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制度伦理探析——从利益的角度考察

合集下载

转型期社会矛盾原因探析

转型期社会矛盾原因探析

转型期社会矛盾原因探析摘要: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对社会矛盾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

关键词:转型期;社会矛盾;原因探析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

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能不重视各类矛盾,对各类矛盾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这对于有效化解和调处各类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控制以及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益冲突是引发社会矛盾的直接原因在计划经济时期,个人利益的实现主要由集体和国家直接调控,收入差距也不大,加之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集中精力搞阶级斗争,使得社会矛盾多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淡化了利益矛盾或者说使利益矛盾处于隐形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人们在资源分配、市场占有、生产经营、劳务关系、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利益矛盾凸现,经济利益矛盾由隐性转为显性。

特别是在分配领域,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激发了各种利益主体的竞争活力。

由于社会中不同利益主体所掌握的博弈权势不同,强势群体在自利竞争中占有优势,弱势群体难以与之抗衡,利益分配上的失衡便难以避免。

导致社会矛盾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合理性在转轨期,由经济体制转轨和政治体制改革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主要在于不合理的利益差距,体现在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上,这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

面对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以及所产生的利益差别过分悬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尤其是普通劳动者阶层有一种强烈的被剥夺感,容易酿成不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个社会能否稳定,不患不均而患不公,不公则社会不稳。

虽然搞非法致富和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属少数人行为,但是由于它损害了社会公正原则,损害了人民的整体利益,所以最容易激化矛盾,导致社会冲突。

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及其原因探析

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及其原因探析

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及其原因探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转型,现代社会的道德底线受到了严重的侵蚀。

在这个无尽的资本运作下,人们的道德观念逐渐淡漠,许多负面行为开始在社会上蔓延。

这不仅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生活的质量。

本文将探析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及其原因,并举出5个例子,勾勒出道德沦丧的广泛现象及其根本原因。

一、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1. 道德观念淡漠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观念的淡漠现象十分普遍。

这不仅表现在个人,也反映在社会整体上。

许多人以自我利益为重,忽视了道德和社会责任,甚至背弃了社会公德心。

人们开始不再关心他人,忽略了社会共同情感和社会规范的重要性,这难以逃脱道德沦丧的指责。

2. 政治腐败猖獗政治腐败是道德底线失守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因为官员们不再为民众负责,而是为个人私利服务。

他们滥用职权、受贿行贿、权利寻租等行为,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

这种社会腐败会极大地削弱人民对政府的信任,而政府必须根据公共利益职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 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现在的社会,许多人都在追求更高的利益和更高的地位。

这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且难以处理。

由于相互之间的一些利益关系和择友规则,这可能会导致许多小事激化。

这些矛盾和隔阂常常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可能导致冲突升级和暴力行为的产生。

4. 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假冒伪劣产品现象屡见不鲜,这种问题对消费者的权益产生了重大影响。

虚假宣传和低劣的制造水平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同时也会误导人们的消费意愿,降低消费者信心与品牌效应。

假冒伪劣产品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这种现象难以避免,确实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5. 网络不良信息泛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不良信息的泛滥收到了广泛关注。

各种虚假和不负责任的信息和内容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

这远不仅是对人的伦理底线的攻击,或者对网络公共文化的侵蚀,还会不断引发社会事件和民众恐慌情绪。

转型期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治理途径探析

转型期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治理途径探析

额回报。在每一个政府层级 中, 都有借助行政 权利追求 自身
经济利益 的行为。一方面 , 寻租者通过寻租行 为获得一些支 配稀缺资源的优先权 , 自己在该领域中取得垄断地位。这 使 样, 市场就难 以发挥其 资源配置 作用 , 而是 由寻租活动来 支 配 , 而降低 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 从 另一方面 , 他们把本来 可以 用 于生产性活动的资源 浪费在一些无 益于社会 发展的活 动 上 。如寻租者进行游说所花 费的 时间与精 力等。权力寻租
前有部分党员干部不能有鉴别 的吸收外 国资本主义 的东西 ,
对资本主义乘虚而入的腐 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照单 全收 , 出现
[ 收稿 日期] 2 1 — 1 1 00 0 — 2
[ 作者简介] 曾学清 (9 2一), , 18 女 青海互助县人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向 : 行政 管理 。
[ 关键词] 行政伦理 ; 失范 ; 表现 ; 成因 ; 治理途径
[ 中图分类号] B 20 8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0 8—82 (0 0 0 0 1 0 2 9 2 1 )4— 0 0— 2 了部分党员 、 干部贪 污受贿 、 以权谋私、 权钱交易等现象。在
解 决 的进 度 。
二 、 政 伦理 失 范 的原 因 行
管理效益 的提高。行政伦理失范对行政管理构成严重挑 战 ,
有可能造成政策执行走样 、 行政 效率低 下 、 专业 水准 的降低 和公信力 的丧失 , 其结果会带来行 政权 力的合法 性危机 , 最 终导致行政 目标难 以实现。为此 , 必须重视行政伦理失 范的
切丰功伟绩 都毁 灭掉。如 一些老领导趁 自己离休前 , 运用

基于利益视角的社会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探析

基于利益视角的社会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探析

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是各种社会 矛盾 冲突的综合反映
收稿 日期 :0 0一 3—1 21 o 5

时期的群体性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
7 ・ 3
和集中表现。总结历来群体性事 件发生 的原因, 不难 看 出大部分群体性事件是 由民众利益受损而引起 的,
利益矛盾成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旋律。 1 .利益 分配 不 公 。社 会 转 型 导 致 社 会 中 的利 益
相互间的竞争和冲突难 以避免。社会经济成分、 组织 上升为 87万起 , 0 . 2 6年超过 9万。 J0 8 0 20 年是中国 社会 的“ 多事之年” 贵州瓮安事件导致 10 。 5 余人受 形式、 就业形势、 利益关 系、 分配方式 的 日益多元化引
6 云南孟连事件导致 4 名警察被打伤, 辆警车 1 9 发了一系列城乡之间、 同地区之间、 不 不同社会群体之 伤l ; 民警使用 防暴枪 自 ,5名胶农被打伤, 人 卫 1 2 间以利益为核心内容 的复杂社会矛盾 , 为各种社会 被砸坏, 作 L . 00多辆出租汽车全城罢 矛盾最集中、 最直接反映的就是群体性事件 , 当前群体 被击中致死 ; 重庆主城区 80 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
二、 群体性事件产 生的原 因
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给群体性突发事件下 的定义, 即 群体性事件是指因人 民内部矛盾 而引发 , 由部分公众 参与并形成有一定组织和 目的的集体上访、 集会 、 阻塞 群体性事件 的产生是社会转型变迁过程中多种因
交通、 围堵党政机关、 静坐请愿、 聚众 闹事等群体行为 , 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 【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 3
通 过这件 事认 真 总结 , 进工 作 。 改 ”¨

转型期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探析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视角

转型期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探析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视角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NO.1,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236转型期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探析——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视角马淑莹(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当前由于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不通,导致了许多社会矛盾问题。

本文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入手,深入的探讨了拓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必要性;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缺失的根源以及路径选择等内容。

通过拓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诉求渠道,缓和社会矛盾,对于创新社会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利益表达;弱势群体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1-0236-2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进一步调整结构的变革时期,结构调整势必会引发社会群体的利益变动。

由于弱势群体缺乏社会资源,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加之我国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因此,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非常态化是转型期非常显著的特点。

他们采用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方式,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了严重危害。

在提倡创新社会管理的今天,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实现信息沟通、化解矛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转型期构建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十二五”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对于执政党来说,前进中的问题比前进中的成绩更令人警醒。

由于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水平不高,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渠道不畅而导致的社会矛盾问题比较突出,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上访问题较为突出。

近年来,我国上访案件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并且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上访群体多元化,反映问题复杂化;二是非正常上访现象不断增加即因为某个问题对政府不满而采用极端手段越级上访的现象;第二,暴力拆迁问题较为突出。

和谐社会视阙下利益表达机制探析

和谐社会视阙下利益表达机制探析
较 高 ,他们 对 自身 以及 所在 群 体 的利 益有 明 确 的认 识 , 能力 运 用各 种 资源 、 过 各种 形 式表 达 自身 的 有 通
根据世界各 国的经验 , 社会转型期是高风险期 ,
而 中 国社 会转 型所 遇 到 的压力 更 为 巨大 ,要在 一 个 “
利益诉求 。 譬如 , 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员组成 中很 多是 社会各 界 精英 。 以温州 为例 ,2 0 “03年 , 温州
SEH II H H U J NSE A l
2 利 益 表达 的影 响力 不平 衡 。主要 表 现在 公 共 、
政 府 议程 并 成 为政 策议 题 的力 量 称为 触发 机 制 。他
政策的制定上。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据不同群体的利
益 诉 求 ,在 综合 平 衡各 方 利益 关 系 的基础 上 做 出 的
影 响社 会 和谐 的重 要 问题 。
会转型期 ,社会转型期也是利益调整期 、矛盾 多发 期 。在 当代 中国社会 利益 群体 严重 分化 的背 景下 , 不
同社会 群 体 能 否获 得 正常 的充分 的利益 表 达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和
渠道 , 充分表达 自己的利益诉求 , 是社会能否和谐 的 基本前提 。当前我 国利益表达机制是多种动力 因素 共同作用 的结果 , 本文试对此予以分析 , 以期推动利
利 益表 达 主体 发 展 的非 均衡 性 是 当前 我 国利 益 表达 机制 的 主要缺 陷之 一 。具体 表现 为 : 1利 益表 达机 会不 均等 。由于市 场化改 革 , 、 目前

转 型期 民众 利益 表达 问题 的提 出
所 谓 社会 转 型 , 指 社会 结构 、 会运 行 机制 以 是 社 及 价 值观 念 等从 一 种形 式 向另一 种 形式 转 换 的运 动 过 程 。我 国的社会 转 型起 始于 改革 开放 以后 , 社会 转 型 的 具体 内容 包括 :从 计 划 经济 占主 导地 位 的社 会 向市 场经 济 占主导 地位 的社会 转 变 ;从 农 业社 会 向

浙江党校系统第十四批课题立项、名单

浙江党校系统第十四批课题立项、名单
德清县委党校
积极打造资本市场的“德清板块”——关于推进德清企业上市工作的研究
王卉
德清县委党校
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德清县的实证分析
周津象
德清县委党校
小城市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供给----以德清县新市镇为例
姚惠敏
德清县委党校
创新群众文化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德清县的实证分析
刘东海
桐庐县委党校
浙江乡村现代化的个案研究--基于安吉、桐庐两地“美丽乡村”样板建设的异同点调研
刘彦昌
宁波市委党校
社会发展与零距离服务机制构建
谢方意
宁波市委党校
区域化党建与提升基层党组织社会整合力研究
张荣昌
宁波市委党校
宁波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案例研究
吴翔阳
宁波市委党校
宁波产业集群升级机制与路径研究
王凌
宁波市委党校
张玉洁
温州市委党校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问题与出路-基于温州农村的实证调查
陈中权
温州市委党校
温州鼓词的生态文化保护和产业开发对策
甘卫康
鹿城区委党校
温州海洋经济发展及海洋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刘起南
鹿城区委党校
以“文化底蕴”开发为驱动的乡村现代化模式——鹿城区驿头村个案研究
吴林娜
瑞安市委党校
瑞安市发展物流金融的路径选择
罗新阳
绍兴市委党校
科技中介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基于“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绍兴的案例分析
王昊
绍兴市委党校
新媒体视阈下的媒介文化生态研究——以浙江为例
李俊
绍兴市委党校
村干部职务行为及其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研究
卢芳霞

新时期社会矛盾凸显原因探析

新时期社会矛盾凸显原因探析
理 人 民 内部 矛盾 的本 领 ,就 要加 强对 新 形势 下 人 民 内部 矛 盾产 生 的 生 活 中还 存在 着不 同程度 的不 公 平现 象 ;不 同地 区之 间 同级公 务 员 T资水 平有 很 大差 距 问题 ;一 些权 钱交 易 和贪 污腐 败现 象 扩大 贫 原 因特别 是 深层 次原 因的分 析研 究 。 当前 ,应 当 清醒 地看 到 ,影 响 的_ 社 会 稳 定 的深 层 次 矛 盾 和 问 题 不 少 ,如 果 不 能 正 确认 识 和 妥 善 处 富差距 ,造成 一 些 “ 富” 现象 问题 等 。所 以在 改革 发展 的实践 中 仇 置这 一 时期 的各 种 社 会 矛 盾 ,将 有 可 能 引起 社 会 动 荡 ,影 响 经 济 要 妥 善处 理好 公 平和 效率 关 系 ,理顺 收入 分 配 的秩序 ,形 成公 平 合 发展 和社 会 稳 定 。为 此 必 须 正 确 认识 我 国社 会 转 型 期 社 会 矛 盾 的 理 的分配 制度 。七是 城镇 化 过程 中 ,土地 征 用 、房屋 拆迁 引 发 的矛 凸 显 原 因 ,正 确 处 理 人 民 内 部 矛 盾 ,不 断 提 高构 建 社会 主义 和 谐 盾 问题 。新世 纪 以来 ,中 国城镇 化进 程加 快 ,破 除城 乡二 元 结构 、 实现 城 乡一 体 化 发 展 成 为各 地 的重 要 发 展 目标 。 但是 ,在 此 过 程 社 会 的能 力 。 l 利益 格周 的深刻 变化与社 会公 共产品 公 共服 务供给 中 ,城镇 化 落后 于丁 业化 、人 E城镇 化又 落 后于 土地 城镇 化 的 问题 比较 突 出 。在土 地增 值成 为 地方 经济 重要 推 动力 和政 府 可支 配财 政 能力不足之间的失衡是社会矛盾 凸显 的经 济原 因 土地 置换 ”形 成热 潮 ,大 规模 圈 利 益 需求 是 人类 生命 活 动 的体 现 ,也是 一 切历 史 时代 一切 人 的 收入 重要 来 源 的刺激 下 ,新 一轮 “

浅析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反社会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反社会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反社会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由频发的杀童事件引起的思考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剧等各种因素,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各种表现形式的反社会行为时有发生。

今年频发的杀童事件,笔者认为正是反社会行为在特定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将探析反社会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杀童事件反社会行为形成原因对策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发生特大凶杀案,学生8死5伤。

4月12日,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发生特大凶杀案,2死5伤!其中包括多名学生。

4月28日,广东省湛江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特大凶杀案,一名男子冲进校园,持刀砍伤18名学生和1名教师。

4月29日,江苏省泰兴市中心幼儿园发生特大砍杀幼儿惨案,砍伤31人,已死8人。

死者均为幼儿。

这些平日里看似正常的“杀手”为何要将屠刀砍向无辜的儿童?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以这种极端的行为引起社会的关注,向社会宣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对社会进行报复。

一、反社会行为的定义特征反社会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行为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采取的有意危害社会的行为,或明知自身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却又不规避行为。

反社会行为对实施者个人来讲顶多具有局部的或短期的利益,但对他人及社会整体却可以造成巨大危害,在法律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1]反社会行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犯罪的对象和犯罪嫌疑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

反社会行为因为犯罪嫌疑人的施害对象往往是无辜的第三者,犯罪目的常常以杀害受害人性命为目的,因此社会危害极大;从受害人角度看,这种犯罪基本上都属于无因受害,也无法在生活中有效防范,所以最容易引起公众恐慌。

二、反社会事件的成因1.转型期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剧。

弱势群体因社会支持不足,个人受挫而悲观失望,并极端化为对社会的仇视和对抗是最根本的原因。

这些原因导致一些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心理上失衡,产生相对剥夺感。

社会运行中的“潜规则”研究——一种社会学的视角

社会运行中的“潜规则”研究——一种社会学的视角
中图 分 类 号 : 6 8 文 献 标 识 码 : D6 A 文 章 编 号 :0 9-4 5 (0 0 0 -0 2 0 10 4 8 2 1 )6 2 5— 3


问题 的提 出
某 利, 会互 动过程 、 社 由其 中的行 动者们 所共 同创造 出来的 , 的内容 它
可谓是三百六十行 , 行行潜规则 , 潜规则在中国的各个领域成 为了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 。如经济领域的商业贿赂 , 注水猪 肉, 添 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 ; 领域 的官场潜规则 , 政治 官商勾结 , 买官卖 官; 娱乐圈的潜规 则, 炒作 , 作秀 ; 潜规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 , 是 自古以来就有的, 潜规则成为我们生活 巾见怪不怪 的事物。潜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unl fI e a oi o rao n r gl n Mz a& ̄cl a Un esyFc l c neR 1 umr i rkt ̄ i i c t ) v aSe
2 1 年第 6 ( 1 卷 00 蝴 第 2
总第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样界定潜规则: 潜规则是处于正式规则之外的, 没有正式的文字和符
号, 起着实际支配行动者行为的潜藏的规则 , 虽然是潜藏的, 但得到
社会共同体内大部分成员所认 同的, 是行动者个体共同拥有的“ 知识
存储 ”是一 种在性 页 匕 , 与制度 主文 化偏 离 了的缶 度副 文化 。
本土方法论等社会学理论对潜规则进行微观分析 , 探讨潜规则在
No 6 2 1 Vo. Z Su N 4 . 0 0( 1 1 m o 5 )
社 运 中 “规 唾 究 会 行 的潜 贝研 ”
。 谢 坤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组织性探析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组织性探析

组织。 在推进现代化和市场化转型中, 我们党不但没有弱 化自身的组织网络 , 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 不断改革性 地延续和完善原有组织资源, 并吸纳新型组织资源, 如推 进新经济组织党建 、 社区党建、 社团党建、 行业协会党建 和农村党建, 实现对基层社会的进一步有效组织化, 建构 起 比较有效的组织化调控体系。同时为 了更有效地治理 国家, 党组织还参与、 监督与指导工青妇等群众组织 , 不 断发展地方精英成为“ 积极分子”并最终吸纳到党组织 , 中来 。党组织几乎指导或领导着所有村社组织 、国有企
改 革 研 究
转型 期 中国社 会 的组 织性 探 析
万 雪芬
( 中共 杭 州 市委 党校 , 州 30 2 ) 杭 10 4
摘 要 : 中国现代化和市场化 转型 中, 在 社会结构 、 组织方式发生 了巨大变化 , 但作 为执政 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是 构建 公 共 秩 序 的 主 导 力量 , 政 党主 导 的 组 织 化 社会 体 制 是 中 国社会 的根 本 力 量 。这 种 组 织化 社 会 体 制 推 动 了经济 执 的平稳快速发展, 保障 了社会转型的平稳有序。然而, 高度组织化体 系也有着其 自身 的一些缺 陷, 因此 , 对其 变革是 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通过逐渐构建制度化调控模 式, 平衡组织性与创造性 , 推进 中国社会成功转型。 关键 词 : 国社 会 ; 中 国家 治理 模 式 ; 社会 体 制 ; 治参 与 ; 民社 会 政 公
是构建公共秩序的主导力量 ,执政党主导的权力组织 网 络是中国社会平稳转型的根本保障力量 。中国的转型并 不像前苏联、 东欧共产党 国家改革一样 , 国家和政党权力
出现大幅度回收后撤 ,反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了 自身的权力组织网络 , 并以此维系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中国社会的组织化特征

转型期地方政府与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关系探析

转型期地方政府与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关系探析
“ 随着市 场制 度 的不 断 发展 , 体理 性 的逐渐 成熟 , 个 利益 多元化 迫使 现代社会 中的各利 益主体 之 问 、 个体 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 所有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始终就各 自利益的定义和定位进行着一种多层次 的、 多方位的和连续不停的谈判” J 1) 。 (2 公平 、 P2 和谐 、 有序的现代社会 , 是一个各群体各归其位 、 各司其
和利 益 性 , 益 集 团追逐 利 益 的 本 性 , 地 方 政 府 与利 益 集 团天 生 就 构 成 一 种 联 盟 关 系。 在 中 央政 府 、 方 政 利 使 地
府 和利益 集团三者博 弈关 系中, 中央政府在政策贯彻 的执 行力度上 的强硬程度 , 影响着地 方政府 和利益集 团联 盟 关 系的“ 固” 牢 与否 。地方政府与利益集 团并非是天然的联盟关 系, 地方政府往往 占据主动权 , 不 同因素作 在 用下两者之 间的博弈关 系, 是一种脆弱的 、 乏稳 定的关 系。 缺 关键词 : 转型期 ;地方政府 ; 利益集 团; 益博弈 利

2 — 3
维普资讯
西安 石油大学学报(会 学 ) 社 科 版
l卷 期 7 3
去单 纯 的服从 与被 服从关 系 。在 服从 中央政 府 、 行 中央政 府各项 政策 的前提 下 , 来 越表 现 出追 求 自 执 越
身组织效用的最大化, 在政策执行和公共管理中遵循个体理性最大化原则 , 把规避风险和满足组织的效 用作为直接依据 , 尽可能追求 自 身组织的最大化利益。在利益博弈时代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演化
维普资讯
西安 石 油 大 学 学报 (会 学 ) 社 科 版
转型期地方政府 与利益 集团的利益博弈关 系探析

我国隐性采访的盛行及其规制探析

我国隐性采访的盛行及其规制探析

三种,而新闻属于狭义层面的信息,指那些能够消除
了解真实情况,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然而,由于隐
受信者随机不确定的东西 [3]。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性采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记者使用的是一种与被
相比显性采访,隐性采访的信息传递环节及所受损
访者信息不对称——隐性埋名、变换身份而偷拍偷
耗少,其所获得的事实更接近真实。具体如图所示:
刊发后,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同时,记者的行为也
违法。如 2015 年南都记者卧底一个高考替考组织, 受到舆论谴责。
并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根据 2015 年 11
月 1 日正式实施《刑法修正案(九)》第 284 条规定,在
三、隐性采访的合理性规制
罚。
在目前的西方新闻界,隐性采访作为一种采访
“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替考行为将受到刑法处
录的方式,引发不少来自法律和道德层面的非议。
显性采访
如何在法律与道德的许可下,隐性采访做出正确的
信息——当事人或目击人(第一手材料)——记
而且“善”
的抉择,
便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者(第二手材料)——新闻文本——受众
隐性采访
一、我国隐性采访盛行的原因分析
信息——记者(第一手材料)——新闻文本——
[4]
受众
体的公信力。
考虑,而是出于私人利益或其他有违公共利益原则
2.过程不当。隐性采访中惊险刺激的场景描写
的利益使用隐性采访,都不应提倡,而应被禁止。比
理,便成为媒体发财致富、长盛不衰的绝招。但“袖
出于报刊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雇佣私人侦探窃听私人
和富有戏剧冲突的情节由于能够满足受众的好奇心
如,2011 年有着百年报业史的英国《世界新闻报》因

社会转型期下高校德育困境探析

社会转型期下高校德育困境探析

社会转型期下高校德育困境探析高校德育的内容更新、方法创新及师德队伍建设等德育管理实践活动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和对之提出的需要,主要表现为高校德育缺乏实效性,集中体现在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等知识后,并未能将这些价值观等德育要求内化为其内在的价值信念,并外化为符合道德目标、满足社会需要的道德行为。

1.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所谓价值性工具,是指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把高校的德育作为传授和灌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工具。

在国际比较上,我国高校德育受重视的程度是绝无仅有的。

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确定由中央政治局讨论审定,然后颁布全国,遵照执行。

高校的其他课程从未受到过如此的重视和优待。

这种高度的重视使德育在高校课程中享有至高无上的优先地位。

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并非自始至终,具体而言,就是只重视和关注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确定,而对其教育效果则无人过问。

无人过问德育中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学生是否接受,更无人关注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是否已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思想意识并体现于道德实践中,同时也缺乏客观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

这种只重内容、不重效果的德育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收效日渐微弱,甚至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几乎成为一种摆设。

高校领导者既无法强化它,又不能砍掉它。

于是乎高校德育的工具性地位由至高无上一落千丈,即由形式上的至高无上地位到实际上的可有可无。

其结果正是把德育作为价值性工具所致。

2.高校德育工作的人文性内容与科学化方法的矛盾高校德育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划分来看,它属于人文教育之列,其内容具有人文性特点,如精神性、体悟性、思辨性等。

而人文性德育内容(如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是难以通过成果转让、科学实证、精确量化等科学化方法来传授和验证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并在我国高校中逐渐凸现出来。

(1)德育内容的精神性与成果转让方法的矛盾。

社会转型期政治合法性资源探析

社会转型期政治合法性资源探析

以毛泽东思想 、 小 平理 论 、 三个 代表 ” 邓 “ 重要 思 想 、 学 科 发展 观不断对 其进行 丰富 与发展 。 中国共产 党领 导 的革 命、 建设 和改革取得 的一 系列 胜利 , 正是 由于 以马克思 主
义 为指导并 不 断对 其 治系统 中 , 执政 主体 和执政 客体 是对 立 的统一 , 相互 是 规定 的 , 一方 的存 在 以 另一 方 的存 在 为 前提 。执 政 主体 是从 执政客 体 中分 化 出来 的 , 且 其合 法 性 资源 来 自于 而 执政 客体 的认 同度 和支持 度 。由此 可 以看 出合 法性 是现 代政 治体 系赖 以存在 并维 持长 久生 命力 的基 石 。公 共权 力 的统治效 能不 仅 仅 在于 其 掌握 的强力 手 段 , 在 于 以 更 其执 政绩效 和一 套 特定 的政 治理 念 说服 社 会 成员 , 取得
社会转 型期政治合法性资源探析
王 琼
( 京 师 范 大 学 马 克 思 主义 学 院 北 北京 10 7 ) 0 8 5
[ 关键 词] 社会 转型; 合法性资源 ; 现代 化; 整合
[ 摘
要] 我国 目前 正处 于 向社会 主义现代 化社会全 面转型时期, 由于社会价值观念趋于 多元化 , 社会结构 的分化和
后者 的信任 和 支持 , 一 过 程就 是公 共 权 力 的合 法化 过 这
程, 而取得 合法性 的途 径 和手 段就 叫合 法性 资源 , 括那 包 些可 以证 明政 治系统统 治合 法性 的有 形 的物质 利益 或无 形 的价值 符 号 。对 于 包 括 中 国在 内 的后 发 型 国家 来说 ,
特别是 改革开 放 以来 , 人 民的根 本 利 益 出发 , 经 济 、 从 在

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一、著作类成果(131项)一等奖(8项)申报成果题目/申报人广西古代诗词史/王德明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周建新广西大百科全书/许家康等帝制初期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建构——以《新语》整体性文本解读为基点/唐国军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徐书业教师印迹:课堂生活的叙事研究/王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张协奎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西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极限效应研究/张瑞梅等二等奖(40项)申报成果题目/申报人广西文化图史/李建平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研究/余益中等“纯诗”的中国化研究/高蔚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研究/黄海云嬗变与重构: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模式转型研究(1949-2007)/禇添有协同与共生: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与探索/曾冬梅瑶族文明发展历程/盘福东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救援/耿文奎公平与和谐:瑶族教育研究/玉时阶等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林娜等广西民族语言方音词汇/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环北部湾地区协调发展理论与对策研究/滕冲等现代归纳逻辑的哲学视野——论帕斯卡概率解释的恰当性/李旭燕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探源/吴荣政等边境经济——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的切入点/李红现代民族学/周光大等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何成学中国—东盟博览会可持续发展报告/龙裕伟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整合研究/韦海鸣我国人力资本测算及其应用研究/王德劲现代金融理论前沿思考/周建胜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论/卫荣凡京语研究/韦树关新宏观经济学/罗运贵民事行政检察实例研究/蒙永山等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孟勤国等广西“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研究/谭培文等适应“10+1”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对策研究/黄涛等中国银行法新论/胡均民等百年奥运——从雅典到北京/黄健等物流中心节点构建与农村圩市发展研究/王艳等打造东盟共同身份——东盟一体化进程中认同建构与高等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覃玉荣发展中的广西教师教育/钟海青等教育组织行为学/于瑮等凌云泗城壮族巫调/黄兰芬等河池铜鼓/吴伟峰等手机传播学/靖鸣等新认识·新实践·新水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梁颖等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研究/谢春红柳州白莲洞/蒋远金三等奖(82项)申报成果题目/申报人中国古典小说叙事话语的诗性特征——以四大名著叙事话语中的诗歌为例/李志艳“特殊”与美感——新实践美学视域下的美感研究/黄建云唐宋杜诗接受研究/黄桂凤楚辞发生学研究/周苇风岭南民族民间文学主流文化因子论/吕书宝生态文明与生态责任/李鸣文明曙光——岭南人的祖先/覃芳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下的经济互动与产业对接/李欣广等当代新闻写作/蒙南生唐宋诗文论薮/毛水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边缘书写——东南亚女性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黄晓娟等壮族嘹歌研究/覃乃昌等财富与他者——一个古镇的商品交换与族群关系/吕俊彪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秦永芳绿色转型——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方向和路径/莫小莎刑法的辩护与批判/欧锦雄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税制变迁分析/焦耘后现代欲望叙事——从拉康理论视角出发/刘玲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张永刚桂北瑶歌的文化阐释/农学冠等广西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李伯兴等西方宪政视野中的财产权研究/蒋永甫高职院校校企多元化合作机制的研究/金长义等边疆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黄世喆等广西汉语珍稀方言语音研究/郑作广等金陵王学研究——王安石早期学术思想的历史考察(1021—1067)/杨天保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张坚泰国华商资本的兴起与发展研究(1855—1996)/石维有广西工业化科学之路/客缇祖等中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甘宜沅广西农业资源评价及利用研究/莫明荣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潘顺安壮族人口/肖永孜广西民族发展报告/赵明龙等审美静观论/丁来先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下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郑学勤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温科学广西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黄家林等当代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系统分析原理/黄宗远少年司法通论/张鸿巍权证风险控制与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薛林媒介管理通论/邹迎九等《文选》编纂研究/胡大雷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龙脊平安寨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李富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论》/甘自恒等远程教育与广西学习型社会建设/时锦雯教育促成人力资源施生长——基于现场和模型的研究/孙杰远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新三手”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彭宁等公共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方法与制度研究/王春明等面向可持续协调发展——广西与周边东盟国家互利合作/韦朝晖等民生、增长、产业战略/寿思华等漓江画派画家个案黄格胜的艺术之路/左剑虹科学发展与人才——当代中国科学人才观/曾德盛等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教育学——行动与体验/徐学莹中国—东盟人才培养研究/蒙丽珍等广西北部湾物流/黄定嵩等合作发展共创未来——泛珠三角区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09)/张振东等卫生法学/覃安宁模块化生产网络:一种新产业组织形态研究/柯颖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曾令辉结构调整:职业教育攻坚之路——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的研究与实践/王屹儿童的执行功能发展与教育/文萍叶音研究/汪业全通往自治的桥梁——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研究/张文山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研究/刘亚萍新闻宣传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刘伯贤廉政理论与实践纵横/唐贤秋儿童的生活与教育/侯莉敏广西文献名录/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等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陈闻走向本真的地方师范大学—基于质量工程的西部地方高师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梁宏等2009中国—东盟商务年鉴/郑军健广西年鉴(2009)/广西年鉴社图说广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讲师团日常生活心理学/刘军基于3S技术的区域喀斯特石漠化过程、机制及风险评估/胡宝清等广告创意教程/汤晓山等本科教学评估运行机制研究/罗秋兰等桂林年鉴(2009)/桂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通志·质量技术监督志(前217—2003)/邓于仁等亚运会前后广州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研究/朱其良二、论文类成果(210项)一等奖(6项)申报成果题目/申报人明代以来岭南地区壮族的地理分布及变迁研究/刘祥学汉武帝的诗歌观念与西汉诗歌的演进/龙文玲论公共利益之合理界定——以“中国最牛的钉子户”为视角/张军等民族地区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开发研究/黄松差别化区域金融调控的一个分区方法——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的应用/范祚军等论中国共产党的“和谐世界”理念在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实践/何龙群二等奖(60项)申报成果题目/申报人广西节庆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覃振锋和谐社会的德育生态——合理性与有效性的统一/朱家安盘古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广西大明山(上、下)/黄世杰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罗树杰等级、本分与补偿: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设计的结构和功能探析/黄义英匹配“事权”与“财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路径/艾洪山等文化的科学发展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系列论文(之一~之六)/张发钦中国西南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实证分析/李立民房改房转让中各方利益之法律思考/韦伟强重新认识艺术的根源/黄海澄黄姚古镇建筑艺术的影视人类学保护/石承斌等民族文化性格的深度抒写:清代广西竹枝词研究/王红198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定量研究/莫龙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内部协同程度评价及对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治理制度创新问题研究之一/韦克游等晚清广西城市居民消费探讨/侯宣杰东亚后发地区企业技术赶超战略与中国的角色/曹平区域性产业结构演进与协调机制: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王中昭论新中国剧社的管理智慧/李江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与族群标识/秦红增等从“实体”的科学到“关系”的科学——走向系统科学思想史研究/高剑平基于公平视角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研究/罗国忠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新思维/李雪岩论大学、政府、市场的权力生态关系/李枭鹰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语言间的相互影响/邓玉荣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路径探讨——兼论桂东地区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路径/高歌创业团队决策模式研究/周劲波等论我国行政诉讼审查标准与WTO的冲突/向忠诚论我国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的实现形式——以广西桂林阳朔大榕树风景区群体纠纷为例/付健论人民币升值的中国产业升级效应:现实与理论之悖论/曹垂龙旅游城市生态评价研究——以桂林市为例/马艺芳等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与广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一~三)/樊端成企业环保问题经营化战略与实施模式创新/唐拥军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研究/于祖毅等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群众满意度分析——以广西为例/黄骏等生命叙事:一种值得运用的道德教育实践策略/陈飞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刘武军北部湾经济发展及技术人才需求探析(一~三)/黎琳等南宁市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作用研究/刘曙华新时期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证分析/岑树田论县级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实践为例/钟瑞添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均衡发展指数吗?/沈有禄行政诉讼级别管辖制度之完善——基于行政诉讼目的的角度/张显伟第四种调解范式:电视与纠纷解决——基于“约请当事人”节目模式的分析与评介/李立景论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的建构——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理论范式研究之二/单小曦《康德批判哲学视野中的审美与自由》/申扶民清代乡试覆试考论/邹长清中国社会主义资本积累方式变革的历史回顾及制度建设/巫文强“出嫁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困境与出路——从民间法角度切入/何立荣旅游移动商务游客接受实证研究——基于对桂林游客的调查/彭润华等泰国旅华市场及其发展策略研究/孙大英广西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特征与经营效应分析/李星群《以“五功能”益补农村“五强五弱”局面——关于桂林市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龙海平区域性就业系列研究(一~三)/黄勇荣析RTAs协定中有关投资规则的法律问题——以中国为例/杨丽艳古今字音演变例外的计量研究/陈小燕新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获取方式对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影响/欧阳剑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发展理论述评——自然资源丰富的中小国家的经济发展思路/文礼朋等破题、定调、立论——毛泽东的“第二次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韦日平论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性/贺祖斌研发溢出、区域创新集群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吴玉鸣等零售商竞争环境下上游企业创新投入的供应链协调/田巍等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中的责任分担/宋志国思想政治教育言语行为研究(一~三)/陈立言Internet环境下社会化批注的教育应用/蒋红星三等奖(144项)申报成果题目/申报人向心·团结·和谐: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考察/何海龙和谐社会视野下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与变革/胡辉等关于广西“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模式的探讨/董再平等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演变特点及对策研究/郭绪全等中国文学地图整体景观与中华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覃德清壮族与客家关系研究系列论文/袁丽红经济伦理的可能性及其限度/刘琼豪广西幼儿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张进清农村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抉择和实践探索——以广西为例/宋志生从世界著名港口的发展看广西沿海港口群整合的趋势/刘军等比较视野中我国内地新闻传播学研究/江宇等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以广西为例/马树春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族交互主体性基础/梁桂娥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质属性、运行矛盾及政策选择/朱朝霞感觉世界·物理世界·实在世界——M·普朗克三重世界学说探析/黄炳线等近代西南民族地区宗教与圩镇经济发展关系探析——以广西为例/陈炜执政亚文化及其清理转化/陈元中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探究/冯霞汉、壮民族接触与平话变异的双重性质/李子荣滇黔桂结合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赵堂高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基于我国经验的研究/胡超广西生态省(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温远光等物权理论与环境法则的冲突及其对策/陈泰和论中国生物资源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陈宗波剔除附庸性:经济学之宏观调控的经济法改造——兼论国家投资经营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区别/漆思剑政府会计成本控制初探/卓越等民歌文化资源开发视阈下和谐歌圩的建构——以广西壮族为例/李萍论广西彩调剧的平民化特征/阙真印尼棉兰华人族群融入主流社会初探/郑一省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彭正波中国农民组织化的发展空间研究——以北部湾经济区农民组织化为例/莫光辉等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整合/赵铁中国古代“趋时”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吴全兰复杂科学视野中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王素华基于多重阻击的企业自我保护战略/侯雁集群竞争力:创新网络演进的视角/戴魁早西江流域沿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研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岑丽阳广西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潘思谕论国家经济安全与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杨亚非基于专利信息的广西制糖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柯涛等中国省域法制现代化进程非均衡差异及其相关社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分析法学的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演化模拟/曾鹏试论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关系之要素/段晓红谈谈桂学研究/吕余生从《青楼集》看元代音乐的雅俗共融/李静进一步提高桂版书编校质量的调查与探究/吴明生广西高校民族女生生源结构的实证研究/李鸿波等试论民俗学的独立学科价值/陈金文道德脱离的机制及其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潘清泉等转型期中国行政审批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供求分析/潘秀珍红水河流域壮族蛙神崇拜的美学阐释/黄怡鹏新课改与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模式的变革——以广西师范大学教改实践为例/杨丽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研究/韦冬雪将高校贫困生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李华明目标论视角下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风险——兼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风险与扩招之间的关系/徐莺论我国大学办学权的演变/肖起清大学精神的价值理性与和谐校园的文化自觉/叶宗波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对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启示/高慧君协调价值取向保障素质教育功能发挥/曾本友儿童中心论:一种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的视角/罗德红我国高等教育衍生的“知沟”问题/李海波等试论左江岩画中日芒星与祭日、祀日及“日”字的起源/李远宁等抗战时期广西的农贷政策及其实施成效/宾长初体制转型期“三农”问题东西部差异的理论诠释与政策建议/庄晋财等构建广西领军人才动态产生机制研究/潘基勇现代性的精神维度与法的主体性——兼论后现代性视角下的法的主体性/周世中社会弱势群体权利法律保护及其法律体系构建/周青等交叉型分类综合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王红晓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市场合作研究/余文建等桂台农业旅游竞争与合作模式研究/韦复生人民币区域化背景下广西金融政策取向/秦丽丽等元祐二年同文馆诗歌唱和活动研究——兼探唱和形式对诗歌创作的影响/阳静相地为先的乡村景观设计——以百色市那坡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环境设计为例/欧阳勇锋等对福柯的又一种解读——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吴致远论执政党领导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建设/汤志华亥姆霍兹《论力的守恒》的思想根源分析/李东升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公共政策创新/叶大凤广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管理研究/何评等专业责任教授制反思——广西大学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制透析/潘柳燕等组织管理视野下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黄景文等广西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模式与对策/蔡翔港口履约方与海运货物控制权的行驶/王威效率:行政程序法之价值理念抑或基本原则/谢尚果等中国—东盟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李军等入境旅游流扩散发展态势分析——以三大旅游区向陕流为例/刘宏盈等基于存量与增量全部组合收益最大的贷款优化决策模型/洪忠诚等农村网络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理论与实证——以广西都安为例/陆桂生等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实证检验——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蓝文永等影响旅行社游客满意度的服务属性因素实证研究/卢丽宁等从传播的分类看传播学的研究重点/李庆林艺术与经济因素并存的民歌节的定位及其发展方向——以百色市右江区阳圩山歌艺术节为例/覃金盾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实践化问题/莫其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与社会功能考量——思想政治教育“30年”管窥/李宪伦等高校“感恩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邓艳葵语文“有效教学”批判/唐子江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率/李建霞一类技术创新竞争扩散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及应用/廖志高等论基本银行服务排斥及其治理/汪鑫国际工程承包中承包商对利润和总部管理费的索赔问题探讨/袁晓勇农地征用制度:基本矛盾下的产权博弈分析/欧阳力胜佣金竞争与保险业绩效—结构关系研究/欧阳青东旅游业发展对山地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吴忠军等泰华文学的发展及其文化取向/陆卓宁传播学视域中的刘三姐传说/陈丽琴壮侬互动:现象与动因——以那坡县平孟镇念井屯跨国民族为例/罗柳宁壮族民间法的遗存与变迁——以广西龙胜县龙脊十三寨之马海村为例/覃主元“农事村办”——服务“三农”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袁珈玲等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冲突与解决/万锋锋论学校生活中学生发展的实现/唐荣德论教育研究的必然走向——“建构–反映”/曾茂林论地方性综合大学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以广西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例/王建平构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体系/胡国胜论中国——东盟经济互补网络组织系统的发展/文岚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客户流失预测模型/夏国恩等非讼案件本质和范围的域外考察及启示/邓辉辉WTO环境货物贸易谈判的最新进展及我国的对策/魏艳茹基于学习曲线的行业财务风险分析/曾繁荣等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趋势及启示/林元辉等《书<玉台新咏>后》辨证——朱彝尊说《文选》种种之失均不能成立/力之(刘汉忠)折子戏研究/李慧从街头官僚到街头领导:一个解释框架/尹文嘉胡锦涛统一战线思想研究(之一、之三、之五)/许立坤早期电化教育中国特色探源/朱敬生涯教育理念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启示——以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专业为例/温卫宁广西沿海地区建立北部湾大学的研究/黄家庆瑶语早期汉语借词的声母/赵敏兰“眼”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覃修桂机构知识库版权现状、风险及对策研究/吴高广西贵港地区早期冶铁遗址初步考察/黄全胜等乡村旅游社区文化遗产的精英治理——以广西龙脊梯田平安寨村委会选举为例/王林基于CA优化的农业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黄燕玲等领导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李光炎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发展第二次跃迁的卓越贡献/徐罗卿等《参同契》与中国古代炼丹学说/容志毅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SEM研究/周莹化学教师如何开发精品课件——以全国特等奖课件为例/郑小军对“句町”及与之相关的西林地名的考释——兼谈广西西林曾为句町国政治中心/吕嵩崧《损失函数的数理特性研究——兼论行为和心理因素对损失函数的影响》/黄荣哲等章惇与曾布、蔡卞交恶及其对绍述政治的影响/汪天顺A Comprehensive Data Analyze on Urban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Survey from Nanning City( 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数据分析--以南宁市为例)/韦国燕Minimal feasible sets in variable resource constrained projects/崔万安等三、研究报告类成果(73项)一等奖(6项)申报成果题目/申报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广西的实证研究/高枫等中国与东盟交通合作战略构想—打造广西海陆空交通枢纽研究/古小松等广西人口集聚度及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报告/林霁峰等南宁市传统村庄建筑风貌研究/南宁市规划管理局等广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洪军等广西卫生基础信息核心数据调查分析/《广西卫生基础信息核心数据调查分析》课题组二等奖(19项)申报成果题目/申报人。

转型期社会软控制理论初探——试用涂尔干理论分析道德失范现象

转型期社会软控制理论初探——试用涂尔干理论分析道德失范现象
内容要
中国转型期社会失范负面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 点问题。“职业共同体”的重建是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又译为迪 尔凯姆,1858-1917,以下简称涂尔干)为了解决 19 世纪西方发达国家所遭遇 的经济、社会和精神危机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是被 20 世纪的西方社会发展史 证实了的确实有效的方案之一。纵观国内外社会学界对于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 研究即可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法律社会学、道德 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知识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 分支社会学思想的研究,而且是“就理论论理论”,借鉴这些思想理论研究中国 现实问题的成果较少。另外,对涂尔干法人团体社会整合观的研究更是很少见。 法人团体社会整合观是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后落脚点,开掘 涂尔干法人团体的社会整合观的丰富内容,探究涂尔干法人团体的社会整合观 的有限性,对于我们完善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研究同样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本文在分析阐述涂尔干职业共同体的社会整合思想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构建 和谐社会的结构转型特征为现实背景,探析这一理论方案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 会的启示。这也是本文创新点所在。分析证明,从应对的问题看,中国当前遇 到的问题与当年涂尔干所遇到的问题十分相近。所以,涂尔干职业共同体的社 会整合理论对于今日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得出结论: 在行政整合模式弱化、多元利益群体分化、社会伦理道德滑坡等结构转型背景 下,家庭和单位难以承担社会整合的首要机制,职业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凸显出 来,成为今日中国社会整合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民间基础。但是,目前 中国法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它难以较好地发挥法团应有的整合功能。所以, 职业共同体要适应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必须进行适应性的重建和发展。 在中国的场景下,重建后的职业共同体必须是祛除“准单位制”性质的、独立 的,能完全代表本群体利益的,能与国家、本群体内部成员及其他法团进行良 好互动的大型组织。当代中国职业共同体重建不仅是必然的,更是存在重建的 现实可能性的。市场经济催生的个体主体意识、社会自我组织能力的增强、市 民社会的兴起是当代中国职业共同体适应性发展的现实可能性的主要方面。而

儒家的“义与利”以及其时代意义

儒家的“义与利”以及其时代意义

儒家的“义与利”以及其时代意义“义与利”是中国思想史上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中国思想史上关于“义利之辨”的讨论,从春秋时期至今延续了两千多年。

在今天,义利关系问题仍然是在现实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问题,它不仅属于伦理学问题,而且还涉及人们在利益与道义、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等一系列矛盾关系问题上的道德观念和价值选择等领域。

对待义于利的态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人们对儒家义与利的态度在认识上存有很大分歧,对于儒家是否一概排斥、否定利的积极意义也有完全不同的认识,但在认定儒家“重义轻利”方面,还是比较一致的。

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的科学义利观,对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加以正确引导。

这也就恰恰使得儒家的义利观,体现其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

一.中国古代的义与利“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义利之辨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义”注重整体利益、道德诉求;“利”则强调个体私人利益。

因此义利之辨是一种道德和利益何者为重的抉择。

义利问题各家都有论说。

在义与利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孰为本孰为末的问题上,儒家“重义轻利”,主张“义以为质”、“义以为上”,提倡“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先义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以私废公”。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讲利、求利,而在于是否“放于利而行”、“惟利是求”。

实践经验一再告诉人们,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会引起各种社会问题,激化社会矛盾,与人、与己不仅无益而且十分有害。

孔子、孟子对此都有充分的论述。

孔子主张“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自述其志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他以重义还是重利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他把对义利关系的判断作为是否成人的标准:“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乎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 。当前我 国在经 历黄金 发展期 的同时也 到了矛盾 凸显期 。随着社会 的转 型 , 如何 加 强 社会 主 义道 德 建设 、 如何重建 制度 以解 决各 类 社会 矛盾 成 为 当前 制度伦 理研究 面 临的重要 问题 。历史发 展 的经 验证
度中伦理” 或者指制度的合道德性 , 也就是对制度 的伦理评价 , 制度 的伦理 ” 即“ 。体现在社会基本制
个性 的 自由全 面 的发 展 。尽 管伦 理学 界一直 呼 吁重 视制度 伦理建 设 , 是 道 德 滑坡 和 道 德失 衡 仍 然 得 但 不到应有 的遏 制 , 德建 设 并 未 实 现 预 期 的成 效 。 道 出现这种情 况 的原 因何 在 ? 当然原 因是 多 方 面 的 , 但是 其 中最 根本 的原 因就是 忽视 了制度 伦理 的基 础 性 因素 和制 度设计 的根 本 和核 心 , 即利 益 关 系问题 。
和原则 , 即伦理 道 德 的制 度 化 。制度 伦 理 的 两方 面 内涵之 间并不是 彼 此 割裂 的 , 度 伦理 既 包含 制 度 制 的合道德 性 , 指人 们 把 一定 社 会 的伦 理 原则 和 道 又 德 要求提 升规定 为 制 度 。也就 是 说 , 当前 制度 伦 理 的研 究视 角始终局 限于 制 度 与伦 理 的简 单 相 加 , 始 终 没有超越 方 军 对 制 度 伦 理 的概 括 和 解 读 , “ 即 伦 理 的制度化 ” “ 度 的伦 理 化 ” 和 制 。近两 年来 , 虽然
多 劳多得 , 重视 物质 利 益 , 少 数先 进 分 子 可 以 , 不 对 对广大群众不行 , 一段时间可以, 长期不行。 [(4 ”3P6 ]1)
这种对多数人不管用, 长时期不行的伦理道德体系 之所 以能在我 国根深蒂 固的长期存在并且得到发 展, 从指导思想上讲 , 根源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利
不是 落实 在人 的 主 体 性 上 , 用 制 度 来 承 诺 道 德 。 要

制度伦理研 究的根本因素和核心是利益关系
实践基 础上 的理论 创新是 社会 发展 和变革 的先
7 2
制度伦 理 的建设是 社会 转型 时期道 德建设 的重要 部
分, 它有助于制度本身的健全和完善 , 有助于更好地 发挥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 功能, 引导人们 自觉加强 道德修养 , 范道 德行为 , 规 建立 良好 的社会 道德秩 序, 使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 , 更有利于人的
究, 但是从总体上仍然缺乏对制度伦理本质 的深层 揭示 。本 文试 图从利 益关 系 的视 角对制 度伦理 的研 究进行探索 , 以期推进 当前我 国的制度伦理研究和
制度创新 。

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有效实现形式 。我们传统
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依靠人们 的信念 、 习惯 、 传统、 教 育和社会舆论 的力量来 维持 的。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 道德仅仅依靠人的内心信念已很难维持, 我们要 解决 道德失 范 问题 , 必须把 伦理落 实在制 度上 , 就 而
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
实意 义 。
有的学者借鉴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思路 , 从伦
理 的角度解 释和评 价 制 度 , 进制 度 伦理 的深 化研 推
在我国, 制度伦 理产 生和发 展 的直 接动 因 , 就是 在 社会 转型期 道德 急 剧 滑坡 的背 景下 , 寻找 一种 市
21 0 0年 3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 论 学刊
Th o yJ u n l e r o r a
M ar 2 0 . 0l
第 3期
总第 13 9 期
No 3 S t No 1 3 . e . . 9
社 会 转 型期 的制度 伦 理 探析
从 利 益 的角度考 察
杨 宁
( 中共 山东省委党校 , 山东 济南 2 02 ) 5 0 1
[ 关键词 ] 制度伦理 ; 益关系; 利 制度创新
[ 中图分类号] 89 : B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2 30 【 1 )3 07 — 4 10 — 99 2 00 — 02 0 0
制度伦 理作 为适应 法治社 会道德 建设需 要 的应 用 伦理 , 把制度 和 伦 理结 合起 来 的一 种思 考 和 创 是 新 。 目前 , 理论界认 为制 度伦理 有两层 含义 : 第一层 含义 是指制 度 中蕴含 的伦理 价值 、 德原 则 , 制 道 即“
道德 理想 、 德 目标及 道 德 要求 内化 到 制度 建 设之 道 中 , 人们实 现他 律与 自律 的统 一 , 成 良好 的道德 使 形 习惯 , 从而完 成公 民 的道 德养成 。因此 , 制度 伦理对
理精神与道德价值 。第二层含义是指制度化、 法律 化道德规范 , 强调依靠制度力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道德行为。即制度伦理就是一种制度化的道德规范
度 , 括经 济制度 、 治 制度 、 律 制度 等 包 含 的伦 包 政 法
明: 社会转型时期是道德问题的多发时期 , 也是制度
伦 理发展 的关键 时期 。 随着 社会 主义 市场经济 的不
断发展 , 我国社会的政治、 经济、 文化等领域都发生 了重大变化 , 原先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章 程制度都亟待重建或创新 ; 同时腐败之风愈演愈烈、 诚信危机等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 的一个重要的社会 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 径就是加强制度伦理建设 , 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
[ 摘
要] 制度伦理研 究在我 国的形成和发展 有着深层 的制度根 源和利益根 源。制 度伦理本质 上是一种 建立
在满足和 实现社会 成员个体 需要和利益基础之 上的社会公 共伦理。在 当前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 制度伦理 需
要通过制度创新来维护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个人 利益和私人权 益基础上 的共 同利 益和根本利益 , 实现不 同利益 主 体之 间、 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 间的公正 、 和谐 与普 惠, 进社会转 型期制度的和谐发展 和 良性循环 。 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