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有答案)
2019中考化学复习专题: 有关碳酸钠性质实验探究题(含解析答案)
2019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有关碳酸钠性质实验探究题(含解析答案)1、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开始时未观察到气泡。
【提出问题】开始时为什么没有出现气泡?【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第二步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进行实验一】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现象①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缓慢注入少量的稀盐酸,边注入边振荡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1②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①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继续注入稀盐酸至较多气泡产生2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中①的现象是。
(3)实验2中②的操作是。
(4)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进行实验二】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利用pH传感器对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pH为12)、碳酸氢钠溶液(pH为8.2)与盐酸反应时,pH的变化与盐酸体积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并做了如下所示的对比图:图中各线段实验现象如表:【反思与评价】解:(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2)由于碳酸氢钠遇盐酸立即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密闭装置内压强增大,广口瓶内液体被压入细玻璃管中,致使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3)为了验证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有大量二氧化碳生成,需用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使其与澄清石灰石反应进行验证;(4)由于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可能会产生过大的气压,会把瓶塞弹出,细玻璃管与大气相连,瓶内的气体会把部分液体压入玻璃管内,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也可以通过液柱的上升,说明有气体的生成;(5)AB段溶液pH略微下降,碱性减弱,说明此时碳酸钠被稀盐酸部分转化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因此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包括: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6)CD段pH由碱性变成酸性,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此时碳酸氢钠已于稀盐酸成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7)结合上述探究过程不难发现,将将碳酸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盐酸中,二者立刻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会出现的现象是立即产生气泡。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共10题;共43分)1、(湘潭市201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其现象为,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若用G装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CO2,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下列哪种试剂________(填字母序号),混合气体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导管口进入。
A浓硫酸B紫色石蕊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2、(镇江市2019).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O2,可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选序号)和收集装置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可用装置E收集,理由是.(4)实验室用和稀反应制取FeS 和H2SO4反应制取H2S。
H2S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①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________(选填“甲”或“乙”)③NaOH溶液的作用是.3、(湖北2019)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___,d________.(2)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选用________(填“C”或“D”)装置;若改用G、H和I这个组合装置收集,H装置的作用是。
(3)制氢气时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
4.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课本上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如图1所示,在一个注射器和装有较多铜丝的硬质装璃管内共封闭80mL空气,然后给硬质玻璃管加热,并缓慢向右推动注射器的活塞。
2019年山东省(鲁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训练(PDF版):实验探究题
( 3 ) 【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 试管中, 滴加酚酞溶液 ② 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 溶液 于 另 一 支 试 管 中, 向里面加入适量 C a C O 3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㊀㊀㊀ 猜想Ⅲ 不正确 猜想㊀㊀ 不正确猜 想㊀㊀正确
有气 泡生成
( 4 ) 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㊀㊀㊀㊀㊀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 5 ) 【 拓展】 还可以单独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 上述猜想是正确的㊀㊀㊀㊀。 A .C u O ㊀㊀B .A g N O ㊀㊀C .C u ㊀㊀D .N a O H 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 答案】 ( 1 ) C a C l 2 ) 2 H C l +C a ( O H) 2㊀ ( 2 C a C l 2 H O ㊀Ⅳ㊀ ( 3 ) 无明显现象 ㊀ Ⅰ ㊀ Ⅱ ㊀ 2+ 2 ( 4 ) C a C O 2 H C l a C l O+C O C 3+ 2 +H 2 2↑ ㊀ ( 5 ) A ㊀C u O+ 2 H C l u C l H O C 2+ 2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 进 行了如下探究。
可观察到溶液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 中有 ㊀㊀㊀㊀ 方 碳 酸 钠, 然后加入 产生, 化学方程 案 1 过量甲同学实验后 式为 ㊀㊀㊀㊀ 的无色溶液㊀㊀ 应后的溶液滴在 p H ㊀㊀㊀㊀㊀㊀ 试纸上。 ㊀㊀㊀㊀。 猜想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 开始无明显现 2 ) ( 成立
专题八 ㊀ 实验探究题
类型 1 ㊀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考向 1 ㊀ 反应后滤液成分的探究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 和反应的实验时, 忘记滴加指示剂, 因而无法判 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 溶液中的溶质大胆提出猜想, 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 提出问题】 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 查阅资料】 C a C l 2 溶液呈中性。 ( 1 ) 【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 溶液中的溶质只有㊀㊀㊀㊀ 猜想 : 溶液中的溶质有 C a C l ㊀H C l Ⅱ 2 猜想Ⅲ: 溶液中的溶质有 C a C l ㊀C a ( O H ) 2 2 猜想Ⅳ: 溶液中的溶质有 C a C l ㊀C a ( O H ) ㊀H C l 2 2 ( 2 )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㊀㊀㊀㊀㊀㊀ ㊀㊀㊀㊀㊀㊀。经过讨论, 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 ㊀㊀㊀㊀是不正确的。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个 猜想是正确的, 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2019年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含2019试题)及答案解析
实验探究1.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
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
得到了如下数据:试剂1试剂 2 温度/℃溶解后温度/℃静置后温度/℃试剂3 温度/℃混合后温度/℃0.5gNa2CO310mLH2O 20.0 23.3 20.010mL HCl(20%)20.023.7 0.5gNaHCO310mLH2O 20.0 18.5 20.010mL HCl(20%) 20.20.8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2.“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是今日枣庄的城市名片,而她又素以“煤城”著称。
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变为清洁能源。
煤的气化和液化流程如下图所示:[来源:]【查阅资料】水煤气是混合气体,由两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组成,可以燃烧。
【提出问题】水煤气是什么?【猜想假设】根据资料和反应物判断,水煤气可能是:①一氧化碳和氢气;②二氧化碳和氢气。
(1)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一种,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猜想。
[来源:] (2)你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可能的现象为。
【实验结论】(3)那么,猜想(填序号)是合理的。
3.(2019陕西)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来源:]【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
2019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有答案)
【精品】2019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1.(2016?湖州)小明的爸爸在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植西瓜,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
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
于是小明取土壤样本带到环保部检测。
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
下面是小明在环保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探究:材料:酸碱调节剂钾肥附近的土壤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大花盆3只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苗若干实验过程:①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细苗10株+酸碱调节剂②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请回答:(1)“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提出问题B. 建立假设C. 得出结论(2)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后,对数据应如何处理?(3)请在右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
(4)小明建议爸爸在此荒地种植西瓜时,应追施适量的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和钾肥进行改良。
2.(2016?宁波)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实验编号钠块大小硫酸铜溶液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①绿豆大小稀溶液10mL 产生蓝绿色沉淀②绿豆大小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③豌豆大小稀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④豌豆大小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1)【实验结论】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________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2)【实验反思】①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________.②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③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________.3.(2016?绍兴)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产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③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________.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4SO4.(2)【获取事实与证据】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________.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3)【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正确.4.(2017?金华)已知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CO2三种气体组成。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冲刺必刷题科学探究之《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科学探究之《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
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
小马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你 (“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
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3)小红按如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 3N 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 3N 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 2的含量远大于O 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 却远多于Mg 3N 2,合理的解释是 。
答案:解:(1)镁条燃烧水槽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 22MgO 。
故填:2Mg+O 22MgO 。
(2)不同意他的观点,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
故填:不同意;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
(3)【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相同条件下,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
故填:相同条件下,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
2、某组同学对上述部分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发现有的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而有的质量减少。
对此,该组同学展开进一步的定量探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1所示,实验前天平平衡。
①将注射器中适量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实验探究题专练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实验探究题专练(1)1.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
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1)【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如图所示:(3)【判断】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填:成立、不成立)b.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保存;操作③中玻棒作用是。
2、已知M、N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如图所示。
(1)M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pH,用其它实验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处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结论: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3.小鹏与小明很感兴趣地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一起,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
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为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①Na2SO4、Na2CO3猜想②Na2SO4、Na2CO3、NaOH猜想③Na2SO4、H2SO4、Na2CO3猜想④Na2SO4、H2SO4 猜想⑤Na2SO4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__(填序号)。
2019中考化学 实验探究题 综合复习.docx
2019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综合复习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 +H2SO4(^)=Na2SO4+S0?个+H20]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
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①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②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 Na2SO3 +O2=2Na2SO4;(2)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SO32\ SO。
?-均能与Ba?+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
(1)[作出猜想】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 _________ -(2)[实验探究I】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o(3)【实验探究II]甲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NazSOs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忽略不计)①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126g该样品②实验前称量C装置的质量;③关闭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④打开活塞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活塞K;⑤再次称量C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6.4g。
由此,计算出该溶液中NazSOs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解释】若没有进行第4步操作,则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的____________ (填" 偏小"或"偏大”)。
(4)乙组仍使用第一次实验的原理,进行如下实验测定M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一步:称取试样ag;第二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锁溶液和足量稀盐酸;第三步:过滤、洗涤、烘干沉淀;第四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bg;第五步:计算溶液中Na2SO3的溶质质量分数=(l-142b/233a) xlOO%o 试完成下列问题:①加入氯化钗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 ;②第三步操作要洗涤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 ;【反思】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 __________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猛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填字母).(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 ________________ 口(填"①"或"②")通入.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及相关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1/ I*图甲图乙图丙(1)(1)气体制取.按如图甲所示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 , b 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C0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C02的方法是.原因是.(2)(2)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C02的时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设计实验]实验一:向一个充满CO?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可观察到塑料瓶 _________ .实验二: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憾水(pH=7.0).然后按如图乙所示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①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拓展延伸]某同学先先对图乙装置做了以下改进: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憎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丙所示).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CO?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 (合理即可).4. 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2019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专题1.(2014广州)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KCl,K2SO4,NH4HCO3,NH4Cl.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限选试剂: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假设1:KCl和NH4HCO3;假设2:KCl和NH4Cl;假设3:K2SO4和NH4HCO3;假设4:.(2)形成设计思路.①甲同学先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②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步骤1:假设2成立步骤2:244(2)①不同意,因为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也能够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②稀盐酸或稀硫酸.(3)不产生气泡;不产生白色沉淀.2.(2014安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一、精典例析1: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
请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
【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做出猜想】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能得出实验1的结论。
二、堂清练习:1、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填“能”或“不能”)(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KCl;猜想Ⅱ溶质成分为:KCl和KOH;猜想Ⅲ溶质成分为:;猜想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取该滴瓶内溶液烧了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证明猜想Ⅳ成立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选填“是”或“否”).3:人们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如果氧气不足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实验探究题精讲练习
专题四实验探究题,备考攻略)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的常考内容,难度中等,考查分值在 5~8分,近几年来,主要考查物质变化后的成分、性质的探究,其中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步骤、现象、结论、环保、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等多方面,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是一种对多方面知识检验和应用的综合性考查题。
预计2018年中考中,仍将多方面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对物质变化后的成分或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考查分值在4~7分。
同学们在进行此类题的练习时,应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2015年中考16题,2016年中考16题,2017年中考17题).探究题是中考考查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近几年的中考中都有涉及到,它是实验题的延伸和发展,用于考查同学们自己能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对提高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推理与拓展等。
解答此类试题时,根据提出的问题,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题中所给予的查阅资料(查阅资料要看成已知条件,在题中要得到充分利用,在回答题中的每一个问题时,都要看一看是否与其有联系),大胆提出猜想,然后对提出的猜想进行验证,只要提出的猜想有根据,符合题意也合理,那么提出猜想就是正确的。
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①选择试剂的合理性,选择试剂与其物质发生反应,出现的现象能真实地反映与结论的关系;②注重所加入的试剂的量(如:适量或过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加入不同的量,反应进行程度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③注意干扰因素,加入的试剂不能引入干扰因素,对原有的干扰物,要考虑进行排除。
反思与评价:对解决问题中出现的亮点,成功点或不成功点进行评价,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每做一道探究题,只要进行反思,对问题的理解就能更深入一个层次;推理与拓展是知识的延伸,具有开放性,对所有回答的问题,显得较为宽限,也较易回答。
,典例剖析)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例1】(2014,遵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
2019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 精选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精选1.2.3. 过碳酸钠(化学式为)俗名固体双氧水。
溶于水可看作是溶液和溶液混合。
为了方便保存,过碳酸钠样品可能添加少量的和硅酸镁中的一种或二种作为稳定剂。
已知①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②硅酸镁不溶于水。
(1)过碳酸钠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鱼池供氧剂 B.消毒剂 C.干燥剂 D.漂白剂(2)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
判断样品中 有硅酸镁。
(填写“可能”或“一定”)(3)利用实验室限选试剂,设计实验确定该样品中是否添加少量的。
限选试剂:稀盐酸、稀、溶液、蒸馏水、溶液4.经过监测和治理,我省的土壤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盐碱地。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开展了实践活动,他们采集了本地的土样,并对土样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枸杞和合欢等植物均可在轻度盐碱地中生存。
②盐碱地显碱性。
③该土样中的可溶性物质只含、和。
探究过程:(1)甲组探究土样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是,由此得出,该土样的。
(2)乙组探究土样的成分(如图所示)向土样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对溶液Ⅰ中的溶质成分很感兴趣,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只含猜想二:含、猜想三:含、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反思与评价: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理由是。
②同学们对沉淀Ⅰ中的来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致认为也可能来自土样本身。
请解释土样中存在的原因。
总结与提升:改良我省的盐碱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福山西人民,我们任重而道远。
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
a.轻度盐碱地可以种植枸杞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c.盐碱地应避免施用碱性化肥5.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可与发生化合反应;【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水蒸气有关;【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试管容积为),分别进行下列个实验,并持续观察天;【解释与结论】(1)实验和中,浓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19年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 专题复习训练试题(含答案)
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对固体猜想】猜想I :全部是金属铜; 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 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
【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问题与讨论】(1)步骤②包括溶解、 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
(2)C 的化学式为 ,D 的化学式为 ,由此推出固体B 中含有 (写化学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 显蓝色,则溶液A 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说明样品中含有 ,则证明猜想 成立;如果溶液A 无色,则证明猜想 成立。
2、2010年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我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但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其表面呈绿色,小芳查阅资料得知,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绿[Cu2(OH )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生成三种氧化物。
(1)制作兔首鼠首的青铜合金材料属于( )A .金属材料B .复合材料C .合成材料D .无机非金属材料(2)根据铜绿的化学式,你认识铜绿的形成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两种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 。
(3)为探究铜绿的组成,小芳同学从其它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放入图所示装置中,加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根据实验现象说明,铜绿加热后可生成 、 和 .(4)为验证铜绿的组成中含有铜元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吗?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结论 .3、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
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
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I :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 、KOH 、CaCO3、灰份; 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2CO3、NaOH 、KOH 、CaCO3、灰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2019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1.(2016•湖州)小明的爸爸在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植西瓜,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
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
于是小明取土壤样本带到环保部检测。
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
下面是小明在环保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探究:材料:酸碱调节剂钾肥附近的土壤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大花盆3只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苗若干实验过程:①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细苗10株+酸碱调节剂②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请回答:(1)“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提出问题B. 建立假设C. 得出结论(2)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后,对数据应如何处理?(3)请在右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
(4)小明建议爸爸在此荒地种植西瓜时,应追施适量的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和钾肥进行改良。
2.(2016•宁波)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1)【实验结论】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________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2)【实验反思】①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________.②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③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________.3.(2016•绍兴)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产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③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________.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4SO4.(2)【获取事实与证据】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________.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3)【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正确.4.(2017•金华)已知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CO2三种气体组成。
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C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仅根据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CO?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小丁根据装置E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得出该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结论。
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若可靠,请说明理由;若不可靠,请对图1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________。
(4)图1方案中B装置可用来吸收CO2但没有现象。
为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小丁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方案。
则图2方案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________。
5.(2017•金华)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1)定性分析【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实验方案】【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a.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__。
b.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定量分析【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小吕方案Ⅰ: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a.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装置的字母编号,装置不重复使用);b.D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
小周方案Ⅱ: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操作流程如下:(已知:NaHCO3+NaOH=Na2CO3+H2O)c.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Ⅰ之前,需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________。
6.(2017•嘉兴)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
【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
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
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例试剂中的。
(选填编号)A. 3%的盐酸B. 5%的醋酸C. 5%的盐酸(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评价反思】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
7.(2017·宁波)碱式氯化镁[Mg(OH)Cl]受热能分解,它分解后的产物是什么?小科进行了探究。
【猜想】Mg(OH)Cl分解后产物可能有:Mg、MgCl2、MgO、HCl气体、H2O、Cl2。
老师告诉他产物就是上述猜想中的其中几种,并提示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一】取少量的Mg(OH)Cl放入大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过程中观察到足量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沉淀不再产生,大试管口也没有液滴形成,管内有固体剩余,无其他现象。
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有________气体,无其他气体。
【实验二】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________。
【实验三】再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________。
【结论】Mg(OH)Cl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8.(2017•湖州)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图实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绿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溶液,常温下无明显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建立猜想】①两种酸溶液的pH不同.(注:pH相同,则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相同)②两种酸溶液中的________不同.【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常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于CuO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促进了反应的进行.9.(2017·台州)解决淡水资源危机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小柯设计如图装置模拟海水淡化,请回答:(1)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向乙装置的试管内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目的是________(3)为使冷凝效果更好,可以对乙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0.(2016•金华)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可如下探究实验:Ⅰ.称取15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溶液.Ⅱ.Ⅰ中所得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克.Ⅲ.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镁溶液,没有产生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第Ⅲ步实现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________.(2)写出黑白色固体的所有可能组成________.11.(2012·金华)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
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原理】① B装置是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② 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③ 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次进入装置。
【实验过程】步骤一: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步骤二: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交流讨论】(1)硫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________ 火焰,生成的SO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 ;(3)【拓展应用】小丽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
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O还原氧化铜”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