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中图版)知识点复习资料精华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长40 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2、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运转,这个假想的轴,叫地轴。
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盖天说(天圆地方说)---- 新盖天说--- 麦哲伦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3、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4、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5、同赤道平等的线叫纬线,呈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呈南北方向,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6、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原址,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
这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7、经线和纬线的区别:本初子午线以西直至180°经线称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东经,用字母“E表”示。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字母“S表”示。
(图P8—9)8、"以20°W 和160°E 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9、经纬网的主要作用: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任何地点在经纬网中都有对应的经度值和纬度值,例如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的交叉点上。
任何一组经度值和纬度值,都能找到与它对应的地点。
所以经纬网定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海、航空和气象观测等许多部门。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一天,即24 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何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7、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9、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具有“塞上江南”美称。
10、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而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11、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青海和四川;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的共同特点是水能资源丰富。
12、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悬河)。
8、我是面积最广阔的地形是山地,构成我国地形网格状分布的骨架是山脉。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日变化,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在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叫年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习惯以7月平均气温代表夏季气温,以1月平均气温代表冬季气温。
9、我国的行政区划采用省、县、乡三级区划。我国共有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0、北回归线穿过的省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11、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与我国两处接壤的国家是印度和俄罗斯。
12、跨纬度最多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北又最东的是黑龙江省,接壤外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秦晋之好涉及的省区是陕西和山西,和三个自治区有接壤的是甘肃省,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提纲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考点说明一、地球和地球仪1、知道地球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并能运用这些数据描述地球大小。
2、理解纬线和经线的含义、纬度和经度划分。
3、运用经纬网确定、描述地理位置。
4、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并能根据经、纬度判定某地的半球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5、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6、理解并解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7、运用地图,理解并解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8、联系生活实际,说明哪些现象与地球自转、公转密切相关。
三、地图9、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10、知道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式,学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11、认识常用图例,能根据图例和注记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
12、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读各种地形。
13、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14、了解地图的常见类型,能正确选用地图获得有用信息。
经典例题例1 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B、D两点的经纬度位置:B ;D 。
⑵判断下面两点所在的东西半球:A ;C 。
⑶ B点属于(高、中、低纬度)。
⑷ B在A的方向。
⑸ A、B、C、D四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评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运用经纬网定位、半球划分、判断方向、五带划分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步正确辨别出东西经和南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可得出B、D两点的经纬度。
第二步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可知A在西半球,C在东半球。
第三步根据低、中、高纬的划分,可知C在中纬度。
第四步根据经纬网判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第四步五带中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⑴ B(0°、40°S) D(60°E、20°S)⑵ A在西半球,C在东半球⑶中纬度⑷东北⑸ D ;A例2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复习一、第一章框架图二、第一章重点总结2.1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椭球体.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外表积:约5.1亿平方千米.3.地球仪定义: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4.经线和纬线〔1〕经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形状:半圆.长度:相等.相互关系: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指示方向:南北.〔2〕纬线定义:与赤道平行的线.形状:圆.长度: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南北两侧递减,到南〔北〕极点为零.相互关系:平行.指示方向:东西.〔3〕经线的"名字〞——经度度数起点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符号:W<西经>、E〔东经〕.度数划分方法:从0°经线向西、向东各分作180°.度数分布规律:从0°经线向西、向东,度数越来越大,最大为180°.〔4〕纬线的"名字〞——纬度度数起点线:0°纬线〔赤道〕.符号:N〔北纬〕、S〔南纬〕.度数划分方法:从赤道向南、北各分作90°.度数分布规律:赤道纬度0°,从赤道至两极,度数递增,极点度数90°.5.半球的划分〔1〕南北半球划分界限: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纬南半球.〔2〕东西半球划分界限:20°W和160°E两条经线.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6.五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2〕各温度带的纬度围北寒带:6°N以北;北温带:2°N~°N之间;热带:2°°S之间;北温带:2°S~°S之间;北寒带:6°S以南;〔注:面积最大的是温带,面积最小的是寒带.〕7.特殊的点和线〔1〕特殊的点:北极〔最北点〕、南极〔最南点〕;〔2〕特殊的线:赤道、北回归线〔2°N〕、南回归线〔2°S〕、北极圈〔6°N〕、南极圈〔6°S〕. 2.2 第二节地图1.地图三要素〔1〕方向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指向标地图:用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通常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比例尺定义: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公式表示:注:在求比例尺时,一定要注意将分子分母单位都化为厘米再求比值.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其中,注意文字式表述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而不是"图上距离等于实地距离**〞.比例尺大小比拟:不同形式化为同一种形式,再分数比大小.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围大小和容详略的关系:图幅一样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围越小,表示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围越大,表示容越简略. 〔注:可以联想中国地图为小比例尺地图,表示围大,表示容简略.〕〔3〕图例定义: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符号是符号,注记是注记,符号比如山峰、河流、湖泊等,注记包括文字注记和数字注记,文字注记如行政区划图中各省名称,数字注记如陆高海深.〕需要特别记忆的图例:中国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居民点、洲界、国界、铁路、河流、运河、常年湖、时令湖、山峰、火山.2.地图的分类〔1〕按容分.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注:行政区划图和地形图都是普通地图.〕〔2〕按区域分.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图、国家图、省图、县图等.3.地图家族新成员〔1〕遥感影像地图定义:以航空摄影或卫星遥感影像照片为底图,经过科学制作而成的地图.分类:航空影像地图、卫星影像地图.〔2〕电子地图定义: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应用: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与决策、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智能交通和导航、公众信息服务等领域.为我们提供的服务:查找自己的位置信息,选择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优路线,查询周边信息、交通状况等.优点:储存容量大、使用灵活、功能强大、随身携带等.2.3 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做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注:海拔和相对高度本质上都是相对高度,但海拔相对于相对高度而言算是绝对高度,此外,海拔和相对高度一般都以米作为计量单位.学习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区分陆地地形的不同类型〕2.陆地地形〔1〕根本概念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叫做地形.〔注:形态指的是"上下起伏的形态〞.〕〔2〕陆地地形五种类型的特点山地:具有耸立的山顶、陡峭的山坡和低缓的山麓〔即山脚〕,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海拔在500米以上,大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围宽广、面积较大,外围较陡,部起伏较为和缓.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周围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平原或丘陵.〔注:陆地地形的五种类型的判断标准,首先是海拔,其次是起伏大小即相对高度大小,最后是坡度陡缓.〕平原和高原、平原和盆地、山地和高原的一样点和不同点3.等高线地形图〔1〕根本概念等高线:一个区域海拔一样的各点相连的线称为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将多条等高线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投影到平面上,就可以绘制出等高线地形图.〔2〕等高线绘制原理等高面等高线〔注:等高距指的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上的海拔的高差,是垂直距离.而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是水平距离.等高距与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没有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等高距一定时,随着等高线缩小的倍数越多也即比例尺变小,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会变小.〕〔2〕等高线特点◆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相等;〔同线等高〕◆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同图等距〕◆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等高线不相交〔陡崖可以重合〕.〔3〕山地的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点山峰:等高线闭合且海拔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弯曲局部向海拔低处凸.山谷:等高线弯曲局部向海拔高处凸.鞍部:两山顶之间的过渡部位.陡崖: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和山谷的区分是重难点,至少要掌握流水法来判断,分水为山脊,集水为山谷,注意水往低处走,水流方向与等高线垂直.〕说明:左图为山脊,右图为山谷.〔4〕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陡缓的判断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平缓.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假如等高距一样〔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实际高差相等〕,如此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注:知道过程比记住结论更加重要.不同等高线地形图坡度陡缓不能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直接比拟坡度陡缓,但可以转化在同一地图上再根据等高线的密集程度比拟坡度陡缓.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未知的知识,这叫知识的迁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4.分层设色地形图定义: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起伏状况的地图.表示方法:颜色越深地势越高.其中,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褐色表示山地、高原和丘陵,白色表示雪山冰川.优点:醒目,有立体感.5.地形剖面图定义:按一定比例沿着地表某一方向所作的垂直断面图.绘制步骤:1.按一定比例绘制某地形区等高线地形图;2.在特定方向画一条剖面线;3.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一一投射到间隔高度一样的平行线上,得到不同的交点,把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便得到这个地形区剖面线位置的地形剖面图.优点:能更直观地显示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三、第一章难点总结1.纬度和经度的符号记不清楚.建议记忆北纬、南纬、西经、东经的英文:North、South、West、East.2.混淆东西经度的划分界限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经度的划分和东西半球和划分没有关系,但有了经度才能用经度划分东西哎半球.东西经度的划分界限是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划分界限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3.不会比拟比例尺的大小.记住,分子都是1,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比例尺越小.要与地图联系的话,需要知道比例尺越小,自然是将实际地物缩小的倍数越多,比如中国地图就是将实地距离缩小了几百万倍.4.搞不清楚图幅一样时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围大小和表示容详略的关系.只要想到中国地图是小比例尺地图,表示围大,但表示容简略,那么大比例尺地图自然表示围小而表示容详细.5.指向标地图定向.指向标地图定向时,一定要将指向标平移到参照地,再将目标地与参照地相连,进而判断目标地相对于参照地的方位.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地和参照地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围,那么一定要先找到目标地和参照地的中心点.6.经纬网地图定向.如果题目不给图,只给两地的经纬度,那么要严格按照教师教给的方法判断方位;如果题目给了经纬网地图,那么也是按照那个流程,先判断同纬或同经,如果同纬,那么劣弧定东西,如果同经,那么看谁更靠近极点;如果既不同纬也不同经,那么分两步,先定南北,再定东西,最后合并方向.7.经线和纬线指示方向与经度和纬度混淆.纬线指示方向为东西,和北纬、南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说纬线指示方向意思是随便找一条纬线,在上面任意取一点,这点的两边要么是西方,要么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和东经、西经没有任何关系,经线指示方向意思是随便找一条经线,在上面任意取一点,这点的两边要么是北方,要么是南方.四、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4.1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大局部地区位于北温带,一小局部地区位于热带.海陆位置与其优越性: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优越性: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利于开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往.2.中国的疆域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陆上边界:2.2万多千米.四至:东至省与乌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集合处〔135°E〕,西至某某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73°E〕,北至省漠河县北端的主航道中心线〔53°N〕,南至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东西南北跨度大的结果:使我国景观差异很大.东西经度跨度大——东西相差四小时,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差异大.大陆海岸线长度:1.8万多千米.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最大的两个岛屿:岛和岛.3.中国的邻国陆上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邻国〔6个〕: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4.2 中国的行政区划1.现行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县级市〕、乡〔镇、民族乡〕.2.省级行政单位〔1〕组成: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市、某某市、市、市〕、2个特别行政区〔、澳门〕. 〔2〕34个省的全称、分布、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34个省级行政单位记忆: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云贵福某某.川西二宁青甘陕内海台重北上天,还有港澳好河山.●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1〕沿海省级行政单位:、、某某、、、、、、、某某、、、澳门、.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某某、.3〕黄河沿线的省级行政单位:、、、、、、、、.4〕长江沿线的省级行政单位:、、、、、、、、、、.●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记忆::天鹅.:袋鼠.:大逗号.:耳朵.:骆驼.:一位武士.:一片花瓣.:一位古代青年.:一个屏风.:一个老翁.:一个老妇人.:一顶军帽.:一个维尼熊.某某:猫头.:大象头.:孔雀开屏.:菠萝.:香蕉.:蝴蝶.:一只即将游入大海的海龟.:跪俑.:十字架.:平行四边形.:展翅的雄鹰.某某:牛头.:哑铃.:小女孩侧脸.:鱼.:斜着的五角星.某某:海马.:一个汉字"人〞.:"戴帽子〞的水母.:一幅微缩的世界地图.澳门:兔子、鱼和北极熊串联起来.。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未复习资料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未复习资料一、《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1,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3,赤道周长4 万km,平均半径6371km4,纬线的特点:东西向、互相都平行、赤道长度最大,向两极缩小,极点为0 、无数条5,经线的特点:南北向、互相不平行,赤道间隔最大,两极最小、长度都相等、无数条(横纬竖经)6,南北回归线23.5°、南北极圈66.5°7,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8,五带的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回归线到极圈、(寒带)极圈到极点9,被称为地理学第二语言的是地图10,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11,地图的判读方法;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向北;经纬网地图,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12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3 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实地距离小,详细;比例尺小,实地距离大,粗略14 海拔(绝对高度)是某地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一地高于另一地的垂直距离15 五种陆地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16 山地:陡峭海拔在500m 以上丘陵:平缓200m-500m 之间高原:高原面上平缓,四周陡峭500m 以上17,平原,平缓,海拔在200m 以下盆地,周高中低18,等高线的判读,鞍部(两个山顶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合)山谷(指高为低)山脊(指低为高)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19,分层设色地形图:用绿色-黄色-褐色来表示陆地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绿色表示平原,黄、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冰川雪山,浅蓝到深蓝表示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二、《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复习提纲1,中国的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位于寒带)海陆位置(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西岸)2,中国的陆地面积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清单(每日背诵)
1/1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每日背诵清单第1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圆球体——不规则球体(3)求证地球是球形:帆船视变化(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地球的影子是圆的);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等。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上的经纬网(1)地轴、南北极、赤道(2)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特征形状圆(可称为纬线圈)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长度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
长度相等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0°起点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
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为零度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度数变化规律及代号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增加90°;赤道以北的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为南纬(用S表示)。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用E表示),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用W表示)。
半球划分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重要经纬线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S、23.5°N)、南北极圈(66.5°S、66.5°N)本初子午线(0°)和180°经线、20°W和160°E3、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率船队首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6378千米;地球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的模型。
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固定不动,上端的交点代表北极,下端的交点代表南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经线:(1)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2)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纬线:(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经纬线长短比较)(2)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S。
基多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赤道标志。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23.5°N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将23.5°S纬线称为南回归线;将66.5°N纬线称为北极圈,将66.5°S纬线称为南极圈。
8、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时间变化
(气温曲线图)
一、气温的
变化
空间变化
(等温线图)
日变化 年变化
冬季: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 大。
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时间变化 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
二、降水的 (降水量柱状图) 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C.0°经线和0°纬线等长 D.0°经线的长度约相当于0°纬线长度的D一半
2、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两个条件的是
(
)
A.165 °E,20 °N
B.21 °W,5 °N
B
C.15 °W,25 °S
D.15 °W,25 °N
3、下列四组数字分别代表纬度和经度,其中能准确表示地理位置的是( )
4、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是
( c)
A.冬夏多、春秋少
B.春秋多、冬夏少
C.夏秋多、冬春少
D.冬春多、夏秋少
5、“早穿皮袄午披睡纱”描述的是气温的
A.日变化
B.月变化 C.年变化
A( )
D.年际变化
二、读中国干湿地区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填写图中干湿地区的名称:
① 干旱区 ,②半干旱区, ③ 湿润区 ,④ 半湿润区, ⑤ 湿润区 。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人口基数大
C 青少年比重大
D 计划生育工作的放松
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 )
A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快
C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慢
D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慢
二、填空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 复习提纲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考点说明一、地球和地球仪1、知道地球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并能运用这些数据描述地球大小。
2、理解纬线和经线的含义、纬度和经度划分。
3、运用经纬网确定、描述地理位置。
4、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并能根据经、纬度判定某地的半球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5、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6、理解并解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7、运用地图,理解并解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8、联系生活实际,说明哪些现象与地球自转、公转密切相关。
三、地图9、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10、知道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式,学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11、认识常用图例,能根据图例和注记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
12、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读各种地形。
13、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14、了解地图的常见类型,能正确选用地图获得有用信息。
经典例题例1 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B、D两点的经纬度位置:B ;D 。
⑵判断下面两点所在的东西半球:A ;C 。
⑶ B点属于(高、中、低纬度)。
⑷ B在A的方向。
⑸ A、B、C、D四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评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运用经纬网定位、半球划分、判断方向、五带划分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步正确辨别出东西经和南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可得出B、D两点的经纬度。
第二步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可知A在西半球,C在东半球。
第三步根据低、中、高纬的划分,可知C在中纬度。
第四步根据经纬网判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第四步五带中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⑴ B(0°、40°S) D(60°E、20°S)⑵ A在西半球,C在东半球⑶中纬度⑷东北⑸ D ;A例2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中图版七上知识汇总
七上地理知识汇总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并非正圆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如何判断一点是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如果给出东经,就和160°E作比较,比东经160°大,就在西半球,如果比东经160°小,就在东半球;如果给出西经,就和20°w作比较,比西经20°小,就位于东半球,如果比西经20°大,就位于西半球。
3,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越往东度数越来越大,直到180°,以西称为西经,越往西度数越来越大,直到180°。
赤道以北称为北纬,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越往北度数越来越大,直到90°,越往南度数越来越大,直到90°。
3,如果给出一条经线上的度数,那此条经线上的度数和它对面那条经线上的度数相加得180度,东西经正好相反。
如东经160°E,对面的经线上是20°w4,经线:形状:半圆;长度:相等;指示方向:南北纬线:形状:圆形;长度:由赤道向两端逐渐递减;指示方向:东西5,纬度划分:0°~30°低纬度;30°~60°中纬度;60°~90°高纬度6,五带的划分:热带: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终年炎热)温带:回归线23.5°—极圈66.5°(四季分明)寒带:极圈66.5°及其以北和以南地区。
(终年严寒)第二节: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2,比例尺比较: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经线:(1)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2)经度范围: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纬线:(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2)纬度范围: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S。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五带的划分: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4、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中图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知识清单(见期中复习资料)二、重点和难点1 地球仪部分1.1 经度和纬度(1)划分界线:纬度划分界线是赤道,经度划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0℃)。
(2)经纬度判断方法:经度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
(3)低纬、中纬、高纬:低纬为0°~30°,中纬为30°~60°,高纬为60°~90°。
1.2 半球的划分(1)南北半球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东西半球划分:划分界线为20°W和160°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至160°E为西半球,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
“数轴图”判断东西半球:“口诀法”判断东西半球:小小为东,大大为西,中间数看符号。
解释:度数小于20°,不论东经、西经,都位于东半球;度数大于160°,不论东、西经,都位于西半球;介于20°和160°之间的中间数,东经位于东半球,西经位于西半球。
1.3 经线和纬线的长度(1)课本知识纬线: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依次递减,极点长度为0。
经线: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2)拓展延伸纬度相同时跨经度度数相同的两个区间,所示地区面积相等。
跨经度和纬度度数都相同的两个区间,纬度越高,所示实际范围越小。
例子:如图,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甲=乙>丁。
2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和方向的判读2.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大小比较:不同形式化为同一种形式,再分数比大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表示内容越简略。
2.2 方向的判读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指向标地图:用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通常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2)最大周长4万千米(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麦哲伦环球航行P2(2)月食(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4)地球卫星照片(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经线和纬线:6.判断东、西经,南、北纬:(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7. 判断半球位置:(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
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运动:2.公转地理意义(北半球):3.五带的划分:4.高中低纬的划分:(1)低纬:0°-30°(2)中纬:30°-60°(3)高纬:60°-90°三、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4)应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范围内容大小详细小大简略3.图例和注记:(1)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2)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说明海拔高度的数字4.地形图:(1)海拔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差(3)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a.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内高外低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山谷:等高线向高出凸出d.鞍部:一对数值相等的等高线之间e.陡崖:等高线重合处f.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峻;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平缓中国的疆域和人口1.中国优越的位置:①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第1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水平着的,以赤道为分界线,分为北、南半球。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 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 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 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率船队首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地球绕地轴运转,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经线:(1)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2)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纬线:(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经纬线长短比较)(2)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S。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东半球小于20°W,小于160°E。
西半球大于20°W,大于160°E)8、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五带的划分:(根据纬度判定五带)纬度小于23.50为热带,纬度值为23.50—66.50为温带,北半球为北温带,南半球为南温带,纬度大于66.50为寒带,北半球为北寒带,南半球为南寒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
在复习地理资料过程中,还要求我们七年级同学掌握有效识记和复习的方法,科学地进行复习,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
这是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一) 地球和地图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率船队首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6378 千米;地球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的模型。
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固定不动,上端的交点代表北极,下端的交点代表南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经线:
(1)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半
圆。
(2)经度:0 180 0 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0
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纬线:
(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经纬线长短比较)
(2)纬度:0 90 0 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
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 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 S。
基多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赤道标志。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
1、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称为地势。
中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为三大高原、三大盆地,海拔1000 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为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
2、西高东低的地势,非常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这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极为有利。
西高东低的地势,也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系。
而且,当河流从高一级地势阶梯流向低一级地势阶梯时,落差增大,水流喘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3、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
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面积的2/3。
(山区面积的有利不利条件详见P60)
4、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P61)
5、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山脉有: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祁连山脉、小兴安岭。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P61)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三) 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注入渤海,全长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75万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2)干流流经9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主要的支流有:湟水、汾河、渭河。
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3)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郑州的桃
花峪,
上游---多峡谷急流,水能资源丰富,形成了宁夏平原( 塞上江南)和河套平原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
下游---流域面积狭窄,形成地上河。
(4)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5)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河流
主要措施:在上游进行水能开发,修建水库;中游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下游进行加固堤坝,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