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中图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中图版必修3

材料三 研究发现,黄土高原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水 土流失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10%左右,而由人为因素 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则占到90%左右。
(1)结合教材指出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以及包含的省 级行政区。
(2)描述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
(3)人为因素是导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
因,这些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1)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
(2)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提高植树的成活率, 增加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③处适合。
1.水土流失的危害 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 土流失过程是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 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2.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和危害
提示:黄河泥沙含量减少。
1.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2.水土流失的治理 (1)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植树种草能增加地 表植被的覆盖率,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减缓水的流 速,从而减少水土流失,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 一。 (2)工程措施:包括在沟谷兴修小型水库 、打坝淤 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项目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
措施
措施
功能
打坝建库,平整土地, 修建基本农田,抽、引 水灌溉
贮水拦沙、改善生产 条件、合理利用水土
植树种草
蓄水保土,发展多种 经营
深耕改土、粮草间作、 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轮作套种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中图高二地理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中图高二地理

2021/12/12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
探究(tànjiū) 探究(tànjiū)


材料(cáiliào)三 黄土高原的范围示意图。(tànjiū) 探究(tànjiū)


结合材料探究:
(1)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描述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吗? 提示: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Chángchéng)
2.图中民居所在地区的主要(zhǔyào)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探究
探究(tànjiū)
(tànjiū)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名师精讲
1.自然原因
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及特殊的土壤组成
(zǔ chénɡ),是水土流失问题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021/12/12
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探究(tànjiū) 探究(tànjiū)
2021/12/12
激趣诱思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 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 的歌……”20 世纪 80 年代一曲《黄土高 坡》风靡全国,引发了中国歌坛西北风大 流行。“黄土高坡”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严重,你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 原因吗?它又有哪些危害呢?
第二页,共三十四页。


2021/12/12
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探究
探究(tànjiū)
(tànjiū)一

2.人为原因
(1)农业生产活动(huódòng)→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毁。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人类活动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必修3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自主学习』一、环境可持续发展概述 1.环境可持续发展(1)地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01基础。

(2)解决问题:环境污染和□02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主要有□03水土流失、荒漠化、□04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

2.水土流失(1)概念:在□05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06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07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2)分布:多分布在□08山地、丘陵和□09高原地带,以□10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自我探究] 水土流失仅是水土资源的流失。

对吗?提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 1.水土流失的一般原因(1)自然原因:□01地貌、气候、□02土壤、□03植被等。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04生产建设活动,有□05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06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其他人为活动,如□07战乱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2)降水□10集中,多□11暴雨。

(3)植被稀少。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1)长期农业生产造成植被破坏。

(2)不合理利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自我探究] 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特征,其表现有哪些?提示 即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这些过渡性特征使得该地区自然条件不稳定,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该地区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01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02沟壑发展,威胁□03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04生态环境恶化。

4.淤积□05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06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生物措施:□01植树种草。

[k12精品]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

[k12精品]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组成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

3.基本内涵(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发展只是条件,社会发展才是目的。

(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因为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

(1)代际公平:指时间上的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2)代内公平:指空间上的公平,包括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是平等的。

2.持续性原则(1)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资源与环境。

(2)核心: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3)首要条件: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3.共同性原则(1)措施:全球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2)表现: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照顾各国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4.阶段性原则(1)含义: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阶段,发展目标及承担责任存在差异。

(2)特点:①发展中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②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在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版必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版必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学习目标]1.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2.明确我国制定四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和具体措施。

3.以具体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对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

一、行动纲领与人口、资源战略B 自主预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我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1 •提出背景(1)我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

(2)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⑷ 我国深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2.行动纲领: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战略框架:颁布了《中国 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 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二)人口战略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1•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三)资源战略1•资源问题: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率低:浪费严重。

2.战略措施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2 •资源战略:既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又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值,并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生活消费等方面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合件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1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一特点,这一特点会带来怎样的影响?L 饪历3 一卜席卄一H© T —卜」5屮叶]纠中闻人口压增加2亿人A:约经历的时间答案上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这一突出特点。

主要的影响: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增加实现小康水平的难度、影响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国家积累的增加,从而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2.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勺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3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讲义 鲁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3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讲义 鲁教版必修3

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节约资源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提示:环境污染归根结底是人们局限于认识水平和经济技术条件, 把各种有用物质排入环境所致,是资源浪费的后果。生态破坏也是 人们不能充分有效使用自然资源而过度向环境索取资源造成的,因 此节约资源对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有效。
五、稳定战略 1.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 切入点和归宿点。 2.稳定战略 (1)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 (2)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思考讨论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战略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什么关系? 提示: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因 此,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战略应该是指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长期、 稳定的发展。由于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 把经济的稳定发展放在首位。
探究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主题活动
材料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结合材料探究: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基本内涵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 态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2)中国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提示: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3)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具体要求包括哪些? 提示:包括战略与对策、立法与实施、能力建设、团体公众参与、 费用与资金机制。 (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稳定战略。
四、环境战略 1.环境问题 (1)发展不仅指经济发展,而且包括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共同进步。 (2)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 (3)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战略 (1)搞好生态建设。 (2)防治环境污染。 (3)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2.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②
和③
等方面的问题。
二、水土流失 1.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④
和⑤
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2.水土流失地区多分布在⑥、⑦和高原地带,
其中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黄土的特性:黄土以⑧
的地位: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经济可持 续发展是保证。也要让学生理解本章五节内容设置的意义,使学生学 习起来能够有个清晰的思路。本章第一节是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治理为例探讨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本课时首先探讨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产生的地理背景和原因,在教学时,首先给学生一个本节内容的 研究思路: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原因→危害→措施。
【微点拨】 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从两大方面着手:自然因 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地形、降水、土壤(地面物质组成)、 植被四个方面;人为因素主要考虑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不合 理的生产建设活动。
2.区域生态破坏问题有哪些?
【答案】 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
3.什么是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答案】 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 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 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 带。
为主,⑨

(2)降水:降水偏少,⑩ (3)地质地形:该地区是
,地面裸露。
。 多发区之一,地形起伏明显,
2.人为原因 (1)毁坏植被(陡坡开荒、
、樵采),不合理的耕作制
度(轮荒)。
(2)滥用土地(开矿、无计划修建窑洞)。 【答案】 ①经济和社会 ②环境污染 ③生态破坏 ④水土 资源 ⑤土地生产力 ⑥山地 ⑦丘陵 ⑧粉沙颗粒 ⑨土质疏松 ⑩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地震 植被稀少 过 度放牧

教育最新K122018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业分层测评

教育最新K122018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业分层测评

学业分层测评(五)(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活动以及开发历史差异显著,水土流失的形成和危害程度也不同,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B.黄土高原是我国地势最为平坦的高原C.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东,乌鞘岭以西,秦岭以北,长城以南D.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大部分地面被厚厚的黄土所覆盖2.下列关于黄土特性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黄土一般呈灰黄色,以粉砂颗粒为主B.垂直节理发育C.土质疏松,有层理D.碳酸钙含量高,遇水易崩解【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在我国的第二阶梯上;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大部分地面被厚厚的黄土所覆盖。

第2题,黄土没有层理,有垂直节理。

【答案】 1.D 2.C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导学号:73360047】A.甲B.乙C.丙D.丁4.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解析】第3题,乙地坡度大且无植被覆盖,故乙地是四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第4题,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南方农村,如果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水土流失;而南方水热条件较好,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

【答案】 3.B 4.C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植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同步备课学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同步备课学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习目标] 1.联系中国水土流失概况,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学会运用材料说明水土流失的危害。

2.结合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描述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理解当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一)区域可持续发展1.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

3.水土流失(1)概念: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2)分布: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 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易侵蚀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2.人为原因⎩⎪⎨⎪⎧ 森林、草原被毁不合理利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形成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思考 人类社会形成之前和形成之后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否相同?答案 不同。

人类社会形成之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自然因素所致;进入人类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为因素成为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1.应从哪些方面分析一个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答案 应从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四个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2.在分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时,为什么要注意结合当地的人口问题?答案 人口的迅猛增长,人地关系紧张,会导致过度垦荒、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同时一些不合理的建设活动也会加剧对植被及地表土壤的破坏,进而加重水土流失。

3.归纳水土流失原因分析的一般思路并完成下图。

答案反思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主要原因(2)人为原因拓展提升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必修3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自主学习』一、环境可持续发展概述1.环境可持续发展(1)地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错误!基础。

(2)解决问题:环境污染和错误!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主要有错误!水土流失、荒漠化、错误!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

2.水土流失(1)概念:在错误!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错误!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错误!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2)分布:多分布在错误!山地、丘陵和错误!高原地带,以错误!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自我探究] 水土流失仅是水土资源的流失.对吗?提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1.水土流失的一般原因(1)自然原因:错误!地貌、气候、错误!土壤、错误!植被等。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错误!生产建设活动,有错误!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错误!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其他人为活动,如错误!战乱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2)降水错误!集中,多错误!暴雨。

(3)植被稀少.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1)长期农业生产造成植被破坏。

(2)不合理利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自我探究]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特征,其表现有哪些?提示即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这些过渡性特征使得该地区自然条件不稳定,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该地区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错误!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错误!沟壑发展,威胁错误!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错误!生态环境恶化。

4.淤积错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错误!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四、水土流失的治理1.生物措施:错误!植树种草。

2.工程措施错误!3.以错误!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应贯彻生物措施与错误!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自我探究] 在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会形成“红漠化”与“石漠化”,什么是“红漠化"与“石漠化"?提示江南丘陵水土流失后红色砂砾岩裸露形成的是“红漠化";而云贵地区是喀斯特地貌的广泛分布区,丘陵、山地地带发生水土流失后,大量的石灰岩裸露,形成“石漠化”景观。

201X_202x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3

201X_202x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3

编辑课件
11
地形特征:
黄土高原
1.地形类型:地形区
地势较高,由西北
2.地势:地势高低、起伏变化 向东南倾斜
3.地表形态: 千沟万壑
4.地貌类型: 黄土地貌
编辑课件
12
水文特征:
1.补给: 以降水为主要补给 2.径流量:总量、汛期等
3.含沙量: 含沙量高
水量较小,汛期在夏季且年际变 化大
4.结冰期: 有结冰期
粉沙土质易侵蚀,降水集中多暴雨; 轮荒开矿毁植被,人为破坏是主因。
编辑课件
20
编辑课件
过 度 放 牧
21
编辑课件
殖过 度 垦
22
编辑课件
植 被 破 坏
23
植被破坏
不合理的编辑耕课件 作方式
24
开矿
编辑课件
25
编辑课件
26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利用土地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乱伐树林 开矿 无计划地修建窑洞
编辑课件
8
三、感知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面积 27万K㎡ 3、 其中严重的地区 11万K㎡
沟谷地貌 沟间地貌
每年流失的土壤 16亿吨
编辑课件
9
位置特征:
东—太行山 西—乌鞘岭 南—秦岭 北—长城
经纬度位置—— 35°N –40°N;105°E-114°E
(1)黄土的特性 易侵蚀性 (2)降水集中,多暴雨 (3)地质构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性 (4)植被稀少
编辑课件
19
2、人为原因(90.4%):
(1)植被破坏: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战火硝烟 (2)轮荒:落后的迁移式农耕制度,破坏林草植被及其种源 (3)开矿:开挖原生地面,河道、滩地开矿,大量泥沙入河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教材第34页探索思考从图中的自然景观可以清晰地看到植被稀少的坡面上,水土流失严重。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当地的气候特征;当地居民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坡面的土质状况;等等。

(二)教材第41页复习题1.大致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随着森林植被的逐步破坏而产生的,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是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初期还说不上有什么大规模的破坏,到了后期,现在陕西中部和山西西南部等所谓平原地区的森林,绝大部分受到破坏,林区明显缩小,水土流失问题开始显现。

二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上述平原地区的森林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

到末期,平原上已经基本没有林区可言了,水土流失问题逐步加重。

三是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平原已无林区,森林的破坏开始移向更远的山区,水土流失问题愈发严重。

四是明清以来。

这一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黄土高原森林受到摧毁性的破坏,除了少数几处深山,一般而言,各处都已达到难以恢复的地步。

水土流失问题已发展成为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2.建水平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开沟筑埂,使坡面变成阶梯,减缓坡度,避免和减少冲刷,拦蓄水土。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歌诀法记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条件很特殊,地表破碎遭侵蚀;直立干燥抗蚀差,遇到急雨易崩塌。

构造运动较剧烈,谷坡陡峭滑坡易;植被稀少缺保护,削减雨水能力低。

人类活动是诱因,开荒伐林过牧齐;采矿修路挖窑洞,水土流失不为奇。

2.概括法记忆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但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工程措施包括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1.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2)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2.水土流失的原因(1)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2)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①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森林和草原被毁,使地表的抗侵蚀性减弱。

②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恶性循环,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林木、开矿和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图表解读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信息获取](1)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古长城以南。

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2)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 000~2 000m。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该区域降水有何特点?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何影响?提示:根据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我们可以看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并且处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具有降水集中、多暴雨的特点。

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和多暴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问题探究“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刘禹锡《浪淘沙》思考探究: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你知道黄河中的泥沙来源于哪里吗?提示: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知识升华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地貌、黄土、气候和植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后篇巩固探究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景观常见于(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南方低山丘陵地区D.华北平原2.下面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景观的是( ),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之一。

鱼鳞坑是在较陡的梁、峁坡面和支离破碎的沟坡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挖的半月形坑,呈“品”字形排列,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

2.C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4.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3题,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土壤退化,故①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使肥力下降,植被条件变差,故③为植被条件差。

第4题,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影响内河航运。

4.B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保持水土B.改良土壤C.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6.关于a、b、c、d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a处发展粮食生产B.b处开垦梯田,种植水稻C.c处植树造林D.d处打坝建库,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

图中b处为缓坡,应修建梯田,发展林果生产,而不是种植水稻。

6.B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塑料大棚农业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其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最主要的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8.该治理开发模式可以( )①提高环境人口容量②增加农民收入③保持水土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题,塑料大棚的原理是太阳辐射可以进来,而棚内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出不去,棚内气温较高,热量得到保持。

第8题,该治理开发模式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水土得到保持,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8.D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第9~10题。

9.图示地区整治的重点是( )A.治理水土流失B.治理盐碱地C.治理沙尘暴D.治理水污染10.“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淤地坝进行治理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9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第10题,图中a、b、c、d四地中,a 地沟谷较长,可以在此建淤地坝,拦蓄泥沙。

10.A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

读下图,完成第11~13题。

1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12.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13.梯田在保持水土中的作用是( )A.拦蓄泥沙B.减少降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C.降低坡面径流的流速,降低坡面径流对坡面的冲刷D.土地平整,便于耕作11题,梯田的修筑使土地变得平整,所以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等高线基本平行,这样才能达到土地平整的效果。

第12、13题,梯田的修筑,在小范围内改变了山坡的形态,可以降低坡面径流的流速,降低坡面径流对坡面的冲刷。

12.A 13.C下面图1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2为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

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D.土地沙漠化15.经过调整,该县把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主要用于发展农区畜牧业,这有利于( )A.改善局地气候B.综合利用资源C.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农田作物14题,材料中提到该地位于江南丘陵地区,江南地区降水较多;再从图中看,农村生活用能以秸秆和薪柴为主,所以植被破坏较严重,因此易发生水土流失。

第15题,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发展畜牧业,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因此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

15.B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石质山区。

材料二南方丘陵地区农业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系统示意图。

(1)江南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试分析其原因。

(2)比较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在地理背景上的差异。

(3)南方低山丘陵区生态农业良性循环过程离不开沼气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的好处有( )①解决农村燃料问题②实现有机质还田③将污染物资源化④解决畜牧业的饲料来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林草植被在材料二所示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吸烟滞尘,调节气候D.绿化、美化环境(5)南方低山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是 。

(6)要恢复植被,必须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燃料问题?,可从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工农业分布及土层等方面分析。

两地水土流失严重,相同之处要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

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农村能源结构以薪柴为主,当地植被破坏较严重,所以治理措施应以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为主。

①这里人均土地少,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量较高,同样单位面积土地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较大;②一旦表层较薄的土层被蚀去,石质裸露,很难再恢复;③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

(2)(3)A(4)B(5)恢复地表植被(6)开发水电、开发沼气、营造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推广节能灶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陕西省黄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绿色不断向北挺进。

(1)把下列选项填到图中对应空格中。

①平整土地 ②修水平梯田 ③蓄水保土 ④发展多种经营 ⑤贮水拦沙 ⑥改善生产条件(2)图中所列内容是 地区 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 ,治理重点是 。

(3)将下列治理措施和对应的治理目的进行连线。

A.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①开发水能,加强 灌溉,调蓄水源B.调整产业结构 ②减少水土流失及 河道泥沙淤积C.建设分洪、蓄洪区 ③便利航运和防洪D.建设水利枢纽④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E.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⑤减轻河水污染,认真研究图示即可解答。

—①;B—②;C—⑤;D—⑥;E—③;F—④(①②可互换,③④可互换,⑤⑥可互换)(2)黄土高原小流域防治水土流失,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3)A—⑤B—④C—③D—①E—②18.导学号669940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材料二喀斯特地貌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石)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材料三图甲所示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这里的土地。

图甲图乙(1)图乙为图甲所示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

(2)根据图甲及材料二,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并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

(3)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但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

试分析其成因。

(4)根据材料一、二及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分析该地区石漠化严重的原因。

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1)题,气候类型要根据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判断,气候特点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第(2)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此地区是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

第(3)题,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暗河,地表水通过溶洞流入地下暗河,且该地地表植被少,导致地表水缺乏。

第(4)题,石漠化的成因要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针对成因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喀斯特地貌。

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

(3)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通过溶洞流入地下暗河;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小,而且地表水容易流失。

(4)原因:①喀斯特地貌具有成土速度缓慢、土层瘠薄不易留存,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②山高坡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冲刷力强,自然条件差;③人口增长过快、乱砍滥伐、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使石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治理措施:①研究石漠化的形成和规律,搞好石漠化治理的规划;②制定石漠化治理的有关法规,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③改善能源结构,加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力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