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中图版)知识点复习资料精华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长40 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2、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运转,这个假想的轴,叫地轴。
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盖天说(天圆地方说)---- 新盖天说--- 麦哲伦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3、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4、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5、同赤道平等的线叫纬线,呈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呈南北方向,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6、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原址,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
这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7、经线和纬线的区别:本初子午线以西直至180°经线称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东经,用字母“E表”示。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字母“S表”示。
(图P8—9)8、"以20°W 和160°E 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9、经纬网的主要作用: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任何地点在经纬网中都有对应的经度值和纬度值,例如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的交叉点上。
任何一组经度值和纬度值,都能找到与它对应的地点。
所以经纬网定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海、航空和气象观测等许多部门。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一天,即24 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何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我们了解世界、认识社会、探索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学习地理时,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下面就是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上册必背的知识点。
第一章大地与地球1.地球是宇宙中的行星,也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它是由大气、水、陆地构成的一颗行星,被称作“蓝色星球”。
2.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在24小时内完成一次自转。
自转的结果是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3.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365.24天。
公转是形成季节的基础。
4.地球上的主要陆地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被称作“七大洲”。
5.地球上的主要海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洲际洋、北极洋和南大洋,被称作“五大洋”。
第二章我们的家——中国1.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国家,是世界第三大国家,面积达到960万平方公里。
2.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4.中国有五大主要地理景观: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
5.我国的四大沿海经济区是东北、华北、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第三章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是由地球自然环境所引起的、对人类造成重大危害的自然现象。
2.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旱灾、风灾、雪灾、泥石流和海啸等。
3.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有土地治理、疏浚河道、建设防洪堤、山体防护工程和地震预警系统等。
4.遇到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及时向相关部门求助,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第四章农业与工业1.农业是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农业的发展对于保证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工业是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重点工业有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和化工工业等。
3.农业与工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于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4.应该倡导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城市与交通1.城市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但城市化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清单(每日背诵)
1/1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每日背诵清单第1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圆球体——不规则球体(3)求证地球是球形:帆船视变化(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地球的影子是圆的);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等。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上的经纬网(1)地轴、南北极、赤道(2)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特征形状圆(可称为纬线圈)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长度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
长度相等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0°起点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
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为零度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度数变化规律及代号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增加90°;赤道以北的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为南纬(用S表示)。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用E表示),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用W表示)。
半球划分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重要经纬线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S、23.5°N)、南北极圈(66.5°S、66.5°N)本初子午线(0°)和180°经线、20°W和160°E3、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午读必读: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月食和地影;地球卫星照片;海边看船;登高望远;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2、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3、(1)经线特点: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每条经线构成一个半圆。
(2)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4、(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构成一个完整的圆。
(2)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S。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6、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判断方法:在东经中,小于160°E的属于东半球,如18°E 、50°E、100°E是属于东半球;大于160°E的属于西半球,如180°,175°E是属于西半球。
在西经中,小于20°W的属于东半球,如19°W、5°W、0°是属于东半球;大于20°W的属于西半球,如180°、100°W、50°W是属于西半球。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两极是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其中北极是地球最北点,南极是地球最南点。
赤道是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
地球形状为稍扁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其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2.经纬线是地球表面的两种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全部等长,呈半圆形,有无数条;纬线与赤道平行,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缩短,呈圆圈形,有无数条。
3.经纬度的字母表示形式为西经W,东经E,北纬N,南纬S。
4.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地球上有五个带: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66.5度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南)。
这些带的划分依据是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6.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方向可以通过一般表示方向和指向标表示方向来判断。
纬网可以用来表示方向。
7.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可以通过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三种形式表示。
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尽,范围越小。
9.地图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包括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等,专题地图包括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和资源分布图等。
10.地图的新成员包括遥感影像地图和电子地图等。
11.海拔是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它们的计量单位都是米。
12.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山地高度和起伏大,缓坡和陡坡交替,海拔500米以上;丘陵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高地,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高原外围陡峭,内部相对平坦,海拔500米以上;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盆地指被山地、丘陵或高原包围的地形低洼地区。
鞍部指相邻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2)最大周长4万千米(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XXX航行、月食、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地球卫星照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经线和纬线: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圆半圆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相等(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相互关系相互平行相交于极点特殊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5.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划分起点°经线(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纬线(赤道)(基多赤道纪念碑)划分方法°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数值范围°—180°°—90°表达体式格局W或EN或S半球划分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0°-160°E)赤道以北为北半球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180°-160°E)赤道以南为南半球6.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有°的直接判断,°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7.判断半球位置:(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
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8.地球的自转方向:下列图示地球自转方向错误的是此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1. 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轮船由远处驶近,先看到船杆后看到船身、地球卫星照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经线和纬线分别定义为:经线是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纬线是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经线和纬线的形状分别为圆和半圆,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经线和纬线相交于极点,相互平行或相交于南北极圈和南北回归线。
5.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和赤道(基多赤道纪念碑)为起点,经度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纬度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数值范围分别为-180°至180°和-90°至90°。
6. 判断经纬度的方向和位置:有°的直接判断,°经线以东是东经(E),以西是西经(W),°纬线以北是北纬(N),以南是南纬(S)。
没有°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向东增加为东经(E),向西增加为西经(W),向北增加为北纬(N),向南增加为南纬(S)。
7. 判断半球位置: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
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可以使用数轴法或数值法。
8.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9. 不同纬度的地区,受太阳照射的不同,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也不同,因此地球被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包括热带、副热带、温带、寒带和极地带。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炎热,太阳直射。
地形图包括海拔、相对高度、四至点和陆地地形。
海拔是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一般以米为计量单位。
四至点包括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和最西端。
陆地地形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地理中图版七上知识汇总
七上地理知识汇总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并非正圆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如何判断一点是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如果给出东经,就和160°E作比较,比东经160°大,就在西半球,如果比东经160°小,就在东半球;如果给出西经,就和20°w作比较,比西经20°小,就位于东半球,如果比西经20°大,就位于西半球。
3,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越往东度数越来越大,直到180°,以西称为西经,越往西度数越来越大,直到180°。
赤道以北称为北纬,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越往北度数越来越大,直到90°,越往南度数越来越大,直到90°。
3,如果给出一条经线上的度数,那此条经线上的度数和它对面那条经线上的度数相加得180度,东西经正好相反。
如东经160°E,对面的经线上是20°w4,经线:形状:半圆;长度:相等;指示方向:南北纬线:形状:圆形;长度:由赤道向两端逐渐递减;指示方向:东西5,纬度划分:0°~30°低纬度;30°~60°中纬度;60°~90°高纬度6,五带的划分:热带: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终年炎热)温带:回归线23.5°—极圈66.5°(四季分明)寒带:极圈66.5°及其以北和以南地区。
(终年严寒)第二节: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2,比例尺比较: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2)最大周长4万千米(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麦哲伦环球航行P2(2)月食(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4)地球卫星照片(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经线和纬线:6.判断东、西经,南、北纬:(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7. 判断半球位置:(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
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运动:2.公转地理意义(北半球):3.五带的划分:4.高中低纬的划分:(1)低纬:0°-30°(2)中纬:30°-60°(3)高纬:60°-90°三、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4)应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范围内容大小详细小大简略3.图例和注记:(1)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2)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说明海拔高度的数字4.地形图:(1)海拔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差(3)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a.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内高外低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山谷:等高线向高出凸出d.鞍部:一对数值相等的等高线之间e.陡崖:等高线重合处f.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峻;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平缓中国的疆域和人口1.中国优越的位置:①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地理七年级(上)第1节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凭直觉):盖天说→新盖天说→浑天说;②近代(观察):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球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6)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P8)1、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2)经线的特点:A.形状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B.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C.方向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科学,掌握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学基本概念1.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是一个球体,有直径约1.28万公里,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2.与地理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各种现象的学科,其中包括地球的自然条件、人类社会、自然资源等方面。
地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将这些领域的信息整合起来。
二、地球的位置和地理坐标1.地球的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中,邻近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赤道将其分为东、西半球。
2.地理坐标体系地理坐标通常是指经纬度坐标。
经度是东西方向上的坐标,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以度为单位计算。
纬度是南北方向上的坐标,以赤道为基准,以度为单位计算。
三、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1.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每转一圈需要24小时;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每转一圈需要365 1/4天。
2.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所带来的日照条件与地球不同部分的角度有关,所以会出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赤道附近,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很小;而靠近地球极地的地区则温度变化非常剧烈。
四、地球的自然条件及其分布特点1.气候气候涉及气温、降雨量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受到地球纬度、高度、大洋洲、陆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地球上,两个纬度相同的地区,海拔较高的地区通常气温低一些。
2.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某些地点,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水资源非常丰富。
3.陆地和其它自然条件地球上的陆地被大洋洲划分开来,陆地的主要类型有高原、山地、平原、盆地和台地等。
不同的自然条件会使得地表植被和动物出现不同的特征。
五、人类的活动及其影响1.人口和人口分布地球上人口数量分布是不均衡的。
例如,在北极和南极地区,几乎没有人类居住;而在人口数比较多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和美国,人口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完整版)中图版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
中图版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1.概念: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纬线: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特点:无数条,呈东西方向,形状为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
特点:无数条,呈南北方向,形状为半圆。
2.经纬度的字母表示形式:西经W,东经E,北纬N,南纬S。
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别是怎样划分的?P9答:以20o W和160o 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4.地球上有哪五带?答: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南)。
5.地图上的方向有几种表示方法?分别如何判读?(P14)答:(1)一般表示方向。
一般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表示方向。
(2)指向标表示方向。
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通常指向北方。
(3)经纬网表示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比例尺有哪几种表示形式?(P16)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形式:(1)线段式;(2)数字式;(3)文字式。
(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尽。
)7.什么叫图例?什么叫注记?答:在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都用特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示,这些地图符号叫图例。
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陆高海深的数字,叫注记。
8.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表山峰(顶);等高线重合表断崖;山脊与山谷的判读:指低的是山脊,指高的是山凹(山谷);鞍部指相邻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
]9.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常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渐变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
绿色表示低平原;黄、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颜色越深则越高);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海洋。
10.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P33两段全部)答:(1)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第1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水平着的,以赤道为分界线,分为北、南半球。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 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 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2)赤道周长(最大周长)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赤道地区)(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麦哲伦环球航行(2)月食(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4)地球卫星照片(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东西经起始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向东增至180°,0°经线以西为东经,向西增至180°。
(2)180°经线:东西经分界线,东西经止点线。
180°经线以西为东经,向西减少为0°,180°经线以东为西经,向东减少为0°。
6、判断东、西经,南、北纬:(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7. 判断半球位置:(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数值法:1、经度<20°的在东半球2、经度>160°的在西半球;1、经度20°~160°的看WE,后面是W在西半球,后面是E在东半球。
8、地球仪: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9、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1)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只有一个交点,所以任何地点在经纬网中都有对应的经度值和纬度值;(2)作用:①定位,②定方向: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③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海、航空和气象观测等许多领域。
(3)经纬网网格面积:纬度越高,经纬网网格面积越小;纬度越小(越靠近赤道),经纬网网格面积越大。
中图版七上地理知识点汇总
地理七年级(上)第1节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凭直觉):盖天说→新盖天说→浑天说;②近代(观察):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球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1、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 经线和经度 (1) 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2)经线的特点:A .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B .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C .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地理七年级(上)第1节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凭直觉):盖天说→新盖天说→浑天说;②近代(观察):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球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6)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P8)1、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P11)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2、范围:北寒带 66.5°N ~ 90°N北温带 23.5°N ~66.5°N热 带 23.5°N ~23.5°S南温带 23.5°S ~66.5°S南寒带 66.5°S ~ 90°S3、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9、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具有“塞上江南”美称。
10、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而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11、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青海和四川;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的共同特点是水能资源丰富。
12、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悬河)。
8、我是面积最广阔的地形是山地,构成我国地形网格状分布的骨架是山脉。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日变化,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在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叫年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习惯以7月平均气温代表夏季气温,以1月平均气温代表冬季气温。
9、我国的行政区划采用省、县、乡三级区划。我国共有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0、北回归线穿过的省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11、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与我国两处接壤的国家是印度和俄罗斯。
12、跨纬度最多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北又最东的是黑龙江省,接壤外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秦晋之好涉及的省区是陕西和山西,和三个自治区有接壤的是甘肃省,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人类的家园指的是地球。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是第一个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人。
3、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4、纬线和经线:①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线,纬线有无数条、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相等,形状是圆形,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度数为0度。②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经线也有无数条、指示南北方向、每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
第三节天气和气候
1、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阴晴、冷热等状况;而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与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一样。
3、我国的气候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4、冬季我国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主要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我国盛行西南风和东南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我国西南地区,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把夏季风能到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7、分界线: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
第二节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就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①地图上的四个基本方向是东、南、西、北。②地图上表示方向有三种方法:一般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9、空气质量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为污染物的排放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10、造成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位置因素、地形因素。
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最后消失在沙漠里。
2、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是我国的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是沟通南北的水上运输通道。
6、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黄河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因其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产生的泥沙最多;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黑龙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纬度最高的河流。
7、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点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口。
8、“千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位于长江中游的荆江段,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是长江的地上河。
9、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规律是: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且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10、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11、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12、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划分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区、半湿地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山谷:由高数值方向凸向低数值方向。即指高的是山谷。
山顶:等高线闭合曲线表现为中间高、四周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曲线表现为中间低、四周高。
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鞍部是相邻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
悬崖:等高线重合在一起
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
1、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5、影响广东最主要的特殊天气是台风;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洪涝和干旱。
6、在卫星云图中,绿色或棕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团,云团厚一般是阴雨区。
7、天气预报图是天气预报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一系列的天气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天气。
8、世界上多种农作物都能在我国生长是因为我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⑥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6、地球五带:北寒带(66°34′N--90°N)北温带(23.5°N—66.5°N)、
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①五带划分的依据:根据地球表面吸收热量的多少来划分。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③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3、我国的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4、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5、四大高原的特点: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广阔坦荡、一望无垠;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海拔最高;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显著。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属于中纬度地区,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边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3、为了保护少数民族,我国实行了民族政策:任何一个民族,不论人数多少,都一律平等。
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1、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位居中国西南,是我国第一大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雪峰连绵。
2、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我国第一大湖的是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4、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全长5500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最后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5、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最后注入东海。
5、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由赤道(即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是90°,在南极、北极。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③经度的变化:由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向东、西递增到180°。④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⑤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8、我国东西两端最大距离约5200千米,东西经度相差约62度,造成东西部时间相差4小时以上;南北两端最大距离约5500千米,跨纬度约49度,造成我国南北方的季节差异。
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3、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以一定的次序,着上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山地、褐色表示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能最直观的表现地面高低起伏的是地形剖面图。
5、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辽阔;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6、各种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山脊: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由低数值方向凸向高数值方向。即指低的是山脊。
6、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值在黑龙江的漠河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海南;夏季气温最高值在新疆的吐鲁番;夏季月平均气温最低值的是地势高的青藏高原。
7、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有“火洲”之称的是吐鲁番。
8、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2、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