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调作文解析(“藏獒可以随便逗,但千万别惹鹦鹉”?)【附名师下水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写作(60分)
22.【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暑假里,爸妈准备出国游学,可是对家中的儿子总是不太放心。

临行前,爸爸特别交代儿子:“家里的藏獒可以随便逗,但千万别惹鹦鹉。

”爸妈走后,儿子没事就逗藏獒玩,藏獒从不咬人。

于是他想:凶猛的藏獒也不过如此,鹦鹉不过就是一只破鸟,又能把我怎么样?于是,他就大胆地逗鹦鹉。

不料,鹦鹉开口大叫:“咬他!咬他!”藏獒闪电般地扑上去,儿子措手不及,被咬得血肉模糊。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是一道一般材料作文题。

跟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不同的是,一般材料作文选用的材料很少是新闻时事、社会热点,或者是有争议性的社会话题,而是选用有哲思性的故事、名言类材料。

这篇作文的材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准备出国的父母对家里孩子千叮咛万嘱咐——家里的藏獒可以随便逗,但千万别惹鹦鹉。

父母说这句话肯定是有原因,也许是宠物专家如的经验,父母一直记得,抑或是有什么血的教训,让父母铭记于心。

总之,父母是“过来人”,无论是听别人的经历过,还是自己经历过。

可孩子呢,没有经历过,对外面的世界抱有一颗好奇心,哪怕是父母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孩子也想通过自己的实践来看看是不是真的。

这是天性使然,未可厚非,但有时也不可避免要付出代价。

一般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有一定难度,有一种常用方法是“由果溯因”。

世间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写一般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准确的立意。

这则材料的结果是儿子被獒犬咬了,为什么呢?我们都能想到的原因是没有听取父母的忠告。

于是我们就能得到一个常规立意,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不听长辈言,吃亏在眼前。

可孩子呢,没有经历过,对外面的世界抱有一颗好奇心,哪怕是父母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孩子也想通过自己的实践来看看是不是真的。

这是天性使然,未可厚非,但有时也不可避免要付出代价。

除此之外,别忘了孩子在决定逗鹦鹉之前有一心理过程——“凶猛的藏獒也不过如此,鹦鹉不过就是一只破鸟,又能把我怎么样?”所以我们还能得到酿成惨剧的另一个原因——儿子因为轻视看似“弱不禁风”的鹦鹉,才决定逗它的。

由物及人,我们能得到一个立意就是:不要以貌取人。

当然,说到“由物及人”,这则材料如果从鹦鹉角度入手,你看,看似弱小的鹦鹉却能
调动獒犬的力量为自身加持,所以在当今社会,自身能力固然重要,如何调动其他资源,如何借助他人的力量也同样重要。

毕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参考立意】
1.善于听取他人建议
2.不要以貌取人
3.要善于调动资源
【名师下水文】
听取建议,不仅仅是一种气度
塞万提斯笔下耽于幻想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没想到却是处处碰壁。

而材料中的儿子更是因为招惹鹦鹉,最终被藏獒咬得血肉模糊。

在我看来,他们看似可笑,实则可悲。

试问,是因为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堂吉诃德的碰壁,是因为不听仆人桑丘的劝阻,而儿子的被咬,更是因为不听父亲的劝告。

不接受,看起来只是某个瞬间做出的姿态,但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反应,造成了一系列悲剧。

然而有人说,“不接受意见”其实源于自身的一种内心的“自信”或者一种强烈的“自尊”。

而我看来,这种从“不听建议”身上体现出来的“自信”或者“自尊”,一定是盲目的。

就像蔡桓公,不就是由于这种所谓的“自信”,拒绝接受扁鹊的意见,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吗?而假如项羽“四面楚歌”时放下了这种所谓的“自尊”,选择“下一个台阶”,不也就可能是另一个结局了吗?
“不听建议”这种不理性的“自尊”“自信”,不仅是一种“顽固”,更是一种“自私”。

就像“四面楚歌”,他难道能只把这作为他一个人的结局吗?或者说,这又岂是一段简单的“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剧?
何止如此,马谡不顾王平劝告,终失街亭;苻坚不听王猛阻谏,兵败淝水。

而与之相反,唐太宗正是因为能够听取魏征之言,才实现了贞观之治。

梅兰芳因在演出结束的喝彩中听到一声“不好”,便未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虚心求教;作协主席铁凝和作家莫言更是为《咬文嚼字》替他们“挑错”表示谢意。

难道这都只是一种“气度”吗?为什么有人一定要“吃一堑”才能“长一智”?我想,这个本无对错的“自尊”和“自信”,背后还关联着一个人所受过的教育,自身成长的背景,以及所有的经历。

但我想,这并不是决定性的,最终能够起到导向作用的,还是一个人是否有一个愿意改变自己,让自己不断变得更好的信念。

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如果结果能够是好的,为何不在“不可”的时候选择继续呢?这并不是一种“自辱”,在我看来,这是一
种让别人变好,也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方式。

不妨也让我们放下一些不理性的“自尊”“自信”,学会听取建议,让我们和周围的人都变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