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合集下载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5)萃取分液
①操作要点: 将氧化检验后的余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加入2mlCCl4, 充分振荡,将上口塞子打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分 液。 ②实验现象:加入CCl4振荡后,液体分层,且下层液体 显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
固体物质中分离、检验某元素的 一般思路
气体
确定元素 存在形式
水或酸溶解 水或酸溶解 灼烧
“三必须”是: (1) 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2) 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 试剂带入新的杂质)
(3) 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
碘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 元素之一。人若摄入碘量不足,会引起 甲状腺肿大病;儿童缺碘,则严重影响 其智力发展,导致智商低下,因此,人 们将碘称为智慧元素。
某些食物中的碘元素含量
选修六 实验化学
专题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分离与提纯的区别
知识回顾
分离: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 而得到相应的各个组分的过程。 过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 蒸馏、渗析、盐析、层析、升华 提纯: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的过程。
2、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 由是 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
还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 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 明还有单质碘;反之,说明没有单质碘。
食物名称 干海带 干海菜 蚶 龙虾 白菜 鸡蛋 大米 葡萄 每百克含碘量(毫克) 24.000 1.800 0.24 0.06 0.0098 0.0097 0.0014 0.0063

好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好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滴定法
总结词
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滴定实验来测定碘元素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优点。
详细描述
滴定法是通过将海带样品中的碘离子转化为碘酸根离子,然后加入过量已知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使其与 碘酸根离子发生反应,再通过滴定实验计算出碘元素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海带中碘元素 的测定。
中的碘含量也相对较高。
季节和气候对海带中碘的含量 也有影响,通常在海带生长旺 盛的季节,其碘含量较高。
海带的品种也是影响碘含量的 因素之一,不同品种的海带,
其碘含量也有所不同。
04
碘元素的分离方法
物理分离法
升华法
利用碘在加热时能升华的性质,将碘 从海带中分离出来。
萃取法
利用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 水中的溶解度,将碘从海带中萃取出 来。
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目前的研究仅局限于实验室条件下,尚未在实际生产中得 到广泛应用。未来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海带 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碘元素的来源和用途
来源
碘是海带、海藻等海洋植物中的微量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 微量元素之一。除了海洋植物,碘也存在于土壤、水源和空 气中,但含量较低。
用途
碘在工业、医疗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在工业中,碘可 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药、医药、摄影材料等;在医疗中 ,碘可用于制造药物、消毒剂和诊断试剂等;在日常生活中 ,碘可用于食盐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使用玻璃棒和漏斗将溶解后的溶液过滤至容量瓶 中,得到澄清的海带提取液。
实验步骤与方法
3. 分离碘元素
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如硝酸银),使 碘离子转化为碘酸根离子。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3月16日席卷全国 的抢盐风潮,抢盐 的原因是3月11日 本福岛核电站爆炸, 老百姓认为碘盐防 辐射,且海盐受污 染。
中国食用含碘盐含碘标准平均水平(以碘 元素计)为20~30mg/kg
海带又名昆布,是生长在海水中的大型褐 色藻类植物。碘的含量十分丰富。我国的 工业,医药用碘主要依靠海带制碘业。
I- + 3Cl2+ 3H2O= 6Cl- + IO3-+6H+
思考:若用碘盐中的KIO3作氧化剂,在酸 性溶液中氧化I-,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I
IO3
-+
6H+ = 3I2 + 3H2O
【问题7】如何分离提取出滤液中的I2?
萃取、分液 萃取剂选择CCl4、苯 等有机溶剂
干海带
灼烧
水浸 浊液 过滤 灰烬 滤液 上层 滤渣
海带成分分析(1ug(微克)=10-6g) 成分 含量(ug/g) 成分 含量(ug/g) Cu 5.01 V 1.72 Zn 27.9 F 49 Rb 11.7 Cl 698
I
TiO2 Br
515
58.39 111
Fe2O3
MnO N*
215
42.1 2.50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信息提示】海带在的碘主要以碘化钾、碘乙酸 和碘代氨基酸等形式存在。
【问题3】滤液中的碘离子,能否直接进行 检验,若可以的话,如何检验?有什么现 象?
海带中可能含有氯离子、溴离子,甚至类似于 草木灰含有碳酸钾,海带灰中也可能含有碳酸 根离子,所以不能直接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检验。
【问题4】不能直接检验碘离子,但还需检 验碘元素是否存在,怎么办?
将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再来检验。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试验仪器和药品烧杯试管坩埚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试验仪器和药品烧杯试管坩埚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一、实验仪器和药品:烧杯、试管、坩埚、坩埚钳、铁架台、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刷子、漏斗、滤纸。

干海带、过氧化氢溶液(H2O2的质量分数为 6%)、硫酸(浓度为2 mol/L)、NaOH 溶液、酒精、淀粉溶液、CCl4、火柴、剪刀。

二、实验流程:三、实验时间:80分钟(含灼烧海带的时间)专题1拓展课题1-1 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一、实验仪器和药品:二、实验过程:三、实验时间:90分钟专题1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一、实验原理本实验的原理是将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并用丙酮作展开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待分离的物质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

由于Cu2+和Fe3+的移动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Cu2+和Fe3+可用氨熏显色。

二、实验操作要点及主要实验现象(1)裁纸:以层析专用滤纸为好。

若无层析滤纸,也可选取质量均一、平整、纸纹一致的干净滤纸代替。

将滤纸裁成约1.5cm×20cm的长方形。

将滤纸条的一端弯折1 cm后,用弯成直角的大头针横向别住,以便滤纸条能挂在橡皮塞下面的勾子上。

(2)点样:点层析试样是决定实验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操作。

将饱和FeCl3和CuSO4混合液按1∶1的体积比配成溶液。

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在离滤纸条一端2 cm处点一直径为0.3~0.5 mm的斑点。

注意斑点尽可能小。

如果色斑颜色很浅,待溶液挥发后,在原处重复点样。

重复点样3~5次后晾干备用。

(3)展开:另取一支试管,加入9mL丙酮和1mL6mol/L盐酸,混合均匀,作为展开剂。

将点过样的滤纸条平整地悬挂在橡皮塞下的勾子上,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滤纸条下端浸入展开剂中约1 cm,试样斑点必须在展开剂液面之上。

塞紧橡皮塞。

展开剂借助毛细作用逐渐向上移动,样品中各组分因向上移动速度不同而随之展开。

高中化学1综合实验3 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和检验

高中化学1综合实验3 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和检验

综合实验3 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和检验实验目的1.了解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基本原理。

2.知道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操作流程。

3.理解萃取的原理及萃取方法的适用范围。

4.掌握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要点。

5.了解物质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及一般思路,初步形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海带、紫菜等海藻中含有碘元素,将海带灼烧成灰,在灰分中加入水,碘元素便以I-的形式进入溶液,用适量的氧化剂(如氯水、过氧化氢溶液等)将I-氧化成I2。

I2能与淀粉的水溶液作用显蓝色。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I-+Cl2=I2+2Cl- 2I-+H2O2+2H+==I2+2H2O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萃取后往往需要用分液漏斗将这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分开,这一操作称为分液。

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苯等有机溶剂。

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以把碘单质从碘的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实验用品仪器:试管、烧杯(两只)、量筒、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酒精灯、火柴、分液漏斗、石棉网试剂:2 mol·L-1 H2SO4溶液、6%H2O2溶液、CCl4、淀粉溶液、蒸馏水,海带灰实验步骤1.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

用右手食指按住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

若漏水,须在旋塞芯(或玻璃塞)上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注意不堵塞上面的小孔),将旋塞芯塞进旋塞内(或将玻璃塞塞进上口),旋转数圈,使凡士林均匀分布。

确信分液漏斗不漏水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备用。

2.制取海带灰的浸取液在小烧杯内取一药匙海带灰,再向其中加入30 mL 蒸馏水,煮沸1~2 min,过滤,得滤液(若滤液稍显浑浊,可重新过滤一次)。

3.碘离子(I-)的氧化在滤液中加入1~2 mL 2 mol·L-1 H2SO4溶液,再加入3~5 mL 6%H2O2溶液4.碘的检验试管中取约1 mL上述反应后的液体(余下的液体备用),向其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刘丰碘时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人体缺乏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儿童缺碘,则严重影响其智力发展,导致智商低下,因此人们将碘称为智慧元素。

一个正常成年人每天至少需摄入100μg的碘,若长期每天摄入量不足50μg,就可能得碘缺乏病。

海带就是著名的“采碘能手”,一般干海带中含碘量可达0.3%—0.5%,有的甚至高达1%,约为海水中碘浓度的10万倍,因此从海带中提取碘是目前工业上获取碘的重要途径。

任务一:阅读资料卡1,设计实验检验海带中是否存在碘元素(试剂、仪器自选);资料卡11.海带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褐藻胶、甘露醇、维生素、含碘化合物;2.海带中99.2%的碘为水溶性碘,海带浸出液中碘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占浸出总碘的88.3%;其次为有机碘,占11.1%;IO3—含量最少,仅占0.6%;3.有机碘灼烧之后,可使有机碘变为无机碘,即I—;4.灼烧也能使有机物中的C、H、O通过燃烧除去,使灰分中碘的含量浓缩增大。

写出实验设计方案:任务二:阅读资料卡1,设计实验流程分离海带中的碘元素,得到碘单质(试剂、仪器自选);写出实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验证,最终可得到极少量的碘,产率很低。

如何改进?存在的问题:1.海带灼烧过程产生碘单质,碘升华造成损失2.I2+5Cl2+6H2O=12H++10Cl—+2IO3—,过度氧化造成损失3.受热时,在CCl4挥发的同时有部分I2升华,碘升华造成损失任务三: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分离流程进行改进。

1.阅读资料卡2,对分离流程中的问题1进行改进。

资料卡2海带中的碘主要以碱金属碘化物和有机碘化物形式存在。

加入强碱溶液可将海带中的有机碘化物转化为碱金属碘化物,以提高海带中I—向水溶液的转移程度;2.阅读资料卡3,对分离流程中的问题2进行改进。

资料卡3电势滴定氧化碘。

向酸化的I—的水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在氧化的过程中检测指示电极电动势变化,根据反应生成I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所引起的电极电动势突变来确定氧化终点。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0.34克及维生素和一些 微量元素等。
查资料得知海带中碘元素主要以 I-和有机碘化物形 式存在。
思考:
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思考,检验碘元素的方法有哪些?
I2.如何提取出海带中的碘元素?
有机碘化物
用化学方法分离、检验植物样品中某些元素时,通常将待检 验的植物样品高温灼烧,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其中的碳、氢、 氧等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呈气态逸散,待测的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以氧化物或无机盐(称灰分)的形式残留下来。。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方案小结
灼烧
溶解
干海带
灰烬
浊液
过滤
上层 碘单质 蒸馏 下 层
滤液 滤渣
CCl4萃取 分液
酸化 氧化 混合液
淀粉溶液
观看视频,说出此视频中实验操作有没有存在错误?
萃取应该在分 液漏斗中进行
如何检验分液 漏斗是否漏水? 萃取时如何振 摇分液漏斗?
检漏:向分液漏斗中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处是否漏水。 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处是否漏水。
分液:将分液漏斗口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 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 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 闭旋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固体物质中分离、检验某 元素的一般思路
确定元素 存在形式
水或酸溶解
灼烧
气体
灰分 水或酸溶解
分离检 验提取
溶液
分离、检验、提取
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碘是人体中生长以及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人如果 摄入的碘量不足,就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病;儿童如果缺碘,就 会严重影响其智力发展,导致智商低下,所以,人们将碘称之 为智慧元素。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海带是一种富含碘元素的食物,在许多地方被用作膳食补充剂。

因此,了解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方法非常必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方法。

一、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方法:1.浸泡法:这是最常用的分离海带中碘元素的方法之一、首先将海带切成小块,然后在适量的水中浸泡。

碘元素会溶解在水中,使水呈现淡黄色。

待溶解时间结束后,将溶液过滤,得到含有溶解碘元素的液体。

2.水煮法:将海带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

煮沸并保持沸腾状态一段时间,使海带中的碘元素溶解在水中。

然后将水倒出,留下含有溶解碘元素的液体。

3.直接收集法:将切成小块的海带放入容器中,在室温下放置数天。

海带会逐渐产生深褐色的液体,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溶解碘元素。

此方法适合用于制备较低浓度的碘溶液。

二、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方法:1.利用淀粉试剂的滴定法:将从海带中分离得到的含碘液体放入滴定瓶中,加入淀粉试剂。

淀粉与碘生成蓝色络合物,当滴加淀粉试剂的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时,说明溶液中的碘已被滴定完全,则可以根据消耗的滴定试剂计算碘元素的含量。

2.碘化钠法:先将分离得到的含碘溶液进行稀释,然后加入碘化钠,并充分搅拌混合。

再用铁氰化钾溶液作为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初时,溶液呈深蓝色,随着加入的铁氰化钾溶液的体积增加,颜色从深蓝色变为浅蓝色,最终呈现无色。

利用加入铁氰化钾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溶液中碘元素的含量。

3.还原滴定法:利用还原剂还原溶液中的碘元素,直到颜色完全消失。

一般常用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

此时滴定剂需要滴入较小的体积。

根据消耗的滴定剂体积,可以计算出溶液中碘元素的含量。

总结起来,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方法有浸泡法、水煮法和直接收集法。

而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利用淀粉试剂的滴定法、碘化钠法和还原滴定法。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海带中的碘元素含量,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饮食指导。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含碘离 子溶液
单质碘 ⑥
含碘 ⑤提取碘 含碘
苯溶液
水溶液
④MnO2 稀H2SO4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 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BDE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 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过滤 ;步骤 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 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蒸馏 。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想一想
海带中的碘是以什么形态存在?
I-
议一议 海带中的碘如何检验?
干海带
???
含碘溶液
1、海带灼烧
干海带 灼烧将灰干烬海海 目带带的高灼是温烧什灼处么烧理?,的使C、H、O
(1)称取样品等态逸元散素。转化为CO2和H2O,呈气
(2)灼烧
1、海带灼烧
干海带 灼烧 灰烬 水浸 浊液 过滤
49
11.7
Cl
698
515
Fe2O3
215
58.39
MnO
42.1
111
N*
2.50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温州中学陈欲晓
一,2009年浙江省考纲关于〈化学实验〉模块解读
(一)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了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要求,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三)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 的方法。

(四)了解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初步掌握天平、酸碱滴定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初步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五)能应用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方法分离和提纯常见的物质。

了解层析是一种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

(六)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和分析。

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七)了解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八)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九)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十)能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研究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十一)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能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和改进。

(十二)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2009年理综试题中关于实验化学
实验题是理综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能力的考查是提高化学试题区分度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我省又把《实验化学》作为ⅠA模块,是高考化学必考模块,进一步强化了化学实验在高考中的地位。

从今年的样卷试题来看,实验题的比重明显增大,不仅注重化学实验基础的考查,也更注重实验综合能力的考查。

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特别重视课本上的实验,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装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同时要能挖掘教材中的实验,将其进行改进、转换和重组,对各种实验方案要能明确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简单说,教材中的典型实验要理解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做?”“还可以怎样做?”“该实验装置还可以制取哪些物质?”
三,关于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提纯2009实验化学教学建议
1.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并能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考虑到这些基本原则的实际运用。

2.理解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原理。

3.熟悉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操作流程。

4.理解萃取的原理及萃取方法的适用范围。

5.掌握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要点。

6.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四,本课题在实验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将此物质分离出来并进行提纯,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对该物质进行分析、检验或研究它的结构、组成及应用等。

所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内容。

将《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提纯》作为《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专题的第一个课题进行介绍,体现了它在实验化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基础地位: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物质往往不是纯净物,而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求使用较纯的物质,因此需要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本课题中的灼烧、灰化、过滤、萃取、分液等分离提纯操作将在后续实验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2、方法指导:分离、检测植物样品中的某些元素时,应先将样品高温灼烧灰化,以除去其中的有机物,然后再在残留的灰分中加水或酸,使灰分溶解,过滤后,滤液用于分离和鉴定。

通过本课题的开展,能促使学生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本课题原料海带取材于学生生活中常见物质,对海带中元素探索检验与提纯分离的实验课题,将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实验的热情,使他们对于化学实验与生活的联系有更深刻地认识,并对运用化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有更切身的体会,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学生在探索和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五,本课题的实验目标
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对本课题的相关要求:知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本课题的实验目标:
①了解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

初步学会使用萃取分液等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②了解从植物中分离、检验某些元素的实验方法。

熟悉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操作流程,掌握溶解、过滤、萃取等基本操作。

③通过实验过程体验、加强对实验价值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六,实验基本原理
1、查资料知海带中碘元素主要为I-形式存在,少量以有机碘和IO3-存在。

2、可使用某些氧化剂(如H2O2、新制氯水)将I-氧化为I2,然后检验I2的存在,并分离I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2I-+Cl2=2Cl-+I2
3、可使用淀粉溶液检验I2,用CCl4萃取并分液来分离出I2。

七,实验操作要点及主要实验现象
2、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称取样品
①操作要点:,用托盘天平称取约2 g干燥的海带,并把海带粉碎放入坩埚中。

②实验注意事项:强调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但这不是本课题的重点,如果条件或时间有限,可以由教师完成此步操作,再将样品分发给学生进行实验。

)(2)灼烧灰化
①操作要点:在通风处加热灼烧干海带,待海带完全灰化后,冷却,再将灰分转移到小烧杯中。

②实验现象:灼烧灰化的过程大约需要5—6分钟,干海带逐渐变的更干燥、卷曲,最后变成黑色粉末或细小颗粒。

期间还会产生大量白烟,并伴有焦糊味。

③实验注意事项:
▲将干海带在通风处加热灼烧,或使用通风设备去除白烟和难闻的气味。

▲用坩埚钳夹持坩埚,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以使海带充分灼烧,加快灰化的速度。

▲移动坩埚时必须使用坩埚钳,避免烫伤。

▲灼烧完毕,应将坩埚、玻璃棒放在石棉网上冷却,不可直接放在冷的实验台上,防止温度很高的坩埚骤冷而破裂。

(3)溶解过滤
①操作要点:向小烧杯中加入约15mL蒸馏水,煮沸2-3min,过滤,并用约1mL 蒸馏水洗涤沉淀得滤液。

②实验现象:煮沸时固体未见明显溶解,过滤后得到淡黄色的清亮溶液。

③实验注意事项:
▲应隔着石棉网加热小烧杯中的混合物。

▲加热过程中应不断搅拌,加快溶解,同时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溅出。

▲过滤操作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4)氧化及检验
①操作要点:在滤液中加入约2吸管2mol·L-1H2SO4溶液,再加入4吸管6%的H2O2溶液。

取出少许混合液,用淀粉溶液检验碘单质。

②实验现象:加入氧化剂后溶液颜色变深,为棕黄色。

加淀粉,溶液变蓝色。

③实验注意事项:
▲试剂的浓度和用量对实验现象往往会有较明显的影响,因此,本实验应严格控制试剂的用量。

▲检验碘元素应取少量样品,要提醒学生不要向所有滤液中直接加淀粉溶液,否则后续实验将无法操作。

(5)萃取分液
①操作要点:将氧化检验后的余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打开上口的塞子或将旋塞的凹槽对准上口的小孔,静置,待完全分层后,分液。

②实验现象:加入CCl4振荡后,液体分层,且下层液体显紫红色,上层液体显无色。

③实验注意现象:
▲使用分液漏斗之前应先检漏和洗涤。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液体前应提醒学生使用分液漏斗的操作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