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课堂进程促进师生互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控课堂进程促进师生互动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组织教学方法。

它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维,启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师生互动、调控课堂进程,调节课堂氛围、它还能启迪学生智慧、做学习的主人。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往往把握不够,甚至不被重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概念的介绍、自然现象的解释、科学实验的实施等对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性提问对课堂教学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笔者总结了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感受,下面就二个方面来探究。

1探寻课堂提问有效性误区
1.1提问的目标性偏大: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往往存在随意性、盲目性,提问的目标性偏大,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学生的思维混乱。

有位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弹性、弹力”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弹性,哪些物体有弹性?”很明显,这个问题目标性过大,学生无从回答。

如这样改问“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把圆珠笔里的弹簧取出,它还能收缩吗?”“弹簧为什么能使圆珠笔芯伸缩呢?”这三个问题目标性小、层层相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进步拓展,而且学生兴趣很浓。

1.2提问启发性不强:课堂提问要富有较强的启发性,要能激发
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推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设计的问题缺少思考的价值,问题意旨不明、不能激发学生有序的思维、启发性不强。

有位教师在教学“摩擦力”时,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分别用手指在橡胶板和玻璃板上滑动,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手指在哪上面滑动摩擦力大?”学生不知道怎样回答,如教师这样问“对比一下、感受一样吗?”“为什么?”岂不更妙。

1.3提问时机不当:把握提问的时机,能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组织实施,把持学生灵感的激发,打通学生智慧的通道,有利于学生思维循序发展。

往往教师把握提问时机不当,打乱学生的思维,思路无头绪,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有位教师在教学“杠杆平衡”时,出示“杠杆尺”,提了一个问题:“怎么能使杠杆尺平衡呢?有哪些方法?”学生哑口无言,他如果这样问:“在杠杆尺两边怎样挂钩码,能使杠杆尺平衡?”“你会几种挂法?”那学生就会乘胜相答。

1.4提问方式不适:课堂提问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要前后联系。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提问是要更好地让学生主动提问。

往往学生的问题被扼杀在腹中,教师提问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还有用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打气球”时,40分钟下来,教师提了十二个问题:“你怎么玩气球”?“吹进气球的气从哪来的?”“空气具有什
么性质?”而学生就题一个问题:“我想知道乒乓球气怎么进去的?”这节课能达到预期效果吗?
2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有效性提问
2.1提问设计要“少而精、精而准”:在设计课时,我们要抓住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课堂可能出现各种问题,精心设计,探究主题活动的关键问题,力求“力而精、精而准”,要上好一节科学课,什么时候提问、怎么问、往往决定了课的成败。

认识弹性,是先问问题,还是先让学生玩:拆有弹簧的圆珠笔、学习热胀冷缩,先让学生玩“气球”、学习雨的形成,先看视频片、了解电路、从电池开始。

这些活动,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智慧。

科学课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多活动,教师不能大面积讲解,但遇到凝难问题,学生实在绕不过去,教师这时提问就要“少而精、精而准”。

比如,学习“滑轮组”时,学生很难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怎样绕线”成了结点。

再如学习电路时,“能用导绕直接把电池两极连接吗?”这一问激发了学生兴趣和“灵感”,发展了学生思维。

2.2提问设计要新颖,独特,富有创意。

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在把握教材时,设计提问要把握提问时机,紧扣学生思维和反应,把握学生的动态,教师要及时设计问题,力求新颖独特、富有创意,让问题引领学生前行、拓展学生思维。

课堂中常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教学“小孔成像”时,“这是怎么形成的?”、在指导学生做“孔
明灯”时,“你会做吗?”、在“解剖鲫鱼时”,“鲫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这样的问题真的能促进学生思考吗?
有位教师在教学弹性实验,用手分别压钢尺和铁条产生不同的现象时,有位同学说:“铁条弹性比钢尺差些”,“压力大了,手压力小点,他们弹性就差不多”,有不少同学赞成,教师笑而不答,这时有位同学说:铁条没有恢复原状。

老师马上抓住这句话说“没有恢复原状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吗?”这一点同学们都明白了。

2.3提问要讲求技巧:课堂提问要问得巧、问得适时、问得趣、问得有价值、讲究技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指示作用。

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要想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抓住契机,当学生有矛盾冲突时,意味着对新知识的探索也水到渠成,教师的提问就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当然,课堂提问应是师生的对话,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要注意措词和语气,要有亲合力、拉近学生心灵距离,让学生放飞智慧的火花。

有位教师在教学动滑轮时,学生疑问:动滑轮怎么就能省力?教师笑着说:我也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接着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装置结构有什么不一样,会找吗?”学生兴趣很浓,很快找到了“绳子”(距离),问题迎刃而解。

再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浮力”时,学生做了铁块和木块在水中的实验,学生在争论木块受到了水的浮力而铁块则没有。

教师笑着说:“给你一个弹簧称、看看在水中称铁块,重量是多少?会做吗?”,同学们几分钟后就知道了答
案……这些“点石成金”问题真是问得恰到好处。

要使课堂提问真正高效,除了以上几点外,师生之间还有一个较长的磨合,教师要了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把控,此外,教师还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同时给学生一片翱翔的蓝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