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_两型社会_建设联动机制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42期2009年第4期Serial No.42
No.4,2009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方案之中的创新“九大体制机制”涉及武汉城市圈未来“两型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去实施,必定能够成为全国试验区的典范,同时经济、社会各方面将会有质的飞跃。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初现雏形
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体现了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这有利于探索走
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道路。
武汉城市圈占全省33%的国土面积和51.6%的人口,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约4600亿元,总人口约2900万,分别占到整个湖北省的61%和49%[1],是湖北省名副其实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域。
近几年来,通过全省上下特别是城市圈内九市的共同努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在武汉城市圈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一些重要的部门性综合改革试点已经落户武汉城市圈,已初步建立起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规划引导机制和合作联动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公共设施合理配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对全省的带动辐射作用日益增强。
武汉作为全国性公路主枢纽、国内四大铁路枢纽之一、四大门户机场之一和内河第一大港的强化建设,将极大促进湖北与世界的接轨;交通的超前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湖北省国际化发展,以法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建立领事馆,来自欧美多家跨国金融机构进驻湖北;外商投资结
构进一步改善,基础产业、
基础设施、支柱产业以及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增加,激光、转基因研究等居世界领先水平,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大批国际
化工业项目如中芯国际集成电路、
富士康电子制造、南玻多晶硅等大型项目已经启动。
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一个很好的综合平台,并成为带动湖北乃至中部崛起的增长极,为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发挥借鉴和示范作用。
二、传统体制机制制约武汉城市圈跨越式发展
1.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一体化的体制障碍武汉城市圈具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武汉市是全国六大综合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体系完备,黄石市是湖北省老工业基地,仙桃和天门的纺织工业、潜江的石油工业、孝感的汽车加工业、鄂州的冶金工业,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002年以来,武汉城市圈环境保护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环
境污染较重的形势仍没有根本转变,人均
“三废”排放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人均环境污染源治理投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设“两型社会”压力较大。
当前武汉城市圈在生态承载能力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和创新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是我们发展“两型社会”的重要任务。
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在中部配置“两型综改区”,很重要的战略考虑是为中部地区对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提供选择的标杆,避免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重走沿海地区“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
2.产业一体化的体制障碍目前,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存在着明显的“散”、“乱”状况,圈内城市之间在产业发展上发挥各自优势、优化分工协作还很困难,表现出产业趋同、重复布局现象。
武汉、鄂州、黄石三市冶金、建材产业结构趋同,重工业产业档次没有拉开;孝感、黄冈、咸宁以及仙桃、潜江、天门第一产业趋同,在粮棉
油猪鱼蛋和果茶等方面大同小异[2]。
在区域市场上的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缺乏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收稿日期:2008-10-06
作者简介:江志明(1957-),男,湖北红安人,常务副校长,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周鹤敏(1978-),女(土家族),湖北武汉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党史党建及行政管理研究;郭耀光(1971-),男,湖北武汉人,讲师,从事信息化管理及行政管理研究。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联动机制初探
江志明,周鹤敏,郭耀光
(中共硚口区委党校,武汉430030)
摘要: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方案之中的创新“九大体制机制”涉及武汉城市圈未来“两型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关于“九大体制机制”的论述固然之全面,要进行武汉城市圈建设当务之急是要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而这需要整体规划、通力协作的联动机制。
为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需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联动机制,产业一体化联动机制,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区域协调发展联动机制。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联动机制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09)04-0160-02
160——
圈内城市除汽车、钢铁、汉正街小商品产业集群和武汉光谷的光电子产业集群、轻加工产业集群外,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集群效应不明显,严重影响了区域产业竞争力。
3.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
城乡一体化要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相结合,必须突破体制障碍。
就武汉而言,武汉市的中心城区和远城区居民在就业、医疗、教育、文化、收入、社会保障、公共设施服务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远城区依赖都市农业长期为中心城区“输血”,促进以工商业为主体的中心城区的繁荣发展,加大城乡差距。
另一方面,武汉城乡户籍的二元分割已经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4.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障碍
由于传统体制分割和体制惯性,协调区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总体上依然薄弱。
中心城市武汉独树一帜,各种要素和生产活动从周边地区源源不断向其集聚,削弱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机会,进一步扩大了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唯一一个特大城市,由于与周边地区产业互补性不强,对周边城市的集聚功能要远大于其扩散功能,不能发挥像上海对苏州等周边城市明显的辐射作用,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缓慢。
各自为政的制度安排阻碍了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
地方政府为维护本地利益制定使地方利益最大化的各种制度,难以顾及城市经济圈的整体利益。
城市圈内市场分割的体制影响区域统一市场的建立,各地政府投资规划的基础设施难以对接和统一,圈内各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户籍制度等形式的地方保护,使得整体联动的集聚和扩散效应难以发挥。
三、探索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联动机制
1.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联动机制,大力发展“两型”产业
武汉城市圈建设不打经济牌,不强调经济的发展速度,而是重点探索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问题,发挥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的联动机制,力图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不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不等于不发展经济,而是需要大力发展“两型”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建设“两型社会”。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在税收、项目投资、信贷等方面予以“两型”产业政策倾斜;综合运用规划、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探索创新财政激励机制,对淘汰落后产能进行均等性转移支付和激励性转移支付相结合的政策,按节能量和减排量进行奖励;设立圈内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基金,建立能效贷款担保制度和绿色贷款制度,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建立产业一体化联动机制,推动多种产业协调发展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应合理分工、九城联动,必须优化产业布局。
抓住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有利时机,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实现产业转移和技术、资本输出,使武汉支柱产业向其他城市延伸。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积极鼓励周边城市企业与武汉企业开展钢铁、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材、能源等领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合作,特别是要以武汉具有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的企业为龙头,不断提高城市圈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充分发挥武汉市在科技、人才、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努力把中部地区打造成全球性先进制造业基地。
例如武汉东湖高新区与葛店开发区共同发展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帮助葛店高新区打造中国“药谷”。
东湖高新区又在孝感高新区设立了武汉·中国光谷孝感光电产业园,联合打造两地光电子产业链。
发挥产业一体化联动机制,实现武汉城市圈多种产业合作发展,实现经济互补,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3.建立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武汉城市圈建设要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改变远城区向中心城区“输血”现状,实现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
这就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内逐步拆除城市圈内城市间和城乡间的户籍壁垒,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建立以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
同时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良好运行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小城镇。
小城镇被称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小城镇发展战略,对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繁荣、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基层政权产生重要作用。
以孝感为例,人口在2万以上的小城镇达到31个,只有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展之路,才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4.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联动机制,实现圈内城市优势互补
建议成立区域发展协调部门,可采取常设机构或定期协商机构的形式,由政府、企业、民间等多层面、多部门参与,发挥区域政府、行业组织、民间组织等的作用。
统一规划武汉城市圈产业规划,减少各自为政所带来的重复建设,有效减少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圈内各城市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武汉依托其他八城市的优势、特色,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金融和贸易。
其他地区应结合本地的优势,发展各自的主导产业:黄冈变成城市圈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仙桃将成为武汉“菜篮子”基地;黄石市成为武汉传统产业的转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基地;鄂州负责做强城市圈钢铁产业链;孝感成为无公害优质高效农产品产销基地;潜江成为盐化、医药生产协作区;天门打造棉纺制衣业和林木加工业基地;咸宁是“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将其建设成生态城市。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挥联动机制,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圈内城市优势互补,有利于形成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中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武汉城市圈将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催化剂[EB/OL].金融界网站,2008-08-28.
[2]刘金松.武汉城市圈:1+8突围[J].经济视点报,2005,(6):23.
[责任编辑吴明宇]
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