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的水稻插秧单元的制作流程
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秧苗的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
其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步进式插秧机作业效率2.5亩/小时,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为5亩/小时。
下面重点介绍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一、秧母田技术要求1、工艺流程人工除草→提前10天翻耕炕田1-2天→泡水耕耙后沉静1天→人工做秧箱晒5天→杀毒→人工辅育秧软盘→杀毒→人工捧泥装盘→手工精量播种→杀毒→插上薄膜支架盖上薄膜→给秧母田灌入适量的水(水位:水刚好浸没软盘底部,土壤湿润)。
2、技术要点①选择排灌、管理、运秧方便的熟土沙壤田。
②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例1:100。
③不可使用除草剂。
④每亩秧田施15-20担猪粪水、复合肥20Kg作基肥。
⑤秧箱宽1.4m,沟深0.2m,沟宽0.4m。
⑥用0.5﹪敌克松杀毒秧箱,配制比例1:500。
⑦摸尽沟内异物。
由于本土水糊泥育秧技术与客土燥泥育秧技术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床土的不同,本土水糊泥育秧是就地采取沟内的水糊泥。
因此,水糊泥质量是关键。
所以,必须用手摸尽沟中的杂草、石子,尽力使沟中的泥稠糊。
二、育秧1、顺次辅盘:秧母田箱上平辅软盘,紧密整齐,盘与盘的飞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配合。
每亩大田用软盘25张、农膜(宽2米*厚1.5丝米)长5m、竹片(3cm*2.5m)6根。
2、匀辅床土:手捧沟泥入盘,盘泥平于盘面,厚薄均匀,表面平整。
3、精量播种:手工撒播,谷种须经过浸种处理,每盘播种量80-100g(湿重)。
4、谷种入泥:用软扫帚轻塌谷种入泥不露籽。
5、封膜保水保温:温度控制在28℃-35℃之间,湿度保持在90﹪以上。
6、秧龄、苗高要求:秧龄20天左右,苗高12-17cm,4叶抽出时为机插时龄期。
7、秧块标准:长*宽*高(58*28*2)cm。
启秧前3天放干田水,1天前将软盘启到干地上晾干,用手可将整块秧苗卷起或提起不撒。
水稻机插秧育秧操作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操作技术水稻是景谷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主导产业之一。
水稻生产的全过程中,耕、栽、收三个环节是最关键的环节。
在传统种植中,这三个环节也是劳动强度非常大的环节。
目前,我县稻田耕作机械化程度较高,水稻收获机械化也初具规模,但是水稻栽秧机械化才刚起步,因此推广机插秧技术是实现我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举措,更是当前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
一、机插秧秧苗的基本要求(一)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能适合机械栽插。
(二)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
(三)机插秧秧苗采用中小苗移栽,要求秧盘泥土肥力充足,秧苗群体质量均衡,根系发达,单株白根多,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度2cm,厚薄一致,秧块提起不散。
二、机插秧育苗准备(一)根据机插大田计划面积,及早落实秧田,备足育秧材料,确保大田、秧田所需材料及时到位。
秧田与大田比为1:130,一般每亩大田需准备秧田5平方米,秧盘16—18张,秧盘规格为长58cm×2cm(盘底240个孔);种子:杂交稻种1—1.2㎏;农膜:搭建小拱棚的竹片;盖种用发酵过的细猪粪或沼气粪。
(二)根据当地插秧节令和放水条件,确定育秧时间。
以插秧时间倒推40—45天即为育秧时间,但要考虑到机插秧进度,可以先后育苗、先后栽插,保证在最佳秧龄适时栽插。
三、选种根据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选择自己想种的品种,如:丰优香占、宜香725等,要求种粒饱满,出芽率在95%以上。
四、浸种(一)浸种前要求晒种一天,保证出芽整齐。
(二)精选种子,采用风选或水选,目的是出去混杂在种子中的瘪谷和杂质。
(三)将晾晒精选过的种子用温水拌浸种灵或强氯精一天,第二天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
五、催芽将浸种处理过的种子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晒在太阳光下,待稻种破胸露白即可播种。
催芽时间大约需要2天左右。
六、秧田的选择(一)秧田选择,应尽可能选在机插大田附近,减少插秧时搬运秧苗的时间和工作量,田块要求排灌容易,方便管理。
新型小型水稻插秧机结构设计
新型小型水稻插秧机结构设计1.外壳结构:外壳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抗压、抗拉强度高,造型可靠,表面美观,实用性强,耐腐蚀,减少颜色的脱落或褪色的问题,也可有效地降低机器运行噪音。
2.驱动系统:使用PLC控制器,具有易于操作,稳定可靠,功能强大,安全可信任,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安全运行!控制电源采用DC 24V,使用低压电源,可以有效避免非机械物理因素造成的印刷过程中的失误。
3.传输系统:采用全传动系统,电机、减速机、轴承,都是传动系统的基础组件。
齿轮采用剃耳落口齿轮磨削工艺,满足精密机械方面的要求。
4.抓取系统:首先采用机械结构抓取床秧苗,然后秧苗抓取牙瓣将秧苗抓取,将秧苗放入插秧模具内;再使用凹槽内注水模块,完成秧苗湿化,其次将湿化的秧苗抓取到插秧模具,实现水稻插秧。
5.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是小型水稻插秧机的核心,负责对整机的控制。
它具有可靠性强,多步技术,程序易改动,能够满足插秧的自动控制要求,可以让用户更好的使用设备。
二、电路设计1.控制电路:采用PLC控制系统,由高压、中低压、开关技术组成,其中具有传感器、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和传动系统等,控制器用来控制传动系统,完成水稻插秧任务。
2.传动电路:调节高压(220V)调节开关,改变水稻插秧机的作业时间,改变插秧步进步进比,使插秧速度可以更好的适应水稻插秧机的运行环境。
3.液压电路:使用液压电磁换向阀控制液阀,实现水稻插秧机的启动、停止和反转等功能,确保水稻插秧机在各种运行环境下实现最佳性能。
4.加热电路:采用高压石英加热电热元件,UV辐射和热风吹打功能,保证秧苗发芽、生根、茁壮的大量水稻的插秧。
总之,小型水稻插秧机的设计重点是希望机器运行安全可靠,市场投入最小,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投入的技术成本低,并且还可以安全而可靠的完成水稻插秧的功能。
水稻毯秧机械化插秧技术
水稻毯秧机械化插秧技术简介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其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劳动强度高且效率低,逐渐引起了对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水稻毯秧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插秧方式,可以大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插秧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毯秧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应用前景。
原理水稻毯秧机械化插秧技术主要依靠一台专门设计的插秧机来实现。
其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田地准备:首先需要对水田进行适当的准备,包括翻耕、平整田面、排水等工作,为后续的插秧工作做好准备。
2.毯秧垄导向:在田地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毯秧垄,用于引导插秧机进行插秧操作。
毯秧垄一般由塑料带或其他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导向性。
3.毯秧制备:将预先培育好的水稻幼苗铺在毯秧垄上,形成一层水稻苗的毯状结构。
毯秧的制备需要在合适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进行,保证苗的健壮性和存活率。
4.插秧操作:插秧机通过轮胎或履带等移动装置行进于田地中,根据预先设置的毯秧垄进行插秧操作。
插秧机的前端装有专用的插秧装置,可以将毯秧垄中的水稻苗准确地插入田地土壤中。
插秧机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程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条件进行自适应调整。
5.培土压实:插秧完成后,插秧机通常还会进行培土压实的操作,以确保水稻苗的贴近土壤,增加生长环境稳定性。
操作步骤采用水稻毯秧机械化插秧技术进行插秧操作时,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插秧机:确保插秧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加注燃油、检查润滑系统等。
同时,检查插秧机的插秧装置是否完好,是否需要调整或更换。
2.设置毯秧垄:在田地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毯秧垄,根据田地面积和水稻苗的密度进行设置。
毯秧垄的设置需要保证其直线和水平度,以确保插秧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准备毯秧:将培育好的水稻苗铺在毯秧垄上,确保苗的整齐排列,避免苗之间产生交叉或错位。
4.启动插秧机:启动插秧机的发动机,并确保插秧机处于合适的工作速度。
5.开始插秧:将插秧机移动到田地中,并根据毯秧垄的位置进行插秧操作。
插秧活动流程设计方案
插秧活动流程设计方案
1. 活动背景
插秧是水稻生长的重要环节,为了增强农民对插秧技术的了解,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我们设计了插秧活动流程。
2. 活动目的
•增强农民对插秧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培养农民的插秧技术;
•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
3. 活动对象
农民和有意向学习插秧技术的村民。
4. 活动准备
•确定插秧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准备好插秧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水稻苗、插秧机等);
•邀请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播放宣传视频,讲解插秧的重要性和技术要点。
5. 活动流程
第一步:集合
•在早上的某个时间,农民们在活动地点集合。
第二步:活动准备
•工作人员介绍活动流程,分发插秧工具和材料。
第三步:现场指导
•专业人员对插秧技术进行现场指导,示范如何正确插秧。
第四步:实践演练
•农民们自行动手,根据专业人员示范,实践插秧技术。
第五步:总结交流
•结束插秧活动后,进行经验总结和交流,分享经验和感悟。
6. 活动效果
•提高农民的插秧技术水平;
•增强农民的技术信心;
•增进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7. 结语
通过以上活动流程设计方案,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农民掌握更多实用的插秧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化水稻插秧作业流程
现代化水稻插秧作业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现代化水稻插秧作业是一个综合性农业生产过程,涉及从田块准备、秧苗培育到插秧、田间管理和收获等一系列环节。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一、操作规程1.秧床准备秧床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菜地或旱田地,稻田秧床应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
秧床要整平整细,颗粒不能超过直径2厘米,秧床宽度6.4厘米、长度30米左右为宜,每667平方米秧床上施磷酸二铵10千克、尿素5千克。
2.床土准备床土选择菜地土或秋翻的稻地土,用1厘米筛孔的筛子过筛,按每盘3.5千克准备,底土占2/3、盖土占1/3备用;选择腐熟的猪粪或牛粪进行过筛,将准备好的育秧底土与过筛的腐熟粪按4∶1的比例均匀混拌,拌完后进行调酸,堆积待播。
3.种子准备将优质稻种晒2天,打破种子的休眠期,利于种子发芽。
为防止恶苗病的发生,用使百克或402进行浸种。
药剂浸种3天后再用清水浸种,5~7天。
将浸好的种子放在28~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勤翻动,每4小时翻1次,待70%的种子露白后,将种子移入阴凉的室内,晾芽一昼夜。
4.播种程序先将育秧底土均匀地筛到秧盘内用木板刮平,底土厚度保持在1.5~1.7厘米,播量按每盘110克干种进行播种,湿种重量大致在127克左右,种子均匀撒好后用木板轻压,使种子三面入土;用筛好的净土进行盖土,盖土厚度保持在0.8~1厘米;盖土后,头水要灌足,第2水要紧跟,一般头水灌完2天后灌第2水,不留过夜水。
5.秧田管理①待秧苗出齐后,见绿就通风,禁止通底风,在中腰通风,要早开风口,早关风口,以利于增加棚温。
②新棚膜要建在背风向阳面进行遮阳,以免秧苗灼伤。
③灌水掌握3个标准:一是早晚观察秧苗吐水,吐水正常不灌水,若不吐水,则要灌水。
二是中午观察秧苗叶片,如发白、发干表明缺水。
④用硫酸调酸的床土,播种后10天在2叶1心期间要追施化肥,每盘3克,插秧前一星期第2次追肥,用量每盘3克,用育秧土调酸基本不施肥。
二、整地要求田块要整平、耙细,泥脚深度不超过300毫米;不得有4平方米以上的田面浮出水面。
灌水后田块要求精细平整,软硬适度。
粘性土壤整地后应沉淀3~4天,壤土沉淀2~3天,砂性土壤沉淀半天到1天,泥浆土要沉淀5~7天。
插秧工作方案
插秧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确保插秧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保证水稻苗期生长良好。
二、工作内容:1. 确定插秧时间: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水稻品种及苗期生长需求,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插秧,通常选择在稻田内水位恢复稳定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
2. 准备插秧工具:确保插秧机、稻秧、肥料等工具和物资的充足供应,检查插秧机的运行状态,保证正常使用。
3. 场地准备:对稻田进行排水、平整,确保田块之间的通道畅通,方便插秧作业。
4. 稻秧处理:提前将稻秧处理好,浸泡15-20小时,待长出1-2厘米长的根后择期插秧,插秧前检查稻秧质量。
5. 插秧操作:将插秧机调整到适当的插深和行距,插秧过程中保持机械操作平稳,插秧深度以根部与土壤贴合为准,同时每棵秧苗之间保持均匀间距。
6. 植保措施:插秧完成后及时进行灌溉,保证水稻生长所需水分,并根据需求施肥、喷药等植保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7. 工作记录:对插秧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插秧时间、机器运行状况、使用物资情况等,便于后续工作的追溯和分析。
三、工作流程:1. 预备工作:准备好插秧工具和物资,检查机械设备状态。
2. 场地准备:排水、整地,确保田块畅通。
3. 稻秧处理:浸泡处理,处理好数量充足的健壮稻秧。
4. 插秧操作:调整插秧机,根据田间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插深和行距,保持机械操作平稳。
5. 植保措施:插秧后及时灌溉,施肥、喷药等植保操作。
6. 工作记录:详细记录插秧工作相关信息。
四、注意事项:1. 插秧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插秧工具和物资的供应充足。
2. 插秧机的调整要合理,保证插秧深度和行距的准确度。
3. 稻秧处理要及时进行,保证插秧前的稻秧品质和健壮度。
4. 插秧过程中要注意操作平稳,保证每棵稻秧插入土壤的深度和均匀间距。
5. 插秧后及时进行灌溉和植保措施,保证水稻生长的需求。
6. 对插秧工作进行详细记录,便于后续工作的追溯和分析。
五、总结:插秧工作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合理的插秧方案能够保证水稻苗期生长良好,为后续生长发育奠定基础。
关于水稻插秧机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2
水稻插秧机1.水稻插秧机设计要求水稻插秧机是用于栽植水稻秧苗的机具。
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寿命长。
它主要包括送秧机构、传动机构、分插机构、机架和船体等组成。
本设计主要完成分插机构和送秧机构的设计。
设计要求:1)水稻插秧机应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
2)插秧频率120次/min。
3)插秧深度10~25mm之间。
4)发动机功率2.42kw,转速2600r/min,传动机构始末传动比i=26。
5)对移箱机构(送秧机构)的设计要求:a.每次移箱距离应与秧爪每次取秧宽度相配合,要求保证取秧准确、均匀。
b.移箱的时间应与秧爪的运动相配合。
c.传动平稳,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必须使用可靠、耐久。
2. 工作原理及其动作分解分插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由取秧器(栽植臂和秧爪),驱动机构和轨迹控制机构组成。
取秧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和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轨迹从秧箱中分取一定数量的秧苗并将其插入土中,然后返回原始位置,开始下一次循环动作。
秧爪在栽植臂的带动下完成取秧和插秧工作,图1中虚线给出秧爪的静轨迹图,h为插秧深度。
图1送秧机构的作用是按时、定量地把秧苗送到秧门处,使秧爪每次获得需要的秧苗。
按照送秧方向的不同,送秧机构分为纵向送秧机构和横向送秧机构。
横向送秧机构,其送秧方向同机器行进方向垂直,采用的是移动秧箱法。
因此,又称移箱机构。
本设计采用横向送秧箱机构。
工艺动作分解:1)秧爪按照特定静轨迹(如图1 所示)做往复运动。
2)秧箱做横向直线往复运动。
(在秧爪取秧过程中,秧箱需保持连续不断的匀速运动;在移至两端极限位置后,秧箱自动换向。
)3.分插机构,送秧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及确定1) 分插机构的设计方案方案甲:评价: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主动件为曲柄,使秧爪按照特定轨迹运动。
此机构设计简单,传动准确,快速。
方案乙:评价:本机构采用连杆机构,利用油缸作为主动件,来实现秧爪的特定轨迹运动。
此机构设计简单,但是需要额外的液压油路。
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过程
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过程
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将机器放置在田地中心位置,调整好插株距离和行距,以便
插出的秧苗整齐有序。
2. 开车开始插秧,将机器沿着田埂缓慢地行驶,插秧机的插杆
自动插入泥土,并在插入过程中自动拍打,将土块碾平,形成一个小孔。
3. 在小孔里将秧苗插入,此时机器会自动将小孔填平,把秧苗
埋在土里,同时压实土壤,确保秧苗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
4. 经过一段时间的作业,机器便能够将整个田地的秧苗都插好,这时候就可以收工回家。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及时清理机器,减少机器故障,确保作业效率和秧苗的种植质量。
整个过程由机器自动执行,提高了种植效率,减少了人力劳动,
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
定远县2015年水稻工厂化育插秧技术方案
定远县2015年水稻工厂化育插秧技术方案第一篇:定远县2015年水稻工厂化育插秧技术方案定远县2015年水稻工厂化育插秧技术方案工厂化育插秧以建设标准化育秧工厂为前提,主攻育秧薄弱环节,实行机械流水线播种、大棚绿化旱育、机械栽插、配套大田管理,融合农机农艺技术。
该技术能培育适宜机械化栽插的适龄壮秧,规范机插作业。
根据机插水稻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大田肥水管理,能有效促进秧苗早发稳长和低节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争足穗、攻大穗、从而实现稳产高产。
一、科学选择品种选择适宜机插特点(短秧龄、低位分蘖力强)高产、优质、多抗水稻品种。
无茬口矛盾的(如空闲茬、早熟油菜茬等),可选择生育期相对较长、增产潜力大的品种。
茬口季节紧张的(如小麦茬),应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高产稳产品种。
一般中籼杂交稻选择全生育期135天以内的品种,常规中粳稻选择全生育期140天以内品种,尤其是麦茬稻应严格掌握。
采取钵育机插秧的品种,生育期可以适当延长10天左右。
二、旱管培育壮秧1、明确机插壮秧标准。
毯状秧苗要求秧龄20±3天,叶龄3.5-4.5叶,苗高13-18厘米;每平方厘米成苗常规粳稻1.8-2.5株,杂交稻1.2-2.0株。
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苗基部扁宽,叶挺有弹性,均匀整齐,无病虫害。
秧块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
钵育机插秧龄30±2天。
叶龄4.5-5.5叶,苗高15-20厘米,平均单株带蘖0.3-0.5个。
2、科学配制营养土。
营养土要求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肥力中上等。
要因地制宜,首选熟化的菜园土(未施过草木灰、土壤呈酸性),其次是旱地土,再次为稻田土,无论采用何种土壤均要经秋冬翻耕晒冻、春耖耙细。
营养土培育最好在冬季或早春施肥培育;未经冬季或早春施肥培育的,在育秧前提早30天的,施用三元复合肥或腐熟有机肥培肥,在育秧前提早15天的,施用旱育壮秧剂(比例1:200-250)培肥秧床土;未能提前培肥,可取肥沃素土粉碎过筛使用的,秧苗床配套追肥。
田块插秧工作方案
田块插秧工作方案摘要:本文旨在制定一份田块插秧工作方案,以保证插秧的高效率和良好品质。
方案内容包括田地准备、秧苗选取、插秧前的准备工作、插秧操作流程、插秧后的管理等方面。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1. 田地准备为了保证插秧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对田地进行准备。
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地块整理:清除杂草、野生植物和垃圾,清理水沟、排水沟,并平整地表。
1.2 施肥调理: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或无机肥料,并进行耕翻,使肥料充分混合于土壤中。
2. 秧苗选取选择健壮、生长状况良好的秧苗是高效插秧的关键。
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秧苗种类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农作物需求,选择适合的秧苗品种。
2.2 良种认证:选择经过认证的良种秧苗,以确保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3. 插秧前的准备工作为了提高插秧的效率和品质,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水田灌水:根据作物需求,提前适时进行适量的水田灌水,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3.2 水田浸泡:将秧苗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提高其根系的湿润程度。
3.3 农具清洁:清洗和消毒插秧机具,防止病虫害传播。
4. 插秧操作流程插秧是关键的工作环节,需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排列整齐:将秧苗整理成一捆捆,排列整齐,方便快速插入土壤。
4.2 适时插秧: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插秧时间,确保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4.3 深度控制:插秧时控制插入土壤的深度,使秧苗的根系能够充分扎根。
4.4 行距间距:根据具体农作物的需求,控制插秧的行距和间距,保证作物之间的光照和养分充足。
5. 插秧后的管理插秧后的管理是确保作物顺利生长的重要环节。
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水田管理:根据农作物需水量,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2 除草管理:及时清除田地中的杂草,保证作物的光照和养分供应。
水稻插秧机施工方案怎么写
水稻插秧机施工方案怎么写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水稻插秧机施工方案的撰写指南。
水稻插秧机的正确施工是保证水稻种植效益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编写水稻插秧机施工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施工区域:首先需要确定水稻插秧机的施工范围,根据农田的大小和布局,确定合适的施工区域。
•设计施工流程: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施工流程,包括农田的开垦、水稻种植的标准等。
•购置工具与材料:根据施工流程的需求,购置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水稻插秧机、播种盘、肥料等。
•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配备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3. 施工步骤根据水稻插秧机的实际操作步骤,本施工方案中可以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杂草、石块等障碍物,使施工区域平整。
2.安装水稻插秧机:按照水稻插秧机的使用说明书,正确安装插秧机。
3.检查设备:检查插秧机各部件是否正常运转,保证安全实用。
步骤二:播种前的准备工作1.调整插秧机参数:根据种植要求,调整水稻插秧机的参数,例如种植密度、行距等。
2.装载种子:将种子装载到插秧机的种子仓中,确保种子供应充足。
步骤三:插秧操作1.根据设定的行距和种植密度,运行插秧机,逐行插入水稻秧苗。
2.确保插秧深度适宜:调整插秧机的插秧深度,使之符合种植要求。
步骤四:整理施工区域1.移除杂草:在完成插秧操作后,及时移除农田中的杂草,使水稻生长环境良好。
2.清理工具:将使用的工具进行清洗、归位,做好收工准备。
4. 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提高施工效率。
•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插秧时间,避免插秧时期的极端气候。
结论本文档对水稻插秧机施工方案的撰写提供了详细的指南。
水稻插秧机施工方案
水稻插秧机施工方案一、工程目标与要求本工程的目标是实现水稻插秧的高效、精准与均匀,确保秧苗生长健壮,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
要求插秧机作业质量稳定,插秧深度、株距、行距等参数符合农艺要求,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插秧机操作技术培训,确保每位操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插秧机的操作技能。
准备充足的秧苗,保证秧苗质量,避免因秧苗问题影响插秧效果。
检查和维修插秧机,确保机械状态良好,能够正常作业。
清理田块,去除杂草和残茬,为插秧作业创造良好环境。
三、插秧机选择与调试根据田块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插秧机型。
对插秧机进行调试,确保各部件运转正常,各项参数设置符合农艺要求。
四、土地准备与田块规划对田块进行深耕细作,确保土壤松软,有利于秧苗生长。
合理规划田块,确保插秧机能够顺利作业,避免机械损伤和重复插秧。
五、插秧机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插秧机的操作手册进行作业,确保插秧深度、株距、行距等参数符合农艺要求。
作业时保持匀速行驶,避免忽快忽慢导致插秧质量不稳定。
注意观察秧苗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插秧机的作业参数。
六、安全施工与应急措施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遇到紧急情况,如机械故障、秧苗质量问题等,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七、质量监控与验收标准对插秧作业质量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农艺要求。
验收时,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对插秧作业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八、施工进度与后期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按时完成插秧作业任务。
后期管理中,要加强对秧苗的养护和管理,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促进秧苗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将确保水稻插秧机施工的高效、精准与均匀,为水稻的高产优质打下坚实基础。
水稻插秧的步骤
《水稻插秧的步骤》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看看水稻插秧是怎么做的哟!第一步呀,要准备好小小的水稻苗。
这些苗就像一群等待出发的小战士,整整齐齐地站在那里。
第二步呢,就是把田弄平啦。
农民伯伯会把田里面的土弄得软软的、平平的,这样水稻苗住起来才舒服。
然后到第三步啦,要开始插秧咯!小朋友们,插秧的时候,要弯着腰,一只手拿着水稻苗,另一只手把苗插进土里。
就像在给田画画一样,一行一行的,可整齐啦。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哦。
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去插秧,一开始我总是插不好,不是歪了就是浅了。
爷爷就耐心地教我,慢慢地我也能插得像模像样啦。
最后一步,插完秧还要给它们浇浇水,让水稻苗能快快长大。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试试插秧呀?《水稻插秧的步骤》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讲水稻插秧。
一开始呀,要选好健康的水稻苗。
这些苗绿绿的,嫩嫩的,可可爱啦。
接下来,把田整理好。
就像给田做一个大大的“按摩”,让土变得松松软软的。
然后呢,就正式插秧啦。
要把水稻苗轻轻地插进土里,不能太用力,不然会弄伤它们的。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农民伯伯们插秧,他们动作可快了,不一会儿,一大片田就插满了。
插完之后,还要好好照顾这些苗。
就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给它们足够的水和阳光。
小朋友们,水稻插秧是不是很有趣呀?《水稻插秧的步骤》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说说水稻插秧。
首先得有好多好多的水稻苗。
它们小小的,一排排站着。
然后把田弄好,把里面的石头呀、杂草呀都清理掉。
接着就开始插秧咯。
弯着腰,手要快,一棵一棵地插。
我还看到过,有的小朋友也去帮忙插秧,虽然弄得身上都是泥,但是可开心啦。
插完以后,还要经常去看看,有没有生病的苗,要及时照顾好它们。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稻是怎么长大的了吗?。
插秧策划方案
插秧策划方案1. 引言插秧是水稻生产中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插秧策划方案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科学合理的插秧策划方案,以帮助农民提高插秧效率和减少劳动成本。
2. 插秧前的准备工作在正式进行插秧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准备:清理田地,除去杂草和残留作物,平整土壤,确保田地地面平整。
2.稻种准备: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稻种,保证繁殖纯度。
3.播种设备准备:检查、维修插秧机械设备,确保正常工作。
3. 插秧策划方案3.1 插秧时间的选择选择适宜的插秧时间对于增加产量和节约劳动力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情况下,应在水稻季节性生长的高峰期进行插秧,这样可以确保水稻在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3.2 插秧密度的确定插秧密度的确定是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水稻品种和农民的主观意愿来确定的。
插秧密度的合理选择可以确保每株水稻生长得到充分的光照和养分供应,进而提高产量。
3.3 土壤水分管理土壤水分管理对于水稻的正常生长起着关键作用。
在插秧阶段,农民应根据土壤湿度和降雨情况,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合适的土壤湿度。
在水稻生长后期,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进行排灌,以保证水稻的正常抽穗和成熟。
3.4 施肥管理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插秧前应进行土壤测试,根据土壤养分情况确定适宜的肥料配方和施肥量。
在插秧期间,应根据水稻的生长状态和营养需求,进行适时、适量地施肥,维持土壤养分的平衡。
3.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插秧期间,农民应密切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清除受害植株等,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和危害。
4. 插秧后的管理插秧后的管理决定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插秧后管理措施:1.除草:及时、彻底地除草,减少杂草的竞争,保证水稻的养分供应。
2.病虫害防治:继续密切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水稻机械覆膜(降解膜)插秧栽培技术
水稻机械覆膜(降解膜)插秧栽培技术水稻机械覆膜插秧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水稻栽培技术,通过使用降解膜和机械覆膜器具,实现水稻的覆膜和插秧作业的自动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技术的应用原理、作业步骤和技术优势。
一、技术原理机械覆膜插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步骤:覆膜和插秧。
覆膜过程中,通过机械覆膜器具将降解膜铺设在整个水稻田地上,覆盖在土壤表面。
插秧过程中,通过机械插秧机械臂将秧苗直接插入覆膜的孔洞中,完成插秧作业。
整个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作业,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二、作业步骤1. 土地准备:选择适宜的水稻田地,进行耕整地处理,保证土壤平整。
2. 膜铺设:使用机械覆膜器具,将降解膜铺设在土壤表面。
覆膜时要保证膜的张紧度和平整度,避免产生褶皱和松弛。
3. 膜固定:使用固定物将膜固定在土壤表面,防止膜移位和起皱。
4. 松土:使用机械松土器具,对覆膜的土地进行松土处理,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5. 插秧:使用机械插秧机械臂,将秧苗直接插入覆膜的孔洞中。
插秧时要注意控制插深、插密度和插直度,确保秧苗的生长良好。
三、技术优势1. 提高作业效率:通过自动化作业,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了覆膜和插秧的作业效率。
根据实际情况,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多台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2. 降低劳动力成本:相比传统的覆膜和插秧作业,机械覆膜插秧技术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由于作业自动化,减少了人力需求,节约了用工成本。
3. 提高作业质量:机械插秧技术能够保证插秧的深度、密度和直度,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作业质量。
覆膜保护也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4. 环保节能:采用降解膜,减少了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降解膜可在一定时间内自然分解,减少了污染和回收处理的压力。
机械化作业也减少了燃油消耗,节约了能源。
水稻机械覆膜插秧栽培技术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保证作业质量和环保节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未来水稻栽培的发展方向之一。
潜山市水稻育插秧技术
潜山市水稻育插秧技术潜山市水稻插秧技术是指在农田中进行水稻插秧的一种种植技术。
插秧是水稻的一种栽培方法,是将水稻幼苗移栽到水田中并保持苗床的湿润状态,使其生长茁壮的过程。
1. 整地准备:在插秧前,需要对水稻田进行一次彻底的整地,以确保土壤平整且通透,为插秧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准备苗床:选择一块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位置作为苗床,将土壤松散,并平整。
根据水稻的栽培密度,适当开凿行列,并用细木桩进行标记。
3. 播种育苗:将水稻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覆盖一层湿土,保持苗床湿润。
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4. 苗床管理:在苗床管理方面,需要及时除草、保持湿度适宜,并进行合理的通风,以促进良好的苗期生长。
5. 移栽插秧:当水稻幼苗长到2-3叶时,即可进行插秧。
在插秧前,要将水稻田中的水排干,然后将成熟的幼苗按照一定间距插入泥田中。
插秧时,要保持根系完整,避免损伤。
插秧后,要保持适当的浸水深度,保证秧苗的生长。
6. 管理和护理:插秧后,需要做好水田的管理和护理工作。
包括浇水、杀虫、施肥等。
及时发现并防治水稻病虫害,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7. 收割:在水稻生长期适当的时候进行收割。
要根据水稻生长的情况和果实的成熟度,选择合适的时间,采取合适的收割方式,避免损失和浪费。
1.选择合适的苗床,并进行适宜的苗床管理。
2. 种子的选择要注意品种的适应性和生长性状。
3. 秧苗的移栽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根系完整,避免损伤。
4. 插秧后要及时进行水田的管理和护理工作,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5. 收割要根据适宜的时期和方法,以减少损失并提高产量。
以上就是潜山市水稻插秧技术的相关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插秧,可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丰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具有窄行距的模块化水稻插秧机,其包括旋转壳体、密封结构、插秧机壳体、叉组件和柱塞。
插秧机壳体被设置成使插秧机壳体能够相对于叉组件和柱塞侧向地移动以减少大量空间。
技术要求1.一种模块化插秧单元,包括:旋转壳体、密封结构、插秧机壳体、叉组件、柱塞、凸轮随动件和连接器,其中插秧机壳体相对于叉组件和柱塞侧偏置设置并且能够相对于叉组件和柱塞侧向地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插秧单元,其中所述插秧机壳体被设计成使得连接柱塞和凸轮随动件的链节被所述连接器替代,并且所述柱塞被插到在所述插秧机壳体内往复运动的连接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插秧单元,包括:旋转壳体、密封结构、插秧机壳体、叉组件、柱塞、凸轮随动件和连接器,其中所述密封结构被提供以使得油密封件和轴承被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中以封闭主壳体和旋转壳体之间的间隙。
4.一种模块化插秧单元,包括:旋转壳体、密封结构、插秧机壳体、叉组件、柱塞、凸轮随动件和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是通过销与柱塞连接的凸轮随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秧单元,进一步包括:混合离合器、主壳体和多个旋转壳体,其中所述混合离合器被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中并通过花键链轮设置在输入轴上,以朝向中心移动所述旋转壳体。
6.一种模块化插秧单元,包括:旋转壳体、密封结构、插秧机壳体、叉组件、柱塞、凸轮随动件和连接器,其中所述插秧机壳体被设置成直线,使得该插秧机壳体相对于所述叉组件和所述柱塞固定,以实现较宽的行距。
7.一种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并且基本上被描述在说明书和附图中的模块化的插秧单元。
说明书模块化的水稻插秧单元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秧苗(例如稻秧)插秧领域、在秧苗插秧中使用的插秧单元、和配置有所述插秧装置的插秧机械。
背景技术水稻在超过100个国家中种植并且水稻是超过世界百分之五十的人口的主粮。
大约百分之九十的稻区位于亚洲。
在亚洲,超过60%的农民拥有小于2公顷的土地面积。
因此,针对小块土地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水稻栽培中的插秧活动的机械化能够减少人力并提高效率。
然而,在东南亚和中国的部分地区,在主要种植印度水稻的地区不能成功地实现机械化,并且这种水稻需要窄行距的插秧解决方案。
但是,在现有常规的机械化插秧解决方案中不存在的20cm行距的选择,这已经成为大规模应用的主要瓶颈。
在常规的插秧设备中,壳体中的离合器、轴承和密封件的布置不允许用于窄行距,即小于25cm的行距。
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来改变现有水稻插秧机,以满足该地区中水稻种植者的要求。
但是迄今为止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此外,插秧宽度已经被减少,结果,导致插秧速度降低并且因此机械生产率也降低。
本技术的根本目的是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提供一种针对窄行距的水稻插秧机,并且优选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内容该目的是通过由权利要求1教导的本技术实现的。
本技术的进一步有利的开发和进一步的配置被呈现在随附的权利要求中。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能够实现20至30厘米窄行距的水稻插秧单元的需求是通过减小两个旋转壳体之间的距离实现的。
插秧机壳体以下述方式设置成非直线的或偏置的:插秧机壳体能够相对于叉组件和柱塞侧向地移动以实现窄行距。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插秧机壳体被设计使得连接柱塞和凸轮随动件的链节被连接器替代,并且柱塞被插到在插秧机壳体内往复运动的连接器上。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密封结构被设置成使得油密封件和轴承被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中,以封闭主壳体和旋转壳体之间的间隙,并且连接器是通过销与柱塞联接的凸轮随动件。
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具有混合离合器、主壳体和多个旋转壳体,其中混合离合器设置在主壳体内并经由花键链轮设置在输入轴上,以便朝向中心移动旋转壳体。
附图说明记下来将参照附图中的实施例更详细地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图(1)是模块化水稻插秧单元的三维视图。
图(2)是模块化水稻插秧单元的仰视图。
图(3)是模块化水稻插秧单元的俯视图。
图(4)是模块化水稻插秧单元的侧视图。
图(5)是模块化水稻插秧单元的沿图(4)中示出的A-A横截面看去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穿过窄行距水稻插秧机的柱塞的叉组件的横截面视图,示出了连接器。
图(7)是穿过窄行距水稻插秧机的柱塞的叉状组件的横截面视图,显示了凸轮连杆。
图(8)是可替换的模块化水稻插秧单元-I的三维视图。
图(9)是可替换的模块化水稻插秧单元-I中的混合离合器(hybrid clutch)的横截面视图。
图(10)是具有弯曲的叉和柱塞组件的可替换的插秧壳体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自推进式水稻插秧机的插秧单元在图(1)中示出。
插秧单元在输入轴1处接收来自机械的传动系统(图(1)未示出)的动力,所述动力随后经由传动链(未示出)传递至插秧轴3。
链和链轮机构位于壳体(housing)2内。
壳体2内的空间的四分之三填充着油。
动力随后从插秧轴3传递至两个旋转的外壳(casing)4。
旋转的外壳4围绕插秧轴3的轴线旋转。
两个叉组件5安装在每个旋转的外壳4上,如图(1)所示。
位于插秧机壳体7上的叉6从盘(未示出)中拾起秧苗。
当叉组件5向下伸出并且秧苗被放置在土壤中时,图(2)中示出的柱塞9将秧苗推进土壤中。
柱塞9通过位于插秧机壳体7中的随动件(未示出)的运动而缩回至初始位置。
柱塞9运动的精确的计时由凸轮随动机构进行控制。
具有窄行距的模块化水稻插秧机单元是通过使油密封件和球轴承(位于主壳体和旋转外壳之间)位于同一平面中而实现的,因而节省相当多的空间。
这些改变导致需要新型的密封布置。
其需要密封主壳体与旋转壳体之间的间隙。
这种密封布置防止污垢、水和其它的杂质进入插秧单元。
同样地,由于空间的减少,其难以容纳常规的轴保持结构。
取而代之地,轴由五个M5螺栓保持。
作为这些改变的结果,通过使密封件和轴承平行,插秧单元被移动成更靠近中线。
所获得的减小的宽度是40mm插秧宽度。
为进一步缩短行距,插秧机壳体被侧向地偏置20mm,保持叉和柱塞组件的位置不变。
由于所述偏移,连接柱塞和凸轮随动件的链节必须被改变。
常规的链节布置已经通过使用连接器而被改变。
连接器是具有规定直径和长度的不锈钢部件。
该连接器被用于连接凸轮随动件和柱塞。
进一步地,凸轮随动件和柱塞还可以通过凸轮连杆(cam link)连接,所述凸轮连杆是一个新的部件,其被设计成用于消除链节组件。
链节的组装非常麻烦并且已知的是在田地中经常容易失效。
凸轮连杆将消除这些困难,并且使用安全销以限制柱塞运动。
凸轮连杆是单独的刚性部分,其与上文提到的连接器具有相同的作用。
本技术还提供了用于实现20cm到30cm行距的可替换的方式。
所使用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新型的混合离合器。
该新型的混合离合器被设置在输入轴处并且同时用作安全离合器和插秧离合器。
因此,该方法消除了插秧离合器并且为旋转外壳提供了空间,以使旋转外壳能够移动至更靠近中线。
因此,可以实现20cm至30cm之间的任一行距。
实现减小的行距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偏置的插秧叉。
该方法是与上文中的轴承和密封件的重新布置结合使用的。
通过使用该方法,插秧壳体不需要被偏置。
因此在该解决方案中,可以仅通过沿相反的方向翻动(flipping)所述叉,插秧单元即可从22cm切换到30cm。
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参照附图加以详细地说明:在图(5)中,附图标记呈现了部分地落座在中央齿轮11和间隔件12上的轴承10。
该轴承10被放置成尽可能接近位于旋转外壳4与主分开式壳体2之间的密封件13。
为适应上文的实施例中的间隔件12,衬套14位于间隔件12的内侧并且附随的支架15被重新设计。
支架15被五个M5螺栓16保持,如图所示。
旋转外壳4和分开式壳体2被如此设计,以容纳所述新型密封件13,并且在旋转过程中为M5螺栓16提供充足的间隙。
旋转外壳4的第二部分和铸件插入件17被设计以适应新型插秧轴3和开口销(cotter pin)18的设计。
进一步地,旋转外壳4的第二部分的新型设计被设计成容纳用于叉组件5的足够的间隙。
插秧机壳体7被设计以实现22cm行距。
相关联的支架8被相应地设计。
凸轮轴19被设计成用于为在插秧机壳体7内往复运动的柱塞机构20提供精确的计时。
在插秧机壳体7内侧,压缩弹簧21将凸轮随动件24保持成总是与凸轮轴19接触。
凸轮随动件24由被连接器23穿过的链节22连接到柱塞9,如图(6)所示。
在插秧机壳体7内往复运动的柱塞9被插到连接器23上。
类似地,如图(7)所示,凸轮连杆25执行链节22的功能,即,在销26的帮助下将凸轮随动件24与柱塞9连接。
安全销27被使用,以限制柱塞9的横向运动。
在图(8)中示出了用于模块化水稻插秧单元的可替换的概念-I。
该解决方案的区别特性在于落座于壳体2之间的混合离合器28。
混合离合器28被定位在输入轴1上。
混合离合器28(安全离合器和插秧离合器的组合)在图(9)中被详细地说明。
输入轴1接收来自插秧机的发动机的动力。
安全离合器28被花键连接到输入轴1。
安全离合器35将动力传递到安装在花键链轮30上的离合器爪29。
花键链轮30在输入轴1上是自由的。
当在田地里出现石头冲击或任何其它障碍物时,安全离合器35松开并且动力不被传递到离合器爪29。
安全离合器35抵靠着安全弹簧34 工作。
当障碍物被移除时,安全弹簧34将安全离合器35推回去。
当操作员致动插秧离合器栓32时,离合器爪29向右移动,抵靠着插秧弹簧33工作。
这样将使动力与安全离合器35分离。
因此动力将不会被再次转移。
这种混合离合器28节省可宝贵的空间并且有助于使旋转外壳4朝向中心移动。
图(10)示出了实现减小的行距的另一种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使用偏置的插秧叉36实现的。
通过使用偏置的插秧叉36,插秧壳体38不需要被偏置。
因此,插秧单元5中所需要的其它改变仅仅是偏置柱塞37。
当新型的偏置叉36被翻动时,其变为30cm实现行距,并且偏置的柱塞37可以被从一侧移动至另一侧。
尽管已经参照至少一个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但本技术还可以在本公开的实质和范围内进行进一步修改。
本申请因此应当覆盖使用本技术的一般原理对本技术做出的任何改变、使用、或修改。
进一步,本申请应当覆盖虽然与本技术不同、但仍然落入本领域公知的或惯常的实践范围内其他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