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专题2 第1讲 演练

合集下载

(江苏专版)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动讲练卷 汇编98页(含答案)

(江苏专版)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动讲练卷 汇编98页(含答案)

(江苏专版)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动讲练卷汇编目录【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1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2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3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4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5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6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7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8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9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10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11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12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13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14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15含解析【高考二轮】江苏专版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滚讲义练16含解析二轮滚讲义练(一)滚动练 一、选择题1、(2017·扬州模拟)如图所示为航母上电磁弹射装置的等效电路图(俯视图),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先将开关拨到a 给超级电容器C 充电,然后将开关拨到b 可使电阻很小的导体棒EF 沿水平轨道弹射出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后,M 板带正电B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电压不断减小C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不断减小D .若轨道足够长,电容器将放电至电量为0解析:选B 电容器下极板接正极,所以充电后N 板带正电,故A 错误;电容器放电时,电量和电压均减小,故B 正确;电容是电容器本身的性质,与电压和电量无关,故放电时,电容不变,故C 错误;若轨道足够长,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感应电流和放电形成的电流大小相同时,不再放电,故电容器放电不能至电量为0,故D 错误。

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总复习:选择题满分专练一 含

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总复习:选择题满分专练一 含

光滑平行的导轨水平固定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有电阻R,导轨上垂直导轨放着一根金点.下列关于该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B .初速度为v =B ED .比荷为q =E 2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不变解析: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由于输电线电流增大,输电线损失电压增大,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减小,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选项A、B错误,C正确;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C19.下列选项中所描述的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的是()A.离正点电荷等距的任意两点a、b,如图甲所示B.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两点a、b,如图乙所示C.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两点a、b,如图丙所示D.静电场中到达静电平衡时的导体内部任意两点a、b,如图丁所示解析:图甲中a、b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A错;图乙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为等势线,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均与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平行且向左,所以,a、b两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均相同,B对;图丙中,根据对称性,a、b点电势相等,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C错;图丁中,导体达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电势处处相等,电场强度处处为零,D对.答案:BD20.质量为M的斜面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倾角为θ=30°,斜斜面体缓慢移动的过程中各物体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μF N,其中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不变,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不变,因此绳的拉力不变,弹簧30°的足够长的固定粗糙斜面上时刻自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

2018届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复习 精品课件 名师专题讲座2

2018届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复习 精品课件 名师专题讲座2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合力竖直向上,故两边的绳 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第11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由以上可知,两端绳子的拉力等于 m1g,而它们的合力 等于 m2g,因互成角度的两分力与合力组成三角形,故可知 m2 2m1g>m2g,故 m1> ,则 m1 可以大于 m2 可能等于 m2,故 A 2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3)三个共点力的合力是否可能为零, 要看三个力 F1、 F2、 F3 是否满足|F1-F2|≤F3≤F1+F2,一般采用结论法.
第3页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4)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取特定值,比较讨论,得 出可能的结论,一般采用特定值法. (5)能够利用力矢量三角形中,角与边长的变化情况来直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为(
)
mg A. 4sinθ 1 C. mgtanθ 4
第8页
mg B. 4cosθ 1 D. mg 4
必修1 第 1章 第 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解析]
由结构的对称性可知,四根支架的作用力大小
相同,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θ,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及力的 mg 合成与分解知识可得:4Fcosθ=mg,解得:F= ,B 正 4cosθ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A.3F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B.4F D.6F
C.5F
第5页
必修1

2018年高考物理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名师讲练课件:专题一 力与运动 专题一 第1讲44张 精品

2018年高考物理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名师讲练课件:专题一 力与运动 专题一 第1讲44张 精品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1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考点一 运动学概念的辨析 考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考点三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考点四 运动学图象的理解
考点一
运动学概念的辨析
真题研究
1.(2015·浙江10月学考·3)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如图1所示,七架战
1 6

宇航员在月球上离月球表面高10 m处由静止释放一片羽毛,羽毛落到月
球表面上的时间大约是
A.1.0 s
B.14 s
√C.3.5 s
D.12 s
解析 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只受月球对它的引力作用,运动情况与地球
上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相似,月球表面的加速度为地球表面加速度的16.
根据 h=12at2 可知:t=
(2)求解方法:①匀变速直线运动
v v
=xt =v0+2 v
②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v =xt
2.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辨析
(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2)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
关系,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增加
或减小)的快慢.
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15 s穿越了20辆汽车底部后“滑
出”,位移为58 m,假设她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从上述数据
可以确定
A.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加速度
√B.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C.她刚“滑入”车底时的速度
D.她刚“滑出”车底时的速度
图8
1234
解析 答案
模拟训练
3.跳伞是集勇气、意志、智慧和科技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某跳伞运动员以5 m/s

2018版 高考物理粤教版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相互作用 1讲 含答案 精品

2018版 高考物理粤教版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相互作用 1讲 含答案 精品

[高考命题解读]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一、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注意:(1)物体的质量不会变;(2)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2)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二、弹力1.弹性形变:撤去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2.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形变.(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3.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形变大小(伸长或缩短的量)成正比.(2)表达式:F=kx.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深度思考]如图1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撑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及大小为多少?由此说明杆弹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图1答案 AB 杆对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3°,大小为12.5 N 杆弹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方向解析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 杆对球的作用力F 和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的重力等大、反向,可得F 方向斜向左上方,令AB 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tan α=G F 拉=43,α=53°,F =G sin 53°=12.5 N .说明杆弹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方向.三、摩擦力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2.动摩擦因数(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μ=fF N .(2)决定因素: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 [深度思考]1.摩擦力一定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正压力的方向垂直吗?答案 (1)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通常由受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2)由于正压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而摩擦力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因此二者一定垂直.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比如放在倾斜传送带上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向上运动的物体.(×)(3)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一定等于μF N .(√)1.(多选)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F =kx 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 成正比B .由k =Fx可知,劲度系数k 与弹力F 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C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 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 的大小无关D .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 答案 ACD2.在图中,a 、b (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答案 C3.(粤教版必修1P74第9题改编)(多选)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C .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D .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答案 ABC4.(人教版必修1P61第3题)重量为100 N 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 N 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________;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__,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如果用20 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答案35 N30 N0.3静摩擦力为20 N5.(人教版必修1P61第2题)一只玻璃瓶,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受到摩擦力?如果受到摩擦力,摩擦力朝什么方向?(1)瓶子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上.(2)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3)瓶子被握在手中,瓶口朝上.(4)瓶子压着一张纸条,扶住瓶子把纸条抽出.答案(1)中不受摩擦力(2)中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3)中受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4)中瓶子受到与纸条运动方向一致的滑动摩擦力命题点一重力、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图中细线竖直、斜面光滑,因去掉斜面体,小球的状态不变,故小球只受细线的拉力,不受斜面的支持力,用绳替换杆AB ,原装置状态不变,说明杆施加的是拉力;用绳替换杆AC加速下降时物体不受底板的弹力作用2.弹力方向的判断(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例1 (多选)如图2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 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2A .小车静止时,F =mg sin θ,方向沿杆向上B .小车静止时,F =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 .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 =mg ,方向竖直向上D .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 >mg ,方向可能沿杆向上①“斜杆与竖直杆”;②小车静止、匀速、向右匀加速运动.答案 CD解析 小球受重力和杆的作用力F 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时,由力的平衡条件知,二力必等大反向,有F =mg ,方向竖直向上.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有向右的恒定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mg 和F 的合力应水平向右,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 >mg ,方向可能沿杆向上,选项C 、D 正确.例2 如图3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由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静止于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弹簧水平,两球间距为R 且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则弹簧的原长为( )图3A.mgk +R B.mg 2k +R C.23mg 3k+RD.3mg3k+R①轻弹簧;②静止于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形碗中;③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答案 D解析 以A 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三个力:重力、弹力和碗的支持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到:tan θ=mg kx解得:x =mgk tan θ根据几何关系得:cos θ=12R R =12,则tan θ=3,所以x =mg k tan θ=3mg3k故弹簧原长x 0=3mg3k+R ,故D 正确.弹力方向的判定技巧1.弹力方向2.技巧点拨利用替代法判断轻杆提供的是拉力还是支持力:轻绳和有固定转轴轻杆的相同点是弹力的方向是沿绳和沿杆的,但轻绳只能提供拉力,轻杆既可以提供拉力也可以提供支持力.1.如图4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答案 D2.如图5所示,在一个正方体的盒子中放有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小球,小球的直径恰好和盒子内表面正方体的边长相等,盒子沿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滑动,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5A.无论盒子沿斜面上滑还是下滑,球都仅对盒子的下底面有压力B.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右侧面有压力C.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D.盒子沿斜面上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答案 A解析取小球和盒子为一整体,不计一切摩擦时,其加速度a=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因此小球随盒子沿斜面向上或沿斜面向下运动时,加速度g sin θ均由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产生,故球对盒子的左、右侧面均无压力,但在垂直于斜面方向,因球受支持力作用,故球对盒子的下底面一定有压力,故只有A项正确.命题点二“动杆”和“定杆”与“活结”和“死结”问题1.“动杆”和“定杆”问题(1)动杆:若轻杆用转轴或铰链连接,当杆处于平衡时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如图6甲所示,若C为转轴,则轻杆在缓慢转动中,弹力方向始终沿杆的方向.图6(2)定杆:若轻杆被固定不发生转动,则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如图乙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个小滑轮B ,一轻绳的一端C 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 =10 kg 的重物,∠CBA =30°.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应为图丙中两段绳中拉力F 1和F 2的合力,因为同一根绳子张力处处相等,都等于重物的重力,即F 1=F 2=G =mg =100 N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可知合力F =100 N ,所以滑轮受绳的作用力为100 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下,弹力的方向不沿杆. 2.“活结”和“死结”问题(1)活结:当绳绕过滑轮或挂钩时,由于滑轮或挂钩对绳无约束,因此绳上的力是相等的,即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例如图乙中,两段绳中的拉力大小都等于重物的重力. (2)死结:若结点不是滑轮时,是固定点,称为“死结”结点,则两侧绳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 例3 (2018·全国Ⅲ·17)如图7,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图7A.m 2B.32m C .mD .2m①轻环,不计所有摩擦;②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答案 C 解析 如图所示,圆弧的圆心为O,悬挂小物块的点为c,由于ab=R,则△aOb为等边三角形,同一条细线上的拉力相等,T=mg,合力沿Oc方向,则Oc为角平分线,由几何关系知,∠acb=120°,故线的拉力的合力与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即每条线上的拉力T=G=mg,所以小物块质量为m,故C对.3.如图8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 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一重物,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夹角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的是()图8A.只有角θ变小,作用力才变大B.只有角θ变大,作用力才变大C.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是变大D.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不变答案 D4.(多选)如图9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B端吊一重物.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端,用拉力F将B端缓慢上拉,在AB杆达到竖直前()图9A.绳子拉力不变B.绳子拉力减小C.AB杆受力增大D.AB杆受力不变答案 BD解析 以B 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物的拉力F T (等于重物的重力G )、轻杆的支持力F N 和绳子的拉力F ,作出受力图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知,F N 和F 的合力与F T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 F N AB =F BO =F T AO又F T =G ,解得:F N =AB AO ·G ,F =BO AO·G 使∠BAO 缓慢变小时,AB 、AO 保持不变,BO 变小,则F N 保持不变,F 变小.故选项B 、D 正确,选项A 、C 错误.命题点三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1.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方法(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先判断物体的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ma )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f =ma .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 合=ma ,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 =μF N 来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 N 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无关.例4 (多选)如图10所示,斜面体A 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倾角为θ=45°,上表面水平的物块B 在A 上恰能匀速下滑.现对B 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使B 能缓慢地向上匀速运动,某时刻在B 上轻轻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C (图中未画出),A 始终静止,B 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关于放上C 之后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0A .B 受到的摩擦力增加了22mg B .推力F 增大了22mg C .推力F 增大了2mgD .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mg①恰能匀速下滑;②使B 能缓慢地向上匀速运动.答案 ACD解析 设物块B 的质量为M ,根据物块B 在A 上恰能匀速下滑可知Mg sin θ=μMg cos θ.放上C 之后,B 受到的摩擦力增加了mg sin θ=22mg ,选项A 正确;由于B 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放上C 之后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增大了mg sin θ+μmg cos θ=2mg sin θ=2mg ,选项B 错误,C 正确;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2mg sin θcos θ=mg ,D 正确.摩擦力方向的分析技巧和计算1.分析技巧(1)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2)要注意灵活应用相对运动趋势法、假设法、状态法和转换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摩擦力的计算(1)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之前,首先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有具体的计算公式,而静摩擦力要借助其他公式,如: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等.(3)“f =μF N ”中F N 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5. (2018·山东理综·16)如图11所示,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 )图11A.1μ1μ2B.1-μ1μ2μ1μ2C.1+μ1μ2μ1μ2D.2+μ1μ2μ1μ2答案 B解析 对物体A 、B 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有F =μ2(m A +m B )g ;对物体B 在竖直方向上有μ1F =m B g ;联立解得:m A m B =1-μ1μ2μ1μ2,选项B 正确. 6.如图12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体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 相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图12A .B 受C 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 .C 受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 .C 有沿地面向右滑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 .将细绳剪断而B 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地面对C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答案 C命题点四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1.静摩擦力的突变问题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存在及大小、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静摩擦力为零的状态是方向变化的临界状态;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是物体恰好保持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2.滑动摩擦力的突变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和接触面受到的正压力均成正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如果接触面发生变化或接触面受到的正压力发生变化,则滑动摩擦力就会发生变化. 例5 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10 m /s 运动,已知它与水平面成θ=37°,如图13所示,PQ =16 m ,将一个小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在P 点,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问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小物体运动到Q 点的时间为多少?(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图13①传送带逆时针转动;②小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在P 点.答案 4.3 s解析 由于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小物体无初速度地放上时,相对于传送带向上运动,受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做加速运动,mg sin 37°+μmg cos 37°=ma ,a =10 m/s 2.设到Q 点前小物体与传送带同速,v 2=2as 1s 1=10020m =5 m s 1<PQ ,所用时间为t 1=v a=1 s. 因mg sin 37°>μmg cos 37°,故此后小物体继续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则a ′=mg sin 37°-μmg cos 37°m=2 m/s 2.设再经过t 2时间小物体到达Q 点,则有12a ′t 22=PQ -s 1 解得,t 2=11 s故t =t 1+t 2=(1+11) s ≈4.3 s用临界法分析摩擦力突变问题的三点注意1.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和“刚好”等关键词时,一般隐藏着临界问题.有时,有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含上述常见的“临界术语”,但审题时发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2.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存在及大小、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存在静摩擦的连接系统,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3.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是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运动性质的分界点.7.如图14所示,质量为1 kg 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 =0开始以初速度v 0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1 N 的作用,取g =10 m/s 2,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图14答案 A8.表面粗糙的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如图15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角度α变化的图象是下列图中的()图15答案 C解析下面通过“过程分析法”和“特殊位置法”分别求解:解法一:过程分析法(1)木板由水平位置刚开始运动时:α=0,f静=0.(2)从木板开始转动到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前:木块所受的是静摩擦力.由于木板缓慢转动,可认为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关系可知,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静=mg sin α.因此,静摩擦力随α的增大而增大,它们满足正弦规律变化.(3)木块相对于木板刚好要滑动而没滑动时,木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f m.α继续增大,木块将开始滑动,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且满足:f m>f滑.(4)木块相对于木板开始滑动后,f滑=μmg cos α,此时,滑动摩擦力随α的增大而减小,满足余弦规律变化.(5)最后,α=π2,f 滑=0.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C 正确.解法二:特殊位置法本题选两个特殊位置也可方便地求解,具体分析见下表:由以上分析知,选项C 正确.扫描摩擦力的基础认识典例 (多选)在探究静摩擦力变化的规律及滑动摩擦力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特设计了如图16甲所示的演示装置,力传感器A 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力传感器高度可使细绳水平),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小车一端连接一根轻绳并跨过光滑的轻定滑轮系一只空沙桶(调节滑轮可使桌面上部轻绳水平),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实验开始时打开力传感器同时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小车一旦运动起来,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传感器采集的图象如图乙,则结合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6A .可求出空沙桶的重力B .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C.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D.可判断第50 s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仍在车上)答案ABC解析t=0时刻,力传感器显示拉力为2 N,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2 N,由车与空沙桶受力平衡可知空沙桶的重力也等于2 N,A对;t=50 s时刻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最大静摩擦力为3.5 N,同时小车启动,说明带有沙的沙桶重力等于3.5 N,此时摩擦力立即变为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故摩擦力突变为3 N的滑动摩擦力,B、C正确;此后由于沙和沙桶重力3.5 N大于滑动摩擦力3 N,故50 s后小车将加速运动,D错.点评上面的实验案例考查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分.本题的难点分为:(1)对摩擦力分类的判断,考虑到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故在t=50 s时刻为最大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的临界点,最大静摩擦力为3.5 N.(2)在50 s以后,沙和沙桶的重力一定大于滑动摩擦力,故小车加速运动,不可视为平衡状态来处理.思维拓展如图17所示,为什么不能固定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运动来测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呢?图17答案如果固定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运动,要保证木块匀速运动非常困难,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不能根据二力平衡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题组1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多选)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B.轻绳中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C.轻杆中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轻杆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答案ABD2.(多选)如图1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于图示位置,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球一定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B.球可能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C.球一定受斜面通过铁球重心的弹力D.球可能受斜面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答案BC3.如图2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若小车静止,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B.若小车静止,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答案 B解析小车静止时,小球受力平衡,只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故选项A错误,B 正确;小车向右运动可能有三种运动形式:向右匀速运动、向右加速运动和向右减速运动.当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平衡,只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小球须有向右的合力,但由细绳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和斜面形状可知,该运动形式不可能有.当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时,小球须有向左的合力,则一定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可能受绳子的拉力,也可能不受绳子的拉力,故选项C、D错误.4.在竖直放置的平底圆筒内,放置两个半径相同的刚性球a和b,球a质量大于球b.放置的方式有如图3甲和乙两种.不计圆筒内壁和球面之间的摩擦,对有关接触面的弹力,下列说。

2018高考物理(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名师讲练课件:专题一 力与运动 专题一 第2讲(44张PPT)

2018高考物理(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名师讲练课件:专题一 力与运动 专题一 第2讲(44张PPT)

√ C.重力、空气作用力
D.重力、向前冲力、空气作用力 图4
1
2
3
4
5
6
7
答案
5.(2017· 台州市9月选考)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 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 .如图 5 所示的四种与足球有关的 情景.其中正确的是
图5 A. 如图甲所示, 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受到 的重力
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能吸在棋盘上,不计棋子间的相互作
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质量不同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同

图7
1
2
3
4
5
6
7
解析
答案
规律总结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
D.1.0 解析 由图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5 N,滑动摩擦力为3 N,且滑 动摩擦力满足公式Ff=μmg,所以μ=0.3.
1 2 3 4 5 6 7
解析
答案
模拟训练
4.(2017· 浙江 “ 七彩阳光 ” 联考 )“ 跑酷 ” 是一项深受年轻人喜
爱的运动,如图4为运动员在空中跳跃过程中的照片,此时运动 员受到的力有 A.重力 B.重力、向前冲力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4.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种类,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 Ff = μFN 求解,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 求解.
(2) 公式 Ff = μFN 中, FN 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
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 小也无关.

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一 力和运动

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一 力和运动

专题一力和运动考情分析备考策略1.本专题主要包括物体的平衡和动力学问题,命题灵活,情景新颖,形式多样。

其中物体的平衡问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难度较低;而动力学问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难度中等。

2.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物体的受力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刹车问题;运动学图像;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等知识。

1.深刻理解各种性质力的特点,熟练掌握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各种方法。

2.解决动力学问题紧紧抓住“两个分析”和“一个桥梁”。

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解决问题。

3.熟练掌握平抛、圆周运动的规律,对其综合问题,要善于由转折点的速度进行突破;熟悉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灵活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思想,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问题。

考向一物体的受力分析(选择题)1.六种常见力的方向力方向重力竖直向下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摩擦力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与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电场力由检验电荷的电性和电场的方向共同决定安培力用左手定则判断,垂直于I、B所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用左手定则判断,垂直于v、B所决定的平面假设法、反推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

3.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明确研究对象→隔离物体分析→画受力分析图→检查是否漏力或添力。

[例1](2014·泸州质检)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审题指导](1)支撑点M、N分别属于点面接触和点点接触。

(2)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解析]支撑点M和地面是点面接触,受到地面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地面,竖直向上,A 正确;支撑点N是点点接触,支持力方向垂直MN斜向上,B错误;M点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M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向右,D错误;N点有斜向下运动趋势,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沿MN方向,C错误。

2018届高三物理高考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讲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2018届高三物理高考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讲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 F-1v图象(图中 AB、BO 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 所受阻力恒定,最终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则(AD )
A.电动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15 m/s B.该车启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
C.该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 6 s D.该车加速度大小为 0.25 m/s2 时,动能是 4×104 J
提能力 强化闯关
限时 规范训练
试题 解析
[题组突破]
1.(2015·高考全国卷Ⅱ)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
考向一 考向二
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动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 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 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 )
考向三
答案
考向二
研考向 融会贯通

P额t1-2Ek,则 vt1
t1
时刻汽车所受阻力
f
的瞬时功率为
P
额-2tE1 k,故选项
D
正确.
考向二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研考向 融会贯通
提能力 强化闯关
限时 规范训练
试题 解析
答案
3.(多选)为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某市推出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该 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 8×102 kg 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 行驶,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 F 与对应的速度 v,
考向一
研考向 融会贯通
提能力 强化闯关
限时 规范训练
试题
解析
考向一
在 M、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π2,则小球在 M 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 N 点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小球从 M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 程中,弹簧长度先缩短,当弹簧与竖直杆垂直时弹簧达到最短,这个过程中弹力对小

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讲练专题1-16(课时作业打包16套,含答案)

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讲练专题1-16(课时作业打包16套,含答案)

课时作业(一)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2、10、11为多选,其余为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5分)1.(2017·甘肃二模)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 1推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 2拉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 1和F 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3-1B .2-3 C.32-12 D .1-32答案 B分析 在两种情况下分别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运用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解析 对两种情况下的物体分别受力分析,如图:将F 1正交分解为F 3和F 4,F 2正交分解为F 5和F 6,则有:F 滑′=F 3mg +F 4=F N ′;F 滑=F 5mg =F 6+F N而F 滑=μF NF 滑′=μF N ′则有F 1cos30°=μ(mg +F 1sin30°)① F 2cos60°=μ(mg -F 2sin60°)② 又根据题意F 1=F 2③联立①②③解得:μ=2- 3.点评 本题关键要对物体受力分析后,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联立方程组求解,运算量较大,要有足够的耐心,更要细心.2.(2016·江苏)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答案BD解析当桌布被拉出时,鱼缸由静止到向右运动,但它相对于桌布来说,仍向左运动,由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桌布对鱼缸的摩擦力的方向应向右,A项错误;因为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鱼缸受到桌布向右的摩擦力与它受到桌面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鱼缸向右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与向右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鱼缸的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也为零,根据对称性可知,鱼缸做加速运动的时间与做减速运动的时间相等,B项正确;若猫增大拉力,桌布的加速度更大,但是由于鱼缸与桌布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也不变,故摩擦力也不变,C项错误;若猫减小拉力,桌布的加速度减小,鱼缸在桌布上的运动时间变长,而鱼缸向右的加速度不变,由x=12at2知,鱼缸相对于桌面的位移变大,桌布被拉出后鱼缸在桌面上的位移也变大,鱼缸就有可能滑出桌面,D项正确.3.(2017·课标全国Ⅲ)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 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86 cm B.92 cmC.98 cm D.104 cm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挂上钩码后,如下图(1)所示:此时弹性绳长度为100 cm ,则角度为:θ=37°,sin θ=0.6.对结点O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则由图(2)得:2Tsinθ=mg当将两端缓慢移动至同一点时,由受力分析可得:2T′=mg由于弹性绳上弹力为:F =kx得出:T x =T′x′由题可知:x =100-80=20 cm则弹性绳伸长长度为:x′=12 cm那么弹性绳总长度为:L =L 0+x′=92 cm点评 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本题的关键是找出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然后计算出劲度系数.另外做这一类题目,要养成画图的习惯,这样题目就能变的简单.4.(2017·江西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P ,用两根轻绳OP 和O′P 在P点拴结实后再分别系于竖直墙上且相距0.4 m 的O 、O′两点上,绳OP 长0.5 m ,绳O′P 刚拉直时,OP 绳拉力为T 1,绳OP 刚松弛时,O ′P 绳拉力为T 2,θ=37°,则T 1T 2为(sin37°=0.6,cos37°=0.8)( ) A .3∶4B .4∶3C .3∶5D .4∶5答案 C分析 绳O′P 刚拉直时,此时O′P 绳子拉力为零,绳OP 刚松弛时,此时OP 绳子拉力为零,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求解.解析 绳O′P 刚拉直时,OP 绳拉力为T 1,此时O′P 绳子拉力为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sinα=OO′OP =45,所以α=53°,所以α+θ=90°;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T 1=mgsinα;绳OP 刚松弛时,O ′P 绳拉力为T 2,此时OP 绳子拉力为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T 2=mgtanα,由此可得:T 1T 2=sin53°tan53°=35,所以C 项正确、A 、B 、D 项错误;故选C 项.5.(2017·课标全国Ⅰ一模)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C不带电,小球A 和B 带有等量的同种电荷,如图所示,A 球固定在竖直支架上,B 球用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悬于A 球正上方的O 点处,静止时细线与OA 的夹角为θ.小球C 可用绝缘手柄移动,重力加速度为g ,现在进行下列操作,其中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A .仅将球C 与球A 接触离开后,B 球再次静止时细线中的张力比原来要小B .仅将球C 与球A 接触离开后,B 球再次静止时细线与OA 的夹角为θ1,仅将球C 与球A 接触离开后,B 球再次静止时细线与OA 的夹角为θ2,则θ1=θ2C .剪断细线OB 瞬间,球B 的加速度等于gD .剪断细线OB 后,球B 将沿OB 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直至着地答案 B分析 A 项,依据受力分析,与平衡条件,及库仑定律与三角形的相似比,即可判定;B 项,由库仑定律和库仑分电量法,即可求解;C 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矢量的合成法则,即可确定;D 项,依据库仑力随间距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判定运动性质.解析 A 项,仅将球C 与球A 接触后离开,球A 的电量减半,致使二者间的库仑力减小,对球B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它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平衡,由三角形相似可知mg H =T L,故细线的张力不变,故A 项错误;B 项,将球C 与球B 接触后离开,和球C 与球A 接触后离开,由库仑定律和库仑分电量法知道两种情况下AB 间的斥力相同,故夹角也相同,故B 项正确;C 项,剪断细绳瞬间球B 在重力和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其合力斜向右下方,与原来细线的张力等大反向,故其加速度不等于g ,故C 项错误;D 项,剪断细线OB 后,球B 在空中运动时受到的库仑力随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即球B 落地前做变加速曲线运动,故D 项错误.点评 考查库仑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掌握数学中三角形的相似比,理解电荷的相互作用力影响因素.6.(2016·课标全国Ⅲ)如图所示,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m 2B.32m C .mD .2m答案 C解析 如图所示,圆弧的圆心为O ,悬挂小物块的点为c ,由于ab =R ,则△aOb 为等边三角形,同一条细线上的拉力相等,T =mg ,合力沿aO 方向,则aO 为角平分线,由几何关系知,∠acb =120°,故绳的拉力的合力与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即每条线上的拉力T =G =mg ,所以小物块质量为m ,故C 项正确.7.(2017·湖南浏阳月考)如图所示,物体B 通过动滑轮悬挂在细绳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动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将绳的左端点由P 点缓慢地向右移到Q 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绳的拉力F 和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 )A .F 变大,θ变大B .F 变小,θ变小C .F 不变,θ变小D .F 不变,θ变大答案 B解析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设两侧绳子的夹角为β,滑轮两侧绳的拉力F =m B g 2cos β2,左端移动到Q 点后,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此时两绳的夹角β减小,所以两侧绳的拉力变小,由几何知识可知,图中角θ大小是两绳的夹角大小的一半,由于滑轮两侧绳的夹角减小,所以角θ减小,故B 项正确,故A 、C 、D 三项错误.8.(2015·山东)如图所示,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 )A.1μ1μ2B.1-μ1μ2μ1μ2C.1+μ1μ2μ1μ2D.2+μ1μ2μ1μ2答案 B 解析 物体AB 整体在水平方向F =μ2(m A +m B )g ;对物体B 在竖直方向有μ1F =m B g ;联立解得m A m B =1-μ1μ2μ1μ2,B 项正确. 9.(2017·河北省保定市高三调研)如图所示,木板P 下端通过光滑铰链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的O 点,物体A 、B 叠放在木板上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B 的上表面水平.现使木板P 绕O 点缓慢旋转到虚线所示位置,物体A 、B 仍保持静止,与原位置的情况相比( )A .A 对B 的作用力减小B .B 对A 的支持力减小C .木板对B 的支持力减小D .木板对B 的摩擦力增大 答案 B解析 开始和转到虚线位置,A 对B 的作用力都等于A 的重力,大小不变,A 项错误;木板转到虚线位置后倾角减小,B 受到的摩擦力F f =μ(m A +m B )gsinθ减小,即木板对B 的摩擦力减小,B 对木板的压力F N =(m A +m B )gcosθ增大,木板对B 的支持力也增大,C 、D 两项错误;转到虚线位置时物体B 的上表面倾斜,对A 受力分析,易知,B 对A 的支持力减小,B 项正确.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 ,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 的质量为m 、电量为q.小球A 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B ,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d.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A 静止在斜面上,则( )A .小球A 与B 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kq 2/d 2B .当q d =mgsinθk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C .当q d =mgtanθk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D .当q d =mg ktanθ时,斜面对小球A 的支持力为0 答案 AC解析 点电荷库仑定律F =kq 2/d 2,所以A 项正确;当细线上的拉力为0的时候,小球A 受到库仑力、斜面支持力、重力,具体关系为kq 2/d 2=mgtanθ,即C 项正确.由受力分析可知,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不可能为0,所以D 项错误.11.(2017·安徽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劈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细线绕过滑轮O 1、O3连接m1、m3物体,连接m1细线与斜劈平行,滑轮O3由细线固定在竖直墙O处,滑轮O1用轻质杆固定在天花板上,动滑轮O2跨在细线上,其下端悬挂质量为m2的物体,初始整个装置静止,不计细线与滑轮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增大m2质量,m1、M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细线张力大小不变B.若增大m2质量,m1、M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地面对M摩擦力变大C.若将悬点O上移,m1、M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细线与竖直墙夹角变大D.若将悬点O上移,m1、M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地面对M摩擦力不变答案AD分析先对物体m3分析,受重力和拉力而平衡,故细线的拉力一直不变;再对m1和斜面体整体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情况;如果将悬点O上移,先后对m2、m3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分析细线与竖直墙夹角变化情况.解析A、B两项,若增大m2质量,m1、M仍静止;先对物体m3分析,受重力和拉力而平衡,说明细线的拉力大小保持不变;再隔离m1和斜面体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摩擦力等于拉力的水平分力,由于拉力不变,故地面对M摩擦力不变,故A项正确,B项错误;C、D项,若将悬点O上移,m1、M仍静止,细线的拉力依然等于m3g,大小不变;先分析m2,由于重力不变,两个拉力的大小也不变,故根据平衡条件,两个拉力的方向不变;再分析滑轮O3,受三个拉力,由于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故根据平衡条件,第三个拉力的方向也不变,故细线与竖直墙夹角不变,故C 项错误;最后分析m1和斜面体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摩擦力等于拉力的水平分力,由于拉力不变,故地面对M摩擦力不变,故D项正确;故选A、D两项.点评本题是力平衡问题,关键是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灵活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二、计算题(共3个小题,12题12分,13题15分,14题18分,共45分) 12.(2017·北京市海淀区)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倾斜放置的两根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它们所构成的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0°角,平行导轨间距L=1.0 m.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B=0.20 T.两根金属杆ab和cd可以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两金属杆的质量均为m=0.20 kg,电阻均为R=0.20 Ω.若用与导轨平行的拉力作用在金属杆ab上,使ab杆沿导轨匀速上滑并使cd杆在导轨上保持静止,整个过程中两金属杆均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导轨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1)cd 杆受安培力F 安的大小;(2)通过金属杆的感应电流I ;(3)作用在金属杆ab 上拉力的功率P.答案 (1)1.0 N (2)5.0 A (3)20 W解析 (1)金属杆cd 静止在金属导轨上,所受安培力方向与导轨平面平行向上.则F 安=mgsin30°解得:F 安=1.0 N(2)F 安=BIL ,解得I =5.0 A(3)金属杆ab 所受安培力方向与导轨平面平行向下,金属杆ab 匀速上滑,则F =BIL +mgsin30°,根据电磁感应定律,金属棒ab 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感=BLv.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通过金属杆ab 的电流I =E 感2R,根据功率公式:P =Fv. 解得:P =20 W考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13.(2016·天津)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5 3 N/C ,同时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其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B =0.5 T .有一带正电的小球,质量m =1.0×10-6 kg ,电荷量q =2×10-6 C ,正以速度v 在图示的竖直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经过P 点时撤掉磁场(不考虑磁场消失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取g =10 m/s 2,求:(1)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的大小和方向;(2)从撤掉磁场到小球再次穿过P 点所在的这条电场线经历的时间t.答案 (1)20 m/s 与电场方向成60°角斜向上(2)3.5 s解析(1)小球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如图,其所受的三个力在同一平面内,合力为零,有qvB =q 2E 2+m 2g 2① 代入数据解得v =20 m/s ②速度v 的方向与电场E 的方向之间的夹角满足tan θ=qE mg ③代入数据解得tanθ=3θ=60° ④(2)解法一:撤去磁场,小球在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如图所示,设其加速度为a ,有a =q 2E 2+m 2g 2m ⑤设撤去磁场后小球在初速度方向上的分位移为x ,有x =vt ⑥设小球在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方向上分位移为y ,有y =12at 2 ⑦a 与mg 的夹角和v 与E 的夹角相同,均为θ,又tan θ=y x⑧联立④⑤⑥⑦⑧式,代入数据解得t =2 3 s =3.5 s ⑨ 解法二:撤去磁场后,由于电场力垂直于竖直方向,它对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没有影响,以P 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其初速度为v y =vsinθ ⑤若使小球再次穿过P 点所在的电场线,仅需小球的竖直方向上分位移为零,则有v y t -12gt 2=0 ⑥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解得t =2 3 s =3.5 s⑦ 14.(2014·江苏)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 ,长为3d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长为d 的薄绝缘涂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 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滑上涂层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仅与涂层间有摩擦,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为R ,其他部分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导体棒与涂层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 ;(3)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答案 (1)tanθ (2)mgRsinθB 2L 2(3)2mgdsinθ-m 3g 2R 2sin 2θ2B 4L 4解析 (1)在绝缘涂层上,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则有mgsin θ=μmgcosθ,解得μ=tanθ(2)导体棒在光滑导轨上滑动时感应电动势E =BLv感应电流I =E R安培力F 安=BIL联立得F 安=B 2L 2v R受力平衡F 安=mgsinθ解得v =mgRsinθB 2L 2(3)整个运动过程中,其他部分没有电阻,因此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 与安培力做功相等.根据动能定理,得3mgd sinθ-μmgdcosθ-Q =12mv 2-0 解得Q =2mgdsinθ-m 3g 2R 2sin 2θ2B 4L 4课时作业(二)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4、7、10为多选,其余为单选,每题5分共50分)1.(2017·商丘市三模)我国航天员要在天宫1号航天器实验舱的桌面上测量物体的质量,采用的方法如下:质量为m 1的标准物A 的前后连接有质量均为m 2的两个力传感器.待测质量的物体B 连接在后传感器上.在某一外力作用下整体在桌面上运动,如图所示.稳定后标准物A 前后两个传感器的读数分别为F 1、F 2,由此可知待测物体B 的质量为( )A.F 1(m 1+2m 2)F 1-F 2B.F 2(m 1+2m 2)F 1-F 2C.F 2(m 1+2m 2)F 1D.F 1(m 1+2m 2)F 2答案 B解析 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m 1+2m 2+m)a ;隔离B 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2=ma ;联立可得:m =F 2(m 1+2m 2)F 1-F 2,B 项正确. 2.(2017·汕头一模)一轿车和一货车在两条平行直道上同向行驶,开始时两车速度都为v 0且轿车司机处于货车车尾并排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超车,轿车司机开始控制轿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t ,轿车司机到达货车车头并排位置,若货车车身长度为L ,且货车保持匀速,则轿车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A.L t 2B.2L t 2C.2(v 0t +L )t 2D.(v 0t +L )t 2答案 B分析 轿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货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求出时间t 内两车的位移,再根据两车的位移差为L 求解即可.解析 轿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t 内的位移x 1=v 0t +12at 2, 货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 内的位移x 2=v 0t ,根据x 1-x 2=L 解得:a =2L t 2,故B 项正确,A 、C 、D 项错误,故选B 项.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抓住位移之差为货车车长列式,也可以以货车为参考系,则轿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 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为L ,从而求解加速度,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2017·唐山一模)a 、b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二者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a 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 物体的加速度C .t =1 s 时两物体的间距等于t =3 s 时两物体的间距D .t =3 s 时,a 、b 两物体相遇答案 C分析 速度-时间图线速度的正负值表示速度的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析 A 项,由图像可知,a 、b 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故A 项错误;B项,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a 的斜率为a =Δv Δt =4-22m/s 2=1 m/s 2,b 的斜率为a′=Δv′Δt′=4-52m/s 2=-0.5 m/s 2,所以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故B 项错误;C 、D 项,t =1 s 时,两物体的间距为Δx =5×1-12×0.5×12-2×1-12×1×12 m =2.25 m ,t =3 s 时两物体的位移为Δx′=5×3-12×0.5×32-2×3-12×1×32 m =2.25 m ,故两者物体间距相等,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故选C 项.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道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4.(2017·揭阳二模)(多选)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其加速度a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 图.取g =10 m/s 2,则( )A .滑块的质量m =4 kgB .木板的质量M =2 kgC .当F =8 N 时滑块加速度为2 m/s 2D .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0.1答案 ABD分析当拉力较小时,m和M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拉力达到一定值时,m和M发生相对滑动,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整体和隔离法分析.解析A项,当F等于6 N时,加速度为:a=1 m/s2,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m)a,代入数据解得:M+m=6 kg,当F大于6 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μmgM=1M F-μmgM,由图示图像可知,图线的斜率:k=1M=ΔaΔF=16-4=12,解得:M=2kg,滑块的质量为:m=4 kg.故A、B两项正确;C项,根据F大于6 N的图线知,F=4时,a=0,即0=12×F-μ×402,代入数据解得:μ=0.1,由图示图像可知,当F=8 N时,滑块与木板相对滑动,滑块的加速度为:a=μg=1 m/s2.故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A、B、D三项.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与图像的综合,知道滑块和木板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处理图像问题的一般方法,通常通过图线的斜率和截距入手分析.5.(2017·郑州市5月质检)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中,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块始终位于斜面上某一位置.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电梯静止不动,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一定是零B.若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有可能沿斜面向下C.若电梯加速上升,物块所受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大于mgD.若电梯加速下降,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答案C解析电梯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受力平衡,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即f=mgsinθ,A、B两项错误,若电梯加速上升,则合力向上,即弹力、摩擦力和重力三力合力竖直向上,所以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大于重力mg,C项正确.若电梯加速下降,若处于完全失重,则支持力、摩擦力等于零,若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则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小于重力,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D项错误.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共点力的平衡名师点睛物块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若合力向上,则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且大于重力,若合力等于零,则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等于重力,若合力向下小于重力,则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小于重力,当完全失重时,则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等于0即没有摩擦力和支持力.6.(2017·开封市5月质检)如图所示,一固定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一质量为m 1的滑块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 2的小球,杆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a 一起运动,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且θ<β,则滑块的运动情况是( )A .沿着杆加速下滑B .沿着杆减速上滑C .沿着杆减速下滑D .沿着杆加速上滑答案 B解析 把滑块和球看做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得,若速度方向向下,则沿斜面方向:(m 1+m 2)gsinθ-f =(m 1+m 2)a ,垂直斜面方向:F N =(m 1+m 2)gcosθ摩擦力:f =μF N联立可解得:a =gsinθ-μgcosθ,对小球有:若θ=β,a =gsinβ现有:θ<β,则有:a>gsinβ所以gsinθ-μgcosθ>gsinβ,gsin θ-gsinβ>μgcosθ因为θ<β,所以gsinθ-gsinβ<0,但μgcosθ>0,所以假设不成立,即速度的方向一定向上,由于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物体沿杆减速上滑,故D 项正确.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名师点睛 分析多个物体的受力时,一般先用整体法来求得共同的加速度,再用隔离法分析单个物体的受力,求得物体的受力情况,本题就是典型的应用整体隔离法的题目.7.(2015·海南)如图所示,物块a 、b 和c 的质量相同,a 和b 、b 和c 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 2相连,通过系在a 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剪断,将物块a 的加速度记为a 1,S 1和S 2相对原长的伸长分别为Δl 1和Δl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剪断瞬间( )A .a 1=3gB .a 1=0C .Δl 1=2Δl 2D .Δl 1=Δl 2 答案 AC解析 设物体的质量为m ,剪断细绳的瞬间,绳子的拉力消失,弹簧还没有来得及改变,所以剪断细绳的瞬间a 受到重力和弹簧S 1的拉力T 1,剪断前对bc 和弹簧组成的整体分析可知T 1=2mg ,故a 受到的合力F =mg +T 1=mg +2mg =3mg ,故加速度a 1=F m=3g ,A 项正确,B 项错误;设弹簧S 2的拉力为T 2,则T 2=mg ,根据胡克定律F =kΔx 可得Δl 1=2Δl 2,C 项正确,D 项错误.8.(2017·商丘市5月三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甲物体运动的v-t 图像为两段直线,乙物体运动的v-t 图像为两段半径相同的14圆弧曲线,如图所示,图中t 4=2t 2,则在0~t 4时间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的加速度不变B .乙物体做曲线运动C .两物体t 1时刻相距最远,t 4时刻相遇D .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答案 D解析 0~t 2时间段内,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2-t 4时间内甲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 项错误;速度是矢量,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只能表示直线运动,B 项错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t 3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 项错误;在速度-时间图像中,下面所包围的面积即为位移,可求知t 4时间段内,位移相等,故平均速度相同,D 项正确.考点 速度-时间图像名师点睛 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物体的位移.若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9.(2017·贵州七校联考)在地面上方的某个空间区域存在这样的电场,水平虚线上方存在电场强度为E 1、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虚线下方存在电场强度为E 2、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q>0)的带正电小球从上方电场区域的A 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刚好到达下方电场区域中与A 点关于虚线对称的B 点时速度为零,则( )A .两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满足E 2=2E 1B .如果在A 点时带电小球有向下的初速度v 0,到达B 点后速度一定大于v 0C .如果在A 点时带电小球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v 0,到达B 点所在高度处时速度与初速度相同D .如果在A 点时带电小球有任意方向的初速度v 0,到达B 点所在高度处时速度与初速度相同答案 C解析 带电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后先做匀加速运动,到达水平虚线后做匀减速运动,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物理试题(二)(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物理试题(二)(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物理试题(二)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将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关于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过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不守恒B. 该反应为原子核的α衰变C. 该反应过程要吸收能量D. 该反应过程中有γ射线放出【答案】D【解析】A项:该反应过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故A错误;B项:该反应放出一个电子,所以为衰变,故B错误;点晴:书写衰变方程一定注意电荷数守恒,质是数守恒,但是质量不守恒。

2. 美国SpaceX公司研制的“猎鹰9号”火箭首次实现了一级火箭回收再利用。

如图所示,某次“猎鹰9号”回收火箭时,当返回的一级火箭靠近地面时箭体已经调整为竖直状态,火箭发动机向下喷气,使火箭沿竖直方向向下做加速度为1m/s²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火箭距地面高度为100 m时,火箭速度为20 m/s,为保证火箭着陆时的速度不超过2 m/s,之后下落的过程中,火箭发动机必须在距地面某高度h时加力全开,发动机加力全开后的火箭做加速度为2m/s²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则h的最小值为A. 49 mB. 56 mC. 88mD. 98 m【答案】D由以上两式解得:,故D正确。

3. 在赤道平面内有三颗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三颗卫星在此轨道均匀分布,其轨道距地心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3.3倍,三颗卫星自西向东环绕地球转动。

某时刻其中一颗人造卫星处于A城市的正上方,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则A城市正上方出现下一颗人造卫星至少间隔的时间约为A. 0.18TB. 0.24TC. 0.32TD. 0.48T【答案】A【解析】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即地于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解得:下一颗人造卫星出现在A城市的正上方,相对A城市转过的角度为,则有解得:,故应选A。

2018年高考物理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名师讲练:专题一

2018年高考物理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名师讲练:专题一

第2讲 力和物体的平衡[选考考点分布]考点一 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受力分析1. (2017·浙江4月选考·7)如图1所示,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B .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C .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D .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答案 C解析 物体的重心的位置跟形状还有质量分布有关,石块下滑前后,质量分布变化,形状变化,所以重心改变,选项A 错;动摩擦因数与倾角无关,B 错.如图,F N =G cos θ,倾角变大,所以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所以C正确;石块下滑时,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于受到的摩擦力,D错.2. (2016·浙江10月学考·3)中国女排在2016年奥运会比赛中再度夺冠.图2为比赛中精彩瞬间的照片,此时排球受到的力有()图2A.推力B.重力、推力C.重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D.重力、推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答案 C解析此时手与球并没有接触,所以没有推力,故C选项正确.3. (2015·浙江10月学考·13)将质量为1.0 kg的木板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木块先静止后相对木板运动.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大小F f随拉力大小F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取10 m/s2)()图3A.0.3 B.0.5 C.0.6 D.1.0答案 A解析由图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5 N,滑动摩擦力为3 N,且滑动摩擦力满足公式F f=μmg,所以μ=0.3.4.(2017·浙江“七彩阳光”联考)“跑酷”是一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运动,如图4为运动员在空中跳跃过程中的照片,此时运动员受到的力有()图4A.重力B.重力、向前冲力C.重力、空气作用力D.重力、向前冲力、空气作用力答案 C5.(2017·台州市9月选考)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5所示的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其中正确的是()图5A.如图甲所示,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受到的重力B.如图乙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因接触受到弹力作用C.如图丙所示,踩在脚下且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D.如图丁所示,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答案 C6. (2017·湖州市期末)如图6所示,某人手拉弹簧,使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若此时弹簧的两端所受拉力各为10 N,则()图6A.弹簧所受的合力大小为10 N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D.弹簧的劲度系数随弹簧的拉力的增大而增大答案 B解析 弹簧所受合力大小为零;由F =kx 知k =Fx =200 N/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与拉力大小无关,和弹簧本身的因素有关.7.(2017·金华市高三期末)如图7所示,铁质的棋盘竖直放置,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能吸在棋盘上,不计棋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 .小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B .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重力C .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D .质量不同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同 答案 D解析 小棋子受重力、棋盘的吸引力、棋盘的弹力、摩擦力,共四个力,选项A 错误;棋盘对棋子吸引力的大小与磁铁内部的分子结构有关,而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无关,选项B 错误;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不会变化,选项C 错误;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则质量不同的棋子所受摩擦力不同,选项D 正确.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2.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2)状态法: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具有可变性.明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此法的关键是抓住“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3.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4.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种类,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 f =μF N 求解,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2)公式F f =μF N 中,F N 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考点二 平衡条件的应用1. (2017·浙江11月选考·5)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相同的排球如图8所示,质量均为m ,相互接触,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 )图8A .上方球与下方三个球间均没有弹力B .下方三个球与水平地面间均没有摩擦力C .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支持力均为43mgD .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摩擦力均为43μmg答案 C解析 将四个球看成一个整体,地面的支持力与球的重力平衡,设下方三个球中的一个球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F N ,因此3F N =4mg ,即F N =43mg ,所以选项C 正确.由力的平衡条件知,下面三个球对最上面的球有弹力,故最上面的球对下面三个球肯定有弹力,选项A 错误.对地面上的其中一个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受力分析可知,选项B 错误;由于小球是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因此不能通过F f =μF N 求解此摩擦力,选项D 错误.2. (2017·浙江4月选考·10)重力为G 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9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 )图9A .当θ=6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G 2B .当θ=12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GC .当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同D .当θ不同时,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 答案 A解析 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与θ无关,如图F 1=F 2=G 2而手臂受力与夹角θ有关,所以选项A 正确,B 错误;不管角度如何,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为零,选项C 错误;不管角度如何,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等大,选项D 错误. 3. (2016·浙江10月学考·13)如图10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A 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带有电荷量也为q 的小球B 固定在O 点正下方绝缘柱上.其中O 点与小球A 的间距为l ,O 点与小球B 的间距为3l .当小球A 平衡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带电小球A 、B 均可视为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 .则( )图10A .A 、B 间库仑力大小为F =kq 22l 2B .A 、B 间库仑力大小为F =3mg3C .细线拉力大小为F T =kq 23l 2D .细线拉力大小为F T =3mg 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OA =l ,OB =3l .当小球A 平衡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由几何关系可知,△AOB 为等腰三角形,AB =AO =l ,对小球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库仑定律得:F =kq 2AB 2=kq 2l2,故A 错误;△AOB 为等腰三角形,由于对称性,绳子拉力等于库仑力,且根据平衡条件得: F cos 30°=F T cos 30°=12mg ,即F =F T =3mg3,故B 正确,C 、D 错误.4. (2015·浙江10月学考·11)如图11所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A 系在长为l 的绝缘轻绳下端,另一电荷量也为Q 的小球B 位于悬挂点的正下方(A 、B 均视为点电荷),轻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小球A 、B 静止于同一高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静电力常量为k ,则两球间的静电力为( )图11A.4kQ 2l2B.kQ 2l2C .mg D.3mg答案 A解析 根据库仑定律公式得F =kQQ (l sin 30°)2=4kQ 2l 2,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由于小球A 、B 均静止,对球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T sin 30°=F ,F T cos 30°=mg 联立解得F =33mg ,C 、D 选项错误.5. (人教版必修1P61插图改编)两小孩共提总重力为G 的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12所示,两人手臂用力大小均为F ,手臂间的夹角为θ.则( )图12A .当θ=60°时,F =G2B .当θ=90°时,F 有最小值C .当θ=120°时,F =GD .θ越大时,F 越小 答案 C解析 根据平衡条件得:2F cos θ2=G ,解得:F =G 2cosθ2,当θ=0°时,cos θ2值最大,则F =G 2,即为最小,当θ为60°时,F =33G ,当θ=90°时,F =22G ;当θ为120°时,F =G ,当θ越大时,则F 越大,故A 、B 、D 错误,C 正确.6. (2016·浙江台州中学期中)如图13所示是磁悬浮地球仪,地球仪依靠它与底座之间的磁力悬浮在底座的正上方保持静止,已知地球仪的质量为m ,底座的质量为M ,则底座对水平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为( )图13A .0B .mgC .MgD .(m +M )g答案 D解析 将地球仪和底座看作整体,整体受到的重力为(m +M )g ,支持力为F N ,满足F N =(m +M )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底座对水平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为(m +M )g ,选项D 正确. 7. (2016·浙江绍兴一中期中)如图14所示,小球A 、B 带等量同种电荷,质量均为m ,都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挂在绝缘的竖直墙上O 点,A 球靠墙且其悬线刚好竖直,B 球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而静止,此时A 、B 两球之间的库仑力为F .由于外部原因小球B 的电荷量减少,使两球再次静止时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小球B 的电荷量减少为原来的( )图14A.12B.14C.18D.116 答案 C解析 小球B 受力如图所示.两绝缘细线的长度都是L ,则△OAB 是等腰三角形,根据力的合成及几何关系可知B 球悬线的拉力F T 与B 球的重力mg 大小相等,即mg =F T ,小球B 处于平衡状态,则库仑力F =2mg sin θ2,设原来小球带电荷量为q ,A 、B 间的距离是r ,则r=2L sin θ2,由库仑定律得F =k q 2r2,后来库仑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则F 2=2mg sin θ′2,r ′=2L sin θ′2,F 2=k qq B r ′2,解得q B =18q ,故选C. 8. 如图15所示,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直角三棱柱ABC 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柱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施加一个垂直于BC面向下的外力F,柱体仍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柱体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图15A.μmg B.F sin θC.F cos θD.μ(F cos θ+mg)答案 B解析对三棱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 f=F sin θ,故B选项正确.9. (2017·湖州市期末)如图16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放在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当挡板从竖直位置逆时针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的变化是()图16A.斜面的弹力逐渐变大B.斜面的弹力先变小后变大C.挡板的弹力先变小后变大D.挡板的弹力逐渐变大答案 C解析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因挡板是缓慢转动,所以小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转动过程中,此三力(重力、斜面支持力、挡板弹力)组成矢量三角形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重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斜面对其支持力方向始终不变),由图可知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不断减小,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动态平衡问题分析的常用方法1.解析法:一般把力进行正交分解,两个方向上列平衡方程,写出所要分析的力与变化角度的关系,然后判断各力的变化趋势.2.图解法:能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变化的问题有三个显著特征:(1)物体一般受三个力作用;(2)其中有一个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力;(3)还有一个方向不变的力.考点三 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1. 如图17所示,质量m =2.2 kg 的金属块放在水平地板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大小为F =10 N 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 =5.0 m /s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os 37°=0.8,sin 37°=0.6,取g =10 m/s 2)求:图17(1)金属块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现换用另一个力F ′施加在金属块上,为使金属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F ′的最小值. 答案 (1)0.5 (2)2255N解析 (1)设地板对金属块的支持力为F N ,金属块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因为金属块匀速运动,所以有 F cos θ=μF N mg =F sin θ+F N解得:μ=F cos 37°mg -F sin 37°=822-6=0.5.(2)分析金属块的受力,如图所示竖直方向:F ′sin α+F N ′=mg 水平方向:F ′cos α=μF N ′联立可得: F ′=μmgcos α+μsin α=μmg1+μ2sin (α+φ)所以F ′的最小值为2255N.2.如图18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 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小球A 、B 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则外力F 的大小不可能为( )图18A.33mg B.52mg C.2mg D .mg答案 A解析 将A 、B 两球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外力F 与悬线OA 垂直时最小,F min =2mg sin θ=mg ,所以外力F 应大于或等于mg ,不可能为选项A.3.如图19所示,重50 N 的物体A 放在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 ,劲度系数为800 N/m 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连接物体A 后,弹簧长度为14 cm ,现用力F 沿斜面向下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 N ,当弹簧的长度仍为14 cm 时,F 的大小不可能为( )图19A.10 N B.20 NC.40 N D.0 N答案 C解析A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时合外力为零,A在斜面上受五个力的作用,分别为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摩擦力和拉力F,当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时,F+mg sin 37°≤F fm+k(l -l0),解得F≤22 N,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时,F最小值为零,即拉力的取值范围为0≤F≤22 N,故选C.1.临界与极值问题解题流程(1)对物体初始状态受力分析,明确所受各力的变化特点.(2)由关键词判断可能出现的现象或状态变化.(3)据初始状态与可能发生的变化间的联系,判断出现变化的临界条件或可能存在的极值条件.(4)选择合适的方法作图或列方程求解.2.解决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常用方法(1)解析法:利用物体受力平衡写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利用临界条件确定未知量的临界值.(2)图解法: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画出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变化,确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确定未知量的临界值.专题强化练(限时:30分钟)1.(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减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答案 C解析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减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和重力的合力产生向右的加速度,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方.2. (2017·金华市期末)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中国选手王嘉男在跳远比赛中跳出了8米17的好成绩,排名第5.图1为王嘉男比赛精彩瞬间,针对此时王嘉男受力情况的分析合理的是()图1A.只受重力B.受重力和空气阻力C.受重力、空气阻力、沙子的支持力D.受重力、空气阻力、沙子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答案 B3.(2017·浙江“七彩阳光”联考)在弹簧测力计指针前的滑槽中嵌一块轻质小泡沫,测力计便增加了“记忆”功能.用该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在拉力F增大到一定值之前,木块不会运动.继续缓慢增大拉力,木块开始运动,能观察到指针会突然回缩一下,之后弹簧测力计上的泡沫与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2A.小泡沫的左边缘“记忆”的示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B.小泡沫的左边缘“记忆”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C.小泡沫的右边缘“记忆”的示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D.小泡沫的右边缘“记忆”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答案 C解析木块刚要开始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最大静摩擦力;小泡沫的右边缘“记忆”的示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4. (2017·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有些自动扶梯是阶梯状的,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3A.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B.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D.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答案 B解析 由于匀速运动,人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不可能有摩擦力,否则不平衡了.5. (2017·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中高三上期中)如图4,球静置于水平地面OA 上并紧靠斜面OB ,一切摩擦不计,则( )图4A .小球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B .小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C .小球受重力、地面支持力和斜面弹力D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A解析 小球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斜面对球无弹力作用,选项A 正确,B 、C 错误;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小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D 错误;故选A.6.(2017·台州市9月选考)某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 N ,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5,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95 N ,小孩分别用80 N 、10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 .80 N 和90 N B .80 N 和100 N C .95 N 和90 N D .90 N 和100 N答案 A7.(2016·诸暨市联考)如图5所示,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将同一个重物m ,分别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悬挂起来,读数分别是F 1、F 2、F 3、F 4,已知θ=30°,则有( )图5A .F 4最大B .F 3=F 2C .F 2最大D .F 1比其他各读数都小答案 C解析 由平衡条件可知:F 1=mg tan θ,F 2cos θ=mg,2F 3cos θ=mg ,F 4=mg ,因此可知F 1=33mg ,F 2=233mg ,F 3=33mg ,故选项A 、B 、D 错误,C 正确.8. (2017·温州市十校期末联考)如图6所示,A、B为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绕绳装置,转动A、B,使光滑挂钩下的重物C缓慢竖直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绳子拉力大小不变B.绳子拉力大小逐渐减小C.两段绳子合力逐渐减小D.两段绳子合力不变答案 D解析重物受三个力,重力和两个拉力,重物C缓慢竖直上升时三力平衡,即有两个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所以两个拉力的合力一定,而两个拉力的夹角不断增大,故拉力不断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9. (2017·金华市义乌模拟)在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20架直升机组成数字“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如图7所示,为了使领航的直升机下悬挂的国旗不致上飘,在国旗的下端悬挂了重物,假设国旗与悬挂物(可看成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直升机的质量为M,直升机水平匀速飞行,在飞行过程中,悬挂国旗的细线始终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7A.国旗受到2个力的作用B.细线的拉力大于mgC.空气对国旗的阻力大小为mg cos αD.空气给直升机的力方向竖直向上答案 B解析对国旗受力分析如图,国旗受三个力,重力、绳子的拉力和空气阻力,其中空气阻力与运动的方向相反,沿水平方向.根据共点力平衡得F =mgcos α,F f =mg tan α,故B 正确,A 、C 、D 错误.10.(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浙江省某中学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如图8甲所示,淡如桥是同学们必走之路,淡如桥是座石拱桥,图乙是简化图,用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圆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地基上,第1、2块间的接触面是竖直的,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0°.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第1、2石块间的作用力和第1、3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甲 乙图8A.12B.33C.32 D.3 答案 C解析 对石块1受力分析,由F N12∶F N13=sin 60°=32知C 正确. 11. (2016·杭州市学考模拟)一串小灯笼(五只)彼此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空中.在稳定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如图9所示.设每只灯笼的质量均为m .由上往下第一只灯笼对第二只灯笼的拉力大小为( )图9A .23mg B.233mgC.833mg D .8mg答案 C解析 以下面四个灯笼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由F T cos 30°=4mg , 得F T =833mg ,故C 正确.12. 如图10所示,质量为m 的正方体和质量为M 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面间,处于静止状态.m 和M 的接触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若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0A .水平面对正方体M 的弹力大小大于(M +m )gB .水平面对正方体M 的弹力大小为(M +m )g cos αC .墙面对正方体m 的弹力大小为mg tan αD .墙面对正方体M 的弹力大小为mgtan α答案 D解析 由于两墙面竖直,对M 和m 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水平面对M 的弹力大小等于(M +m )g ,A 、B 错误;在水平方向,墙对M 和m 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m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m 受到的墙对它的弹力大小为mg tan α,所以M 受到墙面的弹力大小也为mgtan α,C 错误,D 正确.13. (2016·浙江北仑中学期末)如图11所示,一个铁架台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上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开始时细线竖直.现将水平力F 作用于小球上,使其缓慢地由实线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铁架台始终保持静止.则在这一过程中( )图11A .水平拉力F 先变小后变大B .细线的拉力不变C .铁架台对地面的压力变大D .铁架台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变大答案 D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受细线拉力、重力、水平力F .根据平衡条件,有F =mg tan θ,θ逐渐增大,则F 逐渐增大,故A 错误;由图可知,细线的拉力F T =mgcos θ,θ增大,F T 增大,故B 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F f =F ,则F f 逐渐增大,F N =(M +m )g ,F N 保持不变,故D 正确,C 错误.14. 如图12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 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 、D 两点,A 、B 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 .现在C 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为使CD 绳保持水平,在D 点上可施加的力的最小值为( )图12A .mg B.33mg C.12mg D.14mg 答案 C解析 分析结点C 的受力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可知,绳CA 与竖直方向间夹角为α=30°,则可得:F D =mg tan α=33mg ,再分析结点D 的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F D ′与F D 大小相等且方向恒定,F B 的方向不变,当在D 点施加的拉力F 与绳BD 垂直时,拉力F 最小,即F =F D ′cos 30°=12mg ,C 正确.15. 如图13所示,位于竖直侧面的物体A 的质量m A =0.2 kg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 的质量m B =1.0 kg ,绳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且绳的OB 部分水平,OA 部分竖直,A 和B 恰好一起匀速运动,g 取10 m/s 2.图13(1)求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物体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需多大的拉力?答案(1)0.2(2)4 N解析(1)因物体A和B恰好一起匀速运动,所以物体A、B均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对A:F T-m A g=0对B:F T-μF N=0F N-m B g=0解得:μ=0.2(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物体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此时水平绳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均不变,对物体B由平衡条件得F-F T-μF N=0解得:F=4 N.16. (2016·金华市十校模拟)如图14所示,某同学用大小为5 N、方向与竖直黑板面成θ=53°的力将黑板擦沿黑板表面竖直向上缓慢推动,黑板擦无左右运动趋势.已知黑板的规格为4.5×1.5 m2,黑板的下边缘离地的高度为0.8 m,黑板擦(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0.1 kg,g=10 m/s2,sin 53°=0.8,cos 53°=0.6.图14(1)求黑板擦与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当她擦到离地高度2.05 m时,黑板擦意外脱手沿黑板面竖直向下滑落,求黑板擦砸到黑板下边缘前瞬间的速度大小.答案(1)0.5(2)5 m/s解析(1)对黑板擦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水平方向:F sin θ=F N ①竖直方向:F cos θ=mg+F f ②另有:F f=μF N③联立①②③可得:μ=0.5(2)由受力分析可知:黑板擦脱手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v2=2gh代入数据可得:v=5 m/s.。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课堂综合演练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课堂综合演练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8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课堂综合演练试题(含参考答案) 1.(2018 浙江高考)如图2-15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

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

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图2-15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错;因为甲和乙的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选项B错。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s1=m2s2,若甲的质量比较大,甲的位移较小,乙先过界,选项C正确;“拔河”比赛的输赢只与甲、乙的质量有关,与收绳速度无关,选项D错误。

答案C
2.(2018 海南高考)如图2-16,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
A.等于零图2-16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
解析以斜劈和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为零。

所以地面对斜劈没有水平方向的摩擦力的作用。

故A正确。

答案A
3.[双选]如图2-17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tanθ,则下列选项。

2018年安徽省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

2018年安徽省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

υ/ms-1t /sBA84 802018年安徽省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1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其中第13~14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答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是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v-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质点经8s 又回到了起点B .B 质点前4s 是的平均速度为40m/s 资*源%库C .B 质点最初4s 做加速运动,后4s 做减速运动D .A 、B 两质点出发以后还会相遇2次2. 下列方程式中,属于衰变的是A .n He H H 10423121+→+ B .He Rn Ra 422229622698+→C .n Sr Xe n U 1094381405410235922++→+D .e Mg Na 0124122411-+→3.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上升过程中,下列关于物体机械能E 、速度大小v 、重力势能E p 、动能E k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中,正确的是EtvtE pE KttOOOOA. B . C . D4.图甲为两水平金属板,在两板间加上周期为T 的交变电压u ,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质量为m 、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经时间T 从两板间飞出。

下列关于粒子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t=0时入射的粒子,离开电场时偏离中线的距离最大B.t=14T时入射的粒子,离开电场时偏离中线的距离最大C.无论哪个时刻入射的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都水平D.无论哪个时刻入射的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都相等5. 一些星球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收缩,假设该星球的直径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若收缩时质量不变,则与收缩前相比A.同一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B.同一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C.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D.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6.如图所示,在空间中的d点有一个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db做直线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b、d两点电势一定相等B.电场可能是a c、两点处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C.若电场反向,粒子将会偏离原来的运动路径D.若粒子所带电荷量增大,将会偏离原来的运动路径7.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S为单刀双掷开关,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I1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则A.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S由a改接到b, I1将减小B.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S由a改接到b,R两端的电压变小cdRPbSU1C.保持U1不变,S接在a处,使P滑向c端,R的电功率变大D.保持P的位置不变,S接在a处,使U1增大,I1将增大E.保持U1不变,S由a改接到b,同时使P滑向d端,R的电功率一定变大F.保持S接在a处,使U1增大,同时使P滑向c端,R的电功率一定变大8. 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静止在小车右端的质量为m的小球突然获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v,并沿曲面运动,不计一切阻力,对于运动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可能从小车右端离开后不会再落回小车B .小球沿小车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2 0 2 v gC.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温习 第1章节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讲义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温习 第1章节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讲义
可以推广到 xm-xn=(m-n)aT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 (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1∶v2∶v3∶…∶vn=__1_∶__2_∶__3_∶__…__∶__n___。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 x1∶x2∶x3∶…∶xn=_1_2_∶__2_2_∶__3_2∶__…__∶__n_2_。 (3)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位移的 比为: xⅠ∶xⅡ∶xⅢ∶…∶xn=_1_∶__3_∶__5_∶__…__∶__(_2_n_-__1_)_。
例 2 [2017·山东济南调研]如图所示是一种较 精确测量重力加速度 g 值的方法:将下端装有弹射 装置的真空玻璃直管竖直放置,玻璃管足够长,小 球竖直向上被弹出,在 O 点与弹簧分离,然后返 回。在 O 点正上方选取一点 P,利用仪器精确测得 OP 间的距离为 H,从 O 点出发至返回 O 点的时间间隔为 T1,小球两次经过 P 点的时间间隔为 T2。求: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板块一 主干梳理·对点激活
知识点 1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Ⅱ 1.定义和分类 (1)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加__速__度_ 不变。 (2)分类匀匀减加速速直直线线运运动动::aa与与vv__反同____向向____。。
(2)由速度公式 v=v0-at 可知,列车减速到速度为 0 的 时间 t=0--av0,可知 a 最小时,列车减速运动的时间最长, tmax=avm0in=18.06 s=50 s。
总结升华 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步骤
(1)基本思路
(2)应注意的两类问题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 应注意分析各段的运动性质;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 系各段的纽带。 ②对于刹车类问题,当车速度为零时,停止运动,其 加速度也突变为零。求解此类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时 间,再选择合适公式求解。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2 力与直线运动教案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2 力与直线运动教案

专题二 力与直线运动—————[知识结构互联]——————[核心要点回扣]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v =v 0+at . (2)位移公式:x =v 0t +1at 2.ax . 2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3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4.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5.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特性:因果性、矢量性、瞬时性、同一性、独立性.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对应学生用书第6页)■品真题·感悟高考……………………………………………………………· [考题统计] 五年3考:2017年Ⅱ卷T 24 2016年Ⅲ卷T 16 2014年Ⅰ卷T 24[考情分析]1.高考注重考查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基本公式、推论的灵活应用,计算题常涉及追及相遇类为背景的实际问题.2.熟练掌握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及推论,实际问题中做好过程分析及运动中的规律的选取是解题的关键.3.实际问题中要理清运动过程,把握准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4.解决追及相遇问题时,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刚好”“最多”“至少”等). 1.(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及推论的应用)(2016·Ⅲ卷T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s t 2 B.3s 2t 2 C.4st2D.8st 2A [质点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v =s tv 1和v 2,则v =v 1+v 22,故v 1+v 22=s t .由题意知:12mv 22=9×22v 1=s t.质点的加速度a =v 2-v 1t =2v 1t =st2.故选项A 正确.](2014·Ⅰ卷T 24)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1 s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120 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120 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v A =v B ,从这一条件结合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安全距离为x ,反应时间为t 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0mg =ma 0① x =v 0t 0+v 202a 0②式中,m 和v 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μ=25μ③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 =ma④ x =vt 0+v 22a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v =20 m/s(72 km/h).⑥【答案】 20 m/s2.(追及相遇问题)(2017·Ⅱ卷T 24)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相距s 0和s 1(s 1<s 0)处分别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2­1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速度v 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 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图2­1[题眼点拨] ①“冰球以速度v 0击出”“到达挡板的速度为v 1”说明冰球的初速度为v 0,匀减速滑动距离s 0,末速度为v 1;②“至少到达小旗处”“最小加速度”说明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恰好到达小旗处,对应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此过程中,冰球和运动员运动时间相等.【解析】 (1)设冰球质量为m ,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题意可知v 21-v 20=-2a 1s 0① 又μmg =ma 1②可解得:μ=v 20-v 212gs 0.(2)冰球到达挡板时,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中,刚好到达小旗处的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设这种情况下,冰球和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所用的时间为t . 由运动学公式得v 20-v 21=2a 1s 0③ v 0-v 1=a 1t ④ s 1=12a 2t 2⑤联立③④⑤式得a 2=s 1v 1+v 022s 2. ⑥【答案】 (1)v 20-v 212gs 0 (2)s 1v 1+v 022s 2在第2题中,若要求运动员到达小旗处的速度为零,(设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大小恒定),则运动员训练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解析】 由第2题解析可知,v 20-v 21=2a 1s 0v 0-v 1=a 1ts 1=12a 2⎝ ⎛⎭⎪⎫t 22×2可解得:a 2=s 1v 0+v 12s 20. 1v 0+v 12s■熟技巧·类题通法………………………………………………………………… 1.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四种常用方法2.追及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技巧和易错防范(1)解题思路:(2)解题技巧: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3)易错防范:①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要注意追上该物体之前它是否已停止运动. ②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分析.■对考向·高效速练…………………………………………………………………..· 考向1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1.(2016·潍坊一模)如图2­2所示,一长为200 m 的列车沿平直的轨道以8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车头行驶到进站口O 点时,列车接到停车指令,立即匀减速停车,因OA 段铁轨不能停车,整个列车只能停在AB 段内,已知OA =1 200 m ,OB =2 000 m ,求: (1)列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取值范围; (2)列车减速运动的最长时间.【导学号:19624014】图2­2【解析】 (1)若列车车尾恰好停在A 点右侧,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距离为x 1,则0-v 20=-2a 1x 1① x 1=1 200 m +200 m =1400 m② 解得:a 1=167m/s2③若列车车头恰好停在B 点,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2,距离为x OB =2 000 m ,则 0-v 20=-2a 2x OB ④ 解得:a 2=85m/s2⑤故加速度大小a 的取值范围为85 m/s 2≤a ≤167 m/s 2.⑥(2)当列车车头恰好停在B 点时,减速运动时的时间最长, 则0=v 0-a 2t ⑦ 解得:t =50 s .⑧【答案】 (1)85 m/s 2≤a ≤167m/s 2(2)50 s(2016·湖南怀化模拟)近几年长假期间,国家取消了7座及其以下小型客车的收费公路过路费,给自驾族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车辆的增多也给交通道路的畅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国家规定免费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在专用车道上可以不停车拿卡或交卡而直接减速通过.假设收费站的前、后都是平直大道,长假期间过站的车速要求不超过v t =21.6 km/h ,汽车未减速的车速均为v 0=108 km/h ,制动时小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1=4 m/s 2.试问:(1)长假期间,驾驶员应在距收费站至少多远处开始制动?(2)假设车过站后驾驶员立即使车以a 2=6 m/s 2的加速度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则从减速开始到最终恢复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汽车运动的时间至少是多少? (3)在(1)(2)问题中,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至少为多少?【解析】 设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v t =21.6 km/h =6 m/s ,v 0=108 km/h =30 m/s ,a 1=-4 m/s 2(1)汽车进入收费站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距离收费站x 1处开始制动,则v 2t -v 20=2a 1x 1代入数据解得x 1=108 m.(2)汽车通过收费站经历匀减速和匀加速两个阶段,前后两段位移分别为x 1和x 2,时间为t 1和t 2,则减速阶段v t =v 0+a 1t 1t 1=v t -v 0=6 sv 0=30 m/s 12若不减速所需要时间t ′=xv 0=6 s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Δt =t -t ′=4 s. 【答案】 (1)108 m (2)10 s (3)4 s 考向2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2.如图2­3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出发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径A 、B 、C 三点,其中A 、B 之间的距离L 1=2 m ,B 、C 之间的距离L 2=3 m .若物体通过L 1、L 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 之间的距离L 等于( )图2­3A.34 m B.43 m C.98m D.89m C [由题知“物体通过L 1、L 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设为T )”,则v B =L 1+L 22T =52T,加速度a =L 2-L 1T 2=1T 2,在A 点速度v A =v B -aT =32T ,于是L =v 2A 2a =12a ·94T 2,L +2=v 2B2a=12a ·254T 2,两式相比,解得L =98 m .] 考向3 追及相遇问题3.(2016·山东潍坊一中模拟)如图2­4所示,甲从A 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 地,当甲前进距离为x 1时,乙从距A 地x 2处的C 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 地,则A 、B 两地距离为( )【导学号:19624015】图2­4A .x 1+x 2 B.x 1+x 224x 1C.x 21x1+x 2D.x 1+x 22x 1-x 2x 1B [设甲前进距离为x 1时,速度为v ,甲和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 ,乙从C 点到达B 地所用时间为t ,则有:vt +12at 2-12at 2=x 2-x 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 2=2ax 1,解得t =x 2-x 12ax 1,则A 、B 的距离x =x 2+12at 2=x 1+x 224x 1,故B 正确.](2017·辽宁省盘锦模拟)2016年世界中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落下帷幕,代表中国参赛的河南男队和河北女队取得了优异成绩.五人制足球的赛场长40 m ,宽20 m ,如图所示.在比赛中,攻方队员在中线附近突破防守队员,将足球沿边路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v 1=6 m/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1=1 m/s 2.该队员将足球踢出后,立即由静止启动追赶足球,他的运动可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大加速度为a 2=1 m/s 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2=4 m/s.该队员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解析】 设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x 1,则有:x 1=v 212a 1带入数据解得x 1=362×1m =18 m 足球匀减速运动时间为:t 1=v 1a 1=6 s前锋队员以最大加速度追赶的加速时间为:t 2=v 2a 2=4 s在此过程中的位移为:x 2=v 222a 2=8 m之后攻方队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足球停止运动时,其位移为x 3=v 2(t 1-t 2)=8 m 由于x 2+x 3<x 1,故足球停止运动时,攻方队员没有追上足球,然后攻方队员继续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追赶足球,由匀速运动公式得:x 1-(x 2+x 3)=v 2t 3 代入数据解得t 3=0.5 s攻方队员追上足球的时间为:t =t 1+t 3=6.5 s. 【答案】 6.5 s考点2 运动图象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8页)■品真题·感悟高考……………………………………………………………· [考题统计] 五年6考:2016年Ⅰ卷T 21 2015年Ⅰ卷T 20 2014年Ⅱ卷T 14、T 24 2013年Ⅰ卷T 19、T 21 [考情分析]1.以选择题型为主,重在考查v ­t 图象的意义及图象信息的提取能力.2.v ­t 图象斜率及其变化与牛顿第二定律相结合分析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是常见的命题方向. 3.明确图象交点、斜率、截距的意义,并将图象信息与物体的运动过程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4.v ­t 图象、x ­t 图象均反映物体直线运动的规律. 5.在v ­t 图象中易误将交点当成相遇.3.(图象信息的应用)(多选)(2016·Ⅰ卷T 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2­5所示.已知两车在t =3 s 时并排行驶,则( )【导学号:19624016】图2­5A .在t =1 s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t =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 =2 s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BD [由题图知,甲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 甲=10 m/s 2.乙车做初速度v 0=10 m/s 、加速度a 乙=5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 s 内甲、乙车的位移分别为:x 甲=12a 甲t 23=45 m x 乙=v 0t 3+12a 乙t 23=52.5 m由于t =3 s 时两车并排行驶,说明t =0时甲车在乙车前,Δx =x 乙-x 甲=7.5 m ,选项B 正确;t =1 s 时,甲车的位移为5 m ,乙车的位移为12.5 m ,由于甲车的初始位置超前乙车7.5 m ,则t =1 s 时两车并排行驶,选项A 、C 错误;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52.5m -12.5 m =40 m ,选项D 正确.](2014·Ⅱ卷T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A [根据v ­t 图象及其意义解题.根据v ­t 图象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汽车甲的位移x 甲大于汽车乙的位移x 乙,选项C 错误;根据v =xt得,汽车甲的平均速度v甲大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v 乙,选项A 正确;汽车乙的位移x 乙小于初速度为v 2、末速度为v 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即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选项B 错误;根据v ­t 图象的斜率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因此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4.(图象信息的应用)(多选) (2015·Ⅰ卷T 20)如图2­6(a),一物块在t =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 0、v 1、t 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 (b)图2­6A .斜面的倾角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题眼点拨] ①利用图象信息求出相关量,如由斜率求出加速度,由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求出上滑高度;②将图线与方程结合起来:根据图线显示的匀变速过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列出上、a 1=v 0t 1,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 =ma 1,mg sin θθ=v 0+v 12t 1g ,滑动摩擦力f =m v 0-v 12t 1,而f =A 、C 正确.由v ­t 图象中横轴上方的面可以求出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选项D 正确.]在第4题中,若改为如下形式,如图2­7甲所示,直角三角形斜劈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t =0时,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底端a 以初速度v 0沿斜面ab 向上运动,到达顶端b 时速率恰好为零,之后沿斜面bc 下滑至底端c .若物块与斜面ab 、bc 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物块在两斜面上运动的速率v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 m/s 2,则下列物理量中不能求出的是( )图2­7A.斜面ab的倾角θ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C.物块的质量mD.斜面bc的长度LC[根据题图乙可求出物块在左右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1,mg cos θ-μmg sin θ=ma2,则可求出θ和μ,但m 无法求出,根据题图乙可求出0.6~1.6 s时间内物块的位移大小,即可求出L,故选项C正确.](2014·Ⅱ卷T24)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 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 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 km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100 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题眼点拨] ①“忽略空气阻力”说明运动员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②“f=kv2”说明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③“达到最大速度”说明最大速度时,重力与阻力大小相等.【解析】(1)设该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 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s,在1.5 km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gt ①s =12gt 2②根据题意有 s =3.9×104 m -1.5×103 m =3.75×104 m③联立①②③式得t =87 s④ v =8.7×102 m/s. ⑤(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v max 时,加速度为零,根据平衡条件有mg =kv 2max⑥由所给的v ­t 图象可读出 v max ≈360 m/s⑦由⑥⑦式得 k =0.008 kg/m.⑧ 【答案】 (1)87 s 8.7×102 m/s (2)0.008 kg/m■释疑难·类题通法…………………………………………………………………·1.v ­t 图象提供的信息2.处理力学图象问题的思路(1)明确什么性质的图象,看纵横两轴表示的物理量.(2)分析图线的意义,提取图象的关键信息.(3)将物体的运动过程与图象对应起来.(4)较复杂的图象,可通过列解析式的方法进行判断.■对考向·高效速练…………………………………………………………………..· 考向1 图象的选取4.竖直向上抛出一物块,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物块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A B C DC [物块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 =mg +kv m,因此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加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到最高点加速度大小等于g ,在下降的过程中加速度a =mg -kv m,随着速度增大,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加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加速度方向始终向下,因此C 正确.] 考向2 图象的转换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图2­8所示.下列v ­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导学号:19624017】图2­8A BC DD [由图可知,在0~T 2时间内a =a 0>0,若v 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 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B 、C 皆错误;由于在T ~2T 时间内a =-a 0,故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T 2时间内相同,故A 错误,D 正确.] 考向3 图象信息的应用6.(2017·马鞍山市一模)两物块A 、B 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两物体接触面为竖直面,现用一水平推力F 作用在物体A 上,使A 、B 由静止开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2­9甲所示,在A 、B 的速度达到6 m/s 时,撤去推力F .已知A 、B 质量分别为m A =1 kg 、m B =3 kg ,A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B 与地面没有摩擦,B 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 =10 m/s 2,求:甲 乙图2­9(1)推力F 的大小;(2)A 物体刚停止运动时,物体A 、B 之间的距离.【解析】 (1)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物体A 、B 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由B 物体的v ­t 图象得,a =Δv Δt =62m/s 2=3 m/s 2 对于A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 A g =(m A +m B )a代入数据解得F =15 N.t ,撤去推力F 后,A 、B 两物体分离,A 在摩擦力μg =-3 m/s 212 mΔx =x B -x A =12 m -6 m =6 m.【答案】 (1)15 N (2)6 m1.(多选)(2017·梅河口市五中一模)如图甲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小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 作用下,从斜面底端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F ,小物块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为C 点,己知小物块的质量为0.3 kg ,小物块从A 到C 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A .小物块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加速度的13B .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C .小物块到达C 点后将沿斜面下滑D .拉力F 的大小为4 NAC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有F 作用时小物块做加速运动,a 1=7.53 m/s 2=2.5 m/s 2,撤去拉力F 后做减速运动,故a 2=-7.51m/s 2=-7.5 m/s 2,所以|a 1|=13|a 2|,A 正确;撤去拉力后,在沿斜面方向上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2,解得μ=36,B 错误;因为mg sin 30°>μmg cos 30°,故小物块到达C 点后将沿斜面下滑,C 正确;有拉力作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mg sin 30°-μmg cos 30°=ma 1,解得F =3 N ,D 错误.]2.为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找来一个倾角可调、斜面比较长且表面平整的斜面体和一个滑块,并在滑块上固定一个高度可升降的风帆,如图甲所示.他们让带有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下滑过程中帆面与滑块运动方向垂直.假设滑块和风帆总质量为m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风帆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风帆的运动速率成正比,即F f =kv .(1)写出滑块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表达式;(2)求出滑块下滑的最大速度,并指出有哪些措施可以减小最大速度;(3)若m =2 kg ,斜面倾角θ=30°,g 取10 m/s 2,滑块从静止下滑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图中的斜线为t =0时v ­t 图线的切线,由此求出μ、k 的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μmg cos θ-kv =ma解得:a =g sin θ-μg cos θ-kv m.(2)当a =0时速度最大,v m =mg θ-μcos θk减小最大速度的方法有:适当减小斜面倾角θ;风帆升起一些.(3)当v =0时,a =g sin θ-μg cos θ=3 m/s 2解得:μ=2315≈0.23,最大速度v m =2 m/s ,v m =2 m/s 解得:k =3.0 kg/s.【答案】 (1)g sin θ-μg cos θ-kv m(2)mg θ-μcos θk 适当减小斜面倾角θ(保证滑块能静止下滑);风帆升起一些(3)0.23 3.0 kg/s考点3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品真题·感悟高考……………………………………………………………·[考题统计] 五年9考:2017年Ⅲ卷T 25 2016年Ⅰ卷T 18、Ⅱ卷T 192015年Ⅰ卷T 25,Ⅱ卷T 20、T 25 2014年Ⅰ卷T 172013年Ⅱ卷T 14、T 25[考情分析]1.本考点的考查重在物体的受力分析,整体法、隔离法在连接问题中的应用及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2.整体法、隔离法是动力学中连接体问题的常用方法,在不涉及相互作用力时,可用整体法,在涉及相互作用力时要用隔离法.3.对物体受力分析时易出现漏力、多力的现象.4.应用公式F =ma 时,要注意F 、m 、a 的一体性.5.(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多选)(2016·Ⅱ卷T 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 .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B .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 .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D .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题眼点拨] ①“同一种材料制成”说明相同的密度;②“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说明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不同,但两球都做匀加速运动.BD [设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所受阻力F 阻=kR ,k 为常数,R 为小球半径,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 -F 阻=ma ,由m =ρV =43ρπR 3知:43ρπR 3g -kR =43ρπR 3a ,即a =g -3k 4ρπ·1R 2,故知:R 越大,a 越大,即下落过程中a 甲>a 乙,选项C 错误;下落相同的距离,由h =12at 2知,a 越大,t 越小,选项A 错误;由2ah =v 2-v 20知,v 0=0,a 越大,v 越大,选项B 正确;由W 阻=-F 阻h 知,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更大一些,选项D 正确.]6.(连接体问题)(多选)(2015·Ⅱ卷T 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为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2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导学号:19624018】A .8B .10C .15D .18BC [设该列车厢与P 相连的部分为P 部分,与Q 相连的部分为Q 部分.设该列车厢有n 节,Q 部分为n 1节,每节车厢质量为m ,当加速度为a 时,对Q 有F =n 1ma ;当加速度为23a 时,对P 有F =(n -n 1)m 23a ,联立得2n =5n 1.当n 1=2,n 1=4,n 1=6时,n =5,n =10,n =15,由题中选项得该列车厢节数可能为10或15,选项B 、C 正确.]在第6题中,若车厢总数为10节,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则第2节车厢受到的拉力与第10节车厢受到的拉力之比为( )A .9∶1B .1∶9C .10∶1D .1∶10A [设每节车厢的质量均为m ,第2节车厢所受拉力为F 1,第10节车厢所受拉力为F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1=9ma F 2=ma故F 1∶F 2=9∶1.]7.(动力学的临界极值问题)(2017·Ⅲ卷T 25)如图2­10,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1 kg 和m B =5 kg ,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 =4 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 0=3 m/s.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求:图2­10(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题眼点拨] ①A 与木板相对静止前A 、B 加速度不变;②B 与木板相对静止后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③A 、B 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间的距离.【解析】 (1)滑块A 和B 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 、B 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 1、f 2和f 3,A 和B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和a B ,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 1,在物块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 f 1=μ1m A g① f 2=μ1m B g② f 3=μ2(m +m A +m B )g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1=m A a A④ f 2=m B a B⑤ f 2-f 1-f 3=ma 1 ⑥设在t 1时刻,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其大小为v 1,由运动学公式有v 1=v 0-a B t 1⑦ v 1=a 1t 1 ⑧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已知数据得v 1=1 m/s. ⑨(2)在t 1时间间隔内,B 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 B =v 0t 1-12a B t 21 ⑩设在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 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对于B 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1+f 3=(m B +m )a 2⑪由①②④⑤式知,a A =a B ;再由⑦⑧式知,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 的速度大小也为v 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 2,设A 的速度大小从v 1变到v 2所用的时间为t 2,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v 2=v 1-a 2t 2⑫对A 有 v 2=-v 1+a A t 2 ⑬在t 2时间间隔内,B (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 1=v 1t 2-12a 2t 22 ⑭在(t 1+t 2)时间间隔内,A 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 A =v 0(t 1+t 2)-12a A (t 1+t 2)2 ⑮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A 和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s 0=s A +s 1+s B⑯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s 0=1.9 m(也可用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答案】 (1)1 m/s (2)1.9 m(2015·Ⅰ卷T 25)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 ,如图(a)所示.t =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 =1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 时间内小物块的v ­t 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求:(a) (b)(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解析】 (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 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1(m +M )g =(m +M )a 1 ①由题图(b)可知,木板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 1=4 m/s ,由运动学公式有v 1=v 0+a 1t 1② s 0=v 0t 1+12a 1t 21 ③式中,t 1=1 s ,s 0=4.5 m 是木板碰撞前的位移,v 0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④v 1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v 1的初速度a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⑤⑥⑦(2)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 3,经过时间 Δt ,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v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μ2mg +μ1(M +m )g =Ma 3 ⑧v 3=-v 1+a 3Δt ⑨v 3=v 1+a 2Δt⑩ 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刚好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建议用时:60分钟满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M2.1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图M2。

1 图M2。

22.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如图M2。

2所示,10匝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轴做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10π rad/s,线圈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最大磁通量为0。

1 Wb。

若从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的位置开始计时,在t=错误! s时,矩形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A.27。

2 V B.15.7 VC.19。

2 V D.11。

1 V3.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升空后,先在地球表面附近以线速度v环绕地球飞行,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以线速度v′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火星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7.设火星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g′∶g=1∶4 B.g′∶g=7∶10C.v′∶v=528D.v′∶v=错误!4.如图M2.3所示内壁光滑的环形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形槽上的P、Q两点与环形槽圆心等高,质量均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以等大的速率v0同时从P处向上、向下滑入环形槽,若在运动过程中两球均未脱离环形槽,设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M2.3A.两球第一次相遇时速度相同B.两球第一次相遇点在Q点C.小球A通过最高点时的机械能小于小球B通过最低点时的机械能D.小球A通过最高点和小球B通过最低点时对环形槽的压力差为6mg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两个实验小组分别在各自的实验室,约定用相同频率的单色光,分别照射锌和银的表面,结果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如图M2。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物理模拟(二)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物理模拟(二)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物理模拟(二)14.牛顿以太阳与行星之间存在着引力为依据,大胆猜想这种作用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牛顿之前,开普勒等科学家已经证明了“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两者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B .在牛顿那个时代无法验证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和使苹果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C .根据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m 、二者间距离r 的关系2m F r ∝,再结合牛顿第三定律,推理得太阳与行星的引力关系2Mm F r ∝,M 是太阳质量,牛顿将这种关系推广到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D .牛顿通过实验测出引力常量G 之后,万有引力定律才能揭示复杂运动背后的科学规律15.约里奥·居里夫妇由于发现了人工放射性,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4年,他们用()42He α射线轰击铝箔()27131A ,产生了一种新的放射性物质X 和一个中子10n ,该放射性物质X 不稳定继续反应放出Y 粒子而生成硅()301430si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 粒子是放射性物质X 的核外电子释放出来形成的B .新的放射性物质X 是磷元素的同位素,核子数为30C .放射性物质X 放出Y 粒子生成硅30的过程属于重核裂变D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短得多,因此放射性废料更不容易处理 是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 是AB 的中点,两根互相平行的通电长直r 为距通电长直导线的垂B 0,则C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C 的小木块A 和B(可视为质点)叠放在水平圆盘上,与转轴OO '的距离为1 m ,小木块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小木块B 与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 /s 2。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直到小木块A 与B 或小木块B 与桌面之间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时,立即改为匀速转动,从而保持系统之间的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B .圆盘匀速转动时,小木块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8NC .圆盘缓慢加速转动过程中,小木块A 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指向转轴D .圆盘缓慢加速转动过程中,圆盘摩擦力对小木块B 做负功18.如图所示,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AB 、CD 水平放置,间距为d。

高考物理试题-2018年高考物理第一轮课时提升演练试题2

高考物理试题-2018年高考物理第一轮课时提升演练试题2

二十三电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学生用书对应页码P318)1.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A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A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A.I变大,U变大B.I变小,U变小C.I变小,U变大D.I变大,U变小解析: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所以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电源的电流增大,电源内电压增大,所以路端电压减小,R1两端电压增大,所以R3两端电压减小,所以显示器A的电流I减小,即B选项正确.答案:B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3.2 V,电阻R=30Ω,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U L=3.0 V,额定功率P L=4.5 W.当开关S接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3 V,则当开关S接2时,灯泡发光的情况是()A.很暗,甚至不亮B.正常发光C.比正常发光略亮D.有可能被烧坏解析:设电源的内电阻为r,S接1时,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I1=ER+r,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阻R两端的电压,即:U1=I1R,代入数据联立解得:r=2 Ω.灯泡的电阻为:R L=U2LP L=2Ω,S接2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2=ER L+r =3.22+2A=0.8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 L′=I2R L=0.8×2 V=1.6 V,比灯泡的额定电压小得多,灯泡很暗,甚至不亮,正确选项为A.答案:A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和灯泡B原来都是正常发光的,现在突然灯泡A比原来变暗了些,灯泡B比原来变亮了些,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A.R3断路B.R1短路C.R2断路D.R1、R2同时短路解析:灯泡A变暗,灯泡B变亮,说明流过灯泡A的电流减小,流过灯泡B的电流增大.若R3断路,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流过灯泡A、B的电流均增大;若R1短路,电源的路端电压减小,流过R3的电流减小,流过灯泡A、B的电流增大;若R2断路,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灯泡A和电阻R1两端的电压减小,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流过R3的电流增大,流过灯泡A的电流减小,灯泡B两端的电压增大,流过灯泡B的电流增大;电阻R1、R2同时短路,灯泡B不亮.正确选项为C.答案:C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L1、L2两灯均正常发光,R1为定值电阻,R为一滑动变阻器,P为滑动片,若将滑动片向下滑动,则()A.L1灯变亮B.L2灯变暗C.R1上消耗的功率变大D.总电流变小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滑动片向下滑动,电阻R减小,总电流I增大,故R1上消耗的功率变大,路端电压U减小,L1、L2两灯均变暗,所以答案选B、C.答案:BC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则()A.电源的总功率一定增大B.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C.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一定减小D.电源的效率一定减小解析: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说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有效阻值变小,整个电路中的电阻R总变小,电路中总功率P总=E2R总一定变大,选项A正确;输出功率与外电阻和内电阻的关系有关,由于不知道外电阻和内电阻的关系,无法确定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还是变小,选项B错误;电源的内阻是确定的,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P内=I2r一定会变大,选项C错误;电源的效率随着外电阻减小而减小,选项D正确.答案:AD6.如图甲所示,电压表V1、V2串联接入电路中时,示数分别为6 V和4 V,当只有电压表V2接入电路中时,如图乙所示,示数为9 V,电源的电动势为()A .9.8 VB .10 VC .10.8 VD .11.2 V解析:根据题中甲图有R V 1∶R V 2=3∶2,则有10 V =R V 1+R V 2R V 1+R V 2+r E ,同理,根据题中乙图有9 V =R V 2R V 2+r E ,联立可解得E =10.8 V ,C 正确.答案:C7.(2018·辽宁省协作校联考)阻值较大的电阻R 1和R 2,串联后,接入电压为U 的恒定电路中,如图所示.现用同一电压表依次测量R 1和R 2的电压,测量值分别为U 1与U 2,已知电压表内阻R V 、R 1和R 2相差不大.则()A .U 1+U 2=UB .U 1+U 2<U C.U 1U 2=R 1R 2D.U 1U 2≠R 1R 2解析:设电压表的内阻为R V ,测R 1的电压时,U 1=UR 1RVR 1+R V+R 2×R 1R V R 1+R V =R 1R V R 1R V +R 1R 2+R 2R VU , 测R 2的电压时,U 2=UR 2RVR 2+R V+R 1×R 2R V R 2+R V =R 2R V R 1R V +R 1R 2+R 2R VU ,U 1+U 2=(R 1+R 2)R V (R 1+R 2)R V +R 1R 2U <U ,故选项B 正确,A 错误;U 1U 2=R 1R 2,选项C 正确,D 错误.答案:BC8.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6 V ,当开关S 接通时,灯泡L 1和L 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电压是U ad =0,U cd =6 V ,U ab =6 V ,由此可判定( )A .L 1和L 2的灯丝都断了B .L 1的灯丝断了C .L 2的灯丝断了D .变阻器R 断路解析:由U ab =6 V ,可知电源完好;灯泡都不亮,说明电路中出现断路故障,且在外电路a 、b 之间;由U cd =6 V 可知,灯泡L 1和变阻器R 是导通的,断路故障应出现在c 、d 之间,故L 2断路,C 正确,A 、B 、D 错误.答案:C9.如图所示,调整电路的可变电阻R 的阻值,使电压表V 的示数增大ΔU ,在这个过程中( )A .通过R 1的电流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R 1B .R 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ΔUC .通过R 的电流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R D .通过R 2的电流减小,但减少量一定小于ΔUR 2解析:电压表的示数增加,说明可变电阻的阻值增大,路端电压增加,电路中的电流减小,R 2两端的电压减小;由欧姆定律得流过电阻R 1的电流增加量为:ΔI 1=ΔUR 1,R 2两端的电压减少量等于R 1两端的电压增加量减去路端电压的增加量,即ΔU 2=ΔU -ΔU 路<ΔU ,通过R 2的电流的减少量为:ΔI 2=ΔU 2R 2<ΔUR 2;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为:I R=I 2-I 1,I 2减小,而I 1增大,因此I R 减小.正确选项为A 、D.答案:AD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3 V ,内阻r =1 Ω,定值电阻R 1=3 Ω,R 2=2 Ω,电容器的电容C =100 μ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闭合开关S ,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1.5 VB .闭合开关S ,电路稳定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3.0×10-4C C .闭合开关S ,电路稳定后电容器极板a 所带电荷量为3.0×10-4CD .先闭合开关S ,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S ,通过电阻R 1的电荷量为3.0×10-4 C解析:闭合开关S ,电路稳定后电流I =ER 1+R 2+r =0.5 A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 =IR 1=1.5 V ,选项A 正确;电路稳定后电容器带电荷量为Q =CU =100×10-6×1.5 C =1.5×10-4 C ,选项B 、C 错误;先闭合开关S ,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S ,电容器C 通过电阻R 1放电,通过电阻R 1的电荷量为1.5×10-4 C ,选项D 错误.答案:A11.(2018·济南模拟)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 1、R 2均为定值电阻,且R 1=100 Ω,R 2阻值未知,R 3为一滑动变阻器.当其滑片P 从左端滑至右端时,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源中流过的电流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A 、B 两点是滑片P 在变阻器的两个不同端点得到的.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定值电阻R 2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解析:(1)题图乙中AB 延长线交U 轴于20 V 处,交I 轴于1.0 A 处,所以电源的电动势为E =20 V , 内阻r =EI 短=20 Ω.(2)当P 滑到R 3的右端时,电路参数对应题图乙中的B 点,即U 2=4 V 、I 2=0.8 A ,得R 2=U 2I 2=5 Ω.(3)当P 滑到R 3的左端时,由题图乙知此时U 外=16 V ,I 总=0.2 A , 所以R 外=U 外I 总=80 Ω. 因为R 外=R 1R 3R 1+R 3+R 2,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3=300 Ω. 答案:(1)20 V 20 Ω (2)5 Ω (3)300 Ω12.如图所示,电源内阻r =1 Ω,R 1=2 Ω,R 2=6 Ω,灯L 上标有“3 V ,1.5 W ”的字样,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 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1 A ,灯L 恰能正常发光.(1)求电源的电动势;(2)求当P移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3)当滑动变阻器的Pb段电阻多大时,变阻器R3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多大?解析:(1)电源的电动势E=U L+IR1+Ir=3 V+1×2 V+1×1 V =6 V.(2)当P移到最左端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ER1+r=2 A.(3)灯L电阻R L=U2P=6 Ω,设滑动变阻器的Pb段电阻为R3,R3与R L并联等效电阻R3L=R3·R LR3+R L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ER1+r+R3L,又U3=IR3L,所以P3=U23R3=16R3R23+4R3+4=16R3(R3-2)2+8R3=16(R3-2)2R3+8,当R3=2 Ω时变阻器R3上消耗的功率最大,且最大值为2 W. 答案:(1)6 V(2)2 A(3)2 Ω2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 第1讲1.(2017·湖南十校联考)通过认真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汽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时,驾驶员通过操作方向盘,可以使汽车转弯B .在某一过程中,只要物体的位移为0,任何力对该物体所做的功就为0C .物体的速度为0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0D .静摩擦力对受力物体可以做正功,滑动摩擦力对受力物体一定做负功解析 汽车在水平面上转弯时,向心力的来源是静摩擦力,所以在光滑水平面上,通过操作方向盘,不能使汽车转弯,选项A 错误;B 项容易片面地理解为W =Fx ,因为位移x =0,所以W =0,但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例如汽车绕操场一圈回到出发点,虽然汽车的位移为零,但牵引力对汽车做了功,牵引力做的功为牵引力乘以路程,选项B 错误;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联系,例如汽车启动的瞬间,虽然汽车的速度为0,但加速度不为0,选项C 正确;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选项D 错误.2.(2017·山东重点中学联考)一电动机通过一轻绳竖直向上拉一个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绳子拉力的功率按如图所示规律变化,已知物块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0~t 0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0时刻后功率保持不变,t 1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物块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t 0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为P 0mt 0C .t 0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为P 0mgD .0~t 1时间内物块上升的高度为P 0mg ⎝⎛⎭⎫t 1-t 02-P 202m 2g3 解析 因物块在0~t 0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绳子的拉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ma ,设t 0时刻物块的速度为v 0,P 0=F v 0=Fat 0,联立可得P 0=(mg +ma )at 0,可知图线的斜率k =P 0t 0=m (g +a )a ,可知物块的加速度a ≠P 0mt 0,选项B 错误;由题意知在t 0时刻后功率保持不变,t 1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由功率公式P =F v 知,当功率保持不变时,v 增大,F 应减小,物块做变加速运动,当F 减小到mg ,即t =t 1时,物块达到最大速度v m =P 0mg,可知选项A 、C 错误;设在0~t 1时间内物块上升的高度为h ,由动能定理有W F -mgh =12m v 2m -0,拉力F 做功由图象面积大小计算求得,即W F =12P 0t 0+P 0(t 1-t 0)=P 0⎝⎛⎭⎫t 1-t 02,代入求解可知选项D 正确.3.(2017·湖南湘中名校联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固定的半圆形槽内与圆心等高的位置P 点无初速度释放,先后经过A 、B 、C 三点,小物块到达左侧C 点时速度为零.B点是最低点,半圆形槽的半径为R ,A 点与C 点等高,A 点与B 点高度差为R 2.重力加速度为g ,则( D )A .小物块从P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物块做的功大于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B .小物块第一次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物块做的功大于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 .小物块只能到达C 点一次,但能经过A 点两次D .小物块第一次过B 点时,对槽的压力一定大于2mg解析 小物块从P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有mgh PC -W f =0,得重力对小物块做的功等于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选项A 错误;小物块第一次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由于A 点与C 点等高,所以重力做功为零,而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不为零,故选项B 错误;小物块只能到达C 点一次是对的,然后由C 点返回,由于摩擦力做功,所以不能再次经过等高处的A 点,故选项C 错误;小物块第一次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mgh BC -W f BC =0-12m v 2B ,由已知条件h BC =R 2,再对小物块第一次经过B 点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N B -mg =m v 2B R,联立以上三式可得槽对小物块的支持力N B =2mg +2W f BC R,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选项D 正确.4.(2017·湖南长沙一模)(多选)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半径大小为R 的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在轨道底部A 点.现用小锤沿水平方向快速击打小球,击打后迅速移开,使小球沿轨道在竖直面内运动.当小球回到A 点时,再次用小锤沿运动方向击打小球.必须经过两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在第一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 ,第二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4W .设两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小球的动能,则W 的值可能是( AB )A.56mgR B .34mgR C.38mgR D .32mgR 解析 第一次击打,小球运动的最大高度为R ,即W ≤mgR .第二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而小球能够通过最高点的条件为mg ≤m v 20R,即v 0≥gR .小球从静止到达最高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 +4W -mg ·2R =12m v 20-0,得W ≥12mgR ,则12mgR ≤W ≤mgR ,故选项A 、B 正确.5.(2017·山西名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小物块与三块材料不同但厚度相同的薄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2μ和3μ,三块薄板长度均为L ,并依次连在一起.第一次将三块薄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让小物块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v 0从a 点滑上第一块薄板,结果小物块恰好滑到第三块薄板的最右端d 点停下;第二次将三块薄板仍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让小物块从d 点以相同的初速度v 0水平向左运动;第三次将连在一起的三块薄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让小物块仍以相同的初速度v 0从a 点滑上第一块薄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 .第二次小物块一定能够运动到a 点并停下B .第一次和第二次小物块经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 .第三次小物块也一定能运动到d 点D .第一次与第三次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解析 因为第一次和第二次薄板均被固定,以小物块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第一次有-μmgL -2μmgL -3μmgL =0-12m v 20,第二次从d 点运动到a 点摩擦力做功相同,故可以运动到a 点并停下,选项A 正确;同理,第一次运动到c 点时,摩擦力做的功W f1=-μmgL -2μmgL =-3μmgL ,第二次运动到c 点时摩擦力做的功W f2=-3μmgL ,所以两次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选项B 正确;与第一次相比,第三次薄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则摩擦力对薄板做功,薄板动能增加,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减少,小物块相对薄板的位移减小,则小物块不能运动到d 点,选项C 错误;与第一次相比,因为第三次小物块没有减速到零,故损失的动能减少,所以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减少,即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减少,选项D 错误.6.(2017·云南七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一辆货车用轻绳通过光滑轻质定滑轮提升一箱货物,货箱质量为M ,货物质量为m .货车由静止开始向左先做加速运动,再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最后减速运动直到静止,在货车的牵引下,将货物提升高度h ,重力加速度为g ,则( BD )A .整个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B .货车匀速运动过程中,货物与货箱的总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一直增大C .货车匀速运动时,货物对货箱底部的压力始终等于mgD .整个过程中,绳对货物做的功为(M +m )gh解析 因为绳的拉力始终对货物做正功,货物的机械能一直增加,选项A 错误;货车匀速运动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减小,因此绳的速度增大,货物与货箱的总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一直增大,该过程货物向上做加速运动,货物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 正确,选项C 错误;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W -(M +m )gh =0,所以绳对货物做的功W =(M +m )gh ,选项D 正确.7.(2017·内蒙古部分学校联考)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抛物线ab 、圆心为O 的圆弧bcd 和斜杆de 组成,ab 、de 分别与圆弧平滑连接且相切于b 、d 两点,a 点为拋物线顶点,b 、d 两点等高,c 点为圆弧的最低点.已知a 、b 两点间的竖直高度h =1.5 m ,水平距离x =2. 25 m ,圆弧的半径R =0.8 m .现将一质量m =1 kg 的小圆环套在轨道上,从a 点以初速度v 0水平向右抛出,小圆环与ab 轨道间恰好没有相互作用力,小圆环第一次到达的最高点P 与a 点等高,小圆环与斜杆de 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μ,其他位置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 =10 m/s 2.(1)求v 0的值;(2)求μ的值;(3)若将一劲度系数为k 的光滑轻弹簧套在斜杆上,弹簧上端固定在P 点,下端(自由端)恰好在d 点,现将小圆环从a 点以23v 0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拋出,小圆环压缩弹簧,弹簧的最大压缩量x m =0.2 m ,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12kx 2(x 为弹簧的形变量),求小圆环经过c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最小值以及k 的值.解析 (1)由题意知小圆环在ab 轨道上运动时只受重力作用,即小圆环在ab 轨道上做平抛运动,初速度为v 0,则x =v 0t ,h =12gt 2,得v 0=3430 m/s. (2)设小圆环到达b 点时竖直分速度为v y ,过b 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斜杆的倾角也为θ,则tan θ=v y v 0,v 2y =2gh ,得sin θ=0.8,cos θ=0.6. 小圆环从a 点第一次到达P 点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12m v 20=μmg cos θ·h sin θ,得μ=0.75.(3)小圆环最终到达b 点、d 点时速度为零,即小环最终在圆弧bcd 间运动,则从b 点到c 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 (R -R cos θ)=12m v 2c ,小圆环过c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 -mg =m v 2c R,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N ′=N ,得N ′=18 N ;小圆环从a 点以23v 0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到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 m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 (h -x m sin θ)-μmg cos θ·x m -W =0-12m ⎝⎛⎭⎫23v 02, 其中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W =12kx 2m, 解得k =812.5 N/m.答案 (1)3430 m /s (2)0.75 (3)18 N 812.5 N/m 8.(2017·河北保定调研)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均为m 的物块A 与物块B 并排放在斜面上,斜面底端固定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P ,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另一端与物块A 连结,A 、B 处于静止状态.若A 、B 黏连在一起,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T 缓慢拉物块B ,当拉力F T =mg 4时,A 的位移为L ;若A 、B 不黏连,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在B 上,当物块A 的位移为L 时,A 、B 恰好分离.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求:(1)恒力F 的大小;(2)请推导F T 与物体A 的位移l 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画出F T -l 图象,借鉴v -t 图象求直线运动位移的思想和方法计算A 缓慢运动L 的过程中F T 做功大小;(3)A 、B 不黏连,A 与B 刚分离时的速度大小.解析 (1)设弹簧劲度系数为k ,A 、B 黏连,当A 、B 缓慢移动L 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沿斜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 T +kx =2mg sin θ,A 、B 不黏连,当A 、B 恰好分离时二者之间的弹力恰好为零,对A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kx -mg sin θ=ma ,对A 、B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kx -2mg sin θ=2ma , 联立可得F =34mg . (2)始终A 、B 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0,可得kx 0=2mg sin θ,当A 的位移为l 时弹簧的压缩量x ′=x 0-l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 T +kx ′=2mg sin θ,可得F T =kl ,图象如图甲所示,A 缓慢运动到位移L ,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如图乙中阴影部分所示,所以F T 做功大小WF T =mgL 8.(3)设A 通过的位移为L 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大小为W ,分别对两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WF T -2mgL sin θ+W =0-0,W F -2mgL sin θ+W =12×2m v 2-0, 联立可得v =5gL 8. 答案 (1)34mg (2)见解析 (3)5gL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