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饲草种植新模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我县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及措施
我县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及措施XX县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及措施自治州学习兵团农五师农业生产先进经验现场观摩会召开后,我局及时召集站所领导召开座谈会,传达学习了现场观摩会先进经验,结合我县畜牧业发展,对我县畜牧业发展思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服务为支撑,积极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思路。
现将本系统提出的全县畜牧业发展思路及措施上报你们,请审阅。
一、XX县畜牧业发展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县党委十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实行以草定畜、以草养畜的方针,实现草原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协调发展,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五化”标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突出抓好“三个基础”(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牧民定居配套设施建设、牲畜品种改良)、“三个重点”(畜牧技术服务体系、畜产品加工体系、畜产品流通体系)和畜牧兽医草原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牛羊育肥业和奶业,扩大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家庭牧场,培育和引进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长畜牧产业链,推进产业化;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证畜牧业生产安全,开展无公害畜牧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优化畜种畜群结构,推广普及畜牧科技;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我县畜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
二、措施(一)切实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凝聚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合力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为首的“科技兴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步实施。
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准确把握畜牧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因地制宜确定区域性畜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
不断完善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畜牧业的氛围,协调各涉牧部门,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建立广泛的联系,密切配合,协同工作,促进畜牧业大发展。
试论牧草在生态畜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牧草在生态畜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 引言1.1 牧草在生态畜牧中的地位牧草在生态畜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牧草是畜牧业的重要基础,是畜禽等动物主要的饲料来源。
牧草的丰富种类和优质营养给畜牧业提供了均衡饲料,保障了畜禽的生长和生产。
牧草还可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牧草的生长可以保持草原植被的完整性,减少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
牧草还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草原退化和沙漠化的防治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牧草在生态畜牧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地位不可替代。
1.2 牧草对环境的重要性在生态畜牧发展中,牧草对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牧草具有很强的保护土壤的作用。
当牧草完全覆盖土壤时,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稳定。
牧草的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
牧草还能够吸收和固定大量的营养物质,减少污染物对水体的侵蚀,维护水质的清洁度。
最重要的是,牧草的茂盛生长不仅可以提供优质的饲料资源给畜牧业,还可以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好牧草资源,促进其生长和利用,不仅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也有益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内容结束】2. 正文2.1 增加牲畜饲料的来源增加牲畜饲料的来源是牧草在生态畜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之一。
牧草作为主要的饲料来源,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满足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
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牧草,可以有效增加牲畜饲料的供给,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
牧草具有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素的特点,能够为畜禽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牧草种类繁多,包括禾草、豆科草和禾本科草等,不同的牧草搭配可以满足不同畜禽的需要。
科学种植和管理牧草,可以使牧草的品质和产量得到提高,为畜牧业提供更加优质的饲料资源。
牧草可以作为畜牧业的稳定饲料来源。
天然草地是牲畜主要的饲料来源之一,通过合理的放牧和轮牧管理,可以有效延长草地的利用期限,保持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实现草畜平衡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草畜平衡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作者:王永鲜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3期摘要:草原畜牧业是我旗畜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是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目前我旗草原的突出问题是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产能力不协调,草原生态退化沙化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草畜平衡,从根本上扭转草原生态退化的局面,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草原畜牧;草畜平衡;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S812. 8文献标识码:Bdoi:10. 3969/j. i ssn. 2096-3637. 2018. 3 1741我旗草原资源现状我旗天然草场分为4大类型:山地丘陵、荒漠草原、典型草原、盐渍化草甸。
天然草场面积42.28万hm2(其中牧区天然草场面积22万hm2),目前天然草场普遍退化,主要表现为草群的植物种类减少,高度降低,盖度变小。
原来的优势种数量减少,产量降低,取而代之的是适口性差的劣质草种和不可食有毒有害植物。
山地丘陵草场已发生严重退化,除乔灌木外,只有稀疏矮小的一年生植物萎陵菜等生长,荨麻等毒草大量出现。
荒漠草原草场严重退化,退化指示性植物骆驼蓬、葱类大量出现,原有的优势植物种针茅、隐子草严重消退。
典型草原草场严重退化,骆驼蓬、狼毒、阿氏旋花等劣质草种和有毒有害植物增加,原有的优势植物驼绒藜严重消退。
荒漠草原出现了中度沙漠化,面积约0 73万hm2,地表景观依稀可见2~ 5m的流动沙丘和片状流沙,植被盖度不足10%。
山地丘陵草场开始出现轻度沙漠化,面积约0.4万hm2,其地表景观为斑点状流沙和风蚀地斑点状出现。
草原的退化、沙化严重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牧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每到春季黄沙漫漫,沙尘暴频繁袭击,直接威胁到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
加强内蒙古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从东到西, 依次分布着草甸草原、 典型草 原和荒漠草原等草地主要类型。在各主 要的草原带中, 还镶嵌分布着许多隐域 性地貌单元如沼泽和沙地等。 新中国建 立以来, 党和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艰 苦奋斗,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和建设, 全区森林覆盖率由自 治区初建 时期的7.7%提高到14.8%。 但是, 于内 由 蒙古地域辽阔,自 然形成五大沙漠和五 大沙地, 加上自然气候的变化和人口 急 剧增加,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破坏 , 全区荒漠化面积达63.87 万平方公里, 占 全区国土总面积54%。 从总体上看, 生态 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善, 而且恶化的势 头仍在加剧,目前荒漠化面积仍以每年
这就要求必须在增草上 家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 兑现粮食、 种苗 点治理区 域:(1) 黄河上游农牧交错带水 发的草畜矛盾,
土流失区;(2)浑善达克、 科尔沁沙地和阴 突破。首先是进一步转变重畜轻草的自 等项补贴。实行草场承包到户是克服草 解决牲畜吃草 “ 大锅 确立 “ 立草为业” 的观念, 场使用短期行为、 山北麓风蚀沙化地区;(3) 呼伦贝尔和锡 然经济观念,
年均增长76.23%;农 约化发展。 1000 多万亩的速度扩展。今年几次大的 年增加 611.3 万吨, 二、建设和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沙尘暴席卷大半个中国, 给北方地区带 牧民 人均纯收入2988.87 元, 比2000 年 来严重危害, 并波及到长江流域和沿海 增加1688.87元;这一切说明内 蒙古畜牧 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 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强法制建 而且内蒙古 地区。 此, 因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 建设力 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做好农村土地延包的后续工作, 稳定 度, 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 是时 今后的发展还要以建设绿色畜牧业强区 设。 标, 但是, 和完善承包政策,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 草 代赋予内蒙古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 为目 继续大力发展畜牧业。 畜矛盾是影响造成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 提下, 鼓励农民种草养畜, 加快农区畜牧 任务。 受植物生长节律的制约, 天然草地 业的发展。 加大农村 “ 四荒” 资源开发利 自 治区党委、 政府提出 “ 蒙古建 因素。 把 内 按照国家和自 治区的有关规 成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 并将其 上牧草的供给与牲畜的需求间存在着严 用的力度, , 租赁和拍卖土地使用权, 坚持 作为全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任 重的季节性不平衡。冬春冷季的超载过 定承包、 谁造谁有, 合造共有” 的政策, “ 推动 四 退化的主要原因。 如 “ 务。 在战略方针上,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 牧是引起草原沙化、 的改造和治理。 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 建设并举。在战略布局上划分为五大重 何解决发展畜牧业与改善生态环境所引 荒”
合理开发利用饲草料资源,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着人 口的增长和 经济的发展 , 草原的“ 三化” 态势进 一步加剧 , 围栏封育 、 同 补播 、 灌溉、 除草等 技术措施 , 使草原整体生产力提 高。 时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不尽合理 。 如何充分、 有效、 合理地利 用现 ( ) 3 综合恢 复治理退化草原。对于轻度退化草场 , 以保护为主 , 应 有饲草料资源 , 可持 续发展之路 , 走 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减 轻放 牧压力 ; 对于中度退化草场 , 应采取补播 、 施肥等措施 , 提 关键词 : 合理开发 饲草料 资源 可持续发展 高土壤 肥力 ; 于重 度或极度退化草场采取综 合治理措施 , 复 对 恢 植被 。4 加快稳产 、 () 高产 的人工草地建设 步伐 。 开展种草养畜 , 建 1 临夏 州饲草 料 资源与 畜牧 业现 状 立稳产 、 高产 的人工草地 , 有效地减轻开然草地 的放牧程度。 要根 1 1 饲 草 料 现 状 . 据不 同的生境 条件, 积极 引进 、 培育和推广优 良牧草品种 , 尽快建 全州现有各 种草地 485×l sm:约占土地 总面积 的 5%。 立起规模化的牧草生产基地 , .4 O , h 9 大力发展草产业。 要注意利用方式、 其 中天然草地 2 7 ×l m , . 3 O h 人工草地 35 ×14 m 。 7 s .1 0 2 年产草量 利用频率和利用 的首末期时间等 到的研究 , h 确保饲草营养 的均衡 约 8 O t动态数据 ) 田间地埂和林 间草等 近 5×l t各类农 供给 , ×l ( s , s O, 减少牧草资源的浪费 , 遏制人工 草地 的退 化。() 5建立草。草地的特点: 1 (植物资源和牧草种类丰 ) 生态监测 预警 系统 , 积极开展草地 鼠虫害防治。草地 鼠虫害是临 富 。 () 2草地类型多样 。() 3草地质量等级较高 , 产力低下 。(汗 夏草地退 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生 4 要尽快建立以州草原站为中心涉及 旱缺水草地面积 大, 自然灾害频繁。() 5人工草地面积小 , 且分散 。 有关县、 、 的鼠虫害预测 预报体系 , 时准确地掌握鼠虫害发 乡 村 及 12 畜 牧 业 现 状 、 生数量和发展动态 , 测报灾情 , 进行有效防治 。( ) 6 切实增加对草 目前全 州规模养殖 基地 3 ,规模养殖 场累计 达到 5 9 地的投入 , 2个 64 加强人才 队伍 的建设 。 要重视草地畜牧业 的科技投入 , 个, 规模养殖户达到 2 万户 , . 4 畜牧龙头企业达到 8 个。大牲畜存 加强科技推动力量。 要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对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 栏3 5万头 , l0万只 , 3 羊 l 猪 0万头 , 、 、 出栏 分别为 l 万 科技教育 和培训 , 牛 羊 猪 l 逐步转变观念 , 走科学养畜 、 种草 ( 科学 利用草 ) 头 、0万 只、0万 口; 8 4 肉类总产量 83万吨 ; 牧业产值 8亿元 ; 的道路 , I 畜 提高畜牧业 的整体经济效益 。( ) 7 培育草产业龙头企业 。 农 民人均牧业纯 收入 30元 。畜牧产业发展优 势 : 3 一是我州地处 应用先进技术和设 备 , 加工优质牧草 , 牧草 的附加值 。 增加 对现有 黄土高原向青藏 高原 、 牧区向农 区的过渡地带 , 背靠 牧区 , 向兰 的各种农作 物秸 秆 , 面 要综合 开发 , 充分 利用 , 大限度 发挥其效 最 州等大城市 , 发展畜牧业具 有得天独厚 的区位优势 ; 二是 我州是 益。 采取各种优 惠政策 , 开展招商 引资 , 给草产业注入发展活力和 穆斯林 为主 的少数 民族地 区, 发展牛羊为主 的清真食 品 , 开拓 国 市场竞争能力。 内外市场 , 特别是阿拉伯市场 , 具有明显的民族优势 ; 三是近年来 33 畜牧产业发展 思路及对策 . 我州畜牧业效益 高于种植业 , 广大农 民和一些投资人纷纷兴办养 发展思路 : 以市场为导向 , 结构调整为主线 , 民和财政增收 农 殖企 业 , 畜牧业有 明显的比较优势 。 为核 心, 以规模养殖 、 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为重点 , 推进 畜牧 大力 产业化生产经营。依靠科技 , 狠抓质量 , 搞好服务 , 提高畜牧 全面 2 存在的问题 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 畜牧产业 的跨越式 实现 是超载放牧 , 导致 草场退化 ; 二是人 为干扰破坏 , 草场逆向 发展 。 区域 布局 : 据我州不 同地域特点和经济 条件 , 根 在西南部 高 演替; 三是草地 鼠虫 害严重 ; 四是 草业建设投入严重不 足, 服务体 寒 阴湿地 区, 重点发展肉牛和细 毛羊生产 ; 在东北部干旱 地区 , 重 系建设滞后 ; 五是草地执 法与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 草原执法难 度 点发展 肉羊生 产 ; 在川 源灌溉 区, 点发展奶牛生 产和 肉牛羊育 重 较大 ; 六是畜牧产业基础条件差 。 区域 发展不平衡 。 规模经营的水 肥 。 平低。 加工严重滞后 , 市场调控机制不全 ; 七是秸秆总量中用于畜 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 。 () 提高认识 。州政府 已将发展 畜牧业 牧业 的只占 5 %左右 , 0 青贮 氨化等技术处理后 的仅 占 1 %, 学 作为我州支柱产业 , 0 科 畜牧业在我州 已经成 为农村经济发展 和农 民 利用率不高 。 大量 的浪费 。 造成 增收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所 以从领导到群众、 从上级部 门到基层 部门都要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 真正把畜牧业作为我州一项重要 3 可 持续发 展对 策 工作来抓 , 出成效 , 出成果。( ) 抓 抓 2 以规模养殖基地建设 为畜牧 31 草 原 可 持 续 利 用 的 指 导 思 想 和 基本 原 则 . 产业开发 的突破 口, 促进全 州畜牧产业 的发展 。对 已建成 的基地 坚持草 场治 理与牧业开 发相结 合 , 以保护草地植 被 , 改善 生 和龙 头企业等继续在技术 、 资金 、 良种引进等各方 面给予扶持 和 态环境为重点 , 积极开展种草养畜 , 大力发展草食畜 。基本原则 : 加强 , 在建 和想建 的要想方设 法帮助 , 使他们不要夭折 。 对发展潜 已初具规模 的基地和龙头企业 , 按照畜 牧业 标准化生 产示 治理 、 保护 、 开发相统 一 , 统筹规 划 ; 因地 制宜 、 分类 指导 , 点示 力 大 , 抓 范、 辐射带动 ; 抓住 重点、 先易后难 、 循序渐进 ; 国家、 集体 、 个人一 范基地进行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和认证 ,力争使他们创名牌 , 充 起上 , 谁建设 、 谁使用 、 谁受益 、 谁管护 。 分发挥畜牧业优势。 3 加大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 () 发挥 区域产业优 32 草原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思路及对 策 . 势。要宣传引导 、 示范带动、 目拉动等措施 , 项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 总体思路 : 高寒阴湿 区退化严 重的草场 , 对 有计划地集 中连 构和布局 ; 全州树立一盘棋思想 , 加强合作 , 进畜产品优势产业 促 片禁牧 或围栏封育 ; 已垦草原要 一律退耕还草 ; 对 对退 出草原 的 和优势产业带 的形成 ;大力 引进推广优 良品种 。提升畜禽质量 。
大力发展牧草产业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的生 产效 率 和能耗 等 方 面 与 农 作 物 比无 疑存 在 着 巨大 的差 异 。北 方 草 场 的 牧草 质 量 普 遍 较 差 。许 多草 场狼 针 ( 针茅 ) 危 害 比较 严 重 , 致 使 一 些 用 户
不愿意使用秋后 的天然牧草。 其次 , 目前 的牧 草 生 产 体 系 ( 打 草 时 间 和 强 度) 不尽合理。刈割 、 翻晒 、 打捆 、 运输等环节存在 着 诸多 的不 合理 操作 。或 对草 场 的长期 利用 不利 ,
[ 中图分类号 ]¥ 8 - 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3 —0 o 1 5 —0 7
草 产业 是基 础产 业 , 牧 草 产业发 展水 平是 一 个
国家 、 一 个地 区现 代农 业 、 现 代 畜 牧 业 发 展 程 度 的
[ 作者简介 ]李青 丰( 1 9 5 9 一) , 男, 河北元 氏人 , 教授 , 主要
从事牧草种子及草地 生态方 面研 究。
大 力 发 展 牧 草 产 业 保 护 草 原 生 态 环 境 促 进 畜 牧 业 持 续 健 康 发 展
王 坚 , 梁 东亮
( 1 .内蒙古 自治 区农牧业厅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2 .内蒙古 自治 区草原工作站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 1 0 0 2 0 ; 0 1 0 0 2 0 )
草量 在 1 5 0 0 k g / h a以下 。低 产 草 地 在 饲 草 生 产 中
草、 调运 等不确 定 因素 困扰 。
凡此 种种 , 不一 一列 举 。总之 作为 一个新 型 的
朝阳产业 , 草产业的前景辉煌 , 但任重道远 , 期待同
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展望
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展望1. 引言1.1 青海省草原生态的重要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也是我国草原面积最大、生态系统最为完整的省份之一。
青海省草原生态系统是青海省重要的生态资源,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草原生态系统在地球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自然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
青海省草原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生态功能十分明显。
青海省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不仅关系到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还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草原生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推动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1.2 青海省畜牧业发展现状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畜牧资源和广阔的草原地带。
目前,青海省的畜牧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丰富,产品质量逐步提升。
在牲畜方面,青海省主要养殖的有牦牛、藏羊、绵羊等,其中藏羊是当地的特色品种,以其肉质鲜美、耐寒耐瘠而闻名。
青海省还发展了牧草育种、饲草种植等相关产业,以满足畜牧养殖的需要。
青海省畜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资源短缺,由于青海省地广人稀,畜牧资源有限,特别是水资源匮乏,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
二是生产技术落后,部分畜牧户仍采用传统养殖方式,养殖效率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
三是市场营销滞后,畜牧产品的销售面临着价格波动大、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
青海省畜牧业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引导畜牧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3.27•【字号】市政发[2008]29号•【施行日期】2008.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市政发〔2008〕29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畜牧业是我市都市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畜牧业,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定畜牧业产品市场供应,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五”以来,我市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畜禽生产规模和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以奶业为特色的畜牧产业化发展格局渐趋形成,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畜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工业化水平,增强我市畜牧产业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7〕4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促进我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适应都市农业发展要求,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健康养殖,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努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障畜产品稳定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保障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建设“龙型”产业链,推进畜牧业产销一体化经营;优化区域布局,构建优势特色畜牧板块和产业带。
坚持依靠科学,鼓励科技创新,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畜牧业竞争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9.14•【文号】国办发〔2020〕31号•【施行日期】2020.09.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偏弱等突出问题。
为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加快构建现代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体系,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畜禽产品消费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消除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不合理壁垒,增强畜牧业发展活力。
坚持防疫优先。
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防范畜牧业产业风险和防治人畜共患病的第一道防线,着力加强防疫队伍和能力建设,落实政府和市场主体的防疫责任,形成防控合力。
坚持绿色发展。
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禽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协同推进畜禽养殖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坚持政策引导。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3.30•【字号】青政办〔2023〕32号•【施行日期】2023.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23〕32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坚持生态优先、深化改革,创新生态畜牧业发展机制,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生产转型和农牧民增收多赢,现就促进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生产生活共赢为目标,以牦牛藏羊产业为依托,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建设基地、培强主体、培育龙头、健全链条、打造品牌,扎实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做优做强绿色有机畜牧业,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竞争能力和输出水平,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步伐,提升畜牧业现代化水平。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生态畜牧业加快向草原生态良性循环和现代化、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择优整县提升草原畜牧业发展能力,建设一批生态畜牧业模式发展经营的千头牦牛、千只藏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及生态牧场,培育一批省级股份制生态畜牧业示范社,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生态牧场+种养大户+农户”生态畜牧业联合发展体,推动实现牛羊生产、合作方式、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市场营销和服务保障“六个”转型升级,构建三产融合、规范经营、市场营销“三大”产业体系,生态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绿色有机牦牛藏羊输出能力显著增强,促进小农牧户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有效衔接。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丹政发[2008]4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丹政发〔2008〕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促进全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立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7]2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健康养殖,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9.1万吨、8.4万吨、3.1万吨,年均分别增长8.1%、2.6%、10%。
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
规模化、产业化畜禽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标准化畜禽养殖比重达到50%。
全市基本建立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饲草饲料生产、畜产品质量安全四大体系。
二、加快调整畜牧产业结构与布局(三)优化区域布局。
畜牧业发展要突出三个重点:把粮食主产区建成畜产品主产区,把畜牧业基础较好地区的畜牧产业提升到新的层次,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在全市建立“十大畜禽生产基地”,即丹东北部山区绒山羊基地;宽甸中华蜜蜂基地;东港、凤城、宽甸西部及市郊肉鸡基地;东港、凤城、市郊生猪基地;凤城、宽甸肉牛基地;丹东中南部蛋鸡基地;丹东环城奶牛基地;市郊、凤城鹌鹑基地;鸭绿江流域蛋鸭基地;丹东南部毛皮动物基地。
加大对畜禽生产基地的扶持力度,尽快形成我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畜禽优势产品。
草业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价值及发展思路
草业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价值及发展思路摘要: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支持力,草业得到了政府行政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的高度关注,社会领域对草场维护和草业培养方面投入力度愈发强劲。
处于这一发展背景下的草业已然成为农牧区一项独当一面的新兴产业,其种植区规模也随之愈发庞大,并在畜牧业的推导下形成了特色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为当地经济带来不小的收益。
因此,本文探讨了草业在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当前草地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草业;畜牧业;发展对策前言:草地资源是畜牧业的重要基础,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畜牧业的需求量急剧上升,草地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1.草业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价值1.1提升畜牧业附加值我国业资源丰富,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在畜牧业发展中,草业的作用尤为突出。
除了提供充足的饲草和水源外,草业对于降低畜牧业成本、提升畜产品质量、增加畜牧业附加值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草业能够有效降低畜牧业成本。
对于畜牧业养殖者来说,充足的饲草供应能够减少购买饲料的成本,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同时,草业还能够提高畜牧业的自然饲养水平,降低人工饲养成本;其次,草业能够提升畜产品质量。
充足的饲草供应能够促进畜禽的健康成长,增强畜禽的体质和抵抗能力,从而提高畜产品的品质。
同时,不同种类的草具有不同的香味和味道,利用草地资源养殖的畜禽也更具有地方特色,更容易满足消费者的品味需求;最后,草业能够增加畜牧业附加值。
利用草地资源养殖的畜禽更具有特色,更易于品牌化营销,能够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同时,草地管理有利于草地的生态环境提升,减少环境污染,使得畜牧业的品质和品牌形象得以保持和提升,进而增加畜牧业附加值。
1.2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饲草资源中国是一个草产丰富的地区,这里的草地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草业尤其重要,因为草地可提供丰富的饲草资源,是牛羊等畜禽生命体的主要食物来源。
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
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饲草饲料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饲草饲料的产量和品质,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的研究课题。
饲草饲料的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对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保证饲料供给、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种育种是通过引进外来种质资源或进行自身育种,培育适合当地生态环境、产量高且适合养殖的饲料作物品种。
饲草饲料的引种育种可以提升饲料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满足畜牧业高产高效、质量高、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引种通过引进外来种质资源,可以在改良和丰富当地饲料作物品种的基础上,扩大饲料供给,提高饲料品质。
引种的主要做法有:(1)从海外引进饲料作物种子或试管苗,进行试种。
如从美国引进的饲用玉米、苜蓿种子等;从日本引进的白花芸豆;从印度引进的牛鞭草等。
(2)从国内其他地区引进饲料作物种质资源。
如,从长江流域引进玉米;从西南地区引进牛膝草等。
2.育种育种是指在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需要的基础上,通过人工选择、交配和杂交等生物学手段,培育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饲料品种。
育种的主要做法有:(1)自交系选择法。
种子来自自交系群体,将产生优异表现的个体与普通个体杂交,得到拥有优秀性状的群体。
(2)杂交育种法。
在同一物种内,选出基础材料,通过杂交培育新品种,或是跨物种杂交得到混合群体,如玉米和苞谷的跨属杂种——高粱。
二、丰产栽培技术1.耕作技术在种植饲料作物时,耕作技术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
采用科学合理的耕作技术,可提高种植饲料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主要包括:(1)深松地基。
对于以根为主要器官的饲料作物,如苜蓿、大豆荚保持了强的存活能力,耐踩踏性好,能耐住冬季雨雪冰冻等苛刻条件,深松地基可以有效增加下层土壤的肥力,增加作物营养物质的吸收量。
(2)避免连作。
避免连作可以有效避免土壤的退化,以及强烈的微生物抑制作用,导致营养物质的吸收受到限制。
(3)施肥和平衡施肥。
适当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的肥力,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新时代畜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突出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推动建 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不断优化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提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 和稳定性”这一项重大任务,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 、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按照“三区四带”的布局,持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区畜
.养殖技术和效益有待提高
现阶段区的大型规模畜禽养殖企业产业化水平较高,但小规模养殖场水平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联结机 制不紧密,多数模式是“投入品供应+养殖场”或“养殖场+屠宰场”等初级“公司+农户”关系;二是大多数养殖场产业链 短,育种、饲料、兽药、防疫、屠宰、加工、冰鲜、冷链、销售和深加工等环节分离;三是养殖生产环节整体管理 手段落后,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全区缺乏真正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养殖场;四是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有待提 高。区目前主要采取异位发酵模式、能源生态、固体粪便有机肥利用模式,资源化设施设备缺乏科学管理与运行。 同时饲料、人工、环保等养殖成本持续增长,制约了养殖场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形势拓展发展新空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未来5年,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提高。届时,我国的人口进一步增加,人均主要食物消费 量将得到很大提升,畜禽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人们选择畜禽产品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逐渐向更优品质 、更高质量、更富营养、更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内生动力持续释放,为畜牧业优 化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分析乡镇畜牧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
分析乡镇畜牧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2023年,乡镇畜牧业工作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既涉及到畜牧业的生产、管理,又涉及到农民的生计和生活。
区分问题的性质和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是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任务。
本文就乡镇畜牧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畜禽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畜禽疫病的防控是一项基本且重要的工作。
但是,目前的畜禽疫病防控体系不够全面和科学。
一方面,兽医队伍不足,医疗资源不足,对于疫病的防治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农民对于畜禽疫病的防控意识普遍较低,经济负担较重。
2. 畜牧业污染严重由于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饲草、饲料和化肥农药等,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
埋肥池、粪池、垃圾堆等也成为了农村环境中突出的问题。
此外,畜牧业废弃物的未进行有效处理,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污染。
3. 畜牧业效益不高畜牧业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产生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效益来看,目前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方面,养殖技术和信息化水平不高,对于利润的把握不够。
另一方面,市场营销策略和渠道不畅,也成为了影响畜牧业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解决方案1. 健全畜禽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对兽医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疫病防治的技能和能力。
优化畜禽疫病监测体系,更新防疫设备和技术手段,强化疫苗接种制度,全面推进电子畜禽耳标管理。
2. 发展畜牧业生态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技术水平,推广畜禽环保、节能减排及零浪费养殖技术,打造绿色畜牧业发展模式,推进高效农业和可持续发展。
3. 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益加强畜牧业宣传和市场推介,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等发展模式,促进放牧和草本植物的种植,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畜牧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建议总的来说,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促进农村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加快贵南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58关于加快贵南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林守银 (贵南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贵南 813199)摘 要:通过对贵南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讨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和县情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贵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1 贵南县畜牧业发展现状1.1 粮改饲试点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该县依托粮改饲项目,推动饲草料品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销售商品化,建立了符合地域特点的“农牧循环、种养结合、以草定畜、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经统计,该县2019年新建青贮窖25座,可利用青贮加工的饲草资源面积达3733.33hm2,收贮量可达16.8万t,青贮饲草量不少于0.7t/m3,每1t饲草财政补助60元。
粮改饲试点工作提高了全县青贮饲料产量,缓解了草畜矛盾难题,实现生态民生双赢。
1.2 “三品一标”认定及特色品牌打造再上新台阶该县有机农牧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共有16家。
认证有机种植认证面积9266.67hm2,其中含燕麦1733.33hm2,青稞6253.33hm2,油菜1333.33hm2,水果13.33hm2;认证有机羊61767只(其中黑藏羊11255只)、羊毛15t,有机牦牛40914头,鸡1000羽;认证有机牧场面积5.15万hm2。
近年来,通过多方努力,在特色品牌建设方面硕果累累,黑藏羊已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等多项“金名片”,已成全县地域优势产业,是牧民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1.3 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和牦牛藏羊保险工作全面推行为持续推进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追溯平台和营销网络、推进信息采集点试点建设、标识赋码高品质产品,积极建设产销对接的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体系,通过追溯标识和品牌标签,将牦牛藏羊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以及绿色有机独特品质特征全方位展示给消费者,实现产销快速对接,全面推进牦牛藏羊全程追溯体系建设。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9.04•【字号】张政办发〔2017〕151号•【施行日期】2017.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草原资源正文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张政办发〔2017〕151号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为有效解决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施禁牧和减畜后农牧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结合我市草原畜牧业发展实际,现就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发展现状全市草原总面积3819.7万亩,其中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草原总面积2097.03万亩(含山丹马场),占草原总面积的54.9%,其中:核心区289.42万亩,缓冲区283.31万亩,实验区1418.15万亩,外围保护地带106.15万亩。
2015年底经层层核查,祁连山保护区内超载牲畜20.62万羊单位,止目前已完成减畜11.47万羊单位,现仍超载各类牲畜9.15万羊单位。
二、基本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上关于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以“生态优先、供给安全、提质增效、助农增收”为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修复与绿色养殖相配套、农牧民增收与产业转型相协同,生产方式转变与科学技术支撑相结合,进一步优化草原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强力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目标任务按照省上制定的《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方案》和市政府确定的三年减畜方案,2018年5月底以前,全面完成减畜任务,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总体实现草畜平衡。
饲草—再生稻模式种植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性食品在人们饮食结构中的消费比例亦呈不断上升态势,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确保优质饲草的有效供给,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近年来,我国牲畜养殖对优质饲草的需求呈大幅增加趋势,统计表明,我国粗饲料缺口约1.8×107t ,在此背景下,我国“粮饲争地”和“人畜争粮”的现象十分明显,不利于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生产水稻秸秆量达2.3×108t [2],研究学者针对秸秆利用提出了各自观点,包括秸秆还田[3]、生物质能源[4]、工业原料[5]和焚烧和发电等方案[6-7]。
曹志宏等[8]评估发现作物秸秆特别是水稻和玉米具有极高的饲用价值,统计表明,我国适宜饲料化的作物秸秆总量为6.26×108t 。
其中,水稻秸秆作为饲草,总可消化养分(TND )高达55%,价值与优质猫尾草相当,可作为繁殖牛、肉牛和奶牛的优质饲草来源。
这表明水稻秸秆饲料化是重要的利用方式,可为缓解畜牧发展饲料短缺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当前,集成研发水稻秸秆饲料化应用的栽培新技术,延长水稻种植业的产业链并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尤为迫切。
人们对稻米的消费需求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对优质稻米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在水稻实际生产中,位于南方长江上游稻区是传统单季中稻种植区,因夏季水稻灌浆结实期常年遭受高温胁迫的影响,生产的稻米表现为垩白度高,整精米率低,食用品质不佳,难以满足消费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需求。
传统的再生稻生产是利用头季稻稻桩的腋芽萌发成苗长穗,再收获一季的水稻,尽管产量大幅低于头季稻,但稻米品质大幅提升,具有显著的节本增效的作用。
因此,能否在生产上探索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模式,在维持水稻单产稳定的基础上,通过推迟水稻灌浆结实时间,避开夏季高温伏旱胁迫,从而大幅提高稻米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并提高稻米食味品质,同时增加一季优质水稻茎叶饲草的供给,满足畜牧业发展对优质饲草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意义[9]。
增强饲草产业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一)
增强饲草产业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一)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草作为牲畜的重要饲料,也成为了现代畜牧业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饲草产业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且因种植技术不足,饲草品质参差不齐,导致养殖业的效益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了“增强饲草产业科技支撑行动方案”,旨在提高饲草品质,促进饲草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一、饲草品种改良与优化与传统的草种单一相比,饲草品种改良可以大大改善品质和产量,增强草坪抗病性并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因此,饲草品种改良是饲草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要加大饲草品种改良的投入力度,引进高品质饲草品种,并进行长期的品种选择、评价、推广和普及,以实现饲草品种的持续改良和升级。
二、提高饲草种植技术水平饲草的种植技术是影响其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饲草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通过实施科技支撑计划,开展饲草生长规律研究、管理技术研究、耕作技术研究、施肥技术研究等,提升饲草的种植效益和品质,为养殖业提供优质饲料。
三、推进饲草加工和保藏技术创新饲草加工技术对保证其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加快饲草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推广优质的饲草保藏技术。
通过加工处理,饲草的营养成分可以大大提高,口感也更加适口,从而可以在市场上取得更高的价格。
四、加强饲草产业现代化建设目前,我国饲草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大多数农民还在采取传统的养殖方式,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因此,要加强饲草产业现代化建设,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实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饲草种植,促进饲草产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增强饲草产业科技支撑行动方案的实施对于改善饲草品质,提高生产效益,创新饲草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通过加强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为饲草产业提供更加科学、高效和可持续的支持,助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饲草种植新模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作者:车海龙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4年第03期渗灌苜蓿种植技术的推广,必将极大地增加当地畜牧业饲料的供应,使当地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化的集约化养殖方式的转变成为可能,大大缓解畜牧养殖业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从而促使当地畜牧存栏量的大幅提高,并促使相关饲料业、肉制品深加工、奶制品业等下游产业链的进一步扩大和延伸,盘活整个畜牧养殖及深加工产业链,也使得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得以缓解,生态植被得以恢复,其生态效应不可低估。
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农牧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牧业战略后,畜牧业已成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新疆作为全国畜牧业生产基地和五大牧区之一,虽然拥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畜牧业发展较为缓慢,畜牧业产值位居全国第20位,这不仅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已引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领导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作为中国西北边陲重镇,阿勒泰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幅员辽阔,是新疆畜牧业生产主要基地之一,有四季天然放牧草场1300余万亩,刈割草场40万亩,同时阿勒泰还是新疆重要的肉食品基地,阿勒泰大尾羊、新疆细毛羊、新疆褐牛、阿勒泰马在区内外久负盛名。
虽然畜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是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草原畜牧业仍然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和传统发展模式,生产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比较突出,牧畜劳动力缺乏劳动技能,转移和增收能力不足,生活改善缓慢,一部分还处于贫穷状态。
另一方面,牧民定居与饲草料基地建设存在较多制约因素。
牧民定居整体水平不高,存在诸多困难,由于以饲草料基地为主的配套设施建设难以跟上,牧民定居后的生产发展、产业拓展、收入提高和民生改善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牧民定居点草料基地配套水利工程和牧民对定居的思想转变问题对畜牧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
随着新疆及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肉类的需求量日益提高,肉制品价格连年攀升,畜牧业的发展被提到重要日程,但牧业定居的大趋势与当地饲草料种植相对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每年国家财政用于牧民定居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但由于当地饲草料种植技术相对落后,饲草料种植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当地百姓种植饲草料的积极性一直不高,使得饲草料的供应,始终难以满足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当地畜牧业的养殖仍然延袭传统的放牧模式,从而使牧民很难真正定居下来。
面对严峻的形势,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地思考,究竟依靠什么来实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必须深入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找到了新疆天筑华鑫投资(集团)天筑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富蕴县分公司总经理夏植新。
了解市场是基础对于阿勒泰地区畜牧业面临大发展的机遇却受制于饲草料种植技术落后的状况,夏植新早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他所在的新疆天筑华鑫投资(集团)天筑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富蕴县分公司一直从事农田节水灌溉设施的研究开发和施工,对于困扰饲草料种植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产品。
经过市场调研,夏植新发现苜蓿作为传统的优质饲料,一直备受养殖户的青睐,在牧业地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传统的种植模式,因经济效益不明显,百姓的种植积极性一直不高。
另一方面,由于阿勒泰地区的地域气候条件因素的原因,当地经济作物种植品种相对单一,主要以食葵、打瓜、油葵为主,而以上作物,对土地的地力伤害很大,通常种植3~5年后,土地便退化严重,难以种植其他作物,从而成为撂荒地。
据不完全统计,阿勒泰地区目前有这种撂荒地大约50万亩,大量土地因此被搁置,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苜蓿种植对土地要求不高,完全可以在这种贫瘠的撂荒地上进行的,同时由于苜蓿的生长对环境及气候的依赖,相对传统经济作物有着天然的比较优势,抗冰雹、大风、抗旱能力极强,种植风险更小,市场需求巨大,并且收入相对稳定,管理相对简单,可以说是最好的饲草料种植品种。
在这种荒地上种植作物,节水灌溉设施无疑是重中之重。
而这也正是夏植新和伙伴们的专长所在,经过有针对性地研发,加上长久以来的技术储备,饲草料渗灌苜蓿种植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在荒地上种植作物的缺水之痛。
有了这个好开端,夏植新认为这个事情可以做了,但是身边的伙伴们依然不看好这个项目。
因为虽然解决了苜蓿种植中的水源问题,但是并不代表就能让土地里产出效益。
在这之前也有两家企业做过这个项目,也是能够解决苜蓿种植中的灌溉问题,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因为土地为农户所有,而农户缺乏种植管理技术,特别是对高效节水设施的使用及维护不能很好的应用,经常会因为设备出现小的问题不能解决,而导致整个系统闲置,从而使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的高效节水设施不能发挥有效作用。
另一方面,当地农户一直以来以牧业为主,对种植业缺乏经验和种植热情,种植技术粗放、简单、落后,同时各家耕种在用水、施肥、中耕管理上分散,不便于统筹管理,还经常会因用水用电及施肥问题产生矛盾。
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是有再好的技术也无法让土地产出让人满意的效益。
对于伙伴们的担扰,夏植新也在不断思考、权衡,最终他还是决定要接下这个项目,不过他却向当地政府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为了确保公司在当地实施的渗灌苜蓿种植项目的最终成功,夏植新所在的公司会成立专业农业技术服务公司,以村为单位,对当地连片土地进行统一“代管、代种”。
只有采用这种模式才能让他们控制整个种植的每个环节和过程,才能让他们所有的想法能够落在实处,从而实现最终的让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
成果显著是关键2012年,在地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新疆天筑华鑫投资(集团)天筑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富蕴分公司在富蕴县乌伦古河流域,进行了饲草料渗灌苜蓿种植技术的相关种植实验及推广。
首先,夏植新和他的伙伴们要在试验田里全部铺设渗灌设施。
因为传统种植苜蓿是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在阿勒泰地区亩产干草量一直都保持在300~600公斤/亩(干草),而采用渗灌种植技术,经测算可以达到亩产干草600~1 200公斤,按当地最低销售价1.5元/公斤计算(当地实际销售价为2元~2.3元/公斤),每亩增加收入400~900元。
从成本上来看,渗灌种植苜蓿比传统大水漫灌种植模式每亩增加成本约500元,地面设施使用寿命可保持4~5年以上。
以苜蓿生长周期5年计,每亩每年增加生产成本约100元/亩,相应增加收入则在400元以上。
可见,采用渗灌设施是项目成功的前提条件。
经过他们的积极争取,加上当地政府的支持,这部分的费用由政府项目补贴,没有增加农户的负担,因此,这项工作开展的很顺利。
同时,采用了渗灌设施,也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传统种植方式1个人只能管理50~100亩地,而通过渗灌技术种植,1个人可以管理600~1000亩地,从而使得当地劳动力大幅解放;另一方面也大幅减少了用水量,经测算比传统漫灌方式可节约用水1/3以上。
在具体的农田管理上,夏植新则大力推行“代管代种”模式,将农户所有的连片土地统一代管代种,以村为单位,签订“代管、代种”合同,每亩收取80元的管理费。
所有种植投入(种子、化肥、水电、机耕、收运等费用)由农户承担,相应种植所得也归农户所有。
公司派种植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分片统一种植管理,充当“职业”种植管理人的角色,统一播种、施肥、管理,特别是对高效节水设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设备维修所产生的费用,按土地面积分摊到各家,采用“报备制”即备用材料先上报村委会批准,急用材料可先投入使用再上报批准,财务公开。
通过采用“代管、代种”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消除了农户各家用水、用电、施肥管理中产生的矛盾,另一方面便于大型农机具的使用,形成有规模的种植。
因为有了一定规模优势,在产销方面也有了更多话语权,同时也更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
同时,也提高了劳动力的使用效率,过去1个农户管理50亩地左右,而现在1人可管理500亩地以上,很大程度节约了劳动力成本,使得剩余劳动力可以从事其他产业的生产。
采用“代管、代种”的管理模式,也提高了当地农业的种植管理水平。
为了保证农田管理水平,夏植新聘用的种植管理人员,要求种植经验10年以上,同时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农闲时间公司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员工进行专业种植技术培训,通过各种培训使员工成为专业化的职业种植人员,从而确保了土地种植的收益。
由于夏植新和伙伴们整合了一支专业化种植、管理队伍,把分散的土地集中管理,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科技化的种植模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这一方面使得当地水利设施的使用更加科学有效,延长相关设施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大幅提高了当地种植的科学化及专业化水平。
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管理,使得亩产比牧民自己管理增加了100公斤以上,仅代管相应地每亩收入就增收了200元左右,而收取的管理费用只有80元,而且是在管理新增效益里提取,并没有增加农牧民的任何生产成本。
因此,农户们对这种模式更容易接受,也便于推广。
2013年,夏植新所在的公司在富蕴县实施种植的4300余亩苜蓿地,全部是在贫瘠的撂荒地上进行,有的还是已搁置两年以上的搁荒地,其中极贫瘠土地(原地表寸草不长)约300亩,全部长势良好,出苗率在95%以上,产量都能达到600公斤/亩以上,同时由于苜蓿有着良好的松土固氮作用,3~5年后这些土地又将变为良田,从而使得当地农牧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产业开发是重点面对渗灌苜蓿种植技术的实验成功,夏植新也信心满满,他表示,以前牧民虽然有定居点,但是因为没有充足的饲草料,只能采用传统的放牧方式,使得牧民定居工程无法落到实处。
再加上牧民不懂种植技术,种植经济作物的效益又不明显,所以只能放弃土地。
而采用渗灌苜蓿种植技术后,牧民发现饲草种植简单便于管理,又能大幅增加他们的收入,而且自己土地里出产的饲草料就可以充分满足畜牧集中养殖的需要,使当地牧民可以真正地去从事自己熟悉的养殖工作,从而实现真正定居,并使牧民的子女教育、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城镇化建设成为可能。
而对于农户们来说,亩产效益增收400-900元,并且不需要操心田间管理,坐在家里就可以得到如此大的收益,这对于他们无疑是最好的动员令。
他们纷纷跑到地区领导面前要求自己的土地也采用这种模式来耕种和管理。
从社会效益来说,传统畜牧对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使大力发展畜牧业的需要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渗灌苜蓿种植技术的推广,必将极大地增加当地畜牧业饲料的供应,使当地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化的集约化养殖方式的转变成为可能,大大缓解畜牧养殖业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从而促使当地畜牧存栏量的大幅提高,并促使相关饲料业、肉制品深加工、奶制品业等下游产业链的进一步扩大和延伸,盘活整个畜牧养殖及深加工产业链,也使得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得以缓解,生态植被得以恢复,其生态效应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