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USART—串口通讯实验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Abstract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串口通信的方式,实现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通过该实验,旨在加深对串口通信的理解,以及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与应用。
1. 实验背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串口通信作为一种常见的单片机通信方式,被广泛使用。
通过串口通信,单片机可以与其他设备或单片机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如下:- 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方法;- 实现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3. 实验原理3.1 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串口通信通过发送和接收两个引脚实现数据的传输。
典型的串口通信包含一个发送引脚(Tx)和一个接收引脚(Rx)。
发送端将数据通过发送引脚逐位发送,接收端通过接收引脚逐位接收。
3.2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在单片机中进行串口通信配置,需要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波特率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数据位决定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位数,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的停止位,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的错误。
4. 实验步骤4.1 硬件准备(描述实验所需硬件的准备,例如单片机、串口模块等)4.2 软件配置(描述实验所需软件的配置,例如开发环境、编译器等)4.3 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编写(描述如何编写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包括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代码)4.4 程序下载与调试(描述如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并进行调试)5. 实验结果与分析(描述实验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释)6.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通过编写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实现了两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在实验过程中,我掌握了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方法,并解决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实验,我加深了对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不需要链接)致谢:(感谢相关人员或机构对实验的支持与帮助)附录:(附上相关的代码、电路图等附加信息)以上为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通过该实验,我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与应用方法。
USART通信接口设计实验
UART_Data = 0; } } }
四、实验现象和结果
1、把串口线和 PC 机连接起来,运行程序后,通过串口调试软件发送 ASCII 码字符(需 要以回车键结尾)到单片机实验板,单片机实验板接收到从串口调试软件发送过来的 ASCII
实验四 UART 通信接口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用异步串行通信进行 RS232 通信的原理并能掌握其方法及编程;
2、学习使用定时器 T1 做波特率发生器,掌握计算波特率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1、自制的 C8051f410 实验开发板 1 块
2、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
各1台
3、仿真器(U-EC6)
1只
码字符后,又将同样的字符回送给串口调试软件,这样串口调试软件可以看到返回同样的字
符,如果收发的字符相同,则说明 PC 机与单片机实验板之间的通信成功,如下图所示。
注: 串口通信波特率、位数据位、停止位、校验等参数设置值参考上图。
五、预习要求
1、读懂程序; 2、预先给出修改代码,以便更快更好的得出实验结果;
4、PC 机
1台
三、实验内容
实验任务:编写程序将单片机的 P0.4、P0.5 口配置为串口 0 通信口,将 PC 机发送给
c8051f410 的数据原样发回 PC 机,程序中用“0x0d”作为帧尾标志。
PC 端发送、接收可采用串口接收软件“串口调试助手 V2.1”。
在程序中通过交叉开关配置 TX0,RX0 分别到 P0.4、P0.5 引脚,由于 I/O 口是 TTL 电 平信号,需要通过 MAX232 转换为 RS-232 电平后才能与 PC 机连接,连接电路如上图所示。
uart实验报告
uart实验报告
《UART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UART通信协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单片机开发板、串口调试助手、电脑。
实验原理: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通用的异步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UART通信协议包括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的设置可以实现不同的通信速率和数据传输方式。
实验步骤:
1. 连接单片机开发板和电脑,打开串口调试助手。
2. 在单片机开发板上编写UART通信程序,设置通信参数。
3. 将单片机开发板通过串口连接到电脑,打开串口调试助手。
4. 在串口调试助手上发送数据,观察单片机开发板接收到的数据。
5. 在单片机开发板上发送数据,观察串口调试助手接收到的数据。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通过UART通信协议在单片机开发板和电脑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在串口调试助手上发送的数据能够被单片机开发板正确接收,并且在单片机开发板上发送的数据也能够被串口调试助手正确接收。
通过调整通信参数,我们还验证了不同通信速率和数据传输方式对通信效果的影响。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UART通信协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
了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UART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为实际工程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串口实验实验报告
串口实验实验报告串口实验报告【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它通过串行传输比特流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串口实验来了解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串口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实验器材】1. 串口模块2. 电脑3. 串口线4. 软件调试工具【实验步骤】1. 连接串口模块和电脑:将串口模块与电脑通过串口线相连。
2. 打开串口调试工具:在电脑上打开串口调试工具,并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
3. 配置串口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串口的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参数。
4. 发送数据: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观察数据是否成功发送。
5. 接收数据: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接收数据,确认数据是否成功接收。
6. 分析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串口模块进行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数据的传输过程,并确认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串口通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业自动化、电子设备控制等。
掌握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感想】本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串口通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式。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串口通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验,我也更加意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1. 《串口通信原理及应用》2. 《串口通信技术与应用》3. 《串口通信实验教程》【致谢】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对本次实验的悉心指导,也感谢实验室的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完成本次实验的动力来源。
【附录】实验中使用的串口调试工具下载链接:[下载链接](请自行搜索并下载合适的串口调试工具)以上为本次串口实验的实验报告,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串口通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学习]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学习]本篇实验报告主要介绍串口通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Arduino Uno和Python编程进行串口通信,并成功实现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1. 实验设备和材料(1)Arduino Uno主板(2)USB线(3)Python IDE和安装了pyserial库的计算机(4)电阻、LED等基础电路元件2. 实验原理2.1 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一种在计算机或嵌入式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方式。
串口通信的本质是将数据流转换成逐位传输的电信号,包括RS-232、RS-485、USB、I2C(IIC)等协议,应用广泛。
在PC端,串口通信需要通过串口接口(如COM1、COM2等)进行连接,并在软件中指定相应的串口号和波特率等参数。
在嵌入式系统中,USART等通信接口直接与CPU进行连接,数据收发方式也需要根据具体接口和协议进行配置。
Arduino Uno主板上带有1个可编程串口,可控制和监视设备。
通过串口通信,可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Arduino IDE中,使用Serial.begin()方法设置串口的波特率。
使用Serial.print()和Serial.println()方法发送数据,使用Serial.read()方法接收数据。
Python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支持串口通信。
可以使用pyserial库实现串口通信。
在Python程序中,使用串口对象的write()方法发送数据,使用read()方法接收数据。
3. 实验步骤3.1 连接硬件将Arduino Uno主板连接到计算机,并使用USB线将其与计算机连接。
3.2 编写Arduino程序打开Arduino IDE,编写程序。
本次实验中,我们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使LED灯交替闪烁。
程序如下所示:void setup() {pinMode(13, OUTPUT);Serial.begin(9600);}void loop() {digitalWrite(13, HIGH);delay(1000);digitalWrite(13, LOW);delay(1000);Serial.println("LED Blinking");}程序中,我们使用Serial.println()方法输出字符串信息。
USART串口工作原理
USART串口工作原理USART(Universal Synchronous/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串口是一种用于串行通信的通信接口。
在单片机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通过USART串口可以实现双向的数据传输。
本文将介绍USART串口的工作原理。
在异步通信模式下,USART串口由两条信号线组成:串行数据线(TX)和串行接收线(RX)。
TX线用于发送数据,RX线用于接收数据。
在发送数据时,将要发送的数据传输到串行数据线上,通过波特率发生器确定发送数据的速率。
在接收数据时,数据通过串行接收线传输到单片机中。
在同步通信模式下,USART串口需要外部提供一个时钟信号。
此外,还需要额外的信号线用于使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同步。
同步通信模式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需要更多的硬件资源。
1.帧结构:USART串口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帧,每个帧由多个位组成。
每个帧包含一个起始位、一个或多个数据位、一个或多个校验位和一个或多个停止位。
起始位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开始,停止位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结束。
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的错误。
2.时钟:USART串口需要根据时钟信号确定数据传输的速率。
时钟信号可以是内部生成的还是外部提供的。
波特率发生器用于确定数据传输的速率,波特率指的是每秒传输的位数。
3.数据传输:在发送数据时,将要发送的数据传输到串行数据线上,并根据波特率发生器确定发送数据的速率。
在接收数据时,数据通过串行接收线传输到单片机中。
4.时序控制:USART串口需要根据时序控制传输数据。
在发送数据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时序规则将数据从发送缓冲器中传输到串行数据线上。
在接收数据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时序规则将数据从串行接收线上传输到接收缓冲器中。
5.错误检测:USART串口可以通过校验位进行错误检测。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将数据和校验位一起发送到串行数据线上。
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通过计算接收到的数据的校验位来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
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串口通讯实验报告串口通讯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通讯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串口通讯实现了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探索了串口通讯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串口通讯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并观察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串口通讯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串口通讯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实验原理串口通讯是通过串行传输方式实现数据传输的。
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数据通过串行的方式进行传输,即逐位地进行传送。
串口通讯的原理主要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的设置。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连接计算机和单片机,确保串口线连接正确。
2. 设置串口参数:打开计算机的串口设置工具,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3. 单片机编程:编写单片机程序,设置串口通讯的相关参数,并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功能。
4. 计算机编程:编写计算机程序,通过串口通讯接收单片机发送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显示。
5. 实验验证:运行单片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观察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结果,验证串口通讯的正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串口通讯,我们可以将计算机上的数据发送到单片机上,并从单片机上接收到数据,实现了双向的数据交互。
我们还观察到,在不同的串口参数设置下,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会有所差异。
六、实验应用串口通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串口通讯将计算机连接到打印机或扫描仪上,实现打印和扫描功能。
此外,串口通讯还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通讯等领域。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讯的原理和应用,并成功地实现了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串口通讯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对串口通讯的参数设置和数据传输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串口通信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使用串口通信协议,我们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文将介绍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实验设备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讨论与总结。
一、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方式,它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智能设备等领域。
串口通信通过连接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串口接口,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串口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可靠、易于实现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和步骤1. 实验设备本实验使用以下设备进行串口通信实验:- 一台计算机- 一块开发板或者单片机- 两根串口线- 软件串口调试助手2. 实验步骤(1)连接串口线首先,将一根串口线的一个端口连接到计算机的串口接口,另一个端口连接到开发板或者单片机的串口接口。
然后,将另一根串口线的一个端口连接到计算机的另一个串口接口,另一个端口连接到开发板或者单片机的另一个串口接口。
(2)设置串口参数打开软件串口调试助手,在设置界面中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并设置其他参数,如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
(3)发送和接收数据在软件串口调试助手的发送界面中输入要发送的数据,并点击发送按钮。
然后,在接收界面中即可看到接收到的数据。
三、实验结果本实验通过串口通信成功地实现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软件串口调试助手的发送界面中,我们输入了一段文本,并成功发送到开发板或者单片机。
在接收界面中,我们成功接收到了从开发板或者单片机发送过来的数据,并正确显示在接收界面上。
四、讨论与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串口通信具有不同的参数设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串口接口的连接问题,确保连接正确、稳定。
另外,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数据的格式和校验问题,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串口通信的应用领域。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串口通讯原理和方法。
2.学习如何通过单片机与计算机进行串口通讯。
3.熟悉串口通讯的相关命令和编程方法。
二、实验原理串口通讯是一种数据交换的方式,通过串口可以将数据从计算机发送到单片机,也可以将数据从单片机发送到计算机。
在单片机中,常用的串口通讯方式有UART和USART。
串口通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两根信号线(TX-发送线和RX-接收线)进行数据的传输。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UART通讯方式,通过串口将单片机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计算机上,并将计算机发送的数据显示在液晶屏上。
三、实验器材1.STM32F103C8T6开发板一块2.杜邦线若干B转串口模块一块4.计算机一台四、实验步骤1.连接硬件设备:将STM32F103C8T6开发板通过USB转串口模块与计算机相连。
2.配置串口参数:在单片机开发环境中,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参数。
3.配置中断优先级:为了确保串口接收中断能够正常工作,需要设置中断优先级。
4.编写程序代码:根据实验要求,编写单片机的串口通讯程序。
5.烧录程序代码:将编写好的程序代码烧录到单片机中。
6.运行程序:在计算机上打开串口调试工具,观察串口通讯是否正常。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讯。
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看到从单片机发送过来的数据,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机发送数据,从而在液晶屏上显示出相应的结果。
六、实验分析1.串口通讯是一种较为常见且灵活的数据传输方式,能够满足很多实际需求。
2.在编写串口通讯程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芯片和开发环境进行相应的配置。
3.在使用串口调试工具时,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否则无法正常进行通讯。
4.串口通讯可以在许多领域进行应用,如物联网、机器人控制等。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到了单片机串口通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UART通讯方式的具体实现。
串口通信的实验报告
串口通信的实验报告串口通信的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2.学习串口通信的配置和编程方法;3.实现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计算机;2.串口通信模块;3.串口线;4.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连接串口通信模块和计算机,确保电源供应正常;2.打开计算机的串口通信软件,并进行相应的配置;3.编写串口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4.通过示波器观察串口通信的波形。
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
在发送端,我们通过编程将一段字符串发送到串口通信模块,然后通过串口线将数据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我们通过串口通信模块接收到数据,并将其显示在计算机上。
通过示波器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在串口通信线上的传输波形。
六、实验分析串口通信是一种相对简单而稳定的数据传输方式。
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串口通信具有传输速率较低、传输距离较短等特点。
然而,由于其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和广泛应用等优势,串口通信在很多领域仍然得到广泛应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配置串口通信软件和编写相应的程序,成功地实现了数据的传输。
通过示波器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串口通信的波形,验证了数据的传输过程。
通过实验,我们对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还亲自实践了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串口通信是一种可靠且实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中。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串口通信的高级应用,如串口通信的协议、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串口通信模块和软件,进一步提高串口通信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串口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方式,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实验一串口通讯实验一.实验的主要内容:了解并掌握UART相关寄存器的功能,熟悉系统硬件的UART的相关的接口,修改处理器的串口通讯程序,监视串行口并将接受到的字符回送。
二.实验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1在程序编译完成后,烧入到ARM的过程中,出现了驱动问题。
答:在option选项中,选择debugger选项,并且将其中的dirver改为J-Link即可。
2在开始时,设置的波特率为115200,ARM上电后,计算机超级终端出现了上电初始化信息,并且提示我们是选择linux还是选择vivi。
但后来我们修改程序后,将波特率改为57600时,重新上电,超级终端不再显示上电初始化信息了。
答: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每当断电再上电后,处理器恢复了默认设置,默认设置中,波特率为115200,这与我们在超级终端上设置的57600不匹配,于是不会出现上电初始化信息,甚至有时还会出乱码。
所以,我们修改波特率的时候,不应该断电,即开始上电的时候,使用的波特率为115200,等上电结束,选择vivi后,再修改波特率为57600,然后在不断电的情况下重新实验三.实验的思考:3.1 232串行通讯的数据格式是什么?串行通信包括空闲位,数据位,可选的奇偶校验位,停止位。
3.2 串行通讯最少需要几根线,分别如何连接?两根线,但是最好加上GND连接方式:3.3 ARM的串行口有几个,相应的寄存器是什么?ARM 自带三个UART 端口,每个UART 通道都有16 字节的FIFO(先入先出寄存器)用于接受和发送。
MODEM控制寄存器UMCONnUART线控制寄存器包括ULCON0,ULCON1和ULCON2,主要用来选择每帧数据位数、停止位数,奇偶校验模式及是否使用红外模式UART控制寄存器包括UCON0, UCON1 and UCON2,主要用来选择时钟,接收和发送中断类型(即电平还是脉冲触发类型),接收超时使能,接收错误状态中断使能,回环模式,发送接收模式等。
USART实验
串口传输中查询与中断的优劣:整体上讲查询方式会使程序运行一直处于等待状态,而中断方式可以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很好的实现多任务方式。
下面就具体项目中上位机和ARM板的通信方面详细说明一下:上位机发送命令方面:在上位机与ARM板的通信中,上位机给ARM板发送数据必须使用中断方式,这样才不会使系统处于一直等待状态,影响其它任务的正常运行,保证了整个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快速响应。
ARM板上传数据方面:由于ARM采集到的信息是通过CAN中断进行的,像上位机发送信息也一块在CAN 中断处理中完成了,并且上位机可以一直处于等待状态,对于ARM向上位机回发信息采用中断目前来讲意义不大。
串口中断(发送和接收)的产生机制:A T91对于串口中断有专门的寄存器控制,实现简单的串口中断可以通过一下设置实现:首先是串口初始化,以保证串口可以正常通信。
然后是写AIC相应寄存器注册相应串口中断。
然后是写中断服务子函数。
最后是使能AIC控制器中相应的串口中断和串口中断控制器中相应的接收发送中断。
需要指出的是在7X256芯片中设置了PDC模块(外设数据控制器),使用PDC避免了处理器干涉并减去了处理器中断处理开销。
这显著减少了数据传输所需时钟周期数并提高了微控制器性能,使其更加高效。
介于此我们的串口中应用到了这一外设,所以在相应的串口驱动中需要添加PDC接收发送使能语句。
串口出错检验:根据串口传输协议,项目中主要是设置开始位、停止位和无奇偶校验位用于保证串口传输的正确性。
串口相关控制寄存器:控制寄存器US_CR模式寄存器US_MR中断使能寄存器US_IER中断禁用寄存器US_IDR中断屏蔽寄存器US_IMR通道状态寄存器US_CSR接收器保持寄存器US_RHR发送器保持寄存器US_THR波特率发生器寄存器US_BRGR接收器超时寄存器US_RTOR发送器时间保障寄存器US_TTGRFI DI比率寄存器US_FIDI错误数目寄存器US_NERIrDA滤波寄存器US_IF串口初始化代码:int CMain (void){A T91F_US0_CfgPMC(); //使能串口时钟A T91F_US0_CfgPIO(); //设置引脚连接模块将对应IO连接到UART0A T91C_BASE_US0->US_CR = 0X50;//使能接收发送器A T91C_BASE_US0->US_MR=A T91C_US_USMODE_NORMAL|A T91C_US_NBSTOP_1_BIT|A T91C_US_PAR_NONE|A T91C_US_CHRL_8_BITS|A T91C_US_CLKS_FDIV1|A T91C_US_OVER ;//设置串口模式:普通模式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传输数据长度为8位时钟分频输入重采样模式A T91C_BASE_US0->US_BRGR =39; //设置串口波特率根据计算公式实际波特率为19200A T91F_PDC_EnableTx (A T91C_BASE_PDC_US0); // PDC发送传输使能A T91F_PDC_EnableRx (A T91C_BASE_PDC_US0); // PDC接受传输使能}简单中断接收方式代码:int rBuf[3];int CMain (void){A T91F_AIC_DisableIt(A T91C_BASE_AIC,0xffffffff); //禁止所有中断//------------注册串口接收中断--------------A T91F_US0_CfgPMC(); //使能串口时钟A T91F_US0_CfgPIO(); //设置引脚连接模块将对应IO连接到UART0A T91C_BASE_US0->US_CR = 0X50;//使能接收发送器A T91C_BASE_US0->US_MR=A T91C_US_USMODE_NORMAL|A T91C_US_NBSTOP_1_BIT|A T91C_US_PAR_NONE|A T91C_US_CHRL_8_BITS|A T91C_US_CLKS_FDIV1|A T91C_US_OVER ;//设置串口模式:普通模式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传输数据长度为8位时钟分频输入重采样模式A T91C_BASE_US0->US_BRGR =39; //设置串口波特率根据计算公式实际波特率为19200A T91F_AIC_ConfigureIt(A T91C_BASE_AIC,A T91C_ID_US0,A T91C_AIC_PRIOR_HIGHEST,A T91C_AIC_SRCTYPE_INT_HIGH_LEVEL,irqGetFromPC);//注册串口中断A T91C_BASE_AIC->AIC_IECR=1<<A T91C_ID_US0; //使能AIC串口中断A T91C_BASE_US0->US_IER=1; //使能串口中断A T91F_PDC_EnableTx (A T91C_BASE_PDC_US0); // PDC发送传输使能A T91F_PDC_EnableRx (A T91C_BASE_PDC_US0); // PDC接受传输使能}//----------------------串口接收中断服务子函数--------------------------------__irq void irqGetFromPC(void){A T91C_BASE_PDC_US0->PDC_RPR = (unsigned int)rBuf;//设置接收存储地址A T91C_BASE_PDC_US0->PDC_RCR =3; //设置PDC接收节点数*A T91C_AIC_EOICR=1<<A T91C_ID_US0;}}。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 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编程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串口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的数据传输方式。
串口通信具有传输速率较低、通信距离较近等特点,但具有简单、可靠、易于实现等优点。
在单片机应用中,串口通信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设备控制、远程通信等领域。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如UART、USART等)发送和接收数据。
串口通信的数据格式通常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三、实验设备1.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STM32等)2. 串口调试助手(如PuTTY、串口调试助手等)3. 仿真软件(如Proteus、Keil等)四、实验内容1. 串口通信硬件连接2. 串口通信软件编程3. 串口通信调试与验证五、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1)将单片机的TXD、RXD、GND等引脚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线相连。
(2)将计算机的串口通信线与串口调试助手相连。
2. 软件编程(1)在仿真软件中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在串口调试助手中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3. 调试与验证(1)在仿真软件中运行单片机程序,观察串口调试助手中的数据是否正确接收。
(2)修改单片机程序,改变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验证串口通信的可靠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信。
在串口调试助手中,可以观察到单片机发送的数据被正确接收,同时也可以向单片机发送数据。
2. 实验分析(1)实验验证了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的设置,以保证通信的准确性。
(3)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通信协议,如ASCII码、十六进制等,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七、实验心得1. 串口通信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在单片机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嵌入式_USART 串口通讯
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_None;
USART_ART_Mode = USART_Mode_Rx | USART_Mode_Tx;
/* Configure USARTy */
int main(void)
{/* System Clocks Configuration */
RCC_Configuration();
/* Configure the GPIO ports */
GPIO_Configuration();
USART_ART_BaudRate = 230400;
/* Enable the USARTz */
USART_Cmd(USARTz, ENABLE);
while(TxCounter < TxBufferSize)
{
/* Send one byte from USARTy to USARTz */
USART_SendData(USARTy, TxBuffer[TxCounter++]);
LCD_Clear(White);
/* Set the LCD Text Color */
LCD_SetTextColor(Black);
printf(" STM3210C-EVAL \n");
printf("USART with interrupt\n");
/* Check the received data with the send ones */
2.打开示例程序工程
\basic_examples\STM32F10x_StdPeriph_Examples\16-USART\01-Polling\RVMDK,
串口传输实验总结
串口传输实验总结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特别适用于嵌入式系统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串口通信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本文档将总结我们在这个实验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供一些关于串口传输的相关知识。
实验背景串口,也被称为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是一种用于在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常见接口。
串口通信使用两根线来传输数据,一根用于发送数据(Tx)而另一根用于接收数据(Rx)。
串口通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是异步的,即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根据各自的节奏进行数据传输。
实验过程我们在本次实验中使用了一块嵌入式开发板和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信来实现数据传输。
以下是我们完成实验的步骤:1.配置串口通信参数: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串口通信的参数,例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这些参数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一致配置,以确保正常的数据传输。
2.编写发送端代码:我们使用编程语言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通过串口发送数据给接收端。
在这个程序中,我们首先初始化串口,然后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串口缓冲区,最后启动数据传输。
3.编写接收端代码:我们同样使用编程语言编写了一个程序,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
在这个程序中,我们首先初始化串口,然后开启中断监听串口接收事件,当接收到数据时,触发相应的中断处理函数来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4.运行程序并进行测试:我们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代码分别烧录到嵌入式开发板和计算机上,并运行程序进行测试。
我们发送了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字节、字符串和数字等,并检查接收端是否成功接收到并正确处理这些数据。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串口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我们发送的各种类型的数据都能够被接收端正确地接收到并进行处理。
通过对输出结果的检查,我们确认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以下是我们在实验中的一些总结和教训:1.注意配置参数的一致性:在串口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串口配置参数必须一致,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
实验二 UART串口通信实验
实验二UART串口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S3C2410X处理器UART相关控制寄存器的使用;2、熟悉ARM处理器系统硬件电路中UART接口的设计方法;3、掌握ARM处理器串行通信的软件编程方法。
二、实验原理S3C2410X UART 单元提供三个独立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皆可工作于中断和DMA模式。
使用系统时钟最高波特率达230.4Kbps,如果使用外部设备提供的时钟,可以达到更高的速率。
每一个UART单元包含一个16字节的FIFO,用于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S3C2410X UART支持可编程波特率,红外发送/接收,一个或两个停止位,8bit数据宽度和1bit奇偶校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1、EDUKIT-IV实验平台2、Mini2410 核心子板3、5V/2A电源适配器4、Emlink-w仿真器套件5、交叉串口线四、实验步骤(4)打开H-JTAG软件设置LPT线连接(5)探测芯片内核(ARM920T)(6)打开工程文件UART_TEST.UV2,选择Bulild Target或编译链接工程,如果显示0 Errors表示编译成功。
(7)选择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设置COM1通讯,115200波特率,8位数据位,1位奇偶校验位。
(8)选择Debug->Start Debug Session或者调试工程并下载至SDRAM中。
(9)选择Debug->Run运行程序或者全速运行程序,并在超级终端中观察实验结果。
5、实验结果分析超级终端显示:UART0 Communication Test ExamplePlease input words, then press Enter:/> abcThe words that you input are: abc满足实验要求。
串口实验报告
串口实验报告串口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接口,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和电子设备中。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串口通信,掌握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2. 掌握串口通信的设置和配置方法;3. 实现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脑一台;2. 串口线一根;3. 串口调试助手软件。
四、实验步骤1. 连接串口线:将串口线的一端连接到电脑的串口接口,另一端连接到需要进行通信的设备;2. 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在电脑上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并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3. 配置串口参数: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串口参数;4. 发送数据: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的发送窗口中输入需要发送的数据,并点击发送按钮;5. 接收数据: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的接收窗口中查看接收到的数据;6. 关闭串口:实验完成后,关闭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并断开串口线的连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进行了串口通信,并实现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发送数据时,我们可以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软件输入需要发送的数据,并通过点击发送按钮将数据发送出去。
在接收数据时,我们可以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的接收窗口中即时查看到接收到的数据。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串口通信作为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掌握串口通信的设置和配置方法,对于进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正确选择串口号和波特率非常重要,否则无法正常进行通信。
其次,串口参数的设置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不同设备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配置。
最后,及时关闭串口和断开连接是保证实验安全的重要步骤,避免设备损坏或数据丢失。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使我们对串口通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操作方法。
串口实验实验报告
串口实验实验报告串口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串口通信实验,深入了解串口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实现简单的数据传输。
二、实验目的1. 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2. 掌握串口通信的硬件连接方式;3. 学会使用串口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4. 实现简单的串口通信程序。
三、实验器材1. 一台个人电脑;2. 一块开发板;3. 一条串口数据线。
四、实验步骤1. 将开发板与个人电脑通过串口数据线连接起来;2. 打开串口通信软件,并进行相应的设置;3. 在开发板上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4. 在个人电脑上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接收和显示;5. 进行数据传输实验,观察数据是否能正常传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串口通信,并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观察数据接收端的显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被准确地接收并显示出来。
这说明我们的串口通信实验是成功的。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成功地实现了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
串口通信在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串口通信技术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参考文献[1] XXXX. 串口通信原理与应用[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八、致谢感谢实验中给予我们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和同学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无法顺利完成本次实验。
九、附录实验中使用的程序代码如下:发送端代码:```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Windows.h>int main(){HANDLE hSerial;DCB dcbSerialParams = { 0 };COMMTIMEOUTS timeouts = { 0 };// 打开串口hSerial = CreateFile("COM1",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NULL);if (hSerial == INVALID_HANDLE_VALUE){printf("无法打开串口\n");return 1;}// 配置串口参数dcbSerialParams.DCBlength = sizeof(dcbSerialParams);if (!GetCommState(hSerial, &dcbSerialParams)) {printf("无法获取串口参数\n");return 1;}dcbSerialParams.BaudRate = CBR_9600;dcbSerialParams.ByteSize = 8;dcbSerialParams.StopBits = ONESTOPBIT;dcbSerialParams.Parity = NOPARITY;if (!SetCommState(hSerial, &dcbSerialParams)) {printf("无法设置串口参数\n");return 1;}// 设置串口超时时间timeouts.ReadIntervalTimeout = 50;timeouts.ReadTotalTimeoutConstant = 50;timeouts.ReadTotalTimeoutMultiplier = 10;timeouts.WriteTotalTimeoutConstant = 50;timeouts.WriteTotalTimeoutMultiplier = 10;if (!SetCommTimeouts(hSerial, &timeouts)){printf("无法设置串口超时时间\n");return 1;}// 发送数据char data[] = "Hello, Serial!";DWORD bytesWritten;if (!WriteFile(hSerial, data, strlen(data), &bytesWritten, NULL)){printf("无法发送数据\n");return 1;}// 关闭串口CloseHandle(hSerial);return 0;}```接收端代码:```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Windows.h>int main(){HANDLE hSerial;DCB dcbSerialParams = { 0 };COMMTIMEOUTS timeouts = { 0 };// 打开串口hSerial = CreateFile("COM1",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NULL);if (hSerial == INVALID_HANDLE_VALUE){printf("无法打开串口\n");return 1;}// 配置串口参数dcbSerialParams.DCBlength = sizeof(dcbSerialParams);if (!GetCommState(hSerial, &dcbSerialParams)){printf("无法获取串口参数\n");return 1;}dcbSerialParams.BaudRate = CBR_9600;dcbSerialParams.ByteSize = 8;dcbSerialParams.StopBits = ONESTOPBIT;dcbSerialParams.Parity = NOPARITY;if (!SetCommState(hSerial, &dcbSerialParams)) {printf("无法设置串口参数\n");return 1;}// 设置串口超时时间timeouts.ReadIntervalTimeout = 50;timeouts.ReadTotalTimeoutConstant = 50;timeouts.ReadTotalTimeoutMultiplier = 10;timeouts.WriteTotalTimeoutConstant = 50;timeouts.WriteTotalTimeoutMultiplier = 10;if (!SetCommTimeouts(hSerial, &timeouts)){printf("无法设置串口超时时间\n");return 1;}// 接收数据char data[100];DWORD bytesRead;if (!ReadFile(hSerial, data, sizeof(data), &bytesRead, NULL)){printf("无法接收数据\n");return 1;}// 显示接收到的数据printf("接收到的数据:%s\n", data);// 关闭串口CloseHandle(hSerial);return 0;}```十、联系方式作者:XXXEmail:XXX。
关于串口的实验报告
关于串口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并实践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深对串口通信的理解,掌握串口通信的使用技巧和开发工具。
同时,了解串口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实验原理串口是一种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标准。
在计算机中,串口通常通过RS-232或RS-485等标准来实现。
串口通信采用的是异步通信方式,即接收方和发送方的时钟不同步,通过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中的控制信息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如下:- 串口通信通过一个物理接口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
- 通信数据被分为一个个字节进行传输,每个字节由一定的控制信息和实际数据组成。
- 发送方通过发送字节的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接收方。
- 接收方通过接收字节的方式将数据接收并进行处理。
3.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实验环境为了进行串口通信的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设备:- 一台计算机- 一个串口转USB转换器- 一个外部设备(如Arduino、传感器等)步骤二:安装串口驱动程序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安装串口转USB转换器所需的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的安装方式因不同的设备而有所差异,一般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下载并按照说明进行安装。
步骤三:编写串口通信程序根据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编写一个简单的串口通信程序。
该程序应包括以下功能:- 打开指定的串口端口- 配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 循环读取串口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并进行处理- 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写入串口发送缓冲区步骤四:测试串口通信将串口转USB转换器插入计算机,并将外部设备连接至串口转USB转换器。
运行编写好的串口通信程序,并观察实验结果。
测试串口通信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来验证通信是否正常。
步骤五:总结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并分析串口通信的性能和应用场景。
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串口通信在哪些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串口通信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串口通信可能遇到哪些常见问题,如何解决?4.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USART
——串口通讯
实验目的
●简单了解串口通讯
●了解STM32的USART外设
●熟悉使用USART进行设备间通讯的方法实验设备
●软件Keil5
●STM32开发板
●软件串口通讯助手
实验内容
●了解串口通讯和STM32的USART外设
●学习使用STM32的USART和电脑进行通讯
一、连接开发板
把仿真器用USB线连接电脑,如果仿真器的灯亮表示正常,可以使用,然后把仿真器的另外一端连接到开发板,给开发板上电,然后就可以通过软件KEIL给开发板下载程序
一、连接开发板
USB线连接开发板“USB
TO UART”接口跟电脑USB
接口
●STM32F42xxx 系列控制器有四个USART 和四个UART ,其中USART1和USART6的时钟来源于APB2总线时钟,其最大频率为90MHz ,其他六个的时钟来源于APB1总线时钟,其最大频率为45MHz
●UART 只有异步传输功能,所以没有SCLK 、nCTS 和nRTS 功能引脚。
观察上表可发现很多USART 的功能引脚有多个引脚可选,这非常方便硬件设计,只要在程序编程时软件绑定引脚即可
本实验使用的发送引脚
本实验使用的接收引脚
二、USART 功能框图
二、USART功能介绍
数据寄存器
●USART数据寄存器(USART_DR)只有低9位有效,一般使用8位数据字长
●USART_DR包含了已发送的数据或者接收到的数据USART_DR实际是包含了两
个寄存器,一个专门用于发送的可写TDR,一个专门用于接收的可读RDR
●串行通信是一位位传输的,发送时把TDR内容按位发送出去,接收时把每一位按
顺序接收到RDR
●USART支持DMA传输,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1.发送器
当USART_CR1寄存器的发送使能位TE置1时,启动数据发送,发送移位寄存器的数据会在TX引脚输出,如果是同步模式SCLK也输出时钟信号。
当发送使能位TE置1之后,发送器开始会先发送一个空闲帧(一个数据帧长度的高电平),接下来就可以往USART_DR寄存器写入要发送的数据;然后等待USART状态寄存器(USART_SR)的TC位为1,表示数据传输完成,如果此时USART_CR1寄存器的TCIE位置1,将产生中断。
在发送数据时,编程的时候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标志位我们来总结下:二、USART功能框图
2.接收器
如果将USART_CR1寄存器的RE位置1,使能USART接收,使得接收器在RX引脚线开始搜索起始位。
在确定到起始位后就根据RX线电平状态把数据存放在接收移位寄存器内。
接收完成后就把接收移位寄存器数据移到RDR内,并把USART_SR寄存器的RXNE位置1,同时如果USART_CR2寄存器的RXNEIE置1,则可产生中断
在接收数据时,编程的时候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标志位我们来总结下:二、USART功能框图
二、USART功能框图
波特率生成
●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
●比特率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单位bit/s(bps)●对于USART波特率与比特率相等
●波特率越大,传输速率越快
●USART的发送器和接收器使用相同的波特率
三、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使用USART来实现控制器与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
●调试程序非常方便,比如把一些变量的值、函数的返回值、寄存器标志位等等通过USART发送到串口调试助手,可以清楚程序的运行状态,正式发布程序时再把这些调试信息去除即可
●不仅仅可以将数据发送到串口调试助手,还可以在串口调试助手发送数据给控制器,控制器程序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下一步工作
三、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本实验完成USART1指令控制RGB彩灯实验1. 编程要点
1) 初始化配置RGB彩色灯GPIO
2) 使能RX和TX引脚GPIO时钟和USART时钟
3) 初始化GPIO,并将GPIO复用到USART 上
4) 配置USART参数
5) 使能USART
6) 获取指令输入,根据指令控制RGB彩色灯
三、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创建了两个文件:
⏹bsp_usart.h: USART相关宏定义
⏹bsp_usart.c: USART驱动程序
三、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2. 代码分析
GPIO 和USART 宏定义
USART 初始化配置
, bsp _usart.c
三、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USART
初始化配置
三、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USART
初始化配置
三、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重定向prinft 和scanf
函数
三、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三、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主函数
三、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主函数
输出提示信息:Show_Message 函数全部是调用printf
函数,“打印”实验操作信息到串口调试助手。
三、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四、下载验证
⏹保证开发板相关硬件连接正确,用USB线连接开发板“USB TO UART”接口跟电脑⏹在电脑端打开串口调试助手,把编译好的程序下载到开发板,此时串口调试助手即可收到开发板发过来的数据
⏹我们在串口调试助手发送区域输
入任意字符,点击发送按钮,马
上在串口调试助手接收区即可看
到相同的字符(注意端口号可能
不一致,自己实验,正常端口号
在烧写后有对应输出)
五、实验操作
见开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