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_百度百科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编辑本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编辑本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遵循。
它概括性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指出了“坚持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的方针,形成了“自主创新、统筹协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
它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实践,以科
学的方法推进发展,以科学的技术改善生活,以科学的管理提高效率,以科学的解决问题谋求发展,以科学的思维解决问题,以科学的观念更新观念,以科学的态度改变行为,以科学的方法推动改革。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必须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统筹协调”为基础,以“全面协调”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快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遵循,它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为核心,以“自主创新、统筹协调、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为理念,旨在加快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
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
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理论和指导思想,旨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它强调人民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顺应自然,以及发展是硬道理等重要观点和原则。
下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百科辞典解释:1. 人民立场: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创造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制度环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注重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保护,力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稳定。
3. 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科技创新和科学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技术进步和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大国。
4. 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国内国际、经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注重协调各个领域和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 顺应自然:科学发展观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6.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发展。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经济方面,我国持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成功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的转变;在社会方面,我国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环境方面,我国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解决了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然而,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核心要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一种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优先位置。
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使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实现个人价值。
同时,还要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全面发展要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全面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协调发展要求各个方面之间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要求当前的发展不应损害后代的利益,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这就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利益。
要实现协调发展,就要注重各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要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发展。
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要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坚持和谐共赢,促进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和谐共赢,促进发展。
要注重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共同富裕。
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实现共同发展。
要注重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实现各方面的共赢。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和谐共赢、促进发展等方面。
科学发展观概念
科学发展观概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指导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旨在引导中国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发展是中心,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思想。
2. 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人民的幸福,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 协调发展:强调协调各个领域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避免各个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协调。
4. 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5. 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推动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实现共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当前社会问题挑战时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它成为中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基本路线。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全面发展: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2. 以创新驱动发展:鼓励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科技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
3. 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不仅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更注重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水平。
4.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5. 加强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
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和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道路,在推动中国社会经济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涵义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其基本涵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2.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尊严,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的根本要求。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综合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强调综合协调发展,即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协调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 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倡导绿色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它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 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各种关系,全面促进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涵义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等重要原则,是指导中国发展的基本方针和理念,也是应对当前和未来各种挑战的重要依据。
学习体会科学发展观是最好的富民强民理念
学习体会科学发展观是最好的富民强民理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富民强民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2002年以来,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中国国家发展的指导方针,为我国取得了许多巨大的成就。
首先,科学发展观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它强调发展要以提高人民福祉为核心,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即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并倡导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我们注重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推进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再次,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过程要具有可持续性,即不能以牺牲未来发展为代价来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
我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全面的发展理念,因为它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它强调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它注重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证明了它的优越性,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推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最好的理念也需要不断地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人民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需要不断加强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推动绿色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最好的富民强民理念,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报纸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报纸、网络答题题目(共100题)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题有三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共70题)0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A.和谐发展观文明B.科学发展观和谐C.科学改革观进步0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效率B.公平C.发展03. 惠州成为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城市的原因不包括。
A.既是广东的缩影也是全国的缩影B.具备先行先试的基础条件C.属于沿海开放城市0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B.执政为民C.与时俱进05.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A.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0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注重效率,兼顾公平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0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统筹兼顾B.综合平衡C.一分为二08.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作了题为的报告。
A.《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B.《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C.《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09.十七大党章修改中,把下列哪项写入党章?()A.社会发展观B.经济发展观C.科学发展观10.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和健康地发展。
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针对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
笔者分析了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讨论了运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并探讨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原则。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践应用;三农问题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但是实际生活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很多方面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所存在的“三农”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国家的经济更加全面、协调和健康地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常治久安。
现在,农业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农民问题、农村问题还没有解决。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1 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现在的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人口众多。
至今还有9亿多农民。
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国家,不应是一个农民占到了75%的国家。
如何减少农民这是我们今后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
2)农民较穷。
农民穷是比较城市居民而言的,是比较我们的经济成就而言的。
十六大报告说我们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的gdp翻了三番多,年递增9.35%,但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得到很大的增加。
这几年略有增加,主要是靠打工和非农经营收入。
事实上中国现在还有62%的农民单靠农业收入,而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这些年是在减少的。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其次,科学发展观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注重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也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提倡统筹兼顾。
这是指在发展中要全面考虑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发展的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现实与长远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技术进步。
它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推进科技进步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科技
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立足中国国情、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发展的根本方针。
对“科学发展观”作为党指导思想的思考
对“科学发展观”作为党指导思想的思考【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上启下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人为此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不懈探索。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的指导思想,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的指导思想,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产物。
它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胜利。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先进的理论指导,使我们在面对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世纪。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规律。
回顾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历史,产生了两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实现了两次伟大的理论创新飞跃。
第一次是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当时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之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发展观念。
马克
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注重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推动社
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发展中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其次,科学发展观提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必须是全
面的,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倡导协调发展,强调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取得平衡,避免出现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现象。
同时,科学发展观注重长远性,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发展需求,更要为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着想。
最后,科学发展观主张创新驱动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
的根本动力,必须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不断壮大内生动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科学发展观注重培养人才,鼓励人们大胆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观念。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导着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民共同富裕。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和工作指导原则,其核心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如下:
1.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为了人民,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
2. 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还要关注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繁荣,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3. 优化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要求改变粗放型、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转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注重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4. 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注重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资源配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促进农
业现代化,保障农民的利益和权益。
5. 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关注社会公众的福祉,推动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注重保障人民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意义,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引导着中国各级政府和各个行业的工作,使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福祉,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中国实现了长期稳定的快速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当代政治思想及其实践的核心内容,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制度创新、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坚持以科学的方法把握发展的规律和节奏。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之中既要实现进步又要保持稳定,要有利于改进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加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效降低发展成本,减少浪费,提高发展效率。
二是坚持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科学发展观要求运用完备的法治保障机制和市场化的管理手段,在发展中激发经济活力,改进和完善政府的职能,使政府部门的工作更加专业化。
三是坚持发展创新、重视科技创新。
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家要在各个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利用科学技术为发展变革和创新贡献力量。
科学技术和创新活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以科学技术改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传统生产模式,加快把自己转型成为制造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四是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加强协同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文化。
总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实现进步又要保持稳定,利用市场机制有效分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只有每个个体都深刻理解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改善人民的生活。
2008年12月强调科学发展观
2008年12月强调科学发展观
【最新版】
目录
1.2008 年 12 月的重要会议
2.会议主题:强调科学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4.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成就
5.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正文
2008 年 12 月,我国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题为强调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自 2008 年以来,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突破。
面对未来,我国仍然面临诸多发展方向和挑战。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仍需加大努力。
第1页共1页。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发展观和政治思想,它是继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后新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认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和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是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而提
出的,它强调要把人的利益和幸福放在首位,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为宗旨。
因此,在实践中,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注重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关注人民的情感需求和文化生活等
方面,以满足全体人民的各种需求。
另外,科学发展观还倡导可持续发展,即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因此,科学发展观逐渐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思想。
在实施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
构和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
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强调
全球性的视野,要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看待我国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础是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和
可持续发展,要求创新驱动和具有全球视野。
这些理念的实现需要全
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政府的正确引导,才能推动中国走向更加富强和强
大的未来。
科学发展观与新发展理念的关联性探析
科学发展观与新发展理念的关联性探析科学发展观与新发展理念的关联性探析引言: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践的两个重要理论概念,它们在推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科学发展观与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它们在当前中国的发展实践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于2007年提出的一种全面发展观,它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1.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这意味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
2.综合协调:科学发展观倡导各个领域的发展要实现综合协调,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社会和文化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提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遵守自然规律,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第二部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主要特点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于2015年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它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
新发展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创新驱动:新发展理念强调要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2.协调发展:新发展理念强调各个地区、各个领域之间要实现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各个产业的协同发展。
3.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倡导以绿色发展为目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第三部分:科学发展观与新发展理念的关联性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点,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目标的共同性: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都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它们都强调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2.理念的衔接和传承:新发展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它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发展,也要注重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创新驱动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第四,统筹城乡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第五,全面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观强调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各方面的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现 共 同 富裕 , 中 国特 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 要求 。在 世 是
Hale Waihona Puke ……所 有 人 共 同享 受 大 家 创 造 出来 的 福 利 …… 社 会 全 体 成
情、 国情 、 党情 都 发 生 了 深 刻变 化 的 新 的历 史 时 期 , 国共 产 中 党 提 出了科 学发 展 观 的重 大战 略 思 想 , 不 仅科 学 地 回答 了 这
“ 现 什 么样 的发 展 , 样 发 展 ” 问题 , 为 实 现 共 同 富 裕 实 怎 的 也 提 供 了 根本 的指 导 方 针 。
一
员 的才 能 得 到 全 面发 展 ” ”; 通 过 社 会 生 产 , 仅 可 能 保 … “ 不 证 一 切 社 会 成 员 有 富足 的和 一 天 比一 天 充 裕 的物 质 生 活 , 而 且 还 可 能 保证 他 们 的体 力 和 智 力 获 得 充 分 的 自 由的 发 展 和 运 用 ” 可 见 , 同富 裕是 社 会 主 义 优越 性 的 体 现 。“ 会 。 共 社 主 义最 大 的优 越 性 就 是共 同富 裕 , 是 体 现 社会 主义 本 质 的 这
科学 发 展观是 实现 共 同富 裕 的指导 方 针
氇
( 共 中央 党 校 研究 生 院 , 京 10 9 ) 中 北 00 1
摘 要 : 现共 同富 裕是 社 会 主 义 的 本质 规 定 , 是 中 国共 产 党人 的 一 贯 追 求 。共 同 富裕 是 生 产 力水 平和 生 实 也 产 关 系性 质 的 集 中体现 , 内涵丰 富 , 实现 共 同富裕 是 一 个 动 态 的历 史发 展 过程 。科 学发 展 观 这 一 重 大 战 略 思 想 , 为
实 现 共 同 富 裕 提 供 了根 本 的 指 导 方 针 。
关 键 词 : 同富裕 ;科 学发 展 观 ; 导 方针 共 指 中图 分 类 号 : 6 文 献 标 志码 : 文 章 编 号 :0 66 9 ( 0 0 0 —0 20 D1 A 1 0 —3 X 2 1 ) 40 1 —3
放 生 产 力 , 展 生 产 力 , 灭 剥 削 , 除 两 极 分 化 , 终 达 到 发 消 消 最
共 同富 裕 ” 3 。 j3 7 2. 现 共 同 富裕 是 中国 共产 党人 的 一 贯 追 求 实
社会 主义 是 相对 于资 本 主 义 产 生 的一 种 科 学理 论体 系 , 它 是对 资本 主 义 的 一 种 扬 弃 。 资 本 主 义 曾在 社 会 发 展 中 起
主 义生 产 资 料 私 有 制 之 间 的矛 盾 。这 个 矛 盾 表 现 在 消 费 上
是 生产 的无 限 扩 大 的趋 势 与 劳 动 人 民购 买力 相 对 缩 小 的 矛 盾 ; 现在 生 产 上是 个 别 企 业 中 生产 的有 组 织 性 与整 个 社 会 表 生产 的无 政府 状 态 的矛 盾 ; 现 在 阶级 关 系 上 是少 数 资 产 阶 表 级 与 广 大 无产 阶级 之 间 的 矛 盾 。资 本 主 义 体 现 着 贫 富 的 巨 大差距 , 的物质、 神活动本身及其 产物变成一种外 在 的 人 精 异 己力量 , 转过 来 反 对 、 配 和 统 治 人 本 身 。作 为 更 高 社 会 支 形 态 的社 会 主 义 , 资 本 主 义 的这 种 弊端 进 行 了扬 弃 。 马 克 对 思 、 格斯 在 创 立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学 说 的 过 程 中 , 判 了 资 本 恩 批 主义 社 会 少数 人 占有 多 数人 的劳 动 成 果 , 以及 由此 导 致 的社
到 过非 常革 命 的作 用 , 在 一 定 阶 段 促 进 了生 产 力 的 发 展 。 并
马 克思 就 曾 指 出 , 资 产 阶 级 在 它 的不 到 一 百 年 的 阶 级 统 治 “
共 同 富裕 是 社 会 主义 的本 质 规 定 , 国共产 党 在 领 导 中 中 国 进行 革 命 、 改革 和 建 设 的 伟 大 实 践 中 , 一 直 致 力 于 追 求 也 共 同 富裕 。在 近代 中 国 , 现 国 家 的 繁 荣 富 强 、 民 的 共 同 实 人 富裕 与 求 得 民族 独 立 、 民解 放 一 起 , 为 近 代 中 国人 民始 人 成 终 面临 的 两 大任 务 之 一 。作 为 中 国 最 广 大人 民 根 本 利 益 的
忠实代表, 中国共 产 党 在 领 导 全 国各 族 人 民建 设 中 国特 色 社
中所 创 造 的 生产 力 , 比过 去 一 切世 代 创 造 的 全 部生 产 力 还 要 多 , 要大” 还 …” 。但 资本 主 义 社 会并 不 是 人 类 理想 的社 会 ,
其 存 在 着致 命 的 不 可调 和 的基 本 矛盾 , 生产 社 会 化 与 资 本 即
会 发 展 和 人 的发 展 的片 面 、 形 , 畸 多次 阐 明 这 样 一 个 重 要 思
会 主 义 的伟 大 实 践 中 , 终 把 实现 共 同 富裕 作 为 自己 的奋 斗 始
第2 7卷 第 4期
21 0 0年 1 0月
江 汉 大 学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nl f i ga nvri ( oi c ne) ora o J nhnU i sy Sca Si cs a e t l e
V0 . 7 No. 12 4
0c .2 O t O1
一
、
实 现 共 同 富 裕 是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根 本 要 求
个东 西 。 “ 同 富裕 是 社 会 主 义必 须 坚 持 的 根 本原 则 。 ” 共
19 9 2年 , 小 平 在 南方 谈 话 时 指 出 , 社 会 主 义 的本 质 , 解 邓 “ 是
1 共 同 富裕 是 社 会 主义 的本 质 规 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