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6化石吟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化石吟》教案(最新7篇)
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化石吟》教案(最新7篇)《化石吟》教案篇一《化石吟》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3.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4. 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联想想像法。
3.讨论点拨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古生物化石图片)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
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
二、解题《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
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三、畅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朗读,勾画并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全诗,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
提示: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全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并且以第二人称来称呼化石,亲切自然。
诵读中要仔细体会语气语调的变化。
3.学生自由诵读,结合生物学知识理解诗歌内容。
思考:(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
(4)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5)化石重视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6)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
朱良初中导学案设计 (4)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3)关于感情色彩的处理:
①针对刚才同学们读的情况大家互相评价,指出读得好与不好的地方。
②说说应该怎样读,自己读读。
③师生共同探讨诗歌感情色彩的处理,整体感受。
重点难点
1.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把握内容,体会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
2.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奥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课前预习
1、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一、解题:(1)理解“吟”的意思。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2)化石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组?
③定义化石: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有机体自身保存完好,或在沉积岩中形成印模,或保留生存时留下的痕迹,漫长时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这就是化石。
(3)课题是什么意思?(赞美化石)
二、诵读全诗,加强理解。
1.自由诵读,初步理解。
学生分小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并能有选择地背诵。
(2)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的赞美之情。
4.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作铺垫。 四、全文总结,整体感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感叹科学的神奇、大自然的奇妙)
课后训练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本诗,准备下节课展示给同学们听。
朱良初中导学案设计(备课初案)
学期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
语文七上四单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训练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4.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 功的喜悦之情。
17 《看云识天气》
执笔人: 佟海霞 审核人:王秀云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积累有关天气的谚语
【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2.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 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 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 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 彩的文章来。 二、【整体感知】 1.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云和天气的关系?
也有记载。唐人郑熊《番禺杂记•鬼市》写道:“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
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写道:“又东十字大街,日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
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作者与前人一
样不了解这种幻象产生的原因,便认为是鬼怪作崇。
二、【基础积累】
的奇幻景色,在《崂山观海市作歌》一诗里,十分惊异所看见的奇景:在海天之间,忽然
出现了楼阁、山水、人物一霎时又“飙然风动尘埃起,境界全空幻亦止”,这种变幻莫测
七年级《化石吟》导学案及答案
10.丰富和奇异的联想与想像是诗歌的生命。《化石吟》的作者见到化石联想到什么?而本诗作者见到鱼化石又联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材料安排的顺序上看,本诗与《化石吟》的不同是: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科目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日期班别 小组 姓名
课题
21《化石吟》
课型
重点课文
4.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海枯石烂:
乌有:
日转星移:
3、诗歌的第一节分别指的是什么东西?
依次是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4、诗歌第二节连续三个疑问在哪节得到了证实?
最后一节。
二、盛,
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hái kéqiǎo qián zhuómǎhǒu mián
2、叹服:称赞而佩服。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乌有:虚幻,不存在日转星移:形容时间的推移。
3、依次是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4、最后一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化石吟》精品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化石吟》精品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化石吟》精品学案内容预览:新泰实验中学2019-2019学年度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案16、化石吟教师寄语: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
--巴斯德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要点点拨:《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骸()骨葱茏()()万载( ) 猛犸( ) 躯壳( )11、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12、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它说了些什么?六、学习小结13、从内容、写法等方面总结自己本科学习所得。
达标检测(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地壳()运动频繁的地区很容易发生地震、地陷、海啸等自然灾害。
(2)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3)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这辆汽车由于严重超载()而遭到了交警部门的严厉处罚。
(二)课内阅读。
阅读以下诗节,回答问题。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朱良初中导学案设计1 (3)
(“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外表的样子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
B“海枯石烂,斗转星移……向近代进发。”说明什么?(说明不管时间过多久,成千上万年以后,生命仍然在不断地延续、发展)
(拟人、比喻、第二人称)
2.对诗歌的学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课后训练
课后作业,拓展想象。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逝去万载的世界重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结合自己的感想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
教学反思
朱良初中导学案设计(备课组教案、自用教案)
学期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七Biblioteka 科目语文课题
《化石吟》
备课教师
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
2.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想象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奥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重点难点
目标1目标2
备课组教案
自用教案
课前预习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小组内组织朗读诗文,选出最好的同学,在班内展示。
合作探究
研读赏析,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层、第三层并结合理解第5节。
(1)一、二组读第一层,三、四组读第三层。
(2)学习分析,思考问题。
①这些最早的动物、植物所具有的特征人类是怎样知道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化石吟》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x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6课《化石吟》学案教师寄语: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要点点拨:《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骸.()骨葱茏..()()2、解释词语奇幻:潜行:裹藏: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3、课外积累你知道哪些有关化石的知识?二、整体感知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三、理解探究7、“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8、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9、“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10、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四、赏析语言11、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12、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它说了些什么?六、学习小结13、从内容、写法等方面总结自己本科学习所得。
达标检测(一)理解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地壳.()运动频繁的地区很容易发生地震、地陷、海啸等自然灾害。
(2)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3)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这辆汽车由于严重超载.()而遭到了交警部门的严厉处罚。
(4)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他激动起来脸会涨.()得通红。
《化石吟》导学案
16.《化石吟》导学案青州市海岱学校徐志敏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叹服、海枯石烂”等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探究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学习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揣摩品味语句,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一、自主预习:同学们,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他们的生命信息被化石保存了下来。
当我们面对这些化石,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
它们似乎在向我们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化石吟》。
“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hái()骨潜()行) guǒ()藏c长hǒu()躯壳.()魔()1.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2.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3.称赞而且佩服。
()4.(草木)青翠茂盛。
()5.奇异而虚幻。
() 6.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形容经历极长时间。
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7.星斗变换位置,比喻时间变化长。
()(3)回忆课文,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 )的神话( )的真理 ( )的骸骨( )的密码( )的魔法师 ( )的雕刻家(4)全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请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在课本中划出),押韵。
2.反复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和感情。
朗读指导:(1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二、研读课文:1.2.三、精点赏析(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自主探究: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4.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人教七年级16课《化石吟》导学案
16、《化石吟》导学案主备:汤文龙课时: 二课时(预习课+展示课)学习目标:1、整理和掌握本课字词,了解读音、字的写法以及词语的意思。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总结和学会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4、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预习课内容展示课内容1、在组长带领下掌握本课的词语的拼音和写法。
例如:骸()骨裹藏()躯壳()葱()茏幽()雅卓()越shì( )去万zǎi( ) 苏xǐng()fǔ()朽猛mǎ( ) zhòu( )纹2、理解和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例如:造物主、骸骨、子虚乌有、叹服、海枯石烂等等。
3、能够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提示:读好诗应注意节奏、重音、语速、语气和语调4、题目《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
5、诗歌共七节,全诗可以分为几个结构层次,每个层次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你还能找出诗歌在结构方面有哪些特殊的安排?讨论总结分析一篇文章的结构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6、一一找出文章当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思考作者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特殊的效果?7、诗歌当中多处运用了“你”,那么“你”具体指什么,用这样的人称有什么好处?8、诗歌开头采用问句的形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最后一节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尾好在哪里?预习提示:1、要求把笔记做在书上,注意不同内容的笔记用不同颜色的笔和不同的符号标注,并注意安排书上笔记版面的美观。
2、自主预习时,先把自己预习得出的内容先预习了,不会的我们会专门安排小组交流的时间。
3、预习时切忌简单机械地把资料书上的内容直接抄到书上,特别注意要先自己思考,主动用心地去专研。
1、小黑板上展示字词默写。
2、课堂展示诗歌朗诵。
3、展示文章结构的预习成果。
4、展示文章内容的预习成果。
5、展示文章修辞手法的预习成果。
6、展示剩下的预习内容。
7、拓展展示:a、你对化石有哪些了解。
b、作者为什么要“吟”化石。
人教版语文—学年七年级上册《第16课 化石吟》生本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学年七年级上册《第16课化石吟》生本课堂导学案 16、化石吟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课前诵读:《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骸()骨葱茏()()万载()猛犸()躯壳()2、解释词语奇幻:潜行:裹藏: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3、你知道哪些有关化石的知识?课堂探究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7、“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幺作用?8、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9、“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10、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11、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2、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它说了些什幺?13、从内容、写法等方面总结自己本科学习所得。
当堂检测(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地壳()运动频繁的地区很容易发生地震、地陷、海啸等自然灾害。
(2)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3)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这辆汽车由于严重超载()而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化石吟》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化石吟》导学案 第16课化石吟【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万载()猛犸()躯壳()档案()悄然()hái骨qián行cōng茏zhuó越guǒ藏2.下边四组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葱笼描绘恬静乌有B.幽雅和煦辐射一拍既合C.思绪奇幻犹如密码D.惊讶亘古悄然海枯石烂3.根据所给的意思从诗中搜寻并写出相应的词语:⑴海水干涸、石头腐烂。
形容历时久远。
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⑵变得什幺都没有。
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⑶青翠茂盛。
⑷奇异得让人不敢相信。
⑸比喻思想陈腐、生活堕落或制度败坏。
⑹幽静而雅致。
⑺比喻时光飞逝,事物在不停地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或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最早的鱼儿怎幺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幺嘴长牙”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
()(2)“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化石中隐藏了古生物的信息。
()(3)“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人类对化石有很深的了解。
()【综合运用】5.(2010·河南省)阅读下面材料,接要求答题。
材料一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
殷墟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地下博物馆,有青铜、甲骨文等五个展厅。
从平面上看,殷墟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宇,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住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造型取材于象形文字的“墉”(即城墙)字。
建筑内容包括主体馆、广场、字坊。
字坊高18.8米,宽10米,取甲骨文“字”之形,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象征性建筑之一。
作为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目前共有馆藏文物及辅助展品11300余件,涉及甲骨文、金。
化石吟导学案
《化石吟》导学案【文海拾贝】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承载万物的地位……【学习目标】:一、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导学提示】:解题:《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认识化石化石是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数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
有机体自身完好保存,或在沉积岩中的印模,或生存时留下的痕迹(称为遗迹化石)。
化石,通常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含水沉淀物迅速掩埋,产生化学反应,然后矿物质加人或有机体被排出。
如果这一程序没有发生,有机体会被暂时保留下来,但不会成为化石。
作者简介:张峰,当代科普工作者,小诗:《本草纲目》。
《化石吟》即使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
1961年9月23日生,理学博士。
1982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大学毕业,理学学士。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
在自然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在科学面前,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同学们,愿这首诗不仅给你们带来文学的享受,也给你们带来探索科学世界的动力一、自学检测,问题征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字注音。
奇huàn()guǒ()藏cōng lóng()zhuó yuè()骸()骨潜()行躯壳()档()案猛犸()(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化石吟》导学案(教师用)新人教版
16 《化石吟》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导学重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导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时】一课时【预习导引】1.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奇huàn幻 guǒ裹藏 cōng lóng 葱茏 zhuó yuè卓越骸.骨hái 潜.行qián 躯壳.qiào 档.案dàng造物主——基督教徒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潜行——在水面以下行动。
幽雅——幽静而雅致。
叹服——称赞而且佩服。
海枯石烂——形容经历很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乌有——《书》虚幻;不存在。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①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一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参见第3、4、5、6节)②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歌和谐优美的音乐美。
③思考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前后照应,即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4.在文中圈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其的含义。
【导学过程】一、导入:1.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化石吟》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化石吟》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化石吟》导学案第16课化石吟【基础演练】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万载()猛犸()躯壳()档案()悄然()hái 骨qián 行cōng 茏zhuó 越guǒ 藏2.下边四组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葱笼描绘恬静乌有B.幽雅和煦辐射一拍既合C.思绪奇幻犹如密码D.惊讶亘古悄然海枯石烂3.根据所给的意思从诗中搜寻并写出相应的词语:⑴海水干涸、石头腐烂。
形容历时久远。
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⑵变得什么都没有。
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⑶青翠茂盛。
⑷奇异得让人不敢相信。
⑸比喻思想陈腐、生活堕落或制度败坏。
⑹幽静而雅致。
⑺比喻时光飞逝,事物在不停地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或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
( )(2)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带领游客们参观完殷墟博物馆后,要继续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段串联词,注意两个博物馆之间的联系,过渡自然。
⑶你认为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甚至各地名胜古迹、大量经典作品等等都是人类文明的化石吗?请简要阐述一下你的理由。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节选),完成下面各题。
化石吟(节选)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6.诗歌的开头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开头有什么样的作用?7.诗歌的最后一节与第二节有什么样的关系?它们能否互相调换?8.请从词语语言、句式选择、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体特征、思想情感等方面至少选择选择两个角度,品析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化石吟
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化石吟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化石吟七年级语文科导学案课型:新授课设计: ? ?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21.《化石吟》第 1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115页至 118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夯实基础(15分钟)【初读课文读准音义】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骸骨()潜行()葱茏()卓越()海枯()裹藏()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称赞而且佩服。
()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草木)青翠茂盛。
()奇异而虚幻。
()3.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
事在必行()其貌不洋()坐想其成()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1.丰富和奇异的联想与想像是诗歌的生命。
《化石吟》的作者见到化石联想到什么?而本诗作者见到鱼化石又联想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材料安排的顺序上看,本诗与《化石吟》的不同是:__________3.从诗歌传达的信息来看,本诗与《化石吟》的主题大不相同。
《化石吟》的主题是_________,它是一首____诗;《鱼化石》的主题是___________,它是一首________诗。
4.在人称运用上,《化石吟》用_____人称,而《鱼化石》用_____人称。
5.你认为最能体现鱼化石特征的诗句是哪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总结梳理( 3分钟)《化石吟》通过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我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同时,还让我们增长了生物科学知识。
?认真阅读课文,用双色笔标记重要信息。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六课《化石吟》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第十六课《化石吟》导教案学习目标1.频频朗读,领会诗歌的音乐美。
2.培育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感觉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美。
2.激活联想一想像思想,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频频朗读,领会诗歌的音乐美,培育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2、认真达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标志出来,并填写到后边“课后反省“处。
3、利用 15 分钟高效达成。
教材助读讨教生物老师,或经过图书室和因特网,查找相关古生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预习自测1.认识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2.经过工具书,打扫阅读的阻碍。
3.迅速地阅读文章。
4.朗诵这首诗,请同学们设计最正确朗诵方案。
请各小组介绍代表到讲台前朗诵诗歌,其余小组同学注意领悟并赐予评论,多提长处赐予鼓舞。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可以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讲堂解决。
课内研究学始于疑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如何的世界?诗中提到的古生物,能够说包含了海、陆、空全方向立体的古代生物世界,若是我们经过光阴机器,分红几个探险小组,遨游到了那个世界,你看到的应当会是一幅如何奇丽的画面?写出来让大家见解一下你的想象力吧。
怀疑研究1.展现字词2.展现朗诵各自练读。
朗诵方案展现。
示范朗诵,师生共同评论。
让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觉。
3.学生多角度品尝研究展现,每个组展现1—2 个问题研究结果。
4.教师增补问题以下:①请你分别用一句话归纳每一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写在课本里。
②请你谈谈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幸亏哪里?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③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5.拓展延长①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如何的世界?熟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②介绍相关化石的内容。
(多媒体显示)学生四人小组,沟通展现各自收集到的古生物图片或文字资料,而后每小组选派一人到讲桌前,向全班展现本小组有特点的图片,并作简要的解说。
化石吟
《化石吟》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识记本课的生字、生词。
2、练习概括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中的形象。
3、学习并运用通过品析词语、句子来分析诗歌的内涵。
4、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
温馨导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被化石保存下来。
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世界一样的生物世界。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同学们阅读时,要在把握“化石”形象的基础上,理解诗人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知识介绍:请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简要概括出化石的一些知识。
到门头沟区王平镇琨樱谷度假村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的小学生们,意外发现铺设在景区道路上的一些石块,印有不少看似植物的图样。
后经专家初步鉴定,孩子们发现的是“白云质灰岩”,是古代藻类化石,距今已有10亿年之久。
这些藻类化石最大的一块长约1米,宽约0.50米,厚约0.3米,其内部可能还有多层化石结构。
上面印多个枝叶状结构组成的植物图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叶状脉络呈黑色,有的甚至连叶片数量都能数清。
经专家初步推断,这几块化石距今已有10亿年。
这些古化石对研究北京西部地理环境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研究地球地质、地貌、气候也有很大帮助。
读完此文,你能总结出化石的哪些知识:预习课文:一、分析题目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当你阅读文章、诗歌、古代诗词时,一定要首先分析它的题目,抓住“题眼”,大胆猜测,以初步了解其内容、作者的情感等。
请你分析该诗的题目并完成下列问题:1、你初步了解到该诗的内容是什么?2、“吟”的意思什么?你曾经学过的哪首古诗中也有这个字?二、积累运用积累《学习检测》1——5小题中的字词。
三、默读诗歌,把握内容1、该诗共七节,请你逐节分析并概括其内容。
2、全诗的结构是。
3、请同学们在以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填空:这首诗写了,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四、朗读诗歌,感受音乐美1、请你标出诗歌中押韵的字,所押的韵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化石吟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骸( )骨 裹藏( ) 躯壳( ) 葱( )茏 幽( )雅 卓( )越 sh ì( )去 万z ǎi( )
f ǔ( )朽 猛m ǎ( ) h áng( )船 苏醒( )
2、解释句子加点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冰冷的骸骨..
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 ) (2)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 ) (3)生命的航船从太古..
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 )
(4)形容寂静无声。
( )
(5)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 )
(6)思想的头绪、思路。
( )
(7)称赞而且佩服。
( )
(8)奇异得让人不敢相信。
( )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 (填体裁),作者先通过 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象,然后具体书写 :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诗歌节奏鲜明,语调和谐,富有音乐美。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悉心体会。
1、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葱笼描绘恬静阔绰
B .幽雅皱纹和煦辐射
C .思绪奇幻太古判逆
D .躯壳即然亘古悄然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1.读后,请你说说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2.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如此安排有何好处?
1.课文在人称运用上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诗歌开头采用问句的形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有很多诗句具有深刻的含义和丰富的哲理,试着找出2—3句来赏析。
1—2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想象。
3—6节) 。
7节)回应开头第1、2节,结构上 。
请用简短的话解释诗句的含义。
(1)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2)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省以致善】
你有哪些学习心得或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不妨提出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1、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 )
(2)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 )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 )
(4)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 )
(5)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 )
2、下列不是作者想象的一句是( )
A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B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C.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D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3、仿写句子。
(1)例句: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2)例句:历史是张纸,时间是支笔。
4、课外阅读拓展: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
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
”他回答。
“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
“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
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
”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
”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
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
“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
”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
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
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
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
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
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
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
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
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
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
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
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
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
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
“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4,有删改)1).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
(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其目的是什么?父亲的用意有何变化?
4).纵观全文,为什么说“高贵的生命不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