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纳加工电化学超微电极制备与表征新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庄鹏飞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信号研究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张博
汪卫华
非晶金属塑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全海涛
孙昌璞
量子信息启发的量子热力学和量子相变问题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杨玮枫
徐至展
量子相干控制原子、分子超快多光子非线性效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化学
段小洁
刘忠范
单壁碳纳米管的AFM操纵、形变及相子光谱联用新技术及其在形态分析和金属组学中的应用
南开大学
王新龙
王恩波
缠结网络的合成、结构和拓扑类型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汤庆鑫
胡文平
酞菁单晶微纳材料与微纳光电器件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顾振华
麻生明
2,3-联烯酸(酰胺)与联烯及炔烃的偶联环化反应研究
土木工程
刘晓华
江亿
溶液调湿式空气处理过程中热湿耦合传递特性分析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水利工程
杨克君
曹叔尤
复式河槽水流阻力及泥沙输移特性研究
四川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
钟燕飞
张良培
遥感影像处理中的人工免疫系统理论及其应用方法研究
武汉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徐建鸿
骆广生
微分散体系尺度调控与传质性能研究
电气工程
张勇
邵可然
计算电磁学的无单元方法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孟进
马伟明
电力电子系统传导干扰建模和预测方法研究
海军工程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王鸣生
彭练矛
在投射电子显微镜中对碳纳米管进行操控和电性测量

纳米电化学表征技术

纳米电化学表征技术

纳米电化学表征技术纳米电化学表征技术是一种将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质进行定量或定性研究的技术。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表征研究对于理解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纳米电化学表征技术可以提供关于纳米材料界面电荷转移、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电化学机制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制备纳米材料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纳米电化学表征技术主要包括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原子力显微镜(AFM)、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电化学纳米探针(ENP)等。

这些技术各具特点,可以提供不同方面的信息。

首先,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是一种可以在纳米尺度下进行电化学实验的技术。

它利用纳米电极与待测电极之间的电荷转移过程,通过扫描电极的位置和电流信号变化来确定样品表面的电荷转移性质。

SECM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电化学图像,可以研究电极和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化学反应的机制。

其次,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一种通过探测原子、分子间力作用力的显微镜。

它可以实时观察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质,同时可以进行局部电化学测试。

通过在AFM探头上加上一个电化学电极,可以实现原子分辨率下的电化学测量,例如测量电流-电压曲线和电子空穴寿命等。

第三,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是一种研究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电化学界面的技术。

它通过在待测系统中加入一个交变电压信号,观察系统对不同频率交变电压的响应来反推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在纳米尺度下,EIS可以提供关于纳米电极和电解质间界面的电化学性质信息,例如电荷转移电阻、电解质扩散系数等。

最后,电化学纳米探针(ENP)是一种用于纳米尺度电化学测试和成像的新型探针。

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离子或电子束在纳米尺度下与样品表面的相互作用,实现纳米尺度的电化学测量和成像。

ENP可以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电流-电压曲线图像,可以研究纳米尺度下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材料性质。

纳米电化学表征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质,并可以从电化学反应机制、催化性能、电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对纳米材料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

微纳米级精密加工技术最新进展

微纳米级精密加工技术最新进展

微纳米级精密加工技术最新进展微纳米级精密加工技术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信息技术、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光学制造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微纳米级精密加工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推动着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以下是该领域最新进展的六个核心要点:一、超精密光刻技术的新突破超精密光刻技术作为微纳加工的核心技术,在半导体芯片制造中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极紫外光刻(EUV)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波长缩短至13.5纳米,极大提高了图案分辨率,使得芯片上的元件尺寸进一步缩小,推动了摩尔定律的延续。

同时,多重曝光技术和计算光刻技术的结合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光刻精度,为实现更小特征尺寸的集成电路铺平了道路。

二、聚焦离子束加工技术的精细化聚焦离子束(FIB)技术以其高精度、灵活性强的特点,在微纳米结构的直接写入、修改及分析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最近,通过优化离子源和束流控制系统,FIB技术实现了亚纳米级别的加工精度,为纳米器件的制备、纳米电路的修复及三维纳米结构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外,双束系统(FIB-SEM)的集成,即在同一平台上集成了聚焦离子束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大大提高了加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激光微纳加工技术的创新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在微纳米尺度上展现出了新的应用潜力,尤其是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的出现,如飞秒激光,能够在材料表面进行无热影响区的精确加工,适用于复杂三维结构的制造。

通过调控激光参数,如脉冲宽度、能量密度和重复频率,可实现从材料表面改性到内部结构雕刻的广泛加工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植入物、微光学元件及微流控芯片的制造中。

四、化学气相沉积与电化学加工的精细化化学气相沉积(CVD)作为一种薄膜沉积技术,近年来在微纳米材料合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石墨烯、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可控生长方面。

通过精确调控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气体配比,实现了单层或多层纳米薄膜的高质量沉积,为纳米电子学、能源存储及传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

纳米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纳米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纳米电极的制备与表征纳米电极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材料,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效率等优秀性能,已成为现代化学分析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阐述纳米电极的制备过程以及常用的表征方法。

一、纳米电极制备纳米电极制备是指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活性物质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纳米级别的材料。

目前纳米电极制备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溶胶-凝胶法和纳米印刷等。

1.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通过还原性物质对金属离子进行还原反应来制备纳米电极的一种方法。

常用还原性物质有氢气、乙醇、甲醛、NaBH4等。

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高度的成熟度和长寿命,但是对于纳米材料稳定性需求较高的应用领域来说,该方法并不理想。

2.电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纳米粒子,再将纳米粒子吸附于电极表面制成纳米电极的一种方法。

相比于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纳米电极材料具有高度的可控性、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3.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可控性强的制备纳米电极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控制溶胶和凝胶的成分和浓度来制备不同大、形、大小分布的纳米粒子。

优点是能够得到高度相互作用团聚的纳米材料,但是该方法对于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来说,存在不足。

4.纳米印刷技术纳米印刷技术是基于微纳米加工技术的一种制备纳米电极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精度制造设备和复杂印刷技术,将纳米结构材料印刷在电极表面。

纳米印刷技术不仅实现了高精度的微纳米结构加工,而且能够高效、低成本地制备纳米电极,是一种有前途的纳米电极制备方法。

二、纳米电极的表征方法纳米电极的表征是研究其性质、结构、形貌以及表面特性的必经之路。

最常见的纳米电极表征方法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

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是一种常用的纳米电极表征方法,利用高能电子束照射表面,观察电极表面的形貌、粗糙度、孔隙结构等特征。

超微电极电化学

超微电极电化学

超微电极电化学一、引言超微电极电化学是电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的是在纳米和微米尺度上的电化学现象。

这个新兴领域的发展使我们有机会探索和理解在极限尺度上,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反应机制、以及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超微电极电化学不仅在基础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也在能源储存与转化、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应用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超微电极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技术超微电极电化学的主要研究工具是超微电极,它们具有极小的尺寸,可以探测和影响纳米尺度的物质变化。

超微电极的制作通常需要精密的制备技术和先进的材料科学知识。

常见的超微电极包括纳米线、纳米颗粒、纳米盘等。

在超微电极电化学实验中,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电化学测量技术,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各种谱学方法如光谱电化学(SPE)和原位光谱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关于纳米尺度上电化学反应的详细信息,如反应动力学、反应机制、以及电极表面的物质传输和电荷转移过程。

三、超微电极电化学的应用1、能源储存与转化:超微电极电化学在能源储存和转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通过使用超微电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设备的电化学性能和反应机制,从而优化其性能。

2、环境科学:超微电极电化学可以用来研究环境中的污染物降解和转化,以及相关反应的动力学和机制。

例如,可以用来研究纳米级催化剂对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

3、生物医学工程: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超微电极电化学可以用来研究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等的检测和识别,以及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等生物过程。

超微电极还可以用于药物输送和基因转染等应用。

四、展望未来的研究尽管超微电极电化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解决。

例如,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纳米尺度上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包括电荷转移过程、物质传输过程、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我们还需要开发更先进的测量技术和分析方法,以便更准确地描述和预测纳米尺度上的电化学行为。

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时间:2010-06-20 12:51编号论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学位授予单位2009001 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余欣荣新江北京大学2009002 正负电子湮灭中J/Ψ的产生以及底夸克偶素衰变到粲夸克对的研究张玉洁赵光达北京大学2009003 单壁碳纳米管的AFM操纵、形变及相关拉曼光谱研究段小洁刘忠范北京大学2009004 在投射电子显微镜中对碳纳米管进行操控和电性测量王鸣生彭练矛北京大学2009005 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郭丛斌闵维方北京大学2009006 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尹继武宋新宁中国人民大学2009007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信号研究朱相雷庄鹏飞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09008 铁磁智能材料力磁耦合行为研究裴永茂方岱宁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09009 高介电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沈洋南策文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09010 溶液调湿式空气处理过程中热湿耦合传递特性分析刘晓华江亿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09011 微分散体系尺度调控与传质性能研究徐建鸿骆广生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09012 CASP8基因启动子区六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与多种肿瘤易感性相关孙瞳林东昕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2009013 宽温域稀土超磁致伸缩合金研究马天宇徐惠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014 钛酸铅基化合物晶体结构及其负热膨胀性陈骏邢献然北京科技大学2009015 普通野生稻匍匐生长习性基因克隆及其分子进化谭禄宾孙传清中国农业大学2009016 脱落酸结合蛋白ABAR受体功能的鉴定王小芳张大鹏中国农业大学2009017 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机制研究郄海霞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2009018 不同情绪义的词的"阈下启动"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罗倩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2009019 同声传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研究张威王克非北京外国语大学2009020 生物安全立法研究于文轩王灿发中国政法大学2009021 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谢永康王南湜南开大学2009022 哈密顿系统与微分几何中的闭轨道王嵬龙以明南开大学2009023 原子光谱联用新技术及其在形态分析和金属组学中的应用李妍严秀平南开大学2009024 冰片对血脑屏障P-糖蛋白功能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开窍中药”作用模式初探范祥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2009025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房地产增长周期波动--特征、成因和结构变化的计量分析梁云芳高铁梅东北财经大学2009026 缠结网络的合成、结构和拓扑类型研究王新龙王恩波东北师范大学2009027 基于AFM的纳米加工机理及相关工艺技术研究闫永达董申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028 多空间尺度下驼鹿和狍受人类干扰的生态效应及其适应机制研究姜广顺马建章东北林业大学2009029 piggyBac 转座系统--哺乳动物遗传分析的新工具丁昇许田复旦大学2009030 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位点的系统研究师咏勇贺林上海交通大学2009031 数据挖掘的建模及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研究沈红斌杨杰上海交通大学2009032 白血病相关蛋白AML1-ETO 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卢莹陈国强上海交通大学2009033 折射率变化型多层光存储的矢量衍射理论郭汉明庄松林上海理工大学2009034 三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应变率效应及动态特性分析孙宝忠顾伯洪东华大学2009035 财政分权、财政竞争的经济绩效研究付文林沈坤荣南京大学2009036 喷动流化床流体动力学特性及放大规律研究钟文琪章名耀东南大学2009037 基片集成频率选择表面的研究罗国清洪伟东南大学2009038 一维纳米结构的若干力学问题王立峰胡海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039 温度-应力共同作用下砂岩破坏的细观机制与强度特征左建平谢和平中国矿业大学2009040 受载煤体变形破裂表面电位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李忠辉王恩元中国矿业大学2009041 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基因型-表型相关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胡志斌沈洪兵南京医科大学2009042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中的鸟形象黄厚明阮荣春南京艺术学院2009043 黄酒品质和酒龄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于海燕应义斌浙江大学2009044 提高罗伦隐球酵母拮抗效力的途径及其机理的研究余挺郑晓冬浙江大学2009045 动力学性质的相对化与局部化张国华叶向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046 日冕物质抛射的对地有效性及近地空间环境的研究薛向辉窦贤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047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许年行吴世农厦门大学2009048 卵巢特异性转录因子NOBOX、NANOS3、LHX8在卵巢早衰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秦莹莹陈子江山东大学2009049 海面风矢量、温度和盐度的被动微波遥感及风对温盐遥感的影响研究殷晓斌刘玉光中国海洋大学2009050 遥感影像处理中的人工免疫系统理论及其应用方法研究钟燕飞张良培武汉大学2009051 计算电磁学的无单元方法研究张勇邵可然华中科技大学2009052 水稻抗白叶枯病隐性基因xa13的分离与鉴定储昭晖王石平华中农业大学2009053 DNA在土壤活性颗粒表面结合机制及其稳定性和生物活性蔡鹏黄巧云华中农业大学2009054 熔锥型光纤器件的流变成形机理、规律与技术研究帅词俊钟掘中南大学2009055 政策工具的挤出效应与挤入效应研究杨子晖陈浪南中山大学2009056 若干金属及氧化物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周军许宁生中山大学2009057 含离子液体介质中生物催化不对称反应及其特性的研究娄文勇宗敏华华南理工大学2009058 复式河槽水流阻力及泥沙输移特性研究杨克君曹叔尤四川大学2009059 人子宫内膜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及癌相关蛋白Cyclophilin A的表达与功能验证李征宇赵霞四川大学2009060 口腔黏膜癌变相关分子蛋白组学分析及RACK1蛋白表达验证和功能研究王智陈谦明四川大学2009061 球孢白僵菌降解寄主体壁的几丁质酶和蛋白酶的分子改良范艳华裴炎西南大学2009062 基于微纳加工电化学超微电极制备与表征新方法研究朱明智蒋庄德西安交通大学2009063 流动传热问题先进算法及其在强化空气对流传热应用中的研究屈治国陶文铨西安交通大学2009064 SiC晶须增韧硅化物及SiC/玻璃高温防氧化涂层的研究付前刚李贺军西北工业大学2009065 雷达高分辨距离像目标识别方法研究杜兰保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066 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黄矮根腐病(Embellisia astragali sp. nov. Li & Nan)的研究李彦忠南志标兰州大学2009067 文类研究陈军姚文放扬州大学2009068 含蜡原油流变性与蜡晶形态、结构及原油组成间关系研究高鹏张劲军中国石油大学2009069 载能粒子沉积硬质润滑薄膜于翔王成彪中国地质大学2009070 心肺复苏自动化过程中的关键算法研究李永勤邓亲恺南方医科大学2009071 随机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和闭环性能分析刘淑君张纪峰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2009072 非晶金属塑料张博汪卫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09073 量子信息启发的量子热力学和量子相变问题全海涛孙昌璞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2009074 伽玛暴外流体的物质组分及其观测效应范一中韦大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09075 酞菁单晶微纳材料与微纳光电器件的研究汤庆鑫胡文平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09076 2,3-联烯酸(酰胺)与联烯及炔烃的偶联环化反应研究顾振华麻生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09077 分子分散型三基色和白光高分子发光材料体系刘俊王利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09078 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上NOx储存、分解与还原的研究於俊杰郝郑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9079 ENSO集合预报研究郑飞朱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9080 北极Gakkel超慢速扩张脊大洋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刘传周郭敬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9081 多年冻土区气冷路基长期热稳定性研究张明义赖远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9082 从生长锥到胞体的长距离钙离子信号介导Slit-2引起的神经细胞迁移的翻转管沉冰袁小兵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9083 控制水稻粒宽/粒重主效QTL的定位、克隆和功能研究宋献军林鸿宣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9084 β-Arrestin1 的核内功能: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调节基因转录及其在自身免疫中的作用施裕丰裴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9085 计算生物学方法发展及其在分子生物学和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张健蒋华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09086 基于数据驱动的表面质感建模与绘制王嘉平沈向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9087 高性能MEMS射频无源器件与三维硅微机械加工技术顾磊李昕欣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9088 量子相干控制原子、分子超快多光子非线性效应研究杨玮枫徐至展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089 明诗文学生态研究郭万金胡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090 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严志斌刘一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091 超宽带SAR浅埋目标成像与检测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金添周智敏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092 合成射流/合成双射流机理及其在射流矢量控制和微泵中的应用研究罗振兵夏智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093 新型免疫抑制性细胞亚群(dMSC)的发现和功能研究韩岩梅曹雪涛第二军医大学2009094 ZNRD1在胃癌发生和胃癌多药耐药中的功能研究洪流樊代明第四军医大学2009095 装备采办风险辨识与评估研究吕彬陈庆华装备指挥技术学院2009096 电力电子系统传导干扰建模和预测方法研究孟进马伟明海军工程大学2009097 基于混沌理论的线谱控制技术研究楼京俊朱石坚海军工程大学2009098 CUEDC2通过抑制IKK复合体磷酸化下调NF-kB通路李慧艳张学敏军事医学科学院。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微纳尺度探测与应用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微纳尺度探测与应用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微纳尺度探测与应用电化学分析是一种通过控制和测量电化学反应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测定其组成的方法。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如何将电化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微纳尺度的领域,以实现对微观世界的准确探测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分析方法在微纳尺度上的探测原理和应用前景。

一、纳米电极的制备与表征在微纳尺度电化学分析中,纳米电极的制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纳米电极的制备手段主要包括电化学腐蚀法、纳米探针法和模板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制备的纳米电极能够在微观尺度上准确地探测样品的电化学行为。

为了评价纳米电极的性能,表征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表征纳米电极的技术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电化学阻抗谱等。

这些技术能够直观地观察和分析纳米电极的形貌和表面结构,为后续的电化学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二、纳米电极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1. 纳米电极的生物传感器应用纳米电极在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修饰纳米电极表面的生物分子,可以用于检测生物标志物、判定细胞状态以及病原体的检测等。

例如,利用纳米电极可以实现对肿瘤标志物的高灵敏度检测,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2. 纳米电极的电催化应用纳米电极在电催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能源转换和环境治理领域。

通过调控纳米电极的形貌和组成,可以实现对电催化反应的高效催化。

例如,利用纳米电极可以实现高效的氧还原反应,为燃料电池等能源转换设备的提高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3. 纳米电极的材料分析应用纳米电极在材料分析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纳米电极进行材料的电化学测试,能够得到材料的电化学行为信息,进而评价材料的性能和品质。

例如,利用纳米电极可以研究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和电化学储能性能等。

三、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微纳尺度探测挑战与展望尽管电化学分析方法在微纳尺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纳米电极的制备技术需要不断改进,以实现更高的制备精度和一致性。

新型微生物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新型微生物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新型微生物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近年来,微生物电极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微生物电极将微生物和电极材料融为一体,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产生的电子,以实现对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检测。

在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微生物电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新型微生物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性能研究成果。

一、微生物电极的制备方法1.基于电极表面修饰的制备方法基于电极表面修饰的微生物电极是最常见的一种制备方法。

电极表面修饰通常使用离子交换膜、共价键化学修饰和物理吸附等技术。

在将微生物固定到电极表面之前,还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微生物的附着和稳定性。

预处理包括对微生物进行活化和培养,以及调节电极表面的性质等。

2.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制备方法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微生物电极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纳米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可显著提高微生物电极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微生物电极常用的材料包括纳米金、纳米银、碳纳米管等。

二、微生物电极的性能研究成果微生物电极的性能主要包括传感灵敏度、响应时间、稳定性和重现性等参数。

下面分别介绍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1.传感灵敏度研究传感灵敏度是微生物电极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电极对目标物质的检测能力。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致力于提高微生物电极的传感灵敏度。

例如,一项研究报道了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的纳米银电极来修饰微生物,成功提高了微生物电极对氧气的检测灵敏度。

2.响应时间研究响应时间是微生物电极另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常被用来评估电极对目标物质的检测速度。

在微生物电极的响应时间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实验分析电极对目标物质的响应曲线来确定响应时间。

一项研究表明,在利用DNA修饰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制备微生物电极时,响应时间可以降低到几秒钟以内。

3.稳定性研究微生物电极的稳定性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纳米电极制备及其应用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纳米电极制备及其应用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纳米电极制备及其应用什么是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通过电学和化学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物质和能量转换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研领域。

电化学方法是将电流与化学反应相结合来合成物质,分析物质,净化水和气体及研究电化学反应的方法之一。

电化学方法在新材料的制备、传感器、电化学电池、电解和防腐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纳米电极制备纳米电极是指直径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电极材料。

纳米电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高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较高的催化活性。

纳米电极制备方法主要有模板法、溶剂热法、电化学沉积法、流动电沉积法等。

其中,电化学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因为它制备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可控性强,而且可以在常温下制备纳米电极。

电化学沉积法在纳米电极制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该方法是通过在电极表面进行电极化反应来实现纳米电极制备的,这种电化学反应过程较为简单,只需将电极窗口放在溶液中或完全浸入其中,然后施加一定的电流或电位,使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在电极表面制备出纳米电极。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制备,非常便于实验操作。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纳米电极应用纳米电极具有比传统电极更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催化活性,因此在电化学测量、传感器技术,以及催化反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纳米电极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具体情况:1.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以生物分子为识别元件,通过电化学、光学、质谱等手段将生物分子的识别转化成电信号、光信号或物质含量的信号输出,从而完成对目标分子检测和分析的电化学测试。

纳米电极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检测精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能源材料纳米电极是能源材料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电化学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研究领域。

纳米电极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特点,可以增加电极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电池的储能和输出性能。

3.环境监测纳米电极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电化学纳米电极的制备与应用

电化学纳米电极的制备与应用

电化学纳米电极的制备与应用现代科技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纳米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将材料切割成纳米级别后,会产生崭新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这些特性被广泛应用在材料、生物和能源领域等多个领域。

电化学纳米电极作为化学分析和生物传感的重要分支,也在纳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化学纳米电极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微电极阵列法、扫描探针显微镜法、胶体金电化学电极法等。

其中,微电极阵列法是比较成熟的一种制备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微的光刻和微加工技术,在硅基片表面上制备出微米级的电极、导线和传感器等。

其中,扫描探针显微镜法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任意材料表面上制作出高精度、可控制的纳米电极。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制备过程可以在真空中进行,避免了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

在纳米级别下,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以更加精细地进行电化学分析。

除了制备方法,电化学纳米电极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生物传感、电化学分析、电容传感和电化学储能等领域。

在生物传感领域中,将电化学纳米电极组合成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检测和分析。

例如,用电化学纳米电极来检测重金属离子在环境中的浓度等,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都非常重要。

此外,电化学纳米电极还可以被用来研究生物反应过程,例如利用微小电极以及纳米电极数组对细胞的内在自发性电位、细胞代谢、能量代谢、药物检测等进行研究,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化学分析领域中,将电化学纳米电极应用于电化学分析技术,可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信号峰值。

例如,用电化学纳米电极进行DNA检测等非常敏感的检测方法,就已经在临床医学和药物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与普通电极比较,由于其面积小、灵敏度高,而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蛋白质、病毒等生物分子的检测。

在电容传感领域中,电容纳米电极在生物分子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包括了DNA拓扑异构体检测,同样的电容传感器也可用于控制葡萄糖与硫酸铜的反应实验。

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导语:纳米科技是当今科技领域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在纳米材料中,纳米电极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

一、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1. 溶液法溶液法是一种简单、经济且有效的制备纳米电极材料的方法。

基本步骤是将金属离子或其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调控溶液的浓度、温度、pH值等参数,利用溶液高度饱和度和溶剂蒸发等方式使得纳米电极材料形成。

2.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将气相中的金属原子或金属化合物原子,传输到基底上,从而形成纳米电极材料的方法。

常见的气相沉积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和物理气相沉积法(PVD)等。

3. 模板法模板法是一种利用空心模板构筑纳米电极材料的方法。

常用的模板包括:有机胶体微球模板、多孔膜模板以及纳米颗粒模板等。

通过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溶解在溶液中,然后依靠模板的孔道结构进行分子组装,最终得到具有纳米结构的电极材料。

二、纳米电极材料的性能纳米电极材料相比传统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以下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性能特点。

1. 电导率高纳米电极材料由于其纳米尺寸的特点,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因此对电子的传导更加顺畅,导致其电导率较高。

这在微电子学、纳米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催化活性强纳米电极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得其与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反应活性,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应用于电催化、光催化等领域,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降低能量消耗。

3. 机械性能优良纳米电极材料由于其纳米尺度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这使得纳米电极材料广泛应用于材料强化、微纳器件制造等领域。

4. 热稳定性好纳米电极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晶格结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在高温环境下,纳米电极材料依然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适用于高温电子器件等应用领域。

电化学超微电极组合方法及其超微组合电极和制备工艺[发明专利]

电化学超微电极组合方法及其超微组合电极和制备工艺[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945300A [43]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21]申请号200610062913.1[22]申请日2006.09.30[21]申请号200610062913.1[71]申请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地址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72]发明人蒋晓华 陈建军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郑小粤[51]Int.CI.G01N 27/30 (2006.01)A61B 5/04 (2006.01)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4 页[54]发明名称电化学超微电极组合方法及其超微组合电极和制备工艺[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超微电极的组合方法、结构及制备工艺,其是将超微工作电极与对/准参比电极组合集成在一起,形成两电极系统,两电极之间用纳米厚度的绝缘层隔离,以使两电极上的扩散层发生重合后电化学可逆的质点在一个电极上氧化或还原,在另一个电极上通过还原或氧化再生,然后再返扩散至原来的电极上,从而使探测细胞之电极上输出的电流信号被放大。

本发明能显著降低溶液电阻,极大地提高实际体系分析的可用扫速及检测灵敏度,把对研究体系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其组合电极制作简便,寿命长且容易更新,是一种高性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用于单细胞释放的高时空分辨动态检测及对细胞内单个囊泡进行实时动态的分析研究。

200610062913.1权 利 要 求 书第1/2页 1、一种电化学超微电极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将超微工作电极与对/准参比电极组合集成在一起,形成两电极系统,所述超微工作电极与对/准参比电极之间通过纳米厚度的绝缘层隔离,使两电极上的扩散层发生重合后电化学可逆的质点在一个电极上氧化或还原,而在另一个电极上通过还原或氧化再生,然后再返扩散至原来的电极上,从而使探测细胞之电极上输出的电流信号被放大。

超微电极的制备与应用

超微电极的制备与应用
13
(3 )纳米孔用于纳米颗粒的检测
学 化 电 学 大 江 浙 KCl
14



电流阻塞 “事件”与
学 大
溶液中纳米 粒子的浓度 呈正相关


15
第二部分: 电化学的应用
学 《电化学》第40讲 化 第12章 纳米电化学 电 Nano-electrochemistry
12.2 超微电极的制备与应用
大学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ultra-micro electrode (UME) 江12.2.2 超微电极的制备与应用

超微纳米孔电极的制备
3
Disk(圆盘电极)


电 Pore electrode(孔电极)



Pore membrane (超微孔)

4
超微电极的应用
(1)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


O
R
电O
R
To the bulk
学O
R
大 solution
江 基体远离微电极
基体靠近微电极

导电基体: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8
学 化 学电 金属的微区刻蚀 Etching of metals 大 江 浙
用于加工 machining
9
学 化 电 学 金属的微区沉积 Metal deposition 大 江 浙
10
学 化 电 学 大 江 浙
微区沉积solgel薄膜
11
(2)单分子检测
Glass Glass
学 例: a~ 10nm
5

微纳多级结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微纳多级结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微/纳多级结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从1990年起,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使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不间断电源等领域中。

纳米结构电极材料由于自身具有较小的尺寸可以显著的提升倍率性能,但是它在实际应用过程也存在着副反应和较低的振实密度等问题。

微/纳多级结构电极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纳米材料,一方面,其结构基元的纳米尺度有利于缩短电极反应过程中的锂离子的迁移路径,从而增加材料的倍率性能;另一方面,相对于单一纳米结构材料,其相对较小的比表面积和微米尺度聚集体的稳定结构能够缓解或弱化副反应的发生以及避免单一纳米结构材料由于较大比表面能所造成的团聚现象,从而增强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在本论文中,作者分别采用共沉淀法、溶剂热法以及微乳液法制备出具有微/纳多级结构的LiMn2O4微米球、LiFePO4微米花和CuO齿轮状薄膜,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与微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本论文还发展了基于水热法辅助后期改性的合成路线制备出Cu2+掺杂的LiFeP04/C正极材料,并进行性能研究。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简史和工作原理,归纳了各类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机理、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应的改性方法。

此外,还着重介绍了纳米结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以蒸发结晶制备出的矩形状NH4FeP2O7·1.5H2O纳米片为前驱体,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制备出长为6-8μm,宽为1-2μm和厚约为50nm的矩形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直径约为6-8μm的微/纳多级结构LiFePO4微米花。

探讨了反应溶剂对材料形貌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时,则制备出的是长约3-4μm,宽约为2μm的LiFePO4多面体微米粒子。

LiFePO4微米花和LiFePO4微米多面体分别通过热处理进行碳包覆,包碳之后,它们的形貌都保持不变。

与碳包覆的LiFePO4微米多面体相比,碳包覆的LiFePO4微米花显示出更高的放电比容量(0.1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2mAhg-1)、更好的倍率性能(10C下的比容量为101mAh g-1)以及较好的循环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y on the New Methods in the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Ultramicroelectrodes in Electrochemistry Based on Micro/NanofabricationZhu MingzhiABSTRACTThe electrodes are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instruments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Ultramicroelectrodes (UMEs) have led to unprecedented advances in the instruments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since their introduction to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The advantages brought by UMEs are: improved sensitivity, enhanced mass transport, increased temporal resolution, reduced ohmic voltage drops, low charging currents, greater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better adoptability for extremely small microenvironments. The UMEs have extended electrochemical methodology into the broad new domains of spaces (single cells, membrane pores), chemical mediums (nonaqueous solvents, unsupported electrolytes, ice, air), and methodologies (single molecule studies, AFM, STM, SECM).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of UMEs should directly impacts the resolution, sensitivity, accuracy, repeatability, and application domains of electrochemical instruments.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at UMEs can be fabricated with small size in all dimensions of electrode tip, reproducible and well-defined geometries and the technologies can offer a wide range of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insulating materials.Th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study on the new 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of UMEs. The main research works and obtaine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 A procedure of insulating the low melting or softening point metal fibers for preparing individual disk UMEs is presented. The insulating thin film techniques are used to concentrically insulate the metal fibers. Presently, the most popular UMEs geometry is the individual disk UMEs that can be manufactured with the smallest size in all dimensions of electrode tip.The procedure has introduced the low temperature insulating thin films techniques of micro/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to the fabrication of individual disk UMEs. The procedure can provide controll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for the fabrications of individual disk UMEs with the substrates of the low melting or softening point metal fibers. The thickness of insulating thin film of individual disk UMEs can be controlled. The insulating layers have been concentrically and uniformly deposited, so individual disk UMEs can be manufactured with well-defined geometries of electrode tips. The good adhesion has been obtained at the interfaces of the insulating layers and the substrates. The well-defined geometries of electrode tips and excellent adhesion to the substrates are critical to achieving a reproducible and definite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The rigid insulating thin films can eliminate the need for bulky support materials in order to fabricate the individual disk UMEs with small overall size of electrode tip. For the different purposes and environments the techniques can offer a wide range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such as: SiO2, Al2O3, SiC) and the insulating thin films can even be duplex (such as: SiO2/Si3N4) and triplex layers(such as: SiO2/Si3N4/SiO2).Specially, the fabrication of 12.5μm Au individual disk UMEs were described. The 25μm diameter Au fibers were concentrically coated by low temperatur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with an insulating layer of 0.7μm silicon nitride thin film. The individual disk UMEs with the substrates of Au fibers had been firstly fabricated with small overall size of electrode tip that employed the low temperature insulating thin films techniques of micro/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ies.(The results has been published “Development of disk ultramicroelectrodes based on low melting or softening point metal fibers by low temperatur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alytica Chimica Acta [J], 2005. M. Z. Zhu, Z. D. Jiang, W. X. Jing.”and the impact factor is 2.760.)2 A procedure for the fabrication of individual ring UMEs is presented. The conducting thin film techniques are utilized to concentrically deposit electrode materials onto the walls of cylindrical insulating supports and the insulating thin films technique is then used to concentrically insulate the cylindrical lengths of the electrode material-coated supports. The procedure can be extended to the fabrication of multiplicate combined probes by functionalizing insulating supports. The ring UMEs have large perimeter-to-area ratio and provide an ideal geometry for kinetic measurement. The procedure has introduced the conducting thin film techniques and the insulating thin films techniques of micro/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to the fabrication of individual disk UMEs. The conducting thin film techniques can produce high-quality conducting thin films with well adhesion to the substrates. The techniques are highly controlled and reproducible. For the different purposes and environments, the different electrode material thin films can be chosen (such as: Ag, Pt). Specially, the fabrication of 300nm Au individual ring UMEs was described. The 125μm diameter optical fibers were concentrically coated with Au films of 300nm thickness b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then insulated with silicon nitride thin films of 0.7μm thichness by low temperatur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he fabricated Au individual ring UMEs can be used as the photo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y (PEM) probes. The individual ring UMEs had been firstly fabricated with small overall size of electrode tip that employed the conducting thin film techniques and the insulating thin films techniques of micro/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ies.The combined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SPM) techniques have higher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The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provide diverse information about substrate surfaces and interfacial processes. The fabrication procedure of individual ring UMEs in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extended to the fabrication of multiplicate combined probes by functionalizing insulating supports. The fabricated individual ring UMEs combine optical fibers and ring UMEs that results in the PEM probes. The PEM probes can be used in micro-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The combined 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y (SECM)/Near-field scanning optical microscopy (NSOM) probes can be fabricated by having the substrates of NSOM probes and the SECM/NSOM probes allow simultaneous opt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imaging with submicrometer resolution. The radial flow micro-ring electrode (RFMRE) can be fabricated by having the substrates of the pulled capillaries and the RFMRE, a kind of hydrodynamic UMEs, combine ring UMEs and hydrodynamic voltammetric techniques that results in greatly enhanced mass-transfer rates. The configuration extremely attractive for the study of fast kinetics.(The results has been published “Radio fre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 of Au and low temperatur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silicon nitride for ringultramicroelectrodes fabrication.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J], 2006. M. Z. Zhu, Z. D. Jiang, W. X. Jing, B. Yang.”and the impact factor is 2.223.)(Four Chinese invention patents are applied. One is “One kind of ring ultramicroelectrodes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applied No. 200510096451.0, Jiang Zhuangde and Zhu Mingzhi etc”. Two is “One kind of combined scanning electrochemical/optical microscopy probe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applied No. 200510022733.6, Jiang Zhuangde and Zhu Mingzhi etc”. Three is “One kind of combined injection/ring electrode microprobe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applied No. 200610042602.9, Jiang Zhuangde and Zhu Mingzhi etc”. Four is “One kind of finite conical ultramicroelectrodes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applied No. 200610041947.2, Jiang Zhuangde and Zhu Mingzhi etc”. The four Chinese invention patent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Chinese Patent Bulletin.)3 A procedure for the fabrication of recessed interdigitated ultramicroelectrode arrays (IDA) is presented. The IDA appear to be of great analytical interest where particularly low detection limits are needed because the redox cycling arising from the close proximity of the interdigitated electrodes leads to enhanced detection sensitivity.The electrode surfaces of the fabricated IDA are inside the recessed trenches. When the recessed IDA were used as the basal sensing electrodes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 sensors, the recessed trenches can provide adequate membrane adhesion and sufficient mechanical stability for the sensing membranes immobilized in the trench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nsors. The multilayered technique holds promise as a useful way of increasing the functionality per unit area of substrat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ensitivity and conventional microfabrication techniques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for making submicro/nanometer band electrode arrays reproducibly and in large numbers.Specially, Au recessed IDA were fabricated by multilayered materials and conventional photolithographic patterning techniques on a quartz substrate. The multilayered recessed IDA structure, which consists of 50 pairs of fingers and has 1.5mm finger length,362nm functional band width and larger than 1.5μm containing trench depth, were fabricated in region of 1.5×2.3mm2. Glucose oxidase/polypyrrole (GOx/PPy) enzyme electrode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electropolymerization on the multilayered recessed IDA. The enzyme electrodes were used for detecting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0-10mmol/L in potassium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H 7.0), with sensitivity of 13.4nA/(mmol/L)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8.(The results has been published “Fabrication of polypyrrole-glucose oxidase biosensor based on multilayered interdigitated ultramicroelelctrode array with containing trenche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J], 2005. M. Z. Zhu, Z. D. Jiang, W. X. Jing.”and the impact factor is 2.646.)This work has introduced the micro/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to the fabrication of individual UMEs with the substrates of fibers and led to the novel fabrication procedure of individual UMEs. The micro/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have more control over well-defined geometries of electrode tips and increased reproducibility in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The individual UMEs can be manufactured with small size in all dimensions of electrode tips. For the different purposes and environments, the different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insulating thin films can be chosen in large range. This work supplies the basi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individual UMEs with the substrates of fibers based on micro/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new microfabrication techniques in fabrication of combined probes will continue as combined SPM are furtherdevelop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a significant exploration and an effective exemplifi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fabrication techniques in fabrication of combined probes.This dissertation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 2004CB619302)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Key Project of China (No. 50535030).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f this dissertation, as the second member (the supervisor is the first member) the author had obtained the Spe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Doctoral Subject “Study on the Related Issues in the Fa brication of Individual Ultramicroelectrodes and Combined Probes”.Key words: Ultramicroelectrodes (UMEs); Micro/nanofabrication; Individual disk UMEs; Individual ring UMEs; Combined probes; Recessed interdigitated ultramicroelectrode arrays论文题目:基于微纳加工电化学超微电极制备与表征新方法研究作者简介:朱明智,男,1973年04月出生,2003年02月师从于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教授,于2006年12月获博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