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领域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通过学习色彩构成的理论和实践,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有效地应用色彩构成到设计创作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色彩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色彩构成的常用技巧和方法;3. 培养对色彩搭配和表现的审美意识;4. 能够在设计作品中自如地运用色彩构成;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色彩基础知识a. 色彩的概念和属性b. 色彩的分类和色系c. 色彩的明度、饱和度和色调2. 色彩构成原则a. 色彩对比原则i. 冷暖色对比ii. 互补色对比iii. 对比色对比b. 色彩搭配原则i. 单色搭配ii. 相似色搭配iii. 互补色搭配iv. 三角色搭配c. 色彩表现原则i. 色彩情绪表现ii. 色彩形象表现 iii. 色彩氛围表现3. 色彩构成技巧与方法a. 色彩配比和比例b. 色彩层次和渐变c. 色彩的运用和演变4. 色彩构成的应用实践a.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b. 空间设计中的色彩构成c. 形象设计中的色彩构成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色彩基本概念、原理和构成技巧,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色彩构成的实际操作练习,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3. 案例分析:分析和讨论经典的色彩构成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色彩构成作品,促进交流和学习。

五、考核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2.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回答问题、讨论参与等;3.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包括色彩搭配、表现效果等;4. 考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

六、教材参考1. 《色彩搭配与表现》,作者:XXX;2. 《色彩构成实践教程》,作者:XXX;3. 《色彩构成案例分析》,作者:XXX。

七、教学资源1. 电子教材和课件;2. 实物展示和案例分析资料;3. 色彩构成工具和器材。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色彩是知觉物体存在的最基本的视觉要素,是美感的最普遍的形式之一,是视觉传达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和审美因素。

色彩设计学的教学目的,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规律。

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物理性质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原理以及色立体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生理、心理基础,色彩创意设计的方式与方法。

熟练地运用色彩表现主题。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

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

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

创意思维主要解决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讲授要点:第一单元:1、色彩的物理性质:2、色的分类与特性;3、色的混合:4、色立体介绍:5、色彩对比理论;6、色彩调和理论。

第二单元:1、色彩的错觉与幻觉:2、色彩的联想和象征意义;3、色彩的心理感应;4、色彩设计的创意与运用。

四、课程考核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

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

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并由系及各教研室专业教师组织教学检查,对成绩进行最终审核。

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认识水彩》蒋智南著人民美术出版社《色彩构成》辛华泉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任课教师拟订教具使用计划,并提前报教具室准备。

教师应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相关资料。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色彩构成》是视觉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色彩理论,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2、熟悉色彩的表现形式和情感意义。

3、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提高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色彩的基本原理: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的分类等。

2、色彩的属性: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文化属性等。

3、色彩的表现形式:色彩的意象、色彩的象征、色彩的联想等。

4、色彩的搭配与应用:色彩的组合、色彩的调和、色彩的运用实例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属性,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色彩运用,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表现形式和情感意义。

3、实践操作: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案例分析等手段,让学生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创新能力。

五、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作业: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创意性、技术水平等。

3、小组讨论: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合作情况等。

4、期末考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

六、课程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4课时):讲解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的分类等基本知识。

2、色彩的属性(6课时):分别讲解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文化属性等。

3、色彩的表现形式(4课时):分析色彩的意象、象征和联想等表现形式。

4、色彩的搭配与应用(12课时):学习色彩的组合、调和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5、实践操作(6课时):进行课堂练习、作业及小组讨论等实践环节。

七、教学资源1、教材:《色彩构成》,作者:XXX,出版社:XXX。

2、参考书目:《色彩学》,作者:XXX,出版社:XXX。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色彩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课程定位:色彩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

主要研究内容: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构成创造并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基础运用与对色彩设计的审美能力,培养理解和把握色彩感知能力,学会用色彩语言创造室外设计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色彩感觉、训练动手能力和提高表现技巧,完善学生的基础设计能力,在培养学生设计色彩的基础前提下,积极引导适合本专业发展的命题设计创作,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H)课程设计思路色彩构成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基础理论和实践并重,先阐释理论,构建学科理论框架,然后突出实践训练,采用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时在课前、课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方法手段:实施本课程教学采取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践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在每章节教学开始进行理论知识讲授配合教学范例、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随堂辅导,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个别讲述知识要点。

教学效果评价: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结合,以及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素质养成。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具备色彩构成的系统理论知识,掌握色彩三要素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解形式美法则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达能力,对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扎实的色彩运用能力。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标题: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引言:色彩构成是设计和艺术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涉及到了色彩的基本原理、应用技巧以及色彩搭配和表达等内容。

本文档旨在为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个详细的大纲,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色彩构成的知识。

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2. 课程类型:理论课3. 课程学时:32学时(每周2学时,共16周)4.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提高色彩搭配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色彩理论基础a. 色彩的物理特性和感知原理b.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饱和度、明度c. 色彩模型:RGB、CMYK、HSV等2. 色彩搭配原则a. 对比原则: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b. 调和原则:色相、互补色、类似色的搭配c. 比例和平衡:色彩的比例和平衡关系3. 色彩表达与传达a. 色彩的情感和象征意义b. 色彩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c. 色彩在不同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案例4. 色彩构成技巧a. 颜色的层次和深浅处理b. 色彩与构图的关系c. 不同色彩材质的特性和运用5. 实践项目与评估a. 色彩搭配练习b. 色彩表达作品创作c. 学生作品展览和评估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课堂a. 通过讲解、展示和案例分析来传授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和概念。

b.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践训练a. 设计实践课程,包括色彩搭配练习和作品创作等,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b.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

3. 作品展览和评估a. 组织学生作品展览,包括书面评估和口头评述,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自省能力。

b. 针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色彩构成与应用》(赵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 参考书目:a. 《色彩心理学》(Eva Heller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b. 《色彩设计艺术》(Johannes Itten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年)结语:本大纲旨在为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和指导方针。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英文名称:课程代码: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学时: 48 (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32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艺术设计4、适用对象:5、先修课程:平面构成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参考书目:《色彩构成》,夏兵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色彩构成》,黄群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构成艺术》,黄英杰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色彩构成设计》,毛雄飞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二、课程介绍1、色彩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基础性专业课。

2、本门课属于艺术设计专业公共必修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从理性的角度和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的高度为各种专业的艺术设计提供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的一门课程,通过构成练习,掌握配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3、通过对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构成在整个设计领域的地位与作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性质、调和、对比关系,增强学生对色彩语言自身表现力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色彩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掌握色彩的表现手法,掌握审美交织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最终达到较为灵活的运用色彩、自由表现色彩的目的。

4、教学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三、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一)学时分配表章学时分配合计讲课习题课实验(践)上机课讨论课其它第一章色彩的基础知识4 8 12第二章色彩的对比构成2 8 10第三章色彩调和与秩序2 24 8 12第四章色彩与心理2 4 6第五章色彩的解构与重构2 4 6第六章色彩的应用考试注:以上各课型是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色彩的基础知识 12学时1.知识点与基本要求:了解色彩的成色原理、色光、色料、三原色、色环、及色彩的功能。

2.实践环节:12色色环制作、明度、纯度、色相推移练习任选其一、空间混合。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色彩构成课程英文名称:Color composition课程编号:适用专业: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总学分: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参考教材:《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范文南,出版地:沈阳,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

参考资料:《色彩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系列教材》(修订版).主编:于国瑞,.出版地:北京,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月。

《色彩构成》主编:约瑟夫·阿尔伯斯,李敏敏译,出版地:重庆,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程悦杰历泉恩张超军,出版地:北京,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月。

《色彩构成/创意设计系列教材》主编:韩久海,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基础与应用/艺术设计新视点丛书》主编:周慧,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月。

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色彩构成》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它连接着绘画与设计的结合。

《色彩构成》本门课程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标志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课程奠定基础,是以教师讲解辅导,学生手绘练习为主的课程,将理论课内容实践化,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完整的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利用色彩的构成要素、色彩与视觉生理、色彩与心理、色彩的混合、色彩对比、色彩解构与重组等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主要获得色彩搭配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而获得色彩审美等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色彩构成的组织形式,基本规律和方法等基本能力。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色彩构成是设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之一,它决定了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表达力。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为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配色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分类,包括色相、亮度、饱和度等;2. 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能够正确运用色彩进行设计创作;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其对色彩的敏感度;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合作项目实践锻炼其色彩设计能力;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其在实践中运用色彩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色彩基础知识1.1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亮度、饱和度1.2 色彩的三原色和三基色理论1.3 色彩的色彩空间和色彩模型2. 色彩的应用技巧2.1 色彩的色彩搭配和配色原则2.2 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2.3 色彩在不同设计领域的应用案例3. 色彩实践项目3.1 色彩观察和分析练习3.2 色彩构成实践作品创作3.3 色彩设计项目合作实践4. 色彩创新与发展4.1 当代色彩设计趋势与流派4.2 色彩在数字媒体设计中的应用4.3 色彩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保护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直观的图示和示范,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践操作:安排色彩实验、配色训练和设计项目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 分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4. 讲解案例:通过展示各领域的色彩设计案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5.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展示个人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

五、评价方式1. 参与度: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情况;2. 作业与实践项目: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项目成果;3. 考试或测验:针对色彩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进行考核;4. 个人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个人对色彩构成的理解与应用的报告;5. 课堂讨论和互动: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色彩构成 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 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色彩构成教学大纲引言: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感知和认知。

因此,色彩构成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应该被纳入教学大纲中。

本文将探讨色彩构成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一、色彩基础知识1.1 色彩的物理特性- 光的三原色和色光混合- 颜料的三原色和色彩混合1.2 色彩的心理特性- 色彩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色彩在文化和社会中的象征意义二、色彩构成原理2.1 色彩对比- 对比的种类:明暗对比、冷暖对比、互补对比等- 对比的运用:强调主题、增加层次感等2.2 色彩的饱和度和明度- 饱和度和明度对色彩表现的影响- 饱和度和明度的调节方法和技巧2.3 色彩的配比和组合- 色彩配比的原则:类似色、对比色、邻近色等- 色彩组合的运用:平衡、对比、重复等三、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3.1 色彩表现主题和情感- 色彩在绘画、摄影、设计等艺术形式中的表现力- 色彩与主题、情感的契合与表达3.2 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对室内外环境氛围的影响- 色彩在建筑、景观等设计中的运用四、色彩构成教学方法与评估4.1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色彩构成案例分析与讨论4.2 教学评估- 考试与作品评选相结合- 学生色彩构成作品的展览与评价五、色彩构成教学大纲的意义与作用5.1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创造力-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5.2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对色彩美感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5.3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为学生提供艺术创作和设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为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就业提供良好的基础结论:色彩构成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应该被纳入教学大纲中。

通过对色彩基础知识、色彩构成原理、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以及教学方法与评估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审美能力的发展,并将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系(部):信息工程系教研室:应用教研室日期:2010年01月12日《色彩构成》教学大纲(36课时)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04111052、课程名称:《色彩构成》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无5、面向对象:广告媒体开发/室内装潢设计专业专科生6、开课系(部):信息工程系7、教材、教学参考书:《色彩构成》主编于国瑞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试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研究形态和色彩之间的关系;体现形态、色彩相互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帮助大家分析和评价色彩关系;并在掌握基本色彩规律的基础上,用构成语言创建新的形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形与色综合造型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以后有目的地设计做好准备。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知识要求:了解色彩成色原理,色光色料三原色,色环,色立体和色彩三要素,掌握利用色谱查找印刷用色的方法,熟练运用调色,色彩配色原理与技法。

技法要求:掌握色彩脱胶方法,认识涂色工具,熟练运用工具进行涂色,熟练运用色彩调和方法进行色彩搭配和色彩设计。

课程内容共分四章,前一章为学习色彩构成所必须研究的有关色彩的物理知识,色彩的生理知识,以及色彩的混合,色彩的三要素与色立体等。

后三章为色彩构成法,即以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法和以调和为主的色彩构成法,以及色彩的心理知识,后三章内容为重点。

(一)色彩构成概论与色彩的基本原理概论广义上的"构成"含有组合结构或建造的含义,体现着一种创造行为。

色彩构成概念——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出发,根据不同的目的性,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幻性,按一定色彩规律去组合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关系。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色彩构成课程英文名称:Color composition课程编号:适用专业: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总学分: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参考教材:《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范文南,出版地:沈阳,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

参考资料:《色彩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系列教材》(修订版).主编:于国瑞,.出版地:北京,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月。

《色彩构成》主编:约瑟夫·阿尔伯斯,李敏敏译,出版地:重庆,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程悦杰历泉恩张超军,出版地:北京,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月。

《色彩构成/创意设计系列教材》主编:韩久海,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基础与应用/艺术设计新视点丛书》主编:周慧,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月。

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色彩构成》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它连接着绘画与设计的结合。

《色彩构成》本门课程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标志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课程奠定基础,是以教师讲解辅导,学生手绘练习为主的课程,将理论课内容实践化,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完整的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利用色彩的构成要素、色彩与视觉生理、色彩与心理、色彩的混合、色彩对比、色彩解构与重组等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主要获得色彩搭配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而获得色彩审美等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色彩构成的组织形式,基本规律和方法等基本能力。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科目:色彩构成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色彩构成》是广播电视大学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美术基础课程。

开设《色彩构成》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一定数量的色彩构成练习,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绘画实践中,增强学生对色彩语言自身表现力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色彩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达到能够较为灵活地运用色彩、自由表现色彩的目的。

《色彩构成》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通过介绍色彩的物理属性和色彩的心理属性,使学生对于色彩的理解能够从理性方面得到提高,同时在教学中也应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水粉色彩构成的练习,掌握配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在美术类专业开设的诸多美术课程中,《色彩构成》是紧接着《色彩》开设的一门美术基础课程,它是在学生有了一些色彩绘画的基础以后,从理论上予以提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配色的原则和配色的方法,以便能够创作出更好的色彩作品。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色彩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数量的色彩构成练习,逐步找到色彩的感觉,掌握基本的配色方法与配色原则。

因此,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除了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理论以外,学生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色彩构成的练习以及优秀色彩构成作品的临摹练习。

同时教师进行必要的示范和讲解,在绘画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并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色彩构成练习作业。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第一章色彩与色彩构成Ⅰ·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色彩、色彩构成的概念,了解学习色彩构成的基本方法。

Ⅱ·教学内容第一节色彩第二节色彩构成第三节教与学第二章色彩的本质Ⅰ·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光是产生色彩的原因,了解固有色的概念。

色彩构成大纲

色彩构成大纲

色彩构成大纲色彩构成教案第一课色彩概念1. 色彩的产生2. 光源3. 光谱:单色光、复色光4. 光的类型:可见光、不可见光5. 物体色与固有色6. 色彩的分类:无彩色、有彩色第二课色彩三要素----H、V、C1. 明度(V)2. 色相(H)3. 纯度(H)第三课色彩的混合1. 加色混合(RGB色光):色光三原色:朱红(R)、翠绿(G)、蓝紫(B)2. 减法混合:色料三原色:品红、柠檬黄、天蓝△透叠混和3. 中性混合:旋转混合、空间混合作业:1. 12色相环: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础,均匀调配出12色相环。

2. 明度推移:选择任意一种单色,分别通过逐渐加黑和加白,调配出过渡均衡的明度系列,并组成一个美好画面。

3. 纯度推移:先选择任一种纯度较高的纯色,如红色、黄色、橙色等然后利用黑色加白色调配出与该纯色明度相仿的灰色,再通过逐渐在纯色里加这种高明度的灰色,直到完全的这种灰色,形成均衡变化的纯度系列色彩,并组成一个美好画面。

4. 空间混合:选择一张色彩丰富的图片,用色彩空间混合的原理将这幅照片重新表现出来。

要点: 1) 色的分解合理、感性2)色量的比例合适恰当3)形态的概括控制恰当关键在于本质上理解掌握空间混和的原理,而不拘泥于手法,无论色点、色线、色形都可以自由表现。

第四课色彩构成的设计理论第1节色彩的对比1. 明度对比:1)低明度基调、中明度基调、高明度基调2)短调、中调、长调3)明度九大调2. 色相对比1)同一色相对比2)类似色相对比3)对比色相对比4)中差色相对比5)互补色相对比作业:同一构图,分别用类似色相对比、对比色相对比、中差色相对比、互补色相对比表现。

3. 以纯度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1)基调:高纯度基调、中纯度基调、地纯度基调2)类型:强对比、中等对比、弱对比4. 色彩面积对比5. 形状对色彩对比的影响6. 位置对色彩对比的影响7. 肌理对色彩对比的影响8. 冷暖对比1)暖调构成2)冷调构成第2节色彩调和1. 统一引导调和1)同一调调和构成2)同色相调和3)同明度调和4) 同纯度调和5) 无色彩调和:黑白灰的搭配6)调性调和△同一调和方法1)混入同一色彩调和2)互混调和3)点缀同一色调和2. 隔离调和3. 类似调和4. 秩序调和5. 色彩的调和和面积第五、六、七、八、九课色彩构成的情感表现第1节色彩的感情第2节色彩与形态第3节色彩引起的心理差异1. 膨胀感和收缩感2. 前进与后退3. 动与静4. 轻重感5. 软硬度6. 兴奋感与平静感7. 华丽与朴素8. 色彩与温度第4节色彩的表现1. 色彩的季节表现2. 色彩与年龄3. 色彩与性别4. 色彩与味觉、嗅觉作业:1. 选择一组具有相对意义的词汇,如:春夏秋冬、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奔放与压抑、都是与农村、高雅与俗媚、善良与邪恶、男性与女性、健康与疾病、成熟与幼稚等等,采用相同的构图,分别用不同的色调表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
适用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科三年制学生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16 课内实践学时:16 独立实践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专业素质课程,是设计的各门学科的基础课程。

2.课程的任务
①本课程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分析本课程地位及作用)中所承担的任务:
《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合称为设计的三大构成,通过学习本课程知识,使学生从色彩的知觉和心理的效果出发,用科学的分析手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的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

通过色彩构成作业,强化对色彩的认识,为设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前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通过《色彩构成》的学习,让学生能更加巩固《设计色彩》的内容,并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完成实际工程中的任务。

③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
先修课:《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设计素描》《建筑速写》
后续课:《立体构成》《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本理论要求:掌握色彩构成相关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好光色的“三性”“两法”。

2.基本技能要求:要求学生能深入研究光色的明度变化、纯度变化、色的并置等视听感觉效应,应用不同的色彩组合、搭配,构成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图像效果。

3.职业素质要求:
对《色彩构成》的学习是一个研究过程,一种方式和一种手段,是为实现更高境界的色彩创造和设计目的的重要途径。

二、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第一章色彩的原理
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色彩的原理包括光与色彩的关系,光的发现与研究,可见光谱的吸收与反射。

教学要求
使学生充分了解色彩构成的相关含义,并将这些因素应用于今后设计中。

(二)第二章视觉与色彩心理
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视觉的生理、心理特性、视觉理论等内容。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看到色彩对人心理(表情、象征、联想)、生理(色觉、视觉、视错)方面的影响,熟悉色彩的情感表达,加强对色彩的联想与感觉并有能力应用于实践。

了解当今的流行色,了解色彩的宗教与民族性及地域文化特征。

(三)第三章色彩的三属性
主要教学内容
凡能被视觉所感知的色彩都一定现时具备三属性,即明度、色相、纯度,这三种属性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和对比规律。

理解色彩对比的不同表现力。

(四)第四章色彩的表色体系
主要教学内容
本章详细介绍曼塞尔表色体系、奥斯特瓦尔德表色体系,重点学习色彩体系和三属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属性。

(五)第五章色彩调和
主要教学内容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及曼塞尔色彩调和理论、奥斯特瓦尔德色彩调和理论概念。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色彩调和的几种方法和配色技法形成原理,理解色彩调和的不同表现力以及对自然界中的色彩进行有选择,提炼和重组的训练
(六)第六章色彩构成练习
主要教学内容
配色基础练习、主题性配色练习。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在完成本书课程任务后,可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习。

三、课程学时分配
表1. 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按模块或知识单元)


其中
讲授实践其它
1 第一章色彩的原理
2 2 0
2 第二章视觉与色彩心理 2 2 0
3 第三章色彩三属性8
4 4
4 第四章色彩表色体系 4 4 0
5 第五章色彩调和
6 2 4
6 第六章色彩构成练习10 2 8
学时总计32 16 16
四、实践教学
(一)课内实践项目
1、色彩三属性
2、色彩调和
3、色彩构成练习
表2. 实践教学安排表
序号实践项目学时备注
1 色彩三属性 4
2 色彩调和——配色基础练习 4
色彩构成练习——主题性基础练习8
总计16
(二)独立实践项目
五、必要说明
(一)课程开设的基本条件
本课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在学习了《设计素描》《建筑速写》《平面构成》等课程开开设。

(二)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色彩构成》,韩勇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4版。

参考书:《构成设计》,蓝先琳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1版。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类别、题型及成绩评定办法
方式:考查;
形式:色彩构成作业
2.总评成绩的组成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设计作业考核两种方式进行,两部分的分数比例为: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