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8讲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含答案

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8讲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含答案

第18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考纲解读]1。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考点一自然资源及其利用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等.3.分类按自我再生性质按自然属性关系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传统阶段 过渡阶段多样化阶段 ↓ ↓ ↓错误!―→错误!―→错误!5.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填空]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

(2015·课标Ⅰ卷改编)图中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

答案:葫芦岛解析: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

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自然资源是( )A.太阳能B.风能C.森林D.水资源2.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答案:1。

D 2.B 解析:第1题,该资源在我国的大致分布规律是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明显偏少,为水资源.第2题,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某清洁能源电站的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清洁能源最有可能是( )A.风能B.潮汐能C.太阳能D.地热能4.目前,该清洁能源发电量较小的原因可能是()A.分布位置较偏僻,离大城市较远B.发电量不稳定,有季节变化C.资源蕴藏量小,难以大规模利用D.能源较分散,难以集中利用答案:3.D 4。

A 解析:第3题,从题图中该清洁能源电站分布与板块边界的相关性分析,电站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界附近,说明该清洁能源的形成与板块运动相关,最有可能是地热能。

第5.4讲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押题专练)-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必修Ⅰ)(解析版)

第5.4讲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押题专练)-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必修Ⅰ)(解析版)

第5.4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016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地质灾害是()A.洪水B.地震C.泥石流D.暴雨2.四川此次发生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A.暴雨B.植被破坏C.山高谷深D.火山喷发3.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预警、预报B.抢修道路C.植树造林D.修护坡工程【答案】1.C 2.D 3.B4.读下图,E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该地地质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A.地质状况B.地形状况C.气温状况D.植被状况【答案】C【解析】E地为我国西南地区,该区地质灾害频发与地形地质条件和植被破坏等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

气候因素中降水丰沛是地质灾害的成因之一,气温与地质灾害的产生无关。

2016年杭州自2月以来,出现持续1个多月的低温阴雨。

2015年3月7日晚上22时30分左右,杭州九溪附近发生黄土土体塌方,滑坡土方占据了之江路2/3路面。

根据材料完成5~6题。

5.诱发这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A.黄土质地疏松B.山体因修筑公路基部失去支撑C.长期的连绵降水D.之江路交通繁忙,车流量大引发震动6.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最能体现滑坡地貌的是()【答案】5.C 6.C7.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A.导致气候变暖B.引发草场退化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增加土壤肥力【答案】D【解析】沙尘暴将地表土层物质带走,使当地土壤肥力下降。

因此,降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8.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答案】C【解析】烈度是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因此在制定建筑防震标准时要着重考虑。

故选C。

图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9~10题。

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单元闯关检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版)

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单元闯关检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版)

单元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读“山地灾害过程图”,回答下面三题。

............1. 图中显示发生山地灾害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 植被茂盛B. 地势陡峻C. 工程建设D. 河流流经2. 图中显示的自然灾害( )A. 崩塌与大气降水无关B. 滑坡是由修建公路诱发的C. 泥石流可造成河流堵塞D. 洪涝灾害可用GPS监测3. 据图可判断( )A. ①区域易发生涝渍灾害B. ②区域受流水侵蚀最强C. ③区域是泥石流物源区D. ④区域经济损失最严重【答案】1. B 2. C 3. D【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图示植被稀疏;没有大型工程建设;河流不会引发山地自然灾害;而地势陡峻,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故选B。

【2题详解】从图示分析,暴雨引发崩塌,然后引发下面滑坡,导致山体破碎,形成泥石流。

故选A。

【3题详解】①区域地势较高,坡度大,不易发生涝渍;②区域坡度较小,流水侵蚀较弱;③区域为泥石流输移区,而物源区在泥石流的形成区;而④区域为居民点、公路和农田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故选D。

考点:山地自然灾害的形成4.4.地处华北平原的白洋淀,曾是抗日武装雁翎队抗日游击的主战场。

抗战时期,白洋淀成为得天独厚的游击战场的主要原因是( )①河道宽阔水深,利于船只出入②芦苇茂密,易于隐藏和伏击③水产资源丰富,易于长期野外生存④水巷交错纵横,易于快速而自由地进退⑤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利于游击战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②③④D. ①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游击战机动灵活,要有隐蔽性。

河道宽阔水深,利于船只出入,但不具有隐蔽性,易被发现,①错误。

芦苇茂密遍布,易于隐藏和伏击;水巷交错纵横,易于快速而自由进退,②④正确;水产资源丰富,这里的人们既可以捕捞鱼虾,采挖莲藕,易于长期野外生存,③正确;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早晚冷,中午热,不利于游击战士的御寒保暖,⑤错.故选:C.下表为1990—2010年四国洪涝灾害状况。

2018届浙江高考地理(选考1)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018届浙江高考地理(选考1)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释疑解惑·方法突破
真题训练·体验感悟
-13-
要点一
要点二
气象灾害 成 因 强冷空气入 寒潮 侵
时空分布 危 害 冬半年,我国大部分 农作物受冻害,影 地区、北美洲中部等 响交通、通信等
释疑解惑·方法突破
真题训练·体验感悟
-14-
要点一
要点二
2.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地质灾害 成 因 分布规律 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 环太平洋地 地震 形式强烈释放出来 震带和地中 海—喜马拉 火山喷发 灼热的岩浆喷出地表 雅地震带 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 降水量较 滑坡 用下,沿滑动面下滑 大、植被覆 破碎的石块、泥沙随 盖较差的山 泥石流 区 洪流顺坡而下 危 害 破坏建筑、危及生 命、造成人员和财 产的损失 破坏或掩埋农田、 建筑物 堵塞江河、摧毁城 镇、危及生命财产
主干回顾·自主固基
真题训练·体验感悟
-8-
知Hale Waihona Puke 梳理对点演练一、自然灾害的类型 1.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 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 题。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C ) ①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 失 ②苏联时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④“……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饥相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释疑解惑·方法突破
真题训练·体验感悟
-15-
要点一
要点二
【典例1】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 “蓉欧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 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 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浙江省2018高考地理(选考)大一轮复习(检测)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

浙江省2018高考地理(选考)大一轮复习(检测)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

[浙江考试标准]章次考试内容及要求自然灾害概述1。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归纳自然灾害的特点3。

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4。

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

分析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2。

分析主要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3。

列举虫灾和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自然灾害与环境1。

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分析某地或某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并列举防治措施防灾与减灾列举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考向1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1.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产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的特点[考向通关]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智利的普耶韦—科登考耶火山持续喷发了15天,由于智利本国地形狭长,大量的火山灰随着气流由西向东飘过安第斯山脉后才缓缓降落,导致邻国阿根廷反而成为这次自然灾害的最大受害者.(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智利火山喷发的原因?(2)以上材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3)火山喷发会带来哪些危害?【解析】智利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火山的喷发具有不确定性、周期性、危害严重等特点。

【答案】(1)智利处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处,地壳运动强烈.(2)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联系性、不可避免性和危害严重性等特点。

(3)诱发地震、海啸、火灾、崩塌等灾害,影响交通,摧毁森林,吞没土地,污染大气和水源,危害人体健康等。

●考向2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与分布1.气象危害项目干旱洪涝热带气旋成因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连续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引起低洼地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受低气压影响2.地质灾害3.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其中风暴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海啸的表现及危害和风暴潮具有相似性,但成因不同.灾害成因和特点危害主要分布地区海啸是由于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巨大波涛导致船只颠覆、港口设施摧毁,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附近多地震的海域,如太平洋西岸和东岸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东亚东部和美洲西部沿海风暴潮热带风暴潮是由热带气旋(台风)或温带气旋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飓风的沿海地带,如印度洋北岸的南亚南部沿海,太平洋东岸的东亚沿海地区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春秋季节的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我国北方海区为多4主要是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给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害,甚至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分布比较广泛.[考向通关](2017·宁波十校联考)下图是美国的地震高危险性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8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8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解析)

第18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自然资源概述读自然资源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然资源概念: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如上图中的C。

(2)分类。

①按自然属性: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②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3)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

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读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1)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

(2)阶段特征【疑难辨析1】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提示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不断更新、循环使用。

但开发利用的速度和强度若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开发利用不合理,就会造成资源短缺、枯竭。

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自然灾害概述(1)概念: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有地震、火山、滑坡等,属于气象灾害的有风暴等,属于水文灾害的有海啸、洪水等。

(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4)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带来各种间接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2.中国的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类型(2)形成洪涝灾害的两大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地貌:流域地貌特征水文: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植被分布②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3)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①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时间 雨带位置 春夏之交 华南一带 6、7月份 江淮地区7、8月份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8、9月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②我国暴雨的特点: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

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16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16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题组层级快练(十六)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时间:30分钟分数:9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2016·潍坊期末考试)读1960-2009年间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天然径流量及流域内耗水总量(单位:108 m3)变化表,完成1-2题。

年代天然径流量流域内耗水总量1960-1969 188.9 138.41970-1979 192.5 147.31980-1989 185.9 141.61990-1999 204.7 162.22000-2009 207.6 171.11.①天然径流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增加②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增加有关③净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增加④流域内耗水总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为缓解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②大规模实施人工增雨③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④大力发展绿洲农业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表格显示,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天然径流量及流域内耗水总量都呈总体增加趋势,但耗水量增加量更大,即净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减少,故①对、③错。

塔里木河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径流量的变化主要与气温升高有关,故②错;流域内生产规模和人口增加,导致耗水量增加,故④对。

第2题,缓解水资源紧张有“开源”“节流”“调配”等措施。

①③分别属于“调配”“节流”措施;目前尚无能力大规模实施人工增雨,大力发展绿洲农业会导致耗水需求增加而加剧水资源短缺,故②④错误。

(2016·邯郸质检)读世界六种主要能源消耗比重变化图,完成3-4题。

3.图中曲线4表示的能源种类是( )A.天然气B.水能C.核能D.其他可再生能源4.据图,从现在到2035年( )A.煤炭消耗量下降B.新能源比重超过常规能源C.水能消耗持续增长D.曲线3表示其他可再生能源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当前就全世界而言,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第一位,所占比例正在缓慢下降;煤炭占第二位,其所占比例也在下降;目前天然气占第三位,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前景良好,对应曲线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含解析)湘教版(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含解析)湘教版(1)

课时规范练14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1题,共44分)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1.D 2.B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林地一直是增加的,旱地的增减幅度最大,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灌丛草地,不论水田,还是旱地,其减少面积均大于增加面积,故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第2题,灌丛草地面积由前期的大幅度减少变为后期的增加;同时,裸岩地面积由前期的增加变为后期的减少,说明植被覆盖增加,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2013上海八校调研)下图为“欧洲西部四国2012年各种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平均消耗每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4.依据图可推知( )A.甲国常规能源丰富B.乙国水能蕴藏量大C.丙国地形以平原为主D.国际油价上涨对丁国影响很大答案:3.D 4.A解析:第3题,平均消耗每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国家应为利用核电和水力发电占比最高的国家。

由图可知,丁国核电占较大比重,则平均消耗每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

第4题,四国均位于欧洲西部地区,甲国所用能源均为常规能源,说明该国常规能源丰富,故A项正确。

乙国水电利用率低,说明其水能蕴藏量小;丙国水能发电比例最高,说明其地形起伏较大,以山地地形为主;丁国能源主要是核能,国际油价对其影响较小。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地区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南方大部华北地区类型214 441 442 333类型124 323 Y 3125.X地可能是( )A.柴达木盆地B.漠河附近地区C.台湾西部平原D.江汉平原6.Y类型代号应为( )A.134B.421C.143D.222答案:5.B 6.A解析:第5题,由题意知,X地水分资源较充足,但热量相当贫乏,最可能是漠河附近地区。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第3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答案

2018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第3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答案

第3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分类按自我再按自然属性关系生性质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是相对的,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时间主要能源煤炭利用程度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18世纪中期以前木柴、水力很低煤炭时期产业革命至20世纪初煤炭煤炭对世界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石油煤炭优势地位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地形、气候、水文等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1.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

(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重要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自然资源我国分布世界分布合理利用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华北,铁矿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针对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考向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015·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地理选编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及完美解析-精选文档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地理选编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及完美解析-精选文档

2019届高三毕业年级文科地理模拟精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选对得4分(文综格式)(20)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 西北向东南流B. 东南向西北流C. 东北向西南流D. 西南向东北流2.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选线方案(如图)。

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A. 1处B. 2处C. 3处D. 4处3.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 WB. XC. YD. Z【答案】【小题1】A【小题2】C【小题3】D【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流向的判断。

首先据指向标确定好方向,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再结合该地地势特征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故判断河流的流向总体大致为从西北流向东南。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等高线图中交通线路的合理选择。

读图乙处不合理,因为无聚落的区域应走直线;丙处不合理,因为铁路属于过境道路,一般不能经过市区内部;丁处不合理,因为铁路线应沿等高线走向分布。

因此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三处。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等高线图上露营地的选择。

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如独立的树下易遭电击、悬崖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口易受强风吹袭、草叶茂盛的地方多蛇虫,河谷地区易受泥石流和山洪影响,所以这些地点都应避免。

读图,Z地位于河谷,易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山洪等水文灾害,因此最不适宜作为露营地。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港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年货柜吞吐量在1000万吨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口,建有65个泊位,跨度达15公里。

该港口建设使迪拜的海岸线增加了720公里。

图甲为阿联酋位置图,图乙为杰贝勒阿里人工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乙4.杰贝勒阿里人工港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的主要目的A. 增加港口码头,提高港口的吞吐量B. 降低周边海域风浪,利于航行C. 延长港口海岸线,扩大领海面积D. 提高港口的美观度,发展旅游业5.该港口进口的货物中所占比重最低的是A. 食品和蔬菜B. 木材和纸产品C. 服装鞋帽D. 皮毛【答案】【小题1】A【小题2】D第 1 页【解析】本题考查港口建设的主要目的。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训练(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训练(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训练一、选择题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均形成于热带洋面。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能反映影响我国的台风的结构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2. 下列最有利于热带气旋形成的地点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1. D 2. B【解析】【1题详解】台风是热带气旋,气旋是低气压中心,其中心气流上升,四周气流向中心辐合;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南半球报旋是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图①③都不是气旋;图②是南半球的气旋,图④是北半球的气旋。

选D正确。

【2题详解】台风和飓风形成于热带洋面,在太平洋称为台风,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称为飓风;①④是飓风;③位于赤道附近,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会生成气旋;②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上,是主要的台风源地。

选B正确。

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A. 城市化水平高B. 城市南多北少C. 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 城市沿河分布明显4. 下图是该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3. D 4. C【解析】【3题详解】图示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经济欠发达,城市化水平不高;气候干旱,水源影响城市分布,城市沿河分布明显;城市中北部多南部少;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

选D正确。

【4题详解】滑坡多发生在坡度较大的坡体;图①花岗岩由于坚硬、且结构紧密,一般不会滑坡;图②是完整的包裹形地层结构,较为稳定,不易滑坡;图③沉积地层结构与坡向一致,当砂岩和泥岩形成下滑坡时,最易形成滑坡;图④地层结构与坡向不一致,不易滑坡。

选C正确。

【点睛】滑坡形在的条件:(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版)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版)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版)C.水汽输送 D.径流解析:读图知,受膜下温度升高影响,沙中水汽蒸发后在塑料膜凝为水滴,降落到容器中收集起来,并通过取水管(径流)取出。

未体现出水汽输送环节。

答案:C4.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A.日出前后 B.中午前后C.日落前后 D.午夜前后解析:中午前后膜上气温和膜下气温差异最大,水汽蒸发量最大,可凝结而成的淡水也最多。

答案:B5.推测目前此方法没有被世界各地用以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效率低 B.破坏环境C.成本高 D.技术不成熟解析:该方法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占地面积较广,效率低。

答案:A2019年1~10月,我国某省区发电装机容量为4 530.5万千瓦。

受经济下行影响,2019年该省区最大用电负荷在1 300万千瓦左右,省内电力市场供大于求,供需矛盾突出。

下图为该省区2019年1~10月的并网发电构成(单位:万千瓦)图,其风电位居全国第二,光电位居全国第一。

据此回答下面6-7题。

6.该省区最可能是( )A.四川 B.西藏C.福建 D.甘肃解析:由材料该省区风电和光电并网发电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一位,该省区并网发电构成中火电、水电占比较大可知该省最可能为甘肃,D项正确。

四川太阳能不丰富,故不适合发展光电;西藏发电量较小,特别是风电和火电的发电量较小;福建地处沿海,光电发电量较小。

答案:D7.该省区风电和光电发电量最大的自然原因是( )A.为盆地地形,气候条件优越B.大部分地形为平原,土地资源丰富C.地处沿海地区,风能和太阳能丰富D.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能和太阳能丰富解析:结合上题判断,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的内陆,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且难以利用的荒漠土地面积广,适合建设占地面积较广的风能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厂,故D项正确;该省区大部分为高原。

答案:D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8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含解析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8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含解析

课时作业(十八)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一、选择题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读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比例图,回答1~2题。

1.影响建设用地用途的最主要因素是()A.土地的数量B.土地的肥力C.土地的区位D.土地的潜力2.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①有利于保持水土②减少蒸发量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促进水循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C 2.D解析:第1题,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而建设用地主要考虑土地的区位等优势。

第2题,生态退耕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够涵养水源,增加地表水的下渗,从而促进水循环。

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植物具有蒸腾作用,蒸发量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提高。

读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四国煤炭占世界煤炭相应比重及占本国能源消费份额(%)对比表,回答3~4题。

3.A.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B.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C.美国、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D.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4.针对丙国煤炭占本国能源消费份额状况及其影响,下列改善措施相对迫切的是()A.煤炭清洁利用技术B.煤炭进出口港口设施扩建C.煤炭化工产业转移D.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建设答案:3.B 4.A解析:第3题,四国中,丙国煤炭占本国能源消费份额最高,故丙应为中国;乙国和丁国煤炭生产量大于消费量,是煤炭出口国,且乙国煤炭储量占世界比重很大,故乙国为俄罗斯,丁国为澳大利亚。

第4题,丙国为中国,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份额最大,对我国环境影响很大。

因此,大力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相对迫切。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灾的县城个数与总县城个数的比值)历年平均的月变化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②三个流域的受灾比最高峰均出现在7~8月③受灾比的峰值出现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④三个流域的受灾比最高峰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大致符合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6.造成珠江流域水灾受灾比与其他两条河流差异的原因不包括()A.河流径流量的变率较小B.入海通道较多C.出现咸潮时间长D.流域降水持续时间长答案:5.D 6.C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知,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受灾比最高峰只有黄河出现在7~8月,受灾比的峰值出现时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与降水季节变化大致符合。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课时自然灾害的影响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课时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 59 课时自然灾祸的影响一、选择题1. ( 2018 年高考江苏卷)图4为日本及其邻近海疆震源深度散布表示图。

读图回答1~ 2题。

1.日本及其邻近海疆震源深度散布特色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2.2018 年 3 月 11 日,日本以东海疆发生了9 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到损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A.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3.以下属于地震灾祸受灾体的是A .桥梁厂矿B .沉损船只C.粮食作物D.滑坡和泥石流4.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连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祸。

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A .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C.润湿地区D.半润湿地区5.以下各图中,正确表示引起泥石流因子的是6.在灾祸强度同样状况下,自然灾祸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区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祸的危害程度高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衰的地区,自然灾祸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落伍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祸的危害程度低D.经济落伍但防抗灾能力衰的地区,自然灾祸的危害程度低7.非洲旱灾多发的国家多属A.热带草原天气B .热带荒漠天气C .热带雨林天气D.地中海天气8.自然灾祸种类较少。

但低温灾祸和雪灾比较严重的大洲是A .南美洲B.非洲C .大洋洲D.欧洲当地时闯8 日 8 点 50 分( 北京时同8 日 11 点 50 分 ) ,南亚次大陆发生卫氏7.6级激烈地震,包含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激烈震感.据报过仅在巴鲞斯坦共造成53182 人死亡, 75146 人受伤,灾后重修贵金起码需要50 亿芙元。

据此达成以下 2 题9.解说该次地震需要考虑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10.防震减灾,需增强科学研究。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次已经很低B.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成立,可以提升对地震的迅速反响能力,对灾情有“减小”作用据史料记录,康熙三年(328 年 ) ,榆次雨雹破瓦,折未,苗嫁菸然。

2018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5年高考真题)

2018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5年高考真题)

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题组1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2015广东文综卷)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

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解析:A 题目涉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其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故A项正确;北坡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寒潮影响较大,故B项错误;该地区种植春小麦,积雪厚不利于牲畜越冬,故C项错误;阴坡采光条件差,故D项错误。

(2014广东文综卷)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图1图22.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解析:C 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海拔小于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在1 500~1 700 m之间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坡度<2°或≥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2013海南地理卷)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据此完成3~4题。

3.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4.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河流水量B.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解析:3.D 4.C 第3题,材料中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似紧邻河岸容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故A项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周测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周测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

周测6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双基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福建泉州质检)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

左图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右边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

据此完成1~3题。

1.西江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A.水源丰富 B.水灾多发C.水运便利 D.耕地充足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 )A.池塘位于村中心以方便蓄水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以方便出行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3.近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A.年降水量减小 B.台风登陆减少C.防灾意识增强 D.堤防趋于完备答案:1.B 2.C 3.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西江北岸多高地,而南岸多低洼地,更容易有水灾,所以南岸村落要修建八卦形态的道路与排水系统,防御洪灾,故选B。

第2题,由遥感图片可知,排水系统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散开的放射状,为排水顺畅,该地应该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因此村中心应是高地,不是池塘,也可从遥感图片中看出“八卦村”周围颜色较深的区域为池塘,因此A错误,C正确。

若村落在小盆地内,中心容易积水,D错误;道路如果全部都与排水系统并行,那么道路从中间向四周的交通方便但是环形交通不便,B选项错误。

第3题,“八卦村”的形成是为了治水,而近年来该形态逐渐瓦解,说明水灾问题有其他方式得以控制,选择河流堤坝防御趋于完备更加合适,D选项正确,A、B选项不符合实际情况,古代村落呈八卦形态,就是因为有较强的防灾意识,C错,故选D。

(2018·河南安阳二模)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据此完成4~6题。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地理选编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及完美解析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地理选编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及完美解析

2018 年高考模拟文综地理选编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及完满分析2018 届高三毕业年级文科地理模拟优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选对得 4 分(文综格式)(20)以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达成以下各题。

1.依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整体流向大概是A. 西北向东南流B. 东南向西北流C. 东北向西南流D. 西南向东北流2.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选线方案 ( 如图 )。

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周中显然不合理的有A.1处B.2处C.3处D.4处3.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址,就地形、水文特点判断,最不适合的地址是A.WB.XC.YD.Z【答案】【小题 1】A【小题2】C【小题3】D【分析】此题观察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流向的判断。

第一据指向标确立好方向,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再联合该地地势特点整体为西北高东南低,故判断河流的流向总体大概为从西北流向东南。

A 正确, BCD 错误。

应选 A 。

此题观察等高线图中交通线路的合理选择。

读图乙处不合理,因为无聚落的地区应走直线;丙处不合理,因为铁路属于过境道路,一般不可以经过市里内部;丁处不合理,因为铁路线应沿等高线走向散布。

所以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周中显然不合理的有三处。

C 正确, ABD 错误。

应选C。

,.此题观察等高线图上露阵营的选择。

露阵营应当远离危险地段:如独立的树下易遭电击、绝壁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口易受强风吹袭、草叶旺盛的地方多蛇虫,河谷地区易受泥石流和山洪影响,所以这些地址都应防止。

读图,Z 地位于河谷,易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祸和山洪等水文灾祸,所以最不适合作为露阵营。

D 正确, ABC 错误。

应选 D。

1/13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港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年货柜吞吐量在1000 万吨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口,建有65 个泊位,跨度达15 公里。

该港口建设使迪拜的海岸线增添了 720 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题组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27.1°N,103.3°E)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这次地震的震区是高山峡谷地貌,灾害损失较重。

据此回答下题。

1. 关于此次地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从鲁甸向四周震级减小B. 昭通市各地的烈度相同C. 受灾程度与建筑结构相关D. 可能诱发滑坡及火山喷发2. 太平洋沿岸地带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 地震、沙尘暴B. 地震、风暴潮C. 台风、洪涝D. 寒潮、干旱【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震基础知识,地质灾害的特征。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不会随距离减小,A错。

地质条件不同,烈度不同,B错。

受灾程度与建筑结构相关,C对。

可能诱发滑坡,但不会诱发火山爆发,D错。

故答案选C项。

【2题详解】太平洋沿岸地带是板块交界处,地震、火山活动频繁,热带洋面上形成的台风引发风暴潮,对沿岸地区带来灾害,B对。

沙尘暴天气主要出现在内陆干旱区,A错。

洪涝主要发生在河流中下游地区,C错。

寒潮主要发生在大陆内部,D错。

故答案选B项。

2017年2月20-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此次寒潮A. 源地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B. 西北地区降温的幅度大于南方C. 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D. 冷气团饱含水汽,北方降水多4. 寒潮过境后A. 新疆北部山区融雪侵蚀严重B. 重庆市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C. 内蒙古高原上河流出现春汛D. 广州市清理结冰路面,保证交通【答案】3. C 4. B【解析】【3题详解】根据图中四个城市在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可知西北乌鲁木齐降温的幅度小于南方广州、重庆,暖气团饱含水汽,北方城市降水多;根据四个城市位置可知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我国冬季寒流源地位于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不是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

【4题详解】寒潮过境后,新疆北部山区气温下降,不会出现融雪;重庆市受寒潮影响,农业受冻寒灾害影响大,需要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2月是冬季,内蒙古高原上河流不会出现春汛;广州市纬度较低,路面不会结冰。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4日9时36分,意大利中部古城佩鲁贾(43°7'N,12°23'E)附近发生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4 km。

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5. 该地震( )A. 震源位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层中B. 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C. 分布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D. 可能会诱发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6. 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的原因是( )A. 地震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时B. 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倒塌后危害大C. 震源深度浅,烈度较高D. 目前人类无法对地震进行有效监测【答案】5. C 6. A【解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震的震源深度约4千米,应位于地壳的岩石层中,A错。

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B错。

分布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C对。

地震发生在陆地部分,不会诱发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D错。

故答案选C项。

【6题详解】此次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2016年8月24日9时36分,当地区时是24日2时36分。

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的原因是地震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时,A对。

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倒塌后危害小,B错。

震源深度浅,6级是震级,不是烈度,C错。

目前人类无法对地震进行有效监测,不是人员伤亡严重的主要原因,D错。

故答案选A。

【点睛】影响地震破坏程度的因素:(1)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也越大,可能造成的灾害当然也越大。

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震源深度越浅,震中烈度越高,破坏也就越重。

(2)场地条件:场地条件主要包括土质、地形、地下水位和是否有断裂带通过等。

一般来说,土质松软、覆盖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有断裂带通过,都可能使地震灾害加重。

(3)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在大城市,造成的灾害越大。

(4)建筑物的质量:地震时房屋等建筑物的倒塌和严重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重要的直接原因之一。

房屋等建筑物的质量好坏、抗震性能如何,直接影响到受灾的程度。

(5)地震发生的时间:一般来说,破坏性地震如果发生在夜间,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能比白天更大。

(6)对地震的防御状况: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人们对地震有没有防御,防御工作做得好与否将会大大影响到经济损失的大小和人员伤亡的多少。

7.7.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2015年以来,山西省相继遭受了干旱、低温冻害、洪涝、山体崩塌等自然灾害。

在上述山西省遭受的自然灾害中任选两项,简述其自然原因。

【答案】低温冻害: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半年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大。

洪涝:夏季多暴雨;山地广布,多谷地、洼地;河流含沙量大,河道淤积。

干旱:地处内陆;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山体崩塌:山区面积广大,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

(任选其二,8分)【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

【详解】山西省低温冻害、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其原因可以从地形、风向等方面回答。

低温冻害:由图可知山西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较近,冬半年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洪涝:山西省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山地地形坡度大,洪水下泄快;干旱:地处内陆;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提升题组下图示意中国七大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的影响程度。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 我国A. 华北地区已有灾害损失最重B. 干旱已造成损失最大C. 华东地区沙尘暴影响会增加D. 寒潮的不确定性最大9. 我国洪涝A. 均为暴雨洪涝B.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C. 影响将会减轻D. 影响限于东部地区【答案】8. A 9. B【解析】试题分析:【8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我国冰雹灾害的不确定性最大,我国华北已有灾害损失最重,华东地区干旱、洪涝灾害的影响会增加,所以A正确,由图示可知,图中显示高温造成的损失最重。

华东地区的干旱和寒潮的影响会增大;霾的不确定性最大。

【9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我国洪涝灾害的影响将增强,我国洪涝灾害发生地较广,不仅仅局限于东部地区,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和读图分析能力。

冰湖溃决灾害是影响我国某区域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下图示意某冰湖环境,该冰湖由冰碛物阻塞形成(冰碛物为冰川搬运、堆积的石块和碎屑物)。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 冰湖溃决形成的灾害链表现为( )A. 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溃坝洪水B. 冰湖溃决→泥石流→洪水→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溃坝洪水C. 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溃坝洪水→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D. 冰湖溃决→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溃坝洪水→泥石流→洪水11. 我国的冰湖溃决灾害主要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是( )A. 春季松花江流域B. 夏季雅鲁藏布江流域C. 夏秋季长江中下游地区D. 冬春季黄河河套地区【答案】10. A 11. B【解析】试题分析:【10题详解】由于湖泊水量增大,导致冰湖溃决,从而形成洪水;冰水堆积物、崩滑物源和沟道物源在洪水的作用下激发泥石流,大量的随这些物质在河道四周形成堆积扇。

压迫甚至堵断河道形成堰塞湖,随着堰塞湖的水量增大,堰塞体溃决形成洪水。

答案选A项。

【11题详解】最易形成溃决的冰湖为终碛湖、冰川湖、冰坝湖。

终碛湖多形成于小冰期各冰退阶段,山坡和沟谷里的冰川挟着砾石,循着山谷缓慢下移,强烈地挫磨创蚀着冰床,形成了多种冰蚀地形。

气候转暖后,冰川逐渐退缩,就形成了终碛湖。

而冰川湖是在冰川作用所产生的凹地中,积水而成的湖泊。

冰坝湖是由于冰川消融后,造成滑坡堵塞沟口,形成堵塞坝。

因此青藏高原海拔高,有大量的冰湖;夏季冰雪融水增多,再加上降水量增多,如湖水量增多,易导致溃坝产生,选B项。

考点: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和分布特征。

12.12.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

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

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

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

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

(引自沈从文《边城》。

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据此,当地居民需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A. 寒潮、沙尘暴B. 滑坡、泥石流C. 台风、洪涝D. 海啸、风暴潮【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地势起伏大,夏季多雨,所以当地居民需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沙尘暴、台风、洪涝、海啸和风暴潮等灾害影响较小。

故答案选B项。

13.1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答案】(1)6月份。

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设施,加固堤坝等水利工程。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洪水灾害。

(1)本题需要点出气候类型及成因,降水多的月份容易发生洪水灾害。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份雨带移到此处,降水量大,多暴雨,容易发生洪水灾害。

(2)针对河流的治理,在不同河段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上游应该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在中游应该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在下游应该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