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_原因和预防对策
浅析职务犯罪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浅析职务犯罪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职务犯罪是指利用担任职务的权力和地位,违反法律法规和职务职责,以获得非法利益或使他人受到损害的犯罪行为。
职务犯罪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首先,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之一是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现行法律法规对职务犯罪进行规制不严、制度设计不完善,或是制定者在考量不周全、无法预见各种情况时,职务犯罪容易出现漏洞。
因此,应该加强对现行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完善,为职务犯罪提供更加严谨的法律基础。
其次,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还包括经济利益驱动和腐败现象存在。
一些担任职务的人员利用其职权,通过索贿受贿、贪污侵占等非法手段获取经济利益。
同时,腐败现象也为职务犯罪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一些公职人员在运作过程中存在不透明、不公正的现象,这为他们进行职务犯罪提供了机会。
此外,职务犯罪的产生也与职务人员的素质和道德观念有关。
一些职务人员道德底线低,缺乏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对法律法规不重视,容易贪图利益,产生职务犯罪行为。
因此,加强对职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是防止职务犯罪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防治职务犯罪,我们应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
要及时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对职务犯罪行为进行严格规制,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惩处力度,形成有效威慑。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监督和查处,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加强职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
通过广泛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加强对职务人员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
此外,要加强对职务人员的考核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职务人员,确保他们正确履行职责。
另外,加大对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政府应当采取更加严格的反腐措施,并加强对公共资源和职务权力的监督。
同时,要建立更加透明、公正的运作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减少腐败现象,为职务犯罪的发生提供更少的机会。
浅谈事业单位职务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和预防对策
益. 败坏政 府 的威信 。 具 有严 重的社会 危
害性 。
一
( 二) 职 务 犯 罪 的 构 成 要 件
与 以 往 的 传 统 的直 接 侵 占 、截 留 、 侵
第一 . 职 务 犯 罪 主 体 。根 据 我 国 最 新 吞 等 方 式 相 比 。 现 在 的 犯 罪 方 法 更加 欺 骗
能. 影 响 了 国 家 正 常 的 管 理 秩 序 和 工 作 秩 渎 职 侵 权 犯 罪 以 及 侵 犯 公 民 政 治 权 利 等 序 .破 坏 了 种 种 社 会 关 系 和 社 会 公 共 利 犯 罪 罪 名
( 三) 犯 罪的 手 段 方 法 层 出不 穷 . 更 加 隐 蔽 性 和 多样 性
C HI N^ C OU正C Ⅶ E C 0N OMY
浅谈事业单位职务犯罪案件特点、 原因和预防对策
- l 申娟 娟
应当在人事仲裁机构解 决劳动争议 。 事 业 履 行 或 不 正 确 履 行 职 务 三 种 。 三 、 事 业 单位 职 务 犯 罪 的 案 件 特 点 罪 案 件 的 情 况 来看 . 事 业 单 位 职 务 犯 罪 案 单 位 工 作 人 员 的行 为 要 受 到 其 上 级 领 导 摘要: 根 据 近 年 来 检 察 院 办 理 职 务 犯
人 民 团体 的 委 托 管 理 、 经 营 国 有 财 收 自支 、 财政补 贴 为自己 的资产 . 由 国 家 单 位 、
事业 单位 职务犯 罪涉及 的行 业领较
在 很大 的程度 上都违 背了 事业单 位的基 职权 . 为谋取私 利而侵 犯 国家利益 、 集 体 广 泛 . 已经 涉 及 医 疗 卫 生 、 教育、 文 化 等 国 本性 质 的 。 职 务 犯 罪 是 国家 工 作 人 员 滥 用 利 益 及 他 人 合 法 权 益 的 的 犯 罪 行 为 , 其 本 有 事 业 单 位 和 国 有 控 制 的 其 他 非 国 有 事 徇 私 舞 弊 。 主 要 犯 罪 业 单 位 这 些 领 域 是在 我 国 经 济 体 制 中 占 权 力的表现 . 是 一 种 很 严 重 腐 败 的 集 中 体 质 特 征 是 以权 谋私 、 现 职 务 犯 罪 严 重 侵 害 国家 机 关 的 管理 职 种 类 是 贪 污 贿 赂 、挪 用 公款 等 经 济 犯 罪 、 据 主导地位 。
某市职务犯罪现状分析及预防对策
某市职务犯罪现状分析及预防对策职务犯罪一直是社会中的严重问题,给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针对某市职务犯罪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职务犯罪的现状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在职务行使过程中,以职权为依托进行的非法活动,主要包括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行为。
某市近年来职务犯罪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腐败现象严重某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腐败问题的困扰。
对于一些拥有权力的公职人员来说,他们很容易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导致职务犯罪问题逐渐严重化。
2.行业监管不到位在某市的一些行业中,监管措施并不完善。
一些职务犯罪行为能够在监管部门的视线之外进行,造成了违法行为的延续和滋生。
3.法律意识淡薄社会对职务犯罪的法律意识普遍较淡薄。
许多人对职务犯罪的行为没有足够的认知,也没有形成对违法行为的警惕性,这为职务犯罪问题的蔓延提供了条件。
二、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为了有效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某市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对策:1.加强监管力度某市需加大对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2.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加强对公众的法律教育,提高市民对职务犯罪的认知度,增强防范职务犯罪的意识。
通过举办宣讲会、法律知识进校园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强化道德观念的培育。
3.建立举报奖励机制某市可以建立举报制度,并设置适当的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打击职务犯罪行为。
同时,对于提供线索的举报人要给予妥善保护,以确保举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公职人员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廉洁奉公的职业态度。
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公职人员能够自觉抵制腐败和非法行为的诱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5.优化政府治理某市需加强政府内部监督,建立起有效的问责机制。
一旦发现职务犯罪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从源头上削弱职务犯罪的滋生条件。
三、结语职务犯罪问题是当前社会中的严重问题,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治理。
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探析及预防建议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探析及预防建议去年,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导地方检察院一举查处了一起职务犯罪窝案、串案。
该案中嫌疑人的犯罪特点、原因等具有一般性和全局性意义,对此作一分析,期望能起到警示作用。
一、犯罪特点:1、犯罪嫌疑人年纪轻、学历高。
在查处的这批案件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34岁,呈低龄化趋势。
这些嫌疑人的学历除一人系大专学历外,其余人的学历均是全日制本科以上。
年纪轻、学历高是本案的显著特点,在近年来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犯罪嫌疑人都是业务骨干,处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
该窝案串案的嫌疑人在单位中都担任一定职务,或主管某项重要工作,既有所、处、局负责人,也有一般工作人员,均系所在单位、部门的业务骨干。
3、受贿数额巨大。
近几年查处的贪污贿赂案件,涉案数在十万元以下的居多,而该案中,除一人犯罪数额在十万元以下外,其他人的涉案数额都在十万元以上,其中三人涉案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
4、受贿方式多样化,一次性受贿数额越来越大。
以前受贿人受贿的对象以现金和购物卡居多,而现在发展到信用卡、银行借记卡、房产、股份等多种方式,受贿数额也从一次几百元、几千元上升到一次上万元甚至是十万元。
这也是近年来受贿案的一种趋势,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5、结伙犯罪。
在以往的受贿案件中,行贿和受贿行为多是暗中进行,行贿方与受贿方单线联系。
但在该窝案、串案中,由于嫌疑人在同一系统工作,在同一事项的决策过程中,互有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因而互相关照,结伙犯罪。
6、多头行贿,多头受贿。
在审批同一事项过程中,要经过多个环节。
为疏通每个环节,行贿人多头行贿,不同的受贿人因同一事项多头受贿。
如一行贿人为了一件事先后向三人一次行贿共计20万元。
二、犯罪原因:(一)主观原因1、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
本窝案、串案中的涉案嫌疑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独当一面,可以称得上是业务上的好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不注重学习,特别是不注重政治学习,不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个人工作、生活上的一些挫折,迷失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关键时刻把握不住自己,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试析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2019年04月(中)法制博览法律经纬试析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刘嘉雯澳门科技大学,澳门999078摘要:为了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
职务犯罪就是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提出有利于预防职务犯罪的有力对策。
关键词:职务犯罪;法治;职权中图分类号:D924.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1-0230-01作者简介:刘嘉雯(1995-),女,汉族,广东河源人,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一、职务犯罪特点(一)犯罪本质上是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随着经济的发展,官员腐败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是熟人社会,求人办事要礼尚往来,人们认为请客送礼是正常现象,但忽视了提供公共服务是公职人员的本职工作。
久而久之,社会形成一种钱权交易的不良风气,部分公职人员抵抗不了金钱诱惑,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为利己谋取钱财,这不利于廉洁建设。
(二)犯罪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
为进入公职队伍前期投入大量成本,再加上公职人员的工薪是稳定的,许多年轻人进入岗位后便会思索怎么赚回成本,限于自身的资质能力,难以达到理想状态,与其他职业相比较,赚钱来的缓慢,金钱欲望逐渐膨胀,衍化成犯罪,为达到一己私欲,想法设法利用所掌控的权力。
(三)犯罪主体体现职权化。
关于职务犯罪这一犯罪类型,是基于其特殊身份而设立的罪名。
公职人员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掌握着公权力。
部分公职人员往往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和考验,往往做出有违公职原则的行为,导致公权力被滥用。
职权受不到约束,为职务犯罪提供了客观条件。
(四)犯罪表现隐蔽且多样化。
犯罪主体身份决定了这类犯罪的性质,公职人员都是具备一定的文化与职务,不会做出与其智商不符的行为。
职务犯罪属于高智商秘密性犯罪,在犯罪时总是想法设法变换犯罪方式,转移视线,隐匿财产,具有隐匿性。
犯罪的形式不局限于明面上的请客送礼,比如说赠送股份、房产,或者是到挂其亲属名下的商铺以购买之名进行收受钱财,形式多样化。
浅论职务犯罪的原因、特点及防治(一)
浅论职务犯罪的原因、特点及防治(一)论文摘要从目前结案的案件来看,职务犯罪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案犯的职务越来越高,二是利用职务犯罪的数额越来越大,三是涉案在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越来越多,引渡回来的人员极少。
2003年检查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9562件,涉及43490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22761件,涉及26124人,通过办案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亿元,2003年全国检察机关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大案18515件,其中涉案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123件。
立案侦查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728人,其中地厅级干部167人,省部级干部4人。
由此来看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和预防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职务犯罪的原因有一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二是思想方面的原因,三是体制和监督制度方面的原因。
特点是一、国家和政府形象受到严重损害、社会危害性极大,二、行业特性显著。
在职务犯罪的防治方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深化改革、完善干部制度建设;加强反腐机制建设、廉洁自律要从小事做起;坚定理想信念、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潜逃的职务犯罪嫌疑人的追捕力度;严惩行贿者。
关键词:职务犯罪特权法制腐败监督机制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职务”是“职位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因此,“职务”的前提是先有一定的“职位”,由该职位确定其所应有的职权和义务。
“职务”是职权和职责的统一,一个人具有某种职务,表明他既拥有处理一定事务的权力,又必须履行处理一定事务的职责,也就是要求他必须恪尽职守,既不能滥用权力,也不能不履行职责。
对于职务而言,职权与职责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与国家职能联系在一起的“职务”,其本质特征是“公务性”,即代表统治者从事国家管理职责。
因此,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滥用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要求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试论现阶段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现状、对策
试论现阶段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现状、对策提要: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本文通过对当前这一阶段职务犯罪的特点、现状进行分析,有的放矢的指出了预防对策。
关键词:社会化大预防;预防职务犯罪;特点;对策。
近年来,在建立社会化大预防网络的基础上,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指示精神,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努力构筑社会化大预防的工作体系。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由小变大”,即由原来单一检察机关抓预防,向社会化大预防转变。
“由零变整”,即由原来零敲碎打式的预防,向系统性、整体形的预防转变;“有后向前”,即由亡羊补牢式的案后预防,向关口前移式的预防的转变,预防工作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
为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对职务犯罪情况和犯罪预防工作进行分析:一、职务犯罪情况的现状及特点当前我国正在积极的朝着全面进入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困扰我们最甚的问题之一就是官员的腐败问题。
腐败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不符,反腐败斗争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命运。
(一)目前我国的职务犯罪的特点:1、大案要案急剧增多。
过去贪污受贿数万元可称为大案,而现在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不断出现。
2、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卷入腐败活动的人数逐年上升。
涉及人员的数量多,而且卷入者位高权重,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极为惊人。
3、有组织的团伙作案日益增加。
近年来出现大量窝案和串案,一些腐败分子在权力部门内结成有领导、有分工的违法犯罪团体,有组织地滥用权力。
4、在腐败现象发生的领域方面,职务犯罪广为蔓延。
腐败不仅在经济管理和资源分配部门大量发生,而且在文化、教育等部门也不断出现。
5、在企业中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
我国拥有庞大的国有企业群,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着弊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贪污腐败事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并且已构成了当前腐败现象的多发区和高发区。
近年来,企业中发生的领导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挥霍浪费、挪用公款等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国有企业陷入亏损的原因之一,就是某些企业领导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实施猖狂掠夺和恣意浪费而造成的。
试论当前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与预防对策
职务犯罪是社会存在腐败现象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党和国家的一大毒瘤,是人民的公害,它严重侵害党和政府的健康肌体,毒化了社会的廉洁风气,破坏党群关系,阻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程,不惩治和预防犯罪,就会葬送我们国家和祖国大业。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不坚决惩治腐败,党的执政地位就有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这体现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深远意义。
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检察机关,在高度重视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同时,要切实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来抓,做到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把职务犯罪的发案率降到最低程度。
本文就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犯罪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规律,对如何预防职务犯罪作一些探索。
一、职务犯罪的原因(1)传统性的家庭贫困。
在岗的国家公职人员,当手中掌握的权力用到工作的时候,由于缺乏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一夜想成暴发户,就在自己岗位上产生了不应有的错位,最终成了经济犯罪罪人。
在我国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都指出,贫困与社会混乱和行为越轨有直接的关系。
从古至今,侵财类犯罪即经济犯罪,都是社会上第一大类犯罪,贫困和财产型犯罪有密切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也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那么,作为经济犯罪原因之一的贫困问题将得到克服;(2)封建特权思想和过分膨胀的私欲根源。
有些国家公职人员在特权思想的影响下,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国家人民赋予的权力,大幅度扭曲和变更权力的性质。
他们自己认为“有权就是真理”、“有权就有一切”因此高高在上,为所欲为。
这些人为了吃喝玩乐,为了满足个人膨胀的私欲,不惜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各种职务犯罪活动。
(3)市场经济价值观诱发拜金主义思想。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经济,不仅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在更深层次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人们逐渐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但是在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同时,有极少数的国家公职人员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的思想。
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职务犯罪是官员腐败的极端表现,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无非就是金钱的诱惑。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析职务犯罪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职务犯罪的原因政治素质低、精神文化空虚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数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又放松自身的政治学习和提高,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法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扔到了脑后。
究其根本原因是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动摇了理想信念。
在精神文化方面,权力腐败助长腐朽没落思想,瓦解人民群众对现代化事业的信心,滋生对执政党的政府的离心离德倾向。
权力过于集中、缺少监督和制约[4]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党政领导体制中传统的弊端。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主要弊端之一是权力过分集中,过分集中往往把党的领导变为个人领导。
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
固然,腐败分子的堕落有其个人品质的原因,但是他们的腐败活动既然发生于体制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检讨制度环境存在的内在的疏漏。
无疑,正是过分集权的体制为某些掌权的人提供了自由用公的可能。
过大的权力膨胀了他们的个人意志。
而且,权力过分集中还使得纠正权力过错的代价大大提高。
1、权力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约和监督。
权力现象的一个客观规律是,没有制约的权力容易被滥用。
在失控和约束不力的情况下,个人的意志常常会由于没有压力和牵制而轻易地进入权力过程,从而使用权人形成不谨慎甚至是随意的精神状态。
由于缺乏制约机制作保障,权力行为的规范也往往流于形式,丧失应有的权威和严肃性,得不到真正的贯彻。
江泽民同志说,权力被滥用而又得不到制止,往往就会出现大问题。
我国腐败现象发生的现实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
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查办对策
是群体性趋 势明显。这一特点 主要表现为窝 案 、 串
信用 社 、 政 等 “ 部 门 、 领 域 ”到 20 邮 小 小 , 0 8年 . 全 面扩 展 到 则 教育 、 生 、 业 、 建 设 、 全 生产 监 督 管 理 、 卫 林 城镇 安 土地 与资 源 管 理 等重 要 部 门和 关 键领 域 。
三 是 某些 领 域 二 次发 案 明 显 。这 主要 表 现 在教 育 、 地 土
案 居 多 , 表 一 可 以 看 出 , 年 来 查 处 的 窝 案 、 案 逐 年 上 从 近 串
升 。2 0 0 7年 以 前 , 处 的 民生 领 域 职 务 犯 罪 基 本 上 都 是 单 查
一
案 件 ,0 7年 后 查 处 窝 案 、 案 显 著 增 多 , 去 年 在 建 20 串 到
筑 、 业 、 育 、 监 四 个 领 域 查 处 窝 案 、 案 达 4个 . 案 林 教 安 串 作 人员涉及 l , 6人 占全 年 的 8 % 。这 些 窝 案 、 0 串案 大 部 分 都 涉 及 到 不 同 部 门和 不 同 领 域 , 以 单 位 领 导 为 首 。 结 下 多 勾 属 工作 人 员 集 体 作 案 。
和 预 防 民 生 领 域 职 务 犯 罪 ,切 实 解 决 人 民 群 众 最 关 心 、 最
直 接 、 现 实 的 利 益 问题 , 务 以 改 善 民 生 为 重 点 的 社 会 最 服 建 设 , 护 社 会公 平 正 义 , 进 社 会 和 谐 稳 定 , 检 察 机 关 维 促 是
紧 紧 结 合 本 县 实 际 .坚 持 重 点 打 击 民 生 领 域 中 的 职 务 犯 罪. 特别 是 在 教 育 、 疗 、 地 管 理 、 业 、 筑 等 领 域 大 力 医 土 林 建
当前职务犯罪现象分析及预防对策
梁
( 3 4 2 4 0 0
婧
江西 赣州)
江西省赣 州市兴 国县人 民检 察院
摘 要:职务犯罪是 当前我国最令人发指的腐败行为,严 以国有资产想当事人索要 “ 回报”,这种形式的职务犯罪花样 重损害国家利益, 破坏国家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繁 多 ,形 式 层 出不 穷 ,在 很 多地 区和基 层 单 位都 有 日益泛 起 的 阻碍 我 国社会 主义 现 代 化进 程 。职 务 犯 罪 目前 已经成 为 影 响社 势 头 。这 些 职务 犯 罪 的 人为 谋 取 私利 不 择 手段 ,中饱 私 囊 ,从 会 稳定 的不利 因素 之 一 ,而 当前 国家和 政 府 如 何控 制 和 预 防职 而 满 足 自己的私 欲 。有 的人 以注 册 公 司 、境外 投 资 等形 式 假公 务犯 罪是 工作 的重 中之 重。 济 私 ,化 公为 私 ,贪污 了大量 国有 资产 嘲 。 关键词 :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犯罪根源 4 . 2 . 3“ 私欲膨胀 ,道德沦丧 ,丧失立场”的腐化堕落 型。 在市场经济竞争 中,很多政府公职人员思想信念动摇 ,抵不住 1调查 目的 金钱诱惑 , 经不住社会的考验 , 道德败坏、品质下降、 立场丧失, 职务犯罪作 为最严重的一种腐败行为 ,是危害社会稳定、 个人私欲膨胀严重 ,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面前随波逐流。 侵 害 国家 利 益 的毒瘤 ,严 重破 坏 了社 u I 公 共 秩序 ,阻碍人 类 文 有的人爱面子、讲排场,存在严重封建迷信 ,生活作风糜烂 , 明进 程 。本 文调 查 当前 我 国职 务犯 罪 现 象 和类 型 ,分 析 进 而分 留恋 于灯 红酒 绿的 烟花之 地 ,包养情 妇 、嫖娼 吸毒 等等 。 析 职 务犯 罪 的 根 源 ,以便 找 到 切实 有 效 控 制和 预 防 职务 犯 罪 的 4 . 2 . 4“ 玩 忽 职 守 ,失 职 渎 职 ,衙 门 作 风 ”的 严 重渎 职 型 。 对 策 ,强 力 打击 贪 污 腐 败 、渎 职侵 权 等 职 务犯 罪 行 为 ,保证 国 这 种类 型 的 职务 犯 罪 主要 表 现为 骄 傲 自大 ,摆 一 幅 高 高在 上 的 家 长治 久安 。 衙门作风 ,好大喜功,热衷表面工程,不为百姓办实事,不倾 2调查 时间与地点 听百姓心声,待人蛮横不讲理 , 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独断专行 , 本 次 调 查选 取 某 省 某 市 A 区人 民检察 院 2 0 1 1 年至 2 0 1 4 年 作 风浮漂 ,玩 忽职 守 ,严 重失 职渎 职 。 所查 处 的职 务犯 罪 案 件进 行 调 查 ,分 析该 辖 区 内职务 犯 罪 的表 4 . 3职 务 犯 罪的 预 防 对 策 现 形 式 、职 务犯 罪 的 根源 以及 控制 和 预 防 职务 犯 罪 的对 策 ,为 4 . 3 . 1 立法 防 治 。首 先我 国要 坚 定 对职 务 犯 罪 的立 法态 度 , 该市 的经济发 展 和社会 稳定 提供 有价值 的参 考依 据 。 严 厉惩 治 职务 犯 罪 人员 ,借鉴 国外关 于职 务 犯罪 的立 法经 验 , 3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针 对公 务 员 收受 贿 赂 、 向公 务 员 行贿 的人 都要 进 行严 厉 的法律 某 省 某 市 A 区人 民 检察 院 2 0 1 1 年至 2 0 1 4 年 所 查 处 的职 务 制 裁 ,尽 快完 善 我 国 的 《 职务 犯 罪 监督 法 》,采 用 多元 化 立 法 犯罪案件,采用数据统计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 方案 , 对司法机关、 行政机关 、 公务员以及社会群众等纳入其中, 4调 查 结 果 分 析 明 确权 利 与 义务 ,细化 职 务犯 罪 的内 容 、程 序 以及 方 法 ,加 大 4 . 1某省 某 市 A 区职 务 犯 罪 总体 现 状 法律 监督 和约束 的力 度 , 从 而对 公务 人员产 生警 告 和控制 作用 。 某 省 某 市 A 区总 面 积 为 4 7 8 . 8 4 k m 2 ,2 0 1 0年全 国第 六 次 人 4 . 3 . 2机制 防 治 。 国家要 改 革 当前 的政 府 管 理体 制 ,合 理 配 口普查显示 ,该市常住人 口达到 2 8 5 万 ,全市内有 4 4 个少数 民 置 权力 ,精 简 机 构 ,转 变 政府 职 能 ,将 企 业 与政 府 分 开 ,人 事 族, 2 0 0 6 年少数 民族人口达到 8 3 . 2 5 万人。该市矿产资源丰富 , 制度借鉴现代公 司制度。其次,改革现行监督体制。国家权力 有丰富的煤炭 、 铁矿 、 铅、锌等矿产资源 , 尤其是煤炭种类齐全 , 和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处理要绝对 “ 透明化 ”,让广大人民群众 埋藏浅 ,开采便利 ,素有 “ 高原煤都 ”的美誉,2 0 1 3年 G D P达 监 督其 运 行 。最 后 改 革现 行 的经 费体 制 。改 革 当前 “ 收支 ”两 到8 8 2 . 1 1 亿元 ,同 比去年 增 速 1 5 . 9 亿 元 。但 是 由于该 市 处 于高 条线的经费制度,严肃财经纪律 ,严厉打击私设 “ 金库”行为 , 原地带 ,地理位置属于偏远山区,人 E l 和经济文化存在巨大 的 推进国库集 中收付体制 , 建立科学高效的财政体制。 特殊性,使得该地区的职务犯罪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4 . 3 I 3 实践 防治。首先,加大对贪污腐败的宣传教育力度 , 某省某市 A区任命检察院 2 0 1 1 年至 2 0 1 4 年所查处的职务 树立清 明廉洁、拒腐防变 的思想 ,纯洁心灵、规范言行,加强 犯罪案件中,贪污受贿案件 9 6 件 ,涉案人员达到 1 4 1 人,初查 职务犯罪法律的警示作用,通过 以案说法 、现身说法等方式强 案件 9 1 件 ,涉案 1 3 7 人 ,初查率 9 4 . 8 %。在初查案件中,不构 化教育作用。其次 ,加大监督力度 ,有政府、传媒 、公众组成 成犯 罪 不立 案处 理 的案 件 有 9件 ,涉案 人数 1 2人 。初查 案件 中 道完善而系统 的监督网,最大限度地遏制职务犯罪 。最后 , 移交 国家 党 政 机 关 处 理 的案 件 有 l 2 件 ,涉 案 人 数 1 5 人 。从 该 加大 打击 力度 ,让 职务犯 罪分 子接 受沉重 的法 律制 裁 。 市 z区的立 案情 况分 析指 出 ,Z区在 2 0 1 0 ~ 2 0 1 4年 4年间 的立案 赫考文献 : 情况 如 表 1 所 示 。从 表 中可 以 看 出该 市 4年 来 因贪 污 受 贿犯 罪 [ 1 1文 ] 丽萍 ,钟 文 . 侵财 型职 务犯 罪情 况分析 及预 防对 策研 究— — 的案 件 、涉 案人 数 以 及涉 案 金 额呈 现 上 升 趋势 ,也 反 映 出该 区 以 乐山市 为例 Ⅱ ] . 乐山师 范学院 学报 ,2 0 1 3 ,0 9 :8 5 — 9 2 . 针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在不断增强。 [ 3 ] 叶 文忠 . 浅谈 教 育 系统职 务 犯 罪 的主要 特 点、 成 因分 析 及预
关于民生领域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
关于民生领域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作者:张志中来源:《活力》2011年第08期[关键词]民生领域;犯罪;特点;成因;对策近年来,我院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2007年,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件1人,占当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总数12%;2008年查办2 件2人,占当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28%;2009年查办3件 4人,占当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42 %。
截至2010年,共查办职务犯罪案件29 件 36人,其中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8件 11人。
一、民生领域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一是涉及面广,有蔓延滋生趋势。
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活动正逐渐蔓延滋生,涉及新农村建设、医疗卫生、民政保障等方方面面。
据统计,近年来,我院共查处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 8 件,其中:征地补偿 2 件,医疗卫生 3 件,民政保障 2 件,新农村建设 1 件,还有教育、科技等 1 件。
可以说,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活动无所不在。
二是危害性大,有共同侵占现象。
从我院查处的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合伙贪污犯罪高达70%以上,集体共同贪占、侵占公共财物案件屡见不鲜,其危害性无法估量。
近年来,共受理查处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 8 件,村级基层组织干部集体涉嫌犯罪达 3件。
集中反映在有些村干部利用职权,在土地补偿、林木变卖、农村资源承包过程中,存在贪污、受贿等犯罪嫌疑。
二、民生领域职务犯罪频发的主要原因一是管理不严,方便了不法之徒。
从调查的情况看,民生领域职务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各项规章制度虽然健全,但是却形同虚设,甚至没有人去抓监督、抓考核,导致财经纪律不执行,财务管理太混乱。
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单位允许财务人员公款私存或财务出纳和会计仅设一人,为贪占、侵占、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行埋下了隐患。
二是监督滞后,纵容了不法之徒。
一些民生领域的权力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尤其是对“一把手”、财务人员已经制定的必要的监督与制约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可以说是办法不少,措施很好,但是大多没有落实,处于纸上淡兵的状态。
浅析职务犯罪发生的特征、原因和预防对策
浅析职务犯罪发生的特征、原因和预防对策一、职务犯罪概说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损害公众政府的信赖感,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从这一定义出发,可以看出职务犯罪在构成上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主体的特定性即职务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公职人员。
(二)行为的渎职性根据渎职行为的具体特点,可将职务犯罪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贪利性职务犯罪。
即行为人利用职权牟取不法经济利益的犯罪,如贪污罪,受贿罪等。
二是擅权性职务犯罪。
即行为人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危害国家机关正常管理职能的犯罪,如报复陷害罪、刑讯逼供罪等。
三是失职性职务犯罪。
即行为人在职务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犯罪,如玩忽职守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等。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一)存在的普遍性首先是涉及的行业广,几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存在职务犯罪。
再次是涉及的人员广,其中有一般国家人员,还有担任党政机关领导职务的国家人员,甚至有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如北京市海淀区域建一公司发生的特大贪污案件,涉及案犯37名,其中有党员、干部、材料员、保管员,也有个体户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员。
(二)极其隐蔽性犯罪被查处之前,在相当数量的腐败分子头上,除了大大小小的乌纱之外,还冠有或大或小的的诸如“先进”、“劳模”、“委员”、“代表”、“优秀企业家”、“模范领导者”等一系列光环和桂冠。
接受贿赂时,不留破绽,一对一现象十分普遍,如邮局汇款不收、第三者在场不收、东西无发票不收等。
(三)巨大的腐蚀性这方面的特性突出表现在贿赂犯罪中。
行贿受贿不仅是一种独立的职务犯罪,而且成为其他个别罪犯的“窍门砖”和“买路钱”。
一些行贿人奉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哲学,相信“贿赂是把金钥匙,什么门子都能打开”。
从而使各种犯罪相互交错、相互牵连、交叉感染,在同一张温床上滋生多人犯罪、多种犯罪。
简析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1. 职务犯罪的概念职务犯罪指的是在从事工作或担任职务期间,员工利用其职务的职权或资源进行非法行为,以获取个人利益或给他人带来损失的行为。
这些犯罪行为可能包括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侵占国有财产等。
2. 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分析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2.1 利益驱动职务犯罪往往源自个人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
许多职务犯罪行为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比如通过滥用职权获得财务利益、接受贿赂等。
由于部分员工在工资待遇、职位晋升等方面的不满,他们容易受到潜在收益的诱惑而从事职务犯罪。
2.2 职权不规范职务犯罪也与职权不规范有关。
一些组织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不足,职权划分不明确、职责交叉等问题,给员工提供了从事职务犯罪的机会。
缺乏对职权行使的监督和管理,有助于职务犯罪的发生。
2.3 监管不足监管不足也是职务犯罪产生的因素之一。
监管机构在执法力度和监管效果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导致职务犯罪者逃脱惩罚。
一些员工对于监管机构的能力和决心存在误判,从而敢于冒险从事职务犯罪。
2.4 道德缺失道德缺失是职务犯罪产生的潜在原因之一。
一些员工在面对利益诱惑时,缺乏正确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容易被个人私利所驱使而从事职务犯罪行为。
缺乏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会增加职务犯罪的发生风险。
3. 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为了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预防对策:3.1 健全内部控制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职权和责任,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准则。
同时,加强对内部各个环节的监督和审核,确保职权行使的规范和合法性。
3.2 强化监管机构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督能力和执行力度,提高对职务犯罪行为的查处率,对职务犯罪行为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监管机构还应加强与企业和组织的合作,形成联合执法和监管的合力,提高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3 提高职业道德加强对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员工正确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
对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对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近年来,作为腐败的极端形式的职务犯罪,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它极大的损害社会正义,破坏着经济的发展,腐蚀着政治清明,各国对此都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我国政府对职务犯罪的防治工作更是将其列为重中之重。
从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来看,检察机关所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的数量大致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高级别的案件有所增加。
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政府对防治职务犯罪的的决心,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个问题:职务犯罪现象仍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很多隐藏的职务犯罪分子没有被发现、查办,反腐败工作依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本文旨在通过对职务犯罪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原因找出预防之方法。
一、职务犯罪的原因犯罪学认为:犯罪的原因是多元的。
职务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形式,其发生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的。
主要表现在:(一) 职务犯罪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而封建社会对官员的选拔制度是“跃龙门”式的科考制,在严格的等级制度约束下,由于对身份和地位的极度崇尚,多数人通过各种途径“跃龙门”,一旦获得一官半职,便利用所获得的特权进行各种“活动”。
权力、金钱居于社会的支配地位。
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只经历了短暂的资本主义发展,而对作为资本主义所具有、提倡的许多先进的内容却没有成熟的吸收。
可以说,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不完全进化。
我国就是在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不完全进化的背景下迈进了社会主义的门槛。
因此,官僚主义的腐朽思想及钱、权这两个封建等级社会所极度崇尚的东西被现今社会的多数人所“继承”下来。
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则表现为对权力的崇拜和对金钱的贪婪,这种“利欲熏心”的官僚主义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公职人员目无法律,走向犯罪道路,从检察机关所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很多犯罪分子都是具有严重的官僚主义思想。
(二) 体制弊端是职务犯罪产生的重要原因。
涉及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特点及法律适用
涉及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特点及法律适用作者:杨瑞丽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2年第09期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涉及民生领域特别是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这些案件发生在人们群众身边,直接侵害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此,检察机关要不断加大查处涉及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力度,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
一、涉及民生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近年来,职务犯罪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已经向民生领域各个方面逐渐蔓延,尤其像社会保障、征地拆迁、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更是易发、高发领域,其社会危害极大。
2009年至2011年我院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共16件31人,其中涉及贪污、挪用征地补偿款案件就有7件16人,涉及社会保障领域3件9人、医疗卫生领域1件1人,这些人利用职务之便,见利忘义,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抛之脑后,导致群众怨声载道,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群众性上访,甚至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直接危害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和谐。
如2009年某村村主任及会计等3人利用职务之便将村土地补偿款50万元私自挪用,当地群众反映强烈,形成集体上访苗头,我院迅速查办此案,不仅使三名村干部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也为村集体挽回了经济损失,有效化解了农村基层矛盾。
二、涉及民生领域职务犯罪的发案原因(一)政治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
职务犯罪人员多数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党性原则较差,没有真正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观念,平时不注意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思想上“一切向钱看”,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在实际工作中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究其根本原因是丢掉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浅析危害民生民利类渎职犯罪的特点与对策
浅析危害民生民利类渎职犯罪的特点与对策危害民生民利类渎职犯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其权力干预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类行为。
这种犯罪行为的特点是:时间局限性短、行为相对隐蔽、反映不明显、影响范围不明确,因此具有一定的难以查证和打击的特点。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应当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来防范和打击这类犯罪。
首先,加强监管是预防危害民生民利类渎职犯罪的关键。
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反腐败和反贪污监管机制,实现对公职人员的全方位、全周期监管。
加强反腐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腐败的认识和反对腐败的意识,营造反腐倡廉的舆论氛围。
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打击危害民生民利类渎职犯罪的重要手段。
国家应该针对此类犯罪行为,制定更加具体细致的法律法规,明确行为标准和处罚力度,更好地抵制和打击这类犯罪。
第三,在公职人员招录、任命、晋升、调配、奖惩、任免等方面,应该更加注重人才选拔的公正和透明性,建立健全人事考核体系和监督机制,取消或减少任情用人和出现一些不正之风。
第四,加强守正创新内部管理也是防范危害民生民利类渎职犯罪的关键。
必须加强内部监管,严格管理制度,遏制腐败现象在发生之前,制定更科学、更严格、更有力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
总的来说,危害民生民利类渎职犯罪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危害非常大,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和打击措施来预防和打击这类犯罪。
唯有坚持不懈地加强监管,完善法律规定,推进人事制度和监督机制等措施,更好地保障公平正义,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害民生民利类渎职犯罪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的危害。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防范和打击危害民生民利类渎职犯罪。
一、加强反腐败市场化监管。
腐败行为不仅是公职人员的问题,也是企业和市场的问题。
只有成立一个合法的、有效的反腐败调查机构,并通过加强反腐败市场化监管来防范和打击腐败行为,才能实现反腐败行动的成功。
二、加强对公职人员相关职业道德教育。
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道德约束,并在培养新一代公职人员的过程中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