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和特性;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喜欢的自行车;3.通过画图和模型制作,锻炼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1.自行车的构造和特性;2.如何设计自己的喜欢的自行车;3.如何用画图和模型制作表现自己的设计。

三、教学难点1.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自行车;2.如何用画图和模型制作表现自己的设计。

四、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构造和特性自行车是一种人力车辆,以人的脚力为动力,用踏板和链条传递动力,通过轮子的转动来推动车辆前进。

自行车分为两个轮子,前轮主要用于控制方向,后轮主要用于推动车辆前进。

自行车还分为很多种类,如公路车、山地车、折叠车、摩托车等等。

2. 设计自己喜欢的自行车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自己喜欢的自行车,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形状:自行车的形状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例如可以设计成动物形状、卡通形状等等;2.颜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设计;3.配件:可以增加其他配件,如喇叭、水壶架、后座等等。

3. 用画图和模型制作表现自己的设计让学生用纸和笔画出自己的设计图,并用废旧的自行车部件或其他材料制作出模型,展示自己的设计。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自行车的构造和特性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自行车的构造和特性。

第二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喜欢的自行车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素材或图片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第三步:用画图和模型制作表现自己的设计让学生用纸和笔画出自己的设计图,并用废旧的自行车部件或其他材料制作出模型,展示自己的设计。

第四步:展示作品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和模型展示出来,大家可以交流讨论,学生们可以从别人的设计中获得灵感。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发挥和创新能力;2.评价学生的画图和模型制作水平;3.观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我喜欢的自行车(教案)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我喜欢的自行车(教案)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我喜欢的自行车》教材版本: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掌握自行车的绘画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自行车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2. 自行车的绘画方法3. 自行车的创意绘画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自行车的图片和实物,以便展示给学生。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自行车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分享对自行车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自行车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自主总结自行车的组成部分。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出自行车的车架、车轮、车把、座椅等组成部分。

三、教师讲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讲解自行车的绘画方法,包括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2. 教师示范自行车的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和比例。

四、学生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己动手绘画自行车。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绘画。

五、创意绘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绘画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自行车的结构和绘画方法。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欣赏和学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自行车的绘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创意绘画的作品质量和创作思路的合理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自行车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掌握了自行车的绘画方法,并能够自己动手绘画自行车。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自行车大改造|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自行车大改造|沪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自行车大改造|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种类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体验。

2. 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对自行车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结构、种类和功能2. 创意自行车的表现手法:夸张、变形、重组3. 美术语言的表达:线条、形状、色彩4. 团队协作与分享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对自行车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美术作品,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种类和功能,激发学生对自行车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外观,了解自行车的组成部分。

(2)介绍创意自行车的表现手法:夸张、变形、重组。

(3)展示创意自行车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创意和表现手法。

3. 实践环节(1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辆自行车,讨论如何对其进行创意设计。

(2)学生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对自行车进行创意设计。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4. 展示与评价(15分钟)(1)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自行车作品,分享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2)其他学生和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现奖等奖项,给予奖励。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创意设计和美术表现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学生以“未来的自行车”为主题,进行创意设计,下节课分享。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3课,主题为“我喜欢的自行车”。

教学内容围绕自行车的观察、描绘和创意设计展开。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通过绘画活动,让学生感受自行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观察和描绘自行车的结构和主要特征,并能够进行创意设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绘画自行车的技巧,同时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和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自行车的结构和主要特征的观察与描绘。

2. 创意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自行车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自行车的结构和主要特征。

2. 新授:讲解自行车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的使用、色彩的搭配等。

3. 实践:学生进行自行车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进行自行车创意设计,如未来自行车、环保自行车等。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自行车的结构和主要特征。

2. 绘画自行车的技巧。

3. 自行车创意设计的要求。

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2. 创意设计作业:学生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自行车。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和创意设计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自行车的绘画技巧,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也应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绘画和设计中能够关注环保问题。

(总字数:约500字)教学难点在“我喜欢的自行车”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一、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本节美术课的主题是“我喜欢的自行车”。

通过学习本节课程,学生将掌握以下内容:•了解自行车的种类和结构;•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心中的理想自行车;•了解色彩知识,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涂色。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自行车的种类和结构;•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心中的理想自行车;•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知识,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涂色;•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创意和看法,增强对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准备好自行车模型(或图片)、画纸、颜料等美术用品;•整理好教学课件,准备好课堂音乐等。

2. 热身引入首先,老师将通过一些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自行车的基础知识,例如自行车的部件、种类等。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一起回忆一下自行车的使用场景和好处。

3. 演示案例老师可以用一些图片等方式呈现一些经典的自行车创作案例,从中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

同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创意设计时注意自行车的比例和形态结构。

4. 创意设计现在到了实际创作的环节了。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自己理想的自行车时,先从选择喜欢的颜色和形状入手,逐步发散想象,思考自己的创作灵感。

之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大胆的想象来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自行车,并注重细节的处理。

5. 涂色学生完成描绘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涂色。

在涂色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并注意颜色的搭配和渲染。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巩固色彩知识,并了解到在色彩运用中的重要性。

6. 作品展示当学生完成涂色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并邀请同学们进行点评。

在展示和评价的环节,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和看法,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沪教版(五四制)美术三下《3 我喜欢的自行车》教学设计4

沪教版(五四制)美术三下《3 我喜欢的自行车》教学设计4

沪教版(五四制)美术三下《3 我喜欢的自行车》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3 我喜欢的自行车》是沪教版(五四制)美术三下的一个课题,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己喜欢的自行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自行车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和临摹。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自行车的设计原理,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自己独特的自行车。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课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观察物体、描绘物体有一定的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自行车这种日常交通工具并不陌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美术表现手法和创作思维的运用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2.引导学生思考自行车的设计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美。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准确表现自行车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创意和设计原理,设计出自己独特的自行车。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发现自行车的特征和美感。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绘画技巧和设计原理。

3.创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自行车绘画和设计。

4.评价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自行车图片、绘画材料、设计原理讲解。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自行车观察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的外观特征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自行车的设计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喜欢的自行车,进行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绘画技巧和设计原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自己独特的自行车。

2024年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部件和功能。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提高学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会设计自行车。

2.教学难点:自行车的设计创新与美观。

三、教学准备1.教具:自行车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自行车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结构。

(2)提问:自行车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作用?2.新课教学(1)讲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车架、车轮、车把、车座等。

(2)展示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3)讲解自行车的设计原则:实用、美观、创新。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3.实践操作(1)发放画纸、画笔等学具,指导学生绘制自行车设计草图。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完善设计思路。

(3)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将设计草图转化为实物。

4.成果展示(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介绍设计思路和特点。

(2)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实用奖、最佳美观奖等。

(2)反思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1)学生对自行车的基本结构有了深入了解,能够独立设计自行车。

(2)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激发,作品具有独特性和美观性。

(3)学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得到提升,审美观念得到提高。

2.教学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对自行车的设计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

(2)课堂纪律有待加强,提高学生参与度。

3.改进措施(1)加大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力度,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2)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提高学生参与度。

(3)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设计技巧。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的了解程度。

2.学生设计的自行车作品创新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沪教版(五四制)美术三下《3 我喜欢的自行车》说课稿4

沪教版(五四制)美术三下《3 我喜欢的自行车》说课稿4

沪教版(五四制)美术三下《3 我喜欢的自行车》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3 我喜欢的自行车》是沪教版(五四制)美术三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功能以及自行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自行车的喜爱之情。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简洁的文字介绍了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以及如何保养自行车,同时,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自行车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自行车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

同时,学生对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充满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自行车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功能以及自行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养自行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行车的喜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行车的结构、功能以及保养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自行车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各种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自行车的结构、功能以及保养方法。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自行车绘画或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行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自行车的结构、功能、保养方法等内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对自行车知识的掌握,如自行车结构、功能等。

三年级美术下册《我喜欢的自行车》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美术下册《我喜欢的自行车》教案、教学设计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知学习: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构造、线条、色彩等,讲解绘画技巧,并进行示范。
(3)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绘制自己喜欢的自行车,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1.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与自行车相关的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引导他们观察自行车的构造、线条、色彩等,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将个人喜好融入自行车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美术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价值。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我喜欢的自行车》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如下:三年级的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已有一定基础,他们对生活中的自行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表达出对自行车的喜爱。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自行车绘画与设计充满兴趣,但可能在细节描绘、创意发挥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3)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4)注重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4.教学资源: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行车的图片、视频等,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2)提供各类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
(3)组织学生参观自行车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自行车的魅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年级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

三年级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

三年级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交通工具,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自行车,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1.3 教学过程:1.3.1 教师展示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外形、颜色、结构等。

1.3.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自行车,讲述自行车的使用经历。

1.3.3 教师总结自行车的特点,如环保、健康、便捷等。

第二章:艺术欣赏2.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2 教学内容:欣赏自行车主题的美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艺术手法。

2.3 教学过程:2.3.1 教师展示自行车主题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等。

2.3.2 学生欣赏作品,观察作品中的自行车形象及艺术手法。

2.3.3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欣赏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绘画技巧3.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行车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绘画自行车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3 教学过程:3.3.1 教师讲解自行车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流畅、色彩的搭配、构图的平衡等。

3.3.2 学生在纸上练习绘画自行车,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3.3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创意制作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

4.2 教学内容:制作自行车主题的美术作品,如拼贴、手工等。

4.3 教学过程:4.3.1 教师展示自行车主题的创意作品,如拼贴画、手工制品等。

4.3.2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材料和手法,进行自行车主题的创意制作。

4.3.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热爱。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行车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

5.3 教学过程:5.3.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自行车观察、艺术欣赏、绘画技巧、创意制作等。

三年级美术下册《我喜欢的自行车》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美术下册《我喜欢的自行车》优秀教学案例
2.小组互评: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相互学习。
3.教师评价:我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开始时,我将以一辆实物自行车作为导入,邀请学生们观察并分享他们对自行车的认识和感受。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喜欢的自行车》。
4.重视反思与评价,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本案例注重反思与评价环节,让学生们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中,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绘画水平。同时,教师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
5.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本案例在教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们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强调自行车作为环保交通工具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进步。这些教育内容的融入,使学生们在美术学习中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2.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自行车,发现其细节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自行车作品,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进行交流与表达,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运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成果,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实践与探索,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有层次、有坡度的向学生提出作业要求.
5
四、展示与交流
1、作业展示.
2、小组交流:①你观察到哪些有特点的地方?②你用的哪种方法来画?你的收获是什么?
3、评价作品:①是否表现出自行车的基本造型?②是否细致表现出了自行车的基本结构?③自行车的色彩是否搭配协调.
4、教师小结: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肯定、表扬.
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活动,感受作品的优缺点.
通过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写生自行车的要求.
课件部分图例:
板书:我喜欢的自行车
观察要仔细
结构要完整
线条有疏密
教后反思
自行车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大的结构,他们都能描叙出来,所以本次课,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理解并绘画出大结构的基础上,能更丰富的添加自行车的各个部件的细节,所以教师的引导可以来自于学生在生活中的细致观察,以及观赏不同种类的自行车细节的变化.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对整体到局部的观察与学生方法有一定的掌握.自行车是学生熟悉的事物,能认识并概括表现主要的组成部分.但自行车有许多小零件,结构也较复杂,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耐心表现.在写生自行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到局部观察与写生的方法,逐步深入表现.准确把握主要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利于之后零部件的细致刻画.
12
二、示范与讲解
1、多媒体展示两种不同表现方法:
①从车把或车轮开始细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画,逐步完成整体表现.
②先画大轮廓,车身、车轮、车把,再逐步深入,最后细致刻画.
2、讨论:作画方法虽然不同,但都达到用线条写生自行车造型的目的.自己更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认识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比较从大局入手、从细节入手的区别.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4)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4)

《我喜欢的自行车》单元主题:线条的变化教学类别:绘画教材分析:“我喜欢的自行车”是一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绘画创作课。

自行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可以说,儿童从能认识事物开始,就对自行车有了印象,因为我国是自行车大国。

本节课针对学生对自行车了解的程度、现有自行车的特点和存在的弊端等,让学生从设计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自行车,在观察与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想像力,对喜欢的自行车进行设计练习。

分析学生: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其直观的感觉与形象思维都会有很大的优势,他们认识事物的特征也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性。

虽然他们几乎天天接触自行车,但是他们的知识面还是有限的。

如果只是要求他们从自己观察的角度出发,画一辆自行车,有可能大家会画的大同小异。

因此本课从教材出发,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美术课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出发,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自行车的有关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用心去感受、热爱生活。

技能目标:能用线条概括,表现出不同类型自行车的外形特征。

创意目标: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功能上、造型上设计自行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其个性心理。

作业要求:基础层面: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辆简单的自行车。

拓展层面:设计独特功能的自行车。

探究层面:充分发挥想象,设计一辆造型有趣,未来型自行车。

教学重点:功能设计,掌握自行车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教学准备:学具:勾线笔,彩纸教具:自行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自行车大改造|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自行车大改造|沪教版

自行车大改造年级:三年级教学设计意图:自行车是我们生活中很熟悉的物品,孩子们大多都有过骑自行车的经历.通过三年级美术《我喜欢的自行车》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行车的造型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并能绘画表现出自行车基本造型.本节课是拓展教学,引导学生对自行车的造型结构和功能进行一些改造和创新设计,侧重“设计.应用”美术学习领域,旨在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同时感受设计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自行车的基本造型结构,能根据生活需要设计改造自行车.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与合作学习,丰富对自行车造型结构和功能的认知;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尝试有目的地设计与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身边事物改进、创新的意识,感受想象和创意的乐趣.教学重点:设计一辆造型新颖的自行车.教学难点:根据生活需要进行巧妙设计.教学准备:学生:画笔、画纸;教师:画笔、画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作业展评(两分钟微课程)1、学生简笔画自行车,复习基本造型.2、学生点评上节课自行车写生作业.(回顾与复习之前所学内容,为新课铺垫)二、观察与发现1、自行车从发明起就是这样的吗?观看视频,了解造型演变过程.(动画展示,激发兴趣;观察和思考:自行车演变过程中,造型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交流讨论:车轮大小——车速、车架形状——改进结构、添加脚踏装置——省力、添加车把——方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事物造型和功能用途之间的关系)3、总结改造方法:①改变部件的大小比例②改变部件的形状③添加或舍去部件4、人们根据需要不断改造着自行车,出示课题《自行车大改造》三、演示与欣赏1、出示共享单车图片,提出问题:购物后无法骑用,不能放物品,请同学们一起来帮老师想想办法,如何改造它?(从生活实用角度提出改造设想)2、师生共同讨论、设计:改造共享单车①出示自行车基本造型结构图,讨论:如何增加储物功能?(添加储物篮)②设计储物篮(引导思考:储物篮放在什么位置?怎样的大小合适?)③改造车轮(引导思考:如何解决平衡问题;如何让单车变得更美观?)3、各式创意自行车赏析(拓展学生思路,开阔眼界)四、创意表现1、作业内容与要求:内容:根据生活需要,设计改造一辆自行车.要求:①能表现出自行车的新颖造型和功能用途②造型有美感2、交流:说说你想怎么改造?(出示关键词提示,启发学生思考:老人儿童、抗震防滑、便携、爬坡、夜行……)3、学生创意表现,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与交流1、学生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作品,听听同学的创新设计.2、师生共同点评、交流.①改造设计能否表现出功能用途②造型是否新颖美观六、课堂小结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学会用美术的方法和创意的眼光去改变身边的事物,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生活而创意!板书设计:自行车大改造。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 》教学设计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 》教学设计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是一节美术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创作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自行车的喜爱之情。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自行车的外形特征、结构组成以及自行车的创意画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自行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自行车的结构组成和画法细节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各有差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创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组成,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会用绘画表达自己对自行车的喜爱。

3.培养学生相互欣赏、积极评价的良好氛围,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组成,掌握自行车的画法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自行车的立体感和质感,创意画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图片和实物,了解自行车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组成。

2.示范法:教师演示自行车画法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讨论法:分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心得,分享创作经验。

4.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自行车图片和实物,以便学生观察和参考。

2.准备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材料。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自行车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组成。

提问:“你们喜欢自行车吗?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自行车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组成,示范自行车的画法步骤。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注意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自行车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 》说课稿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 》说课稿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是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己喜欢的自行车,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绘画技能。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自行车图片,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

他们对于自己喜欢的自行车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倾听和评价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自己喜欢的自行车的特点和美感。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绘画技巧,表现自行车的美感和个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自行车的美感和特点。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自行车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自行车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

4.创作法:让学生自主创作自己喜欢的自行车画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的美感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讨论:学生分组观察自行车的图片,讨论自己喜欢的自行车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绘画自行车的方法和技巧,讲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绘画技巧,表现自行车的美感和个性。

4.创作与分享:学生自主创作自己喜欢的自行车画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习惯。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2)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2)

单元主题:写生的快乐课题名称:我喜欢的自行车教学类别:绘画课时建议:约1—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造型特点,学会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写生自行车及其细节.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分析自行车造型特征过程中,学习由整体观察、比较到局部细节表现的写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行车结构的造型美,体验细节刻画的乐趣,喜欢自行车这一环保的交通工具,加强交通安全意识.教学重点: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写生自行车.教学难点:自行车整体结构与细节的表现.教学准备:学具:铅画纸或色纸、勾线笔等教具:有关图片、自行车、学生作品、课件等作业要求:基本要求: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写生一辆自行车,并画出整体特征与细部结构. 提高要求:能刻画细节,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使画面线条组织有疏密变化. 要注意的问题:线条有疏密变化教学过程:一、观察与尝试1、教师介绍自行车(录像或图片),简介自行车的发展史.了解自行车是环保的交通工具.2、学生尝试简笔画自行车.3、学生观察自行车实物或图片,说说自行车的造型特点及各部件的外形结构.师生小结:自行车主要由两个车轮、一个三角架、车把、车座、牙盘(飞轮)、脚踏版组成.还有挡泥板、车框、车铃、书包架、钢丝等组成.二、演示与欣赏1、出示学生优秀作品,观察,表现了哪些细节?师生总结要点:自行车结构复杂零件多;前后穿插层次多;整体观察再表现;局部细节来刻画.2、师生共同演示:写生自行车①表现主要组成部分,注意基本形和比例关系;②较细致地表现各个部分;③刻画细节,并注意零件的穿插与疏密关系的表现3、欣赏优秀学生作业,交流对自行车结构与细节表现的优点.三、绘画与创作1、作业要求:①写生表现自行车的造型特征,结构准确.②刻画细节,注意各部件的穿插关系,有疏密变化③涂色,突出自行车主体2、学生写生表现.3、教师巡视,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并及时提供帮助与指导.四、展示与交流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2、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欣赏同学作品,听听同学的设计介绍.3、教师小结,点评不同层面的作品.评价内容:①自行车写生完整②自行车的造型和比例结构是否准确③自行车的细节刻画是否细致④写生线条是否有疏密变化4、拓展:欣赏概念自行车创想自行车的功能,在写生的基础上想象添加.。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自行车大改造|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自行车大改造|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自行车大改造|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围绕“自行车大改造”展开,学生将通过观察和分析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发挥创意,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课程包括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介绍、创意设计方法、绘画技巧和作品展示。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掌握自行车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激发学生对绿色出行的兴趣。

教学难点1. 自行车结构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掌握。

2. 创意设计的思路拓展和实施。

教具学具准备1. 自行车模型或图片。

2. 绘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3. 纸张(素描纸、水彩纸等)。

4. 橡皮、尺子等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自行车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介绍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

2. 讲解:讲解自行车的绘画技巧和创意设计方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绘画和设计自行车。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和学习。

5. 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1. 我喜欢自行车--自行车大改造2. 副三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3. 内容: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绘画技巧、创意设计方法作业设计1. 学生完成一幅自行车的绘画作品。

2. 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自行车的绘画技巧,还培养了环保意识和绿色出行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和表达的机会。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在“我喜欢自行车--自行车大改造”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 自行车结构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掌握:自行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其结构相对复杂,包括车架、轮胎、链条、座椅等多个部分。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3课 我喜欢的自行车|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 | 沪教版一、教学背景与分析1. 教学背景本说课为三年级下册美术第三课《我喜欢的自行车》。

2. 教学分析本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实用的一堂美术课。

自行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也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事物。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功底,也能启发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线条和颜色的基本概念;2.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达自己的情感;3.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特征;4.学会用线条和颜色描述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让学生能够对自行车进行观察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喜爱;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本堂课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自行车有较为基本的了解,也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绘画技法,但对于颜色和线条的理解还相对较浅。

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较高,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和挑战新的技能。

四、教学过程设计1. 上课引入1.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动物、玩具、食物等,并问他们为什么喜欢。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平时如何去欣赏和评价一样东西,如什么样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吸引了你。

3.讲解本课的主题:我喜欢的自行车。

2. 教学主体(1) 知识讲解1.线条: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线条特点,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颜色: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颜色搭配,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练习环节1.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线条练习,让他们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表现日常物品,如书、杯子等。

2.让学生观察一张自行车的图片,再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一辆自行车,着重强调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和表现自己的独特视角。

3.让学生用颜色填充刚画出的自行车,让他们表达他们对喜欢的颜色的选择,并引导他们进行选择。

3. 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今天的主要内容,强调制作自己喜欢的自行车的过程中要注重情感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主题:线条的故事
课题名称:我喜欢的自行车
教学类别:绘画
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自行车零部件的组合与变化
教学难点:设计有特殊功能的自行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及造型和功能,并能用不同的线条与简明的色彩画出自行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自行车的特征,并能结合生活经验,在写生的基础上设计添加自己想象的自行车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自行车的造型美,在欣赏与评价中表达自己的见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欣赏与了解
1、欣赏各种自行车的图片,了解功能外型结构.
2、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及特点.
二、观察与感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行车的组成部分:
1)自行车的各个零部件
2)观察细节.
3)车轮上的凹凸花纹、链条、外轮胎、钢丝连接处等
2、示范写生一辆自行车.
三、绘画与表现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2、指导学生巧妙运用疏密的线条表现自行车.
师示范:用一只眼睛观察对象,画下来会比较肯定
(两只眼睛同时观察对象,容易产生错觉不敢画,用一只眼睛观察对象,就能大胆肯定地把对象画下来)
3、出示作业要求:
轮廓清晰线条肯定,线条有疏密
4、学生写生,教师巡回辅导.
四、展示与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评价同学的作品.
3、教师肯定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还指出不足.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都有过写生经历,如文具盒、书包等.但是写生自行车就较难,因为自行车的结构很复杂,有很多的大小零件,为了降低写生难度,不要求学生考虑比例、透视等规律,只要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就可以了.本课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为主.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与畅想
1、回忆自己曾经骑过自行车的场景.
2、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自行车,在外形上或者功能上有些什么缺点?
3、交流新型自行车的畅想.
4、揭示课题.
二、体验与构思
1、欣赏各种新颖的现代自行车.
2、比较新型与普通的自行车有何区别?从功能、式样、环保等方面.
3、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设计构思.
4、引导构思独特,体现与众不同.
三、绘画与创作
1、用疏密的线条在原来的自行车上,想象添加各种功能和美化外观,设计出一辆自己喜欢的新型自行车.
2、引导适当添加人物和背景.
3、表现色彩时突出主题.
四、展示与交流
1、展示全班作品.
2、学生互评,并说说别人优点.
3、作者谈设计构思.
4、小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想象内容,他们都画得很开心,随心所欲地作画,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创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