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学研究公共领域的形成及其影响
公共管理的历史演变
公共管理的历史演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公共管理的历史演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古代的统治管理公共管理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组织的起源。
在古代各种国家和帝国的统治下,公共管理主要以政府为中心,通过行政机构和法律制度来管理社会事务。
这种形式的公共管理以集权管理为特点,以君主或帝王为最高统治者,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然而,古代的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官僚主义和权力滥用。
由于信息不对称,统治者和行政官员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来谋取私利,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2. 工业化时期的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这一时期,公共管理逐渐从单一的政府行政机构扩展到包括公共事业、公共财政、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
同时,这一时期的公共管理注重效率和科学化,在行政运作中引入了工程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
然而,工业化时期的公共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腐败问题和社会不公平。
这反映了公共管理的弊端,即相对较低的透明度和监督机制不足。
3. 当代的公共管理进入当代社会,公共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公共管理逐渐转向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
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更加高效地管理社会事务,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与此同时,当代公共管理也更加注重参与和合作。
与单一的政府行政机构相比,公共管理更多地涉及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通过合作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可以通过协商、合作和参与来保护环境资源。
但是,当代公共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技术进步和全球化使公共管理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跨部门合作。
此外,透明度和问责机制也仍然是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反腐败措施。
阿伦特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之比较
呢?首先 ,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是现代
一
政
治 学 与
公 共
劳动是人 生存 的基本 条件 , 劳动 中的人 , 只
公共领 域首先 可 以理解 为一个 由私 人集合 而成 的公共 的领域 , 其政 治讨 论手段 是公 开批判 ; 第 二, 公共性 是公共 领 域 的核心概 念 , 不是 指 但并
公共 领域 的转 型 , 哈 贝 马斯 充 分 认 识 到 使
建 立一 个 理想 的公 共领 域 的重 要 性 , 他主 张把
解和互动是行动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阿伦特 认 为, 由行 动支撑 的公共 领域 既有 别 于 “ 社 会”也有别于“ , 社群” 它是一个人们显露独特 , 自我 的场 所 , 每个 公 民在 公 共 领域 中的言 论 和
是 有别 于 国家 的直接 管理 或者 强制性 的控制 。 在参 照前人 观点 的基 础上 , 本文认 为 , 谓 所
织和宣传 , 更需要公共领域在社会建设过程中 对政府的监督和批 判, 而保障我 国以改善民 从 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 在 公共 领域 理 论 发展 史 上 , 阿伦 特 与 哈 贝
解决资本 主义危机。从公共领域理论 的发展史上看 , 哈贝马斯是 阿伦特思想的继承者 , 但是 , 他又跳 出了阿伦特 的
思想框架, 建构起更 为全 面系统 、 富合理的公共领域理论。 丰 [ 关键词 ] 公共领域 ; 阿伦特 ; 哈贝马 斯; 继承; 差异 [ 中图分类号 ] 0 C3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8— 0 1 2 1 ) 3— 10— 5 10 8 9 (0 2 0 00 0
阿伦 特通 过对人 类 活动 以及 社会领 域 的研 究 , “ 动一工 作 一行 动 ” 从 劳 的划 分 引 导 出 “ 私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研究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从历史演变和主要成果两个方面探讨了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古代文学研究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文章介绍了近代文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趋势,分析了近代文学研究在不断拓展研究领域的如何与传统文学研究进行对比和结合。
本文总结了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的比较和分析,促进了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为我国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历史演变、主要成果、兴起、发展趋势、比较、重要性、展望。
1. 引言1.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历史演变、风格特点、作者生平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的学科领域。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文学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而古代文学研究则逐渐形成于汉代至宋代,经历了唐宋八大家的整理和总结,以及明清四库全书的编纂,逐渐建立了完善的研究体系。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文、小说等多种体裁,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古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评价、整理、研究方法的探讨以及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为后人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和成果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为后续正文部分对比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和参考依据。
1.2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
近代文学研究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以及作者的思想观念等方面。
随着中国近代文学逐渐走向成熟,近代文学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
近代文学研究的兴起得益于学术界对近现代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的关注,研究者开始将文学作品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深入探讨。
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
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从1840年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直到抗日战争前,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条约结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篇一《晚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格局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
关键字:晚清政治经济外交格局变化影响一、晚清社会的政治(一)北京政变发生,清朝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谕令其弟恭亲王奕诉留在北京,与联军议和。
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遗诏由6岁的儿了载淳继位,并以肃顺、端华等八人辅政。
八大臣秉政完全把留守北京的奕诉排除在外,又不许权利欲极强的载淳生母—慈禧太后干预政事,这就使得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激化起来。
慈禧太后拉拢东太后慈安,暗中联络在京的奕诉为后援准备发动政变。
奕诉是咸丰帝异母弟,道光时期就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咸丰初年遭到罢斥,他和咸丰帝的矛盾很深。
留在北京议和期问,奕诉通过签订《北京条约》和处理一系列善后事宜,笼络了留守京城的王公大臣和一批统兵大员,树立了白己的威信。
1861年秋,奕诉借奔丧之际与两宫太后密谋政变,随后回到京城布置一切。
11月2日,政变发生。
载垣、端华、肃顺等被处死,其他人被充军或被革职。
这次事变被称为“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作为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清朝封建买办势力相勾结的开始。
政变发生后,清政府对外公然宣布“借师助剿”,借助外国武力镇压太平天国;对内则调整了与曾国藩集团等汉族地主的关系,继续执行重用汉族地主的政策,加强其统治。
政变后,清政府提拔蒙古血统的著名理学家楼仁,先任都察院左都御使,再升为大学士。
还提拔了李棠阶,出任都察院的都御使和军机大臣。
在地方行政方面,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并赋予适当的权力。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考研科目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科目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近现代史是考研历史科目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主要研究的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以下是我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研究内容的简要概述。
一、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背景和起因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随后,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试图摆脱危机和落后状态。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和文化观念等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变革。
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扩张更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危机。
二、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事件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
这次变法以改革开放的思想为基础,力图推动中国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由于内外部的种种原因,这次变法最终失败了。
然而,戊戌变法的失败并没有挫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和自由的信念。
继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千年来的封建帝制,还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三、北洋政府与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成立,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北洋政府积极开展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改革措施,试图将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封建专制转变为现代民主。
然而,北洋政府的改革措施受到了内外部的种种限制和阻力。
中国社会格局复杂,各种政治派系的斗争不断,外国列强也对中国进行干涉和控制。
最终,北洋政府的改革努力未能取得成功,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受到了严重的阻滞。
四、国共分裂与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的分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的早期阶段,国共合作曾起到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的作用,国共两党最终分道扬镳。
国共分裂之后,中国陷入了长期的内战状态。
1926年至1928年的北伐战争是国民党推翻北洋政府,统一全国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近代近代史研究报告
中国近代近代史研究报告
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为止的历史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割地,社会经济出现了深刻的变革,政治形势动荡不安,人民的生活困苦。
研究中国近代史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以下是一个大致的研究报告框架:
一、中国近代史的背景
1. 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 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与问题
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与进程
1. 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兴起
3. 清末民初政府的变迁与演进
4. 国共两党的兴起与斗争
5.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革命进程
三、中国近代史的社会经济变革
1. 对外贸易的变化与帝国主义的侵略
2. 农民起义与土地改革的实施
3. 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的发展
4. 妇女解放与教育改革的推进
四、中国近代史的政治发展
1. 清末政治改革的尝试与失败
2. 辛亥革命后各个政权的兴衰
3. 国共合作与分裂的历程
4. 长征与新中国的诞生
五、中国近代史的对外关系
1. 不平等条约与列强的侵略
2. 中日战争与中俄关系的演变
3. 新中国的崛起与国际地位的确立
六、中国近代史的启示与意义
1. 近代史对于理解中国今天的影响
2. 近代史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报告框架,具体的内容可以根据研究者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国开本科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八
国开本科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八
正文: 国开本科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八探讨了中国近代史中的
重要主题和事件,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机会。
这个专题涵盖了从晚清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时期,重点关注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等方面。
在这个专题中,学生将学习晚清时期的社会政治动荡和外国侵略,如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等事件。
他们将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中国政府改革措施,并探讨这些变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此外,专题八还将探讨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学生将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了解中国工人阶级的兴起和劳工运动的发展。
他们将研究中国的农业改革和经济现代化的努力,以及与西方列强的贸易关系。
文化变迁也是这个专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将学习中国近代的文化运动和思潮,如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和活动。
他们还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
通过学习专题八,学生将获得对中国近代史的全面了解。
他们将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能够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此外,学生还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国开本科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八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机会。
通过学习和研究,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主题和事件,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习题答案)
1、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的“中国”1.1王者无外,天下一家1【单选题】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C)”。
A、道德体B、共同体C、价值体D、有机体2【单选题】(C)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孙奇逢3【单选题】在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BA、二B、三C、四D、五4【判断题】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5【判断题】古代的天下等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
×1.2以夏变夷,化夷为夏1【单选题】夷夏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C)。
A、血缘B、种族C、文明D、地域2【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时期不属于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四次大融合?BA、春秋时期B、汉朝C、魏晋南北朝时期D、清朝3【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是来自于胡人的文化与风俗?DA、胡床B、胡椅C、佛教D、道教4【判断题】何为华夏、何为夷狄?在古代中国并非一文明性分野,乃是一种族性概念。
× 5 【判断题】所谓的天下,乃是一个不断的以夏变夷、化夷为夏的过程。
√1.3当你说“中国”时,说的是什么?1【单选题】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A)共同体。
A、政治-文明B、道德-文化C、道德-经济D、政治-道德2【单选题】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A)A、北魏孝文帝B、蜀汉刘禅C、东晋司马睿D、南梁萧衍3【多选题】在宋代,并存的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ABCA、辽B、西夏C、金D、匈奴4【判断题】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
√5【判断题】古代的中国是以华夏文明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
×2、中原与边疆2.1两种大一统王朝1【单选题】(D)的大一统抽去了儒家礼治的价值内涵,只剩下一统天下、富国强兵、提升国力、开拓疆土的政治内涵。
1900-1949年的中国公共文化领域
关 键 词 近 代 中 国 ; 共 文 化 领 域 ;民 族 国 家 ;社 会 动 员 公
哈贝 马斯 提 出的 “ 共 领 域 ” 公 问题 近年 成 为 中 外学 界 的热点话 题 ①。公 共 领 域作 为“ 一个 集 思 想
费 局 限 于一 个 狭 窄 的圈 子 , 以同乡 会 、 行会 、 族 、 宗 家 族 等为单 位 的集 团 购 买 和集 团消 费是 其 重 要 特 色 , 场化 和商 品化 的程 度 较低 , 乏个 人 权 利 和 市 缺 批 判精 神 。 因而 尽 管 中 国传 统 文 娱 空 间面 向公众 开 放 , 因价值批 判 功能 的缺位 而不具 备类 似于 近 却 代 西方 沙龙 、 啡馆 、 乐 部 等 “ 共 领域 ” 咖 俱 公 的典 型
建 立现代 民族 国家 的共 同语 境里 , 近代 政治精 英集 团藉 此完 成 了对 近代 中 国社 会 的 文化 动 员 与政 治
“ 形 ” 塑 。
一
在 近代 中国社 会 , 治公共 领域 是否 存在 确 实 政 存 在疑 问 , 公共 文 化 领 域 却 是 一 种 真 实 的存 在 。 但 不 论是 古 代 还 是 近 代 , 国 的文 化 产 品 一 直 就 有 中 “ 台教 化 ” 高 的功 能 , 质上 就带 有与 “ 校 、 纸 和 本 学 报 学会 ” 以及“ 集会 、 电” 能相 似 的公共 性 传 统③, 通 功
市如 上海 、 口等 出现 了传统 文化 与近代 西方 文化 汉 的交 流融 合 。在 中 国传 统文 化母体 内, 近代消 费文
化形 态通 过各 种新 式 传 媒 和传 播 渠 道 的建 立 而 不 断拓 展 , 化 消费 突破 了传统 的 以政 治或 教化 功能 文 为主 的生产 传播 格 局 , 日益 大众 化 和娱 乐 化 , 而且
“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20030511 谢振才根据辞海的解释,“公”的中文含义为“公共;共同”,与“私”相对。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即为此意。
汉语大辞典中“公共”意为“公有的,公用的;公众的;共同的”。
因此,自古以来,“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或公用。
也有人认为“公共”一词有两个起源:一是起源于古希腊词汇(pubes or maturity),强调个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他人的利益。
同时意味着具备公共精神和意识是一个人成熟并且可以参加公共事务的标志。
二是源于古希腊词汇(Koinon),英语词汇“共同”(common)就起源于该词。
意为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顾和关心的一种状态。
在古希腊社会里,公共是一种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的政治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些永久的标准和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之善。
因此,从起源上看,“公共”更多的意指社会层面地非个体性,在古希腊政治社会里与早期民主相关联。
这也应证了“随着时代发展,当代的“公共”概念发生很大改变,公共成为政府和政治的同义词”的观点。
1哈贝马斯考察了另外一种公共性起源,因为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性或公共领域不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而是指一种建立在社会公/私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独特概念,它诞生于成熟的资产阶级私人领域基础上,并具有独特批判功能。
关于公共性的演变,哈贝马斯认为,自古希腊以来,社会有明确的公私划分,公代表国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会。
例如在古希腊、罗马,公私分明,所谓的公共领域是公众发表意见或进行交往的场所,但那时虽有公共交往但不足于形成真正的公共领域。
在中世纪,公私不分,公吞没私,不允许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权”。
直到近代(17、18世纪)以来,在私人领域之上诞生了公共领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
2受到国外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启发,国内也有学者从社会领域分化的角度分析公共性的产生。
他们认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生活与经济活动具有对应的相关性。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题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题研究一、引言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这段时期对于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分析相关主题的背景、概念、演变等,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时期。
二、背景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和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外敌入侵、国内战争、经济萧条和社会不平等等众多问题。
政治上,中国经历了封建社会的解体和现代国家的建立;经济上,中国经历了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文化上,中国经历了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
这些变革对于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主题论述1、革命与现代化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充满革命和现代化的历史时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革命和现代化运动。
这些运动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这些运动都对于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运动,它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使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五四运动则是一次新文化和新思潮的运动,它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2、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在近现代史上,民族主义和国家的认同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为了重建国家的认同,中国知识分子和政治领袖们积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无数志士仁人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认同奋斗终身。
这些探索对于当代中国的国家建设和民族团结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研究现状分析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作者:陈勤奋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1期摘要: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公众、“公共意见”或“公众舆论”、公众媒介和公共场所;有四种类型,即代表型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自由主义模式)、平民公共领域以及公共领域的福利国家大众民主模式。
公共领域既是17-18世纪欧洲历史发展中的历史实在,更是一种理想模式,是哈贝马斯用于进行社会批判的工具。
关键词:公共领域;社会批判;哈贝马斯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市民社会理念(idea of civil society)逐步形成为席卷全球的社会思潮以来,受到这一思潮特别是西方汉学界有关研究的直接启发,中国学者也纷纷表现出对市民社会/公共领域分析模式的兴趣和关注,尝试运用这一理论与分析模式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作实证研究或理论探讨,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
然而,由于“…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理论都源自西方社会科学,对其概念的界定和解释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混乱、失误和偏颇”。
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理论是否能适用于中国历史研究及如何运用的问题之所以引起很大争论,固然是由于中西历史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也与对此种理论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各不相同有着密切关联。
因此,必须溯本求源,对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的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理论体系进行深入考察,准确地把握其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实质,明了它在西方政治社会思想中的意义。
而“市民社会”理论的复兴,与哈贝马斯的旧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之英文版的出版密不可分;哈贝马斯在这部著作中所构建的公共领域理论是近20年来有关市民社会的讨论中最具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核心理论之~。
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解读,尽可能从源头上弄清公共领域理论的思想内涵,以期在理论上尽可能准确地把握相关问题的实质,为这一问题的讨论提供一个较切近哈贝马斯本意的理解与阐释。
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与影响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启蒙和文化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涉及的范畴非常广泛,从文学、艺术、哲学到政治、社会、性别等方面都有所涉及。
此外,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运动的本质和价值。
一、历史背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很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和思想解放的需求。
传统的儒家文化和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在近代中国逐渐失去了其生命力,而且在面对国外侵略和内部动荡时显得非常脆弱。
中国民间的反贪腐、反封建的运动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思想解放需求,并促使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传入,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启蒙运动和科学技术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体系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中国青年士子从外部文化传输中取得了一些具有现代性的知识和思想,开始反思、挑战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特征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特征是对传统文化和权威的挑战和批判。
这场运动不仅是中国民间自发的文化运动,更是一场政治斗争和思想解放的运动。
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 反对封建制度和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反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充分肯定西方文化和现代思想的进步性和民主精神。
2. 倡导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充分倡导民主自由运动,呼吁人们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反抗精神。
在此过程中,民主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平等等自由主义观念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新文化运动中。
3. 推崇个性主义新文化运动推崇个性主义的思想,强调个体自由和人的自我价值。
这一观念凸显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的个性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了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创新。
4. 倡导科学精神和现代文明新文化运动积极推崇科学精神和现代文明。
它以西方文明为模板,宣传其科技成果和工业文明及其优越性,以此为基础来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陈规。
公共政策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
公共政策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公共学科的形成是在一系列历史条件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条件:【1. 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公共学科的形成离不开现代国家的崛起和发展。
随着国家权力的集中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对社会事务的干预越来越多。
领导的决策和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研究和讨论如何制定、实施、评估公共。
【2. 制定的需求】制定决策的质量和效果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在制定过程中,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考虑制定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公共学科因此应运而生,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分析工具,使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
【3. 现代社会问题的增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环境污染等现代社会问题的增多,对领导和社会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共学科可以通过研究问题的根源、成因和解决方案,为制定者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进步。
【4. 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公共学科的形成也离不开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进展为公共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交叉学科的兴起也为公共学科提供了学科边界的拓展和交流的可能性。
【5. 公共领导和民主治理的兴起】公共学科的形成还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等学科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公共领导和民主治理的兴起,对公共决策的透明度、公正性以及公众参与的要求不断提高。
公共学科能够深入研究和评估的决策过程,探讨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效果,为公共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供支撑。
以上是公共学科形成的一些重要历史条件。
这些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公共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公共学科的形成既受到学科内部的推动,也受到外在的社会需求的影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述要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述要宋小庆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诸多新的见解。
其中有些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原则性问题,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
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关于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就曾围绕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展开了一场持续近十年的大论战。
参加讨论的人在政治理念、学术主张、所用依据方面虽不尽相同,但是,凡是否认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人,同时也就不赞成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反之,则大都会肯定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必要性。
这说明单从学术层面上看,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无关大局的问题,它同时关系到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改良和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
事实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工作者正是通过这场论战,不仅判定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且重新研究、勾画了中国社会从古至今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趋向,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作出了许多新的阐释,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的史学体系。
中国共产党也在对近代社会性质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基础上,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观点,为史学界所普遍接受,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实践,则被公认为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
但是,近年来,有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有的学术刊物还曾专门开辟了专栏,邀请学者对此发表意见。
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统全面冲突的产物,对此很难以形态区分标准来分析,所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等等概念,都带有认识上的偏差。
有人则提出,半封建半殖民地并不是个统一的整体,半殖民地与半独立相对应,是对国家地位的描述;半封建的另一半则是半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的总趋向是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毛泽东“两半论”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巨大进步意义。
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报告
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报告概述这份报告旨在探讨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并提供一个概览,以帮助读者了解该时期的变革和发展。
经济发展中国近代史经历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变革。
在清朝末年,中国经济逐渐走向崩溃,国内外贸易落后,工业化程度低。
随后,中国迎来了国民党时期的现代化进程,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制定新的贸易法规、鼓励工业化和农田改革等。
这些举措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为近代化打下了基础。
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实施五年计划和集体化农业等政策,积极推动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
虽然在此期间也面临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教育与文化在近代史的社会发展中,教育和文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包括建立新的学制和学校制度,推动普及教育,提高文化水平。
这些改革推动了人民的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在文化方面,中国近代史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近代文学、艺术和戏剧等形式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渗透到中国社会中,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革。
随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社会结构逐渐发生改变。
新兴的社会阶层和职业群体不断涌现,人口大规模迁徙,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同时,社会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传统观念逐渐被现代化观念所取代,社会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这些变化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结中国近代史的社会发展是一个多维度、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过程。
经济的发展、教育与文化的推动以及社会结构的变革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启示。
以上内容仅为简要概述,中国近代史的社会发展还有更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内容。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ppt课件
.14123281
论代表型公共领域
第一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初步确定
.14123281
论代表型公共领域
第一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初步确定
.14123281
论代表型公共领域
第一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初步确定
.14123281
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生
第一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初步确定
第三章 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
.14123281
大陆的诸种变体
德国:其与英国不同的原因可归为,等级之间,尤其是封 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界限由于大陆专制主义的维护而 普遍保存得更长久。 德国贵族完全依附于宫廷,他们不可能在与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的交流中把一个完全没有经济和政治功能的“社会” 领域发展成一个在文化上占支配地位并属于具有批判意识 的公众的领域。 德国之路:资产阶级私人聚会(如:读书会)
1990版序言
女性群 体的推
动
被政治 化的文 化群体
.14123281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修正
1990版序言
.14123281
起源问题
第一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初步确定
.14123281
起源问题
对谈
讨论
诉讼
共同活动 (实践)
战争
竞技
第一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初步确定
.14123281
起源问题
.14123281
英国发展的样板
三大事件:
1.英格兰银行的建 立 2.检查制度的废除 3.内阁政府形成
第三章 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
.14123281
大陆的诸种变体
法国:缺乏发达的政治新闻业,也没有一个能在这种新闻 业影响下逐渐转变为人民代议机构的等级会议。 法国的大资产阶级没有像英国那样和贵族一起形成一个同 质的社会上层,凭借威望在政治上维护正在进行资本积累 的阶级利益,并且与国王对抗。 阶级裂痕越来越深。 法国大革命,一夜之间完成英国一个世纪所做的事情。
中国史学理论的近代探索与传承发展——评《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形成与演进》
中国史学理论的近代探索与传承发展——评《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形成与演进》钟华英【期刊名称】《大学教育科学》【年(卷),期】2017(0)1【摘要】中国近代史具体指的是清朝灭亡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一阶段历史。
这是一个乱象纷呈的年代,中国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和各种思潮.清朝的封建势力、函方思想的引入、维新派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等。
各种学术势力和思潮都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冲击,虽然社会处于无组织状态,但是学术研究却是异常活跃。
区域上看,虽然国内政治格局不稳定,但无论在国统区还是共产党的统治区各种学术研究都蓬勃发展,也形成这个时期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研究特点。
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文化学术界还是文学界,都一直深受近代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在这个特殊时期,史学理论也在持续发展着,而且取得了一定成就,有自己的形成和发展的特色,当然也带有这个历史时期特有的烙印。
近代史学可以说是近代历史留下的历史的回音,而史学理论则是历史的车辙碾过之后留下深深的印记。
近代历史的异彩纷呈也使得这个时代史学理论研究不再枯燥。
有着时代赋予的色彩和文化印象。
【总页数】1页(P后插14)【作者】钟华英【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2017年中国近代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回顾2.2018年中国近代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综述3.多元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理论改革与实践探索——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4.新时代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探索——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5.严复对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贡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史学研究公共领域的形成及其影响以近代史学期刊为视角的考察程文标2013-05-16 15:34:25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6期内容提要:报刊作为近代中国的一种新事物,对近代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报刊创办之初开始,史学研究便在这一新型媒介上初现端倪。
五四运动前后,史学研究的公共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雏形,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大量史学类期刊的创办为标志,史学研究的公共领域得以正式确立,史学研究也由此表现出和传统史学不同的特点:史学研究由“私”向“公”转化,学术讨论与论争成为比较突出的现象;史学研究开始出现多元与集中并存的趋向,史学思潮不断涌现;分工合作成为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出版与发表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目的;史学研究与社会的关系亦日益密切。
关键词:近代史学公共领域史学期刊作者简介:程文标,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国古代就有“学问乃天下之公器”的观念,涉及一般意识形态的公共讨论并不缺乏,如汉代的清议、宋代的鹅湖之会都是其典型代表,但受制于专制集权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形成近代意义上所谓的“公共领域”。
①要形成一定的公共领域,除了需要较为宽松的社会制度环境保障外,学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及拥有一定数量的交流平台也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
就史学而言,中国传统史学中官方修史制度是史学研究话语权被国家掌控的最直接证据。
如果按照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理解,封建国家自身并不属于公共领域的范畴,国家修史乃帝王家事。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形成公共话语权的有效条件,史学研究的公共领域自然难以形成。
②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促使了国家与私人之间的权力真空开始出现,使得学术研究由“私”向“公”的方向转变成为了可能。
具体就史学研究公共领域的确立而言,其与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近代学术机构和学社团体的兴起及知识分子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直接相关。
学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不够深入,罗志田就曾指出:要注重学术刊物、特别是史学专业刊物等新的学术建制与史学研究的关系,“这些学术建制基本是20世纪的新生事物,其本身的发展演化及其(作为一个变量)对史学学人与史学研究产生的多方面影响,以及双方的互动关系,都是大可深入探讨而目前研究尚不足的内容”。
③本文试图就报刊业的发展与史学研究公共领域的确立的相互关系做出考察,进而探讨其对近代史学发展之影响,冀图对近代史学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史学研究公共领域的确立中国报刊业的发展起步较晚。
虽然从唐朝开始就有邸报之类的读物,但其发行基本上限于官僚集团内部,读者以分封各地的皇族和各级政府官吏为主,一般民众接触不到邸报。
近代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真正意义上面向大众的报刊开始产生,中国最早的报刊也是由西方传教士创办的,这些早期的报刊主要以宣传介绍为主,很少刊登具有学术研究性的文章。
从1815年到19世纪末期,外国人在中国创办了近200种报刊,占当时我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
其中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就有76家。
④这些传教士所创办的刊物虽然带有一定文化殖民的成分,但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加强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也多刊载一些介绍西方历史科技文化的文章。
如19世纪中叶以后,《六合丛谈》、《格致汇编》、《万国公报》、《中西教会报》等刊物,就开始刊载少量有关西方历史的文章,虽然这些文章的作者大多为外国传教士,而且数量相对较少,但对于推动近代中国史学在报刊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至维新运动时期,中国人自办报刊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20种左右,其中约80%是中国人自办的。
⑤维新派所创办的《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新报》、《湘学报》、《农学报》、《译书公会报》、《渝报》、《国闻汇编》、《岭学报》、《无锡白话报》等刊物大都载有有关史学方面的文章,其中,带有政论性质的史学文章和介绍西方历史的文章占大多数。
《湘学新报》、《湘学报》和《岭学报》还分别设有“史学书目提要”、⑥“史学”、⑦“史学篇”⑧等专栏,专门介绍有关西方国家的历史书籍,对中国人了解世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戊戌之后至辛亥革命前后清政府虽然加强了对舆论的控制力度,但报刊事业的发展并没有因此停顿下来,改良派和革命派纷纷在海外办报,而国内报刊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较多刊载史学类文章的刊物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为:《清议报》、《译书汇编》、《译林》、《励学译编》、《教育世界》、《杭州白话报》、《普通学报》、《选报》、《外交报》、《新民丛报》、《政艺通报》、《经济丛编》、《新世界学报》、《大陆报》、《湖北学报》、《江苏》、《中国白话报》、《国粹学报》等报刊。
这些刊物大都设有史学专栏定期刊载史学类的文章,从其内容看,还是以译介西方史学著述和介绍世界历史为主,但有关历史学自身发展的讨论和研究性论著也开始出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梁启超有关对旧史学的批判和新史学发展等论文的发表⑨及《国粹学报》专栏“史篇”刊载的一系列文章。
辛亥至五四运动前后,因南京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报刊业的发展曾经历过短暂的繁荣,其后,由于袁世凯和北洋政府的舆论控制而进入低潮。
这一时期就史学在报刊中的发展情况来看,逐步表现为对中外历史的双重关注,即一方面介绍西方历史引进西学,另一方面开始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其中,国学类报刊的兴起是这一变化的显著表现。
⑩总的看来,通过报刊对西方史学的输入及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批评与继承,不仅加快了中国史学向近代转型的步伐,同时也使得史学得以通过报刊这种新的形式获得新的生命力。
舒芜曾对文学期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作过如下评述:“文学期刊杂志的出现,是文学传播上的大事,也是整个文学史上的大事。
先前,诗文写成,达到读者,只靠口耳传诵,笔墨传抄,又慢,又费时,又零散;从而,作家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作者与作者,作品与作品的关系,文学与其社会人生背景的关系,文学与其社会人生效果的关系等等,都是松散的,迟缓的,辽远的,朦胧不明的,难以预计的……而清末始有文学期刊,民国二十年代始有新文学期刊以来,情形大为不同了。
一篇之出,短则以周计长亦不过年计,可以克期印成千万份,与千万读者相见。
而且还有同时别的作者,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以同一体裁品种或不同体裁品质的作品,同时在一本期刊上与读者相见。
而且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一段时期内总有某个刊物杂志在那里定期出版,作者甚至可以每期都有作品在那上面与读者相见,读者也可以期待常在上面见到哪些作者哪些作品,这样,作者就会相当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作品写给哪一类读者看,大致有多少读者看,知道读者大致会怎样接受。
”(11)将之用以类比史学期刊,也恰能说明现代史学专业刊物的出现,在缩短文章发表周期、传播和扩大史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和普及等方面的作用。
应该说通过报刊这一媒介,史学研究的公共领域在五四运动前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雏形,但这些刊物并非专门性质的学术专业性刊物,不可能完全刊载史学文章,史学文章在其中只能占据一小部分内容(不同的刊物有不同的标准),而史学的发展需要有专业性的史学期刊来作为史学研究的阵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史学期刊的创办与兴起正是这种需求的反映,“廿年代与卅年代之学术期刊中,以史学刊物为最多”。
(12)其中,最早的史学期刊为史地类期刊,以北京高师创办的《史地丛刊》和南京高师创办的《史地学报》为代表。
至1920年代末期,历史语言类期刊出现,以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创办的《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办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为代表。
至1929年以燕京大学创办的《史学年报》为开端,专门刊载史学论文的期刊开始出现,史学期刊在1930年代得到了大力发展,至1937年止,共计创办史学期刊15种,纯史学期刊的发展最终导致了1930年代中期以《禹贡》半月刊和《食货》半月刊为代表的专门史类史学期刊的产生。
这一发展历程充分表明了史学期刊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史学期刊由1920年代初期的草创,发展至1930年代逐步成熟。
专业性的史学期刊与以往报刊和同时期的各种刊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关注的重点是史学,以力图反映和宣传历史学研究的成果为目的,以促进历史学科的建设为宗旨。
因此,史学期刊进一步促进了史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热烈的学术讨论开始出现,学术研究成果也不再“藏之名山”,努力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学者追求的目标,史学研究的公共领域得以真正确立,也使得史学研究具备了可靠的机制性表达。
二、史学公共领域确立对史学研究的影响史学研究公共领域的确立使得史学研究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
首先,史学研究由私向公转化,学术讨论与论争成为比较突出的现象。
五四运动以后,伴随着报刊业的蓬勃发展,有关学术讨论和论争也此起彼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科学与人生观”之争及有关整理国故的争论。
(13)而专业性史学期刊的兴起,更是使得在史学领域的论争具备了可以发挥的平台,通过史学期刊和与之相关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许多学者可以借此对诸多问题进行相互的交流和集中的讨论。
如有关古史辨的争论,最初是在《读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顾颉刚、钱玄同、刘掞藜、胡堇人等人有关古史讨论的九篇文章,但不久《史地学报》也同样刊发了顾颉刚、钱玄同、刘掞藜等人的文章,而且还刊登了柳诒徵《论以说文证史必先知说文之谊例》和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的文章。
其后,《史学年报》对此同样有所关注,发表了《近百年来中国史学与古史辨》(Arthur. Hummel 著,郑德坤译)一文对此作了系统的总结。
学者之间这种交流论争的形式对古史讨论的推进有很大的宣传和促进作用。
对于这种学者之间通过学术期刊发表不同的看法,对有关问题进行理性的探讨,钱穆在其《师友杂忆》一书中有过清楚的记载。
(14)燕京大学史学会创办的《史学年报》也在“发刊辞”中说:“近鉴于现今学术,非闭户独学之所可及也,乃忘其铜蔽,刊其师生所得,以与同好一商榷之,冀收他山之助。
”(15)这些都表明史学研究公共领域确立后,史学研究出现较为健康的发展迹象。
其次,史学研究的取向开始出现多元与集中并存的趋向,史学思潮不断涌现。
史学期刊的兴办、史学研究公共领域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学者之间的论争,促进史学研究的深化和问题的解决。
同时,也为史学研究成果的刊载提供了一定的平台,从而形成诸多不同的研究取向,史学研究表现出了多元与集中并存的趋向,这一方面表现为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相对于以往报刊仅专注于西方史学的介绍有了较大的扩展,史学期刊不仅登载有关介绍西方史学和历史的文章,一些刊物将关注重点更多的转移到中国历史和中国史学的发展等问题上来。
涉及的内容从时间上来看上至远古传说下至近代,从内容上来看涉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边疆、外交、战争、民族、宗教、民俗及对史书的考订、史学理论方法的讨论、历史教学问题的商榷等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