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洱初心 从韭菜到主力~从亏损到稳健盈利之道 转眼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整个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洱初心从韭菜到主力~从亏损到稳健盈利之道转眼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整个市...
转眼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整个市场在萧条半死不活的挣扎。自2007年高点6124算起,目前上证指数已经跌去超过一半了,不少周期性股票和无业绩支撑的垃圾股下跌95%以上,很多投资者被严重套牢,在水深火热之中备受煎熬。
我们不禁要问:跟07年和09年的普涨行情相比,不同股票之间走势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其原因何在?决定股价涨跌背后的根本力量到底是什么?是技术形态?显然不是。是名字响亮?这个嘛,恐怕也不是。是资金推动?沾点边了,但还只是表象。为什么资金只推涨少数股票而抛弃大多数股票?因为成长性?没错!决定股价涨跌的根本力量正是“企业利润的持续成长动力”!很多看过旧帖的股友应该早已明白其中奥妙所在,而很多投资者(包括很多十年以上投资经验的老手),仍然没有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理念仍然停留在2006年和2009年大牛市的时代,难以把握当前弱势市场中的结构性行情,死抱着强周期性股票如有色航运造纸钢铁等,眼睁睁的看着股价从10楼跌到1楼,再跌到地下室,最后跌入十八层地狱。还有一类投资者,他们死守着成长性不佳ROE不到10%的平庸企业,郁闷的“享受”着横
盘震荡的“乐趣”。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才能发现虚幻表相下面所隐藏的秘密。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明白,我们在市场上所购买的并不只是一个股票代号,我们哪怕只买100股,也拥有股票代码后面所代表的那家企业实实在在的部分股权!长期而言,只有企业持续成长,赚取的利润越来越多,股价才具有持续上涨的源动力!而利润持续下降的股票,是难以得到资金青睐的。试问有谁希望自己投资的公司利润年年下降甚至大幅亏损的?而一般的概念股炒作,因为不具备业绩持续上涨动力的支持,纯粹是一场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怎么涨上去就会怎么跌下来。因此,在当前这个弱势市场,只有那些利润持续高增长的股票才能得到大资金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持续关照,成为漫漫熊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无非是三个:一、买什么?二、何时买?三、何时卖?欧奈尔说过,好的买点已经解决了卖出的一大部分问题,根据“绝不让已经获利20%上的投资再度变成亏损”这一止赢天条,只要买入之后能够获利20%以上,理论上何时卖出都是没问题的。只要先做到不亏,最终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要解决买什么与何时买这两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市场上主流的两种投资理念:基本面投资和技术面投机。基本面投资者认为股价是由基本面(企业的内在价值)决定的,只要分析好基本面,确定当前
股价相较于企业内在价值是否低估就能解决买什么和何时买的问题。但是对普通散户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们对企业信息的掌握往往是不充分的和严重滞后的,很多利好等你知道的时候股价已经上天,很多利空等你知道的时候股价已经下地;而技术面投机者认为,有关于企业价值的所有信息都已经完全并且充分的反应到股价的变化之中,因此不用研究基本面,只需要根据K线和量能形态所反应的信息就能解决买什么与何时买的问题。这一类人的智慧层次应该跟彩票店里那些研究号码走势的人半斤八两不相上下。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人类天生就有发现总结规律的倾向,即使所谓的规律原本只是巧合。当同一“因果”事件出现两次以上时,人类会想当然的认为第三次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例如掷硬币时,如果出现两次正面一次反面的组合,然后又出现两次正面一次反面的组合,当第三次出现两次正面时,这一类人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下一次抛出的肯定是反面(实际上出现正面反面的概率每一次都是50%)。听起来似乎很可笑,但只要去游戏厅看看那些玩电子赌博游戏机的人就感觉一点都不可笑了,他们输得倾家荡产仍然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所谓的规律。通过考察近百年的证券投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基本面投资者在持续稳定赢利方面是完胜技术面投机者的。在投资领域,众所周知的富豪投资家和名星基金经理们如巴菲特、费雪、邓普顿、戴维斯、彼得林奇、马克
斯等人都是以基本面分析取胜的。而技术面投机者如鼎鼎大名的杰西?利弗莫尔曾经四次破产,四起四落。他曾经因一时投机暴富名噪华尔街,成为当时的顶级富豪之一,过着极尽奢糜的生活,但是在最后一次投机失败破产之后,因为感情生活等诸多原因,以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伟大而疯狂的一生,并留下了“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这一令人扼腕叹息的遗言。此外,波浪理论的创建者艾略特据说从没炒过股,而被捧得神乎其神的江恩据说临终遗产只有区区10万美元。或许是我孤陋寡闻,环顾当今投资界,单纯靠技术稳定赢利并积累亿万财富的人似乎并不多见。基本面投资又可以分为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两派。前者以格雷厄姆为鼻祖,该派理论强调企业帐面资产的价值,看重安全边际和清算价值。他们以大大低于企业净资产和净营运资本的价格买入股票,等待价格回归合理(或者直接控股清算),赚取数十个点的利润即抛出。而成长投资理论的鼻祖为费雪,该派强调企业成长的价值,认为应该长期持有那些赚取超额利润并且利润不断增长的企业,享受数十倍的丰厚利润。简而言之,价值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目前的帐面价值,而成长投资者更看重企业未来的赢利成长空间。按照佛教中观理论,我们看待任何问题,如果偏执一方,就必然有所疏漏不够完美。因此,世界顶级富豪之一的股神巴菲特通过数十年的实践,最终将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完美结合,可谓是价值成长投资
集大成者。巴菲特自己也说过,他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如果不是芒格和费雪引导他走向成长投资,他不可能拥有现在这么多的财富。在早期合伙阶段(1956-1969),巴菲特是彻底的格雷厄姆信徒,这也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使然,当时的市场乏人问津,大量股票的价格低于净资产的50%,以不到5倍的(有的甚至是1倍)PE交易,那一段岁月是古典价值投资者的天堂。后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严重低估的投资机会已经可遇而不可求,巴菲特因此解散了合伙公司。当然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为了重组伯克希尔等更为高明的考虑。国内很多投资者往往只看到巴菲特投资大师的一面,没有真正了解他作为重组大师、并购大师、管理大师的一面。如果仅仅依靠投资,他的财富可能只有目前的十分之一,而这也是其他以管理基金而闻名的投资大师财富远远不如他的原因。古典价值投资的没落将巴菲特逼进了成长投资这一新大陆。1972年初,由伯克希尔控制的blue chip stamps(蓝筹印花)公司,以2500万美元收购喜诗糖果公司100%的股权。1971会计年度,喜诗公司净资产800万美元,销售额3000万美元,税后盈余200万美元,净资产收益率25%。收购市净率3.1倍,市盈率12.5倍。当时,伯克希尔公司拥有蓝筹公司60%股权,也就是说,伯克希尔透过蓝筹拥有喜诗60%股权,伯克希尔付出的代价为2500×0.6=1500万美元。到2007年,喜诗累计为伯克希尔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