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20年《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精品版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校对300多名学生、300多名家长和30多位教师问卷调查,发现在学习方面,60%的学生学习习惯不良;为人处事方面,50%的学生比较自私,做事缺乏责任感;守纪方面,40%的学生不遵守校规校纪;卫生方面,25%的学生不具备个人卫生意识和公共环保意识;自护、劳动方面,38%的学生胆小,不敢单独睡觉,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等。
对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们作了认真的分析:一是被调查的对象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孩子生活在蜜罐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私任性、丢三落四等;二是小学生是非观念模糊,加之一些传媒的负面影响,感觉好玩就去模仿,在有意和无意之中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三是由于缺乏坚强的毅力,使本来有的好习惯转化成了不好的习惯。
比方说:相当一部分学生爱好体育活动,这本来是好习惯,但有怕吃苦,怕挫折的因素,不去参加体育锻炼,做起了温室里的花朵……坏习惯是“祸根”。
若不重视好习惯的培养,必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加深了我们对培养学生习惯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等。
《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愉快积极地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等。
一句话,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对于习惯的研究古已有之。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形式、方法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校本教研课题个案分析情况登记表
5.通过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应我们学校这样 层次学生的学习理念,和更注重实效的教学理念: 学习理念: (1)考试后不再只重视结果和分数, 更会重视分析思维过程和失分原因; (2)大胆尝试!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为空白 (3)作业不只是认真完成就行了,还要培养设计 意识和作品意识,要就不做,做就要做得最好, 做成精品,有效果;
问题情境 主动学习的学生行为 一定会安排时间阅读 教材内容,完成课本 明天老师 基础练习题,思考需 要上新课 要哪些知识准备或记 忆相关公式 精心设计,当作自己 的一件最佳作品,让 你在完成 老师和同学去欣赏, 作业时 当作是自己的价值体 现 认为这是检验和展示 老师通知 自己的机会,要好好 下周要单 把握,会抓紧时间把 元考试 相关内容复习一遍 当老师给 老师,等一下,让我 你讲一道 想想,让我试试 新题时
高考数学 全市排名 高考总分 上线情况 137 136 125 122 122 117 128 110 前300名 2个月文 化学习 前400名 前400名 638 640 576 569 562 525 543 560 1本 1本 1本 1本 1本 2A 2A 2A
郑斯元
文科
553
116
543
美术重点
研究学生学法,促使学生能勤于学习, 变被动为主动; 研究教师教法,促使学生能善于学习, 变无效为有效
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研究教法,才可以 使学生乐于学习,变低效为高效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让不会学习的人会学习, 让不够优秀的人变得优秀!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1.什么样的人算是会学习的人?他的学习主 要有哪些表现形式和方法? 2.什么样的人算是不会学习的人?不会学习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改进?改进后是 否就能获得成功?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种竞赛活动,有六名教师参加了德育案例评选活动。每位课题老师都认真撰写教育随笔并
及时上交。
(二)加强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切实做好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调查了解了本班学生的习惯情况,进行了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实验初期的调查问卷并作出现状分析。制订学期的课题个人计划,并作好实验的准备。
2、针对本班学生所存在的具体问题,选择研究的方向。每个成员都根据自己确立的
多实践。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讲,记忆力、意志力都比较差,有些要求往往讲过了他们
也不会记住。对于每一项内容,首先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组
织练习,在多次的重复中强化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 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对于学校而 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 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 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法国学者 培根也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对一个小学生来 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 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我校学生家长较多是农村进城的打工者,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普遍较低,工作忙,教 育孩子力不从心,难以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不少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存在许多不良习 惯,如:不会问候教师、父母、长辈;不尊重他人,不会接待客人;自我中心,同学间缺 乏宽容、谅解,常因小事闹矛盾、吵架、打架等,这些问题必须分析矫正,否则,会耽误 孩子们一生。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 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我们认识到好习惯的培养关系着学生一生的幸福,是推进素质教 育的有效举措,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但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养成好习惯成了摆在我们 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因而,经过讨论研究,我们拟订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 "这一课题,希望通过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能有效地建设良好的校园风 气,改善班级面貌,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 才。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提出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无穷。
二、研究对象与步骤研究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22年5月,确定研究课题,准备申报立项;2.实施阶段:2022年6月——2022年12月,围绕课题进行研究,按时间顺序,分阶段上传研究日志。
3.总结阶段:2023年1月—2023年2月梳理教学研究过程,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22.01-2022.04)(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阅读各教育报刊杂志并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文献。
(2)确立课题,申报课题。
(3)落实任务,确立研究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4)运用多种方法,开始实施研究。
2、实施阶段(2022.05-2022.12)(1)开展相关的“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收集实践中的资料及数据。
(2)观摩研讨,实践研究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撰写研究性日志。
3、总结阶段(2023.01—2023.02)(1)整理档案,进行数据分析。
(2)论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3)整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经验成果。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观察法:对本校数学课堂中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情况。
3、个案研究法: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寻找解决方法,进行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及时归纳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经验教训,提高研究质量。
最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6篇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6篇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不能等同于科学家搞科学研究,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观察、分类、比较等等。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学生很难重复体验科学家当年的科学发现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可能只涉及科学探究的一个要素或多个要素,学生需要探究过程的体验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学生也需要探究的结果来获得愉悦,满足成就感。
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科学探究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
探究式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合作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协作完成,凭借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
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
使学习内容有更强的内在联系、更容易理解,同时实现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
所以学生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是需要设计的,这种设计并不是将学生带入一个固有的套路中,而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素材,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思考和估计,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多样化的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对于实现课改新课标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无疑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实用主义探究式教学理论杜威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式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开辟了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引起人们对学生主体性的极大关注以及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反思。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中国古语曰:“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
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因此,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方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是学生学业路上的助推器。
当今中国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之间的智力因素差异越来越小,学习的习惯等积极的个性特征日益重要。
目前,多数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分数上;有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较忽略;有些家庭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管束,导致孩子学习习惯极差。
有些学生天资聪明,但课堂纪律散漫,注意力不够集中,常在课上摆弄东西,或是身在教室心在外;有的在家里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是边吃东西边写作业;不愿去复习和查找学习资料。
在中国经济社会重大转型的今天,我校绝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们都在为改变目前的经济现状而奔波劳作,部分家庭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我校又地处城**结合部,许多好玩事物都在极力诱惑着孩子以更多的精力去体验,因此,部分孩子对于学习是应付了事。
素质教育中一个极重要的方面——让孩子“学会学习”,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
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学习能力就比较低下,其学习效果就不会太好;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不可能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叶圣陶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普遍爱思考,爱展示自己,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但是“热闹非凡”的课堂上也出现这样的情况:爱说的学生多,认真倾听的学生少,能够综合别人的正确观点,得出更全面更深刻认识的学生更少;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听、说只停留在肤浅层面上,课堂交流的质量不高。
不少学生存在不良听课习惯:爱插话、不认真听别人回答问题,自己回答完后立即“顾左右而言他”,注意力再也很难集中,造成听课低效等现象普遍存在。
不良听课习惯也给我们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多麻烦。
因此,我们开展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的目标1、通过儿童学、心理学学习和更深入的课堂观察,进一步掌握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心理特点。
2、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归纳整理出小学低段学生必须养成的听课习惯。
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一堂课,每一种习惯养成入手,有计划地巩固强化良好的听课习惯。
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课习惯的方法与策略。
3、树立典型,加强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开展个案研究,形成学生课堂不良习惯的有效矫正方法,提高学生良好听课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认真学习教育专家有关“养成教育”的论述,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养成良好习惯的阐述。
2、对我校现阶段学生听课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研究,了解学生听课习惯的现状。
3、进行培养良好听课习惯的策略研究。
结合学科特点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有效方法、途径和措施。
4、让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归纳出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1、研究的准备阶段(2014.3—2014.4初)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有相同感受的老师自愿组合成了课题小组,反复商量初步确定了研究的课题。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风气和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针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课题研究中,我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分心。
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的培养。
其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中应该逐渐培养独立思考、自学能力,而不是依赖他人的指导和提供的答案。
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寻找答案的能力。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提供一个适合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要有充足的学习用具和书籍,保持教室和家庭的整洁和安静。
精神环境要积极向上,鼓励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第四,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小学生恰当的学习指导。
家长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反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小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最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较多,时间安排紧凑。
因此,要培养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高效学习,也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综上所述,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
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努力,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指导,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
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题结题报告精选5篇
课题结题报告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5篇课题结题报告,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课题结题报告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课题结题报告篇一1、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整体实验要达到的目标是:(1)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教做法上的偏差,探索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模式并进行推广。
(2)切实转变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培养一批转化后进生的优秀教师,将其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2、理论基础: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是只关注“精英”,而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这就要求学校须联合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课题的提出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需要。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为雕刻大理石:“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其中一是家庭,第二是教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象一个组织很好的交响乐队,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
”我国现代家庭主要是由父母、祖父母和独生子女组成,人口少,结构单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活动逐步由开放式(庭院型)走向封闭式(单元型),加上电视节目的泛滥、电脑的普及,几乎淹没了孩子与双亲交流、与亲友交往、与邻居相伴的机会。
另外,离婚率升高带来的单亲家庭问题、人口流动带来的隔代抚养问题等等,都使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才能相互交流教育信息,使家长的血缘权威、经济权威与教师的学术权威、榜样力量紧密配合,形成动听的乐章,从而雕塑学生高尚的人格,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2、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需要。
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
——“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课题成果报告内容摘要:中南路小学自2009年以来,确立了“植养习惯,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结合书法艺术特色,开展“书法艺术教育与学生良好品质培养的实验与研究”,学校在学生习惯养成的培养上形成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但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在学校教师做出努力的同时,必须有家长的配合,2010年我们选择“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本课题以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为目标,以研究家校合作的方式促进好习惯培养效果为研究重点,以“好习惯争星卡”为起点,探索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从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成立家长义工队,推行家校联系本,发放喜报、进步喜报,开设家长讲堂,搭起家校合作的新桥梁,研究制定了各个阶段的习惯培养目标并积极推行、合作落实,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一、课题提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好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它是促进人走向成功的阶梯,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就是素质。
培养良好习惯,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可见,强化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是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幸福教育的根源。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校总人数一半以上,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家长生活于社会的最底层,对孩子关注不够,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自律习惯都比较差。
由此,学校自2009年以来,以“植养习惯,奠基幸福人生”作为办学理念,结合书法艺术特色,开展“书法艺术教育与学生良好品质培养的实验与研究”,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在学生习惯培养上形成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但是我们发现,学生教育主要依靠学校和教师,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不够,致使学校教育单薄无力;学校本身又偏重于校内的教育,而缺乏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协作。
这些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习惯受多方面影响,“一致化”是重要的教育原则,只有把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共识,整体培养,齐抓共管,才能固化学生的好习惯。
课题研究总结(通用12篇)_1
课题研究总结(通用12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研究总结篇1本学期对学生进行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促进以后的工作,现做以下总结: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新课之前能按教师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做到:把课文读熟,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
每人准备一个预习本,把预习的生字注上拼音,借助工具书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这样学生及认识了生字,还进行了扩词练习。
预习时能对要学的资料,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也记在预习本上。
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先看一看学生的预习本,你会发现学生那些字容易写错或写得不规范,那些字组词容易出错,学生会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走稳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教学中常常能够看到:自觉进行了预习的同学,上课就积极主动,认真听讲,对新知识理解快,学习效率就高;成绩越来越好,反过来又促使他自觉地预习。
这样,良性循环就构成了。
2.养成听课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的习惯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异常是成长困难学生用心听课的习惯,上课能坐得住,不但要专心听教师讲,还要注意听同学讲,学会听,能听懂;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对于构成、巩固和发展他们良好学习习惯起着特殊的作用。
在成长困难学生的身上,往往消极因素暴露得比较明显,缺点常常掩盖了他们的闪光点。
所以,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后进生继续努力,并为成长困难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比如对待后进生,只要他举手回答问题,就赶紧让他回答,并且会大家赞扬:你看,人家谁谁听讲多认真哪,还这么爱动脑筋。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培养学生良好研究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培养的研究》于2009年经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自课题实施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市局教科室的重视和支持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著名教育家XXX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惯。
”“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新课改中也反复强调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培养终身研究的愿望和能力,培养良好的研究惯。
著名教育家XXX说:“好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在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研究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而在非智力因素中,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促使学生自主自觉有效地研究。
多年的教学实践更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研究惯,是研究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从小养成良好的研究惯,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将来才能自觉地去研究,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研究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研究,而且对今后的研究、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自信心和良好的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研究方法。
”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惯的现象。
教师以知识为本位,疲于奔命,学生苦不堪言。
不良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要改变这一现状,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作为重中之重。
我校以理论研究为抓手,以培养研究惯为努力方向,开展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培养的研究,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说研究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研究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_工业园区文萃小学__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理论依据1.1课题提出的背景新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如何在四十分钟提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想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务必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使数学课堂教学科学化,使其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又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
1.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家吴正宪曾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养成好习惯!”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言:“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乐。
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万万不可忽视。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每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起点,就像思想一样潜移默化的渗透,需要老师长期而有计划,有意识的予以培养。
让好习惯伴随孩子的一生,我们将根据孩子的可塑性与模仿性较强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验,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的逐步养成。
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做到动力系统与情感系统,智慧系统与行为系统相整合,从而提高学生修养,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同时使参加课题实验的相关人员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方面有明显提高,进而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课题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内容(1)学生方面:a、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的学习,养成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工作报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工作报告(天城小学课题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于2006年4月提出~预期研究时间两年~系万州区级课题。
两年多来~在区教科所、进修校的组织领导下~我们较好地完成了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从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研究的背景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
”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
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因此~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方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善于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2.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3.习惯听老师讲~而缺乏主动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4.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根本做笔记的习惯,5.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6.不善于温故而知新~有的甚至没有复习的习惯,7.学习懒散~依赖性强~常常照抄作业~有的甚至经常不完成作业,8.学习往往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过程~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上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随意性很大。
年级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过渡~学习习惯的年级特征不明显~没有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进行更严格的训练。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案例分析
数据统计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 析,研究团队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 成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数据 统计包括对不同年级、性别、家庭 背景等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比较和 分析。
本研究还收集了一些小学生的个 案,通过对这些个案的深入分析 ,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些影响小学 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如 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氛围 等。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的研究结题报告》
2023-10-27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国家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的需要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 习惯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需要
研究意义
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研究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 己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等。同时,他 们在课堂上也能够遵守纪律,认真听
讲,积极思考。
然而,部分小学生在礼貌待人、尊重 他人方面还有待加强。另外,部分学 生还存在挑食、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
习惯。
数据分析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对小学生在不同方面的 行为习惯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小学生的行为 习惯得分较高,但在礼貌待人、尊重他人方面的得分较低。
通过观察法,研究者对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进行 了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 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在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细节方 面还存在不足。
结果解释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可 能与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引导有关。然而,部分小学生在礼 貌待人、尊重他人方面还有待加强,这可能与家庭教育和 学校教育的不足有关。
《中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中学生良好书写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介绍这份报告旨在研究中学生良好书写惯的培养方法。
书写是中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良好的书写惯对学生的研究成绩和沟通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前中学生书写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中学生良好书写惯的有效策略。
现状分析通过对中学生书写惯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 字迹潦草:许多中学生的字迹难以辨认,书写不规范。
2. 缺乏耐心:部分中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缺乏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3. 错误频发:中学生常常犯错,如错别字、错写字母等。
培养策略为了帮助中学生培养良好的书写惯,我们提出以下有效策略:1. 强调基本技巧:教师应重视基本技巧的培养,例如正确握笔手势和字母的书写方式。
透过练和反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2. 注重模范示范: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良好书写范例,并进行书写示范。
模范示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书写观念和惯。
3. 提供书写时间:学校和家庭应给予中学生充足的书写时间。
充足的时间可以帮助学生保持专注和细致,提高书写质量。
4. 鼓励书写练:为了改善中学生的书写技能,鼓励学生进行系统的书写练。
可以通过书写作业、写字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5. 给予积极反馈:教师和家长应及时给予学生书写方面的积极反馈和鼓励。
通过肯定和赞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促进良好书写惯的形成。
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中学生的书写惯存在问题,如字迹潦草、耐心不足和错误频发。
2. 采用一系列培养策略可以帮助中学生培养良好的书写惯。
3. 教师和家长在培养中学生书写惯中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通过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我们相信可以为中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培养初中生地理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17教育版一、课题的提出:古今中外关于习惯重要性的论述很多,如美国的约·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英国的培根也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同样认为“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而且他明确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的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终身。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中学生通过地理课的学习,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要达到这一课程目标,关键是抓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地理课程的需要。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习惯”:是指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
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由于学习习惯具有自动化活动的性质,有关行为的意识控制水平降到了最低限度,从而使得学习习惯与一般学习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并发展形成的自己一种自动化的良好的地理学习方式,如:查阅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绘制简易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地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习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中国古语曰:“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 20% 与智力因素有关, 80% 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
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因此,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方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是学生学业路上的助推器。
当今中国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之间的智力因素差异越来越小,学习的习惯等积极的个性特征日益重要。
目前,多数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分数上;有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较忽略;有些家庭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管束,导致孩子学习习惯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