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中语文 专题05《梦游天姥吟留别》(讲)(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专题05《梦游天姥吟留别》(讲)(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习要点】1.探究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温故知新☆【自主学习】1.关于李白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
公元472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
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关于七言古诗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烟涛微茫信.难求(2)势拔.五岳掩赤城(3)我与因.之梦吴越(4)栗.深林兮惊.层巅(5)惟觉.时之枕席(6)失向来..之烟霞【反馈矫正】3.解释加点的词语。
(1)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
(2)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3)我与因.之梦吴越因:依据。
(4)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
惊:使……吃惊。
(5)惟觉.时之枕席觉:醒。
(6)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
☆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内容。
【探究活动】全诗围绕“梦”展开,以梦为中心概括诗歌的主要情节。
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注意梳理文意和所写内容的变化。
【讨论明确】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时分→醒梦留别。
【探究活动】简要概括诗人写了梦境中的那些场面,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教师释疑】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注意梳理文意和所写内容的变化,答为什么这样写时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上册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上册第8课,它既是记梦诗,也是游仙诗。
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
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
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
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通过《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和豪迈洒脱的人生态度。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体会过诗歌鉴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学习到联系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解读诗歌情感和思想。
学习本诗既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进一步了解李白及其作品。
2.熟读成诵,丰富积累。
(二)、能力与方法目标1.鉴赏“梦游”的意境,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培养古诗鉴赏能力。
2.把握情感脉络,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诗人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
2.在理解诗人寄情山水是不满于社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一)学生的课前准备通过查阅资料资料,借助学习资料、老师印发的导学案与工具书,了解作者李白的生平、写作背景、写作风格、文学成就,查阅掌握生字字音与字义,了解诗题。
疏通诗文。
(二)教师的教学准备1.反复诵读诗文,查阅书籍资料,网络资料,确定讲课主题、目标和内容;2.结合课本和资料来书写教学设计;3.根据教学设计,制作教学PPT;4.下载朗诵视频,加入PPT;(三)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1.上课地点选在录播教室,标准化教室,适于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2.按照学生的学情分为六组,书桌也分为六组,学生分别围坐,便于学生集体思考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惊叹艳羡
课本研读
四读——梦后余情品诗仙
3、诗人从梦中惊醒,梦醒时分,作者心境如何?结 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忽” ,忽然,将诗人从绚烂缤纷的仙界拉回现实。 “恍” ,猛然惊醒的样子;“长嗟”,长叹。作者久久叹气,写出 诗人从梦境中惊醒后不知所处、怅然若失的情状。 “惟”,只;“失”,消失。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 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诗人的失望、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体知识
游仙诗就其本义而言,指的是借
描述仙境以寄托个人思想感情的诗。 游仙诗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
俗社会局限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游 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用夸张、拟人、 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而道家神仙典故 的运用,则使游仙诗更具备浪漫的色调。
文体知识
题材:记梦诗/游仙诗 体裁:吟(古体诗)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 府诗的一种体裁,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 活泼。
疏通诗意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 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①因:依据。 ②谢公: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访胜,他游天姥山时, 曾在剡溪居住。 ③渌:清澈。 ④清:凄清。
我想依据这些传说梦游吴越,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 照下的鉴湖。鉴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水荡漾,猿猴凄清地啼叫。4、结合背景,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 写梦境?
背景链接:李白14岁立志“安社稷”“济苍生”;25岁仗剑远 游,求仕无果;直至42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虽有唐玄宗降 辇步迎,御手调羹,但李白却不甘心成为供帝王消遣的一介词 客,一身傲骨的他,最终得罪权贵,不到3年就被“赐金放还”。 此诗正写于被放还之后,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 灭。这是李白政治上一次大的失败。
高中语文 5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具体研习诗歌,重点鉴赏“梦游〞的意境。
2.探究“梦〞的深刻含义,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过程]一、学生有感情地集体朗读全诗。
二、具体研习诗歌1.具体研习第1段〔1〕指一名学生朗读第1段。
〔2〕学生思考:本段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天姥山〞的神奇与高大?教师点拔后明确:诗人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将其高耸无比的样子描写得淋漓尽致。
首先拿天姥山与天相比——天姥连天向天横,只见那山横在半天云上,仿佛跟天联结在一起。
然后再拿天姥山与其他的山相比——势拔五岳掩赤城,即它既超过以高峻出名的五岳,又盖过在它附近的赤城。
最后拿“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即那天姥某某南方的天台山虽然非常高,但在天姥山面前,也矮小得像要塌倒了。
〔3〕学生思考:诗人写天姥山的神奇高大,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4〕教师再次指导学生诵读,注意节奏与韵味。
明确:本段前四句交错使用五、七言句,这种节奏的诗句要读得轻快些。
而且,前两句要轻读,后两句可稍稍加重,使之有鲜明的对比色调。
后四句全用七言,节奏整齐划一,应读得雄浑有力,气势贯通,以表现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5〕学生背诵第1段,然后教师进行检查。
2.具体研习第2段〔1〕学生集体朗读第2段。
〔2〕让学生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翻译第2段。
〔3〕提问:本段集中描写了“梦游〞中的哪些景?这些景又有怎样的特点?学生思考后明确:诗人在述梦时,集中写了以下四景:一写诗人在月光照耀下飞渡镜湖的情景,眼见渌水荡漾,耳闻清猿啼鸣,景色十分幽雅;二写诗人著屐登山的情景:黎明时分,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莽的群山,耳际是桃都山顶天鸡的叫声。
那景象如同一幅神奇的画面;三写夜幕降临,熊咆、龙吟、电闪、扉开、万物震撼、烟雾笼罩下的迷茫恐怖、光怪陆离之景;四写神仙出场时的情景:纷至沓来的神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骑着风当做马,老虎在奏乐,鸾凤在拉车,他们雍雍穆穆,济济一堂。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题《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型新授课课标解读本课属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单元学习目标是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理解诗歌情感表达的异同,感受鉴赏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学习写文学短评。
对于古代诗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育部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传统诗文中汲取营养,给学生真正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打上中国‘底色’,学会‘中国表达’和‘中国智慧’”。
这“中国基因、中国底色和中国智慧”就是中国历代文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生命情怀和抒情达意的方式。
教材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古体诗,作为一篇讲读课文,作为必读必讲篇目,不仅仅因为这是名家名篇,更主要的是这首古体诗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现李白傲岸不羁的性格。
如果能够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进入李白为我们创造的天马行空般神奇瑰丽的想象境界,就能更好的理解李白的情感与人格精神。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我们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量的古代诗文,了解了一些诗文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对李白和其诗歌已有一定的对了解。
因此学习本诗,不能是以往所学的简单重复,而是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通过学生自己的诵读、鉴赏、探究,进而感受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最终从中吸取营养,发展自身。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实词的含义,对作品作个性化解读。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诗歌中的对比、衬托、夸张等艺术手法,感受意境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象,发挥想象力,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学习诗人不畏权贵,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重点通过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悟诗人看似消极表层之下的积极高尚的人格追求。
教学准备教具:一体机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笔记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导入观看《长安三万里》片段视频:提问:李白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后人对李白的评价不一而足,那么与李白同时代的杜甫是怎样评价李白的呢?ppt展示杜甫《春日忆李白》。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明确:青云、海日、天鸡,山势高耸,早晨光线明丽;暝、熊咆、龙吟、云欲雨,水生烟,光线由明转暗,显得森然、幽暗。
青冥浩荡、日月照耀,群仙聚集,写仙境的光明灿烂。
山中仙境截然不同,我们把这部分分成两层,板书——山中:森然、幽暗:仙境:光明灿烂。
(三)赏析第三部分:梦中醒来1.可惜梦不长久,接下来诗人从梦中惊醒,美好的仙境顿时消散。
梦中醒来,诗人的心境如何呢?梦境与现实有什么联系呢?(抓关键字词)明确:①“长嗟”“惟”“失”,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是失落的。
②“亦如此”将梦境和现实联系了起来,梦中的经历可以说是李白人生经历的折射,诗人从听闻天姥,到寻访、登临、遇仙、梦醒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人生理想的向往、追寻、艰难、圆梦、梦碎的过程。
世间一切都如南柯一梦,醒来无踪。
东流水”的意象就是取“逝去”之意,万事皆是如此。
由希望到失望,李白借诗歌抒发内心的郁闷。
2.有如此的人生经历,李白的人生态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呢?(自由讨论)问题引导:①“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一种消极思想吗?与前边写景部分那句可以照应?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作者什么精神?明确:“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在现实中受挫,只好寄情山水,求仙访道,从此与官场决裂,就像谢灵运一样,远离黑暗,脚著谢公木屐,徜徉山水。
这种举动貌似消极,但李白并没有真正的沉沦,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我们看到李白的傲气和傲骨,表现了蔑视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个性自由的性格特征。
3.有人认为,梦中仙境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这种理解可以吗?(开放性探究题)提示:可以,诗人在险恶的环境中挣扎(山路险恶——尘世艰难),终于发现,自己应该追求的理想(仙境——世外桃源),梦中醒来,若有所失,更是坚定了信念“放白鹿”“访名山”,与官场决裂,超脱世俗。
六、作业设计(见ppt)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这篇诗歌是李白的长篇诗歌,我觉得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首诗,首先应该要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对诗歌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认识,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通过“整体感知”这个环节理出了诗歌的层次,然后再具体分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写作特色
✓丰富的想象:天鸡、金银台、霓衣、风马、云之君 ✓大胆的夸张: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倾天台 ✓瑰丽的色彩:云霞、明月、渌水、清猿 、海日 、青冥 ✓奇特的构思: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浑浊、冷酷)到 梦境(美妙、欢乐),又回到现实。
瀛洲“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 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瀛洲和天姥形成对比, 以虚衬实,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用五岳、赤城、天台等名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 大雄伟。
任务一:初读正音,吟咏诗韵 梦游天姥mǔ吟留别 李 白
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 连天向 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tāi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qīng 。
写作背景
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 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 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 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 他临行前写的。这已是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 在京城一年多时间里,李白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 昏庸腐败和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李白借离开东鲁, 南游吴越之际,写下这首“留别”诗,诚挚地向朋 友表明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生活决裂 的态度。
✓瀛洲难求→天姥可睹 ✓以虚衬实,增添天姥山的神奇色彩。
夸张
✓拔五岳、掩赤城、天台欲倒
✓用高俊文明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与天姥山衬托,夸
张地写出天姥山高大巍峨。 用「高的」衬托「更高的」
衬托
“红花还须绿叶扶”——衬托(正衬)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第0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1.作者简介李白,字,号,唐代诗人,后人称之为。
著有《李太白全集》。
少年时代是在四川度过的,25岁时,出三峡,泛洞庭,冬游吴越,北上太原,开始了漫游生活。
天宝元年,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仅一年多就被排挤出京,开始了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他将离开东鲁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以答东鲁诸公。
2.创作背景本诗题目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天宝三年(744),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在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更高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此时李白在政治上遭挫折的愤怨仍郁结于怀,所以才在诗末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3.文体知识七言古诗简称“”。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瀛.洲②天姥.③谢公屐.④渌.水⑤殷.岩泉⑥訇.然5.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2)云霞明灭或可睹(3)天姥连天向天横(4)势拔五岳掩赤城(5)我欲因之梦吴越(6)渌水荡漾清猿啼(7)迷花倚石忽已瞑(8)栗深林兮惊层巅(9)水澹澹兮生烟(10)失向来之烟霞(11)且放白鹿青崖间(12)恍惊起而长嗟1.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 3.七古歌行体歌行体 4.yínɡ;mǔ;jī;lù;yǐn;hōnɡ 5.(1)确实;(2)或许;(3)遮住天空;(4)超出;(5)依据;(6)清澈,凄清;(7)天黑;(8)使……战栗,使……震惊;(9)波浪起伏;(10)原来;(11)暂且;(12)恍然,猛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 声从中间打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南陵别儿童入京》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 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 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 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 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李白诗名句欣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诗名句欣赏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筆落惊風雨,詩成泣鬼神
离开长安后。他在江、 淮一带盘桓,思想极 度烦闷。他只能游山访
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 才不遇的忧愤。但他始终 没有放弃建立伟业,成为 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 乱爆发后,李白曾应邀入 永王李 幕府,又以为获得 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的李阳冰家病死。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帝城
艺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
术
有“济苍生” 、“安黎元”
特
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 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中语文 专题05《梦游天姥吟留别》(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天台.(tái)天姥.(mǔ)訇.然(hōnɡ)石扉.(fēi)B.悸.动(jì)渌.水(lù)殷.岩泉(yǐn)剡.溪(shàn)C.脚著.谢公屐.(zhù)(jī)恍惊..起而长嗟.(huǎnɡ)(jiē)D.水澹澹.(dàn)迷花倚.石忽已暝.(yǐ)(mǐn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台”应读“tāi”;C项“著”应读“zhuó”;D项应读“mínɡ”。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加点字的注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能摧.(低)眉折腰事权贵 B.失向来..(原来)之烟霞C.天姥连天向天横.(耸立) D.须.(等到)行即骑访名山【答案】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各句中与“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栗”“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越人语天姥 B.对此欲倒东南倾C.春风又绿江南岸 D.势拔五岳掩赤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项和例句中的“栗”“惊”为使动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选出对下列名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译文:浙江一带的人谈到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有时可以看到。
B.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译文: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还在,清水荡漾,猿声凄清。
C.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译文:只有睡觉时的枕头和席子,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D.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译文: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应译为:只有醒来时看到的身边的枕头和席子,原来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烟霞胜景全都消失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高中语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
泗县三中高二语文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自主学习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
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
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
如“以奇文取称”(元稹)、“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这类评价语很多。
其他如贺知章所说“谪仙”、杜甫所谓“佯狂”,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不言奇,但“奇”寓于中。
杜甫很敬佩李白,在《春日忆李白》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突出的是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
这种个性,有些用“豪放飘逸”“豪爽感激”“豪迈俊逸”来概括,虽说法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一个“豪”字。
联系他的《将进酒》《蜀道难》。
等等诗歌,可以看出他的诗往往透过“豪”的表面寓于“悲”的实质,在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
这正是李白个性的基本特征。
1、读书时期[25岁以前] 通读百家习剑任侠求仙访道思想复杂2、第一次漫游[25──42]辞亲远游酒隐安陆十年活动名动京师3、长安三年[42──45]应昭入京供奉翰林得罪权贵自请放还4、第二次漫游[45──55]客居梁园喜逢高杜漫游寻仙忧心国事5、战乱时期[55──62]避居庐山流放夜郎奉节遇赦病卒当涂2、作品背景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
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月夜飞度
登山奇观 梦 游 仙人盛会 之 景
夸张 想象
魂归枕席
梦境 美妙 欢乐
现实 浑浊 冷酷
理想世界 对名山仙境的向往
痛苦惆怅、憎恨现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 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 我不得开心颜!
①须:等待。
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
➢ 意象:列缺霹雳、丘峦、洞天石扉、青冥浩荡、日月、 金银台、霓衣、风马、云之君、虎、鸾、仙人;
➢ 意境:这是一幅热闹盛大、瑰丽神异的画面; ➢ 情感:让人惊叹艳羡,令人神往,表现了诗人极度兴
奋愉快的心情。
梦境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每幅画面包含哪些景 物?有何特点?作者情感如何?
场景
意象
意境 情感
天姥山 瀛洲 天台 剡溪 渌水 谢公屐 倚石 暝 殷岩泉 栗深林
mǔ yíng tāi shàn lù jī yǐ míng yǐn lì
水澹澹 石扉 訇 青冥 鸾回车 云霓 魂悸 脚著 长嗟 觉时
dàn fēi hōng míng luán ní jì zhuó jiē jiào
梦游:点明了所写内容是虚幻的,运用的是一种想象手法。 这是“游仙诗”的诗体形式,借描述仙境以寄托个人怀抱。 这里是借梦境来寄托自已的思想感情,并非真的做了梦。
以瀛洲来衬托天姥山(以虚衬实), 使人产生神游天姥之念。
天姥
拔五岳 掩赤城 倾天台
用五岳、赤城、天台与天姥 山对比,凸显其高大巍峨。
“向天横”“拔”“掩”“倾”用夸张的手法描 绘出天姥山拔地参天、横空出世的雄伟形势。
本节总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神奇,这是入梦之由。
瀛洲难求 烟涛微茫
《梦游天姥吟留别》试讲稿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834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1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梦游天姥吟留别》。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看到李白的积极乐观;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看到李白的自信豪迈;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看到李白的情深意重,今天让我们走进《梦游天姥吟留别》,继续体会李白形象。
(板书)二、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三个目标,请看大屏幕: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句。
2.品味语言,学习夸张,想象等浪漫主义手法。
3.把握情感,体悟李白追求自由、傲岸不羁的人生态度。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味儿。
3分钟后,请学生展示诵读成果。
好时间到,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好,举手最快的这位同学。
这位同学读完了,谁来点评一下。
你认为他读的字音准确,但是情感不够热烈,语句的停顿过于短暂。
例如“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句中两个“兮”字后面应该稍微停顿一下,这样才能把作者的情感表达的更到位。
很好,你对情感和节奏把握的非常准确。
下面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地方先圈画出来,然后在组内交流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地方,选小组代表提出来,大家一同解决。
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刚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听到大家对“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这句话不太理解。
哪位知道的同学来解释一下。
好,红衣服的同学。
你认为这句话运用了使动用法的文言现象,意思是熊在怒吼,龙在长啸,使得泉水震响,深林战栗,层颠惊动。
好,除了这一句还有其他问题吗?没有了,那老师给同学们找了几个重要的字词,来考考同学们。
请看大屏幕,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你解释的很准确,看来大家字词掌握的不错。
请大家再次朗读诗歌,诗歌以“梦”为线索,共分为几部分?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呢?哪位同学说一下。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时分、梦后言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要点】
1.探究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关于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
公元472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
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
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关于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
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烟涛微茫信.难求
(2)势拔.五岳掩赤城
(3)我与因.之梦吴越
(4)栗.深林兮惊.层巅
(5)惟觉.时之枕席
(6)失向来
..之烟霞
【反馈矫正】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
(2)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3)我与因.之梦吴越因:依据。
(4)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
惊:使……吃惊。
(5)惟觉.时之枕席觉:醒。
(6)失向来
..之烟霞向来:原来。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内容。
【探究活动】
全诗围绕“梦”展开,以梦为中心概括诗歌的主要情节。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注意梳理文意和所写内容的变化。
【讨论明确】
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时分→醒梦留别。
【探究活动】
简要概括诗人写了梦境中的那些场面,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注意梳理文意和所写内容的变化,答为什么这样写时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
场面: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
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要点二:探究诗歌的情感。
【探究活动】
1.第二段结尾又说“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
2.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诗歌情感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诗人的经历回答。
【讨论明确】
1.这两句诗是说,无论梦境多么美妙,最后梦终归要醒来,梦中的一切顿时破灭。
一方面,这反映了李白有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
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有些消极,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李白表达的是,梦破灭后,最终还是躺在枕席上。
就是说,要回到现实,不能在梦中过日子。
因此,李白人生态度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
2.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有人才都摆脱不了依附封建王朝的屈辱地位,无所谓人的尊严。
李白却继承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优良传统,敢于向权贵挑战,与权贵决绝,蔑视权贵,而追求自己的个性自由。
这是李白的高贵品格,是他的伟大之处。
说这两句诗是“诗眼”,因为它点明了这首诗的主旨。
这个主旨是统帅全诗的。
这首诗的主要部分是写梦境,写幻想世界。
这是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遨游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
就是说,
即使写梦境,也是着眼于现实,为了一吐在长安三年所累积的怨愤之气。
【课堂提升】
1.下面是古人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请指出()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C.杨柳岸晓风残月
D.唯见江心秋月白
【答案】A
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
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
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
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
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
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
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逃避现实”,有;“消极”,也说得上。
但是没有“颓废”,没有“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