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3.9.3 声声慢同步练习-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原卷版)
新教材《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训练(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
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基础过关)1.下列对联分别对应不同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宣: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翼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锕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漖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A.①范仲淹②苏轼③李清照④李清照B.①范仲淹②辛弃疾③苏轼④李清照C.①苏轼②辛弃疾③岳飞④李煜D.①苏轼②范仲淹③辛弃疾④李煜【分析】①由“忧乐关乎天下”可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此可知此联说的是范仲淹;②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豪放词的又一代表词人,曾作《美芹十论》,根据“继东坡”“美芹悲黍”“南宋”等可推知,此对联说的是辛弃疾:③由“铁板铜琶”“大江东去”“珠崖儋耳”等可推知,此联说的是苏轼;④由“溦玉词““佥石录”等可知,此联说的是李清照。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用的抒情方式不同的一项是()A.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分析】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直接抒情,例句与其他三项分别借“大江东去浪淘尽”“杏花春雨”“楼船夜雪瓜洲”“铁马秋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景来抒情。
故选:C。
3.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③④①②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分析】②梨花在春天开放。
④荷花在夏天开放①写的是秋天的重阳节。
③出自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小序中明确记载:“淳熙丙申至日”至日就是冬至,所以是冬天。
精品新版人教高中必修语文3.9.3《声声慢》同步练习(解析版)
D&L精品教育辅导用书板块3.9.3《声声慢》一、选择题1 .《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 )A .初秋B .深秋C .初春D .暮春【答案】 B【解析】由“雁过、满地黄花堆积”可知,是深秋。
故选 B 。
2 .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A .乍暖 / 还寒 / 时候,最难 / 将息B .满地 / 黄花 / 堆积,憔悴 / 损C .守着 / 窗儿,独自 / 怎生 / 得黑D .这次 / 第,怎一个 / 愁字 / 了得【答案】 D【解析】应为:这 / 次第,怎一个 / 愁字 / 了得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故答案选 D 。
3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B .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 .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答案】 D【解析】次第:光景,情形。
故选 D 。
4 .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 .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 .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 .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答案】 B【解析】上阕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
故选 B 。
5 .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 )A .《乐章集》B .《漱玉词》C .《花间集》D .《稼轩长短句》【答案】 B【解析】A 作者柳永; C 作者温庭筠; D 作者辛弃疾。
故选 B 。
6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 ( )A .婉约词B .豪放词C .抒情词D .清旷词【答案】 A【解析】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
9.3 声声慢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瑞恼销瘦重阳B.凄惨沙厨东篱冷清C.次第憔悴堆积相识D.梧桐黄昏将栖难堪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憔悴..损:枯萎凋零。
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3.李清照的下列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4.—位女老板创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她特意请自己的中学语文老师为新公司命名。
老师接到这个任务后,将其命名为“易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请你写一段文字,说明“易安”这一名称的意义,150字左右。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
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3)《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4)《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3《声声慢》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声声慢》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起句连用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回环往复中透露出作者浓浓的悲伤之情。
B.作者说空中飞过之“雁"是旧时的相识,可以说是以从前的快乐反衬今日的悲苦。
C.黄花“憔悴损”虽然说的是菊花枯萎到了极点,但我们可以由此想到作者的憔悴。
D.末句“怎一个愁字了得"表明作者当时有悲、喜、爱、恨等多种情感,蕴含丰富。
2.吴小如《诗词札丛》中说“李易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句,写景尤妙”,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李清照此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起头三句,用七组叠字构成,实际上反映了女主人公由冷清到凄惨两个层次的精神状态的变化,逐层深入,文情并茂。
B.“乍暖还寒"句、“三杯”句,不说景冷心悲,只说天气无常;不说愁情,只说淡酒不敌晚来急风,笔法腾挪,文意延伸。
C.下阕“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句中的“守”字,用得十分准确,既反映出女主人公独自倚窗而立,又写出伫立时间之长。
D.词的结句,是整首词情感的爆发点,一个“愁"字画龙点睛,点明词的宗旨,带动全篇,把女主人公的愁情推向了最高峰。
9.3《声声慢》(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
9.3 声声慢分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人把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解释为雨后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雨水把植物叶子表面的灰尘冲洗掉了,叶子表面的水起到了镜面的效果,就显得更加明亮。
由于叶子中含有叶绿素,在下雨后,叶绿素充分吸收水分,使叶子显得饱满,比红花更精神。
此外,“绿肥”的原因, A 。
人类能看到“可见光”,是因为在人的视网膜上,主要有两大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长得像锥子,视杆细胞长得像杆子,它们也因此得名。
在视网膜的黄斑中央凹处,光线可直接到达视锥细胞,此处感光和辨色较敏锐,①其中感觉绿色的视锥细胞数量最多,②因为人眼更容易捕捉到绿光。
③而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④对“蓝—绿光”最敏感的视杆细胞捕捉到的也是绿光。
⑤这就是人对绿光格外青睐,⑥对其他光线不那么“待见”。
因此,在人类的视觉中,B。
李清照可能不懂得这个科学道理,但“绿肥红瘦”正是对这种规律的真实反映。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宋词的耀眼绚丽,并不逊于唐诗的灿烂辉煌。
遗憾的是,无论是唐还是宋,闪耀于文坛的女性作者①。
我们知道的,仅仅有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朱淑真等。
许多天资聪颖、文辞造此,其后期词作有了男子般的气概与意境。
他们二人,一个词中之帝,一个婉约之宗,有着相似的境遇:不但是人生经历而且词的创作,都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更重要的是,在他们都是经历了家破国亡的苦痛之后,才登上了词作的巅峰。
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6.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靖康之难”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深切道出了离家游子的期许和渴盼。
9.3《声声慢》(同步习题)部编版必修上册
《声声慢》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本提要求选出“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B项,“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说法错误,通读《声声慢》,可知上阕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
故选B。
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词朗读断句能力。
诗词朗读断句就是给诗词语句标出停顿,也就是把诗词句子断开。
诗词朗读断句和文言文断句相同,要注意句子意思不能改变,语意要完整。
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意义单位划分法”:文言句朗读的停顿划分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②语法结构划分法”: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谓宾之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显;③“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法”。
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日天寒,词人以酒敌急风而不可得,实则表达欲借酒浇愁,但愁苦难以排遣之意。
B.一声雁鸣,寄怀乡之思,北方飞来的孤雁,此时正可以为词人传递书信,联络亲人。
C.词人描绘急风残菊、梧桐细雨等暮秋景物,渲染出遭受国破家亡劫难后的凄苦愁绪。
D.全词语言朴素清新,不假雕饰,选用宋时日常口语入词,用语自由灵活,语浅情深。
2.宋朝罗大经赞本词“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请简要赏析开篇三句连用叠字有哪些“出奇”之处。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添字丑奴儿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下列对《添字丑奴儿》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愁绪的折磨,直抒胸臆,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B.上阕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
芭蕉树长在窗前,但却能够“阴满中庭",这就间接地写出了它树干的高大、枝叶的繁茂、树冠的伸展四垂。
3《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业一、小阅读-课内1.《声声慢》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出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的。
2.下列对《声声慢》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日天寒,词人以酒敌急风而不可得,实则表达欲借酒浇愁,但愁苦难以排遣之意。
B.一声雁鸣,寄怀乡之思,北方飞来的孤雁,此时正可以为词人传递书信,联络亲人。
C.词人描绘急风残菊、梧桐细雨等暮秋景物,渲染出遭受国破家亡劫难后的凄苦愁绪。
D.全词语言朴素清新,不假雕饰,选用宋时日常口语入词,用语自由灵活,语浅情深。
3.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B.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是李清照早年作品中的代表作。
C.此词情调感伤哀怨,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D.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4.阅读本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三首词,请从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等方面回答豪放派与婉约派作品有何不同。
意象:______ ____意境:______ _____选材:______ _____情感:______ ______二、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是赏菊的好季节,作为中国人,细细想想,果真历朝历代的人们对菊花都有各种赞美。
正因为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才让南宋绘画家马远画了《陶渊明采菊图》,上面还出现了菊花和松树的形象。
古代文人对菊花真的是赞誉有加,菊花位列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中便是明证。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3《声声慢》 练习
统编版上册第三单元9.3 声声慢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A. 初秋B. 深秋C. 初春D. 暮春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A.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C.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B. 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 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4.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了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消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一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很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受了。
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全词运用象征手法,把词人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5.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A. 《乐章集》B. 《漱玉词》C. 《花间集》D. 《稼轩长短句》6.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
要求:符合语境,语意连贯;尽量引用作者的诗文。
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又有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用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声声慢》同步测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3《声声慢》同步测试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同步测试卷一.课内巩固阅读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
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原为按曲歌唱的歌词,叫曲词或曲子词,也称长短句,乐章或诗余等。
词牌不等于题目。
B.词在结构上大多是分段的,段在音乐上叫片或阕,阕是乐曲终止的意思。
词大多是双阕的,也有一阕或多阕的。
C.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0字以上为长调。
慢词指的就是长调。
D.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全盛于宋代。
词史上出现了“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流派。
3.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B.“雁过也”的雁未必相识,却说“旧时相识”,是寄托怀乡之意。
C.“满地黄花堆积”是指残败的菊花堆满地上,“憔悴损”则指菊花枯萎凋谢。
D.“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为收尾妙在不说明一个“愁”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
4.对下列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三句写风急引起她的哀愁,借酒御风御寒,借酒浇愁,却愁多风急,忧愁难以消解。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三句写雁群飞过引起她的伤心,为什么呢?因为这雁是“旧时相识”。
【高中语文】《声声慢(寻寻觅觅)》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
9.3《声声慢(寻寻觅觅)》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周郎公谨浪涛尽雄姿英发B.豪杰峰火这次弟元嘉草草C.神鸦仓惶憔悴陨晚来风急D.杯盏寻觅扬州路乍暖还寒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樯橹灰飞烟灭二、情景默写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赋这种文体,原是中国韵文的一种特殊体裁。
它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富有文采、音节之美。
《文心雕龙·诠赋篇》认为它的渊源是“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并引刘向《别录》说:“不歌而诵谓之赋。
”可见它是由诗中分化出来的,虽然不能入乐,但却宜于讽诵,在音节与修辞上显示其特征。
由汉、魏、六朝而唐,经过辞赋(古赋)、骈赋、律赋几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到了宋代,又由于新古文运动的影响,欧阳修等古文家试用单笔散体来写赋,在体制上突破了骈赋、律赋的许多限制,风格更接近于散体之文,因而产生了文赋。
自宋、元历明、清,文赋逐渐发展成为赋体中最富于艺术情趣的样式。
北宋前期的文人作赋虽然能兼众体,但由于前代及本朝都以诗赋取士,律赋是规定的应试科目,所以仍然最为流行。
其特点是对仗工整,音律谐协,韵脚固定。
因为多数是为文造情的应试之作,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没有什么成就。
所以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别开生面,对赋体也进行了创新。
从欧阳修的文集中可以了解到,这位古文家曾写过各体的赋,而突破陈规创为文赋,已在他的晚年。
嘉祐四年(1059年),他获准卸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住在汴京的城南。
这时他已五十三岁,体弱多病,目昏手抖,在一个秋日的晚上,因感平生知交风流云散,便写了一首长诗《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而意犹未尽,便再次扶臂捉笔,运用他纯熟的古文手法写了著名的《秋声赋》。
这篇赋所流露的低沉情绪,是作者在庆历新政失败后长期苦闷心情的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3《声声慢》
一、选择题
1 .《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 )
A .初秋
B .深秋
C .初春
D .暮春
2 .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A .乍暖 / 还寒 / 时候,最难 / 将息
B .满地 / 黄花 / 堆积,憔悴 / 损
C .守着 / 窗儿,独自 / 怎生 / 得黑
D .这次 / 第,怎一个 / 愁字 / 了得
3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
B .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
C .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
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
4 .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 .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 .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 .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5 .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 )
A .《乐章集》
B .《漱玉词》
C .《花间集》
D .《稼轩长短句》
6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 ( )
A .婉约词
B .豪放词
C .抒情词
D .清旷词
7 .李清照的词被誊为 ( )
A .稼轩体
B .半山体
C .易安体
D .漱玉体
8 .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 )
A .南唐
B .北宋
C .南宋
D .北宋南宋交替之际
9 .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
A .夸张
B .拟人
C .叠字
D .比喻
1 0 .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 ( )
A .急风
B .过雁
C .黄花
D .梧桐细雨
11 .“ 雁过也,正伤心” 一句中,“ 雁过” 所引发的作者的情绪有 ( )
A .秋愁
B .故乡之思
C .离别之苦
D .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思
12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愁情 ( )
A .动作神态
B .环境感受
C .心境意绪
D .生活场景
二、填空题
13 .《声声慢》作者 _____________ ,李清照,号 _________ ,宋代 _________ 派著名女词人
14 .下列这副对联写的是谁?请说说你的理解。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_________ 。
16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_________ 。
三、阅读理解
17.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的?
18. 阅读李清照的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 阅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 1 )“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 ?
( 2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摘? ”这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