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小课题材料(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基本的事实依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比较研究法:和同年级的不同班级做一次“同一教材不同课型”的研究,比较学生有了明确的语言训练点与没有明确语言点训练只重视感悟的不同状态。
9、反思记录法:作为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有清晰的记录,尤其是课堂语言艺术运用的亮点以及败笔,因此教师用反思的形式把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记录研究。
四、研究的进度计划
5、课堂教学教而不学、启而不发。我们现在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七零后的独二代,他们大多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家长都希望儿女成才,对孩子从小就进行五花八门的课外辅导,让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超负荷学习,结果导致孩子厌学,生活能力与与人沟通的能力反而较差。
6、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习惯不好,尤其是课堂上倾听的习惯不够,往往是在课堂上教师在讲析或者学生汇报时,其它学生没有意识去听,去思考,去交流,造成师生,生生交流困难。
3、模式研究。融洽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如果僵硬地用一种模式去套用所有的课型,是不科学也是不实际的,但我们可以从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和谐课堂的一般特点,从而构建和谐教学的一般模式。
4、心理研究。构成如今课堂教学不和谐不融洽的原因还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认知的差异,解决这个问题办法是教师主动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心理形成的原因。
(4)、学校班级多,学生也多,有助于科研老师对本课题的研究和对比实践。
六、预期研究成果与得到解决的问题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课题研究成果集。
(3)课堂教学观摩。
(4)其他过程性资料。
(5)通过研究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七、经费预算
资料费:700元
培训费:800元
共1500元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对比实验为主,通过同年级平行班之间的对比实验研究,借助“同课异构”“一课多轮”的方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形式和教学的效益如何达到和谐统一。确立教学的目标及评价体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1、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夯实课堂,讲求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改革华而不实的课堂氛围,转化课堂教学中心。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放在首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方面,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参与研究的老师上一堂课,让学生给这堂课老师的语言艺术打分。第二方面,调查学生希望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课堂引导乐于接受。第三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课堂实践加上理论知识上一堂公开课,检测研究效果。第四方面,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不断的理论学习,不断的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教学语言。
(3)课内课外延伸。《语文课程标准》中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于发展。”课内课外融合,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丰富语言,把课堂上学习到的语言运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语言,去经受生活的“历练”,才能让学生爱语文,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申请立项论证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课堂教学的和谐程度决定着教学有效的达成度,构建快乐和谐课堂,有利于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绪下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情绪有利于促进智力的开发,构建“和谐课堂”有利于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利用课堂语言艺术巧妙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一个充满阳光、富于生机活力、富于生成并不断有愉快体验的“和谐有效课堂”,是我们的追求。由此,我们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当今有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我校当前课堂现实情况,提出了以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巧用课堂语言、艺术构建和谐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兴趣》课题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根据本课题设定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在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指导下,以教材教法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以“有效教学大课堂”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为途径,以推行“艺术创设欣赏性课堂语言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模式为策略,认真探索构建融洽和谐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切实提高有效教学课堂策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师生和谐共长的目标。
4、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不好,造成课堂教学气氛不融洽难和谐。在教学中预设不细,在预设教学环节和设问的问题时,没有预设到当学生不能达成目标时该如何启发、引导,更没有把启发、引导细化到学生A说法,该怎么办,如何引导;学生B说法,又该怎么去引导。在遇到预设中根本没有想到的问题时,往往是“避而不谈”或“呵斥批评”。
2、文献法: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3、调查法:通过调查目前我校课堂现状,找准实验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4、检测法: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在实验研究前后的发展状况,从中归纳出通过实验取得的优势,从而扩大实验的力度。
5、实验法:通过实验研究,掌握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以证实实验的效果。
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基本的事实依据
基础教育的课改已经进行了若干年,但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中的课堂教学却普遍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而市四中这样的名校,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更高。实施新课程以来,则更加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与有效的研究。
通过几个不同阶段的课堂观察和调研,我们发现造成课堂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大致有:
7、学生课堂纪律涣散,教师抓不住学生,教师的讲析和学生的倾听、发言、思考、练习不能构成和谐共进氛围。
8、我校是阿克苏市重点初中,生源复杂多样。尤其是家庭地位优越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自生有一种特别的优越感,不愿与教师同学交流沟通,是造成课堂教学不和谐的主流因素。
本课题研究的依据借用第斯多惠的话来总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为“人性中最深切的禀性,是被人欣赏的渴Baidu Nhomakorabea。”(威廉·詹姆斯)
2、课堂语言研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或者同一课型的不同教学语言都具有各自的和谐内涵,采用的具体语言也应各有特色。设置让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语言巧妙地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地对话,交流,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调查了解学生情况,搜集资料,设计实验过程。
2、实验研究阶段(包括三个方面)(2011年10月——2012年6月)
(1)全面钻研教材,找“准”语言切入点。寻觅教材中每一篇典型的适合进行语言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点”进行研究,细致地思考,为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艺术地巧设语言,激发、唤醒、鼓励学生学习兴趣找准“支点”。词汇、典型句段、构段方式、文体特点、以及适合拓展点,都要细细揣摩,反复研讨。
注:资料费包括问卷调查试卷费和测试卷费。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盖章)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盖章)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盖章)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盖章)
3、实验总结阶段(2012年6月)收集数据资料分析研究,攥写研究报告。
五、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利条件
(1)、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鼓励和支持我们进行专项课题研究。
(2)、在教学课程改革的大坏境下,促使我们积极探求和谐课堂,在研究中提高自身素质,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结构,参与研究的三位老师一位中年教师两位年轻教师,担任5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参与中年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知识储备较丰富,多年来一直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参与研究的两位年轻教师思想新,脑子活,接受新事物快,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三人均挚爱着教育事业。
本课题研究旨在突破目前课堂教学不和谐现状的局限性,寻求适合我校“和谐课堂有效教学”新理念和新内涵,揭示适合区域性和谐课堂和有效教学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课程改革以来的课堂教学成果。
本课题研究还将拓展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并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实践性资料。因此,本课题研究对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班额大,学生多,管理难,是造成课堂教学不融洽难和谐的原因。我校3900多名学生,62个教学班,平均每个班60多名学生,个别班级甚至达到75名学生,教室几乎没有空隙,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
2、教师常常因忙于备课、批改作业等日常工作,教学中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没有认真进行反思,就随着批改作业翻过去了。
3、教学语言欠缺艺术性.生动性,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没兴趣,造成课堂教学气氛不融洽难和谐。
6、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思想小结,及时肯定研究成果,休整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7、教育观察法:把全班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倾听、询问、查看、思考等几个步骤,观察学生在教师教学同一内容中,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引导时的思维特征、语言条理、遣词造句的能力等;作好观察记录,为总结积累资料。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1、教材研究。教材分析和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教材分析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优化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