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1教案 冀教版 精品
最新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案
![最新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835f1da8956bec0975e3df.png)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使学生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关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导入话题2、板书课题:中华美食名扬天下二、活动一:“美食侦探在行动”近三天家庭主食调查统计表:展示调查结果,小组进行统计1、饮食习惯和物产之间的关系:出示物产分布图,探讨“饮食习惯和物产之间有何关系?”(南米北面)2、口味歌“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引导步骤:a、找学生读一读《口味歌》。
b、通过观察,让学生回答“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口味差异。
c、学生拍手打节奏,齐读《口味歌》加深认识。
3、拓展练习:请学生课外查询和搜集资料:除了地域的物产外,影响饮食习惯的形成还有哪些因素?三、活动二:“美食嘉年华”1、中国的八大菜系可是美食中的精髓。
让学生欣赏中国八大菜系美食图片。
2、让学生为中国八大菜系拟一则广告语。
四、活动三:“中华美食故事”1、北京烤鸭。
2、长沙臭豆腐。
五、儿歌总结,并启发引导学生爱惜粮食。
连云港正大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操作工CPSOS文件培训试题(2014年月日)姓名:得分:一、判断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需要申请批准的危险作业有:动火作业、高空作业、密闭处所作业。
()2、对设备及其系统进行保养或清理时不需要按建立的程序进行挂牌上锁。
()3、发现火灾,应严守先发警报而后救火之规定。
()4、动火作业产生的热量或火花如与输送设备有关,必须停止运转所有相关的输送设备,直到动火作业结束。
()5、氧气瓶、乙炔发生器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
如条件限制,可以低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
()6、使用绝缘工具、干燥木棒、绳索等不导电物体解脱触电者。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案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3f65e7e21af45b307a83e.png)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案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我国南北方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初步探讨了每个区域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与地域物产的关系,体现着人类依赖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
从中华民族丰富的美食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了解到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以及我国不同地区的饮食风俗特色。
本课重点应落在探寻饮食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使学生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探寻人文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关系的兴趣。
3、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务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五品社下一单元中华美食名扬天下导学案一课时(河北版)
![五品社下一单元中华美食名扬天下导学案一课时(河北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01241d050876323012128c.png)
授课时间第周星期____ 单元课时第7课时总课时:7课题中华美食名扬天下节次第1节备课时间 3.12 主备人蒋名荣参与人员知识目标1、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务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使学生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探寻人文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关系的兴趣。
3、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
学法指导观察比较、分组合作学习法重点解读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提示1、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资料的能力的培养。
2、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
课前准备向家长学一两种菜的做法。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情景导入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说一说,你向家长学会了做一道什么菜。
自主学习饮食习惯和物产之间的关系出示物产分布图:请大家借助图例看图,动脑筋想一想“饮食习惯和物产之间有何关系?”审批人:审批时间: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1、年夜饭可以说是美食中的精华,请大家拿着你们年夜饭调查表,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出代表把你们的调查结果在全班展示一下。
2、口味 “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以饺子为例,说说其中的差异。
3、影响饮食习惯的形成的有哪些因素呢?(影响我们饮食习惯的除了地域的物产外,还有地理环境、气候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
)反馈测评拓展延伸 东安鸡1. 先宰杀母鸡,拨除鸡毛在鸡的食袋旁切口,拉出食袋,在鸡的肛门切口掏出内脏,清洗干净。
2. 将净鸡放入汤锅内煮约8至10分钟,达七成熟捞出切块。
3. 姜去皮,洗净切细丝,红干辣椒切丝,花椒去籽拍碎剁细末。
4. 在锅里放入熟猪油,把刚切好的姜.辣椒.花椒倒入爆香。
5. 倒入鸡块翻炒几下,放入醋.清汤大火烧开,小火焖2至3分钟,至汤汁快干时放点味精就可出锅了。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e80fc9240c844769eaeead.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多种多样的住房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中华美食名扬天下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锦绣中华在我心中我们的衣食之源面对自然灾害考察农业的历史蒸蒸日上的新农村生活中处处有工业我们的生活在变化我国工业的发展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教学目标·态度: 通过“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进一步了解祖国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 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 会按专题如人物、风景、节日、民族等类别将收集的资料布置板报。
学生准备:查找资料(收集祖国各地的资料)教师准备:课件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课题:(出示中国地形图)师述: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
她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
(板书:江山多娇)二、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
(板书:祖国就像一副画。
)1、问: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它有几块主要的色块,这不同颜色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同对我国的地形图,了解和研究我国的地形、河流。
2、理解我国的地形三级阶梯。
问: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就是代表不同的高度。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张图上各种颜色都代表的高度是多少呢?教师点图片上的各种颜色,分别判断土黄色、黄色、绿色的海拔是多少。
师述:我们从高空向下观看我国的地形,大体上分为三级阶梯,因为是从上往下看,所以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尔后是海洋。
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势明显是西高东低。
(板书:西高东低) 3、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
①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这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请在地图上找一找。
(板书:五种地形齐全)②请读小资料:(幻灯出示资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中华美食名扬天下](https://img.taocdn.com/s3/m/2adebdc66edb6f1afe001fc5.png)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第四课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目标态度: 通过介绍祖国--些不同区域人们饮食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们怎样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知识: 了解不同的人们饮食与当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可以是文章、采访记录,故事,图片,实物)1.了解筷子的学问。
2.搜集一些传统食物的背后的故事和传说。
3.走进中西餐厅,体验中西食文化的差异。
教材分析1.本主题是对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导入。
学生已经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祖国的概况,现在是引导学生深入到我国的一些区域去继续了解自己的国土和人民。
重点是通过观察人们活动的变化来理解区域间自然环境的差异。
2.教材首先从两幅图自然环境景观图片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体会与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异同。
这里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教材呈现了中国地图;还编排了学生的小文章、歌谣、故事和小资料等内容。
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是把区域的差异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发他们的联想和体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地去了解和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目标: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并能尊重西方人的饮食习惯;让学生看到人与食文化发展的关系,学会比较与联系地看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
活动一:赏食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全球瞩目的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哪儿举行吗?(北京)对,中国北京将承办这一国际盛会。
2008年,我们将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
到那个时候啊,我们将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崭新的中国。
今年,是奥运备战的前夜,各项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展开。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1》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d1ab8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9.png)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1》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美食文化,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各地的特色美食、烹饪技艺以及饮食礼仪等。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索我国的美食文化,提高他们的品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美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意识较强。
但部分学生对我国的美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美食文化,知道各地的特色美食和烹饪技艺。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强的品德素养。
3.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美食文化,知道各地的特色美食和烹饪技艺。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强的品德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美食的魅力。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意识。
3.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美食为例,讲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美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板书设计,突出课堂重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各地美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美食文化。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地方的美食?它们有什么特色?2.呈现(10分钟)–呈现各地的特色美食和烹饪技艺,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美食文化。
–讲解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你们最喜欢的美食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观点。
4.巩固(5分钟)–针对课堂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美食文化的掌握程度。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素养。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_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_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62d08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4.png)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_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是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我国各地的特色美食,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各地特色美食,探究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的饮食文化。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对美食有一定的兴趣和认知。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我国各地的特色美食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拓宽视野。
此外,学生对饮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一,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地的特色美食,知道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饮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尊重和欣赏不同的饮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各地的特色美食,知道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
2.难点:探究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的饮食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搜集各地特色美食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地特色美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的美食如此丰富多彩?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各地特色美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地美食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
冀教版品社五下《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社五下《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94b57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5.png)
冀教版品社五下《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社五下《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是一篇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文章。
文章通过介绍各地的特色美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美食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插图精美,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能了解不多,对一些特色美食可能没有听说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的饮食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知道各地的特色美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美食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知道各地的特色美食。
2.难点: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的饮食文化。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教学资源。
2.学具:准备相关的手工材料,如彩纸、彩笔等。
3.教材:准备冀教版品社五下《中华美食名扬天下》的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国美食的图片,如北京烤鸭、四川火锅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各地的特色美食,如山东煎饼、江苏扬州炒饭等,同时简单介绍美食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特色美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父母请教,了解美食的制作方法和背后的故事。
2024年五年级品社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案冀教版
![2024年五年级品社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88646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d.png)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氛围整体不错,学生们对中华美食文化的兴趣很浓,这也得益于我在课前准备时的精心设计和挑选。在课堂导入环节,我运用了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故事和美食图片,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新课呈现环节,我注意到了知识点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对中华美食的制作方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对一些地方的美食比较陌生,不太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菜品制作过程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美食名扬天下》这篇课文,了解了中国的美食文化。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美食种类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如川菜、粤菜、湘菜等。我们还知道了中华美食文化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如东坡肉、宫保鸡丁等。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制作一些简单的中华美食,亲身体验了美食制作的乐趣。
2024年五年级品社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案冀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是冀教版五年级品社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各地的特色美食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华美食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说课稿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7a5baa4b9f3f90f77c61b13.png)
4.《中华美食名扬天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是冀人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共有两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南北方不同的饮食》,是在上一学期了解了各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特点的基础上,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的差异影响着当地的物产和人们日常的生活,形成了南北不同的饮食习惯,旨在引导学生懂得形成不同饮食习惯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经过上一学期《丰盛的民族饮食》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各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涉猎的知识面越来越大,他们需要深入了解南北饮食习惯不同的原因。
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的差异影响着当地的物产和人们日常的生活。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了解南北方饮食上的差异。
2. 探究南北方不同饮食习惯的原因。
3. 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南北方饮食上的差异。
难点是:探究南北方不同饮食习惯的原因。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活动为主要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这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美食》,听着欢快的歌曲,看着满眼的美食,学生说一说有什么感受,教师引导到有关美食的话题,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1》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ec670d0066f5335a812153.png)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中华美食名扬天下2课时教学目标[德育目标]:通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使学生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探寻人文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关系的兴趣。
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
[智育目标]: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关系。
[素质发展目标]:使学生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务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资料的能力的培养。
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可以是文章、采访记录,故事,图片,实物)、对中华美食的相关了解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活动设计小组讨论、交流(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美食》课前让学生欣赏。
1、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歌曲,看着这满眼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想要吃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美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二)活动一:“美食侦探在行动”年夜饭可以说是美食中的精华,请大家拿着你们年夜饭调查表,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出代表把你们的调查结果在全班展示一下。
1、饮食习惯和物产之间的关系出示物产分布图:请大家借助图例看图,动脑筋想一想“饮食习惯和物产之间有何关系?”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对,因为我们北方盛产小麦,南方盛产大米所以在饮食上出现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差异。
2、口味“南甜北咸,东酸西辣”:教师课件出示儿歌:找学生读一读《口味歌》师小结:人们常把口味概况为“南甜北咸,东酸西辣”,虽然不太准确,但也反映出区域的饮食口味的是有差异和区别。
免费教育资源网教育一百分欢迎您,您正在阅读的是小学思想品德《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教育一百分教学设计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思想品德《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设计3、请大家看一个短片,让我们看看“影响饮食习惯的形成的有哪些因素呢?”粮食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小学教育)2019年(春)五年级品社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案 冀教版
![(小学教育)2019年(春)五年级品社下册《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案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b946706edb6f1aff001fe8.png)
师:美食不仅能够充饥、还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呢。一道菜,一个故事;一道菜,一段历史。你的家乡美食呢?这些美食又有什么样的动人故事呢?我们开个“中华美食故事会”,请大家说一说。
【预设评价】1、请故事讲得很生动,如果语言简练一些就更好了。2、你的故事让我们打开眼界。3、你的故事真得很精彩如果声音洪亮一些就更好了。2、你的故事让我们打开眼界。3、我们美食当中还蕴涵着浓浓的亲情。4、谢谢你,让我们大家都要做一个有文化的食客……)
(二)活动一:“美食侦探在行动”年夜饭可以说是美食中的精华,请大家拿着你们年夜饭调查表,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出代表把你们的调查结果在全班展示一下。
预设一:学生回答上来时的评价:
(1、你的想法很独特,表达也很准确;2、你的声音很宏亮3、你吃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学问4、这是“一面百吃,百吃百味”呀!5、我们喜欢美食更喜欢亲人为做一起吃美食的感觉……)
课前播放《美食》课前让学生欣赏。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1、(课件:美食)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歌曲,看着这满眼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想要吃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美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揭示课题。
(教学意图:视频导入,渲染气氛,简单明了,直奔主题。以儿童兴趣入手,以“吃”作为切入点,通过视觉盛宴由浅入深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资料的能力的培养。
2、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手段、方法
分组合作学习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第四课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教学目标态度: 通过介绍祖国--些不同区域人们饮食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们怎样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知识: 了解不同的人们饮食与当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可以是文章、采访记录,故事,图片,实物)1.了解筷子的学问。
2.搜集一些传统食物的背后的故事和传说。
3.走进中西餐厅,体验中西食文化的差异。
教材分析1.本主题是对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导入。
学生已经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祖国的概况,现在是引导学生深入到我国的一些区域去继续了解自己的国土和人民。
重点是通过观察人们活动的变化来理解区域间自然环境的差异。
2.教材首先从两幅图自然环境景观图片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体会与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异同。
这里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教材呈现了中国地图;还编排了学生的小文章、歌谣、故事和小资料等内容。
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是把区域的差异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发他们的联想和体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地去了解和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目标: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并能尊重西方人的饮食习惯;让学生看到人与食文化发展的关系,学会比较与联系地看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
活动一:赏食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全球瞩目的201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哪儿举行吗?(北京)对,中国北京将承办这一国际盛会。
2018年,我们将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
到那个时候啊,我们将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崭新的中国。
今年,是奥运备战的前夜,各项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展开。
这不,去年底奥组委就在全国开展了征集奥运菜谱的活动,就让我们随着镜头去现场看看吧!(课件滚动播放参展的6道中国美食①以及现场的照片。
)(解说词:瞧,现场会上有咱们中的传统美食……,有各地的特色小吃……,还有专为奥运会夺身定做的创新菜肴……)师:看到这么多诱人的菜肴,你想说些什么?生1:垂涎欲滴!师:看你的口水都流出来了,真是个小搀猫!生2:精美绝伦!师:是呀,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呀!师:的确,“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
中国享有“烹饪王国”的美称,其饮食文化散发着几千年来传承、发展的独特魅力。
[板书:源远流长]借奥运舞台,让中国食文化走出国门,让世人与我们共同品味中华食文化的智慧和内涵。
(板书课题:中华食文化)活动二:说食过渡语:(师点击课件,出示“邀请函”封面)看,前不久,奥组委向全国的小朋友们发出了“邀请函”,(课件演示打开邀请函)邀请同学们担任中国美食宣传自愿者,你们想参加吗?(想)那咱们可得好好准备,对中国食文化深入的探究。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许多这方面的资料,那你们觉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向世界宣传中国食文化呢?生1:可以宣传中国的菜。
师:以美食吸引,可以。
生2:可以讲讲食物背后的故事。
师:你还知道食物背后的故事,真不错。
生3:可以告诉他们中国人吃饭的习惯/讲究/规矩/礼仪。
师:作为“礼仪之邦”,饮食礼仪必不可少。
师:看来你们搜集到的资料还真不少,那现在咱们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补充补充,商讨一下,你们组的宣传方案,待会儿选一名代表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宣传中华的食文化。
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宣传最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学生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师巡视。
)(一)吃出智慧1.师:中华美食宣传员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那咱们开始吧!第一小组:我宣传的是杭州的一道名菜“龙井虾仁”。
师1:听了她这么一介绍,你是否也想去尝尝呢?清新雅丽,鲜香无比,没想到茶叶也能成为做菜的原料。
其实我国各地菜的味道也各不相同,有谁知道吗?(学生表演口味歌)师:古人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如果同学们想真正了解中国的美味,那还得到当地亲自去尝尝呢。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介绍的菜是“桂林山水”,它的造型主要是黄瓜。
师2:没想到厨师们能把这么简单的食品设计成这诗情画意般的情境,美化了我们的餐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盘菜,谁能根据它的造型猜出它名字呢?(课件同时出示四幅图片,然后一副一副放大,学生猜完一个,就出示一个菜的答案,最后定格在四副同时出示的画面上。
)(这是里不仅让学生说出它起的菜名,还要说出他是怎么想的?)评价语言:你的确是动了一番脑筋!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呀!你的菜名比设计者的更有意境!师小结:瞧!山川树木、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珍禽异兽,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光是给这些美味佳肴起名字,大家都是下足了功夫,动足了脑筋。
那它们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这其中又得下怎样的功夫,动怎样的脑筋呢?第三个小组:我们组向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的瓜雕。
师:唉,看到这件作品,你们不想对这位厨师说点什么吗?生赞叹道: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怎么雕出来的?/你的技术真的太高超了!师:有同学还对制作的过程产生了兴趣,那我就满足你的愿望吧!(课件展示录像:雕刻人物)1分20秒师采访:你刚才在说什么?生答:没想到能把一个白萝卜雕刻出各种人物、动物的造型,真是栩栩如生呀!师:孔子说:“食不厌精,桧不厌细。
”看来你是被专业厨师精湛的刀工折服了!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呀,这学艺的经历又是怎样的呢?哪个组来给大家介绍介绍?第四个小组:我在湖北美食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陈师傅切豆腐,运刀如飞。
师采访这个学生:你知道他是怎么学成的呢?生答:向别人请教,天天在家练。
师: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各位大厨们,运用各种娴熟的烹饪技法,再加上精湛的刀工,深远的意境,精巧的造型,使得各种食材成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而这其中的每一个工序、每一个步骤,无一不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我们中华食文化的智慧。
(板书:吃出智慧)师:还有哪些食物的制作也能反映中国人的智慧呢?第五个小组:我们组介绍的是汤包里的汤是如何包进去的。
(二)吃出情感2.过渡语: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早已不是为了充饥、为了品尝美味,吃中有智慧,吃中还有故事。
在我们中华的饮食文化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和传说,它们向我们揭示了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
有哪些组做这方面的宣传?第七小组:拿出粽子,讲粽子背后的故事。
师:现在只要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保留了吃粽子的习俗,借此来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像这样的传统美食还有哪些?第八小组:中秋节吃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师:所以人们在中秋节就会互送月饼,以表达美好的祝福。
第九小组:我们组宣传饺子。
它的由来是……过年时吃饺子是因为它形如元宝,多吃饺子可以招财进宝、讨个吉利。
师小结:一道道中华美食不仅注重色、香、味、意、形、养,而且还有这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说。
大年三十的饺子包含了中国人家合万事兴的美好心愿;端午节的粽子是对屈原的纪念;腊月里的腊八粥,也煮进了中国人驱邪避灾的祈愿;而那一块块精美的月饼更是寄托了中华民族浓浓的亲情,这吃中的故事让我们领略了中国美食丰富的文化内涵,“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真是吃中有情感哪!(板书:吃出情感)(三)吃出文明过渡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到传统佳节,全家人都会聚到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说说笑笑,十分热闹;分享美食、分享快乐,这就是中国人的习俗。
[点击课件,播放中国人吃饭的录像]让我们到西餐厅去感受一下吧!(点击课件,播放西方人吃饭的录像)分别看了中西餐厅两个画面,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和发现吗?第十小组:所用的餐具不同,中国用的是筷子,西方人用的是刀和叉。
中国人是围在桌了上一起吃饭,西方人则是一人一份单独吃。
师:(这里课件插入筷子的图片)有哪位同学知道筷子的学问?第十一小组:我还想告诉外国朋友们,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吃饭时也有许多的规矩。
听我妈妈说,吃饭前要让长辈先坐,还有吃饭时不用能筷子乱敲,这样是不礼貌的。
吃饭时,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
第十二小组:我从刚才的画面中看到了中国人吃饭时时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有一种家的感觉,很温馨。
平时我们在家吃饭也是边说边吃,而在西餐厅里却很安静,连刀叉都不能在桌子上敲出声音。
师小结:是呀,中国人吃饭讲的就是家的氛围,感受到的就是家的温馨,这种自然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亲情,但我们在宣传推荐中国食文化时,还得尊重他国的饮食文化,做一个文明的宣传员。
(板书:吃出文明)师:中西饮食文化各有特色,我们在保留传统食文化特色的同时,吸取异国食文化的精髓,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板书:创新发展)活动三:探食师:中华食文化宣传员们,今天我们只聊了吃中的学问,其实饮食文化还包含了茶文化、酒文化,如果同学们感兴趣下课后还可以继续研究。
这里给你们推荐几个网站。
(课件打出网站的地址)让我们继续准备,到那时,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博大精深的中华食文化更全面的向世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