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国家的历史文化,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
2. 促进旅游业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城市的经济收入。
3. 提升城市形象历史文化名城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氛围,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的重要性1. 融入现代社会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发展出符合现代需求的旅游、商务、教育等产业,使历史文化名城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应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
发展公共设施、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等服务,使居民在享受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
3.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服务业,将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地方经济的整体实力。
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措施1.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和监督,同时需要依托专业的机构和团队来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
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的目标,同时规范相关的建设、开发和管理活动。
加强监督和执法,严惩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些城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旅游价值。
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下,如何保护和发展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
通过保护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此外,历史文化名城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这些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二、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然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并非易事。
首先,城市化进程中的快速扩张和土地开发活动对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构成了威胁。
很多历史建筑被拆除或改建,导致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流失。
其次,旅游业的过度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
此外,城市化进程还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流入和社会问题,给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诸多困境。
三、保护与发展的对策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明确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的保护范围和标准,加强对违法拆除和改建行为的监管和处罚。
其次,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氛围。
此外,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合理控制城市扩张速度和规模,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原有风貌和特色。
鼓励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四、成功案例与经验借鉴目前,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值得借鉴。
例如,苏州的园林建筑保护,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及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杭州的西湖保护与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加强旅游管控,保护了西湖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11•【字号】川府函[2012]305号•【施行日期】2012.12.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2]305号)绵阳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绵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请示》(绵府〔2012〕82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绵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名城保护规划》)。
二、绵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对绵阳市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全面有效保护,强化对绵阳市近现代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全面进行城市格局和山水环境保护,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将绵阳市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和山水环境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三、构建合理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按照绵阳市域历史文化资源整体、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四个层次构建保护体系,合理划分重点保护区域。
特别要加强对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和碧水寺-越王楼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区域的保护和修缮,注重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同时做好周边整体风貌环境的协调和治理工作。
四、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统筹协调。
将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布局相结合,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传承发展;完善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两个体系,注重维护历史城区的传统格局、环境卫生和景观特色,有效组织历史文化展示空间,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完善历史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立健全消防、防洪、防震等城市安全体系。
五、严格实施《名城保护规划》。
按照《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你市要将《名城保护规划》予以公告并认真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各国不可或缺的一个支柱产业。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景胜地,越来越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如何有效地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各地政府和旅游业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不管是城墙、古建筑,还是历史文化街区,都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在旅游开发中尊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恢复和保护文化遗产。
在恢复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保护文化遗产的实物,还要注重保护其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同时,也要在旅游业的开发中,引导游客加深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解和认知,弘扬历史文化。
景区开发与旅游产品创新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开发中,需要着重发展景区和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景区的开发不仅要突出景点的美丽和独特,还要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朝代。
通过场馆、文物陈列、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让游客在享受自然景观的同时,更能领略到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旅游产品创新方面,可以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创新多种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主题游、特色美食游、艺术欣赏游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创新性的旅游产品。
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
旅游业的盛行,带来的不仅是市场经济的机会,更是要求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保障游客的生活和旅游的质量。
例如,景区路网的优化改造、停车场的建设、公共厕所的升级改造等配套设施的完善都能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还可以根据游客需求,提供更加完善的旅游服务,如导游配备、旅游信息发布等,提升旅游城市的形象和服务品质。
多部门联动推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推进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协作。
旅游业具有跨界性、综合性和联动性等特点,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创新之处
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创新之处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保护与传承:在更新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首先强调的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这包括对古建筑、历史街区、文化遗址等的修复和保护,以及对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的传承和发扬。
2.功能置换: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文化名城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许多古建筑和空间被重新规划,转换为博物馆、艺术画廊、文化中心、旅游服务设施等,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赋予了新的使用功能。
3.基础设施改善: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游客的体验,历史文化名城在更新中会着重改善基础设施,如提升交通网络、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等。
4.文化创新: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会推动文化创新。
这包括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艺术展览、节庆等,以及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设计、动漫、数字艺术等。
5.旅游开发:旅游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新创新的重要方向。
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如打造特色旅游路线、建设旅游服务设施、推广文化旅游产品等,吸引更多游客,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6.社区参与: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社区参与,可以更好地保护本地文化,促进社区发展,同时提高居民对城市更新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7.科技融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数字化展示等,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展示带来新的可能性,使文化遗产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8.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创新强调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经济效益,确保城市的长期健康发展。
通过这些更新创新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保留和弘扬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旅游产业发展视角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探究
旅游产业发展视角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探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历史街区逐渐成为旅游的重要景点。
这些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文化遗产,对于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传承意义。
然而,在旅游的驱动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视角下,探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一、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的传统商业区。
历史街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历代城市都有居民在某些区域聚居,如中国的胡同、英国的老城区、意大利的古城等。
这些区域因为其历史、文化和商业价值,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划的改变,许多历史街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传统的商业区被淘汰,新的商业区出现,很多历史街区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价值。
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二、历史街区的保护1.政府的保护历史街区的保护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资。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规划、补贴等手段来保护历史街区。
例如,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条例”,美国的“国家历史保护法”等。
政府在保护历史街区时,应尊重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保留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和建筑特色。
2.社会组织的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如非政府组织、居民组织等。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保护主义的行动来保护历史街区。
例如,发起抗议、行动、签名等。
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提高公众对历史街区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3.文化旅游的开发文化旅游是历史街区保护的一种方式。
通过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增加历史街区的价值和吸引力。
文化旅游的开发需要整合历史文化、景观环境、当地居民生活和文化产业等资源,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的质量和影响力。
历史街区的开发需要考虑如何保护其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
以下是历史街区开发的几种方式:历史街区是文化遗产,也是文化产业,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的开发来增加历史街区的商业价值。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城市的瑰宝,蕴含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对城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如何权衡解决这一矛盾,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原貌。
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在于其历史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保持对历史建筑、遗址、文物的原始面貌进行保护,以充分展现城市的历史魅力和文化底蕴。
同时,应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修缮和维护工作,确保历史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历史文化名城才能真正成为人们传承文化、感受历史的场所。
其次,发展历史文化名城需要注重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历史文化名城不是一个封闭的博物馆,也不能仅仅沉溺于过去的荣耀。
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是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关键,它要求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同时,兼顾城市的现实需求。
城市的功能更新、旅游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等,都可以为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要为后代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需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科技与现代理念的应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的培育。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不是仅靠政府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需要广大市民共同参与。
加强社会参与,通过引导市民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市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责任感,形成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合力。
此外,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理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最后,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国际交流与合作。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不仅关乎一个城市,也关乎整个国家的形象和文化自信。
通过与国际组织、友城的交流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借鉴与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四川旅游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许 虹(成都大学 工商管理系, 四川 成都 610106) 提 要:文章指出了对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总结了四川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方面的基本措施,阐述了四川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方面所作出的成绩,同时说明了要保护好四川的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名城(镇)的基础上努力做大做强其旅游产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保护与发展两不误,实现双赢或多赢。
关键词: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保护措施;旅游产业中图分类号:F5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42(2006)02—100—04收稿日期:2005—11—01作者简介:许 虹(1959-),女,成都大学工商管理系副教授。
在城市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重要载体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已到了十分急迫的境地。
近20年来不少城市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而这种单一面貌的文化正在吞噬以历史城镇、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特色和民族特色:有的城市为使土地升值,不惜在历史文化遗产密集的区域进行开发;有的为满足现代城市中高速、便捷的交通需要,改变历史城市的格局和风貌,甚至拆除或迁移文物古迹;有人用现代城市规划的目光衡量历史街区和文物古迹,在改造中改变文物建筑的周边环境,使之成为孤立的陈列品;许多地方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区域建设时,没有先期进行必要的考古发掘,导致永久性的损失。
因此加强四川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是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最好方式。
然而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往往是老资源多,新项目少;继承多、创新少;小而精的景点多,大而强的景点少;静态的观赏性的多,动态的参与性的少;历史文化古迹多,现代旅游产品少;对名胜古迹的保护考虑得多,对其合理营销考虑得少等等。
从四川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实践看,正确处理好四川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四川的历史文化名城(镇)众多,对它们的保护应该是全方位的保护,正如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1999年年会上,各名城一致通过的《昆明宣言》指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须特别注意分析研究不同城市的特点,按照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特色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保护,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具体说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仅要保护标志性古建筑和文物古迹、古城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传统城市格局、历史地段(包括历史上的寺庙区、商业区、居住区、风景区),还要保护乡风民俗、传统工艺特产、地方风味,以及诗书、戏剧、音乐、绘画等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遗存。
(一)保护文物古迹,保留历史遗存。
四川省的历史文化古迹大致可分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摩崖题记、石窟造像、碑石刻、名人故居、革命遗址、革命与历史纪念性建筑各类博物陈列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省内的文物古迹应坚持全面与重点结合、保护精华为主的原则。
根据文物的不同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全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及大量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
这一层次的保护工作最为严格,虽然全省对大部分都进行了维修和合理的应用,但也有部分情况堪忧。
应以“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原则进行维修保养。
对全省文物古迹还要进行普查,推荐一批新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点进行保护。
对于地下文物古迹应按照“考古发掘”的要求进行严格监管和控制,加强对三星堆、金沙遗址、都江堰与青城山、巴蜀文化与川西民俗、峨眉山与乐山大佛等历史文化载体的保护。
(二)保护历史街区,延续古城特色。
历史风貌街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四川各地现状及特色,要从宗教文化、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井盐文化、皇陵文化、民居文化、川酒文化、川茶文化、古城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诗画文化、名产文化等文化文脉方面加以保护,划设佛教、道教、川酒、红色、古蜀五大特色文化保护区以及若干地下文物重点保・1・护区。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条件是要有真实的遗存物,不是仿古假造的,要尽量多保存原真的东西;要有完整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城市历史上的典型特色;要有一定的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能够造成一种环境,使人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氛。
保护历史街区的原则是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保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
所以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除了要保护包括建筑物、路面、河道在内整体历史风貌外,还要采取逐步整治的作法,尽量恢复原貌。
特别是重点保护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街区和开发新区,促进城市经济与古城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保护城(镇)市景观风貌特色,发扬传统历史文化。
城(镇)市历史文化特色反映了一个城(镇)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适应,每座城(镇)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特色。
其景观风貌特色的保护,包括对传统格局的保护和继承、建筑高度的控制、建筑风格的探讨等。
对于大部分文物建筑特别具有地理座标价值的文物建筑,要坚持“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地保护,整治周边环境。
禁止建设与保护文物无关的工程项目,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其建筑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必须与文物环境风貌相协调。
对于部分已被高楼大厦包围的文物保护已无匹配环境意义的保护单位,今后的目标是要创造条件拓展其环境氛围。
二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措施(一)政府重视。
地方政府的决策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首先应该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名城的政府对此必须有明确而一贯的指导思想。
建筑大师张锦秋曾经谈到:“认清古城的性质,才能把握古城风貌的主题,而名城保护即使在初创阶段也需要几代人为之努力,因此,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不能朝令夕改,一任领导一个主题。
”此外,制定严格而可操作性强的法规是名城保护的切实保障。
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罗亚蒙还提出,应建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状况年度报告”制度,将不合格的城市清出名单,力促各名城强化保护意识。
(二)完善法制。
第一,制定具有法律法规加以强制保护。
我省首部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已颁布施行,该条例明确规定古城保护详细规划应当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编制。
对古城保护区的历史传统街区、古民居、古居民院落应编制修缮指南,采取建档、挂牌等分类保护措施;古城保护区内历史传统街区的整治,古建筑、挂牌保护的古居民院落、名胜古迹的修缮,应当由市人民政府古城保护管理部门会同建设、规划、文化等相关部门实地踏勘,确定修缮方案,经论证后按有关法律规定报批;宜宾出台“万里长江第一城”保护方案,该市保护规划以楚文化、酒文化等为主题,以旧城为主体,以三江口为核心,以滨江水区域为纽带,以山体遗迹为点缀,以三江分隔、三山对峙、山环水绕的山水自然环境相依相融的风貌为主题特色。
第二,建立文物保护程序及责任追究制度。
各地在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时,应该进一步确立起“谁使用、谁保护”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并制订具体的保护办法、审批程序和法律责任,由“责任人”签订“责任状”,一旦文物发生人为或自然破坏,“责任人”就应负行政或法律责任。
第三,建立奖励机制,对保护有功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严格责任落实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评比,把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完成的好坏作为评价、考核、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对文物保护有功的单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对保护文物的个人设立“优秀文保员”称号,公开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规划管理。
省内各历史文化名城要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以规划管理。
这种保护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主要包括城市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街区层面上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
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化”。
规划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城市整体层次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则与方针,包括保护框架、保护区的划定、城市保护功能与结构布局等;第二部分是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各类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界限、高度与视线控制,这部分内容以控制性要求为主;第三部分内容是重点保护地区的保护措施与整治对策,包括许多修建性的内容。
也就是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以总体规划阶段的要求为主,涵盖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对于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近年来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编制办法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宏观方面的内容,包括保护范围即核心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的具体界线的划定、历史街区用地性质的调整、道路交通规划、社会生活规划等,这部分内容以提出控制性的要求为主。
第二层次是中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与更新模式、建筑高度控制、空间环境整治、小品设施的布置以及各项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等,这部分内容深要根据实际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以修建性内容为主。
第三层次是微观方面的内容,针对历史街区的核心保护区的重点地段整治规划,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空间整治和环境整治,即对规划范围内的具体空间环境布局提出整治方案,确定每个建筑平面的定形、定位和・11・理要节点的设计以及环境小品的设计和布置等;第二部分是建筑整治,即针对每一幢建筑的立面和门、窗、屋顶、墙体等建筑度构件提出具体的保护和整治的措施。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在规划层次上有类似之处,都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内容要求,很难将其归入某个规划阶段。
(四)专家参与。
建议成立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
国内外的经验说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行政管理,更要重视发挥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美国在对待华盛顿特区的建设上,专门设立一个由总统负责的委员会,来审核每一项要开始的建设。
我国也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并发挥了作用。
四川省也应早日成立省市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专家、政府职能部门领导为主,吸收少量市民代表参加,主要负责全省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维修及研究、评估等专业性工作,为政府涉及文物保护方面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
(五)资金保障。
从国家财政资金中划拔保护专项资金。
如成都市、宜宾市、自贡市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没有专项的“历史文化名城维护经费”是不应当的。
近年来虽然投入一定的资金对城区文物进行抢救性维修,但要对所有的文物古迹进行全面整修,缺乏正常的资金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