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PPT..
合集下载
细菌生长繁殖与代谢
21
大肠埃希菌 产气杆菌
IM ++ --
Vi C试验 -++
22
(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细菌在合成代谢过程中,除合成菌体自 身成分外,尚可合成一些与医学有关的特殊 产物,有的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有的可用于 鉴别细菌或防治疾病。
23
合成代谢产物
热原质(pyrogen) 毒素与侵袭性酶 色素 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
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 葡萄糖→丙酮酸
甲基红 - (产气肠杆菌) 甲基红 +(大肠杆菌)
主要用于鉴别大肠埃希菌与产气肠杆菌。 17
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
利用枸橼酸盐生长 +
不能利用
-
用于肠杆菌科中菌属间的鉴定。
18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
I-吲哚(indol)试验 色氨酸→ 吲哚 玫瑰吲哚
↑ 吲哚试剂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 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
-+
19
硫化氢试验
培养基:醋酸铅培养基 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 科中属及种鉴别
20
IMViC试验
I - 吲哚(indol)试验
M - 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V - VP(Voges-Proskauer)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1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 充足的营养物质 基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等 营养要求高的细菌 营养要求一般的细菌
2
2.适宜的酸碱度
嗜酸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低至3.0 嗜碱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高至10.5 病原性细菌最适pH为7.2~7.6 个别细菌如霍乱弧菌pH在8.4~9.2生长最佳
大肠埃希菌 产气杆菌
IM ++ --
Vi C试验 -++
22
(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细菌在合成代谢过程中,除合成菌体自 身成分外,尚可合成一些与医学有关的特殊 产物,有的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有的可用于 鉴别细菌或防治疾病。
23
合成代谢产物
热原质(pyrogen) 毒素与侵袭性酶 色素 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
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 葡萄糖→丙酮酸
甲基红 - (产气肠杆菌) 甲基红 +(大肠杆菌)
主要用于鉴别大肠埃希菌与产气肠杆菌。 17
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
利用枸橼酸盐生长 +
不能利用
-
用于肠杆菌科中菌属间的鉴定。
18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
I-吲哚(indol)试验 色氨酸→ 吲哚 玫瑰吲哚
↑ 吲哚试剂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 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
-+
19
硫化氢试验
培养基:醋酸铅培养基 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 科中属及种鉴别
20
IMViC试验
I - 吲哚(indol)试验
M - 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V - VP(Voges-Proskauer)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1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 充足的营养物质 基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等 营养要求高的细菌 营养要求一般的细菌
2
2.适宜的酸碱度
嗜酸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低至3.0 嗜碱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高至10.5 病原性细菌最适pH为7.2~7.6 个别细菌如霍乱弧菌pH在8.4~9.2生长最佳
《微生物学》PPT课件
营养类型
根据微生物对营养需求的不同,可分为自养型、 异养型和兼性营养型。
2024/1/24
12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测定方法
生长曲线
描述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 生长繁殖的四个阶段,即 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 和衰亡期。
2024/1/24
测定方法
包括直接计数法(如显微 镜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 法)和间接测定法(如比 浊法、生理指标法等)。
2024/1/24
31
20
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影响环境,如分解有机物、 转化无机物等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pH值等对微生物的生长 和代谢具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既有互利共生也有竞争关系
2024/1/24
21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和废气,降低污染物浓度
命名规则
采用双名法,即属名和种名,用斜体拉丁文表示,属名在前,种名在后。例如: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 )。
2024/1/24
24
微生物的鉴定方法与步骤
鉴定方法
表型鉴定(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学鉴定(基因型、DNA序列分析)、血清学鉴定(抗原抗 体反应)等。
鉴定步骤
采集样品、分离纯化、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等。
遗传物质传递
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14
04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 控
202代谢与呼吸作用
能量代谢途径
ATP合成机制
包括发酵、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等, 不同微生物采用不同的代谢途径获取 能量。
微生物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 酸化两种方式合成ATP,为细胞提供 能量。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有鞭毛的细菌:可扩散,呈放射状 或云雾状
无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生长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常用于观察细菌动力
有鞭毛的细菌可沿穿刺线 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混浊生长
无鞭毛细菌则只能沿穿 刺线呈明显的线状生长
3、固体培养基: 形成菌落。
菌落:单个细菌分裂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 的细菌集团。
菌苔:多个菌落融合成片。
+ 2-5%琼脂
用于大量繁殖细菌
动力检查 固体培养基: 细菌的分离培养
+ 0.2-0.5%琼脂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2.按用途分:
⑴基础培养基:如肉汤培养基和普通琼脂培养基。 ⑵营养培养基:加入营养物质,如血平板 ⑶选择培养基:加入某些化学物质,抑制杂菌生
长,如SS琼脂培养基。 ⑷鉴别培养基:
1.多数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pH是( )
A.pH 7.2~7.6 C.pH 8.0~8.8
B.pH 6.5~6.8 D.pH 4.4~4.6
E.pH 5~6
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不包括( )
A.丰富的营养物质 C.合适的温度 E.充足的光线
B.必要的气体环境 D.合适的酸碱度
3. 注射液中出现哪种现象说明被细菌污染? ( )
蒸馏最好! 无菌操作!
2、 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是细菌 重要的致病物质。
内毒素:G- 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菌体死亡崩 解后游离出来;
外毒素:多数G+ 菌和少数G- 菌在生长繁殖过 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毒性强于内毒素。
侵袭性酶: 亦为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能损伤机体
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和扩散。
细菌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能力不同,产物不同, 基于这特点来鉴别细菌。如靛基质试验;硫化氢试 验。
无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生长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常用于观察细菌动力
有鞭毛的细菌可沿穿刺线 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混浊生长
无鞭毛细菌则只能沿穿 刺线呈明显的线状生长
3、固体培养基: 形成菌落。
菌落:单个细菌分裂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 的细菌集团。
菌苔:多个菌落融合成片。
+ 2-5%琼脂
用于大量繁殖细菌
动力检查 固体培养基: 细菌的分离培养
+ 0.2-0.5%琼脂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2.按用途分:
⑴基础培养基:如肉汤培养基和普通琼脂培养基。 ⑵营养培养基:加入营养物质,如血平板 ⑶选择培养基:加入某些化学物质,抑制杂菌生
长,如SS琼脂培养基。 ⑷鉴别培养基:
1.多数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pH是( )
A.pH 7.2~7.6 C.pH 8.0~8.8
B.pH 6.5~6.8 D.pH 4.4~4.6
E.pH 5~6
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不包括( )
A.丰富的营养物质 C.合适的温度 E.充足的光线
B.必要的气体环境 D.合适的酸碱度
3. 注射液中出现哪种现象说明被细菌污染? ( )
蒸馏最好! 无菌操作!
2、 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是细菌 重要的致病物质。
内毒素:G- 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菌体死亡崩 解后游离出来;
外毒素:多数G+ 菌和少数G- 菌在生长繁殖过 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毒性强于内毒素。
侵袭性酶: 亦为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能损伤机体
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和扩散。
细菌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能力不同,产物不同, 基于这特点来鉴别细菌。如靛基质试验;硫化氢试 验。
细菌的结构与繁殖PPT幻灯片
细菌的分布
到处存在,凡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质 的地方都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如:人体的 皮肤、肠道、食物的腐败变质等。在自然 界中,细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一、细菌的个体形态和大小
自然界细菌数量:杆菌>球菌 >螺旋菌
双球菌
四链球菌
细胞分裂是沿两个相垂直的 平面进行,分裂后每四个细 胞特征性地连在一起,呈田 字形。 如四联微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
细菌在琼脂培养基中穿刺培养 的生长特征
1.丝状 2.有小刺 3.念珠状 4.绒毛状 5.假根状 6.树状
裂殖为主,芽殖为辅 裂殖:一个细胞经过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的过程。 二分裂、三分裂和复分裂。 芽殖:指在母细胞表面先形成一个小突起,
待长到与母细胞相仿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 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 同形裂殖(多):子细胞大小相等。 • 异形裂殖(少):子细胞大小不等 • 细菌分裂过程: • ①菌体伸长,核质体分裂 • ②形成横隔壁 • ③子细胞分离
• 1500个大肠杆菌头尾相接等于3mm,约 等于1个芝麻粒的长度;
• 10亿个大肠杆菌加在一起有一个芝麻粒大。
• 不同细菌细胞大小不同 • 同一细菌的不同菌龄细胞大小不同 • 营养等因素相关 • 染色也影响细菌的大小 • 细胞大小的测量结果只是近似值或平均值
• 费氏刺尾鱼菌:长达200-500µm(1985, 红海和
澳大利亚海域发现)体积10万倍E.coli
•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德国科学家在非洲西部大陆 架土壤中发现了一种迄今为止最大的细菌,直径 为0.3-1.00mm.以海底散发的硫化氢为生。
• 最小的细菌是1998年芬兰人发现的纳米细菌仅为
E.coli的1/10(50nm)(纳米矿物质)。
到处存在,凡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质 的地方都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如:人体的 皮肤、肠道、食物的腐败变质等。在自然 界中,细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一、细菌的个体形态和大小
自然界细菌数量:杆菌>球菌 >螺旋菌
双球菌
四链球菌
细胞分裂是沿两个相垂直的 平面进行,分裂后每四个细 胞特征性地连在一起,呈田 字形。 如四联微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
细菌在琼脂培养基中穿刺培养 的生长特征
1.丝状 2.有小刺 3.念珠状 4.绒毛状 5.假根状 6.树状
裂殖为主,芽殖为辅 裂殖:一个细胞经过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的过程。 二分裂、三分裂和复分裂。 芽殖:指在母细胞表面先形成一个小突起,
待长到与母细胞相仿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 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 同形裂殖(多):子细胞大小相等。 • 异形裂殖(少):子细胞大小不等 • 细菌分裂过程: • ①菌体伸长,核质体分裂 • ②形成横隔壁 • ③子细胞分离
• 1500个大肠杆菌头尾相接等于3mm,约 等于1个芝麻粒的长度;
• 10亿个大肠杆菌加在一起有一个芝麻粒大。
• 不同细菌细胞大小不同 • 同一细菌的不同菌龄细胞大小不同 • 营养等因素相关 • 染色也影响细菌的大小 • 细胞大小的测量结果只是近似值或平均值
• 费氏刺尾鱼菌:长达200-500µm(1985, 红海和
澳大利亚海域发现)体积10万倍E.coli
•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德国科学家在非洲西部大陆 架土壤中发现了一种迄今为止最大的细菌,直径 为0.3-1.00mm.以海底散发的硫化氢为生。
• 最小的细菌是1998年芬兰人发现的纳米细菌仅为
E.coli的1/10(50nm)(纳米矿物质)。
第二章 23节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PPT课件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34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人 体 内 正 常 菌 群 的 分 布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等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 减弱
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基
结核分枝杆菌
卡介苗
13年230代
28
耐药性变异
•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 异称为耐药性变异。
• 有些细菌还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即多 重耐药性,甚至产生药物依赖性。
含链霉素培基
痢疾杆菌
长期培养
依链株
29
菌落变异
•
在陈旧培养基中长期培养
光滑型菌落
粗糙型菌落
18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1.与致病有关的: 热原质
特点: 引起发热反应,耐高温,121.3℃ 20min不破坏 除去方法: 250℃干烤;吸附剂,特殊石棉 滤板过滤;蒸馏
19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毒素和侵袭性酶 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内毒素:G-菌细胞壁的LPS 外毒素:G+菌产生的蛋白质
侵袭性酶: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卵磷脂酶 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学习目标
1、叙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速度 。
2、解释菌落的概念。
3、描述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4、分析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
5、简述细菌的变异现象及在医学上的意义
34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人 体 内 正 常 菌 群 的 分 布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等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 减弱
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基
结核分枝杆菌
卡介苗
13年230代
28
耐药性变异
•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 异称为耐药性变异。
• 有些细菌还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即多 重耐药性,甚至产生药物依赖性。
含链霉素培基
痢疾杆菌
长期培养
依链株
29
菌落变异
•
在陈旧培养基中长期培养
光滑型菌落
粗糙型菌落
18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1.与致病有关的: 热原质
特点: 引起发热反应,耐高温,121.3℃ 20min不破坏 除去方法: 250℃干烤;吸附剂,特殊石棉 滤板过滤;蒸馏
19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毒素和侵袭性酶 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内毒素:G-菌细胞壁的LPS 外毒素:G+菌产生的蛋白质
侵袭性酶: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卵磷脂酶 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学习目标
1、叙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速度 。
2、解释菌落的概念。
3、描述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4、分析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
5、简述细菌的变异现象及在医学上的意义
微生物学最完整经典ppt课件
酶制剂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对 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处理, 提高食品质量和产量。
生物防腐剂
利用微生物的抗菌作用, 生产天然、安全的食品防 腐剂。
微生物学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抗生素生产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抗生素,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等疾病。
疫苗制备
利用微生物制备各种疫苗,预防 传染病的发生。
基因工程药物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微生物作 为“工程菌”,生产各种生物药
微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
包括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锻炼身 体、增强营养等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微生物感染。
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感染,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如细菌感染可采用抗生素治疗; 病毒感染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真菌感染可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等。同时,还可 以采取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等措施,缓解患者的症状。
微生物的能量转换
包括ATP的生成和利用。
微生物的物质运输
包括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等。
微生物的细胞膜与细胞壁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组成与作用。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和RNA。
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类型、特点和意义。
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方式、过程和意义。
微生物的育种与基因工程
育种方法,基因工程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微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新型疫苗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微生 物防治领域的重要趋势。如基于mRNA技术的疫苗、重组蛋 白疫苗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2 03
微生物组学在防治中的应用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 水
碳源 :糖类、有机酸
氮源 :蛋白质或蛋白质的降解产物(如蛋白胨、氨基酸等)
无机盐 :如磷、硫、钾、钠、镁、钙、铁等。 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2.氢离子浓度(pH) 7.2~7.6 3.温度 37度 4.气体:氧和二氧化碳 5.渗透压
1.按其营养成分和用途不同分类 (1)基础培养基:能满足一般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 (2)营养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酵 母浸膏等物质,专供营养要求较高或有特殊需求的细菌生长。 (3)选择培养基:选择所需分离的细菌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 培养基。 (4)鉴别培养基:供细菌生化反应试验用的,可以鉴别细菌。 (5)厌氧培养基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1.在医学中的应用 (1)细菌的鉴定和研究 (2)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生物制品的制备 2.其他方面的应用 (1)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四、细菌的变异
细菌的遗传
概念: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亲代将其生物学性状 传给子代,而且代代相传,称为遗传。
(二)细菌的遗传物质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基因突变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转化(transformation)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 段,通过与染色体重组,获得了供体菌的部分遗传特性。
转导(transduction)是噬菌体为媒介,把供细菌的基因转移到受 体菌内,导致后者基因改变的过程。
1.细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二分裂繁殖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生长繁殖的条件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1.细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二分裂繁殖
20~30 min 2.细菌的繁殖速度:
1.营养物质 水
碳源 :糖类、有机酸
氮源 :蛋白质或蛋白质的降解产物(如蛋白胨、氨基酸等)
无机盐 :如磷、硫、钾、钠、镁、钙、铁等。 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2.氢离子浓度(pH) 7.2~7.6 3.温度 37度 4.气体:氧和二氧化碳 5.渗透压
1.按其营养成分和用途不同分类 (1)基础培养基:能满足一般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 (2)营养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酵 母浸膏等物质,专供营养要求较高或有特殊需求的细菌生长。 (3)选择培养基:选择所需分离的细菌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 培养基。 (4)鉴别培养基:供细菌生化反应试验用的,可以鉴别细菌。 (5)厌氧培养基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1.在医学中的应用 (1)细菌的鉴定和研究 (2)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生物制品的制备 2.其他方面的应用 (1)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四、细菌的变异
细菌的遗传
概念: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亲代将其生物学性状 传给子代,而且代代相传,称为遗传。
(二)细菌的遗传物质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基因突变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转化(transformation)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 段,通过与染色体重组,获得了供体菌的部分遗传特性。
转导(transduction)是噬菌体为媒介,把供细菌的基因转移到受 体菌内,导致后者基因改变的过程。
1.细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二分裂繁殖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生长繁殖的条件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1.细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二分裂繁殖
20~30 min 2.细菌的繁殖速度:
第三章-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
内毒素:G-菌的脂多糖 外毒素:G+菌和少数G-菌产生的蛋白质 侵袭性酶: 血浆凝固酶(金葡菌) 透明质酸酶(链球菌) 损伤机体组织,促进细菌侵袭和扩散
2019/10/16
30
(3)色素:金葡菌--金黄色色素(脂溶性)
铜绿假单胞菌--绿色色素(水溶性) 可用于细菌鉴别
(4)抗生素:多粘菌素、杆菌肽。 (5)细菌素:只能抑制有近缘关系的细菌。
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
2019/10/16
1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一、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水: 占细胞总重量75%-90%
有机物: 碳、氢、氮、氧、磷、硫等 无机离子: 钾、钠、铁、镁、钙等
特有成分: 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
2019/10/16
2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 半透明
穿刺接种 有鞭毛细菌:
扩散生长,周围浑浊 无鞭毛细菌:
沿穿刺线生长,周围透明
2019/10/16
13
半 固 体
有鞭毛 细菌
无鞭毛 细菌
培
养基
混浊生长 2019/10/16
沿穿刺线生长
14
(3)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菌落: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培养一定时间后,
由单个细菌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稳定期:代谢产物形成(如外毒素、抗生 素、芽胞等)
衰亡期:菌体细胞呈现多种形态
2019/10/16
9
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基
* 概念:由人工方法经灭菌后制成,专供微生物
生长使用的混合营养制品。一般PH为7.2-7.6。
* 分类:
营养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
2019/10/16
30
(3)色素:金葡菌--金黄色色素(脂溶性)
铜绿假单胞菌--绿色色素(水溶性) 可用于细菌鉴别
(4)抗生素:多粘菌素、杆菌肽。 (5)细菌素:只能抑制有近缘关系的细菌。
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
2019/10/16
1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一、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水: 占细胞总重量75%-90%
有机物: 碳、氢、氮、氧、磷、硫等 无机离子: 钾、钠、铁、镁、钙等
特有成分: 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
2019/10/16
2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 半透明
穿刺接种 有鞭毛细菌:
扩散生长,周围浑浊 无鞭毛细菌:
沿穿刺线生长,周围透明
2019/10/16
13
半 固 体
有鞭毛 细菌
无鞭毛 细菌
培
养基
混浊生长 2019/10/16
沿穿刺线生长
14
(3)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菌落: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培养一定时间后,
由单个细菌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稳定期:代谢产物形成(如外毒素、抗生 素、芽胞等)
衰亡期:菌体细胞呈现多种形态
2019/10/16
9
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基
* 概念:由人工方法经灭菌后制成,专供微生物
生长使用的混合营养制品。一般PH为7.2-7.6。
* 分类:
营养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
兽医微生物学课件-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生态
大肠杆菌及许多其他病原菌在适宜 的条件下,分裂一次仅需20min,而细 菌染色体DNA的复制约需40min。之 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在上一轮的复制还 未完成时,下一轮的细胞分裂已经启动。 此外,染色体DNA存在多个复制叉,可 使子代的染色体DNA同时开始部分复制。 分支杆菌等繁殖较慢,需18~24h才分 裂一次。
3、稳定期
此时因营养的消耗、代谢
产物的蓄积等,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
数逐步上升,新繁殖的活菌数与死菌数大
致平衡。该朔细菌的形态及生理性状常有
改变,革兰氏阳性菌此时可染成阴性。毒
素等代谢产物大多此时产生。大肠杆菌的
稳定期持续约8h。
4、衰亡期
细菌开始大量死亡,死菌
数超过活菌数。如不移植到新的培养基,
主要有:维生素B族化合物 (血液、酵母浸膏中常 含 有生长因子物质)、氨基酸、嘌呤及嘧啶等。
一、培养基及其种类
培养基: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根据
细菌的营养要求制备的细菌营养制品, 用于微生物分离培养、传代保存菌种、 鉴别、制造菌苗或生物制剂等。
常用培养基种类
厌氧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增菌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1、迟缓期 是细菌来到新环境的一个 适应过程。此时菌体增大,代谢活跃。
2、对数期 细菌此时生长迅速,以恒 定速度进行分裂繁殖,活菌数以几何级数 增长,达到顶峰,生长曲线接近一条斜的 直线。一般而言,该期的病原菌致病力最 强,其形态、染色特性及生理活性均较典 型,对抗菌药物等的作用较为敏感。大肠 杆菌的对数期可持续6~10h。
基础培养基
按培养基的营养组成来分:
1、基础培养基
含有多数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基本营养 成分,常用新鲜牛肉浸膏,加入适量的蛋白胨、 NaCl、磷酸盐,调节pH至7.2—7.6即可。
3、稳定期
此时因营养的消耗、代谢
产物的蓄积等,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
数逐步上升,新繁殖的活菌数与死菌数大
致平衡。该朔细菌的形态及生理性状常有
改变,革兰氏阳性菌此时可染成阴性。毒
素等代谢产物大多此时产生。大肠杆菌的
稳定期持续约8h。
4、衰亡期
细菌开始大量死亡,死菌
数超过活菌数。如不移植到新的培养基,
主要有:维生素B族化合物 (血液、酵母浸膏中常 含 有生长因子物质)、氨基酸、嘌呤及嘧啶等。
一、培养基及其种类
培养基: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根据
细菌的营养要求制备的细菌营养制品, 用于微生物分离培养、传代保存菌种、 鉴别、制造菌苗或生物制剂等。
常用培养基种类
厌氧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增菌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1、迟缓期 是细菌来到新环境的一个 适应过程。此时菌体增大,代谢活跃。
2、对数期 细菌此时生长迅速,以恒 定速度进行分裂繁殖,活菌数以几何级数 增长,达到顶峰,生长曲线接近一条斜的 直线。一般而言,该期的病原菌致病力最 强,其形态、染色特性及生理活性均较典 型,对抗菌药物等的作用较为敏感。大肠 杆菌的对数期可持续6~10h。
基础培养基
按培养基的营养组成来分:
1、基础培养基
含有多数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基本营养 成分,常用新鲜牛肉浸膏,加入适量的蛋白胨、 NaCl、磷酸盐,调节pH至7.2—7.6即可。
第2章细菌的生长繁殖 PPT课件
气体环境主要指氧和二氧化碳,多 数细菌利用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 碳已能满足需要,某些细菌如脑膜炎奈瑟 菌初次分离时,必须供给5%~10%二氧化 碳才能生长。
19:46
二、细菌的繁殖 方式和速度
19:46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 无性二分裂
19:46
个别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 偶有分枝繁殖的方式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culture medium)
是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各种营养物 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可 供细菌生长繁殖。
培养基依其物理性状不同可分液体 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19:46
培养基按用途分为:
基础培养基 营养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
19:46
19:46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与 意义: 1.传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细菌的鉴定与研究 3.制备生物制品 4.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9:46
第2节 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
19:46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 产物
(一)糖发酵试验 (二)靛基质试验 (三)硫化氢试验
19:46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细菌的培养基按其物理性状又分为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基础培养 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厌氧培 养基无类。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菌落或 菌肽;在液体培养基上中可形成混浊、沉淀、菌膜三 种现象。人工培养细菌在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细菌 研究、基因工程及生物制品的制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1.毒素 2.热原质 3.侵袭性酶 4.色素 5.维生素 6.细菌素 7.抗生素
19:46
•
小结
19:46
二、细菌的繁殖 方式和速度
19:46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 无性二分裂
19:46
个别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 偶有分枝繁殖的方式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culture medium)
是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各种营养物 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可 供细菌生长繁殖。
培养基依其物理性状不同可分液体 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19:46
培养基按用途分为:
基础培养基 营养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
19:46
19:46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与 意义: 1.传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细菌的鉴定与研究 3.制备生物制品 4.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9:46
第2节 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
19:46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 产物
(一)糖发酵试验 (二)靛基质试验 (三)硫化氢试验
19:46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细菌的培养基按其物理性状又分为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基础培养 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厌氧培 养基无类。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菌落或 菌肽;在液体培养基上中可形成混浊、沉淀、菌膜三 种现象。人工培养细菌在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细菌 研究、基因工程及生物制品的制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1.毒素 2.热原质 3.侵袭性酶 4.色素 5.维生素 6.细菌素 7.抗生素
19:46
•
小结
细菌的生长和遗传变异
3
250÷50ml=5个/ml自来水
4
样品中的细菌数量=菌落数÷抽滤样品的体积数
5
提问:如何用活菌计数法测定较脏的水样?
6
减少滤液体积、无菌水稀释
04
03
01
02
细菌细胞尽管很微小,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因此藉助群体生长后的细胞重量,可以采用测定重量的方法直接来表示细菌生长的多少或快慢。
测定细胞干重
0
营养物浓度(好氧细菌还包括氧气)下降
这些限制性因素还不是十分严重,细菌的代谢速度变慢,没有停止
2
(二)间接计数法
缺点:慢
产生菌落(固体培养基培养)、菌液混浊(液体培养基培养)
繁殖
分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
计数原理:一个细菌可繁殖成一个菌落或一群细菌.
提问:前述方法中计数的不都是活菌,如何分辨菌死活?
提问:细菌繁殖的可见现象是什么?
无菌水
平板计数法—固体培养法
第一步:菌样巧妙稀释
得到不同稀释度 (10-x)菌液
t`重量增长速率
如以活细菌个数或细菌重量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即可画得一曲线,此曲线称为细菌的生长曲线。
①生长速率上升阶段
提问:为什么培养初期细菌群体重量增长速率随时间不断增大? A.营养物丰富,细菌增殖;B.细菌在细胞内以糖原、油滴等形式储存营养物,细菌个体重量增大
个菌/毫升
细菌最可能数——通过其他精确的计数法,确定的各种数量指标时细菌数量的最可能值
上面例子中数量指标“320” 对应的细菌最可能数为9.5个菌/毫升, 最低稀释度为10-4, 折算出样品中菌浓度为 ?个菌/毫升。
对于某些细菌含量较低的测定样品(如空气或饮用水),可采用薄膜计数法。将待测样品通过带有许多小孔但又不让细菌流出的微孔滤膜,藉助膜的作用将细菌截留和浓缩,再将膜放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然后类似于板计数那样计算结果。这种方法的要求是样品中不得含有过多的悬浮性固体或小颗粒。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
2.温度
3.pH
4.气体
1.营养物质
细菌生长繁殖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 包括水、碳水化合物、氮化物、无机盐、 生长因子等。
2.温度
依据细菌对温度的需求不同,可以将 其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三大类。 病原菌一般为嗜温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15~40℃,并且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温度 为37℃。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
细菌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一个 细菌分为两个菌体所需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简 称世代。在适宜的人工条件下,多数细菌的世代 为 20 ~ 30min 。如果按 20min 繁殖一代计算, 10h 后,一个细菌可以繁殖10亿个以上的细菌。 细菌细胞的分裂是从染色体的复制开始的。 为了使遗传物质能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代细胞, 染色体的复制与细胞分裂需要配合密切。
1.延迟期
又称停滞期,是微生物细胞进入一 个新环境的适应时期。此时的微生物数量 不增加,细胞的形态变大或者变长。处在 延迟期的细胞代谢能力强,对外界的理化 因素敏感,细胞代谢活跃,积累了足够的 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为细胞分裂增 殖做准备。
2.对数期
又称指数期,是细菌细胞适应了新的环境后 生长最为旺盛的一个时期,在此时期细胞的数目 以几何级数增长,故称对数期。对数期有以下几 个特点: 1)生长速率常数最大 2)细胞平衡生长,菌体内的成分最为均匀 3)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此时期是研究菌 体的最佳时期。
3.pH
大多数细菌的最适 pH为7.2~7.6,许 多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分解糖,产生酸,使 pH下降,抑制细菌生长。
4.气体
与细菌生长繁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氧 气和二氧化碳,此外,有些固氮菌能够固 定空气中的氮气。
根据细菌对氧的需要情况分为:
专性需氧菌(aerobe):必须在有氧的环境中 才能生长繁殖。如结核分枝杆菌 专性厌氧菌(anaerobe): 缺乏呼吸酶,只有 在无氧状态下才能生长。如破伤风芽胞梭菌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在有 氧或无氧状态下均能生长,但在有氧时生长 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 微需氧菌 :在低氧状态下生长最好。
(4)监控衰亡期 微生物在衰亡期,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同时 由于逐渐积累的代谢毒物可能会与代谢产物起某 种反应或影响提纯,或使其分解。因而必须掌握 时间,在适当的时候结束发酵。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 培养基:用人工方法配制的适合于细菌生 长繁殖的营养物质。
一、培养基
(一)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不同分类
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二)按培养基的用途不同分类:
基础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营养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二、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菌膜生长 沉淀生长
混浊生长 对照
二、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向 四 周 扩 散 生 长
沿 穿 剌 线 生 长
二、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微生物生长规律对工业生产的指导:
(1)缩短延迟期
延迟期的存在则使发酵周期延长,为提高设 备的使用率及降低生产成本则需缩短延迟期。 (2)把握对数期
连续投放或补加发酵原料,会使菌体随营养 浓度增加而生长速率上升,从而可获得大量的菌 体。
微生物生长规律对工业生产的指导:
(3)延长稳定期
对于合成产物与微生物细胞的形成过程同步 的,稳定期的末期为最佳收获期,因此,延长稳 定期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品 。
菌落:由单个细菌分裂繁殖后形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 集团。 可根据菌落大小、形状、颜色、边缘、气味、透明度、表 面光滑度、湿润度及溶血情况等特片初步鉴定细菌。
各 种 细 菌 的 菌 落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 细菌的鉴定与研究
生物制品的制备
细菌学指标的检测 在工农业生产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三)细菌群体生长及生长曲线
细菌生长曲线是专指单细胞微生物的。它是将少量的 单细胞微生物接种纯种到一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后,在 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细胞增 长数目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绘制一 条如图所示的曲线,我们称这条曲线为细菌的生长曲线。 根据生长曲线的变化规律,可以把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 期: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吲 哚 试 验ຫໍສະໝຸດ 阳性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H2S 试验
对照
阳性
阴性
尿 素 酶 试 验
三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遗传(heredity):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代代相传,使 其菌种得以保存。 变异(variation):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 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异。 1. 遗传性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故又称 基因型 变异。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 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性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2.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变异, 其 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型变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凡 在此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所有细菌都出现变异,而且当环境中的 影响因素去除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原,表型变异不能遗传。
二、 细菌的变异现象
形态结构的变异 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
(一) 形态结构的变异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的变异: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可 不同,生长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可发生变 异。如:鼠疫耶尔森菌在3%-6%的氯化钠的培养 基中形态的改变。 细菌的特殊结构的变异:如荚膜(肺炎链球菌), 芽胞(炭疽芽孢杆菌)也可发生变异。
二、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 1.抗生素(antibiotics) 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 制和杀死某些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化学 物质。 2.维生素(vitamin) 某些细菌能合成自身所需的维生素,并能 分泌到菌体外供人体吸收利用。
三、与鉴别细菌有关的代谢产物
1. 色素(pigments) 细菌的色素有两类——水溶性色素:能弥散到培 养基或周围组织;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只存 在于菌体,使菌落显色而培养基颜色不变。 2. 细菌素(bacteriocins) 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近缘菌株有抗菌作用的蛋 白质。 3. 糖的分解产物 4. 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二
细菌的代谢产物
一、与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
1.毒素(toxins ) 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外毒素(exotoxin)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 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内毒素 (endotoxin)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2.热原质(pyrogen)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 菌合成的多糖,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 热反应。 3.侵袭性酶类(invasive enzymes)某些病原菌在代谢 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侵袭和扩 散的致病性物质。如金葡产生的血浆凝固酶。
3.稳定期
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这个时期的特点 是生长速率常数为 0 ,即新繁殖的细胞数目与死 亡的细胞数目相等。这时菌体的产量达到最高点。
在稳定期,细胞开始储藏糖原、异染粒和脂 肪等贮藏物,多数的芽孢菌在这时产生芽孢,有 些微生物在稳定期时还开始合成抗生素等次生代 谢产物。
4.衰亡期
在衰亡期中,个体的死亡速度超过个体的新 生速度,因此,整个群体就呈现负增长,活细胞 的数目明显下降。这时,细胞形态多样,例如会 产生很多膨大、不规则的退化形态;有些微生物 因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强而发生自溶;有些微生 物会在此时期释放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等次生代 谢产物;在芽孢杆菌中,芽孢的释放往往也发生 在这一时期。
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的作用 在测定致癌物质中的应用 在流行病中的应用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三) 耐药性变异
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为耐 药的变异。有些细菌还表现为同时耐受多种抗菌 药物,即多重耐药性。
意义: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细菌对抗生素耐 药的不断增长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给临床 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并成为当今医学上的重要 问题。
五、 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四、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 • • • • • • • 糖发酵试验 VP试验 甲基红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吲哚试验 硫化氢试验 尿素酶试验 自动化仪器分析
糖 发 酵 试 验
阴性
阳性
VP 试 验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甲 基 红 试 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对照
阳性
阴性
枸 橼 酸 利 用 试 验
(二) 毒力变异
毒力增强:无毒力的白喉棒状杆菌常寄居在咽喉 部,不致病;当感染了β-棒状噬菌体后变成溶原 性细菌,则获得产生白喉毒素的能力,引起白喉。 毒力减弱:有毒菌株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上传代培 养,可使细菌的毒力减弱或消失。卡介苗(BCG) 是有毒的牛型分枝杆菌在含有胆汁、甘油、马铃 薯的培养基上,经过13年,连续接种230代,获 得的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
2.温度
3.pH
4.气体
1.营养物质
细菌生长繁殖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 包括水、碳水化合物、氮化物、无机盐、 生长因子等。
2.温度
依据细菌对温度的需求不同,可以将 其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三大类。 病原菌一般为嗜温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15~40℃,并且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温度 为37℃。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
细菌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一个 细菌分为两个菌体所需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简 称世代。在适宜的人工条件下,多数细菌的世代 为 20 ~ 30min 。如果按 20min 繁殖一代计算, 10h 后,一个细菌可以繁殖10亿个以上的细菌。 细菌细胞的分裂是从染色体的复制开始的。 为了使遗传物质能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代细胞, 染色体的复制与细胞分裂需要配合密切。
1.延迟期
又称停滞期,是微生物细胞进入一 个新环境的适应时期。此时的微生物数量 不增加,细胞的形态变大或者变长。处在 延迟期的细胞代谢能力强,对外界的理化 因素敏感,细胞代谢活跃,积累了足够的 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为细胞分裂增 殖做准备。
2.对数期
又称指数期,是细菌细胞适应了新的环境后 生长最为旺盛的一个时期,在此时期细胞的数目 以几何级数增长,故称对数期。对数期有以下几 个特点: 1)生长速率常数最大 2)细胞平衡生长,菌体内的成分最为均匀 3)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此时期是研究菌 体的最佳时期。
3.pH
大多数细菌的最适 pH为7.2~7.6,许 多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分解糖,产生酸,使 pH下降,抑制细菌生长。
4.气体
与细菌生长繁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氧 气和二氧化碳,此外,有些固氮菌能够固 定空气中的氮气。
根据细菌对氧的需要情况分为:
专性需氧菌(aerobe):必须在有氧的环境中 才能生长繁殖。如结核分枝杆菌 专性厌氧菌(anaerobe): 缺乏呼吸酶,只有 在无氧状态下才能生长。如破伤风芽胞梭菌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在有 氧或无氧状态下均能生长,但在有氧时生长 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 微需氧菌 :在低氧状态下生长最好。
(4)监控衰亡期 微生物在衰亡期,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同时 由于逐渐积累的代谢毒物可能会与代谢产物起某 种反应或影响提纯,或使其分解。因而必须掌握 时间,在适当的时候结束发酵。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 培养基:用人工方法配制的适合于细菌生 长繁殖的营养物质。
一、培养基
(一)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不同分类
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二)按培养基的用途不同分类:
基础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营养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二、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菌膜生长 沉淀生长
混浊生长 对照
二、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向 四 周 扩 散 生 长
沿 穿 剌 线 生 长
二、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微生物生长规律对工业生产的指导:
(1)缩短延迟期
延迟期的存在则使发酵周期延长,为提高设 备的使用率及降低生产成本则需缩短延迟期。 (2)把握对数期
连续投放或补加发酵原料,会使菌体随营养 浓度增加而生长速率上升,从而可获得大量的菌 体。
微生物生长规律对工业生产的指导:
(3)延长稳定期
对于合成产物与微生物细胞的形成过程同步 的,稳定期的末期为最佳收获期,因此,延长稳 定期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品 。
菌落:由单个细菌分裂繁殖后形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 集团。 可根据菌落大小、形状、颜色、边缘、气味、透明度、表 面光滑度、湿润度及溶血情况等特片初步鉴定细菌。
各 种 细 菌 的 菌 落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 细菌的鉴定与研究
生物制品的制备
细菌学指标的检测 在工农业生产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三)细菌群体生长及生长曲线
细菌生长曲线是专指单细胞微生物的。它是将少量的 单细胞微生物接种纯种到一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后,在 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细胞增 长数目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绘制一 条如图所示的曲线,我们称这条曲线为细菌的生长曲线。 根据生长曲线的变化规律,可以把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 期: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吲 哚 试 验ຫໍສະໝຸດ 阳性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H2S 试验
对照
阳性
阴性
尿 素 酶 试 验
三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遗传(heredity):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代代相传,使 其菌种得以保存。 变异(variation):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 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异。 1. 遗传性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故又称 基因型 变异。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 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性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2.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变异, 其 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型变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凡 在此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所有细菌都出现变异,而且当环境中的 影响因素去除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原,表型变异不能遗传。
二、 细菌的变异现象
形态结构的变异 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
(一) 形态结构的变异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的变异: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可 不同,生长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可发生变 异。如:鼠疫耶尔森菌在3%-6%的氯化钠的培养 基中形态的改变。 细菌的特殊结构的变异:如荚膜(肺炎链球菌), 芽胞(炭疽芽孢杆菌)也可发生变异。
二、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 1.抗生素(antibiotics) 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 制和杀死某些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化学 物质。 2.维生素(vitamin) 某些细菌能合成自身所需的维生素,并能 分泌到菌体外供人体吸收利用。
三、与鉴别细菌有关的代谢产物
1. 色素(pigments) 细菌的色素有两类——水溶性色素:能弥散到培 养基或周围组织;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只存 在于菌体,使菌落显色而培养基颜色不变。 2. 细菌素(bacteriocins) 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近缘菌株有抗菌作用的蛋 白质。 3. 糖的分解产物 4. 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二
细菌的代谢产物
一、与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
1.毒素(toxins ) 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外毒素(exotoxin)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 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内毒素 (endotoxin)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2.热原质(pyrogen)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 菌合成的多糖,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 热反应。 3.侵袭性酶类(invasive enzymes)某些病原菌在代谢 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侵袭和扩 散的致病性物质。如金葡产生的血浆凝固酶。
3.稳定期
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这个时期的特点 是生长速率常数为 0 ,即新繁殖的细胞数目与死 亡的细胞数目相等。这时菌体的产量达到最高点。
在稳定期,细胞开始储藏糖原、异染粒和脂 肪等贮藏物,多数的芽孢菌在这时产生芽孢,有 些微生物在稳定期时还开始合成抗生素等次生代 谢产物。
4.衰亡期
在衰亡期中,个体的死亡速度超过个体的新 生速度,因此,整个群体就呈现负增长,活细胞 的数目明显下降。这时,细胞形态多样,例如会 产生很多膨大、不规则的退化形态;有些微生物 因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强而发生自溶;有些微生 物会在此时期释放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等次生代 谢产物;在芽孢杆菌中,芽孢的释放往往也发生 在这一时期。
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的作用 在测定致癌物质中的应用 在流行病中的应用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三) 耐药性变异
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为耐 药的变异。有些细菌还表现为同时耐受多种抗菌 药物,即多重耐药性。
意义: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细菌对抗生素耐 药的不断增长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给临床 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并成为当今医学上的重要 问题。
五、 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四、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 • • • • • • • 糖发酵试验 VP试验 甲基红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吲哚试验 硫化氢试验 尿素酶试验 自动化仪器分析
糖 发 酵 试 验
阴性
阳性
VP 试 验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甲 基 红 试 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对照
阳性
阴性
枸 橼 酸 利 用 试 验
(二) 毒力变异
毒力增强:无毒力的白喉棒状杆菌常寄居在咽喉 部,不致病;当感染了β-棒状噬菌体后变成溶原 性细菌,则获得产生白喉毒素的能力,引起白喉。 毒力减弱:有毒菌株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上传代培 养,可使细菌的毒力减弱或消失。卡介苗(BCG) 是有毒的牛型分枝杆菌在含有胆汁、甘油、马铃 薯的培养基上,经过13年,连续接种230代,获 得的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